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论文)饶阳凹陷油气勘探潜力分析与目标评价.pdf_第1页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论文)饶阳凹陷油气勘探潜力分析与目标评价.pdf_第2页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论文)饶阳凹陷油气勘探潜力分析与目标评价.pdf_第3页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论文)饶阳凹陷油气勘探潜力分析与目标评价.pdf_第4页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论文)饶阳凹陷油气勘探潜力分析与目标评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论文)饶阳凹陷油气勘探潜力分析与目标评价.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自1 9 6 4年钻探至今己 经历4 0 年。在勘探的中、早 期阶段,以构造油藏勘探为主。 近年来,随着饶阳凹陷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构 造油藏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发现规模储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勘探工作转向 应用新 理论、 新技术寻找隐蔽油藏, 如低幅度油藏、 地层超覆油藏、岩性油藏等。 首先, 本文从研究饶阳凹陷基本石油地质特征入手,在总结饶阳凹陷各区带油气形成条 件及油气富集规律的基础上,依据各区带勘探程度、资源潜力、勘探领域、 研究 认识程度等不同因素, 对饶阳凹陷油气勘探潜力进行整体评价,认为: 饶阳凹陷 是冀中 坳陷油气最富集的凹陷, 剩余资源量仍然较大;饶阳凹陷还存在勘探程度 较低的 区 带, 以 及高 勘 探程 度区 带 还 存在 低勘 探程 度 层系; 饶阳 凹陷 具 备 形 成隐 蔽油藏的4个有利石油地质条件;不同构造沉积背景的 成藏模式不同; 湖盆周边 e s 3 . e s l 最有利于形成多种储集类型的自 生自 储式岩性油藏;主生油洼槽区大型 生长断层及控油断层两侧最有利于形成下生上储式岩性油藏;富油气区 层间小断 层形成的圈闭亦是不可忽视的勘探目 标。其次,经过对饶阳凹陷各区带油总资源 量、资源丰度、可采储量等参数的综合分析及评价, 优选出留 西构造带、兹县 斜 坡中北部、杨武寨构造带、南马庄地区为i 类区带。 对这 4个区带进行勘探潜力 分 析 与目 标 评 价, 发 现 落 实 构 造、 岩 性 圈 闭 共3 9 举, 从 中 优 选出2 5 个 有 利目 标 , 其中,岩性圈闭1 3 个,构造圈闭1 2 个。 构造圈闭 虽然面积较小、资源量相对较 少, 但复杂断块构造圈闭 仍是下步勘探重点;岩性圈闭资源量较大,是下一步钻 探的主要领域。 关键词:饶阳凹陷:油气勘探潜力;潜力分析:目 标优选:目 标评价 ab s t r a c t s r a o y a n g s a g o f j iz h o n g d e p r e s s io n in b o h a iw a n b a s in h a s w it n e s s e d 4 0 y e a r s o f e x p lo r a t io n h is t o ry s i n c e 1 9 6 4 . a t e a r ly s t a g e a n d m id d le s t a g e o f t h e h is t o ry , s t r u c t u r a l t r a p s w e r e e x p lo r a t io n t a r g e t s a n d m o s t o f t h e m w e r e u n v e i le d t o b e c o m m e r c i a l r e s e r v e s . wit h t h e d e g r e e o f e x p lo r a t io n p r o g r e s s iv e ly h ig h e r , a n d w it h t h e b r e a k t h r o u g h o f a p p lic a t i o n o f n e w e x p lo r a t io n t h e o ry a n d t e c h n o lo g ie s , a t la t e s t a g e , s u b t le t r a p s s u c h a s lo w - c lo s u r e s t r u c t u r e t r a p s , s t r a t ig r a p h ic t r a p s a n d lit h o lo g ic t r a p s a r e r e