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专业论文)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磷的活化作用及供磷特征的影响.pdf_第1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磷的活化作用及供磷特征的影响.pdf_第2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磷的活化作用及供磷特征的影响.pdf_第3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磷的活化作用及供磷特征的影响.pdf_第4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磷的活化作用及供磷特征的影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磷的活化作用及供磷特征的影响.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州粥人彤! f j 0 1 :f 寸沦迂 研究还发j 抛,似种秕秆改良材料均可以增加沙质1 :壤。f j 有效磷含罐,井j j 油菜秸矛1 :改良 材料更仃利- j :沙质一l :埭i i 磷索的活化。枉分! i j 0 培养1 0 大、3 0 犬、6 0 天、9 0 人之肝,添:l j i ;1 1 1 菜孙矛i :改良利料的沙质。卜壤- i 有效磷含情比添加小友稍矛l :收t 适, t q 料i ,i 勺商,两揣之1 1 i j 的芹异达 剑了娩转水平( j , 6 0 d ( 3 0 5 1 m g k g - 1 ) 3 0 d ( 2 8 1 9 m g k g 1 ) l o d ( 2 0 4 4 m g k g 1 ) ;a d d i n gr a p es t r a wm o d i f i e dm a t e r i a l s ,t h eo r d e ro fa v e r a g e p h o s p h o r u sc o n t e n tw a s9 0 d ( 3 3 2 9 r a g k g 1 ) 6 0 d ( 3 2 7 5 m g k g 1 ) 3 0 d ( 3 1 9 1 m g k g 1 ) 1 0d ( 2 7 7 6 m g k g 1 ) w i t ht h ei n c r e a s eo fi m p r o v e dm a t e r i a l s ,t h ec o n t e n to fa v a i l a b l e p h o s p h o r u si ns a n d y s o i l g e n e r a l l yi n c r e a s e d c o m p a r e dw i t hc o n t r o l ,i td i dn o tr e a c h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w h e nt h e t r e a t m e n ti s2 9 k g ,w h i l e5 9 k g 1a n d10 9 k g 1r e a c h e da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d i f f e r e n tr a t eo f p a ma d d e di nt h es t r a wm o d i f i e dm a t e r i a l sh a di m p a c ta d dt ot h ec o n t e n to fa v a i l a b l ep h o s p h o r u si n i i i 蛳萄人。学硕一 。:叫节沦文 s a n d ys o i l ,t h em o r ep a m ,t h em o r ec o n t e n to fa v a i l a b l ep h o s p h o r u s a td i f f e r e n tc u l t u r et i m e ,t h e c o n t e n to f a v a i l a b l ep h o s p h o r u sw a sl o w e s tw i t h o u ta d d i n gp a mt r e a t m e n ti ns a n d ys o i la d d e ds t r a w i m p r o v e dm a t e r i a l s ;t b ro t h e rt r e a t m e n t ,t h eh i g h e s tc o n t e n to fa v a i l a b l ep h o s p l a o r u sw e r et 2 ,3 ,1 5 ,3 , t 10 ,3 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s h o w e dt h a t ,t h ec o n t e n to fp a ma n da v a i l a b l ep h o s p h o r u si ns a n d ys o i l r e a c h e das i g n i f i c a n ! p o s i t i v ec o r r e l a t i o n d i f f e r e n tc u l t u r et i m eh a dd i f f e r e n te f f e