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垒盍日期:立竺z :! :丝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坌盍导师签名:圭塾! 塾日期:皇丝z :查:丝 中文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说文解字中一类特殊的汉字叠文。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经典的字书,也是科学文字学与文献语言学的奠 基之作,同时它作为第一部系统的收集叠文的字书,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 材料。 叠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汉字,研究者多关注其构字方式以及意义的表达等方面 的内容,而对其所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构字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并不是很 多。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中所列举的叠文进行分析和研究,力求对说文解 字中的叠文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 论文首章部分是“绪论”,简单介绍了说文解字的相关内容,选题现状 及原因、选题的意义以及写作方法。 第二章是对说文解字的叠文进行总体的介绍,主要包括:说文解字 叠文的分类、构字部件的构成情况、所反映出的语法意义、叠文的构字能力分析 以及叠文的产生和发展等。 第三章是对叠文中的一类特殊的字会意字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是通过 借助石定果先生的理论为我们划出叠文中的会意字,并着重对叠文会意字的意义 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四章主要通过上文对于二度叠文和三度叠文的分析,探讨人们对于数字 “二”和“三”的崇拜以及对其相对的“双”、“品”结构的运用。 关键词:说文解字;叠文;会意字;文化 山东大学硕f 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i sr e s e a r c hp a p e rc o n c e n t r a t e so n at h o r o u g h g o i n ga n dp a i n s t a k i n ga n a l y s i so f a 硒n do f s p e c i a lt y p e f a c e - - - o v e r l a p p e dc h a r a c t e r si ns h u o w e n j i e z i s h u o w e n j i e z ii sn o to n l yo u rc o u n t r y sf i r s tc l a s s i c a lc a l l i g r a p h yb o o kb u t a l s ot h ef o u n d a t i o nw o r ko ft h es c i e n t i f i c p h i l o l o g ya n dt h el i t e r a t u r el i n g u i s t i c s m e a n w h i l ea st h ef i r s ts y s t e m a t i cc a l l i g r a p h yb o o kt h a tc o l l e c t so v e r l a p p e dc h a r a c t e r s , i th a s p r o v i d e dp r e c i o u sm a t e r i a l sf o ro u rr e s e a r c h a sas p e c i a l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 r e s e a r c h e r su s e dt o p a ya t t e n t i o nt o i t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w a ya n d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s p e c to nt h ee x p r e s s i o nc o n t e n t b u t t h e r ea r en o tm a n yr e s e a r c h e so ni t sa s p e c t so f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t h eg r a m m a t i c a l m e a n i n g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a b i l i t ya n a l y s i sa n d t h i sp a p e rt a k e st h ea n a l y s i s a n dr e s e a r c ho nt h eo v e r l a p p e dc h a r a c t e r st h a te x a m p l e si ns h u o w e n j i e z it om a k e af u r t h e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 r ea r ef o u rc h a p t e r si nt h i sp a p e r : t h ef r s tp a r ti s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 , w h i c hi sm a i n l yi n t r o d u c e dt h es i t u a t i o n so f s h u o w e n j i e z i ,t h er e a s o nw h ys e l e c tt h i st o p i c ,t h e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 ,t h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 t h et o p i ca n dt h ew r i t i n gm e t h o de t c t h es e c o n dp a r tm a k e sao v e r a l l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ns h u o w e n j i e z it h a ti n c l u d e s 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 p a r tc o n s t i t u t i o no f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 t h eg r a m m a t i c a l m e a n i n gt h a tr e f l e c t e d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a b i l i t ya n a l y s i sa n di t s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e t e t h et h i r d p a r t c a r r i e sa l l a n a l y s i s a n dr e s e a r c ho nt h e s p e c i a l c h a r a c t e r - 一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a so n ek i n do ft h eo v e r l a p p e dc h a r a c t e r s t h e p a p e rm a i n l ym a k e sad i s c u s s i o nt h r o u g hd r a w ss u p p o r t e df r o mm r s s h i d i n g g u o s t h e o r yt h a td e l i m i t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f o ru s t h ef o u r t hp a r tm a i n l y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s i so nt h eo v e r l a p p e dc h a r a c t e r sw h i c h h a v et w op a r t sa n dd o u b l es t r u c t u r e sn a m e de rt id i ew e na n dh a v et h r e ep a r t s a n dt h r e es t r u c t u r e sn a m e ds a nt id i ew e nd i s c u s s e sp e o p l e sw o r s h i po ft h e n u m b e rt w oa n dt h r e ea n dt h eu t i l i z a t i o no f t h e i rr e l a t i v es t r u c t u r e s k e y w o r d s :s h u o w e n j i e z i ;o v e r l a p p e dc h a r a c t e r s ;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 c u l t u r e 2 山东人学硕卜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根据导师的指导以及个人的爱好,我们选择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 中的一类较为特殊的字叠文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说文 的叠文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许慎与说文 说文作者许慎,东汉人,字叔重,汝南召陵万岁里人,生于明帝永平十 年( 公元六七年) ,卒于桓帝建和二年( 公元一四八年) ,时年八十二岁。许慎少 时研习的大致是今文,后于章帝元和元年( 公元八四年) 诣京从贾逵受古学,成 为兼通古今文的一代大家,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美誉。 说文是许慎一生心血的结晶,是汉语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名著。 此书草创于和帝永元二年( 公元九零年) ,成书于和帝永元十二年( 公元一零零 年) ,安帝建光元年( 公元一二一年) 九月遣予许冲上说文。 说文是在两汉古、今文经争论的背景之下产生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为了巩固其政权,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烧毁了大量的书籍,同时,又严 禁私人藏书,致使先秦的文化典籍遭到了巨大的破坏。西汉初年,统治者鉴于秦 亡的历史教训而废除了“挟书之律”,并广开献书之路,整理和复现了许多先秦 时期的百家之书,同时在学术上也比较宽松。