a l is t ic a lly t u r n in g i n t o p r o s p e c t s . i n t h is a r t ic le , t h e a u t h o r e v a l u a t e s h y d r o c a r b o n p o t e n t i a l o f r a o y a n g s a g o n t h e b a s is o f d e g r e e o f e x p lo r a t io n in d iff e r e n t s t r u c t u r a l b e lt a n d o f r e s o u r c e s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t h e w h o le s a g b y s t u d y in g p e t r o le u m g e o lo g ic c o n d it io n s a n d in fl u e n c in g f a c t o r s o f p e t r o le u m a c c u m u l a t io n . f r o m t h e p o in t o f v ie w o f t h e a u t h o r , r a o y a n g s a g is m o s t p e t r o le u m - a b u n d a n t o n e o f t h e s a g s in j iz h o n g d e p r e s s io n a n d it s r e s id u a l p e t r o le u m in - p la c e is c o n s id e r a b le . t h e r e a r e s t il l s t r u c t u r a l b e lt s a n d o b j e c t iv e f o r m a t io n s w it h lo w d e g r e e o f e x p lo r a t io n f a v o r a b le g e o lo g ic c o n d it io n s f o r s u b t le t r a p s . in t h e s a g . t h e r e e x is t e d f o u r d iff e r e n t r e s e rv o i r mo d e l s f o u n d b a s i n in d iff e re n t s e d im e n ta ry f a c ie s z o n e . a lo n g t h e la k e s t ra n d lin e o f t h e d e v e lo p e d lit h o lo g ic t r a p s , w it h s e lf - p e t r o le u m g e n e r a t in g a c c u m u la t in g . g r o w t h f a u lt a n d p e t ro le u m - c a r r ie r f a u lt in t h e m a in o il- g e n e r a t in g t r o u g h a r e b e n e f ic ia l t o lit h o lo g ic t r a p s w it h c h a r a c t e r is t ic lo w e r f o r m a t io n o il g e n e r a t in g a n d u p p e r f o r m a t io n o il- a c c u m u la t i n g . t h e a u t h o r a ls o p o in t s o u t t h a t l i u x i s t r u c t u r a l b e lt , t h e c e n t e r a n d n o rt h p a rt o f l ix ia n s lo p e , y a n g w u z h a i s t r u c t u r a l b e lt a n d n a n m a z h u a n g a r e a a r e f a v o r a b le e x p lo r a t io n t a r g e t s o n t h e g r o u n d s o f r e s o u r c e s a s s e s s m e n t , a b u n d a n c e o f a c c u m u la t io n a n d e v a lu a t io n o f r e c o v e r a b le r e s e rv e s . a f t e r f in d in g 3 9 t r a p s , t h e a u t h o r c h o o s e 2 5 p r o s p e c t s , w h ic h in