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左传》时间词语初探.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左传》时间词语初探.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左传》时间词语初探.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左传》时间词语初探.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左传》时间词语初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左传是春秋时期古文献的代表作,它既是一部真实性较强的历史著作,也是一 部具有较高语料价值的文学作品,其中的时间词语丰富而有代表性。 左传时间词语初探是对左传中的时间词语进行研究整理的论文。文章首先 对左传中的时间词语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力求完整清晰的展示出当时的多种记时方 式,接着分析了时间词语的结构,主要有三种:时间词、时间短语和时间句。然后对在 时间词语中起联系和限制作用的关系词进行分类描写,分析其语用功能,接下来列举了 两类特殊的时间词语:有序时间词语和对举性时间词语,有序时问词语较多的体现出时 间词语的特性如顺序性、循环型和连续性等。对举性时间词语则侧重从美学角度探讨其 产生的根源和意义。最后一部分比较详细的论述了左传中时间词语的模糊性,分析 了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观原因、客观原因、语言符号使用上的 原因、社会原因。结尾对时间词语的整体特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左传:时间词语;分类;结构;关系词;特殊时间词语;模糊性 a b s t r a c t z u oz u 蛆i so n eo fm em a 鲷u m o p u s e so fa r c h a i cl i t e m 嘶sd u t i n g ( 班q i up 耐o d i t i sn o to n l yat u r c rh i s t o r yw o r k s ,b u ta l s oh 船v e r yh i 曲v a l u eo fl 粗g l l a g em a t e i i a l s ht h i s w o r k s ,t i m ew o r d sa r em o r ca b u n d a m t 姐dm o r er c p r c s e n t a t i o n a l t h ep 血a r ys t u d yo nt i m cw o r d so fz z h u 强i sat r c a t i s et h a tr e s e 盯c h e sa n d o r d i l l a t e s 也e 劬ew d r d so fz u oz h u 跹t h e 仃e a t i s e 珏r s td 船s i f i 鹳t h et i m cw o r d so fz u o z h u 姐s y s t e m i c a n yh o r d c rt os h o wt e m p o r a lr e c o r d i n gf a s h i o no ft i m eu n i t a r i l ya n dd e a l l y , a f t c rt h a t ,蛆a l y s c st h e 丘a m e w o r ko ft i l n ew o r d s ,m a i l ya b o u tt h r e el 【i n d s :t i i n ew o r d ,t i m e p h r 船e 跹dt i m es c n t c n c e ,w h c r e a f t e r ,d e p i c t st h ec 0 嘲佃c t i 0 a lw ( r d sw h i c hc 0 肋e c tl j h ed m e 、釉r d s 如d 孤a l y s e sm e i rs e m 卸t i cf i l n c t i t h eh e a s et h e s p e da l :注e st w ok i n d so fs p c c i a l t i m ew o r d s :o r d i n a lt i n l ew o r d s 锄dc o r r e s p 蚰d i n gt i ew o r d s t h eo r d j n a lt i m ew o r d s 锄曲o d yt h ec :h a m c t c ro ft i m ew o r d sm o f ee v 主d e n t l yj 璐t 鹞s c q u e n c c ,c i 捌l a t i o n ,c o n t i n u i t y 缸ds oo t h cc o r r c s p 0 溅g 妇e w o r d s 蜘叩h 髂i z ep 枷l 甜y m s c u 鹪i l 培t h er o o t s t o c k 蛆ds i g n i 丘t i o n 丘锄髂t h e t i ca s p e d h lt h e 矗f t hp a n ,t l l e 如a t i s ed i s c 璐s e s 也ev a g i l e c h a r a d e ro f t i m ew o r d s0 f 2 h oz h 吼柚dt r yt od e r i v e st t l em o t s t o c k0 f i t ,m a i l y 矗d mf o u r 鹪p e c t s :t h es u b j e c t i v er c a ,t h eo b j e d i v er c 勰o n ,t h er c a s o no ft h cl a n g i i a g e _ s y m b o l sw h c n t h e ya r eu s e d 趿d 也es o c i a lr e a s o n a tl a s t ,t h e 仃e a t i s es u m m a r