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1页
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2页
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3页
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4页
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和托幼机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1,.,内容,传染病基础知识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2,传染病基础知识,定义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霉菌、原虫、蠕虫)引起的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三大环节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影响传染病的二大因素:a、自然因素;b、社会因素。,3,传染病流行环节,传染源病人、潜伏期病人、带菌者,携带病原动物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粘膜接触、血液、疫水易感人群没有免疫的人均易感,特别是儿童和体弱的老年人,4,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共公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5,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流脑,6,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侵袭世界上所有性别、年龄和种族,全世界每年有515%的人群患流感(6-12亿发病,重300-500万,死亡25-50万)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最易受到侵袭缺乏终身免疫力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流感,7,流感不是普通感冒!,8,9,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38)、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患流感后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甲型最常引起发病。,10,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为病人和可能的隐性感染者。病后17天(23天最强)具有传染性。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在空气中保持活性可达30分钟。通过接触污染了的茶具、食具、毛巾和玩具也可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环节,11,打喷嚏咳嗽交谈,流感是如何传播的,12,流行病学特征-季节分布,温带地区:冬、初春季高发,夏季发病下降南半球:暴发多发生在5-9月热带地区:无明显季节性,可以在任何时间发生,但大多发生在气候变化之后,如雨季,13,流行病学特征-高发人群,老人和儿童学生在中央空调环境下办公的工作人员乘坐拥挤公交车(空调车)参加大型集会密闭的生活环境(地下室),14,临床表现,潜伏期14天,平均2天,最短数小时,患者出现症状前一天直到发病后57天都具有传染性。流感可分为单纯型流感、肺炎型流感和中毒型流感三种类型。,15,单纯型流感:起病急骤发热与临床症状可在12天达高峰,35天内退热,1周左右症状也随之消失,但乏力可持续2周以上,体力恢复较慢。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咳嗽、咽痛、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而卡他症状不明显。,16,治疗原则,就地适当隔离、休息、多喝开水,房间多通风和消毒,对症治疗来减轻症状和控制细菌性继发性感染,发病早期(48小时之内)可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严重患者如严重肺炎,呼吸极度困难,高烧不退等,需住院治疗。,17,通风换气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应佩戴口罩提倡症状较轻的病人尽量到社区医院就诊,避免在医院中发生交叉感染尽量避免带病工作和学习,预防流感:一般性预防措施,18,预防流感:特异性预防措施,特异性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间为每年9-10月份。,19,麻疹定义,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和出疹为主要临床表现,传染性强且能通过人工免疫预防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麻疹主要特性,传染性极强,几乎100%显性感染人传人,无中间宿主,无昆虫媒介感染后有终生免疫力原发感染后产生IgM,下降快,是诊断依据,21,传染源,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在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从前驱症状到皮疹出现的最初3-4天传染性最强。恢复期已不带病毒。小儿及未患过麻疹者均易感染,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22,传播途径,麻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由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传播。在一个封闭的区域里如诊室等,麻疹患者在那里超过2小时后,即可通过气溶胶方式进行空气传播。,2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成人多因儿童时患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获得免疫力。6个月内婴儿可受到母体抗体的保护,但由于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的自然感染率下降,育龄妇女抗体水平降低,对婴儿的保护能力也下降。,24,麻疹感染过程,麻疹病毒感染出现皮疹疹退、抗体出现痊愈,25,.,临床表现,前驱期:从发热到出疹一般3-4天,起病急,主要有:发热,一般逐渐升高,小儿也可骤发高热伴惊厥。上呼吸道炎症,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喷嚏、流涕、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眼结合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睑浮肿。科普利克斑(柯氏斑),26,临床表现,发生在病程第2-3天。出现在颊粘膜上。最初为针尖大小白点,周围有红晕,逐渐增多,互相融合。见于90以上的病人,具有早期诊断价值。,柯氏斑,科普利克斑(柯氏斑),27,临床表现,出疹期:麻疹典型皮疹-脸部发热第3-4天开始出现皮疹。皮疹出现顺序:从上到下,耳后、发际额、面、颈胸、背、腹及四肢手掌及足底。持续3-5天。性状:充血性、斑丘疹,稀疏淡红-融合成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伴随情况:体温升高,各种症状达高峰。可出现肺炎表现。,28,临床表现,麻疹典型皮疹-背部: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压之褪色,以后部分融合成暗红色。,29,患者A,女,22岁,现症患者,30,31,.,32,临床表现,恢复期:出疹3-5天后,体温开始减退,1-2天内降至正常。