c l u d e s 1 2 s t r u c t u r a l o n e s a n d 1 3 lit h o lo g ic o n e s . a lt h o u g h s t r u c t u r a l o n e s a r e o f s m a ll b lo c k s , t h e y a r e s t i ll w o r t h p r o s p e c t in g . l it h o lo g ic o n e s a r e o f la r g e p o t e n t i a l r e s e rv e s , t h e y a r e t h e m a in t a r g e t o f e x p lo r a t io n . k e y w o r d s : r a o y a n g s a g , p e t r o le u m p o t e n t ia l, p o t e n t ia l a n a ly s is , t a r g e t o p t im iz i n g , t a r g e t e v a lu a t io n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 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或其 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 名: 可 fo 日 期: a n y , s . 3 o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 解中国 石油勘探开发 研究院 有关 保留、 使 用学 位论 文的 规定, 即: 中国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 校 可以 公 布 论文的 全部 或 部分内 容, 可以 采 用影印 、 缩印 或 其 他 复 制 手段 保 存 论文。 ( 保密的 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 此规定 ) 签 名 : 一 -l a 一一 叫一 导 师 签 名 : 羊 丝 一 日 期 : 匕 竺小 。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饶阳凹陷位于冀中坳陷中部,东起献县凸起,西至高阳低凸起,北接霸县凹 陷,南至衡水断层( 见图1 1 ) ,勘探面积约6 3 0 0 k r n 2 ,是冀中东部凹陷带勘探程 度较高、油气最富集且具备较大勘探潜力的凹陷之。 1 1 勘探概况 截止2 0 0 3 年底,全区除完 成l :1 0 万重力、磁力、电法普 查外,二维地震完成了 3 0 0 5 8 k m ,测网密度为0 5 1 至 l l k m 。三维地震勘探始于 1 9 8 9 年的留西三维区,到目前 为止,分别在任丘、马西、南马 庄、八里庄、肃宁、河间、留北、 留西、大王庄、留楚、皇甫村、 杨武寨、蠡县斜坡等地区共完成 地下满覆盖面积2 2 5 5 k m 2 。并且对留西南、皇甫村、杨武寨,大王庄南、大王庄北、 留西、留北三维区地震资料进行了连片处理,路家庄、马西一南马庄、高阳、博 士庄、杨武寨、留西等兰维区地震资料进行了目标重新处理。 钻探工作于r 9 6 4 年首钻冀参l 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勘探阶段: 第一阶段为潜山钻探阶段。自1 9 7 5 年任丘潜山油田发现以来,进行了潜山大 规模钻探,先后发现了河间、八里庄、薛庄、八里庄西、留北、大王庄东、卧佛 堂、梁树等九个太中型潜山油藏。它们的类型之多、储量之大、产量之高,都居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全国首位。 第二阶段是第三系勘探阶段,发现了南马庄、马西、八里庄、河间、肃宁、 留西、大王庄、杨武寨、高阳、留楚等十个第三系油气富集带。 近年来,随着饶阳凹陷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构造油藏勘探程度越来越高, 发现规模储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勘探工作进入第三阶段,郎应用新技术、新方法 扩大找油阶段。在留楚、留西、肃宁北部、八里庄、杨武寨等地区复杂断块勘探, 在南马庄、河间潜山勘探均取得新进展;在大王庄东断层下降盘e d 、留西e s 3 岩 性油藏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相继发现了c h g 、j x w 、q n j 、ei f o 、e s 3 、e s 2 、e s l 、 e d 、n g 、n m 等十一套含油层系a 截止目前,该区共完钻各类探井8 2 8 口,其中获工业油流井3 8 9 口,低产并 1 5 6 口,出水井8 8 口,末下油层套管井1 8 6 口,正待试油井9 口,勘探成功率为 4 7 0 ( 见附表1 ) 。 