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餐厨垃圾制氢体系产氢菌分离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 东师 范 大李 2009 届 硕 卜 学 位 论文 2009 届研 究生硕 士学位 论 文 学校 代码 : 10269 学号: 5 1060802047 季束呼托术带 餐 厨垃圾制氢体系产氢菌分离及 微生物群落结构研 究 院系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指导教 师 : 硕 士研 究 生: 工 2 一本 为二 尸 !、, 占 己科学 2009 年 5 月上 海 华 东师 范 大李 2009 届子 吹 卜 学位论 文 d egree 八孕er of m 橄 ster ca n dida te 1,1 200 夕肠, ivers御 co de:i刃 砂 e 刀r 口l l me n 刃 t n u 乃 夕 b e r :5 1 0 6 0 8 0 2 0 4 7 e a s t c h i n “八 协r m a l u n i ver s 御 is口 lation of hy dr og en 一ro du ci儿 9 b ac teri“an d 乃 了 葱 erobial co m m u, , 御 st ri一 eture of b io一 ll x dr og en pr 口 du ction fr 口 m fo 口 d 口rigin 干 均ste d ep a rtn l e , t: pr og r“m: e n v iro n m en tal s e ien ee e n v iro n m en ta l s e ien e e r ese a re h a re a : e n v iro n m en tal mie ro o ra ll l 5 111 s llp erviso r: h n d id “ te : l i x it一 v an z h ao d an 2 0 0 9 .5 华 东师 范大学 2009 届了 吹学位 论文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 明 本人所 呈交 的学位论 文是 我在导 师的指 导下进行 的研 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 究成果。对本文的 研 究做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 已在文中作 了明确说 明并表 示谢 意。 作者签名 : 一金兰日期 学位论文授权 使用 声 明 本人完全 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 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学 校有权保 留学位论文并 向国家主管部 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 。 有权将 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 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 学校 图书馆被查 阅。 有权将学位论 文的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 索。有权将 学位论 文的标题和摘要 汇编 出版 。保 密的学位论 文在 解 密后适用本 规定 。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灸丹导 师 签 名 :杯 喇 少 日 期:酬 只歹 、 扩 日期: 夕犷 丫 乙了 华 东师 范 大学 2009 届硕 士学位 论文 赵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评阅人名单 姓 姓 名 名职称 称单位 位备注 注 赴 赴由 才 才教 皮 皮,司 挤、 享 享主 席 席 深 深丈成 、 、副敬 渡 渡穿 扣币 粼 嘻 嘻 嘻 陶 陶 红 红 了 了夕 得碑 工 却多 多 多 . . . 门 门 门 门 剐 剐 剐叔 投 华 东师 范大学 2009 届硕士学位 论文 摘要 餐厨垃圾厌氧 发酵制氢技术有较高 的有机 负荷承受能力 ,并具有微 生物 比产 氢速率 高、无光照要求 ,可利用底物 范 围广 以及工艺简单等优 点 ; 更为重要 的是 在处理废 弃物 的同时回收生物质 能 , 这对 于 能源 日益紧张 的现今社会 具有 更为重 要 的现 实意义 。因此 ,厌氧 发酵制氢技术是 目前餐厨垃圾大规模 处理利用 的主要 发展 方 向。 本文从产 氢 菌 的分 离 、制氢 体系条件优 化 以及微 生物 群落 结构差 异分 析 等方 面对餐厨垃圾制氢体系进行研 究 ,结论如下 : (l) 采 用 五种培养 基 ,共 分离得 到 48 株 菌 。