(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摘要 本文从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入手,首先概述国内外有关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及反 思性教学研究和发展等情况,系统地归纳反思性教学的内容、方法平 策略。指 b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 发展,反恩性教学已成为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从教师 专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教师由新手型发展为专业型,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逐渐发 展的过程,而反思性教学在其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教师的内隐理论外 化并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途径。 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通过自编问卷对全国五个省、市中学物理教师的问卷 调查,从四个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教师开展反恩性教学的情况,列比分析了性别、 教龄、学校性质、所在地域及学历在反思性教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分析影响教师 开展反思性教学的因素,并提出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措施,指出在教师反思中仍 存在的问题。另外通过对优秀教师的访谈,了解其专业成长发展的过程,对1 般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作用。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反思性教学中教 师具体反思的内容、方法和策略,具体地指导教师丌展反思性教学。 关键词:反思,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内隐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t h e s i ss t a r t e dw i t ht h e o r i e sa b o u tr e f l e c t i v e t e a c h i n g b ys u m m a r i z i n g f o r e i g nd e f i n i t i o no f r e f l e c t i v et e a c h i n g ,r e s e a r c hi nt h i sf i e l da n d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a u t h o rr e a c h e ds y s t e m a t i c a lc o n c l u s i o na b o u tt h ec o n t e n to fr e f l e c t i v et e a c h i n g ,a s w e l la st h em e t h o da n ds t r a t e g ye m p l o y e di na p p l i c a t i o no fr e f l e c t i v et e a c h i n g ,a n d p o i n t e do u tt h a tw i t hu p d a t i n gi ne d u c a t i o nt h e o r y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i nr e s e a r c ho i l t e a c h i n gp r a c t i c e r e f l e c t i v e t e a c h i n g h a sb e e na l l i m p o r t a n tw a y f o rt e a c h e r st o i m p r o v e t h e i rq u a l i t ya n dm a k e p r o g r e s si nt h e i rp r o f e s s i o n ,t h e ni nv i e w o ft e a c h e r s p r o f e s s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ea u t h o ra n a l y z e dt h a tr e f l e c t i v et e a c h i n gw a so fg r e a t i m p o r t a n c ei nt h ep r o c e s so f at e a c h e rg r o w i n gf r o mat e n d e r f o o tt oas p e c i a l i s ta n d w a sas i g n i f i c a n ta p p r o a c hf o rt e a c h e r st os u b l i m et h e i r i m p l i c i t i d e at o t e a c h i n g t h e o r y i n s t r u c t e d b yr e l e v a n tt h e o r bt h ea u t h o rw o r k e do u ta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t o m a k e s u r v e yo ns i t u a t i o no f r e f l e c t i v et e a c h i n go fp h y s i c st e a c h e r sf r o mf i v ep r o v i n c eo r c i t i e si nt h ec o u n t r y c o r r e l a t i o ns i g n i f i c a n c ew a s a n a l y z e di na s p e c t o f g e n d e r ,s c h o o l a g e ,s c h o o lq u a l i t y , s e c t i o na n d t e a c h e r s e d u c a t i o nl e v e lt oi n d u c ef a c t o r st h a ta f f e c t s t e a c h e r s r e f l e c t i o n t h e nt h ea u t h o rp u tf o r w a r ds o m em e a s u r e m e n tt oo v e r c o m e t h o s e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o u s f a c t o r sa n dp o i n t e do u ts o m e p r o b l e m s t i l l e x i s t i n g i n r e f l e c t i v et e a c h i n g i na d d i t i o n ,w ef o u n do u ts o m ee x c e l l e n tt e a c h e r s p r o f e s s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r o u g h f a c e t o - f a c ei n t e r v i e w a n d b ya n a l y z i n g t h e s e c a s e s ,t h e c o n c r e t ec o n t e n t ,m e t h o da n ds t r a t e g ye m p l o y e db yt e a c h e r si nt h e i rr e f l e c t i o nc o u l d b em a d e o u t ,f i n a l l y t oi n s t r u c to r d i n a r yt e a c h e r st oc a r r yo u tr e f l e c t i v et e a c h i n g k e yw o r d s :r e f l e c t i o n ,r e f l e c t i v et e a c h i n g ,t e a c h e r sp r o f e s s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i m p l i c i tt h e o r y 割隆望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职称单位各注 朱炯明教授上海师大物理系主席 舒信隆高级工程师华东师大物理系 宦强副教授华东师大物理系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到亟上辈 & 羝:潲j5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遥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刮观午 导师签名: 日期:鱼翌茎! 