1 2 研究思路及内容 本项研究主要攻关目标是:对饶阳凹陷有利区带进行勘探领域、油气勘探 潜力分析:有利勘探目标的发现落实及评价。 根据攻关目标制定研究思路如下:从饶阳凹陷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入手, 在总结饶阳凹陷各区带油气形成条件及油气富集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各区带间勘 探程度、资源潜力、勘探领域、研究认识程度的不同,立足剩余资源,综合地质 研究,优选出饶阳凹陷留西一留楚构造带、蠡县斜坡中北部、杨武寨构造带及周 边、南马庄构造带等四个区带,作为下步勘探的重点区带。 在研究过程中,紧紧抓住不同区带油气勘探的关键制约因素,开展深入研究, 针对重要领域、技术难点,大力应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精细研究有利 勘探目标。通过研究,勘探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留西地区断阶带e s 3 岩性油藏 勘探取得重要突破,杨武寨构造带南端岩性油藏勘探取得新进展,发现落实了一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十学位论文 全国首位。 第二阶段是第三系勘探阶段,发现了南马庄、马西、八里庄、河间、肃宁、 留西、大王庄、杨武寨、高阳、留楚等十个第三系油气富集带。 近年来,随着饶阳凹陷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构造油藏勘探程度越来越高, 发现规模储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勘探工作进入第三阶段,即应用新技术、新方法 扩大找油阶段。在留楚、留西、肃宁北部、八里庄、杨武寨等地区复杂断块勘探, 在南马庄、 河间潜山 勘探均取得新进展; 在大王庄东断层下降 盘e d ,留 西e s 3 岩 性 油 藏勘 探 取得 重 大突 破, 相 继 发 现了c h g , j x w , q n j , e i f , o , e s 3 , e s 2 , e s i , e d , n g , n m等十一套含油层系。 截止目 前, 该区 共完钻各类探井8 2 8口 ,其中 获工业油流井3 8 9口 , 低产井 1 5 6口,出水井 88口,未下油层套管井1 8 6口,正待试油井9口,勘探成功率为 4 7 . 0 % ( 见附表 1 )。 1 . 2 研究思路及内 容 本项研究主要攻关目 标是:对饶阳凹陷有利区带进行勘探领域、油气勘探 潜力分析:有利勘探目 标的发现落实及评价。 根据攻关目 标制定研究思路如下: 从饶阳凹陷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入手, 在总结饶阳凹陷各区带油气形成条件及油气富集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各区带间勘 探程度、资源潜力、勘探领域、研究认识程度的不同, 立足剩余资源,综合地质 研究, 优选出 饶阳 凹陷留 西 一留 楚 构造带、 a县 斜坡中 北部、 杨武寨构造 带及周 边、 南马 庄构 造带 等四 个区 带, 作为 下 步勘 探的 重点区 带。 在研究过程中,紧紧抓住不同区带油气勘探的关键制约因素, 针对重要领域、技术难点,大力应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 勘探目 标。 通过研究,勘探工作取得了 丰硕成果,留西地区断阶带 勘探取得重要突破,杨武寨构造带南端岩性油藏勘探取得新进展, 开展深入研究, 精细研究有利 e s 3岩性油藏 发现落实了一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批有利勘探目 标。 共探明 含油面积2 9 1 . a m , 探明 石油地质储量6 2 4 4 0 x 1 0 4 t , 控 制含油面积4 8 . 2 k u ? , 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 8 6 6 x 1 0 4 t a 通过研究,饶阳凹陷的资源潜力得到进一步落实,并且取得了一些重要认识: 饶阳凹陷是冀中坳陷油气最富集的凹陷,剩余资源量仍然较大;区带间勘探不均 衡, 还存在勘探程度较低的区带;层系间勘探的 不均衡, 高勘探程度区带还存在 低勘探程度层系;饶阳凹陷具备形成隐蔽油藏的 4个有利石油地质条件;不同构 造沉积背景的成藏模式不同; 湖盆周边e s 3 , e s l 最有利于形成多种储集类型的自 生自 储式岩性油藏;主生油洼槽区大型生长断层及控油断层两侧最有利于形成下 生上储式岩性油藏;富油气区层间小断层形成的圈闭亦是不可忽视的勘探目 标。 1 . 3 油气勘探新成果 1 . 3 . 1 留西断阶e s 3 岩性油藏勘探取得新突破 留西断阶带位于留西构造带东部,留西一 大王庄古梁子南翼,受n n e 走向 西掉 的留 1 8 、留 1 7 、留4 1 2 断层控制形成三个断阶,地层总体上北抬南倾。