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e p i 除磷机理和特性研究 摘要 磷是地球中维系生命的主要元素之一,也是构成生物体并参与新陈代谢过程必不可少的 元素另一方面,磷也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营养物质近年来,河流、湖泊、海洋等 水域的水质有恶化的现象,富营养化问题时有发生,对湖泊、水库等封闭水体影响尤为严重。 因此,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除磷材料是当今削减磷排放,控制水域富营养化的一个研究重 点。研究内容如下: 1 ) 用工业废渣进行高效复合除磷材料( e p r c ) 的复配。选取钢渣、粉煤灰作为复配基 材,通过一定工艺,复配成型除磷材料,综合力学、除磷效果等各种因素,确定最佳配比。 2 )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e p r c 除磷性能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e p r c 对磷的吸附 符合经典的l a n g m u i r ) 弓- 程e p r c 对磷的吸附为吸热过程,且反应是自发进行,对温度是轻 度敏感的该吸附反应属于化学吸附,且以离子交换反应为主。e p r c 对磷的吸附符合一级 动力学模型。e p r c 的投加量与磷的去除率成正相关e p r c 粒径越小,吸附效果越好:且随 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增加溶液初始皿仁4 时e p r c 的吸磷速率最大,溶液初始p h = 1 0 时e p r c 的吸附容量最大。s 0 4 2 。等阴离子对e p r c 吸附磷均有吸附竞争作用,e p r c 对氨氮 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3 ) 通过填料柱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负荷下填料柱的吸附周期。在较低负荷时, o 5 c me p r c 在所运行周期内有均能很好得吸附磷。运行时间8 5 d 之前,出水浓度一直保持 在o 5 m g l 以下。在较高负荷时,o 5 0 r ee p r c 在2 2 天之前一直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浸泡后 填料柱的稳定运行周期只有8 天。双柱串联后吸附容量变大 4 ) 研究了e p r c 的安全性问题,并探讨了材料的最终处置。结果表明,e p r c 处理出水 重金属含量均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 b 3 8 3 8 2 0 0 2 ) 类水质要求;同时达到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 g b 8 9 7 8 - 1 9 9 6 ) 一级标准。e p r c 在清水与热水中的脱附率均很低( 1 0 ) 中,磷脱附率达9 9 以上,可以对磷进 行回收在较低浓度h 2 s o ( 溶液( 0 5 ) 中,e p r c 保持粒状,并有部分磷析出,可以考 虑将e p r c 再次投入水中进行吸附。 关键词:除磷,材料,吸附,工业废渣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 h em e c 日r a n i s ma n dc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 e f i c i e n tp h o s p h o r u sr e m o v a lc o m p o s i t ei n a b s t r a e t d e p h o s p h o r i z 厶l t i o n p h o s p h o ri so n go ft h em a i ne l e m e n t sf o rk e e p i n gl i f ei nc a r t h ,趣w c ua s 越i n d i 基p e m a b l c c l c m c n tw h i c hc o m p i l i gt h eo r g a n i s ma n dp a r t i c i p a t i n gi nt h em e t a b o l i s m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 p h o s p h o ri t h ek e yn u t r i m e n t a lc l e m e n tn f i s i n gw a t e rc n t r o p h i c a t i o n i nr c c c r l ty e a r s ,w a t c - r q u a l i t yi nr i v e r , l a k e sa n do c c i l n 孤a 基i sg e t t i n gw o 堪c ,e s p e c i a l l yi n f l u a a g c st oe 