羔 铆纳幻 日期:型哆: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一、课题的背景 前言 自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反思”( r e f l e c t i o n ) 一词在美国、英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及欧洲大陆被人们越来越多地加以引用,并很快影响到了西方世界以外 的各国教育。现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领域广泛流行的时代性语言,成为凝聚教育 改革力量的标识或口号。可以说,“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教育”现已是国际 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国教育学术界也开始刘“反思性教学” ( r e t i e c t i v et e a c h i n g ) 或“反思性教师教育”( r e f l e c t i v et e a c h e re d u c a t i o n ) 展丌了 探讨,实践层面的以“反思”或“研究”为导向的教育改革也正处于形成之中。 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教师自 身的素质及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行教师专业素质 的发展,而反思性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实践的研究和发展, 反思性教学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从教师的自身出发,从本质 和根源上激发教师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教师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自 觉的反思意识,从而加速自身的专业发展。但是如何才能更好的开展反思性教学, 在实践中发挥它的作用,仍是教育界在不断探讨和努力在解决的问题。反思的内 容是什么,什么时间进行反思,在哪里进行反思,这些都是需要明确的问题。通 过对中学物理教师反恩性教学实践的调查,了解制约开展反思性教学的因素,总 结归纳出促进教师反思及培养反思能力的有效措施,完善对反思性教学的认识, 从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师评价角度,完善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应用于实践更是近几年的事情。反 思性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教”的过程又是一个“学”的过程,把二者有机的结合 起来,才能实现在反思性教学中促进教师的成长。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 讨反思性教学实现的策略和方法,针对影响反思性教学开展的因素,提出切实可 行的对策,使反思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力,成为培养教师的有 效途径。 二、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标: l 、通过对反思性教学理论的研究。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开展反思性教学,实 第1 页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现反思性教学的方法、策略。 2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物理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开展情况及影响教师反 思的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反思性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3 、通过访谈和案例分析,给教师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法。 4 、如何把反思性教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总 结和丰富反思性教学理论,并把反思贯穿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始终,使二者有机的 结合起来。探讨教师反思的有效途径、方法和策略,使反思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 源动力。 研究的意义: 反思性教学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反思性教学的内容、方法、 策略和反恩的过程,对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熏要的意义。通过对反思 性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对教师的实践给予理论上的指导:反过来,通过对现阶 段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调查、分析,了解在中学物理教师中反思性教学的开 展情况,分析影响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的因素,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有 助于教师认清并克服反思的障碍,养成反思的习惯,以期为教师进一步开展反思 性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三、研究课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本课题根据现代课程教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查阅分析相关的文献资 料,了解国内外现阶段有关反思性教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教 育发达、中等和不发达地区分别抽样做问卷调查,了解国内部分地区现阶段对反 思性教学的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访谈优秀中学物理教师,通过他 们的成长历程,分析教师专业成长中反思的作用,为一些年轻教师的成长提供一 定的借鉴,对其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以s p s s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为工具, 进行研究、探讨、分析和总结。 即理论一实践一分析一归纳一总结一理论的过程。 第2 页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一、“反思”的含义 第一章反思性教学理论概述 第一节基本概念 “思之不慎,行之不当”。可见,我国在古代时就有反思意识了,诸如“反 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名言即是对反思的真实反映。“反思”、 “反省”等词的含义相近,都表示回顾、思考的心理活动。根据中园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1 9 9 6 ) ,反省旧指自我省察,今指回 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中的错误。 反思( r e f l e c t i o n ) 的概念最早应用于哲学领域,是西方近代哲学中广泛使用 的概念之一。