i z e st h ew h o l ec h a r a c t e ro f t i m ew o r d so fz l l o z l 】a n k e y w o r d s : z u o z u a n ;t i i n ew o r d s ;d a s s i 母;丘a m e w o r k ;n j u n c t i n a l w o r d s ;s p e c i a lt i m e w o r d s ;v a g u ec h a r a c t e r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 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 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 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马勾盟压日期 j s 、镑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 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 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引言 词汇问题历来是古汉语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时间词语作为一类特殊的词汇。其特 点在于它不同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主要从语法功能角度出发来划分的词类,而是侧 重于语言的词汇意义,即根据词所表达的确定的时间观念来归纳和整理出来的,所以本 文概括的时间词语不是一个词类概念,一般所说的时间副词不包括在内,如一些限制性 的时间副词“将、即、已、欲、方、未”等等,这些词离开了动词就没有明显充实的意 义,这些限制词表示的是一个动作过程中的“动相”,而本文的时问词语历表达的观念 与动作观念是可以拆分的,可独立存在的,所以上述的时间副词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 内。 时间概念由于与人类的饮食起居、生产劳动、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都有极为密切的 关系,所以从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以来,几乎所有的历史文献中都有大量的时间词语的使 用,如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时闻词语,说明在上古时期时问词语已经发展 得比较成熟了。根据这些历史文献,我们发现历代的记时方式和时间观念的表达方法有 较为明显的差异,如词汇的使用、时间的测定方法、记时的精确度、记时习惯等方面都 有所不同,要准确的理解这类词汇,不但需要掌握古代天文历法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还 需要对这类词汇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整理,理清其发展演变的脉络,而首先需要做的是进 行断代的研究,整理出翔实的资料,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以此为基础对这类词汇进行 系统性研究。 对于这类词的研究,历来的分析角度和出发点都有很大差异,大多重视现代汉语时 间词语实际运用情况的研究,对古代汉语时间词语的系统性研究较少,而共时性研究更 少。基于此,本文穷尽性的统计分析了左传时间词语的使用情况,试图为汉语时间 词的历时考查做初步准备, 左传是一部富有语言特色的先秦传世典箍,作为一部纪实性历史著作,与同时 期其它作品相比较而言,真实性较强,其语言规范严谨,具有书面语的特色,同时书中 大量韵口语资料生动传神、通俗明快,具有鲜明的口语特色,是那个时代语言的杰出代 表性著作,同时,这部典籍词汇量大,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取材广泛,所涉及的 时间词语,在同时代的作品中是最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所以,本文选取左传作 为研究整理的目标。 本文初步研究了左传中时间词语的类型、结构、关系词,分析了两类特殊的时 间词语:有序时问词语和对举性时间词语,最后分析了左传中时间词语的模糊性特 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一、左传时间词语的分类 左传中的时间词语可以分为三类:本体时间词语、代体时间词语和其它时间词 语。 1 本体时间词语 本体时间词语是指用本身具有时间属性的词语来指称时间。 1 1 根据天象基准来记时的本体时间词语 天象基准是人们根据自然界周期性变化的天文、气象而确定的量度时间长短的基本 标准。人们依据地球相对于日、月的运行规律,确定了年、月、日等量度和计算时间长 度的单位量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表示时间长度的基本表述形式。由天象基准构成的时 间词语都具有量度长短的定量性,都是时段。 ( 1 ) 纣囚文王七年,诸侯皆从之囚,纣於是乎惧而归之,可谓爱之。 ( 襄3 1 ) ( 2 )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宣3 ) 按:“载”和“祀”同义,都是“年”的意思。 ( 3 ) 昔文、襄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令诸侯三岁丽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 协而盟。( 昭3 ) 按:“三岁、五岁”即“三年、五年”。 ( 4 ) 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 僖2 5 ) 按:“三日”即“三天”。 ( 5 ) 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蹄月, 外姻至。( 隐元) 按:“七月、五月、三月”即“七个月、五个月、三个月”,“蹰月”即“超过 一个月”。 ( 6 ) 旬有五日,百濮乃罢。( 文1 6 ) 按:一句为十日,“旬有五日”为十五日。 ( 7 ) 齐侯疥,遂癌,期而不瘳。( 昭2 0 ) 按:“期”为一年。 ( 8 ) 晋侯曰:“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 ( 襄9 ) 按:“一终”:古人划一周天为十二次,以为木星一年行一次,十二年满一周天, 故十二年为星终,而用之以纪年。 ( 9 ) 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六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 ( 襄3 0 ) 按:一甲子;指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所得的一个周期,即为六十天。 1 2 根据习惯基准来记时的本体时间词语 习惯基准是人们为了推算和指定时间的位置而人为规定的标准。习惯基准具有定位 功能,由习惯基准形成的时间词语都可以表示某个时间点在时间链条上的确定位置,因 而这些时间词语表示的都是时点。 1 2 1 以历史朝代记时 ( 1 ) 宣子日:“昔訇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 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 ”( 襄2 4 ) 1 2 2 以公侯帝王的称号或即位的年份记时 。 ( 1 ) 在定王六年,秦人降灾。( 暖2 6 ) ( 2 ) 在晋先君悼公九年,我寡君於是即位。( 襄2 2 ) 2 ( 3 ) 简之元年,士子孔卒。 ( 4 ) 自颧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 1 2 3 以天干、地支或干支记日和时辰 1 2 3 1 以干支记日 左传中,干支合起来主要用于记日, 且顺序与后世完全相同。 ( 襄1 9 ) ( 昭1 7 ) 六十甲子所表示的时间名词全部出现了, ( 1 ) 於四月丁末,郑公孙虿卒,赴于晋大夫。 ( 2 ) 及壬子,驷带卒,国人益惧。 1 2 3 2 以天干记日 ( 襄1 9 ) ( 昭7 ) ( 1 ) 鲁将以十月上辛有事於上帝、先王,季辛而毕,何世有职焉,自襄以来,未之 改也。 ( 哀1 3 ) 按:上辛指一个月中第一个辛日,季辛指一个月中的最后一个辛日。 ( 2 ) 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旃。” ( 僖5 ) 按:丙:丙子日。 1 2 3 3 以地支记日,仅一例: 辰在子卵,谓之疾日,君徼宴乐,学人舍业,为疾故也。 ( 昭9 ) 按:子、卯指甲子和乙卯两日。 1 2 3 4 以地支记时辰,仅一例: 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浃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无备也夫! ( 成9 ) 按:浃辰:从予时到亥时十二个时辰之间。 1 2 4 以节气名称记时 现在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在这一时代尚未完全确定,左传中只提到启蜇、闭蛰、 分、至、启、闭。启蜇犹今之“惊蛰”,这一节气名称一直流传到后世,只是时间位置 与今天不尽一致。闭蛰这一节气名称后世没有流传下来。分指春分、秋分,统言为分。 至指冬至、夏至,统言为至。启指立春、立夏,统言为启。闭指立秋、立冬,统言为闭。 分、至、启、闭皆不系以四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可以区分出具体是指哪一个节 气。另外,冬至、夏至当时又统称日至,冬至当时称日南至。分又称日中。 ( 1 )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僖5 ) 按:这里的分、至、启、闭均为统指,指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立春、立夏、 立秋、立冬八个节气。 ( 2 ) 凡祀,启蜇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蜇而蒸。( 桓5 ) 按:启蜇:犹今之惊蛰,但当时的惊蛰在雨水前,汉代以后才改为在雨水之后。 ( 3 ) 凡土功,龙见而毕务,戒事也;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 ( 庄2 9 ) 按:这里的日至指冬至。 ( 4 ) 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 庄2 9 ) 按:前一个日中指春分,后一个日中指秋分。 ( 5 ) 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僖5 ) 按:日南至:冬至。 1 2 5 以“十时”记时 ( 1 ) 日以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 昭5 ) 按:十时:指鸡鸣( 亦日夜向晨、鸡初鸣) ,昧爽( 味旦) ,旦( 日出、见日、质明) , 大昕( 昼日) ,日中( 日之方中) ,日昃( 日下昃) ,夕,昏( 日旰、日入) ,宵( 夜) , 夜中( 夜半) 。 3 ( 2 ) 叔孙归,曾夭御季孙以劳之。旦及日中不出。 ( 3 ) 平公入夕,共姬与之食。 ( 4 ) 及败,宋桓公逆诸河,宵济。 ( 5 ) 日旰君勤,可以出矣! ( 6 ) 右广初驾数及日中,左则受之,以至于昏。 ( 7 ) 右广鸡鸣而驾,日中而说;左则受之,日入而说。 1 2 6 以季节记时 ( 昭元) ( 襄2 6 ) ( 阂2 ) ( 昭1 2 ) ( 宣1 2 ) ( 宣1 2 ) 左传中四季又称四时,简称时,又称日。“春”字不单用,总是与年份或秋连用。 其它三季都可以独用或连用。 ( 1 ) 夏,城郎。( 隐9 ) ( 2 ) 冬,齐侯使来告成三国。( 隐8 ) ( 3 ) 秋,宋人取长葛。