c tt ot h ec o n t e n to fa v a i l a b l ep h o s p h o r u si ns a n d ys o i l w i t ht h ei n c r e a s eo fc u l t u r et i m e ,t h ec o n t r o lo fa v a i l a b l ep h o s p h o r u sc o n t e n td i dn o tc h a n g e f o r o t h e rt r e a t m e n t s ,w i t ht h ei n c r e a s eo fc u l t u r et i m e ,t h ec o n t e n to fa v a i l a b l ep h o s p h o r u si n c r e a s e d b o t ho ft h et w os t r a wm o d i f i e dm a t e r i a l sc a ni n c r e a s et h ec o n t e n to fa v a i l a b l ep h o s p h o r u si n s a n d ys o i l ,a n da c t i v a t et h ea v a i l a b l ep h o s p h o r u s ,b u tt h ei m p a c to fr a p es t r a wm o d i f i e dm a t e r i a lw a s m o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f r o mt h et o t a la v e r a g e ,a f t e rt h ec u l t u r et i m e10d a y s ,3 0d a y s ,6 , 0d a y sa n d9 0d a y s , t h ec o n t e n to fa v a i l a b l ep h o s p h o r u sw a sh i g h e ri ns a n d ys o i lw i t hr a p es t r a wm o d i f i e dm a t e r i a l st h a n t h a tw h e a t ,a n dt h ed i f f e r e n c er e a c h e das i g n i f i c a n tl e v e lp 6 0 天( 3 0 5 l i n g k 9 1 ) 3 0 天( 2 8 1 9 m g k 9 1 ) 1 0 天( 2 0 4 4 m g k g 1 ) ,分别 1 5 i j u 南人学硕。i j 何论文 比刈j ! 挺i 岛4 1 3 8 、4 4 3 4 、2 3 7 8 并1 17 5 4 。其中,征第1 0 大时补处理b 刈j 姒爪达剑h i ! 斩 莠异,f j l 址和:培养3 0 尺,6 0 火,9 0 犬后均达剑j , i j ! 格忭筹异( p 6 0 天( 3 2 7 5 r a g k g 一) 3 0 大 ( 3 1 9 1 m g k g ) 1 0 天( 2 7 7 6 m g k g 。) ,分别比对j c c 提高5 0 8 3 、5 4 9 4 、4 0 1 2 年1 14 6 0 5 。 与对_ | ! c i 棚比,在符培养时问添:| j i ;f f i i 秆改良材料衍沙质一卜壤中有效磷含南土均达到了n i = e 1 鞘:性筹异 ( p o 。0 5 ) 。由此可知,添力l l 小皮利汕菜j i l i 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十壤有效磷龠罱的增j i i j 疋生了显 蒋的影响。 表4 - j 小麦秸秆改良材料不同处理的沙质壤有效磷含量( m g k g 1 ) t a b l e4 - 1t h ec o n t e n to f a v a i l a b l ep h o s p h o r u sb yd i f f e r e n tt r e a t m e n t s ( m g k g 。) c k 他 1 2 1 丁2 。2 t 2 3 t 5 t 5 ,1 t 5 ,2 t 5 ,3 t l o t 1 0 ,1 t 1 0 ,2 1 9 o l 1 5 6 1 1 5 7 5 1 9 0 0 1 9 5 9 1 9 。1 5 1 9 7 4 2 1 2 2 2 2 5 5 2 1 6 6 2 2 2 5 2 3 8 7 o 0 0 1 7 9 0 1 7 1 3 0 0 4 3 0 7 0 7 4 3 8 5 1 1 6 l 1 8 6 0 1 3 9 4 1 7 0 5 2 5 6 0 2 2 7 7 2 1 9 6 2 6 0 3 2 7 6 0 2 7 9 1 2 7 6 0 2 7 6 0 2 8 。8 6 2 9 8 0 2 8 5 4 2 9 1 7 3 0 7 4 0 0 0 。3 5 8 1 4 3 2 2 1 2 0 2 2 5 8 2 1 2 0 2 1 2 0 2 6 7 1 3 0 8 3 2 5 3 3 2 8 0 8 3 4 9 6 2 1 1 4 2 4 6 2 2 7 2 9 2 9 - 3 3 3 0 8 9 3 0 1 8 3 0 2 7 3 1 6 8 3 2 2 5 3 1 6 8 3 1 8 3 3 2 6 2 o o o 1 6 4 9 2 9 0 9 3 8 7 3 4 6 1 5 4 2 7 7 4 3 1 8 4 9 。