经产氢检验 ,其 中有 10 株 为 产 氢 菌 。分 别 是 : h b z io3 ,h b z 104 ,h b z 108 ,h b z llo ,h b z zo3 ,h b z 204 , h b z 305 ,h b z 502 ,h b z so4 和 h b z 514 。经 165 rd n a 鉴定 ,均属 于乳 酸杆 菌 属 。 (2 ) 选取产氢较好 的两株菌 h b z 108 和 h b z203 进行生长性质研 究 。结果 表 明,菌株 h b z 108 和 h b z zo3 为严格 厌 氧 ,革 兰 氏阳性 ,杆 菌 。h b z 108 和 h b z zo3 的生长 最适 ph 分别为 7. 0 和 6. 0 ,最佳 生长温度 均 为 35oc 。h b z 108 和 h b z zo3 均 可 利用 多种 碳源 。其 中 ,h b z 108 和 h b z 203 的最适碳 源 分别 是甘 露 醇和 葡 萄糖 。 (3 ) 碱 剂 x y f 和 矿 化 垃圾 的添 加 实验 表 明, x y f 和 矿化 垃 圾 能够 提 高 餐 厨 垃 圾 产 氢 系 统 的产 氢 性 能 。d g g e 一 p c r图谱 表 明 ,在 反应 过程 中 ,厌 氧 活 性 污 泥 微 生物 群 落 结 构存 在 演 替过 程 ,优 势 种 群 的功 能地 位 处 于动 态 变 化 中 。在 各 反 应 阶段 ,a组(对 照 组 )、b 组(添 加 矿 化 垃 圾 的实验 组 ) 的带 型较 为接 近 ,而 c 组 (添 加 碱 剂 x y f 的实验 组 ) 和 d 组 (添 加 碱 剂 x y f 和矿 化 垃 圾 的 实 验 组 ) 的带 型较 为相 似 。 (4 ) 通 过 添 加 灭 菌 矿 化 垃 圾 和 未 灭 菌 矿 化 垃 圾 探 讨矿 化 垃 圾 促 进 产 氢 的 作 用 机 制 。结 果 显 示 ,矿 化 垃 圾 的投 加 改 变 了体 系 的微 生物 群落 结 构 ,提 高 了产 氢 能 力 ,同 时 发 酵 类 型 也 由 乙醇 型 变 为 丁 酸 型 。矿 化 垃 圾 含 有 的丰 富 的微 生 物 是 提 高 产 氢 性 能 的重 要 因素 , 同时矿 化 垃 圾 的多 孔 结 构可 能也起 到 重 要 作 用 。e r ic 华 东师 范大学 2009 届硕 l 学位 论文 指纹 图谱 显 示 a 组 与 b 组带 型相似 ,c 组条 带较 a 、b 组 少 。从 图谱分析 ,未 灭菌矿 化 垃圾 的添 加 并未增加 体 系 d n a 条 带 的多样 性 ,但 带型有所变 化 ,矿 化 垃 圾 的添 加 可 能是 由于优 化 了微 生物群落 的结构促进 产 氢 。 关键 词 : 生物 制氢餐厨垃圾 产氢 菌 矿化 垃圾 x y f 华 东师 范大学 2009 届硕 1:学位论文 a b str a et t h e teeh n o lo g y o f ferm en tativ e b io 一 h y d ro g en p ro d u etio n u sin g foo d o rig in w aste ean bear high organie loading. t here are other advantages: high hydrogen yield, p ro d u cin g h y d ro g en w ith o u t ligh t , w id e ran g e o f carbo n so u rees an d sim p le p roeess. it 15 v ery im p o rtan t to relief en erg y sh o rtag e . t h erefore,ferm en tativ e b io 一 h y d ro g en p rod u etio n w ill b e th e m ain m eth o d to d eal w ith foo d o rig in w aste . iso latio n o f h y d ro g en 一 p ro d u ein g b aeteria, o p tim izatio n o f b io 一 h y d ro g en p ro d u ein g sy stem an d d iff e ren ce an aly sis o f m iero b ial eo m m u n ity struetu re w as stu d ied .c o n elu sio n s are as follo w s: (1) 48 strains baeteria w ere isolated by fi ve m edia. ten(h b z 103 ,h b z io4 , h b z io s ,h b z l lo ,h b z 2 0 3 ,h b z 2 0 4 ,h b z 3 o s ,h b z 5 0 2 ,h b z 5 0 4 an d h b z s 14)of them w ere hydrogen一 