( 隐6 ) ( 4 ) 寡君有社稷之事,是以不获春秋时见。( 昭4 ) ( 5 ) 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愿,和同以德,莫不尽力以从上命,致死以 补其阙,此战之所由克也。( 成1 6 ) ( 6 ) 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文7 ) 1 2 7 以月份记时 一月在当时称为正月。 ( 1 ) 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 文1 7 ) ( 2 )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 成1 3 ) 1 2 8 以表示一天中时间早晚的名词如“朝、夙、昼、夜、暮”等记时 1 2 8 1 表示早晨和白天这段时间 一( 1 ) 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 2 ) 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於睽, ( 3 ) 众师昼掠,邾众保于绎。 ( 成,) 终朝而毕,不戮一人。( 僖2 7 ) ( 4 ) 期思公复遂为右司马,子朱及文之无畏为左司马, ( 哀7 ) 命夙驾载燧。 ( 文1 0 ) 1 2 8 2 表示傍晚到夜里这段时间 ( 1 ) 言之,之莫而卒。( 成1 7 ) ( 2 ) 晋之余师不能军,宵济,亦终夜有声。( 宣1 2 ) 1 2 8 3 以上两类词连用 ( 1 ) ( 申包胥) 立,依於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 ( 2 ) 夫屯昼夜九日,如子西之素。 ( 3 ) 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 1 2 9 以朔、晦、闺记时 ( 定4 ) ( 哀元) ( 昭3 ) ( 1 )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桓1 7 ) 按:朔:夏历每月第一天。 ( 2 ) 夏五月壬辰晦,齐灵公卒。( 襄1 9 ) 按:晦:夏历每月最后一天。 ( 3 ) 闰月,公如越,得大子适郢,将妻公而多与之地。( 裒2 4 ) 按:闰月:我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历,平年是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 天i 全年三百五十四天,少于一个太阳年约十一日多一点,积三年约相差一个月,所以 三年要闰一个月,使历年长度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与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 1 2 1 0 以限制性时间名词记时 d ( 1 ) 今命以时卒,髑其事也。 按:时卒:四时之卒,十二月。 ( 2 ) 遂帅群臣随于执事,以会岁终。 按:岁终:年末。 ( 3 ) 礼,h 葬,先远日,避不怀也。 ( 4 ) 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 按:季年:晚年、末年。 ( 5 ) 当夏四月,是谓孟夏。 ( 闵2 ) ( 襄2 2 ) ( 宣8 ) ( 隐元) ( 昭1 7 ) 按:每个季节平均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孟、仲、季。 1 - 3 根据当前基准来记时的本体时间词语 当前基准是指以人们自身所处的现实时间即说话时间为基准点,此前的时间为过去 时间,此后的时间为未来时间,由此赋予时间以“过去”、“现在”、“将来”的区别,从 而确定其相对位置。由当前基准确定的时间词语表示的是在时间位置上具有相对关系的 时点序列。 1 3 1 以“现在、此时”为基准点 ( 1 ) 兹不毂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底。( 昭2 6 ) ( 2 ) 今陈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弃我姻亲,介恃楚众,以冯陵我敝邑,不可亿逞, 我是以有往年之告。( 襄2 5 ) 按:兹、今:现在。 ( 3 ) 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 成1 3 ) ( 4 ) 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 文4 ) 按:昔逮、昔:用在句首,表示过去的时间,意为“从前”、“过去”。 ( 5 ) 文子日:“各豫不虞,古之善教也。”( 文6 ) 按:古:古时的、过去的。 ( 6 )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 文7 ) 按:日:往日。表示说话的当时距离所述事情发生的日子已有相当一段时间。 ( 7 ) 初,郑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隐元) 按:初:表示对往事的追述,意为“当初”。 ( 8 ) 公日:“乡者牙日庆父材”。( 庄3 2 ) 按:乡者:刚才。 ( 9 ) 囊者之难,今又难焉!( 定9 ) 按:囊者:从前。 1 3 2 以“今年、是月、今日、今夜、今晨”为基准点 ( 1 ) 是岁也,郑驷偃卒。( 昭1 9 ) 按:是岁:这一年。 ( 2 ) 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 文1 7 ) 按:往年:去年。 ( 3 ) 还年,楚子伐邓。( 庄z ) 按:还年:去年。 ( 4 ) 其明月,子产立公孙波及良止以抚之,乃止。( 昭7 ) 按:明月:第二个月。 ( 5 ) 今日我死,楚可入也。( 定4 ) ( 6 ) 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徒於山中。( 桓1 2 ) 按:明日:第二天。 ( 7 ) 他日,吾见蔑之面而已,今吾见其心矣。( 襄2 5 ) 按:他日:往日。 ( 8 ) 是夜也,赵孟及子皙盟,以齐言。 