8 5 5 2 5 5 4 9 8 5 5 0 5 9 5 4 3 0 2 2 0 7 2 5 1 4 2 6 0 2 2 7 6 2 2 9 9 4 2 8 2 6 3 0 5 4 3 1 3 0 3 3 5 0 3 1 4 6 3 3 7 6 3 6 7 0 0 ( ) o 1 3 9 1 1 7 8 8 2 5 1 3 3 5 6 4 2 8 0 3 3 8 3 5 4 1 8 0 5 1 7 6 4 2 5 2 5 2 9 4 6 6 2 5 t 10 ,32 4 9 131 0 33 2 4 64 2 5 33 3 5 25 8 5 74 0 2 58 2 3 7 注:表格中每个培养时间下的第一列表示当时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第二列表示每一处理相对于对照( c k ) 增加的百分比 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增加的原因是土壤改良材料中秸秆作为植物残体,含有作物生长 所需要的大量和微量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在秸秆腐解过程中能够陆续释放出来,不但能够增 加沙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的含量,还能够为农作物所利用,作为土壤养分的来源。这与一些 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同( 李志洪等,2 0 0 4 :王蹁2 0 0 8 :陈尚洪等,2 0 0 6 :余延丰等,2 0 0 8 ) 。 研究发现,秸秆施入沙质土壤还能起到提高磷的有效性的作用,这可能是秸秆腐解能够产 生有机酸,有机酸根离子被吸附在土壤表面,占据了一部分吸附位,从而减少了土壤对阴离 子养分( 磷) 的吸附固定作用,使磷的吸附量降低。另外,有机酸的功能基中含有c o o h , - o h 等,有机酸可以通过这些功能基产生螯合和溶解作用,这些功能基通过与c a 2 + 等离子的 螯合,能够释放一些被束缚的养分,如磷,从而提高了磷的有效性( 陈宇珲等,1 9 9 8 ) 。这与 第4 章秸秆改良材料对十壤磷素的活化作用 范秀明( 2 0 0 7 ) 研究的秸秆腐解对秸秆土界面无机磷有效性的影响相一致。 表4 - 2 油菜秸秆改良材料不同处理的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 m g k g 1 ) t a b l e4 2t h ec 。n t e n t 。fa v a i l a b l ep h 。s j 们j sb yd i f f e r e n t 仃e a t m e n t s ( m g - k g - 1 ) 注:表格中每个培养时闻下的第一列袭示当时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第二列表示每一处理相对于对照( c k ) 增加的百分比 4 1 2 秸秆改良材料添加量对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不同添加量间进行比较,由表4 1 、4 2 可以看出,秸秆改良材料在沙质土壤中的添加量 不同,沙土中有效磷含量也不同。其趋势是随着改良材料添加量的增加,沙质土壤中有效磷 含量普遍增加;并发现培养时间不同,有效磷含量也不同。 在小麦秸秆改良材料的处理中,添加量为a 1 的处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添加量为a 2 和 a 3 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从表4 1 看出,添加量为a 1 的处理,在分别培养1 0 天、 3 0 天、6 0 天、9 0 天后,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达到1 7 4 9 m g k g 1 、2 5 8 8 m g k g 1 、2 8 0 3 m g k g 1 和2 7 1 8 m g k 9 1 ,培养1 0 天时比对照低8 0 0 ,其余分别比对照提高1 3 6 5 、3 2 6 0 和2 3 1 6 ; 添加量为a 2 的处理,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达到2 0 6 6 m g k g 1 、2 8 4 6 m g k g 1 、3 1 0 9 m g k 9 1 和3 0 9 0 m g k 9 1 ,分别比对照提高8 7 0 、2 5 0 0 、4 7 0 8 和4 0 0 0 ;为a 3 的处理,沙质土 壤有效磷含量分别达到2 3 1 7 r a g k 9 1 、3 0 2 3 r a g k 9 1 、3 2 4 1 m g k g 1 和3 5 5 4 m g k g 1 ,分别比对 照提高2 1 9 0 、3 2 7 5 、5 3 3 2 和6 1 0 4 。一 在油菜秸秆改良材料的处理中,与对照相比,各添加量处理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 脚0 5 ) 。 研究发现,添加量为a 1 的处理,在分别培养1 0 天、3 0 天、6 0 天、9 0 天后,沙质土壤有效磷 含量分别达到2 3 9 1 m g k 9 1 、2 9 4 9 m g k g 1 、3 0 2 6 m g k g 1 和3 0 2 5 m g k g - 1 ,其分别比对照提高 1 7 叫南人学顺i 。;似地义 2 57 5 、2 95 3 、4 31 3 t l3 7 0 8 ;漆加城山a 2 柏处删,沙质i 璀南设i | 彝禽j 分别哒州 2 82 4 r a gk g 。