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德性的信仰基础及其现代境遇.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德性的信仰基础及其现代境遇.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德性的信仰基础及其现代境遇.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德性的信仰基础及其现代境遇.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德性的信仰基础及其现代境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中国当前道德建设的措施之一是伦理制度化,但是制度对人的约束毕竟是有 限的,不可能监管到所有人的所有活动范围,并且伦理制度对人的约束也与人对 自由的追求相矛盾。这种措施并没有解决道德滑坡问题。本文第一章指出制度化 的伦理不足以体现道德的本质内涵,德性伦理才能体现道德的本质内涵,德性伦 理是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德性伦理的建设要从精神的角度入手。中国当前进行 道德建设的措施之二是通过“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的宣传和灌输来建构 公民的精神世界,但是效果低微。原因在于,德性的形成要从主体的内心信仰和 意义体验着手,而现有的精神建设是一种政治化的精神建设,并没有真正植入公 民的内心意义体验中,这表明我们对德性的基础和制约德性形成的社会环境缺乏 足够的研究和深刻的认识。本章由此引出德性的基础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境遇问 题。 本文第二章通过对德性的内涵的解析论证了德性是道德的本位。通过对德性 的结构( 知、情、意) 的分析,提出了德性在认知向度上要达到对自我与他人、 社会利益一致性的理智性把握;德性在情感向度上要达到对自我与世界同一性的 意义体验。本章由此提出了全文的根本性观点,即德性中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 意 义感) 形成的基础在于信仰,信仰是德性形成的内部基础。 本文第三章从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矛盾、科学理性与信仰的矛盾、工具理 性与意义关切的矛盾分析入手,说明了规范伦理、科学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扩张, 导致信仰和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的失落,使德性伦理在现代社会边缘化。 本文第四章对中国当前从政治化精神建设入手进行德性建设低效的原因进行 了深入分析,指出这种德性建设的背景是传统伦理的失落和现代性的不成熟所带 来的价值多元与混乱,而通过政治化的精神建设来规约多元价值又由于其忽视对 个体的意义的关照,缺乏个体的认同与内化而使其倡导的主导性价值体系处于“悬 空”状态,因而无法最终促成个体德性的形成。本章认为当前中国要从基于个体 意义体验的信仰入手建构德性,这种建构要从解决当前中国实用理性与意义关切、 社会分化与对社会的整体性认同、意识形态与信仰之间的矛盾入手。 关键词:德性信仰意义现代性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e t h i c s s y s t e m a t i z a t i o nt a i l te m b o d yt h ee s s e n c eo fm o r a l i t y , e t h i c so f v i r t u e si s t h eg o a lo f m o r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p i r i t si sn e c e s s a r yf o rv i r t u e s i nc h i n a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s p i r i t si ss y s t e m i z e da n di d e o l o g i z e d ,s oi t c a n ts u c c e e d i tt e l l su st h a tt h eb a s i so f v i r t u e sa n di t sc o n d i t i o n sn e e d e dh a v e n tb e e nm a d ek n o w n ,v i r t u e s b a s i si sr e s t r i c t e d b ys o c i a lb a c k g r o u n d s or e s e a r c ho nt h eb a s i so f v i r t u e sa n di t sc o n d i t i o n sn e e d e di s n e c e s s a r y t h i sa r t i c l ew i l ld o t h a t , t h i sa r t i c l e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a tv i r t u e si st h ef o u n d a t i o no fm o r a l i t yb ye x p l a n a t i o n o f v i r t u e s s t r u c t u r e 。