本区e s 3 探明储量占留西探明总储量的3 5 . 6 % , e s 3 是该区主要含油层系, 具有油层厚度大、 储量丰度高等特点,是寻找整装储量的 有利地区. 本区e s 3 虽存在较大勘探潜力, 但多年来有两大因素制约了本区e s 3 油藏的 勘探进展: ( 1 ) 认为e s 3 油藏类型为构造油藏, 断层和古隆 起是控制油 气分布的 主控因素, 因 此仍以 构造 研究为主, 虽开 展了 精细的 构 造落实, 但圈闭 面 积 较小, 未发 现一定 规 模的 预 探目 标, 很难取得 较高的 勘 探效 益, 严 重 制约了 勘 探。( 2 ) 留1 7 断阶中 南部e s 3 储层埋藏较深, 储层物性较差,留8 8 , 8 3 e s 3 油 藏开发动 用程度低。 针对制约留 西断阶 e s 3油气勘探的关键因素,深化该区综合地质研究,构建 岩 性油藏成藏模式。 e s 3 上 地层为 湖相 沉积, 物 源主要 来自 东 部 及东 南部, e s 3 上 储 集层为三角洲成因砂体,呈东西及北西向 展布,南北走向构造与东西向展布的 三 中国石汕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角洲朵叶砂体配置, 受西掉的留1 7 、留4 1 2 断层的 切割, 加之e s l 下 、 e s 3 充足的 油源条件,因此该区是形成岩性油藏的有利场所,是寻找较大规模岩性油藏的有 利地区。 于路4 3 三角洲朵叶体岩性圈闭较高部位钻探的 路4 3 井, e s 3 上 发现厚油 层, 试油获工业油流,留西断阶e s 3 岩性油藏勘探取得突破。 路4 3 井的钻探成功有三 项重要意义: 证实了 本区 e s 3岩性油藏勘探有较大勘探潜力。 本区存在低电 阻油层。 进一步证实该区 e s 3目 的层虽埋藏较深,但具备一定的自 然产能, 将 带动本区e s 3 油藏的开发。 路4 3 井低电 阻油层获工业油流后, 对区内1 1 口 老井进行复查,发现了 厚油 层, 又 取 得一 项 重 要成 果。 1 1 口 老 井 油 层 厚 度 共 增 加2 1 0 m / 6 4 层。 路 4 3井基本探明了路 4 3岩性圈闭,探明含油面积 2 . 0 耐,石油地质储量 6 6 7 1 0 t e 于路4 4 岩性圈闭完钻的路4 4 井试油获工业油流, 基本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 0 3 x 1 0 t ,本区岩性油藏形成8 0 0 -1 0 0 o x 1 0 4 t 的 储量规模。 1 . 3 . 2杨武寨南 端构造岩性油藏勘探取得新进展 杨武寨南断鼻构造位于杨武寨构造带南端, 西邻虎北洼槽,东邻杨武寨东洼 槽,南与孙虎构造带相接, 地层总体上ws 抬、 n e 倾, 是由 一系列n e e . n e 走 向断层相互切割而形成的鼻状构造.区内己 完钻 7口 探井, 其中获工业油流井 3 口,低产井 2口,至今未上交探明储量。综合分析认为本区油源条件好,主要目 的 层e s 2 + 3 发育有多套储盖组合, 储层发育物性好, 产液量高, 埋深较浅( 2 8 0 0 - 3 2 0 0 m ),存在一定的勘探潜力,是寻找构造及岩性油藏的 有利地区。 通过层位标定、地层对比,细分砂组,研究认为地震相位发生突变既有断层 因素又有岩性因素。 研究过程中 发现,强3 8 断鼻位于构造的主体部位, 强3 8 井 e s 3 上 试油获工 业油 流。 因 此, 以 强3 8 井为出 发点, 编制了 强3 8 井区e s 3 上 i i i i i i 砂组顶面构造图。并在圈闭 较高部位钻探的强5 2 井, 该井试油获工业油流, 基本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探明 含 油 面 积0 . 8 k n z , 石油 地 质 储 量1 2 6 x 1 叭. 初 步 展 示了 本区e s 3 上 构 造 岩 性 油藏勘探的良好前景。 1 . 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此项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八项工作: 1 、 在收 集 整 理 前 人 研究 成 果的 基 础 上, 对 饶 阳 凹 陷 的 钻 井、 地 质 、 试 油、 分 析化验和地震数据等基础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整理。完善了饶阳凹陷全区的 沉积相、 生油岩等厚图 等基础图 件2 1 张。 2 、 制作了饶阳凹陷上百口 井的地震合成记录, 对主要标志层和目 的层段进行 了精细的标定,建立了速度场模型。 3 、采用 l a n d m a r k系统结合地震资料对凹陷内 标志层重新进行划分与标定, 进行了连井地层划分与对比,对有利区带完成地层对比图1 8 张近6 0 口 井。 