3 2 】6 r a gk r 2 3 25 0 r a gk 9 1 和3 33 8 m gk e 2 - 分圳比州j r t 抛“4 85 5 、4 】2 3 , 5 37 3 , | _ 1 15 l2 3 :山a 3 的处删沙质 坤有败磷矗i # 讣别丛驯3 il5 r a gk g 、3 40 8 m g k g 、 3 55 0 m gk g t :r l3 62 5 r a gk g 。,分别比删照提高6 38 5 、4 6 帅、6 79 _ 6 42 4 413p a m 在秸秆改良材料中的添加比例对沙质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从嵌4 - 1 、4 2 删“看,p a m 在稍秆改良利料c i i f l , j 洙m l 比例小】n l x , j 沙赝i 壤自被麟卉埘 有定的影响儿耵杖磷古龇| ;i f 着故良制辩中p a m 禽蹦的j 目加l j i j 舢i 。 1o 】。目愤 = 3 0 童 2 0 1 0 * 4 0 , 芋3 0 邕 盏 墨” o t 。 。 。_ y ,r 姑 : 喜 i 落 差i 。 oa i 。m d m o e 0 4 0 f 06 2 。预值 互l 。 一 。 目 2 0 如 鼙 裁1 0 # 01-r,-1。 02 03 04 0 b * i ;器i 0 量秸8 ”“”“”“”“”+ “9 “” 。慧黜慧:嬲燃:慧;黠皙! :淼 一 二 l 第4 章秸秆改良材料对土壤磷素的活化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小麦秸秆改良材料的沙质土壤,在处理1 0 天、3 0 天、6 0 天、9 0 天 后,未添加p a m 的处理,有效磷含量均最低:而添加量为a 1 的t 2 ,3 处理其有效磷含量最大, 分别达到1 9 5 9 m g k g 、2 7 9 1 m g k g - ! 13 0 8 9 m g k g j 和2 9 9 4 m g k 9 1 :添加量为a 2 的t 5 ,3 处 理有效磷含量最大,分别达到2 2 5 5 m g k 9 1 、2 9 8 0 m g k 岔1 、3 2 2 5 m g k 9 1 和3 3 5 0 m g k g 1 ;添 加量为a 3 的t 1 0 ,3 处理有效磷含量最大,分别达到2 4 9 1 m g k g 1 、3 2 4 6 m g k g 、3 3 5 2 m g k 百1 和4 0 2 5 m g k g 1 。相关性分析显示,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 9 8 7 8 、0 9 8 7 1 、0 9 8 0 8 ,在各 个添加量水平中,p a m 含量与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均达到了显著正相关。 添加油菜秸秆改良材料的沙质土壤,在处理1 0 天、3 0 天、6 0 天、9 0 天后,未添加p :a m 的处理,有效磷含量均最低:而添加量为a l 的佗,3 处理其有效磷含量最大,分别达到 2 4 6 0 m g k g 、3 1 5 7 m g k g 、3 1 7 8 m g k g 1 和3 2 6 8 m g k 9 1 ;添加量为a 2 的t 5 ,3 处理有效磷含 量最大,分别达到3 :9 2 m g k g 1 、3 4 4 6 m g k 9 1 、3 2 7 4 m g k 分1 和3 5 1 4 m g k 分1 ;添加量为a 3 的 t 1 0 ,3 处理有效磷含量最大,分别达到3 6 5 7 m g l 嘻1 、3 5 1 2 m g k g 1 、3 6 2 6 m g - k g d 和3 9 9 5 m g k 9 1 。 由此可知,在秸秆改良材料中p a m 的添加量对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会产生影响,并且随着秸 秆改良材料中p a m 含量的增加,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逐渐增加。相关性分析显示,其相关系 数分别达到了0 9 8 4 9 、0 9 8 8 6 、0 9 2 1 5 ,在各个添加量水平中,p a m 含量与沙质土壤有效磷 含量均达到了显著正相关。 4 1 4 土培时间对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培养时间会对不同处理的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有一定影响,结果如图4 2 、4 3 所示i 一酬 图4 - 2 不同培养时间小麦秸秆改良材料不同处理的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 f i g 4 - 2t h ec h a n g eo f t h ec o n t e n to f a v a i l a b l ep h o s p h o r u $ f o rd i f f e r e n tt r e a t m e n t s 1 9 黼煳驱嬲勰姻憾0_ 一。