又译为反省、反映。随着历史的发展,反思之风渗透于社会生活的 各个领域,在社会科学理论中得到广泛应用,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被看成是社会 个体或群体走向成熟的标志。反思的概念被普及的结果是,它的意义在不断地延 伸和扩展,人们给它的诠释也在拓展。反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回顾过去或培养 反思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指向未来的活动和实践。反恩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影昀则 表现为对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关注与研究。 根据反思的时机不同,可以把反思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活动中的反思( r e f l e c t i o n i n - a c t i o n ) ( s c h o n ,1 9 8 3 ,1 9 8 7 ) 。主要是个 体在做出行为的过程中对自己活动中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做法进行反思。 二是对活动的反思( r e f l e c t i o n o n a c t i o n ) ( s c h o n ,1 9 8 3 ,1 9 8 7 ;h a t t o n s m i t h l 9 9 5 ;g o r e z e i c h n e r1 9 9 1 ) 。事后对行为过程的回顾,包括对“活动中 豹反思”、思考的方式等进行反思。但与活动中的反思有所区别。 三是为活动反思( r e f l e c t i o n - f o r - a c t i o n ) ( k i l l o na n d t o d n e w ,1 9 9 1 ) 。它是“活 动中的反思”和“对活动的反思”的结果,用于指导以后的活动。 二、“反恩性教学”的概念 在反思观念备受推崇之后,反思性实践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并渗透到各个 领域。现代教学的新理念反思性教学应运而生,成为教师研究和解决教育教 学问题的重要手段。 对反思性教学概念的研究,根据已有的文献可大致归纳为如下四种代表性观 点: 第3 页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l 、把反思性教学看作教师主体借助理智的思考、批判的态度和方法进彳j :批 判分析的过程( v i l l a r ,1 9 9 4 ) : 2 、把反思性教学看作不仅要从技术上考虑、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 而且要理解教学的广泛的社会和道德的基础( b e r l a k ,1 9 9 2 ) : 3 、把反思性教学看作包括课堂情景反思、课堂实践基础反思、道德伦理反 思三个层次( m a n c n ,1 9 7 7 ) : 4 、把反思性教学看作对实践反思、实践中反思、为实践反思的过程 ( b r u b a c h e r ,1 9 9 4 ) 。 以上观点分别从反思主体、反思对象、反思过程等不同侧面揭示了反思性教 学的涵义,如果将它们综合考虑,似乎能更全面地勾画出反思性教学的完整图景。 采撷众说之长,熊川武教授( 1 9 9 9 ) 把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 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 ( 1 e a r n i n gt ot e a c h ) ”与“学会学习( 1 e a r n i n g t ol e a r n ) ”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 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第二节反思性教学的历史发展及研究现状 一、国外反思性教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人物及其观点 反思的概念最早应用于哲学的领域,在洛克哲学中,反思被看作是心灵通过 对自己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关注和反省,产生“内部经验”与知识的途径。黑格 尔把反思看作是一种反复思考的过程,一种思想的自我运动,一种把握事物内在 本质的方式【1 1 。 深入研究反思并最早对其做出较为系统论述的当属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 育家、心理学家杜威( d e w e y ) ,在其1 9 3 3 年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 中把“反思”界定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 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2 】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思维 五步法”,即暗示、产生问题、假设、推演假设、检验假设。思维五步法几乎贯 穿于杜威的教学思想中,他把反思习惯的获得看作是教育的一个根本目的。归纳 来讲,杜威所理解的教师的反思性行为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持续的、动态的 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的活动。从一般概念上说,反思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 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 【1 】阀国忠,体验反思思辩,载北京大学学报t 2 0 0 0 年第5 期 【2 】常波: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 起背景综述,载外国教育研究,2 0 0 0 年第2 期 第4 页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为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f ,进而不断提高自身 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也正是反思促进了探究的产生。 反思性实践作为一个正式的术语应用于教育教学,主要是受到美国学者萧恩 的影响。他在著作反思性实践者( 1 9 8 3 年) 中系统阐述了自己对反思及反思 性实践的理解。萧恩认为反思有两种时间框架。一种是反思可能发生在行动前和 行动后,这就是“对行动的反思”。在教学中,“对行动的反思”发生在课前备课、 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和教学设计上,发生在课后对课堂发生的一切的思考中。另一 种是反思也可能发生在行动过程中,当实践者在参与改进的努力时,通常也会有 与课堂情境的反思性对话,也就是说,实践者试图提出和解决当时的问题。 在他看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总是在本能地运用一些教育理论和教育 经验做事,这些知识被称为内隐理论,教师事先并没有经常仔细地思考为什么这 样做。反思就是要使教师学会如何将自己的内隐理论归纳、总结、外化和发展为 显性的理论。反思性实践者要善于从工作环境所收集的材料中形成和提炼问题。 因为在真实世界里,“问题不会像一个礼物一样主动呈现给实践者。它们必须从 复杂、疑惑和不确定的问题情境的材料中建构出来。”经验重构过程包括问题的 背景和问题的解决两个方面。“当我们确定问题,选择把它当一回事的东西的时 候,我们就确定了我们注意的边界,而且我们连续地关注着它以便确定什么是错 的,哪方面情况必须改变等。问题背景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即我们将我们所要关 注的东西给予一种名称,同时把我们所要关注的形成一种互动的背景。”在教学 时,教师经常会碰到出乎意料的反应和问题,总是要考虑这些反应以调整教学。 这就是萧恩的“在行动中的反思”。在行动中反思和对行动的反思是反思性实践 者运用的生理机制,并允许他们通过实践经验不断学习和发展。萧恩认为,反思 性实践者既对行动也在行动过程中反思。 1 9 9 2 年,英国的二位教师教育者格里菲斯和唐( m o r w e n a g r i 镪t h s & s a r a ht a n n ) 提出了超越萧恩二分法的五种反思维度构架。