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的政权高度 稳固,儒家思想逐渐成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基础,特别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口号的提出,将儒家的思想定于首位,确立了经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统治地位。 这样的政治气氛和学术环境大大地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导致了古、今文经两大学 派的争论。许慎站在古文经学的一边,为了痛斥那些“俗儒鄙夫”,他广泛搜罗 当时所能见到的篆文、古文和籀文,终于编成了说文一书。 说文全书分为十四卷,连同叙目一共十五卷。徐铉在校定时,将每卷分 成上下二卷。其中十五卷上是自叙和目录,十五卷下是后叙和许冲的献书表。此 书收集了当时流行的九千三百五十三字,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解说十三万三 千四百一十一字,并独创体例,将这些字分为五百四十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 。张震泽许慎年谱p 2 辽宁大学出版社1 9 8 6 年 。同上 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察字义,“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字典,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字典”,在学术史上占 有很重要的地位。 首先,它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书的体例,并使用“六书” 理论进行解说,使得“六书”理论得到了正式的确立。 其次,他系统地分析字形,考察字义,保存了很多词的本义,且其中多数都 是可信的。 再次,许慎在解释字义时还大量引用了先秦典籍中的材料,同时还大量引用 了董仲舒、司马相如等多位经学大师的言论以及部分方言俚语。这些语料对于考 察先秦的词义、了解汉代的训诂和方言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说文中还蕴涵了很多中国古代文化信息,举凡“六艺群书之诂, 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 莫不毕载。”o “说文解字本身就是一部从文字训诂出发而映射至百科万物的 汉字文化库。” 第五,说文是第一部系统收集叠文的字典,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 材料。 二选题原因及现状 选择说文中的叠文做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如下:首先,说文是第一部 字书,也是第一部系统收集叠文的字典:其次,我们认为,目前人们对于叠文的 重视程度与其他类的文字相比还是不够的。叠文虽然与其他非叠文相比,结构上 较为简单,但是仍有它们的意义和结构上的变化的,而且构字、语法等角度来看, 叠文仍有研究价值:再次,会意字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会意字的定义和分类人 们有很多争议,而对于叠文中的一大部分是会意字,人们还是很赞同的,我们可 以将之看作是一类字,石定果先生在总结了6 3 5 个会意字,其中有9 7 个是属于 叠文范围内的“同体重复会意字”,约占总量的1 5 3 ,这种数量和比例是可观 的。 目前学术界对于说文叠文进行详细研究的专著不是很多,多是在大家们 的著作中,略有提及。王筠在文字蒙求中将叠文会意字列入会意“正例”中, 。张震泽许慎年谱p l辽宁大学出版社1 9 8 6 年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1 , 7 8 4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4 年 。王宁等 ( 说文解字) 与中国古代文化p l 辽宁人民出版社2 0 0 0 年 4 山东大学硕f :学位论文 明确命名为叠文的共有8 7 字。他在说文释例中单列一节,名为“叠文同异”, 并表明“亦会意正例”,对叠文进行了分类和说解圆。杨树达先生在他的中国文 字学概要和文字形义学两部著作中都曾经涉及过叠文会意字的内容,他将 之称为“复文会意” 。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在“图彤式会意字”、“利 碱 用偏旁间的位置关系的会意字”和“重复同贽偏蔑的会意字”中,均有叠文会意 , 字的例证。石定果先生在她的说文会意字研究一书中将叠文会意字称作“同 体重复会意字”,并对其意义意义关系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研究 。 三选题意义 各大家们都不约而同地将叠文和会意字联系在一起,这虽然给予我们以很大 的启发,但是更重要的是前人的研究又给我们留下了一定的研究空间首先, 他们看到了叠文中很大一部分是会意字这个现象,但是对于叠文的分类和归属却 有不同的认识,其次他们大多仅从关注在叠文会意字的结构问题上,而对于它们 的意义关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古人的文化问题,关注不是很多,而且对于叠文 本身所体现出来的语法意义以及其造字能力,大家们没有过多的分析和研究,我 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不仅仅能够对于叠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 于前人有关叠文会意字的研究能够学习、继承和有所开拓。 另外,通过对叠文的研究,我们可以窥探到古人一些文化方面的东西,以便 更好地学习和研究说文和古代的文化。 