produeing baeteri a.t hey w ere la cto b a cillz 5 sp . b y 1 6 5 rd n a id en tifi e atio n . (2) g row th propert ies of strain h b z 108 and h b z zo3 w ere studied.t he results sh o w ed th at th e tw o strain w ere strietly an aerob ie, g ram 一 p o sitiv e. t h e o p tim u m p h o f strain h b z io s an d h b z 2 0 3 w ere 7 .0 an d 6 .0 ,rep eetiv ely. t h e o p tim u m tem p eratu re o f th e tw o strain w ere 3 5 ac .t h e tw o strain u se various earbon sourees. t he high est o d value of strain h b z 108 w as obtained fro m m an n ito l. an d th e h igh est o d v a lu e o f strain h b z 2 0 3 w a s o b ta in ed fro m g lu eo se (3) a lkaline agent x y f and aged refuse w ere dem onstated to enhance hydrogen p ro d u etio n u sin g foo d o rig in w aste.d iff e ren ee an aly sis o f m icro b ial eo m m u n ity struetu re sh o w ed th at m iero b ial eo m m u n ity struetu re an d p o p u latio n o f an aero b ie slu d g e w ere su ece ssio n a l. a t d iff e ren t sta g e,am o u n t and posi ton of lanes of groupa(control group)w as si m ilar to group b (experi m ental group w ith aged refuse), and those of group c (experim ental group w ith x y f ) w as sim ilar to groupd (experim ental group w ith aged refuse and x y f ). (4) h ow aged refuse prom ote hydrogel l produetion w as studied. t he results p ro v ed th at a g ed refuse p lay a ro le as b io lo g ical一 m ed iu m an d p ro v id e v ario u s b aeteria . p o ro u s strue ttlre o f a g ed refuse m ay a ff e ct ferm en tatio n ty p e o f b 10 一 h y d ro g en p ro d u in g fro m k iteh en w a ste . a n d m iero b es su p p lied b y ag ed refose im p ro v ed th e u tiliz atio n o f th e su b strate . h o w erve r, b an d in g p atterns of groupa(eontrol group)and grot甲b (experi m ental grot: p w ith unp asteurized aged reft :se) are sil n ilar- a ged refl l se m ay p lay an im portant ro le b y o p tixn iz e tl le m iero b ia l co n ln lu l lity struetu re, w h ie h n e ed s n lo re re se a re h . k ey 、 v o rd s:b io 一 h y d ro g en p ro d u e in g ,foo d o rig in w aste , h y d ro g en 一 p ro d u e ixlg b aeteria ag ed re fuse , x y f 11! 华 东师 范大学 2009 届硕 士学位论 文 目录 摘 要. ” .” 二 ” .“ “ . “ “ 二 “ .” ” .“ .“ . . ” . . “ . . ” ” 二 ” ” ” . “ “ ” ” .” .