他们认为,教师是在不同的时间速 度和知觉水平上进入行动、观察、分析和计划循环的。反思的五个维度:快速反 思、修正、回顾、研究、理论的重构和重建。教师在批判性地验证自己的实践理 论的同时,也在按照一般的学术标准来衡量这些理论。这些学术研究能帮助教师 更好地了解实践,解决问题:同时,对实践的反思也促进和丰富了他们对学术理 论意义的理解,使他们避免陷入学校日常教育的两难情境之中。 格里菲斯和唐所构建的五种反思维度更为全面地提炼和扩展了萧恩的在行 动过程中反思和对行动的反思的思想,从而可以使人们的反思行为更为具体化, 更具有操作性。 第5 页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二、国内的研究情况 在国内,有关反思性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参考和借鉴国外有关教学反恩 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熊川武教授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有关反思性教 学的理论。强调反思的实践者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既要学会教学也要学会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促进 教师的成长。立足教学实际仓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 发展,在探索中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是其主要特征。 国内的其他学者对反思性教学也有一些论述:反思性教学是指用批判性考察 和回头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观念和实践方式,是以一种“研究”、“探讨”、“思 虑”的心态投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反思需借助一定的材料才能进行,教师反思 的材料就是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任何教学行为上的问题,都可以在 自己的教学理念上找到相关的缘由。只不过这砦缘由常常以“内隐理论”的方式 隐藏在教师的习惯性思维中。因此,反思性教学往往强调改变教师自己“内隐” 的教学理念,通过改变教师内隐的教学理念使教师的相关教学行为发生转变。 综合国内外关于反思性教学的研究成果,博采众长,笔者认为所谓反思性教 学就是指:教师以批判的眼光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他人经验,在教育教 学实践的过程中,发挥自身教育主体功能,与他人真诚合作,采用适宜的方法和 策略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探讨,借助一些手段对自身的 内隐理论不断归纳、总结和外化,从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过程。 第三节研究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一、反思性教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萌发于2 0 世纪初大兴于二战后的反思性文化( 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 的出现,强化了教学主体的反思意识,为反思性教学面世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到 了2 0 世纪8 0 年代认知心理学最终战胜行为主义心理学占据心理学主导地位,为 反思性教学思潮的必起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学基础。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人 们越来越重视发挥教师主体的能动性,反思性教学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应运丽 生。 二、反思性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第6 页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各国教育改革大量的实践证明:教育改革的成功“必须使教师在教学课程方 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而反思性教学认为教师“能提出并解决与他们的 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在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置、教 学目标、教学结果、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 面给教师很大的发挥的空间,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注重科学探究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新课程改革强 调的是教师的创新,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新课程改革给 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要求教师对教材的有个性化处理, 更新的教育理念,开拓教学思路,运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更有成效的、新的教学 方法,因而也就要求教师更注重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恩,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在教 学过程中的所得、所思、所感,把自己的经验、积累转变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利 料。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只有不断反思,刁能把自己的创新推向更高的层次,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方法以及 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 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研究成果,更不能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 照搬到教学中。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 问题,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对积累的经验总结,这是教师角色适应与发 展的必要条件。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改革的成败在教师,教师是把理想课 程转变成现实课程的载体。 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做课程的丌发者、学习的 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其中自我反恩是课改中教师必备的不可 或缺的基本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三、反思性教学是教师成长的需要 教师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 职业化。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 思潮成为2 0 世纪8 0 年代依赖教育研究的核心,而反思 性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学会批评性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借助反思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阀题,满足了教师专业化的基 本要求。学术界倾向于把教师发展主体的自身实践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根本动 力。