1 0 6 e dw a t e ra r a 越l a k e sa n dr e s e r v o i r t h e r e f o r e ,t oa t u a yn n dd e v c l o pc e o n o m i o a l a n dc f l i c i c n tp h o s p h 0 1 1 1 1 8 r , a o v a lo o m p o s i t ci js t i l l 孤i m p o r t a n tp a r tt o8 t u d yf o rw a t e rp o l l u t i o no o n t r o ln o w a d a y s t h e r e s e a r q hc o n t e n t s 玳a bf o l l o w i n g : a d o p t i n gi n d m t r i a lr e s i d u et om a k ee f f i o i c n tp h o s p h 隅r e m o v a lc o m p o b i t c ( e r r c ) s e l e c ts t e e l s l a ga n df l ya s h 越b a s i cm a t c r i a t t h r o u g hi 。c l t l l i np r o c c 8 8 ,m a k ei t i n t op h o s p h o n l t l ir e m o v a l c o m p 0 6 i t c , e o m b i n c dw i t i ia l lf a c t o r l 锄m c c h a n i ,锄dd e p h 0 6 p h o r i z a t i o nc f l e e t , c o l f f i r m c dt h e b e s tm i x i n gr a t c s t u d ye p r cp h 0 6 p h nr e m o v a lc a p a b i l i 哆a n dm e g h a n i s mt h r o u g hs t a t i oa b s o r p t i o n a 币池e n o n t h ci r c b c & l r c hr e s u l ts h o w st h a te p r ct op h o s p h 锄暑a b a o r p t i o ai s o t h e r m a l e q u a t i o nc o m p l y 谢吐io l a s s i g a ll 脚a g m u i re q u a t i o n e p r ct op h o g p h h oa b s o r p t i o np r o c e s si 。a h e a ts u o t i o l ap l r o c 鹤s t h ca c t s o w t i o nr e a c t i o ni sd a c m i s t r ya d s o r p t i o n , a n dm a i n l yb a s e0 1 1i o n e x c h a n g e f i 墙to r d e rd y n a m i om o d e lc a nb e t t 盯j l h o wp h o s p h o r u s si s o t h e m a a la d s o r p t i o n d y n a m i c 塔p i 懈st ow l l t c l s o l u t i o n t h ed o s a g eo fe p r ci si nd i r c c tp r o p o r t i o nt or , h o s p h o l l l i s r e m o v a lr n t c t h es m a l l e rt h ce p r cg n i i l ,n i eb e t t e rt h ea d s o r p t i o nc f f e c t ;a n d 鹬t h er e a c t i o n t e m p c r a t u r cr i s i n g ,t l a ci d s o r p t i o l am o u n t sr i s e s w h c l lt h ea o l u t i o nf t r a ti ap i - i = 4 ,n d s o r p t i o nr a t c t c a e h c 8t h eu t m o s t w h e nt h es o l u t i o nf i r s ti 8p l _ 1 0 ,e p r cn d s o r p t i o nv o l u m ei st h eb i g g e s t n e g a t i v ci o n 越s 0 4 h a v ca d s o r p t i o l lo o m p c t i t i o nt oe p r cp h o b p h 鲫碍a & o r p t i o n , m e a n w h i l c , e p r ca l s ol a a v ci l o l n ca , l s o w t i o l ic a p a c i t yt oa m m o n i an i t r o g e n s t u d ya d s o r p t