螂搿w黼黼黼黼黼 南人硕- t 75 何沦文 二- 、 i b 0 子 b o 占 嘲i 如 器 耧 忙 鸳聱; 卅 1 0 天图:砌天口6 ( ) 天日90 _ 天 + 谍黼+ 删 c i ( 1 2 他,1 t 2 , 2 3 2 ,3 1 1 5 q 5 ,1 t s , 2 t 5 ,3 t i o t i o , 1 1 1 0 , 2t i o ,3 处刊编号 图4 - 3 不同培养时间油菜秸秆改良材料不同处理的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 f i g 4 3t h ec h a n g eo ft h ec o n t e n to fa v a i l a b l ep h o s p h o r u sf o rd i f f e r e n tt r e a t m e n t s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噌加:对照中有效磷含量基本没有变化。对于其余各处 理,在1 0 天、3 0 天6 0 天、9 0 天后,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譬增加趋势。但是,添加小麦 秸秆改良材料的处理中,有几个处理的有效磷含量在培养9 ( ) 天后略低于培养6 0 天;它们是 他,l 、t 2 ,2 、t 2 ,3 、t 5 ,0 、t 1 0 ,其之间的差距并未达到显著水平。添加油菜秸秆改良材料的 处理中,有几个处理也出现了相同情况,它们是t 2 、t 2 ,】、t 2 ,3 、t i o 、t i o ,1 、- ,也未达到显 著水平。 4 1 5 不同种类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中磷素的活化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在沙质土壤中添加小麦和油菜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均有影响。添加不同种类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影响趋势相同,但不同秸 秆改良材料对沙土有效磷的影响有一定差异。从整体平均值来看,添加油菜秸秆改良材料之 后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比添加小麦秸秆改良材料之后更高,且随着培养时间不同。在分别 培养1 0 天、3 0 天、6 0 天、9 0 天之后,添加油菜秸秆改良材料的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比添 加小麦秸秆改良材料之后增加了3 5 8 2 、1 3 2 0 、7 3 4 、6 6 8 。两种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 土壤有效磷影响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p 3 0 天( 2 8 1 9 m g k g 1 ) 1 0 天( 2 0 4 4 m g k g 。1 ) ;添加油菜秸秆改良材料后平均有效磷含量的大小依次为9 0 天 ( 3 3 2 9 m g k 9 1 ) 6 0 天( 3 2 7 5 m g k g 1 ) 3 0 天( 3 1 9 1 m g k g ) 1 0 天( 2 7 7 6 m g k g 1 ) 。可以 认为,添加秸秆改良材料可以增加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起到活化沙质土壤中磷素的作用。 ( 2 ) 秸秆改良材料在沙质土壤中的添加量不同,沙土中有效磷含量也不同。其趋势是随 着改良材料添加量的增加,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普遍增加。与对照相比,添加量为2 9 k g - 1 的处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添加量为5 9 k 9 1 和1 0 9 k g 1 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 ( 3 ) p a m 在秸秆改良材料中的添加比例不同对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其 有效磷含量随着改良材料中p a m 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秸秆改良材料的沙质土壤,在不同 的培养时间,未添加p a m 的处理,有效磷含量均最低;而其余添加量处理,有效磷含量最大 的处理均为t 2 ,3 、t 5 ,3 、t 1 0 ,3 。相关性分析显示,p a m 含量与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均达到了 显著正相关。 ( 4 ) 培养时间会对不同处理的沙质土壤对磷吸附率有一定影响。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 对照对磷的总平均吸附率基本没有变化。对于其余各处理,在10 天、3 0 天、6 0 天,9 c ! 天后, 沙质土壤对磷的总平均吸附率呈增加趋势。 ( 5 ) 在沙质土壤中添加小麦和油菜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均有影响。 添加不同种类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影响趋势相同,都增加了沙质土壤中 有效磷含量。从整体平均值来看,在分别培养1 0 天、3 0 天、6 0 天、9 0 天之后,添加油菜秸 秆改良材料的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比添加小麦秸秆改良材料的高,并且两者之间的差异达 到了显著水平( p 0 0 5 ) 。