t h e n ,t h i sa r t i c l ep u tf o r w a r d st h a tt h ek n o w l e d g eb a s i so f v i r t u e si s b e l i e f , t h ef e e l i n gb a s i so fv i r t u e si ss u b j e c t sm e a n i n g b e l i e fi st h eb a s i so fm e a n i n g , s ot h i sa r t i c l es u n l t st h eb a s i so f v i r t u e su pa sb e l i e f w h y v i r t u e sb a s e do ns u b j e c t sm e a n i n ga n db e l i e fw a sw e a k e n e di nm o d e r n i t y ? t h i sa r t i c l e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e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b e t w e e ne t h i c so f n o r m sa n de t h i c so f v i r t u e s , t h e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b e t w e e ns c i e n t i f i c r e a s o na n db e l i e f , t h e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b e t w e e n i n s t r u m e n t a l - r e a s o na n dm e a n i n g c o n c e r n ,a n dt h e nd r a w sa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t h et h r e e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m a k ev i t r u e sa n dm o r a l i t yw e a k e ni nm o d e m s o c i e t y i nc h i n a m o r a l i t yi s f a l l i n g e t h i c s - s y s t e m a t i z a t i o n c a n t a c c o m p l i s he t h i c s o f v i r t u e sa l o n e 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n ge t h i c so fv i r t u e sm u s ts t a r tf r o m s p i r i t s c h i n ah a sb e e n c o n s t r u c t e da l lk i n d so f s p i r i t s a n d d o c t r i n e s f o rt w e n t yy e a r s ,w h yt h a tc a l l t g e t e t h i c so fv i r t u e s ? t h i sa r t i c l et h i n k st h a tt h ec o n f u c i a ne t h i c sa r el o s i n gi n f l u e n c e , v i e w so fv a l u e so fs o c i a l i s ma r es u s p e n d e di nm i da i r , u n m a t u r i t yo fm o d e r n i t yi n c h i n a , t h e t h r e ef a c t o r sa b o v el e a d sc h i n at om o r a l i t y sf a l l i n g i nc h i n a ,c o n s t r u c t i n ge t h i c so fv i r t u e sm u s ts t a r tf r o ms u b j e c t s m e a n i n ga n d b e l i e f s t h ea u t h o rt h i n k st h r e e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m u s tb e r e s o l v e d t h e y a r e 也e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b e t w e e n p r a g m a t i c - r e a s o n a n d m e a n i n g - c o n c e r n ,t h e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b e t w e e ns o c i a lp o l a r i z a t i o na n ds o c i a li d e n t i t y , t h e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b e t w e e ni d e o l o g ya n d b e 】j e f k e y w o r d s :v i r t u e sb e l i e f m e a n i n gm o d e r n i t y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不保密匦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4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畏卑 日期:知牛年朋9 日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人们普遍感受到 道德水准的下降。如何提升道德水准呢? 主要措施是以制度为中心的,把道德规 范成文化、把道德规范提升为奖惩制度和法律制度等,但这并没有有效遏止道德 滑坡的状况,原因何在?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认识根源处对其进行分析。这羊申 制度取向背后的理论学说是伦理制度化。所以,本文从对伦理制度化这一学说的 述评开始。 1 1 伦理制度化研究的综述与评价 1 1 1 伦理制度化是如何提出的 学者们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面临着危机,根源就在社会转型、制 度变迁的社会背景之中。