四写作方法 我们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分别运用到了分析、归纳、对比等方法,力求对 说文叠文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前人的研究能够有所继承和拓展。 。王筠文字蒙求p 1 0 7 一p l1 4 中华书局影印 1 9 8 3 年 。王筠说文释例p 3 4 9 世界书局( 武汉市古籍书店影印) 1 9 8 3 年 。杨树达中国文字学概要p 2 0 2 上海古籍i j j 版社 1 9 8 8 年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p 1 2 3 - - p 1 3 7 商务印书馆1 9 8 8 年 。石定果 说文会意字研究p 1 6 1北京语占学院出版杜 1 9 9 6 年 第二章叠文 第一节叠文的定义 清代大家王筠在说文释例中提到了“叠文”,在文字蒙求中也在会 意“正例”中用“叠二成字”、“叠三成字”和“叠四成字”之语。 叠文在其他大家那里又有不同的叫法。杨树达先生在中国文字学概要和 文字形义学中有“复文”的说法;高亨先生在文字形义学概论中有“同 文”和“对文”的概念 ;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称有一类会意字为“重 复同一偏舅蒈孑各意字”;陈伟武先生提出了“同符合体字”的概念。 各家的概念分别涉及到“文”、“偏旁”、“符”,而就某些叠文是否是会意字 这点来看,他们仍有分歧。例如,王筠将“( ( ”归入了“变例会意”中的“省文 会意者”,而杨树达先生将“ ”却归入了“复文会意”。再如,王筠将“矗”归 入了“动物之纯形”一类,而裘锡圭先生却将之归入了“重复同一偏j ;终意字一 中。可见,他们在会意字问题本身上还是有分歧的。 王筠所谓的“叠文”会意字叠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同的部件。这些部件 可以完全相同,例如珏、忡、多等无论构字部件的任何一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 还可以是有所差异的两个部件,但这两个部件实际上是同出一体的,例如,砸、 狸等。两者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是同一个形体的无变化的叠加,而后者则是同一个 形体的有变化的叠加。 在文字蒙求所列举的“象形”和“指事”之类中,我们发现有与叠文有 相同结构的,例如,“天地类之形”的川、众等;“动物之纯形”的矗;“植物之 纯形”的竹、4 i i i i 、聂等;“衣服器械屋宇之纯形”的稳、门等;“纯体指事”之爻、 轰等。上文这些所谓的“象形”和“指事”拥有与“叠文”会意字一样的结构特 点,即也是有同一个形体有变化或者无变化的叠加。 因此,我们认为所谓的叠文实际上并非仅仅叠的是“文”也就是传统意 义上所谓的独体字,例如,杨树达先生的列入“复文会意”的“ ”、“川”实际 。高亨文字形义学概论p 1 7 7 齐鲁书社1 9 8 1 年 。陈玮武薄同符台体字探微p 1 0 6 中山大学学报1 9 9 7 年第四期 6 山东大学硕t 。学位论文 上是由象形符号构造而成的。因此,我们认为叠文所叠的是部件。这个部件可以 是成字部件,也可以是不成字部件;可以是独体字,也可以是象形或者是指事符 号。这样来看,“叠文”就是叠加部件而成的字。因此,所谓的“叠文”应当是 一类字。这类字不应当仅仅隶属于会意字,还应当包括一些象形字、指事字在内 的文字。它们的特点都是由相同的部件有变化或者是无变化的叠加而成。 我们认为叠文的定义如下: 叠文是由相同的部件有变化或者是无变化叠加n 次( n 2 ) 而成,其间无 任何其他部件参与造字的一类字 我们收录的叠文以大徐本的说文为底本,以说文中所录入的字体为 基准,同时参考了段注本,收录了包括正文中和重文中的叠文。 在收集中,我们发现实际上有的字并非为叠文,而许慎附会其义,列入叠文 范围的。例如,说文川部:“州,水中可居者日州,水周绕其旁。从重川。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之州。一日:州,畴也,各畴其土而生也。”考“州”之 古文多为“帆”之形,无“重川”之象,“从重川”乃许慎附会之语。“州”字不 能算作是叠文。 还有一些字虽然许慎说解有误,但究其字形,仍可称得上是叠文,例如赫、 最等。说文示部:“赫,明视以箅之。从二示。逸周书日:士分民之菥,均 分以丽之也。”“示”字本象神主牌位的形状,其义与祭祀、神灵等有关。如许慎 所言“称”与“示”之祭祀等义无关,为“显示”之义。林义光、马叙伦等前人 认为“赫”象“筹算纵横之形”,也就是说“菥”象筹码排列之形,此义较许 慎所说更为恰当。 说文大部训“罴”为:“壮大也。从三大三目。二目为盟。三目为最。 益大也。一日迫也。诗日:不醉而怒谓之霰。”马叙伦日:“艾伯鬲作秣墨象三人 壮大形知从三丢耳鬏即伏甲之伏本字。”o 虽然许慎在解释“菥”,“最”的时候掺杂了个人附会的说法,但是我们认为 按照叠文的定义,它们的确是由相同的构字部件叠加而成的,因而依旧可以称得 上是叠文。 因此,我们认为说文中实际收录的叠文是1 孵个,其中二度叠文1 0 3 个, 。古文字诂林第一册p 1 9 6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古文字诂林第八册p 9 0 5 上海教育出版社 山东大学硕f 学位论文 三度叠文3 7 个,四度叠文覃个。 第二节叠文的分类以及结构特点 一从构件的重叠的频度上来分 说文从构件重叠的频度上来说,可以分为二度叠文、三度叠文和四度叠文。 所谓的二度叠文就是相同的构件叠加两次而成的叠文。许慎对于这两类字主 要以“从二某”、“二某并也”、“从重某”、“从并某”或者是“从某、反某”、“象 形”等方式进行说解。例如,说文帅部:“帅,百草也。从二中,凡帅之属 皆从4 l i l l 。”说文十部:“廿,二十并也。古文省多。”说文多部:“多,重 也。从重夕。夕者,相释也,故为多。凡多之属皆从多。”说文束部:“棘, 小察丛生者。从蛀束。”说文辨部:“足刺咫也。从止山。凡弛之属皆从贴。” 说文叹部:“【j 叉,竦手也。