“ 二.“ ” 一” “ “ .” 二 ” .“ “ :. ” ” .了 a b s t r 月c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二“ ” ” . . 一 刀 了 第一章绪 论 .“ .“ “ , . 二” ” .“ 二 “ .“ . ” 二“ “ .“ . . .” 一” . “ “ . ” . 一 “ ” ” 一” 二“ . . ” . .“ :.了 1.1 国内外研 究进展” ” .” “ “ “ “ ” 一 “ .” 一 二 “ 一 “ 二” ” ” ” 一” . 一 ” . ” .” .二“ .” .” ” 一 . 一 ” “ . ” .1 1.1.1 厌氧 发酵生物 制氢 技 术研 究进 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2 餐厨垃圾厌氧 发酵 制氢研 究进 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1.1.3 分子生 态学研 究方 法 及其 在微 生 物 群 落结构 研 究 中的应 用 . . . . . . . . . . . . . . . . . . .巧 1.2 本 文研 究 内容与意义二 .” ” . 一 ” “ .“ 二” “ . ” ” ” ” ” . “ . “ “ “ “ “ ” 一” . 一二 “ “ “ .” :. ” 一” ” . ” 一 ” 二” 一 20 1.2.1 研 究 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1.2.2 研 究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1.2.3 技 术路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第二 章 餐厨垃圾 制氢体 系产 氢菌 的分离及鉴 定 二 “ 一” ” 二 ” ” . ” . ” ” .” . “ “ “ “ .“ 二 ” .“ . “ :. ” . ” ” ” .” ” ” .zj 2.1 材 料 与方 法 . . . . . . . . . . . . . . . . . .23 2.1 .1 分离 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2.1 .2 培 养 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2.1 .3 分 离和纯 化方 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s 2.1 .4 产 氢 菌 的筛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2.1 .5 产 氢 菌 的 165 rona 鉴 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2.2 结 果 与 讨 论 . . . . . . . ., ., . . . . ., .27 2.2.1 厌氧 培养 条件 摸 索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2.2.2 厌 氧 细 菌 分 离 与 筛 选 . . . 27 2.2.3 培 养 基 分离 效 果 比较 . . . . ., . . . . . .30 2.2.4 产 氢 菌 的 1 65 rona 鉴 定 结 果 . . . . .3 1 2.3 本 章 小 结 , . . ., 二 , . . . .32 第 三 章两株 产 氢 菌生 长性 质研 究 . . .一. .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刃 3.1 材 料 与方 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3.1 .1 菌 种 . . , . , . . . . . . . ., . ., 二 , . . ., . .33 3.1 .2 细 菌 形 态 观 察 , . . . . . . . . . . ., ., . . , , . . 。 33 3.1 .3革 兰 氏染 色 . . . . . . . . . . . . . . . . . . . . .33 3.1 .4 生 长 特 性研 究. . . . ., ., . . . . . , 34 3.2 结 果 与 讨 论 . . . . . . . . . ., . . . . . . .35 3.2.1 细 菌 形 态 ., ., ., . . . . . ., . . . . . 35 3.2.1 细 菌生 长 特 性 ., . . , , ., 二 , . .。 . . 36 3.3 本 章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 . 