具体表现在中国社会所发生的两个转变上:一是传统社 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二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有的论者指出,中国现代化 的转型,逐渐打破了传统社会中宗法式的社会关系,人们由身份关系开始向契约 关系转变。由此,建立在传统社会基础上的个体道德修养论也必然向建立在人与 人之间交往的普遍化、“人的需要体系日益丰富和多样化”的现代社会基础上的制 度伦理论转变。有的学者认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道德生 活方式得以可能的社会条件,使得原有的道德运作方式( 以个人伦理的支配性为 基本特征) 不再能够维持。因为市场经济社会以分工和交往的发达为特征,发达 的分工促进了社会交往的不断扩大。交往的普泛化使得传统的家族完全失去了往 昔的社会功能,也使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单位的性质发生了转变。市场经济使得非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熟人社会”即家族社会与单位社会转变成一种“生人社会”( 人 与人之间是一种既非敌又非友的诸多“他人”之间的非密切关系) 。在这种社会中, 道德运作方式是以制度伦理为主。【l j 还有学者认为制度缺席、制度虚设是某些伦理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制度伦理建设。 2 】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2 伦理制度化的优势 伦理制度化,指的是把相对抽象的伦理要求和道德命令具体化为群体成员所 必须遵循的可操作的制度规范,这也就形成了制度化的伦理。有的学者认为道德 是一种软约束,制度是硬约束,在人们自律性不强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的制度 安排、奖惩措施以及通过把社会基准的道德、“义务的道德”制度化、法规化,向 大众明示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以强有力的制度约束、限制、引导 人们,可以维护道德秩序。吕耀怀认为:“伦理制度通过舆论压力及其它制度措施 给予个体以道德强制”。f 3 没有伦理制度,就无法展示具体的、明确的道德要求, 社会道德就会成为抽象的存在,从而丧失其可操作性。制度措施可以从外部激励 个体做出合乎伦理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外在约束导致客观的道德效 果。梁禹祥认为:“制度化道德以现实利益为中介,利用人的怀赏惧罚心理,直接 作用于人的行为层面,因此它的作用具有直接性和快捷性,正好弥补了单纯道德 说教作用比较软和慢的缺失。另外,制度化道德所规定的主要是社会公德、职业 道德、家庭道德和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具体行为,昭示人们社会提倡什么和反对什 么,何种行为会受到何种奖惩,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 1 1 1 3 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关系 对于制度化伦理,学者们有不同的称呼,如:伦理制度、道德制度、道德的 制度化安排、制度伦理等,为了行文方便,本文称之为制度伦理。有的学者还对 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德性伦理是高层次的道德,制度伦 理是低层次的道德,“因为在规范、制度的压力、强制下,可能导致产生某些合于 道德却又并非出于道德的行为。”口】但高层次的道德建设必须以低层次的道德建设 为基础,德性伦理的实现需要以制度伦理为前提。如果没有制度伦理所奠定的道 德建设的基础,德性伦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德性伦理高于制度伦理, 这是就地位而言的;制度伦理先于德性伦理,这是就道德建设中的程序而言的。 1 1 4 当前我国伦理制度化的具体的措施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当前我国伦理制度化的具体的措施有:设立见义勇为基金:对随地吐痰的制 度化处理,设立专人佩戴红袖章值勤、罚款,非典时期则高额罚款等;还有一些 职业道德的制度化,如医生不得收红包,教师不得侮辱学生人格,建立学生道德 银行,政府官员财产收入申报等。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普遍缺失, 国人在突发事件面前大多充当看客而见义勇为的事常常让“洋雷锋”去做,日常 生活中无处不在、防不胜防的陷阱,以及人与人之间不断增大的摩擦和交际成本 表明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1 1 5 伦理制度化的困境与出路 1 ) 德性伦理是道德建设的本位 可以对制度伦理分两种情况:制度本位论和制度手段论。制度本位论持有这 样的理论前提:道德建设应当关注和落足于外在行为,而不是个体的内在品质, 伦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制定道德规则。只要道德主体做出的外显行为是合道 德的,其动机并不重要;个体内心世界是个体的私人领域,强调制度伦理可以为 个体提供自我的空间,可以保证个体自我决定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中,个体自由 是至高无上的,只有通过制度在公共生活中保障道德秩序。这种观点更深层的假 定是“行为是完全独立于人们对世界结构所抱的看法的”。1 6 1 这种制度本位论混淆了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程序问题。无论制度是多么周密, 都不可能涵盖和监视到人的全部生活领域和全部行为。制度约束的在场性毕竟是 有限的,当个体不处于被监视的情况下,制度伦理无法保证道德行为的发生。而 只有德性才可以始终如一地带来道德行为。这种基于规范或者规则的伦理是现代 性伦理学的表现,“规则成了道德生活的首要概念”, 7 】而人的德性却被忽略了,德 性成了“按照相应道德原则而行动的欲望”【8 j 或者“按照基本正当原则而行动的强 烈而通常是有效的欲望”。