i o np e r i o do ff i l l e de , o l u m nu n d e fd i f f c r 曲tl o a d i n gc o n d i t i o l at h r o u g hd y n a m i c f i l l e dc o h m ma d s o r p t i o ne x p c r 证e n t a t i o n u n d e rc , o n v 锄t i o n a ll o a d , o 5 c me p r cc 锄w e l la d s o r b p h o s p h hi nt l a cr u n n i n gr , c r i o , tb d o r cr u n n i n gt i m er c a g h c s8 5 c t , w a t c l ro u t l e tc o n c c n t r a t i o nc a l l k e p tb e l o w0 5 m g l u n d e rh i 【g hl o a dc , o n d i t i o 血,o 5 锄e p r ci s8 t i l l i i ii t a b l cf r a m i n gs t a t e2 2 d a y lb e f o r e a f t e rd i p p i n g ,8 t a b l en a m i n gr 嵋r i o do ff i l l c de , o l u m ni so n l y8d a y s w h e nt i e st h e t w oc o l u m mt o g e t h e r , t h ca d s o w t i o e , a p a c i t yg e t sb i g g e r t i mp a p e ra l s os m d i e st h es a f e t yp r o b l 锄a so fe p r c , a n dp r o b ei nm a t :a i a lf i n a lt r e a t m e n t t h er e s u l ts h o w st h a t t h eh e a v ym e t a lo o n t e n ti nc f f l u e n ta l lm c c t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o f w a t e r q u a l i t yi nw a t e re n v i r o n m e n tq u a l i t ys t a n d a r d ( g b - 3 8 3 8 2 0 0 2 ) ,a n dq u a l i f i e dt ot r e a ta o u l t l : w a t t , m e a n w h i l ei tr c a c h e st h ef i r s tg r a d cs t a n d a r da sp e ri n t e g r a t e di v a s t e w a t e rd i s c h a r g e s t a n d a r d ( g b8 9 7 8 - 1 9 9 6 ) d c t 们h m e n tr a t e so f e p r ci nc i e a nw a t e r a n dh o tw a t e rl u t :a l lv e r y l o w ( l o ) ,d e t a c l u l a c n tr a t e 8o fe p r ch a s r c a c h c db i g g e rt h a n9 9 ,a n dt h ep h o s p h o i d sc 弛b er l a i m e df o rm c b u ti nh 2 s 0 4s o l u t i o n 摘要 w h i c hw i t hal o w e r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 m g g 。在i f r c u n d l i c h 方程中,k f 表示吸附 能力,k 擅越大,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越强。n 值反映吸附剂的吸附强度,当i n 2 时,吸附很难进行。可以看出,粉煤灰具有很强的磷吸附能力, 容易吸附水体中的磷,可以用作除磷吸附剂 磬 = ¥ 一 p ( n i g - l - 1 ) 图3 - 1 粉煤灰吸附等温线 表3 3 粉煤灰吸附等温方程及其相关参数 l a n g m u i r 吸附等温方程 f r e u n d l i c h 吸附等温方程 q f f i ( m g g )b ( l m g ) , k f 1 n r 2 9 9 90 7 6 90 9 9 9 57 3 l0 0 8 30 9 4 6 2 3 2 1 2 吸附时间对粉煤灰吸附磷的影响 称取o 5 9 粒径为7 0 目以上粉煤灰加入2 5 0 m l 具塞锥形瓶中,配制5 m g l ( 以p 计) k h 2 p o , 溶液2 5 0 m l ,加入锥形瓶中放入2 5 ( 2 恒温振荡器中,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取样,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上清液磷吸光度。 