从9 从又。凡收之属皆从收。”说文羽部: “羽,鸟长毛也。象形。凡羽之属皆从羽。”说文雠部:“傩,双鸟也。从二 隹。凡雠之属皆从雠。”说文茸部:“荐,交积材也,象对交之形。凡苒之属 皆从蓠。”说文非部:“非,韦也。从飞下翅,取其相背也。凡非之属皆从非。” 所谓的三度叠文就是相同的构件叠j n = 次而成的叠文。许慎对于这类字主要 用“从三某”、“象形”等来训释。例如,说文焱部:“度,犬走貌。从三犬。” 说文焱部:“焱,火华也。从三火。凡焱之属皆从焱。”说文盘部:“禽, 心疑也。从三心。凡笳之属皆从鑫。”说文焘部:“蟊,三泉也。阙,凡磊之 属皆从纛。”说文盎部:“盎,土高貌。从三土。凡矗之属皆从壶。”说文窈 部:“窈,同力也。从三力。山海经日:惟号之山,其风若窈。凡窈之属皆从窈。” 说文盎部:“反,累坡土为墙壁。象形。凡龟之属皆从幺。” 所谓的四度叠文就是相同的构件叠加四次而成的叠文。许慎对于这类字主要 用“从四某”、“象形”来训释。例如,说文器部:“腽,众口也。从四口。 凡阴之属皆从阴。”说文丑部:“丑,极巧视之也。从四工。凡丑之属皆从珏。” 说文强部:“聂,缀联也。象形。凡聂之属皆从聂。” 二从构件的结构特点上来分 二度叠文、三度叠文和四度叠文从结构特点上分别可以分为: 山东人学硕卜学位论文 ( 一) 二度叠文 这种叠文的结构方式可以从部件的排列位置上和组合方向上进行。 1 从排列位置上可以分为左右并排结构和上下竖列结构两种: ( 1 ) 左右并排结构:这类叠文是由两个相同的构件一左一右并排而成的,其构 字部件无任何变化。 例如,说文珏部:“珏,二玉相合为一珏。凡珏之属皆从珏。”说文捌: 部:“林,二水也。阙。凡j 爿【之属皆从株。”说文斤部:“所,二斤也。”说 文豕部:“琢,二豕也。豳从此。”说文敲部:“献,两犬相齿也。从二犬。 凡献之属皆从献。”说文夫部:“麸,蛀行也。从二夫。辇从此。”说文蛀 部:“蛀,饼也。从二立。凡垃之属皆从蛀。”说文捌( 部:“蒯( ,二水也。阙。 凡橼之属皆从株。” ( 2 ) 上下竖列结构:这类叠文是由两个相同的构件一上一下重叠而成的,其构 字部件无任何变化。 例如,说文枭部:“臻,羊察也。从重束。”说文炎部:“炎,火光 上也。从重火。凡炎之属皆从炎。”说文景部:“蚕,二鱼也。凡蠡之属皆从 爨。”说文昌部:“比田也。从二田。” 2 从组合方向上可以分为同向叠文和异向叠文。 ( 1 ) 同向结构:这类叠文的部件的方向相同。这类叠文可以分为左右对称结构 和上下同向结构两类。 a 左右对称结构的有:说文斤部:“所,二斤也。”说文豕部:“琢, 二豕也。豳从此。”说文觥部:“觥,虎怒也。从二虎。”说文林部:“林, 平土有丛木日林。从二木。凡林之属于皆从林。”说文贝部:“职,颈饰也。 从二贝。”说文宪部:“既既,锐意也。从二先。” b 上下同向结构的有:说文可部:“哥,声也。从二可。古文以为歌字。” 说文炎部;“炎,火光上也。从重火。凡炎之属皆从炎。”说文多部: “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释也,故为多。凡多之属皆从多。”说文又部: “受,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说文昌部:“比田也。从二田。”说文弓 部:“毒,草木弓盛也。从二弓。” ( 2 ) 异向结构:这类叠文的部件方向不同,可以分为: 9 山东大学硕f 学位论文 a 相向:相向结构是指二度叠文的构字部件呈左右相对的状态,也就是面 对面的结构形态。 例如,说文呶部:“收,竦手也。从q 从又。凡收之属皆从收。”说文同 部:“用,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同之形。凡同之属皆从闩。”说文爪部: “,古文为。象两母猴相对也。”说文鲍部:“墅,邻道也。从邑从且。凡 璺之属皆从熊。” b 相背:相背结构是指二度叠文的组成部件呈左右相背的状态,也就是背 靠背的结构形态。 例如,说文弛部:“弛,足刺弛也。从止土。凡弛之属皆从一。”说文双 部:“双,引也。从反叹。凡双之属皆从双。”说文臣部:“姬,乖也。从二 臣相违。”说文舛部:“舛,对卧也。从炙千相背。凡舛之属皆从舛。”说文北 部:“北,乖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属皆从北。” c 相承:相承结构是指二度叠文的组成部件呈上下结构,且构件的开口方 向相反,是一种错位的相背结构。 例如,说文欠部:“辛,服也。从欠千相承步敢垃也。”说文步部: “步,行也。从止土相背。凡步之属皆从步。” ( 二) 三度叠文 这类叠文从结构的排列位置上可以分为: 1 左中右横排结构:这类叠文的三个构件在同一个平面中呈并排结构。这 类的叠文在说文正文中仅有一例。 说文愀部:“愀,众立也。从三人。凡f 之属皆从愀。” 2 三角结构:这类叠文的三个部件在同一个平面中呈现一种上一下二的正 三角结构。这种结构是说文三度叠文的主要结构形式。 例如,说文矗部:“疾言也。从三言。”说文林部:“森,木多貌。 从林从木。”说文聂部:“聂,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樽桑。聂木也。象形。” 说文晶部:“晶,精光也。从三日。凡晶之属皆从晶。”说文石部:“磊, 众石貌。从三石。”说文禽部:“窝,心疑也。从三心。凡裙之属皆从豁。” 说文焱部:“赢,三泉也。阙,凡磊之属皆从磊。”说文老部:“矗,土 高貌。从三土。凡轰之属皆从矗。”说文窈部:“窈,同力也。从三力。山海 1 0 山东大学母! f 二学位论文 经日:惟号之山,其风若窈。凡窃之属皆从窈。” ( 三) 四度叠文 这类叠文主要呈现的是一种正方形的四角结构。 例如,说文辫部:“辫,众草也。从四中,凡群之属皆从辨。”说文止 部:“理,不滑也。从四止。”说文珏部:“珏,极巧视之也。从四工。凡珏 之属皆从丑。”说文照部:“最,缀联也。象形。凡殁之属皆从聂。” 在四角结构中,“盈”字呈现的是一种上下相对的特殊的四角结构形式。 在四度叠文中,还有一个字较为特殊,那就是“墨”字,其实际上所呈现的 是一种上下排列的状态,与二度叠文的上下结构相类似,但是并不是说文中 四度叠文的主要构形方式。 三小结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二度叠文中有的字既可以写成上下结构也可以写 成左右结构。 