驯德性可以使人的行为既合乎道德又出于道德,依凭德 性的伦理才具有完全的道德意义。主体理性的、有意识的行为是受其世界观影响 的,而世界观又是渗透在德性中的。可以说,在道德建设中,德性才是本位的, 制度要以德性为目的,要通过德性起作用,这是道德建设中的地位问题;而在实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际的道德建设中,从制度还是从观念入手,这是道德建设中的程序问题。但是要 达到德性的目的,从制度入手固然是必要的,从观念入手进行道德建设更是根本。 德性本位论在理论前提上和制度本位论是不同的。德性本位论认为:德性作 为个体内化和提升而形成的向善的、稳固的态度和心向,是道德的根本。“没有德 性伦理支撑的规范伦理是一种缺乏内在主体基础的空洞说教或教条。”1 1 0 | 德性中包 含着知的因素即理性的判断,它可以提供方向;也包含了情的因素即非理性的推 动,它可以提供动力。德性不仅体现了道德的本真内涵,而且可以促成道德行为 的一贯发生。道德建设要以德性为目的和中心。道德建设中以制度为本位,不仅 无法保证道德与主体性结合,也无法保证道德行为的可持续的出现,它带来的是 规范的繁荣和道德的贫乏。德性伦理和制度伦理之间的关系是道德的本位与道德 的实现手段之间的关系。 2 ) 制度伦理是实现德性伦理的外部手段但不是根本手段 德性是道德建设的本位,但是德性如何形成昵? 有的学者认为,德性不可以 直接达到,唯有通过制度来成就德性,u l j n 度是实现德性伦理的手段。这就是制 度手段论。 我认为这里要区分德性形成中的内因和j i , 1 7 7 1 问题。德性是内在的,规范和制 度是外在的,我们诚然可以说制度有利于德性的形成,但这只是外因;个体的主 体性、个体的意义世界、终极价值追求或信仰才是德性形成的内因。外因是条件, 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本身并不是自足的。也就是说,当外因、制度规范有助 于个体的意义体验和人生信# r n i 拘建构时,我们才会说它有助于德性的养成并最终 可以促进道德建设。既然德性是道德建设的本位,各种措施就应当以德性为目的, 对此,制度和规范是必要的;但仅仅靠制度是不够的,因为制度并不能单独促成 德性,它不是道德建设之本。我们要认识到德性生成的全面复杂性,要认识到德 性的建构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而对德性形成的内因和外因的区分, 有助于我们认识到,除了从制度的方面入手进行道德建设之外,更为重要和根本 是应当从人的精神世界入手。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2 我国当前的德性建设 建构德性要通过人文的方式从人的内心世界入手。面对社会转型所带来价值 多元与混乱,我国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主义伦理,以及根据社会情境塑造的抗洪 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精神等来占领人们的内心世晃,企图以此植入一个信仰 的体系,为道德建设提供精神支撑。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各种主义和精 神满天飞,却唤不回道德风气的好转。原因何在? 既然德性是道德建设的本位,建构德性更为根本的是从人的内心世界着手, 那么我国当前各种精神宣传和教育为何不能带来德性的繁荣呢? 我认为,对这个 问题的回答,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德性形成的内部基础是什么? 二是,德 性的内部基础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即德性的时代境遇问题。在回答了上述两 个关键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合理地得出在中国当前德性建设应当从哪些方面着 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德性的强调并不是说制度对于道德建设是无足轻藿的。 制度是外部的,德性是内部的;所以德性的形成更需要从观念、精神和主体的意 义体验入手。针对目前在道德建设中对制度的过度祟尚而忽视德性的倾向,本文 更加重视德性在道德建设中的地位,是期望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沿循这样的思路展开论证:德性伦理是道德建设的本位德性形成 的基础在于信仰现代性中信仰和意义的失落导致德性失落中国的特殊国 情以及政治化的精神建设与主体的意义体验脱节导致道德建设低效在中国当 前境域中建构信仰和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1 德性的内涵 2 德性的信仰基础 2 1 1 德性是主体的内在品格 德性在伦理学史上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其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 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是广义的,泛指使事物成为完美事物的特性或规定:“一 种德性,只要某物以它为德性,它就不但要使该物状况良好,并且要给予该物以 优秀的功能。例如眼睛的德性,就不但要使双目明亮,还要让它功能良好( 眼睛 的德性就意味着视力敏锐) 。马的德性也是这样,它要使马成为一匹良马,而且善 于奔跑,驮着它的骑手冲向敌人。” i l l 按照这种理解,德性并不限于道德的领域。 当然,就其狭义而言,德性与道德品格又有较为切近的联系,所谓正义、友爱、 节制等等,便被理解为道德意义上的品格,它体现了主体的精神定势和整体性人 格的内涵。本文是在狭义上使用德性一词的。史蒂芬说:“道德是内在的。道 德律只能以是这个,而不能以做这个的形式表现出来。真正的道德律 不说不要杀人,而是说不要仇恨。这种道德律必须是一种品格准则。” 【12 】弗兰克纳在善的求索一书中把德性看作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或力求具有的心 灵的气质、习惯、品质或品性。 1 3 1 麦金太尔认为德性是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所必 需的品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往往将道德和德性同义使用。