表3 4 为吸附时间对粉煤灰吸附除磷的影响。可见,粉煤灰对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 在2 h 内溶液中磷的浓度可从5 m g l 降低到1 6 8 m g l ,磷的去除率达到6 6 4 ;在3 h 内, 剩余磷浓度为o 0 4 1 m g l ( 0 5 m g l ) ,磷去除率达到9 9 2 ,达到国家一级( a ) 排放标 准( g b l 8 9 1 8 - 2 0 0 2 ) 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剩余磷浓度已变化很小因此,可认为此反 应条件下粉煤灰对磷的吸附平衡时间为3 h 。 9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2 2 钢渣吸附除磷特性研究 3 2 2 1 钢渣吸附等温线 称取o i g 粒径为7 0 目以上钢渣加入至2 5 0 m l 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 5 0 m l 浓度分别为 0 5 、5 、l o 、2 0 、4 0 、6 0 、8 0 、1 0 0 、2 0 0 m g l 的k h 2 p 0 4 ( 以p 计) 溶液。置于2 5 恒温振 荡器中震荡,待2 l l 吸附平衡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剩余磷浓度。 试验结果如图3 - 2 所示分别用l a n g m u i r 吸附方程( 式3 2 ) 和f r e u n d l i o h 吸附等温方程 ( 式3 3 ) 进行拟合,结果见表3 3 所示。尽管f r c u n d l i o h 方程和l a n g m u i r 方程都能很好地 描述钢渣对磷的等温吸附特征,但从相关系数来看,l a n g m u i r 方程对该过程的描述更为准确, 这与文献报道的结论相一致p 引根据l a n g m u i r 方程,计算出钢渣对磷的最大饱和吸附量 为1 0 8 6 9 m g g 。在_ f m m d u o h 方程中,k 疽为7 2 8 6 2 ,说明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很强。n 值反 映吸附剂的吸附强度,当1 n 为0 0 8 0 ( 0 1 4 1 1 。 表4 4 不同粒径e p r c 吸附不同初始浓度磷溶液的热力学参数 4 3 3 2 吸附活化能 阿仑尼乌斯( a r h c n i u s ) 公式常用于对反应活化能的求解,其线性表达式为1 4 0 】: l l i ( 七) = i n ( a ) 一而e o ( 4 9 ) 式中:助反应速率常数;a 为指前因子;日为反应活化能( k j m 0 1 ) ;r 为理想气体常数 ( j m o l k ) ;功绝对温度( k ) 在4 3 2 节中求得了3 种温度下的磷吸附动力学反应速率常 数七,分别用k l 、k 2 对l n ( 七) 和1 0 0 0 尢莲行直线拟合,如图4 - 5 所示,根据直线的斜率可求 得e p r c 吸附磷的活化能,对于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所得e a l 为3 3 4 0 k j t o o l ,对于二级反 应动力学模型,所得e a 2 为6 3 6 3k j m o l 。对于表观活化能e a 8k j t o o l ,其中离子交换反应的能量范 围为8 - - 1 6 k j m o l m ,故该吸附反应属于化学吸附,且以离子交换反应为主,表中求得的 q d a - - 与l a n g m u i r 方程拟合所得q 结果相一致 量。 图4 - 6 e p r c 吸附磷的d - r 方程 4 3 4e p r c 性状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4 3 4 1 粒径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图4 - 7 ( a - o ) 为不同粒径e p r c 在不同p h 值条件下对除磷的吸附特性。由图可见,在 各p h 值条件下,本试验三种粒径中,粒径为o 5 锄的e p r c 除磷效果最佳,其次为1 0 m e p r c , 效果最差的为2 0 m 的在p h = 7 条件下,o 5 c m 的磷去除率为9 3 9 ,1 0 me p r c 的除磷率 为7 6 9 7 ,2 0 m 的磷去除率为6 8 0 。可见,随着粒径减小,磷去除率逐渐增大,粒径从 o 5 0 m 到i c m 再到2 c m 时,磷的去除率分别减少了1 5 4 和2 6 7 。可见,粒径大小对去除 率的影响十分显著,且粒径大小对吸附平衡时间的影响也较显著,以p h :7 条件为例,0 5 0 m o 5 o 5 o 5 o 5 o 5 o 5 2 ,o o旬一。之之o o e p r c 静态吸附除磷研究 和l o r e 粒径e p r c 在吸附2 4 h 后已经基本达到平衡,2 0 r e 粒径e p r c 则在3 2 h 以后达到平 衡。