由此可知,两种秸秆改良材料均可以增加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 并对沙质土壤中的磷起到很好的活化作用,但是油菜秸秆改良材料的影响更加显著。: 2 l 第5 章秸秆改良材料对十壤供磷特征的影响 第5 章秸秆改良材料对土壤供磷特征的影响 磷是植物不可缺少的大量营养元素,在生产中,一方面,多数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很低, 难以满足植物的要求,土壤对施入的磷具有吸附、固定和沉淀作用,如何提高土壤固有磷以 及施入磷的有效性一直受到重视;另一方面,磷素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物质,磷素迁移导 致的水污染问题引起世界范围的普遍关注( 黄文钰等,1 9 9 7 ;欧阳球林,1 9 9 9 ) 。对磷素有效 性、迁移性进行合理调控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如何才能提高磷肥利用率,就 显得十分重要,而要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就必须对磷肥进入土壤后的动态,如吸附、解吸等 有更清楚的认识,为经济合理地使用磷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通过在沙土中添加秸秆沙质土壤改良材料,研究与沙质土壤对磷素吸附解吸的特征, 揭示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与磷素相互作用的影响。 5 1 小麦秸秆改良材料对土壤供磷特征的影响 5 1 1 不同处理间沙质土壤吸附磷的特征 为了探讨小麦秸秆改良材料对磷吸附强度和容量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小麦秸秆改良材料 配比处理土壤对磷的等温吸附特征。 表5 1 小麦秸秆改良材料不同处理的沙质土壤对磷的吸附率( ) t a b l e5 - 1a d s o r p t i o nr a t e so f p h o s p h o r u sf o rd i f f e r e n tt r e a t m e n t s ( ) _一 处理时间 编号1 0 天3 0 天6 0 天9 0 天 c k4 5 9 l 0 0 0 1 2 t 2 ,1 t 2 ,2 t 2 ,3 t 5 1 5 ,1 t 5 ,2 t 5 3 t l o t 1 0 ,1 t 1 0 ,2 t 1 0 , 3 4 7 4 l 4 7 9 1 4 8 6 1 4 8 8 3 4 9 3 4 5 0 8 6 5 1 0 9 5 1 8 0 5 2 3 2 5 3 8 5 5 4 5 7 5 6 1 0 3 2 7 4 3 6 5 8 8 6 3 6 7 4 7 1 0 7 8 1 1 2 8 1 2 8 3 1 3 9 6 1 7 2 9 】8 8 6 2 2 1 9 4 4 8 0o 0 0 4 7 5 6 6 1 6 4 8 0 87 3 2 4 8 8 08 9 3 4 9 0 49 4 6 4 9 5 71 0 6 5 5 1 1 l1 4 0 8 5 1 3 61 4 6 4 5 2 0 91 6 2 7 5 2 6 31 7 4 8 5 4 1 82 0 9 4 5 4 9 22 2 5 9 5 6 4 7 2 6 0 5 4 4 1 lo o o 5 0 7 0 1 4 9 4 5 1 3 81 6 4 8 5 2 2 81 8 5 2 5 2 6 91 9 4 5 5 3 4 02 1 0 6 5 5 1 02 4 9 1 5 5 5 l 2 5 8 4 5 6 4 02 7 8 6 5 7 1 02 9 4 5 5 8 8 l3 3 3 3 :a 击 5 9 8 2 3 5 6 2 6 1 5 3 3 9 4 9 4 5 3 0 4 9 0 8 4 9 7 8 5 0 6 9 5 1 1 2 5 1 8 3 5 3 5 5 5 3 9 8 5 4 8 9 5 5 6 l 5 7 3 4 5 8 3 6 6 0 0 9 o o o 8 3 4 9 8 9 1 1 9 0 1 2 8 5 1 4 4 2 1 8 2 l 1 9 1 6 2 1 1 7 2 2 7 6 2 6 5 8 2 8 8 3 3 2 6 5 注:表格中每个培养时阊下的第一列表示当时沙质土壤对磷的吸附率,第二歹b 表示每一处理相对与对照( c k ) 增加的百分比 ( 1 ) 添加秸秆改良材料对磷的总平均吸附率的影响 从表5 1 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的沙质土壤对磷的总平均吸附率不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 舶南人丫! 倾卜学位论文 j ,小友利i 朴改良材利的_ :壤对磷的总平均吸附率将遮增加,但培养时间刁i l 刊,对僦的丫均i i 搜 附牢也爿i 闻。j 0 刈j ! c 4 :i i 比,枉各培养时问添力u 猫朴改良材料的沙质一l 壤对磷的、i i 均吸刚牢均 达剑厂显蒋性筹异( p 0 0 5 ) 。徊:分别培养1 0 人、3 0 火、6 0 天、9 0 犬后,t , , 搽j j l l 改良利料的- l 一 壤对磷的平均吸附宰分别达剑5 1 0 6 、5 1 3 2 、5 5 3 9 _ 乖1 15 3 8 6 ,分别比剥j 嫩提高l1 2j 、 14 5 5 、2 5 5 8 和18 9 0 。 ( 2 ) 科币i :改良材料添加姑对磷的总平均吸附率的影响 从表5 1 可以看出,小友科秆改良材料在沙质1 j 壤中的添加龄不同,对磷的总平均吸附率 影响也不同。其趋势足随着改良材料添加龄的增加,沙质十壤对磷的吸附率将遍增加;九:发 现培养则问不同,列磷的吸附率也不同。添加域为a 1 的处理。在分别培养1 0 天、3 0 天、6 0 大、9 0 大厉,沙质十壤对磷的平均吸附率分别达到4 8 1 9 、4 8 3 7 、5 1 7 6 昶15 0 1 7 ,分 别比对照提高4 9 7 、7 9 7 、1 7 3 5 和1 0 7 5 :添加堵为a 2 的处理,沙质士壤对磷的平均 吸附率分别达剑5 0 7 7 、5 1 0 3 、5 5 1 0 和5 3 5 6 ,分别比对照提高1 0 5 9 、1 3 9 1 、2 4 9 2 和1 8 2 4 :添加餐为a 3 的处理,沙质j 十壤对磷的平均吸附率分别达到5 4 2 1 、5 4 5 5 、5 9 3 2 和5 7 8 5 ,分别比对照提高18 0 8 、2 1 7 6 、3 4 4 7 和2 7 7 0 。与对照相比,添加撬为a 1 的处理在培养1 0 天和3 0 天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添加最为a 2 的处理均达到了显著差异 ( j , 3 0 i 0 天) 。 5 1 2 等温吸附曲线与吸附参数 对等温吸附试验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如表5 2 显示,对照土样及经小麦秸秆改良材 料处理过的土壤对磷的吸附均可以用l a n g m u i r 方程( 1 x = i x m k c + i x m ) 来描述。 根据l a n g m u i r 方程可以计算磷吸附的物理化学参数。 l a n g m u i r 方程式为:( 1 胆1 x , k c + 1 x m ) 式中:c 为平衡溶液的浓度( m g 分1 ) ;肋每克土壤吸附磷的毫克数即磷的吸附量; 为磷的最大吸附量;础吸附平衡常数。 一般情况下k 为正值,脆的大小表示反应自发的强度,趱大,表示其自发程度越强, 也表示土壤吸附磷的能力越强。m b c 是砀和k 的乘积,为最大缓冲容量,它综合反映了和k 两个因素的作用,能更好的地表示土壤的吸磷特性。m b c 值越大,土壤结合磷的能力越强。 两南人倾卜。何论文 处理 编号 表5 - 2 小麦秸秆预处理材料不同处理问沙质土壤对磷的i , a n g m u i r 方程 l a n g m u i r 方程 r 2 l a n g m u i r 方程 r 2 1 i x = 1 | x m k c + 、| x m1 x = i 脒m k c + 、汊m c k0 o o1 6 x + 0 0 0 8 9o 9 7 6 9 ”o 0 0 16 x + 0 0 0 8 9o 9 8 6 4 “ t 20 0 0 1 7 x + 0 。0 0 8 8o 9 8 0 5 “0 。0 0 1 8 x + 0 0 0 8 70 9 9 3 7 ” t 2 10 0 0 1 8 x + 0 0 0 8 8 0 9 9 0 6 + 0 0 0 1 9 x + 0 0 0 8 6o 9 9 3 3 t 2 20 0 0 19 x + 0 0 0 8 7o 9 9 3 8 o 0 0 19 x + 0 0 0 8 60 9 8 2 7 t 2 3 0 0 0 2 0 x + 0 0 0 8 40 9 8 7 9 0 , 0 0 2 ix + 0 0 0 8 4 o 9 8 2 7 t 5 0 0 0 1 9 x 十o 0 0 8 70 9 9 1 2 ”0 0 0 2 0 x + 0 0 0 8 4o 9 9 2 8 ” t 5 10 0 0 2 0 x + 0 0 0 8 6 o 9 9 3 4 “0 0 0 2 0 x + 0 0 0 8 3o 9 912 ? t 5 20 0 0 2 0 x + 0 0 0 810 9 9 3 7 0 0 0 2 2 x + 0 0 0 8 2 0 9 8 7 4 t 5 3 0 0 0 2 i x + 0 0 0 7 70 9 9 5 0 。0 0 0 2 3 x + 0 0 0 8 00 9 9 1 2 t 10 0 0 0 2 0 x + o 0 0 8 30 9 9 0 3 ”0 0 0 2 i x + 0 0 0 7 80 9 8 0 1 ” t 1 0 10 0 0 2 1 x + 0 0 0 7 9 0 9 8 1 7 ”0 0 0 2 3 x + 0 0 0 7 50 9 8 7 9 “ t 10 , 20 :0 0 2 2 x + 0 0 0 7 60 9 9 2 8 0 0 0 2 3 x + 0 0 0 7 1 0 9 9 2 8 t 10 30 0 0 2 3 x 0 0 0 7 40 9 8 4 4 + 0 0 0 2 4 x + 0 0 0 6 70 9 9 4 6 。 - - - - - _ - - _ _ _ - _ _ _ - _ - _ - _ 。_ 一_ _ _ _ _ _ _ 。_ _ _ _ - - _ _ _ - - - - _ _ - - - - _ _ - - - _ - _ l _ _ _ l _ - - _ _ _ _ _ _ _ - 。- _ 。“。- 。一 时间 处理6 0 天9 0 天 编号l a n g m u i r 方程 r 2 , 、l a n g m u i r 方程 r 2 1 x = i i x t o k c + i x m 1 x = i i x , , k c + 1 x m c k0 0 0 1 7 x + 0 0 0 8 9 0 9 7 0 1 。