39 第 四 章餐厨 垃 圾 制 氢 体 系微 生 物 群 落 结 构 变 化研 究 . . . . . . . . . . . . . . ., .二 40 4.1 材 料 与方 法 . . . . . . . . . . . 40 4.1 .1 实验 材 料 . . . . . . . . . . . . . . . . 40 华 东师范 大学 2009 届硕士学位论文 4.1 .2 实验 装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4 .1 .3实验 设 计 . . . ., . .4 1 4.1 .4实验 方 法 . ., . . . . . .42 4.2 结 果 与讨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4.2.i xy和 矿 化垃 圾 的添 加 对 餐厨 垃 圾 产 氢 体 系 的影 响 . . . . , . . . . . . . . . . . . . .46 4.2.2 矿 化垃圾 对 餐厨 垃 圾 产氢 体 系 的作 用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2 4.3 本 章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 第五章 结论 与展望” . :. ” .” ” 一” ” 二 ” ” . ” ” .” “ .“ 二“ . 一” .” ” . .” 一 “ . 一” 一 . ” ” .卯 9 0 05 一b 6 5.1 结 论 . . 5.2 论 文创 新 点 5.3 研 究 展望 参考文献 二” :.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一“ 二 “ ” .耐 硕 士期 间研 究成果. . ” ” . ” ” ” “ .“ “ ” 二 ” . ” ” .“ ” .” .“ “ . “ . ” 二 ” 二 , ” 二 “ . “ “ :.二 ” .” “ 二 ” 一” . .“ 一 “ . 7 致谢” ” “ “ .“ “ “ “ . ” ” ” . ” ” ” ” ” 二” . 一 . . . . ” ” ” ” ” ” ” .“ “ “ 二 .“ . . ” ” ” “ .“ 二 “ :. . .68 华 东师 范大学 2009 届硕士学位 论 文 第一章绪论 课 题来源 课题来源上海市科委2006年重 点项 目有机 垃圾 高效厌氧发酵技术(n o. 0 6 d z 12 00 6 )。 本文在该课题 资助下 开展 负责有机垃圾厌氧 发酵 高效产氢菌 的筛分 、鉴 别 、 性质研 究和产氢系统微 生物群落 结构分析 。 .2 国内外研 究进展 1 .2.1 厌氧发酵生物制氢技术研 究进 展 氢气燃烧 时仅产 生水 ,对 环境没有任何 污染 ; 在所 有燃 料 中 ,单位 质 量燃 料 所含能量以氢气为最高(122 kj/g), 并且燃烧效率也最高(比汽油高50% ) j。 因此, 氢气 以其清洁 、高效 、可再生 的特 点 ,被广泛认为是缓解 能源危机和环境 问题 的 最佳 替代 能源 之 一 。目前 ,工业 上 主要 的制氢 方法 有 纯水 电解法 、水煤气 转化 法 和 轻 油馏 分 的气 化 重整 工 艺等 2 。这 些 方 法 需 要 消耗 大 量 能 量 ,并 没有 彻 底 摆 脱 对 化石燃料 的依赖 ,也 不 能从根本上解 决 能源 和 环 境 污染 问题 ,不是可 持续 的环 境 友 好 的制 氢 技 术 。 新 兴 的生物 制 氢 法 是 一 种 利 用 微 生物 以有 机物 为基 质 产 生 氢 气 的制 氢 方 法 , 该法 不 仅对 环 境 友好 , 还 可 以利 用 大 量 取 之 不尽 的可 再 生 资源 l3 。 根据 所 选 用 的微 生物 、产 氢 底 物及 产 氢 机 理 ,生 物 制 氢 可 分 为 : 藻类 和 蓝 细 菌 光解 水产 氢 、 光 合 细 菌 光 降解 有 机 物 产 氢 和 异 养 型厌 氧 细 菌 有 机 物 发 酵 产 氢 等 3 个类 型l4 。其 中 ,厌氧 发酵 制 氢法 在 许 多 方 而 表 现 出优 越 性 : 一 是 发酵 产 氢 菌 种 的产 氢 能力 高于 光 合 产 氢 菌 种 , 而 且 发酵 产 氢 细 菌 的生 长速 率 一般 比光 解 产 氢 生 物 要 快 ; 二 是 厌 氧 发 酵 制 氢 法 无 需 光 源 ,不 但 可 以 实 现 持 续 稳 定 产 氢 ,而 且 反 应 装 置 的设 计 、操 作 及 管 理 简单 方 便 5 ; 三 是底 物 来 源 广 泛 ,可 生物 降解 的工 农 业 有 机 废 料 、 城 市 生 活 垃 圾 以及 高浓度 有 机 废 水 等 有 机 废 物 都 可 成 为 发 酵 法 生 物 华 东师 范大李 2009 届硕士学位论文 制氢 的原料 , 不仅 降低 了成本 , 而且有利于废物资源化 , 减少有机废物 的污染。 