按:是夜:这一夜。 ( 9 ) 戒而车乘,礅而君事,诘朝将见。 按:诘朝:明天早晨。 ( 襄2 7 ) ( 僖2 8 ) 2 代体时间词语 代体时间词语是指本身不具有时间属性的词语通过某种媒介约定俗成之后而具有 指称时间的功能。 2 1 以天气状况记时 ( 1 ) 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蒸。( 桓5 ) 按:始杀:天气开始萧杀时。 2 2 以农作物的盛衰记时 ( 1 ) 缄闻之,国无道而年谷和熟,天赞之也。鲜不五稔。 按:五稔:农作物成熟五次,指五年。 ( 2 ) 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日:“及瓜而代。”( 庄8 ) 按:瓜时:夏正七月食瓜时。 2 3 以昆虫活动规律记时 凡祀,启蜇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蜇而燕。( 桓5 ) 按:闭蜇:昆虫蛰伏时。 2 4 以社会习俗中有特殊意义的特定时间记时 ( 1 ) 祭寒而藏之,献羔而启之,公始用之,火出而毕赋,自命夫命妇至於老疾, 无不受冰。( 昭4 ) 按:祭寒:夏正十二月祭司寒。献羔:二月春分献羔祭韭。 ( 2 ) 梓慎日:“稀之日其有咎乎! ”( 昭1 5 ) 按:稀之日:稀祭之日,宗庙四时祭之一,每年夏季举行。 ( 3 ) 辰在子卯,谓之疾日,君徼宴乐,学人舍业,为疾故也。( 昭9 ) 按:疾日:在甲子、乙卯两日,相传为商纣灭死之日,后世以之为讳日。 ( 4 ) 使以十月入,日:“良月也,就盈数焉。”( 庄1 6 ) 按:良月:吉利的月份。 2 5 以事件发生的时间记时 ( 1 ) 比葬,又有宠。( 昭1 1 ) 按:比葬:到下葬的时候。 ( 2 ) 季武子对日:“会于沙随之岁,寡君以生。”( 襄9 ) 按:会于沙随之岁:在沙随之盟的那一年。 ( 3 ) 齐、燕平之月,壬寅,公孙段卒,国人愈惧。( 昭7 ) 按:齐、燕平之月:齐国和燕国议和的月份。 ( 4 ) 及还,将至,闭门而索客。( 成1 7 ) 按:及还:到回来的时候。 ( 5 ) 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日:“莫余毒也己。”( 僖2 8 ) 按:闻之而后:听到这件事之后。 2 6 以岁星及群羼的位置记时 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均分为玄枵、星纪、析木等十二次,又把其中的星座分 为二十八宿,以岁星与十二次和二十八宿的相对位置记时, ( 1 ) 长弘日:“蔡凶。此蔡侯般弑其君之岁也,岁在豕韦,弗过此矣。” ( 昭1 1 ) 按:岁在豕韦:岁星运行到营室之时。岁即岁星,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木星。豕韦: 营室,二十八宿之室宿。 ( 2 ) 于是岁在降娄,降娄中而旦。( 襄3 0 ) 按:岁在降娄:岁星运行到降娄这一次之时。降娄,十二次之。 ( 3 ) 凡土功,龙见而毕务,戒事也;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 ( 庄2 9 ) 按:龙:苍龙,东方七宿之总称。龙见:指苍龙角、亢二星早晨出现于东方。火见: 心宿早晨出现于东方。火:心宿。今飞马座二星。水昏正:飞马座二星黄昏正见于南方。 水:营室,今飞马座二星。 2 7 以日、月的位置记时 2 7 1 根据太阳、月亮与群星的相对位置记时 ( 1 ) 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 昭4 ) 按:北陆:虚宿与危宿。西陆:卯宿与毕宿。西陆朝瓤:卯宿与毕宿清晨出现。 ( 2 ) 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僖5 ) 按:尾:尾星。策:天策星。鹑火中:鹑火在南方。 2 7 2 根据人对太阳的相对视位薰记时 一( 1 ) 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 ( 襄2 3 ) 按:,日未中:不到中午时。 2 8 以人的年龄和世代记时 ( 1 )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僖2 3 ) 按:二十五年:二十五岁。 ( 2 ) 子上日:“君之齿未也,而又多爱,黜乃乱世。”( 文元) 按:齿未:年少。 , ( 3 ) 子之齿长矣,不能事人。( 昭2 0 ) 按:齿长:年老。 ( 4 ) 虽及胡荀,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僖2 2 ) 按:胡青:九十岁。二毛:黑白发相间。 ( 5 ) 公使谓之日:“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僖3 2 ) 按:中寿:说法不一,约在八十岁以下,六十岁以上。 ( 6 ) 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 隐4 ) 按:耄:年老。 ( 7 ) 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僖9 ) 按:耋老:七十岁。 ( 8 ) 楚国之举,恒在少者。( 文元) 按:少者:年轻人。 ( 9 ) 君子日:“管氏之世祀也宜哉! ”( 僖1 2 ) 按:世:世世代代。 ( 1 0 ) 终子之世,郑其败乎?( 昭6 ) 按:世:一生。 ( 1 1 ) 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 襄9 ) 按:冠:由童子变为成人之礼,天子十二岁而冠。 ( 1 2 ) 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僖3 0 ) 按:壮:三十岁左右为壮年。 2 9 以比喻方式记时 多以比喻来委婉的表示人的死亡时间。 7 ( 1 )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按:黄泉:地下泉水。不及黄泉:犹言不到死的时候。 ( 2 ) 公日:“何如? ”日:“不食新矣。” 按:新:新麦。不食新:谓死在尝新前。 ( 3 ) ( 宫之奇) 日:“虞不膳矣。” 按:腊:腊祭,在夏正十二月。 ( 隐元) ( 成l o ) ( 僖5 ) 3 其它时间词语 3 1 约量时间词 3 1 1 表示长时的约量时间词语 ( 1 ) 元日:“尔求之久矣。”( 文4 ) 按:久:表示事情经历了很长时间,意为“长期、长时间”。 3 1 2 表示短时的约量时间词语。 ( 1 )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隐元) ( 2 ) 初,陈豹欲为子我臣,使公孙言己,已有丧而止。( 哀1 4 ) 按:既而、已:意为“不久”。表示在间隔了一段短暂的时间之后,发生了某事。 ( 3 ) 子荡射子罕之门,日:“几日而不我从! ”( 襄6 ) 按:几日:意为“没有几天了”。 3 1 3 表示不确定时间量的约量时间词。 ( 1 ) 臧宣叔日:“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以弃鲁国,国将若之何? 谁居? 后之人必有 任是夫! 国弃矣。”( 成2 ) ( 2 ) 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於难。( 昭1 2 ) 按:“数年、数日”意为“几年、几日”,表示的时间为约量时间,不能确定。 3 2 频率时间词 3 2 1 表示一个动作或一件事的发生呈持续状态。 ( 1 ) 楚人日征敝邑以不朝立王之故。( 昭3 ) 按:日:每天、天天。表示动作行为天天重复或接连不断。 ( 2 ) 平子每岁贾马,具从者之衣履,而归之于乾侯。( 昭2 9 ) 按:每岁:每年。有逐一指出之意。 ( 3 ) 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日月以翼,传序相授,於今四王矣。 ( 昭7 ) 按:日:多年前、往日。表示说话的当时距离所述事情发生的日子已有相当一段时 间。 ( 4 ) 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若见君面,是得艾也。( 哀1 6 ) 按:日日:一天天。表示动作行为天天重复或接连不断。 3 2 2 表示一件事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频率 ( 1 ) 吴子闻之,一夕三迁。( 哀8 ) 按:一夕三迁:一夜之间迁移三次。 ( 2 ) 公日:“一朝而尸三卿,余不忍益也。”( 成1 7 ) 按:一朝而尸三卿:一日杀死三卿。 ( 3 )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桓2 ) 按;十年十一战:十年问经历十一次战斗。 ( 4 ) 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 昭1 6 ) 按;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一年间有两次三年之丧。 ( 5 ) 诸侯五年再相朝,以修王命,古之制也。( 文1 5 ) 按:五年再相朝:五年间朝见两次。 3 3 否定性时间词语 ( 1 ) 余一人无日忘之,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 按:无日:没有一天。 ( 2 ) 若二子怒楚,楚人乘我,丧师无日矣,不如各之。 按:无曰:没几天。 ( 3 ) 行理之命无月不至,贡之无艺, 按:无月:月月、没有一个月。 ( 4 ) 楚自昭王即位,无岁不有吴师, ( 定4 ) ( 昭3 2 ) ( 宣1 2 ) 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 昭1 3 ) 蔡侯因之,以其子乾与其大夫之子为质於吴。 按:无岁不:没有一年不。 ( 5 ) 绛不三月不能出河,则我既济水矣。 按:不三月:少于三个月。 ( 6 ) 王怒未怠,其十年乎? 不十年,王弗召也。 按:不十年:不到十年、不超过十年。 ( 7 ) ( 后子) 对日:“缄闻之,国无道而年谷和熟, 按:鲜不五稔:很少不过五年。 3 4 疑问性时间词语 ( 1 ) 赵孟日:“吾子其曷归? ” 按:曷:何时、什么时候。 ( 2 ) 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 按:何日:几天、多长时间。 ( 3 ) 赵孟日:“其几何? ” ( 4 ) 公日:“何时? ” 按:几何、何时:多长时间。 ( 定1 3 ) ( 僖1 3 ) 天赞之也。鲜不五稔。” ( 昭元) ( 昭元) ( 昭3 ) ( 昭元) ( 僖5 ) 二、左传时间词语的结构类型 左传中时间观念的表达方式丰富多彩,由此决定了其结构类型的多样性,既包 括以名词为主体构成的单音词、复音词,又包括大量由关系词引导和联系起来的时间结 构,还包括一定数量的时间分句和少数时间旬。从左传中时间表述的实际情况出发, 本文对时间词和时间结构的划分基于以下的思考,时间词是表述时点时段的单纯形式, 时间结构则是以组合形式表示一个单一的时点和时段,时间词大多是固定的时间名称而 时间结构都是临时组合的,有些时间词尽管是合成的,但在成分上却是以数词和固定的 时间单位名词为因子来合成的,而时间结构则是以时点时间词或时段时间词为因子跟方 位词、介词组合起来的,或者是时间代体和时间构件组合起来的。 1 时间词 1 1 单音词 晨昏夙旦朝昼暮 日夜夕宵岁今兹向昔素 始兹初古旧春夏秋冬时久已冠少壮老耄 朔 晦分至启闭乙卯丙舍信次期 1 2 复音词 1 _ 2 1 单纯词:既而 1 2 2 合成词 1 2 2 1 附加式合成词 1 2 2 1 1 前附加:乃今其莫 1 2 2 1 2 后附加:向者今也囊者年数乡也乡者古者昔者 1 2 2 1 3 嵌套附加:今而后 1 2 2 2 偏正式合成词 元年季年百世二月三日五稔每岁三代孟春孟夏冬日夏 日四时始杀上辛季辛季世叔世远日 良月瓜时疾日终夜 终身终世二毛中寿昔岁今兹明年还年往年一旦一宿今日 明日明月他日是夜 1 2 2 3 联合式合成词 朝夕昼夜甲子乙丑丁亥昔逮子卯耋老日夜畴昔日月胡菊 1 2 2 4 主谓式合成词 日旰夜半鸡鸣龙见日至火出火伏日入日中岁终时卒齿长 齿未 1 2 2 5 动宾式合成词 献羔启蛰闭蜇浃辰见星行期会期诰朝祭寒跄月 闰月 1 2 2 6 重迭式合成词 日日世世夜夜 2 时间结构 2 1 偏正结构 七年之中僖之三年公薨之月乙卯夜臣生之岁四百有六十甲子乡役 之三月八世之后庚午之日齐、燕平之月稀之日在位之中正月之朔 文成之世不数年济汉而后元年春 2 2 主谓结构 夏五月日未中岁在鹑火日南至 岁在豕韦载祀六百年自七十以上 顼之虚 2 3 联合结构 辛亥朔甲子朔壬辰晦春秋 2 4 动宾结构 不出七年不过十年未盈五十 2 5 介词结构 鹑火中日在北陆水昏正 岁及大梁岁在星纪而淫於玄枵岁在颛 由介词“自、於、当、之、及、不及、无及、及於、及其、以、从、逮、至、至于、 比、比及、在”等引导的时间结构。 