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具体说, 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成长主要表现在: 第7 页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反思性教学所具有的动力功能、监控功能和整体优化功能将有力促进教师的 成长。反思性教学是一种自觉能动的有理性策略的教学实践,反思性教学的实施, 必将促成教师由常规经验型向反思学者型转变。 反思性教学是解放教师、促进教师专业自主的有效手段。研究者 ( c m d e r h e a d ,1 9 8 9 ;k u l l m a n ,1 9 9 8 ;卢真金,2 0 0 1 ) 普遍认为,反思性教学 使教师从限制其成长的价值观下解放出来,从单纯的冲动和常规行动中解放m 来,有远见地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有助于教师取得教学实践成就,走向专业自 主,更主动积极地参与专业发展。 反思性教学将有力推动教师的刨造活动,赋予教师继续发展的能力。萧恩 ( s c h o n ,1 9 8 3 ) 认为,通过反思性教学,“教师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行动中的知识, 而且不断地创造了新的知识”;c o r c y ( 1 9 5 3 ) 认为。反思性教学“将赋予教师的个 人工作以生命力与尊严”:k i l l e n ( 1 9 8 9 ) 认为,“反思的技能、思想开放和愿意对 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承担责任将给教师继续发展的能力”。 总之,教师的教学经验反思是导致一部分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而其他部分教 师却不能的重要原因。 第四节反思性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策略 札记学记中有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 的就是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走向进步的标志。从另个角度来说,“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完善的地方,这时就应该静下 心来,对自己的行为和经验进行反思。 一、反恿性教学的内容 反思性教学内容的指向不同。有的研究者( c m i k s h a n k ,1 9 8 5 :k i l l e n ,1 9 8 9 ) 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技术水平的反恩,即教学技能、技巧、方法等方面的反 思,目的是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有效性的评价,以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有的研 究者( g o r e & z e i c h n e r ,1 9 9 1 s m i t h & l o v a t ,1 9 9 1 ) 则认为反思性教学应该是教师 实用水平的反思,即花比较长的时间对自身行为的目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深 入的思考,目的是探讨可适用于未来的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系列。还有的研究者 ( v a n m a l i n e ,1 9 7 7 ;v 越l i 。1 9 9 2 ) 认为反恩性教学是批判水平的反思,对学校教 育、教学行为背后的更广泛的社会、历史、伦理、道德意义上的思考,是对影响 第8 页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教学活动的社会因素的思考。】这里我们主要来讨论第一种。 反思性教学的目的是既要鼓励教师对内关注自己的实践,又要鼓励教师对外 关注实践的社会条件,考虑学校、社区和社会背景加强和阻碍学习的各种方式和 因素:既要对技术层面反思,又要对观念层面、解释层面、宏观背景层面等进行 反思;既要对教师的理念( 知识) 领域进行反思,又要对教师的行为( 操作) 领 域进行反思。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控制功能,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制定 的是否适宜决定了目标的达成度。教师在每一个单元甚至每一个课时教学前均 应对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达到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教学前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咀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高 低适宜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改变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只重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技能领 域和情感领域的目标的现象。为此,在现代素质教育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应是全 面的,体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二)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首先是对教学内容深度的反思,即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纵向挖掘的程度。其 次是对教学内容广度的反思,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横向扩展的程度。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印发,打破了教材单一的格局,鼓励各地按照新课标的 要求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对于选定的教材,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挖掘 教材的教育内涵,或对教材顺序做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不仅存在于学科之中, 而且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同样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仅作为一种 学习的动力机制而存在,它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教师对教 学过程中的内隐理论的重新认识,加深和丰富了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 三) 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的反思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了没有适合所有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方法, 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i :i i 、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基础对教学方法作 适当的调整。教育技术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是否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不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 的综合素质,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的。