粒径越小,吸附作用进行得越快,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这是因为e p r c 为单 层吸附,粒径越小,单位质量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利用率越高,相对提高了物理活性, 从而对吸附越有利,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该吸附符合l a n g m u i r 单层吸附等温模型。 采用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不同粒径e p r c 在各p h 值条件下吸附除磷动力学过程 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 6 。可以看出在相同p n 值条件下,随着粒径增大,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这一现象在两个动力学模型中都有很好体现,说明粒径大小对吸附作用影响显著。且在两个 动力学模型中,o 5 0 r e 和1 c me p r c 的拟合度较好,均r 2 o 9 6 ,而2 0 r e 的拟合度较差,原因 可能为2 0 me p r c 粒径较大,在造粒过程中可能未能完全凝结基材,使颗粒表面不均匀,置 于水中容易掉灰,从而造成“多层”吸附,模型中拟合的最大吸附量偏大。 零 、- 一 簪 袋 q 毽 弓 簪 鹱 司 肇 吸翻时问m c a ) p h = 4 吸附时i m ( b ) p h = 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0 6 0 嚣 妹 j4 0 筮 2 0 01 02 03 04 05 06 0 吸盼时阳m ( c ) p h 1 0 图4 - 7 不同p h 条件下粒径对磷去除的影响 表4 6 不同粒径e p r c 吸附除磷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及相关参数 邮器a 嘲鬻k l 删,他毒。篙篡型, 0 5 4 8 00 1 1 3 0 9 9 8 50 0 2 15 7 40 9 9 1 3 4 l4 0 40 1 0 80 9 8 3 80 0 2 14 8 7 0 9 8 0 8 2 23 9 70 0 4 20 9 4 0 50 0 0 56 0 1 0 9 4 1 4 2 0 54 6 50 1 0 70 9 9 3 50 0 2 05 6 3 0 9 8 7 8 714 。1 10 0 7 80 9 7 6 90 0 1 35 3 2 0 9 6 0 0 23 8 30 0 5 70 9 4 3 5 0 0 0 85 3 80 9 2 9 5 0 54 6 20 1 4 3 0 9 8 2 10 0 3 15 3 70 9 7 9 9 1 0 l 4 2 7 0 0 8 6 0 9 8 3 9 0 0 155 3 70 9 7 3 9 2 4 1 5 0 0 5 10 9 3 7 60 0 0 75 6 1 0 9 2 4 6 4 3 4 2 投加量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表4 7 为不同投加量的实验结果,由表可见,随着投加量的增加,吸附效果变好,但单 位吸附质的吸附量随之减少。投加量为2 9 时,磷去除率已经达到8 4 2 7 说明该材料在出 水磷浓度要求不很高时,有较高应用价值。投加量为3 5 9 时,出水t p 浓度为0 4 5 r a g l 1 2 ) 时,溶液中过多的o h 会与磷酸根 离子竞争e p r c 上的活性中心,从而降低了对磷的吸附速率【1 9 】。 癣 、- , 菇 壁 t 1 鏊 吸附j fmm 图4 - 8 不同初始p h 值对磷吸附的影响 4 3 5 2 吸附时间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图4 _ 9 为吸附时间对磷吸附的影响。由图可见,在前1 2 小时内,e p r c 对磷的吸附速 率较大,去除率达到4 4 ,达到2 4 h 时去除率已经达到7 9 8 吸附时间到3 6 h 时。e p r c 对磷的吸附趋于稳定,去除率达到9 2 ,剩余磷浓度为0 3 4 m g l ,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 ( g b l 8 9 1 8 - 2 0 0 2 ) 国家一级( a ) 超过4 8 h 后,随着时间增加,其去除率不再明显增大。 反心n f 阐h 图4 - 9 吸附时间对磷吸附的影响 2 5 零 、一 错 巍 q 罄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3 s 3 阴离子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图4 1 0 为几种阴离子对e p r c 吸附p 的影响。l 号为无添加阴离子溶液,2 号添加s 0 4 2 。, 3 号添加c r ,4 号添加n 0 3 - ,5 号添加c 0 3 玉由图可以看出,与未添加任何离子的纯k h 2 p o 溶液相比,e p r c 对含有s 0 4 2 、c i 、n 0 3 的磷溶液磷去除率较低,说明这些离子对e p r c 吸 附磷会产生抑制作用,这是因为氧化铝对阴离子的吸附亲和力顺序1 为:o h p o f s 0 2 。 