例如,说文叩部:“叩,惊呼也。从二口。凡叩之属皆从叩。”续甲骨 文编中有作上下结构的昌( 乙1 4 2 5 ) 。 说文至部:“经,到也。从二至。”金文编有作上下结构者垂。 另外,在甲骨文、金文等字体中,我们发现了倒三角结构。 例如,说文品部:“品,众庶也。从三口。凡品之属皆从品。”甲骨文 编中有作智( 乙七五五) 者。 说文葬部:“葬,羊臭也。从三羊。凡葬之属皆从葬。”甲骨文编有 作倒舞( 前一三五一) 者。 说文鑫部:“鑫,群鸟也。从三隹。凡鑫之属皆从鑫。”甲骨文编有 作毽( 续一七六) 者。 说文马部:“磊,众马也。从三马。一金文编有作 誉署。 说文鱼部:“磊,新鱼精也。从三鱼。不变鱼也。”金文编有作毒滞。 不但倒三角结构和三角结构可以互换,有时有的三角结构和左中右的横排结 构也可以互换。例如说文女部;“蠢,厶也。从三女。”金文编中有作地者。 四角结构有时也有不同的写法。例如,说文田部:“口,众口也。凡田 之属皆从器。”甲骨文中有作曲者。 山东丈学硕卜掌位论文 以上所列举的叠文只有写法上的差异,其音义完全相同。可见,部件的结构 有时候并不能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 同样,同一叠文也可能有不同的叠加频度。也就是说,叠加的频度并不一定 都能够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说文凝部:“鏖,行超远也。从三鹿。 凡赢之属皆从赢。”但是甲骨文中却从二鹿作翱 但是,叠文中的位置关系并非是虚设的。在多数情况下,叠文是通过结构的 变化,也就是所谓的“关系位”。来区别意义的。例如: 说文叹部:“叹,竦手也。从9 从又。凡叹之属皆从叹。”和说文双 部:“双,引也。从反吸。凡双之属皆从双。” 说文舛部:“舛,对卧也。从炙午相背。凡舛之属皆从舛。”和说文欠 部:“辛,服也。从炙午相承步敢蛀也。” 说文束部:“桑,羊景也。从重束。”和说文束部:“棘,小聚丛 生者。从垃束。” 说文从部:“从,相听也。从二人。凡从之属皆从从。”和说文比 部:“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凡比之属皆从比。”和说文北部: “北,乖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属皆从北。” 这种空间上的位最关系在造字时起了关键性的区别意义的作用。愀与从、比 等字音义均不同,可见叠文的叠加频度并非是简单的茂文形式,也是可以起到区 别意义作用的。 第三节叠文的构字部件情况 叠文的构字部件按照非字部件和成字部件的分类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构字 部件是非成字部件的笔画或者符号,一类构字部件是成字部件的独体字或者是部 首。 ( 一) 构字部件为非成宇部件 上文我们提到过,叠文所叠加的并非仅仅为独体字,说文所列举的叠文 也并非都是由独体字构成的,有一部分叠文的构字部件只能称为笔画或者是符 。石定果说文会意字研究p 1 6 3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 9 9 6 年 1 2 山东大学硕卜学位论文 号,而这个情况叉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一类是构字部件可以称得上是独体字,单独使用时也有意义,但是在构 造新字的时候,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符号而参与造字。例如,二、三等。我们将这 类字归入非成字部件类中。 2 一类是构字部件本身并不能够单独成字或使用,只是单纯的笔画或者符 号。如“、川等。 3 一类是由于撰写讹误或者是由于汉字隶定楷化时造成的叠文,其构字部 件本身也并非独体字。例如。幺、聂、聂等字。“龟”字许慎训为“累坡土为墙 壁,象形。”“幺”字象堆积石土造墙之象,而并非从“厶”。“聂”和“聂”分别 是“聂木”、“缀联”之义,其所从也并非人之器官“又”,仅仅是象形符号而已。 ( 二) 构字部件为成字部件 这类叠文,其构字部件为独体字或者是说文所归纳的部首,其所构之字 :多为会意字。这类叠文的构件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人类: a 人体和人体器官:口、止、人、又、手、目、幺、页、夫、大、心、耳、 女、子 b 人的动作、行为和活动:罚、言、臣、炙、飘、先、见、立、同( 人 跪坐之形,故列入此) 2 动物类: a 自然界之动物:羊、隹、虎、贝、豕、蒂、马、鹿、兔、犬、鱼、龙、虫 b 与动物有关:孽、毒、毛、至、糸 3 植物类: a 自然界之植物:;i 、l p 、某、木、束、禾、瓜 b 与植物有关:柒、生、弓、卤、市、辛 4 自然界其他物类:玉、日、夕、山、石、火、水、泉、土、田、阜 5 实物类:工、或、邑、先、户、戈、弓、力、斤、车 6 其他:余、吉、十、镬。艾、百、玄、乃、可、东、宜、白、蜀、赤八 从这种构成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 1 这类叠文的一些构字部件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的发掘,其所关涉到的范 山东大学硕_ 学位论文 围较为广泛,有人、人体器官以及人的动作行为等。这些字很好地表现了人的状 态、动作等。例如,“垃”描写了人并列站立的状态,“晶”字表现了人们“附耳 小语”的状态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有些字还反映出了一定的文化特点。例如,“妓”和“磊” 字皆从“女”字。两者的训释分别为“讼也”和“厶也”,均有消极的意义,反 映出女性在社会中地位低下的文化现象。 2 除了发掘自身材料以外,人们对于外界的关注也是不少的,特别是对于 动、植物、山川等自然界之物更是上心。 首先,我们看到,造字所采用的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习见之物。运用具体的 实物或者说是形象来造字,是汉字造字的主要方式。人们造字时将身边之物当作 造字的材料,是合乎情理的。 