教师只有善于反 恳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并做出适当的调整,爿能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它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 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目的是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 【1 1 刘加霞申继亮t 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载比较教育研究,2 0 0 3 年第j 0 期 第9 页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这要求教师有 较强的教学控制能力和对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的理解,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达到教 学目的。 ( 四) 对教学评价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评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不足,概括起来有:评价主 体的垄断性、评价内容的片面性、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只注重量化评价而忽视了 质性评价,导致评价越来越僵化,偏离了评价的初衷。针对传统教学评价的问题, 教师可反思自己的评价问题,尝试不同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评价各方面的积极 性,找到较完善的评价方式。 二、反思的方法 反思的方法很多,可以灵活多样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反思方式进行,不拘泥于 形式,重在要有实效。下面介绍几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反思方法。 ( 一) 教学日记 指教师每天的反思记录,是教师对自己当天的教学情况作简单的回顾和描 述。及时记录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中存在的误解或难点,从教学的 各个环节进行批判地自我反思找出不足。并对欠缺之处加以分析。提出问题的对 策并记录下来,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以便日后借鉴和检验;对自己比较成功的 做法也记录下来,及时向学生反馈,不断完善。 ( 二) 观摩与分析 主要是针对某一节课尤其是对自己影响最大、感受最多的那节课的教学情况 作反思评价。有条件的教师可采用微格教学,把自己的教学过程拍摄下来,反复 揣摩。积极参加校内或上级部门举行的公开课、示范课,评价别人、反省自己。 也可以与其他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并交换意见,以求共同进步。比如:这节 课上的最精彩的部分是哪里? 为什么? 需要日后改进的部分是哪里? 为什么? 等等。关键要记下几个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怎么样的问题。 ( 三) 反思书签 主要记录教师在翻阅有关书籍期千u 时的反思体会,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因为 书中提供的一般性的解释和别人总结的经验,不可能完全适合教师本人的教学实 际,所以教师要带着一种健康的批判质疑的态度去阅读,将受到的启示和体会用 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从新的角度熏构自己理念的阐释框架。 ( 四) 行动研究 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实际方案。教师及 第1 0 页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研究者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 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利用行动研究进行反思性教学其具体 步骤为调查研究、明确问题、建立假说、验证假说、解决问题、再反思。行动研 究与教学同步进行,不仅能改善教学,而且能在教师中间形成调查研究的氛围。 ( 五) 网络反思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交流更加便利、及时、迅速。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 通过博客日记的形式,将自己教学中的好的做法,不足之处记录下来,其他教师 或者学生可以通过登陆网站进行交流。学生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在博客上提出,请 老师解答。这是一个互动的交流反思方式。 ( 六) 反思档案袋 用来保存教师个人的反思成长记录。反思档案袋就如同一个聚宝盆,它最大 限度地容纳了教师在主体教育课题研究中的劳动成果和学习成果,教师在不知坷i 觉中已积累了很多成果。反思档案袋使教师养成积累资料的习惯,在不断积累的 过程中逐步学会取优除劣,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研究过程,久而久之,这种判 断优劣的能力会指导自己更深一步的研究,同时积累的资料又会为下一步研究提 供原始资料与理论依据。 三、反思的策略 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通过合作与交流开展反思。 ( 一) 通过自我反思 对自己做什么、为什么做和如何做进行思考,通过自己在教学中的表现来反 思。如万杰朝阳学校魏发家老师的班主任日记( h t t p :f w e i 捌i a b l o g d r i v e r n e t ) 。魏 老师在谈到自己的成长时。说是博客让自己养成了一种思考的习惯,一种书写的 习惯,促使自己对教育时时反思和对教育新理念的内化。 ( 二) 通过学生和家长反思 l 、透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件、对学生教育方式的反思,更多关注学生的 个性品格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教学事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充分利用学生的档案袋。学生档案袋里包含着学生的个人资料、学习体 验、学习成果等有关学生成长经历的主要信息。这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来 源。所以,教师要经常翻阋学生的档案袋,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特点、学习情况 和发展历程,这有利于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学成 为师生共同反思与进步的过程。 3 、充分利用学生其他的反馈信息。学生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都是教师 第1 i 页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反思自己教学的宝贵资料,有助于教师调节教学的进度,照顾学生的差异。同时, 教师还要真诚地邀请学生来评判自己的教学,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和体验,记 下他们对教学的建议和要求。认真思考这些反馈信息,将使教师的教学实践不断 走向合理化。 4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反思。教师可以采取书信、电话或通过家长会、家访 等方式,来更多地了解学生及其家长的情况,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提供更多 的机会让家长参与到教学当中,从而获得家长对教学的支持,并利用家长的反馈 信息来丰富教师反思的内容,以提高教学的效益。 ( 三) 通过同事反思 询问别人做什么、为什么做和如何做,询问其他人的思想和观点,在与同事 的交流中反思。对教师来说,丰富自己经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与同事多交流。教师 可以从他们的故事里反观自己的问题,这样对自己问题的解决会有指导和启示的 意义。而改善课堂教学的最好方法则是与同事相互观摩听课,这样可以使教师通 过别人的眼睛来更好地了解自己,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教学行为的成功与不足。