自三日以往当夏五月当今当是时及瓜不及黄泉无及期 不及秋 未及期比葬比及葬之莫至压于今至于厉王於今十年 於是及三年 及今及期及其饮酒及归在定王六月以庚戌自夏以上 自古自十月至于五 月自是至今逮夜逮吴之未定从古 2 6 特殊时间结构 表示动作或事件发生的频率。 一夕三迁十年十一战一岁七奔命五年再相朝一岁有三年之丧二 一朝而尸三卿 3 时间旬 3 1 以单句形式作句首时间状语。 最常见的形式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字,句末加“也”字。 ( 1 ) 韩宣子之适楚也,楚人弗逆。 ( 2 ) 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宋。 3 2 时间句 ( 1 ) 日云莫矣。 ( 2 ) 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1 1 ( 昭6 ) ( 隐4 ) ( 成1 2 ) ( 僖5 ) 三、左传时间词语的连系和表义功能 1 不使用关系词的时间词语,位置较灵活,常位子句首 ( 1 ) 夏,城郎。( 隐9 ) ( 2 ) 晋人将为之合诸侯,使鲁、卫先会吴,且告会期。( 襄5 ) ( 3 ) 其来也不寇,使民不严,异于他日。( 襄2 5 ) ( 4 ) 今陈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弃我姻亲,介恃楚众,以冯陵我敝邑,不可亿 逞,我是以有往年之告。( 襄2 5 ) ( 5 )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僖2 3 ) 2 使用关系词的时间词语可分以下几类 2 1 前附加 主要关系词有“以、於、自、至、至于、在、比此及、当、及、及其、之、从、 逮”等。另外,还有否定性前附加关系词“无及、不及、未及、未盈、不出、不过” 等。 2 1 1 “以於在当”十时点,表示事件或动作发生的时间,意为“在时( 这 天) ”。 ( 1 ) 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日成师。( 桓2 ) ( 2 ) 於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 隐5 ) ( 3 ) 在晋先君悼公九年,我寡君於是即位。( 襄2 2 ) ( 4 ) 当夏四月,是谓孟夏。( 昭1 7 ) 2 1 2 “比比及至至于之及逮”+ 时点,表示动作或事件所至的时闻,意 为“到时”。 ( 1 ) 比葬,又有宠。( 昭1 1 ) ( 2 ) 比及葬,三易衰。( 襄3 1 ) ( 3 ) 文王之行,至今为法,可谓象之。( 襄3 1 ) ( 4 ) 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 昭2 6 ) ( 5 ) 言之,之莫而卒。( 成1 7 ) ( 6 ) 及馈之毕,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 昭2 9 ) ( 7 ) 逮夜,至於齐,国人知之。( 哀6 ) 2 1 3 “及逮”+ 时点,表示预趁的时间,意为“趁着的时候”。 ( 1 )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僖2 2 ) ( 2 ) 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 定4 ) 2 1 4 “於”+ 今+ 时段,表示从过去持续到现在的某段时间,有明确的终点,起点可以 从后面的指量时段推出,意为“到现在” ( 1 ) 我一二亲昵甥舅不遑启处,於今十年。 ( 昭3 2 ) 2 1 5 “自从”+ 时点,有明确的起点丽无明确的终点,表示起始的时间,意为“从 时候开始” ( 1 ) 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昭3 2 ) ( 2 ) 恃险与马,不可以为固也,从古以然。( 昭4 ) 2 1 6 “无及不及未及未盈不出不过”+ 时段,表示动作或事件持续的时间 不超过某一时段。 ( 1 ) 公闻之,h ,日:“尚无及期。”( 文1 8 ) ( 2 ) 不及百年,此其戎乎!( 僖2 2 ) ( 3 ) 未及期,卫人来告乱。( 隐4 ) ( 4 ) 且年未盈十五,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 襄3 1 ) ( 5 ) 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 文1 4 ) ( 6 ) 其君弱植,公子侈,大子卑,大夫敖,政多门,以介於大国,能无亡乎? 不 过十年矣。( 襄3 0 ) 2 2 后附加 主要关系词有“而后、之后、之中、之间、之外、之交”等。 2 2 1 时间+ “而后之后”,这里的时间可以是时点也可以是时段,表示某一情况发 生在某一特定的时点或时段之后。 ( 1 ) 声伯四日不食以待之,食使者而后食。( 成1 6 ) ( 2 ) 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襄3 1 ) ( 3 ) 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僖9 ) 2 2 2 时段+ “之中之间”,表示某一情况发生在某一限定的时段之间。 ( 1 ) 苗恃其陋,而不修城郭,浃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无各也夫l( 成9 ) ( 2 ) 七年之中,一予一夺,二三孰甚焉?( 成8 ) 2 2 3 时段+ “之外”,表示某一时段之后将发生什么情况。 ( 1 ) 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哀元) 2 2 4 时点+ “之交”,表示某一情况发生在两个连续性时点之间。 ( 2 ) 其九月、十月之交乎!( 僖5 ) 2 3 嵌套附加 嵌套附加形式所用的关系词多为前两种关系词的搭配使用。 2 3 1 “自”+ 时点+ “以来以下”,有明确的起点,表示从过去某一时点到现在这一时段 发生了什么情况。 ( 1 ) 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昭2 9 ) ( 2 ) 周公及武公娶於薛,孝、惠娶於商,自桓以下娶於齐,此礼也则有。( 哀2 4 ) 2 3 2 “自”+ 时点+ “至至于及”+ 时点,明确了起点和终点的划界时段,表示某一 事件或动作在这一特定的时段之间持续发生,意为“从直到”。 ( 1 ) 自日中以争,至于昏,晋人许之。( 昭1 3 ) ( 2 ) 自是至今亦皆循之。( 襄2 8 ) ( 3 ) 叔孙归,曾夭御季孙以劳之。旦及日中不出。( 昭元) 2 3 3 “自”+ 时点+ “以上”,有明确的终点,表示在某一时点之前存在某种情况。 ( 1 ) 有烈山氏之子日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 昭2 9 ) 2 3 4 “自”+ 今今日+ “以往之后”,明确起点为今、今日,表示从现在开始将来 的一段时间将要发生什么情况,意为“从现在( 今天) 以后”。 ( 1 ) 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 襄2 5 ) ( 2 ) 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晋命是听,而或有异志者,有如此盟! ( 襄9 ) 2 3 5 “自”+ 时段+ “以往以上”,表示超出这一时段将出现某种情况。 ( 1 ) 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 隐9 ) ( 2 ) 年自七十以上,无不馈饴也,时加羞珍异。( 文1 6 ) 2 3 6 时段+ “及”+ 时点,表示经历前一时段后在后一时点将发生什么情况。“及” 意为“在”。 ( 1 ) 六年及此月也,吴其入郢乎,终亦弗克。( 昭3 0 ) 四、左传中的特殊时间词语 有序时间词语和对举性时间词语在左传时间词语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也是其中 最能反映时间词语的特点和最具语言风格的两类词语,所以本文把这两类词语归纳起来 加以整理和分析。 1 有序时间词语 李向农在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文中说:“时闻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人类最早是通过直接反映时间流程的媒介物即自然界的某些周期性交化来认识时间的 这种特性的,如日升日落,昼夜交替,月缺月圆,冬去春来,由此制定出量度时间长短 和确定时间顺序的时间基准,从而能够直观时间和把握时间。州。时间基准分天象基准、 习惯基准和当前基准,绝大多数的时间词语都是以时间基准为基础产生并扩展开来的, 用阻表示某个时间在时间流程上的相对位置,即时点,憾在这一流程中所占有的时间长 度,即时间量、时段。这些时间词语都能反映出时间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征,同时,由 时间的顺序性特征所决定,这一系统中必然有大量的在时间位置和数量上前后相继的时 间序列,这些不同的时间序列往往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区别性特征。 1 1 有序时点 ( 1 ) 夏一商一周 隐公一桓公一庄公一阂公一僖公 元年一二年一三年一四年一 春一夏一秋一冬 孟春( 夏秋冬) 一仲春( 夏秋冬) 一季春( 夏秋冬) 一 正月一二月一三月一四月一五月 甲子一乙丑一丙寅一丁卯一 朝一昼一夕一夜 子时一丑时一寅时一卯时一辰时 从横向上来看,以上的有序时点中的每个元素在时间流中都有定位功能,且个个元 素间都是连续无间隔的,是点与点之间的连续位移关系,充分体现了时间的持续性和顺 序性特征。前三个序列体现了时间链的一维单向发展趋势,这是时间本身的特点即客观 规律性。从春夏秋冬这一序列以下的各个序列从序列本身来看具有循环性,每个序列的 循环周期间和序列中的各个元素间都是连续而无时间间隔的。 从纵向上来看,以上时间序列的下位序列总是包含在上位序列之中,上位序列的任 一时点都相应地包含或部分包含下位序列中的全部或部分时点,如“( 西) 周鲁隐公元 年孟春正月甲子夜亥时”,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上位时点逐级向下位时点推 移的过程中,这样逐级修饰、环环相扣的表达效果是时间的定位渐趋精确,时间的位置 被一步步精确的展现出来。 1 4 ( 2 ) 朔一晦一 上辛一季辛一 分一至一启一闭一 近日一中日一远日一 启蛰一龙见一始杀一闭蛰 日出一日未中一日中一日旰一日入一夜半一鸡鸣 这是一组可循环性时间序列,每一个序列中各个元素间和周期间是不相连续、有时 间间隔的。 ( 3 ) 昔日一今日一明日- 往年一是岁一明年一 这类三时时间序列各元素间是承传性连续位移关系,不具有循环性特征。 1 2 有序时段 一( 个) 时( 辰) 二( 个) 时( 辰) 三( 个) 时( 辰) 舍瞎一次 一日一二日- 三三日一四日 一句一= 旬三旬一四旬 一( 个) 月一二( 个) 月三( 个) 月一四( 个) 月 一年一二年一三年一四年 一岁一二岁三岁一四岁” 这组有序时段的特点是各相邻元素间时间量的差异是相等的,且都有无限延续 的可能性,有序对段只具有定量性,不具有定位性。 2 对举性时间词语 2 1 单向对举 ( 1 ) 朝夕对举:朝一夕晨一昏终朝终夕终夜一终日 ( 2 ) 首末对举:元年季年始一终朔一晦 ( 3 ) 时间长短对举:数月一一旦 ( 4 ) 年龄大小对举:齿长一齿末 ( 5 ) 事物隐现对举:启蛰一闭蛰日出一日入火出一火入 ( 6 ) 季节对举:春一秋冬日夏日 ( 7 ) 相近对举:终世一终身岁终一时卒 2 2 多向对举 ( 1 ) 昼夜对举: ( 2 ) 今昔对举: 夜 墨 ( 3 ) 年龄大小对举: r 往年 是岁l 他年 l 他年 ( 4 ) 时间长短对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