现代新儒家直接把德 性界定为道德品质。可见,德性不以义务、规范、准则等为判断道德的基础而以 内在品质为判断道德的基础;德性关注的重心不在于什么样的外显行为合乎规范 而在于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美满的人生。 2 1 2 德性的特征 第一,德性的内在性。德性内在于个体自身,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一个人的 “那些被称赞的或可贵的品质就是德性”。i l4 一个有德性的人,就是内在地具有某 些“被称赞的或可贵的品质”的人。品质不同于规范、制度。规范、制度往往外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于个体,而品质则为个体所内在地具有。作为个体自身的品质,德性内在玩要 求个体做或不做某种行为,而规范、制度则是从外部规定个体的行为。 第二,德性的自律性。个体自身具有什么样的内在德性,就会表现出什么样 的外在行为。德性为行为提供指南、颁布“命令”。因此,有德性的个体的外在行 为,是个体的自我约束行为,即自律行为。出白德性的自律行为,内蕴着个体从 事这种行为的自觉与自愿。没有自觉与自愿,就不是德性主导的自律行为,而只 可能是偶然的或被强制的行为。不自觉或不自愿的行为,虽然有可能在表面上与 德性的要求相一致,但由于不是出自德性,没有自律性,所以不是真正的德性行 为。 第三,德性的超越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德性的超越性。首先,是一 种超越自我而与整体同一,它使德性具有利他的向度。这指的是对个我一己之利 益的超越,把自我的利益与生存共同体的利益相关联,把自我的利益融于群体的 利益之中,把群体的长远利益作为自己的终极利益,寻求自我与世界的同一。这 一特征使德性体现了道德的利他本质。其次,是一种超越物质而与精神相融,它 使德性具有高远的向度。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在于人并不停留在对物质的追求的层 次上,而是要追求精神的。这种对物质的超越,可以把人从动物王国中提升出来, 力求获得精神上的自洽和圆满,从而获得高远的精神境界。 第四,德性的行为倾向性。可以说德性是一种向善的精神定势,直接表现为 行为的倾向性,能够稳定地决定道德行为的发生。这一方面是德性中作为知与情 的“合金”的道德动机所产生的行为意向决定的;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反思和修炼 而成就了较高德性的人,不管处于何种情境,都会一心向善的,总是能够做出道 德行为来。 2 1 3 德性本位 我们说德性是道德的本位是因为:首先,道德所包含的基本矛盾是自我利益 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矛盾,道德的本质是利他性,即牺牲自我利益。德性的 向善性和超越性体现了道德利他性的本质,所以说,德性和道德的本质是吻合的。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次,德性可以稳定地、一贯地决定道德行为的发生,而这正是道德建设的目标。 再次,德性体现了人的自由。做道德的事情对于有德性的人来说,并不是一种负 担和约束,相反,它是出于主体自由意志的自然流露,e 日使是利他和为他的行为, 对于主体而言已经具有了“为己”的性质。最后,德性伦理由于在德与福之间架 起桥梁而解决了伦理学上的人我之间不对称的问题,并最终确立了德性作为道德 本位的地位。幸福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确切的说是一种意义感,当人的超越性 要求得到满足时,意义感或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德性由于其内蕴的自我与世界 同一的向度而能够保证这一点。因为,人在体验到个我一己与周围世界一体共生 的充实和圆满时,意义感从而幸福感就出现了。 相形之下,规范伦理和制度伦理无法保证长久和永恒的道德效果。因为,其 一,规范和制度是不能监管到人的复杂多样的全部行为的,其“势力所及”的范 围在人的全部生存世界中是很小的,当规范无法约束的时候,不道德的行为就不 可避免了。规范论只追求“目力所及”的范围内的有限的道德行为而不顾更广大 的范围,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其二,只有落实到德性的道德建设才是最终可靠 的。正如麦金太尔所认为的,“无论道德规则多么周全,如果人们不具备良好的道 德品格或美德,也不可能对人的行为发生作用,更不用说成为人的道德行为规范 了。”【l5 】他说:“在美德和法则之间还有另一种关键性的联系,因为只有对拥有正 义美德的人来说,才可能了解如何去运用法则。”【l6 】如果说规范的目的是形成德性, 它通过德性影响主体做出道德行为,那么,规范论就要考虑到德性形成的自足自 在的规律性,尤其是要考虑到德性形成的内在基础。因为,只有与德性的基础相 适应的规范才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德性是道德的 本位。 2 2 从德性的结构分析德性的内在基础 德性的结构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知德性中的认识成分;情德性中 的情感成分;意德性中向善的行为意向成分。当其中的认识和情感在实践中 长期稳定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形成道德动机,这种道德动机自然会产生行为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意向。德性结构中的关键要素在于认识和情感,所以本文着重阐述德性中的知 与情。德性作为道德在主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其实质是在个人利益与 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让渡自身利益成就他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利他性、 超越性。德性的这个本质在其知号隋的成分中均有体现。 