0 0 0 1 6 x + 0 0 0 8 90 9 6 1 6 t 20 0 0 1 9 x + 0 0 0 8 40 , 9 8 1 0 ”0 0 0 1 9 x + 0 0 0 8 5 0 9 7 0 6 ” t 2 1 0 0 0 2 0 x + 0 0 0 8 30 9 8 6 9 0 0 0 1 9 x + 0 0 0 8 40 , 9 8 1 8 。 t 2 20 , 0 0 2 0 x + 0 0 0 8 1 0 9 9 0 9 0 0 0 2 0 x + 0 0 0 8 30 9 8 6 7 1 2 30 0 0 2 2 x + 0 0 0 8 1 0 9 9 1 4 0 0 0 2 i x + 0 0 0 8 20 9 9 3 4 t 50 0 0 2 1x + o 0 0 8 0o 9 7 9 4 ”0 0 0 2 0 x + 0 。0 0 8 2 0 9 3 3 3 ” t 5 1 0 0 0 2 1 x + 0 0 0 7 60 9 8 6 1 0 0 0 2 i x + 0 0 0 7 70 9 5 9 9 t 5 20 0 0 2 2 x + 0 0 0 7 3 0 9 8 7 9 0 0 0 2 2 x + 0 0 0 7 40 9 7 4 2 15 30 0 0 2 4 x + 0 0 0 7 00 9 9 19 0 0 0 2 3 x + 0 0 0 7 2 0 9 9 5 9 t 1 0 0 0 0 2 2 x + 0 0 0 6 6 0 9 5 1 7 ”o 0 0 2 1 x + o 0 0 6 80 9 1 9 2 ” t 1 0 10 0 0 2 3 x + 0 0 0 6 4 0 9 8 7 7 0 0 0 2 3 x + 0 0 0 6 60 9 2 4 5 t 10 2o 0 0 番x + o 0 0 5 90 9 8 8 9 ” 0 0 0 2 4 x + 0 0 0 6 50 9 9 3 2 ” t 10 30 0 0 2 5 x + o 0 0 5 60 9 9 5 7 o 0 0 2 5 x + 0 0 0 5 80 9 9 2 2 。 注:表示在9 5 水平具有显著差异 根据l a n g m u i r 方程,以1 ( 2 为自变量,以1 x 为因变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出决 定系数r 2 。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磷吸附特征能很好的用该方程描述。 5 1 2 1 土壤磷的最大吸附量 第5 章秸秆改良材料对- 二壤供磷特征的影响 表5 3 小麦秸秆改良材料不同处理的沙质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j 0 ( m g l 嘻1 ) t a b l e5 - 31 1 1 em a x i m u ma d s o r p t i o nc a p a c i t y ( x m ) o f p h o s p h o r u sf o rd i f f e r e n tt r e a t m e n t s ( m g - 。1 ) 注:表格中每个培养时同l = 的第一列表示当时沙质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蜀a ,第二列表示每处理相对于对照( c k ) 减少的百 分i :g ( 1 ) 添加秸秆改良材料对磷的最大吸附量的影响 从表5 3 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的沙质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不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了 小麦秸秆改良材料的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普遍降低。与对照相比,在各培养时间添加小麦 秸秆改良土壤的沙质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 胚o 0 5 ) 。在分别培养1 0 天、 3 0 天、6 0 天、9 0 天后,添加改良材料的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5 0 8 4 5 m g g - 1 、 4 8 3 3 7 m g g - 1 、4 6 3 7 2 m g g - 1 和4 7 0 5 6 r a g g - 1 ,分别比对照减少1 8 6 5 、2 2 6 6 、2 3 4 9 和2 3 5 3 。 ( 2 ) 秸秆改良材料添加量对磷的最大吸附量的影响 从表5 3 可知,小麦秸秆改良材料在沙质土壤中的添加量不同,对磷的最大吸附量也不同。 其趋势是随着改良材料添加量的增加,沙质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普遍降低;并发现培养时 间不同,对磷的最大吸附量也不同。添加量为a 1 的处理,在分别培养1 0 天、3 0 天、6 0 天、 9 0 天后,沙质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5 4 9 2 9 m g g - 1 、5 2 9 5 l i n g g - 1 、5 0 2 8 2 m g g - 1 和 5 1 0 6 4 m g g - 1 ,分别比对照减小1 2 1 1 、1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