c i n o 3 这些离子与p o 孓产生了竞争,一定程度上削弱了e p r c 对p o 的吸附。 从图4 1 0 可看出,s 0 2 对磷吸附的竞争影响晟大,c r 和n 0 3 对吸附作用的竞争影响较小, 符合上述氧化铝对阴离子的吸附亲和力顺序从3 号,5 号可以看出,随着引入离子的增加, 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对- y c c h 2 。,虽然未排在上述顺序之列,但从试验结果看,其抑制作用 不可忽略,可以理解为e p r c 中含有的m g 、铝氧化物与c 0 3 2 。反应,生成 m g a i ( o 聊 ( c o ) , 从而与e p r c 产生了竞争吸附,反应式1 5 j 如下。 t1rr n 匆l 一,a i 0 0 ,2 + 三c 罅一+ o + 主彬2 0 一 m g m ( o n ) j ( c o ) + x o h 一 ( 4 1 3 ) 葶 槲 篮 代 蓬 8 6 34 5 图4 - 1 0 各种阴离子对磷吸附的影响 4 3 5 4 背景氨氮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图4 - 1 1 为不同浓度背景氨氮对e p r c 磷吸附的影响。在图中可看出,随着n h 4 c i 浓度的 增加,e p r c 对磷的吸附量逐渐减小未投加n h 4 c i 的磷溶液,单位质量e p r c 吸附磷为 0 3 2 m g g ,而n h 4 c i 浓度为5 0 m v i , 时的k h 2 i ) o 溶液对e p r c 磷吸附量减少为o 2 6 m g g , n h 4 c i 浓度增加至4 0 0 m g l 时,e p r c 的磷吸附量减少至0 2 3 m g g 。相对于n h 4 c i 的增幅,磷 的减少量虽有所增加,但减幅较小说明在水处理中,背景氨氮对e p r c 吸附磷的影响很小, 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图4 - 1 2 为e p r c 对氨氮的吸附从图中可以看出,e 胀c 对n h c l 的吸附量随着n h 4 c i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浓度为5 0 m g l 时,吸附量为1 7 2 m g g ,浓度增加至4 0 0 m g l 时,吸附 量为1 2 1 6 m g g ,浓度增大8 倍,其吸附量增加6 0 6 倍。说明e p r c 对氨氮也有一定的吸附 效果。 对图4 1 l 和4 - 1 2 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由于溶液中氨氮的存在形成了与k h 2 p 0 4 的吸 附竞争,e p r c 对n f l 4 c i 的吸附量与对k h 2 p o 的吸附量成反比。 6 5 4 3 2 1 0 9 8 7 9 9 9 9 9 9 9 8 8 8 e p r c 静态吸附除磷研究 o 3 5 o 3 0 0 2 5 姊0 2 0 o 砻o 1 5 登0 1 0 蹩 o 0 5 0 ,0 0 f 多 毒 丘 _ _ 轰 鍪 一 o 工 z 0 5 0 02 0 04 0 0 背系缀氨浓度( r a g l a ) 图4 - 1 1 背景氨氮浓度对磷吸附的影响 7 f 聚氯鬣浓度( n a g l - 1 ) 图4 - 1 2e p r c 对氨氮的吸附 4 4 小结 1 在本研究中,e p r c 对磷的吸附等温方程符合经典的l a n g m u i r 方程 2 e p r c 对磷的吸附焓交均为正值,说明该过程为吸热过程,并且其最小值 4 0 k j m o l , 为一个化学吸附过程说明e p r c 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吸附磷反应的g d 为负值说明该反应 是自发进行 3 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不同条件下e p r c 对水溶液中磷的等温吸附 动力学过程从相关系数看,一级动力学模型对该过程的描述更为准确,其相关系数均大于 0 9 7 7 3 4 表观活化能e a 1 0 0k j m o l ,表明该反应对温度是轻度敏感的。平均吸附能e 的能量 范围为8 1 6 k j m o ,故该吸附反应属于化学吸附,且以离子交换反应为主 5 e p r c 的投加量与磷的去除率成正相关。e p r c 粒径越小,吸附效果越好;且随着反 应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加 6 溶液初始p h = 4 时e p r c 的吸磷速率最大。最先达到平衡,溶液初始p h = 1 0 时e p r c 的 吸附容量最大s o 2 、c l _ 、n 0 3 。