2 2 1 德性中的认识成分 1 ) 对自我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之间同一性的认识 一般意义上的认识是对各种事物和观念的理智性把握,旨在把握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以形成真理性认识。与一般意义上的认识不同的是,德性的认识是对自 我与他人和社会整体之间关系的认识,其实质是对自我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利益 关系的认识,并且其认识的结果往往是趋向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这种趋向 性就体现了德性的向善性和利他性。有德性的主体往往在理智上能够认识到个人 与整体的一致性,整体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个体当下的具 体言行对于生活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对于他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我们 可以合乎逻辑的设想:人们当意识到所在环境和同自己一样的其他人时,就已发 现:他们团结在一起时比处于相互隔绝状态下能够完成更多的事。通过深切的感 受和思考,在获得许多经验以后,他们确定了善、恶之分,而这将帮助他 们共同生活得更为成功和富有意义。”0 7 1 主体如果形成了对自我与他人、社会利益同一性的深刻认识,在面对道德情 境时,就不会为了自我的一时利益而牺牲社会整体的利益;并且,当他这样做的 时候,他并不觉得这仅仅是“为他”的行为,同时也是“为己”的行为。要保证 德性行为稳固地发生,德性在认识向度上,就要形成关于自我与他人和社会利益 的一致性、个人与世界一体共生的认识,这是我们建构德性在认识上要完成的任 务。 2 ) 对自我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之间同一性的认识要以信仰为基础 信仰是对人生最高价值和社会最高理想的反映、评价与把握,具体表现为人 对某种主张、主义或宗教的极度信服和遵崇。信仰中包含着认知的因素,也包括 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情感的因素,还包括行为倾向即指导行为的因素,其中寄托着入的终极价值和终 极关怀。之所以说德性在认识上要以信仰为基础,是因为: 第一,德性的认识成分,实际上是对各种价值关系的认识、辨析与评价,而 这要建立在一些更为宏大和终极的价值坐标上并以此为评价标准;并且,德性的 超越性与利他性也决定了主体在价值评价中倾向于贬抑自我利益,追求整体和终 极的利益。那么,什么可以充当这种终极价值体系或者价值坐标,并可以促使主 体形成向善的价值追求呢? 信仰。因为信仰本身就是一个终极价值体系。 第二,德性和信仰在超越自我而达到与世界的同一性上是统一的。德性在认 识上要达成自我与社会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同一性的认识。而信仰就是保证 自我与世界同一的一个精神设置,所以说,德性在认识上要以信仰为基础。 人是需要信仰的。“人一旦自觉其为人,就意识到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区别,但 是由于人只有依赖外部世界才能生存下去,所以就要寻求与外部世界的同一性, 要求与外部世界霞归一体。当人最初意识到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区别时,他所感到 的并不是独立的自豪感而是孤立无援、被放逐抛弃的空虚和破碎感,尤其是当他 感觉到自己脆弱而短暂的生命随时都将被威力无边的大自然所吞噬所毁灭时,他 更是极其恐惧。为了活下去并且活出希望、活出意义,他就必须认知世界和自身, 当人类的理性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又总是活动和生活在己知和未知之间时, 这就需要突破单纯的认知而达到对未知领域的基本性质的莱种断定,这种断定就 是对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看法和自己的理解。这样一来, 在理性局限性和不可控的自然力和社会力的夹击之中,人们走向了信仰。” 1 8 凭借 信仰,人们就会消解掉空虚、破碎、恐惧感,摆脱掉偶然、无根的心境,使自身 也赋有永恒性和绝对性。这样,人生才有希望、有意义,人当下的、眼前的生活 也才不是过眼烟云,而是永恒和绝对的命运的一个链环。这样,人才能超越已知, 突破有限的活动范围,从而将自己融入整个世界,与世界息息相通、休戚与共, 也就建立起人与世界的高度同一的关系,人由此而认同并皈依世界,由此而达到 对世界的领悟和掌握。信仰正是人将自己维系于这种同一性的途径和方式,所以, 我们说信仰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灵魂的归宿,是人安身立命的寄托,寄托着人 1 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精神和终极关怀。它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安顿,为人的存在提供最终的精神支 撑。 可见,德性的建构要在认识上确证自我与世界的同一,而信仰由于其固有的 特点能够在这方面给其以支撑,所以,德性的形成在认识上要以信仰为基础。 2 2 2 德性中的情感成分 1 ) 道德情感的动力作用 道德认识解决了知的问题,但这并不必然带来道德行为。许多道德准则人们 都知道,其中的道理人们也明白,但人们仍然是常常不遵守道德规则,“知而不做” 可以说是对当前道德状态的一个形象描绘。原因何在? 缺乏道德情感是一个重要 原因。知道为智( 力) ,体道为德( 性) ,行道为德( 行) 。f l ”体道就是道德情感的 问题,它可以使道德观念提升为德性和境界,它是由知到行的中介。没有情感伴 随和浸润的道德知识和观念是死的,而只有提升到情感体验的知识和观念才能推 动主体去行动,所以,道德情感是德性中的动力系统。还有许多学者论述了情感 在道德中的重要地位。斯宾塞就认为情感是道德的基础,他说,“每一种感情都倾 向于产生和它有关的行动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观念”。 2 0 1 包尔生则把冲动看作是德性 的自然基础。