其次,人们对于动、植物的关注远远多于对自然界其他物质的关注。就是在 一个分类内部,其关注点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在动物一类中,水中的动物无论 是在名称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远不及陆地上的动物,仅有贝、鱼、龙等几类。这也 是与造字者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陆地上的动物,人们较容易看到和观 察,而水中的动物,相比之下就不太容易熟悉和观察了。 第四节叠文的语法分析 汉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是书写的单位。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纪录着一个 音节。在以单音词为主的古代汉语中,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字即代表一个词,一个 汉字常常表示单音节语素或者是仅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的词,在这个情况下, 词和字是一致的。因此,“早期汉字基本上是表词文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一个字就对应一个词,字义相当于词义。”o 叠文作为古代汉字的一种,自然也不能脱离这个特点。总体上,这类汉字作 为一种“表词文字”,在“表词”时所体现的语法意义多为动词、名词、数词、 形容词、拟声词、副词。 动词类:赫、钙、众、叩、盟、弛、步、磕、矗、茹、i | 叉、拜、双、臼、闩、舁 。石定果说文会意字研究p 5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 9 9 6 年 1 4 山东大学硕f 一学位论文 爻、朗、蓠、哥、舛、辛、从、比、放、北、苏f f 、i i 先、鼠、酾、卯、麸、垃、 韶、灸、非、弪、品、效、窈、幺、驳、匿、翻 名词类:珏、焱、4 i i i 、卉、辫、寨、器、 、受、牛午、焱、羽、雠、鑫、竹、 某某、棘、林、聂、吕、照、楚、聚、棘、林、盛、毳、弱、卵、阳、岫、獗、赫、稀、 焱、橼、川、磊、罴、麟、门、锦、蚰、蠢、所、圭、自宜 数词类:三、廿、市、二、醑、三 形容词类:嘉、品、曩舞转、砸、葬、兹、最、始、兢、森、姓、晶、多、 修、写、蛊、秣、觚、晶、化、既、磊、晶、丽、丽、赢、鑫、焱、献、炎、赫、 焱、“、磊、聪、蠢、戋、弱、老、淼、昌、开、辩、纂、弄、卯 拟声词类:矗 副词类:舌 另有一文“从”词性不明,故表中未有列举。 在分析时,我们是根据说文的训释、书证等进行判断的。所分析的这些 结果较为保守,因为有一些汉字在描写语法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语法特征并不一定 仅仅局限在一个范畴里面,例如,“品”字既可以表示“众人品评”的动词性意 义,也可以表示“事物的等级、性质”的名词性意义。“晶”既可以表示“精光” 的形容词性意义,也可以表示“星星”的名词性意义。因此,我们的分类中有一 些叠文同时也可以兼有其他词性特点。 在对比中,我们发现: 1 四度叠文既可以表示名词、动词,也可以表示形容词、数词,而因其数 量上的稀少,使之在与二度叠文、三度叠文比较时,特点不突出。 2 二度叠文与三度叠文在描写语法意义时,所关涉到的构字部件的侧重点 有所差异。 二度叠文所描写的语法意义中,构字部件所涉及到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与人有 关的。“从、比、放、北、献、效、殆、步、臼、明、甄”等字的构字部件分别 是人或者是人体器官人、夫、女、止( 足) 、手、目、页等,特别是手的不 同变化在构建语法意义方面更是发挥了作用,其他例如“蠡、一、舛、牟、;1 9 、 鼠、垃”等字的构字部件也多与人的行为、举止和活动有关系。 与之相比,三度叠文所描写的语法意义中,构字部件所关涉到的多与自然界 山东夫学硕i 学位论文 之物,特别是动物有关。例如,“葬、螽、赢、磊、焱、磊、森、矗、晶、磊、 淼、矗”等字的构字部件分别涉及到了羊、马、鹿、兔、犬、鱼等自然界之动物 和树木等自然界之植物,以及日、石、水、土等自然界其他物质。 3 二度叠文和三度叠文所描写的语法意义有很大的差异。 从语法方面看,叠文所描写的语法意义中,动词、形容词和名词居多,而二 度叠文、三度叠文之间写词所表现的语法意义有很大的不同。 二度叠文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多与名词和动词有关。例如,说文珏部:“珏, 二玉相合为一珏。”说文忡部:“帅,百草也。”说文雠部:“雠二鸟也。” 珏、忡、雠所代表的语法意义都指向名词。再如,说文步部:“步,行也。 从止山相背。”说文藉部:“茹,兢言也。从二言。”说文叹部:“收,竦 手也。从又。”步、茹、i 汉所代表的语法意义均指向动词。 与之相比较,三度叠文中形容词居多。三度叠文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多与形容 词有关。例如,说文舞部:“葬、羊臭也。从三羊。”说文麇部:“赢, 行超远也。从三鹿。”说文兔部:“磊,疾也。从三兔。”说文犬部:“焱, 犬走貌。从三犬。”说文磊部:“磊,新鱼精也。从三鱼。”说文老部: “轰,土高貌。从三土。”葬、赢、磊、焱、磊、壶分别描摹的是几种动物和自 然界之物的性质、状态,所代表的语法意义均指向形容词。 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二度叠文所涉及到的造字部件与三度叠文的造字部件有很大的不同。 在所有二度叠文的构字部件中,很大一部分是与人有关的,特别是描摹人体 器官以及人的行为、动作等。而与之相比,三度叠文的构字部件所关涉到的多与 自然界之物,特别是动物有关。 人以及人体器官的描摹相对于动物本体来说较为简单,而人体的相关活动和 动作也都是通过人体或者是人体器官表现出来,因而描摹起来也相对简单,只需 要略微地改动构字部件,使得表意正确就可以了。