发酵法生物制氢具有处理有机废物 、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 回收的双重作用 , 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 的研究热点。 表 1一 1 不 同生物制氢方 法 的优缺 点网 韭些 工ia dvan t ages and di sadvant ages of di ff ereni bi o一 ydr o gen product i on processes 微生物类 型优 点 缺 点 绿 藻 蓝 藻(蓝细菌) 光 发酵细菌 可 以从水 中制取氢 ; 太 阳能转化 率与树 、作物相 比高 10 倍 可 以从水 中制取氢 ; 固氮酶主要 产 生氢气 ; 可 以将大气 中的 n :固 定 可 以利用 多种废弃物 ,如脂肪酸 或其他一 有机废水 ; 可利用光谱较 宽 不 需光照 ,可连续产氢 ; 可利用 多种碳源 ,如淀粉 、纤维二糖 、 木糖等和各种 固体废弃物 ; 可产 生丁酸 、乳酸 、乙酸等有用 的代谢副产物 ; 产氢过程为厌氧 过程 ,有氧气 限制 问题 产氢过程需要光照 ; o :对系统有害 产氢过程 需要光照 :产 生 的气体含 c o z 和 30 % 的 0 2;0 2对 固氮 酶有 抑制 作用 ; 为抑制 h : 的消耗 需将 吸氢 酶 除去 产氢 过程 需要光照 ; 产 生 的氢气 含 c o z; 发酵液会 引起 水污 染 问题 厌氧 发酵 细菌 发酵液在排放前须进 一步处理否则会 引起 水污 染 问题 ; 产 生 的气 体含 c 0 2 1.2.1.1 厌氧 发酵 制氢机理 研 究 (1) 厌氧 发酵微 生物产氢代谢途径 异养型厌氧细菌可 以以碳 水化合物 为底物产氢 。其产氢过程受氢酶催化 ,氢 酶作为在发酵 中所产 生 的还 原物 的最终 电子受体而起 作用 。其产氢 途径 为 : 丙酮 酸脱梭途径 、辅酶 i 的氧化与还 原平衡调节途径 、产氢产 乙酸菌产氢和硫一 氢化 酶催 化 产氢 。 丙酮酸脱梭途径产氢 发酵产氢细菌 的直接产氢过程均发生于丙酮酸脱 梭作用 中 ,可分为两种方 式 : 梭状 芽抱杆菌 型和肠道杆菌型v 。第一种是 丙酮酸 首先在 丙酮酸脱氢 酶 的作用 下 脱梭 ,形成硫 胺 素 焦 磷 酸一 酶 的复合物 ,将 电子转 移 给还 原态 的铁 氧 还 蛋 白,然 后在 氢 酶 的作 用 下 被 重 新氧 化 成氧 化 态 的铁 氧 还 蛋 白,产 生分 子 氢 (图 1一 l) ; 第 二种 是通 过 甲酸裂 解 的途径 产 氢 , 丙酮 酸脱 梭 后 形 成 的 甲酸 以及 厌氧 环 境 中 c o z 和 h +生成 的 甲酸 ,通 过铁 氧 还 蛋 白和 氢 酶 作用 分 解 为 c o :和 h z(图 1一 2)。 华 东师 范 大学 2009 届 硕 士学位 论 文 口 -一 如 御 , ,. 一 , .-价 , ch 厂众泥oa h s c o a 2 f g h 种. 沙仪. 图 1一 1 丙酮 酸脱 梭产氢过程(梭状 芽抱 杆菌 型 ) f ig .l一 1 t h e o x id ativ e d eeatho x y latio n o f th e k eto 一 aeetic acid to p ro d u ee h y d ro g en h h h h h h h h h h h : : : c c c o : : : : : : : : : 图 1一 2甲酸 裂解 产 氢 过程(肠 道 杆 菌型 ) f ig .l一 2 f rag m en ta tio n o f f or m ie ae id to p ro d u e e h y d ro g en 辅酶 工的氧化 与还原平衡 调节产氢 该途径通过辅酶 i(n a d h 或 n a d 十 )的氧化还 原调节作用产氢 , 在碳水 化合物 发酵 过程 中 , 经 e m p 途径产 生 的 n a d h 和 h +可通过 与一 定 比例 的丙酸 、 丁酸 、 乙醇和 乳 酸 等发酵过程 相 偶联 而氧化 为 n a d +,以保 证代 谢过程 中的 n a d h 十 h + / n a d +的平 衡 ,这 样 就 产 生 了丁 酸 型和 乙醉型 发酵 方 式 7 l。为 了避 免 n a d h 和 h +的积 累 而 保 证代 谢 的正 常 进 行 ,发 酵 细 菌 可 以通 过 释 放h : 的方 式 将 过 量 的 n a d h 和 h +氧 化 , 其 反 应 式 为 :n a d h + h +一n a d + h :, 乙 g 一2 1 .84 kj / m ol 。 虽 然在 标 准 状 况 下 n a d h +h +转 化 为 h : 的过 程 不 能 自发进 行 ,但 在 n a d h 一 铁氧 还 蛋 白和 铁 氧 还 蛋 白氢 酶 作用 下 , 该反应 是 能够 进 行 的i8 。 产 氢 产 乙酸 菌产氢 产 氢 产 乙酸 细菌 能将 产 酸 发酵 第 一 阶段 产 生 的丙酸 、丁 酸 、戊 酸 、乳 酸 和 乙 醉 等 ,进 一 步 转 化 为 乙酸 ,同时 释放 分 子氢 。这 类 细 菌 可 能 是严 格 厌 氧 菌或 是 兼 性 仄 氧 菌 。