“怜悯或同情这种想减轻他人痛苦的冲动也既不善又不恶,但它是仁 慈德性的自然基础。与此相类似,对于不公正行为的气愤和复仇的冲动构成正义 感的自然基础。冲动构成了德性的恒久的基础。纯理性支配而无冲动的人是不存 在的。”诚如学者们所论证的,理智可以把握到方向,情感可以提供动力。 2 ) 德性中的情感成分:意义感 人们通常认为,道德情感就是可以引发道德行为的情感,如人的同情心、耻 辱感等。诚然,这些情感可以成为道德的动力,但是,对此有必要冷静地分析。 首先,这些情感只是自发的、初级的,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短暂性特点,不足 以稳定、永恒地决定道德行为的发生;其次,这些情感不是以对自我与生存共同 体之间一体共生的内在联系的理智性把握为支撑的,因而,也就不能保证主体在 面对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相冲突的道德抉择时总是能够舍弃自我利益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去成就社会利益,而这种舍弃恰恰是道德的本质内涵。缺乏了这个较高的价值诉 求,只能偶尔地带来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这是一种情感主义取向的道德,不足 以体现德性的精神境界;再次,上述情感由于没有道德认识和道德价值观的“过 滤”,其本身并没有对整体利益和终极价值的祈求,既可以成就善也可以成就恶。 情感来自理性的认识,道德情感是离不开道德认识的指导的,道德认识在逻辑上 先于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赖以进行的前提。可以说,上述情感由于没有经受道 德认识尤其是最深层的道德认识一一对自我与世界同一性的理智把握的提升和 “冶炼”,所以是盲目的,没有向善的维度和指向人类共同体的终极发展这个维度 的,所以是不足以支撑和匹配德性这个道德的本位和人类精神的较高境界的道德 范畴的。如果说德性和非出于德性的、较低层次的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不同的话, 德性中的情感成分和后者中的情感( 如上述情感) 也是不同的。其实,在这里, 我们可以区分三种情感:一般的情感如愤怒、激动等;较低层次的道德情感 如同情、自尊;德性中的情感成分。那么,德性中的情感是什么? 它有什么 独特之处? 德性作为一种向善的较高境界,其中的情感成分是建立在较高的道德认识和 道德价值观基础上的,确切地说,是建立在对自我与世界同一性的理智性把握的 基础上的,建立在对超越自我利益追求整体利益这种道德价值观念的深刻体验和 领悟的基础上的。如果说德性中的认识成分,实质是对个人与群体的相关性,对 人与人之间的一体性,对自我与世界一致性的理智性认识;德性中情感的实质就 是对超越自我利益而与世界同一这种超越性价值观念的体验、觉解以及由此引发 的一种高级的情感反应,而这其实就是意义感。 意义感,是主体将他所面临的具体生活与他信仰的某种终极价值、取向或者 实体相联系所得到的体验、感受和领悟,是对自我与世界同一性的体验与领悟。 狄尔泰说,意义指生命各部分对于生命整体的关系,海德格尔认为,意义是此在 对存在的领悟。【2 司其中的“生命整体”和“存在”可以理解为信仰、价值一般或 者终极价值,而“生命各部分”和“此在”则指的是具体的生命实践。意义是与 人生同在的。“因为人生不仅总是自我领会、自我理解着,而且在根本上在于人能 1 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够领会并理解自身的生命与周围世界本然的亲在或亲切关系和入的自觉自由与重 建这种关系的一致性。换言之,意义是人的生命的目的性或使命在实现中的自 我领受。”u “ 意义属于情感的范畴,这种情感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主体去选择、 实践、认识与其信仰相符合的事情。这样做又会反过来强化他的意义感。意义是 人所必需的,缺乏意义的人生是无聊、单调的“物”的存活,这种“行尸走肉” 式的生存是与德性和精神无缘的。可以说,意义是主体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和德 性生活的基础。它是人的德性和精神境界的重要标志,是主体生活的动力。 意义感一方面可以经常性地、稳定地、自律地促发道德:另一方面还是与德 性这个较高的精神境界在性质和内涵上相一致的。并且,它还能够提升那些较低 级和初步、自发的情绪情感,使其指向人类整体的终极利益。这里面有一个情感 上的层次和境界的高低区分的问题。试想,如果主体生活在庸俗、纯粹物欲和自 私的人生层面上,怎么可能让渡自我利益去成就整体利益昵? 怎么可能拥有较高 的德性境界呢? 反过来说,如果主体生活在一个充实、圆满和丰盈的意义世界中, 追求自我与世界的间一以及让渡自我利益去成就整体利益,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麦金太尔说:“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 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2 4 】内在利益是理解 麦金太尔的“德性”的关键。麦金太尔说,如果我们追求活动的效果,这是追求 外在利益;如果我们追求的是活动方式本身的卓越,追求对生活意义的发现,我 们就是在追求活动的内在利益。可见,他是把德性与意义联系在一起的。 3 ) 意义感以信仰为基础 德性中的情感实质上是意义感,而意义感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因为意义感, 是主体将他所面临的具体生活与他信仰的某种终极价值或者实体相联系所得到的 体验、感受和领悟。 我们知道个体的生命是短暂和有限的,只有将有限人生附着于无限的永恒, 才有心灵上的安宁和意义感的充盈。而信仰实际上是人们超脱有限、维系于永恒 从而获得意义的经常性方式。信仰作为一种通达永恒的精神设置,是通过把具体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有限的人生与人类社会整体相勾连,把自我与世界相勾连,把个体利益与社 会共同体的终极利益相勾连来实现为具体人生的当下生存赋予意义的。而人在体 验了个我一己与整个人类和周围世界一体共生的充实和圆满时,意义感就出现了。 