然而动物体以及其活动描摹起 来较为复杂。在构字材料的选择上,人体有更大的优越性。所以二度叠文在构字 部件的描写上较三度叠文更有优势。 其次,二度叠文较之三度叠文和四度叠文在内部结构方面有更大的优越性。 造字活动除了需要基本的材料以外,还需要将造字部件连并其意义通过各种 1 6 山东大学硕卜学t 爱论文 方式结合起来,这样才算真正的完成了造字活动。这种方式在叠文中,就表现为 不同的结构形式。 三度叠文的结构形式仅有两种,一种是三角结构以及其附加的倒三角结构, 一种是左中右结构,而四度叠文在结构上也较为匮乏。相比之下,二度叠文的结 构情况则丰富得多了,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还可以分为同向、异向,而且有 的结构还是可以再分的。这种结构上的优越性也给了二度叠文很大的发挥余地, 也使得它在构建叠文时比三度叠文和四度叠文游刃有余。 第三,二度叠文较三度叠文和四度叠文更符合语言文字的经济化原则。 三度叠文和四度叠文其造字材料与二度叠文差不多,但是其结构上的堆砌有 时候会导致材料的浪费,例如一些纯粹的茂文,而二度叠文类似的情况较少,采 用了较少的材料表达了较多的意义,较三度叠文和四度叠文而言,符合语言文字 的经济化原则。 第五节叠文的造字能力分析 在收集和分析叠文时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叠文在说文中被列为造字的 部首。这些叠文分别是:三、珏、忡、辫、叩、咫、步、品、器、市、嚣、【| 叉、舁 双、臼、一、爻、焱、朗、醣、羽、葬、雠、鑫、苒、效、竹、噩、兢、舛、林、 吕、聂、肥、晶、多、秣、林、从、比、北、f 1 、毳、贶、卯、岫、赢、献、炎、 焱、垃、农、捌c 、 、j 1 1 、纛、灸、蠡、非、门、弱、糸糸、蛾、矗、卵、二、壶、 昌、窈、开、鲭、幺、聂、辩、纂、莠、卯。 一共有两个叠文充当了部首,共组合造字9 5 0 文。 说文所列的这些叠文部首,其中绝大多数所在的都内仅有一两个字,例 如,“三”、“开”、“卯”等部内仅有一个,就是它们自己本身;“步”、“击”、“辩” 等字部内仅有两个,且一个是它们自己本身;“珏”、“弛”、“弄”等字部内仅有 三个,且一个是它们自己本身。 “一切符号系统的共同要求是简明( 即有最大限度的信息容量) 和有适当的 羡余率( 防止歧解) ,文字系统也不例外。”o 以上叠文与其构字部件单独使用时, 。石定果说文会意字研究p 1 9 3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 9 9 6 年 1 7 山东大学 西,卜学位论文 在多数情况下是有意义上的差别的,并不是可以与原独体字自由交替的茂文,但 是其所在部内多则五、六文,少则一、两文,将它们单独列为部首,并不符合语 言文字的经济化的原则,因而,它们的实际造字能力并不强。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例如“4 i l l f ”部下有4 5 8 文,“竹”部下有1 4 9 文, “门”部下有6 2 文,“羽”部下有3 7 文,“虫虫”部下有2 5 文,“茹”部下有1 7 文,“闩”部下有1 1 文,“林”部下有l o 文,等等。但是这种情况比上一种情况 少见,仅有1 0 到1 1 例。 这种情况也并不能表明叠文的造字能力就强。上文我们曾经提到过“字体的 结构有时候并不能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同样,同一叠文,可能有不同的叠加 频度。也就是说,有时候,叠加的频度并不能够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 “4 i i i i ”部的5 8 个字在大篆中皆可从“辫”,这说明,在5 8 个字中,同样作为部 首的“忡”和“辫”是可以相互替代、自由交换的。再如,“橼”、“岫”其意义 与构字部件单独使用时意义相等,也是可以自由交换的。 “完全等价的部首长期存在毫无必要,不符合语言文字的经济化原则,所以 自由交替的部首不多。” 通过上面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叠文充当构字部件的能力并不强, 将大部分叠文列入部首的范畴内,不符合语言文字的经济化的原则,这也说明了 说文部首的确立标准不是很科学。 第六节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扇形统计图课件介绍
- 中级软考题库试题带答案详解B卷
- 法律基础知识模拟考试卷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翻译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矿产权评估师考试题库带答案
- 初中数学竞赛集训班讲义3:充满活力的韦达定理(含答案或解析)
- 2023年度服务行业人员练习题名师及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度电信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综合练习及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慢慢打开门的课件
- 国际球员租借合同书协议范本模板7篇
- 初中历史小论文现状分析与写作探讨
- 新疆地方史课件
- 燕山石化聚丙烯工艺综述最好实习报告内容
- 一粒种子旅行
- 自考05175税收筹划(15-19)真题试卷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清华大学课件,全套)
- GB/T 9124-2010钢制管法兰技术条件
- GB 4287-19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
- 桂阳县中小幼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指南专家讲座
- 童装原型部分(课堂)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