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浅褐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麻疹病程:无并发症者一般10-14天。,33,麻疹的主要并发症,肺炎,角膜眼(青光眼),肠炎(严重脱水),脑炎,34,.,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发热、出疹等疑似麻疹病例,及时就医,隔离治疗,隔离至出诊后5天。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21天。应急接种:在接触病人的3天内对易感人群进行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指导消毒、通风换气半小时。,35,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36,传染源,人是唯一宿主传染源临床病人:从发病前1周到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亚临床感染患者,37,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日常接触传播:家庭内有高度聚集性母子间垂直传播:孕期母体内的病毒通过胎盘侵犯胎儿。,38,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风疹后可获得较牢固的免疫,甚至提供终生保护,但抗体水平低。,39,流行特征,发病季节十分集中,一般在3-5月年龄以少年儿童为主,40,风疹病例诊断,疑似病例发热、出疹,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或结膜炎或伴有关节痛(或关节炎)。,41,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和带状泡疹病毒引起的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42,传染源,患水痘的病人,43,传染期,水痘传染性仅次于麻疹,高于风疹和腮腺炎。疹前1-2天至疹后5-6天有传染性。严重的进展性水痘传染期更长。,44,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人与人直接接触,直接接触疱疹液污染的物品。,45,临床表现,典型的水痘出疹过程多先由斑丘疹发展为水痘疹,患者同一部位可见到斑疹、丘疹、水痘结痂等多种形式,疹子呈向心性分布。,46,水痘的常见全身症状,(%),47,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48,传染源,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均能排出病毒。,49,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到被含有腮腺炎病毒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亦可引起感染。,50,易感人群,任何年龄的人皆可患病,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51,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在腮腺肿大的1-2天前,出现发烧、头痛、呕吐、食欲不佳等全身不适症状。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52,预防措施,加强疫情报告。隔离传染源: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左右。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和毛巾,食物要消毒煮沸。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护易感人群:应预防性服用板篮根、抗病毒冲剂,平时多饮水,注射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要做好周围环境和居室的清洁卫生,平时居室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53,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特点,患者多分布在传染源周围,呈聚集性,离患者越近,接触越密切,被感染的机会越大,发病率越高。儿童多发。群体性发生多见,在短时间内罹患率可升到较高水平。疾病的发生常与居住、生活条件有关。,54,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的判断要点,症状-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有些会出现皮疹、腮腺肿大、剧烈头痛)等症状。季节-在冬、春季多发。密切接触的人出现相同症状。,55,以上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措施,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提倡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保持空气流通,进行环境消毒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最经济、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办法,56,疫情处理,学校散发病例的报告程序是:散发病例通知到医院就医。确诊是传染病隔离治疗进行环境消毒保护周围易感人群加强晨、午检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无新发病例而隔离期满愈后持医院证明返校如有新病例做到隔离消毒,同时向疾控中心报告。,57,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期,5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报告范围与标准,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病种=1例,病种时间段病例数死亡甲肝/戊肝1周5菌痢3天102感染腹泻1周201麻疹1周10风疹1周10流脑3天32出血热1周51流感样病例1周30(住院5)1流腮1周10水痘1周10食物中毒1次301不明原因2周3,59,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规范,二一二年三月十三日卫生部会同教育部制定印发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60,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学校校长或者托幼机构主要领导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61,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62,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晨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63,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因病缺勤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64,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要求,当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65,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要求,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