而 且也可能会在同事的课堂上找到改善自己教学的方法,或对与自己类似的问题有 更深刻清晰的认识,使教师自我反思的思路更开阔更有针对性。这种反思不局限 于在校内,教师更应该走出学校的大门,与校外多进行交流。比如充分利用开会、 培训、参观、访问等机会。收集来自社会的信息和资料,从一个大的视角来审视 与反恩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这样会使教师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权力,使教师在 自己所能干预的范围内将教学达到合理化。 ( 四) 通过理论文献反思 保持开放的头脑,经常吸纳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相 比较,寻找不同点和相同点,有效地改进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寻找框架、理论基 础和内在原理作为支撑,更好的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 育手段,与新的教育理念同步发展,使教学适应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成为终身学习者,才能不断提升教 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教师只要坚持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以主体身份 投入其中,就会扩大自己的专业视野,逐步养成教育反思的习惯,建立自我反思 机制,成为反思型教师,同时促进专业的发展,形成一种“自省式专业化模式”。 第1 2 页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第二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自我专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自觉地由非专、l k 人员 成长为专业人员的历程,也可以说是由教学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研究经历了由被忽视到逐渐被关 注,由关注教师专业群体专业化转到关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由关注专业发展的 外部环境和对社会专业地位的认可转到关注内部专业素质提高的过程。是沿着 “教师群体专业化一教师个体被动专业化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脉络沿革而来的。 教师群体专业化强调教师专业组织的作用,谋求整个专! m 社会地位的提升;教师 个人被动专业化强调教学技能,教学被看作个人谋生的手段和升职的阶梯:教师 专业发展,强调教学的完善和谐,重视教学反思和构建缄默知识。爪像现在课程 开发中,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的研究者和参与者”,映 射了教师专业化由“技术熟练者”范式向“反思性实践者”范式的转化。我阁明 确提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并予以关注是较近时期的事,但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人 们注视的焦点,这意味着我国教师教育已摆脱单纯的学历达标的局限,而转向教 师内在专业素质的提高。 从理论上讲,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 知识的广博精深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二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恩、认u 和提高, 是建立在对教师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特别是借助于教育理论观下的案例 解读,逐渐积累而成的富有个性的教育实践的见解与创意;三是教师专! 1 2 发展刁; 仅要通过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号 业发展文化与模式。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 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念,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意义的主动探求和反思,会推动教师的责任感和理 论思维能力的发展,使教师对教育、学校以及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他能在重建和反思自己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基础上、努力成 为自觉创造教师职业生命的主体。只有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本质是创造人的精神 生命习能唤起教师职业的活力。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承者,而是和学生一 道,在教育活动中创造丰富多彩的世界。因此,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 不断的反思和追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 丌端。 第1 3 页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5 届硕士论文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 早在2 0 世纪6 0 年代,美国学者傅乐就对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 他以关注事物的变化为基点,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划为四个阶段:教学前关注阶段 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他认为:一个专业 教师的成长是经过由关注自身,关注教学任务,最后才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及自身 对学生的影响这样的发展阶段而逐渐递进的。0 3 这一理论开辟了专业化教师开展 研究的先河,之后有许多学者都先后提出了各自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论,综合 各位学者的看法,对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的划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观点: 三阶段论:分为求生存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 四阶段论:分为求生、巩固、更新、成熟四个阶段。 五阶段论:分为新手、已入门者、胜任者、熟练者、专家五个阶段。 从以上的三种阶段论可以看出,虽然研究者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有着不同 的划分,但某些方面却有着相似之处。教师总是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 过程,其教学艺术、教育态度、教育能力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的阶段教师 表现出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突出表现在于由关注教 学到关注学生本身的转变,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教师的成长是一个 实践经验的积累,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过程,脱离了理论 学习的实践积累或脱离实践积累的理论学习都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化目标的 最终实现。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专家新手”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专家的知识至少有三方面特征:一 是专家知识是专门化的,而且限于特定的领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