、c 0 3 等阴离子对e p r c 吸附磷均有吸附竞争作用,同时, e p r c 对氨氮也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e p r c 动态吸附柱除磷特性研究 5 1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5 1 1 试验装置 厨出水 进一 进 磷溶液 磷溶液 ( a ) 单柱吸附试验( b ) 双柱吸附试验 5 1 2 试验方法 图5 - 1 吸附试验装置示意图 5 1 2 1e p r c 容量传质系数 出水 称取1 0 9o 5 me p r c 加入装有2 5 0 m l 浓度为5 m g l 的k i - 1 2 p 0 4 溶液的具塞锥形瓶中, 置于2 5 恒温振荡器,按一定时间间隔取样,测定上清液吸光度,直至达到吸附平衡。 5 1 2 2 低浓度吸附等温线测定 配制浓度分别0 5 m g 几、l m g 几、1 5m g 几、2m g 几、2 5m g 几、3m g 几、3 5m g 几、4m g 几、 4 5m g 几、5m g l 溶液各2 5 0 m l 加入2 5 0 m l 具塞锥形瓶中,称取质量约0 3 9 粒径为o 5 0 m e p r c 放入各锥形瓶中吸附平衡后测上清液吸光度。 s i 2 j 吸附柱试验参数 表5 1 吸附柱试验参数 几斟圈尹 e p r c 动态吸附柱除磷特性研究 5 2 动态吸附柱的设计 5 2 1e p r c 容量传质系数的计算 容量传质系数代表单位体积吸附剂在单位时间内所吸附的杂质量。由吸附试验可以得出 下列物料衡算关系: 在t 时刻水样中磷的减少速率= 在t 时刻e p r c 吸附磷的增加速率,即在一定体积水溶 液中 一鲁地咖训万m ( 5 ) 式中p 为试验中剩余磷的浓度( m g l ) ,t 为反应时间o i ) ,k a 为容量传质系数( m g h o m 3 ) , p c 为平衡浓度( m g l ) ,m 为e p r c 质量( g ) ,p o 为) r c 视密度( g m 3 ) ,约为1 4 7 9 c m 3 ) 。 对式( 5 1 ) 积分得 对l g 旦盟和t 作图, p p i 2 & 鼍 霉 3 9 l g p o - , o , :竺丝f ( 5 2 ) p p i 2 3 0 3 p 。 并进行线性拟合,根据斜率求出l c a 值为0 2 1 9 m g h 锄3 t 小 图5 - 2e p r c 吸附传质系数 5 2 2 吸附等温线 低浓度吸附等温线试验结果如图5 - 2 所示吸附等温线用l a n g m u i r 方程( 式3 2 ) 进行 拟合,结果为: g :盟 ( 5 3 ) 。1 + 2 2 7 , o 由式( 3 2 ) 得,b = 2 2 7 ,b g ,- - 1 8 1 ,得:钿= o 6 7 9 0 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骘 3 矿 p ( m g l a ) 图5 - 3 吸附等温线 表5 2 f 生l 及厂值计算 p p t ( 1 )( 2 )( 3 )( 4 ) ( 5 )( 6 )( 7 ) p ( m g l ) p j ( m g l )p p il - p p i 擞 1 , p - p o( p - p d 平均值 o 5 ( 曲 l 1 5 2 2 5 3 3 5 4 4 5 ( p o 0 1 9 o 5 1 o 8 3 1 4 2 1 7 1 2 2 2 8 3 3 9 3 6 o 1 0 2 o 3 0 4 o 5 o 6 o 7 o 8 0 9 o 9 o 8 o 7 o 6 o 5 0 4 o 3 o 2 0 1 o 8 5 0 7 5 o 6 5 0 5 5 0 4 5 0 3 5 o 2 5 o 1 5 o 3 l 0 4 9 o 6 7 o 5 8 o 7 9 o 8 0 7 o 6 l o 9 3 2 2 5 8 2 0 4 0 8 1 4 9 2 5 1 7 2 4 1 1 2 6 5 8 1 2 5 0 0 1 4 2 8 6 1 6 3 9 3 1 1 1 1 1 5 ( p 1 ) 4 1 ( 8 )( 9 )( 1 0 )( 1 1 ) ( 1 2 )( 1 3 ) p p p 平均值 p p p 。 当 j ,8嘶o d厂 9 一p | 、 2 6 3 3 1 7 6 7 1 6 0 8 1 4 9 5 1 2 5 8 1 3 3 9 1 5 3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读我要做个好孩子有感350字13篇
- 老师谢谢您250字10篇
- 纪念白求恩余映潮课件
- 小说人物塑造手法探究教学教案
- 2025年审计师考试审计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试卷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衍生品市场与交易试卷
- 公司股权转让详细协议签署事项
- 清丰县期中卷子数学试卷
- 全国一卷江西数学试卷
- 内蒙古三模数学试卷
- 人工动静脉瘘闭塞查房
- 2025年贵州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学堂在线 积极心理学(上)厚德载物篇 章节测试答案
- 地面工程基础知识概要课件
- 胖东来运营经理培训课件
- 村两委内部管理制度
- 供电公司信访管理制度
- 木工入场安全教育试卷(含答案)
- 工业管道的定期检查与维护措施
- 林业发展“十五五”发展规划
- 工厂厂规厂纪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