信仰是一个终极的价值体系,按照信仰去生活,去观察和体验世界就会发现自己 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中。在信仰的指导和意义的推动下,主体会持久而又不自知 地在实践中把自我与世界的同一性实现,让渡自我利益而成全生存共同体的整体 利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行为的稳固的发生。基于信仰的人生是意义充盈的 人生,是主体获得了自我澄明、自我同一性的人生,这种人生必然同时是德性的 人生。无论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整个人类来说,试图借助于信仰将自己的生活世 界理解为一种有意义的世界,确立值得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和人生意义是人性中 的一种基本取向。 质言之,信仰是通过意义对主体起到统摄和规约、指导作用的。信仰是意义 的精神来源,信仰的功能就在于为主体提供意义。意义是主体在实践中对信仰的 体验,意义来自于信仰。 需要特别指出意义与信仰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当信仰尚没有建构起来 的时候,主体要把对某个观念体系或者实体的相信提升为信仰,离不开意义体验, 因为只有产生了意义体验才能把自我投射于其中、皈依于其中并最终达到信仰状 态,意义是通向信仰的步骤;另一方面,当信仰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主体内心的时 候,就会为主体源源不断地派生出更高层次的意义体验来。本文对德性的时代境 遇的考查,是针对信仰缺乏的背景而言的,所以,在论证的过程中,会同时分析 时代背景对意义和信仰的制约。 总结以上论述,要形成自我与世界同一性的认识就要以信仰为基础;要形成 对自我与世界的同一性的深刻体验的情感基础也是信仰。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德 性的认识和情感的基础在于信仰。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德性的信仰基础。 信仰和意义的形成是建构德性的内部基础,所以,要培养德性,就要从意义 和信仰的建设着手。信仰和意义是需要主体在适宜的生存环境中,在体验人生、 反思生活、领悟自我、觉解生命的过程中建构的。但是,信仰和意义并不是只有 1 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内部的、心理的基础,更有外部的、社会生活的基础,内部和外部基础相适应才 使意义和德性的澄明成为可能。所以,信仰的形成机制与特定的社会背景之间的 关系是不是吻合的,这是制约意义、信仰和德性形成的关键因素。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德性的现代性境遇 现代性的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理性和主体性,其中理性的向度是工具理性、 科学理性,其中主体性的向度是主客二分意义上的单子化的主体性。现代性信奉 进步主义,追逐个人主义与效率,以理性化方式控制周围世界。它在把人们从“宗 教法庭”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把人困入另一个“铁笼”( i r o n c a g e ) :“理性法庭”, 物质的丰盛衬托着意义的荒芜。以信仰为基础的德性在现代性中的命运会是怎样 的呢? 本文将从现代性的道德观与德性本位之间的矛盾,现代性在世界观上的理 性化与信仰之间的矛盾,现代性在价值观上的工具化与意义性之间的矛盾三个方 面对现代性中德性何以会边缘化展开进一步论述。 3 1 道德的规则化与德性本位之间的矛盾:知识论的考查 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 a f t e rv i r t u e ) 中把古典式的道德概括为“德性的道 德”,将现代性道德概括为“规则的道德”。无论是现代道德哲学还是现代道德实 践,都充斥着规则或者规范至上的取向,德性被边缘化了。道德哲学家们一方面 提出一些实质性的道德原则,另一方面则为这些规则的建立提出理据。康德的“可 普遍化性”( u n i v e r s a l i z a b i l i t y ) 以及穆勒对于“伤害原则”( t h eh a r mp r i n c i p l e ) 所 提出的理据就可以作为这种普遍理性主义道德哲学趋势的代表者。1 2 5 】 现代性的规则道德有其哲学的理论基础。其哲学基础可以从休谟说起。自从 休谟提出是或者实然( i s ) 与应当或者应然( o u g h t ) 在逻辑上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 鸿沟之后,一般而言,大家都觉得事实与价值之间不具有逻辑上的推导关系这一 点是能够站得住脚的。口州价值是主观的,因人而异,不具有普遍性,但是人组成 的社会却离不开一些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否则,社会就会陷于混乱状况。所以, 为了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就要制定道德规则,指明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什么行 为是不被允许的。在现代性中,受事实独立于价值这一观念指导,以及事实才有 利于利益在实然上的最大化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对道德的评价往往是排除价值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主观意愿而只取行为和效果的,也就是说,人们只要在事实上遵守了这些道德 规则就被认为是道德的,至于他或她在行动中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这是无关紧要 的。这是重视道德规则的强制性而把价值排除出道德领域的观点。根据这种学说, “道德活动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遵守规则,而道德哲学的任务就是建立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