目前 ,只 有 少 数 被 分 离 出来 ,例 如 : 沃 尔 夫 互 营 单 胞 菌(匆jl ll , o j , hol , , 。 。、 w 。 势i) 能通 过 户 氧 化 分解 丁 酸 为 乙酸 和 氢 : 华 东师范大李 2009 届硕士学位论文 c h 3c h zc 玩 c o o h+ zh zo *zc h 3c o o h+ 2h 2( l ) 硫一氢化酶催化产氢 m a 0 等研究发现 ,激烈热球菌 (脚 阳eoccu s furiosus)能在将肤和碳水化合物 等有机物质通过发酵作用产生有机酸和 c o :的同时释放 h z。研究证 明,氢 的产 生是在一种含镍氢化酶催化作用下实现 的,这种酶还能起到硫还原酶 的作用 ,因 此 ,被命名 为硫一 氢化酶 ,以辅酶 11(n a d ph) 作 为直接 电子供体 。发酵过程 中 产生 的过剩还 原力 的处置 ,是通过与铁氧还 蛋 白相祸联 的氧化还 原酶系进行 的 。 这一酶系 中包 括 n a d p一 铁氧还蛋 白氧化还 原酶 、硫一 氢化酶等 。 (2 ) 厌氧产氢发酵类 型 根据末端产物 ,可 以将厌氧暗发酵分 为丁酸 型发酵 、 乙醇 型发酵和 混合酸 发 酵等 。 表 1一 2 与产氢相关 的细菌发酵类型 肠 b . 1一 2 b aeteri al m etab o lie p at h w ay o f h y dro g en p rod u etion 发酵类型主要末端产物代表性微生物 丁酸型发酵t 酸 、乙酸 、h z、 e o :曰d tr id ium,c bu批 ic um ,b u粉ri oibrl o 乙醇型发酵乙醇 、 乙酸 、h z、c o :。口 介诚 um ,r um inococcus 乳 酸 、 乙酸 、 甲酸 、 混合酸 发酵刀 eh erieh ia , 尸阳 份us , sh , sa lm o n ella 乙醇 、h z、c 0 2 ig e ll a 丁酸型 发酵 丁酸型发酵 的末端产物 主要是丁酸 ,还有 乙酸 、h z、c o :和 少量 丙酸等 ,其 中 ,气 相 中 h z含 量 为 30% 一 40% 。多数 碳 水 化 合物 主要 是 以丁 酸 型 发 酵 为主 。该 发酵类 型 中起 主 要 作 用 的微 生物 是梭 状 芽抱 杆 菌(。口 str idi“ m )。 发酵类 型受 到诸 多因素影 响,如 c 加 ,金属 离子和 ph 等 。王 勇【 ” 等研 究 了 c 加 对细菌产氢 发酵类型 的影响 。 结果表 明 , 反应基质 中的 c /n 比作 为 影 响 因子 , 是作用 于系统发 酵产氢过程稳 定性 的主要 因素之 一 ; 当发酵基质 内 c fn 比过低 , 过剩 的 n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葫芦岛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4年北海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3年鸡西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3年玉溪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4年唐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2024年南通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ab卷
- 2023年百色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3年荣昌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3年鸡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3年重庆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年《养老护理员》高级练习题+参考答案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护理》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2026年中考备考工作方案
- 蒙牛产品发布会方案
- 体育场馆改造项目方案
- 普通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 2025消防宣传月专题宣讲课件
- 压力性损伤诊疗及护理规程
- 2025年震动监测装置在石油化工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 QC/T 1218-2025自卸半挂车
- 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