4 、 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 确立了 饶阳凹陷的 层序面, 建立了留 西地区的 等时 地层格 架, 并 对e s 3 上 层序 单元进行了 进一 步的 体系域 划分。 5 、 钻井与地震相结合, 、 在工作站上对 t 5及各砂组底界反射轴进行追踪, 细 划了研究单元,为岩性圈闭研究打下了扎实基础。 6 、 在 l a n d m a r k系统中建立了 饶阳凹陷 所有探井和部分开发井的 地质及分层 数据库和部分井的测井曲 线库,并对测井曲 线进行了 相关处理, 建立饶阳凹陷所 有的地震工区。 7 、 在对饶阳 凹陷 整 体评 价的 基 础上, 进行洼 槽和区 带 优选 的 评价, 锁定留 西 一留 楚 构 造带、 m 县 斜坡中 北 部、 杨 武 寨 构造 带 及周 边、 南 马 庄构 造 带 等四 个 地 区为下步勘探的重点区带。 8 、发现落实构造、 岩性圈闭 共3 9 个, 从中 优选出2 5 个有利目 标, 其中, 岩 性圈闭1 3 个, 构造圈闭1 2 个. 构造圈闭 虽然面积较小、资 源量相对较少, 但复 杂断块构造圈闭 仍是下步勘探重点: 岩性圈闭资 源量较大,是下一步钻探的主要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领域。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冀中 坳陷东部有廊固、霸县、 饶阳、 深县、 束鹿、 晋县等六个富油气凹陷, 其中 饶阳凹陷 面 积最大, 勘探面积约6 3 0 0 k m 2 。 其隆 洼相间 的 地 质 构造背景, 广 泛 分布的 有效生油岩( 面积3 8 8 0 62 ) , 多 期、 多 组系的 断 裂网 络, 从 长 城系 一 上 第 三系多套良 好的 储盖组合, 为油气富集奠定了 基础。 2 . 1饶阳凹陷是冀中坳陷油气最富集的凹陷, 剩余资源量仍然较大 据2 0 0 2 年华北油田 研究院第 三次资源评价类比法评价结果, 冀 中坳陷东部6 个富油气凹陷, 石油 资 源总 量 为1 9 .5 4 7 3 x 1 叭, 剩 余 资 源总量1 0 .4 0 7 8 x 1 叭。 其中 饶阳凹 陷 石 油 资 源 量 为1 0 .6 5 4 9 x i o s t , 占 6个富油凹陷石油资源总童的 5 4 . 5 %;剩余资源量为 4 .4 1 0 9 x 1 叭, 占 剩余资 源总 盘的4 2 .4 %( 见 图 2 . 1 ),二者均以 饶阳凹陷为最 多。 按第三次资源评价盆地模拟法 计算结果, 饶阳凹陷四大生油洼槽, ( x 1 0 a t ) 0臼翻.刊 煞蘸 弘肠 朴州 携翩 雌 裸阳 羹 止10e.劝20 脚巨价 月住甚京 鹿 圈2 . 1 朋中 窗 抽凹陷 资 涯 瀚 力柱 状圈 心 2 0 0 2 年 华几 泊田 钊究 院 琳兰次 资 禅 找出 枯 油 总 聚 集 量 为i i .9 x i o l t , 己 探明 储 it 为6 .2 4 4 0 x l e t , 剩余资 源最则为5 . 6 5 6 x i o n - 饶阳 胭陷主 要 油 气富 集 带 剩余 资 源 最 仍 然 丰富 , 任 丘 构 造带 大 于1 .0 x i o b t 为1 .5 3 0 7 x 1 0 8 t , 旅 县 斜坡大 于5 0 0 0 x 1 0 4 t , 为6 7 7 2 x 1 0 0 t , 大于2 0 0 o x 1 0 0 t 的 有 大王庄、 南马庄、 杨武寨、留 西、 八里庄5 个构造带 ( 见图2 .2 )。 饶阳凹 箱是 冀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中坳陷油气最富集的凹陷,剩余资源量仍然较大,具备较大勘探潜力。 ( x 1 0 4 t ) 2 0 5 白2 0 0 9 服日 喃国 盛由 村 阿 祠 889 . 753 . 848m 孙 鹿战 妞马 廿 附且能 蛇jjjj工宁 la尸卜1:卜方 知飞j城 阵斤卜卜一西 nu6un肠叼nu介u丹u自u.“甘 血u压u品叮nu压u内u内unlnu 80的402000的e04020 杨武, ,西 八皿庄 圈 2 . 2 烧阳 凹陷 主 要 聚 油区 带剩 余 资 派 盘 分 布圈 区带间的勘探不均衡性,还存在勘探程度较低的区带 丘n 任2. 饶阳凹陷具备 “ 满凹含油”的 地质条件, 但由 于受勘探阶段性、 投入的实物 工作量、 研究认识程度、 勘探领域的 选择等因 素制约, 各区带间的勘探程度不同 , 还存在勘探程度低或相对较低的区带。 饶阳凹陷按构造单元可划分为十五个构造带,即婚县斜坡、任丘、马西、南 马庄、八里庄、河间、 肃宁、 大王庄、留西、留楚、皇甫村、 杨武寨、 武强、 孙 虎、西城向斜。 其中孙虎、 武强、 西城向 斜、兹县斜坡南端及中北部局部还未部 署三维地震勘探。 饶阳 凹 陷 探 井密 度 为0 . 1 5 口 / k n , 十 五 个区 带 平 均 探 井 密 度区 间 值 为0 .0 0 3 - 0 .4 1 口 a n ?( 见图2 .3 ), 任丘、马西、八里庄、 河间、 肃宁、 大王庄、留 西、留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楚 八 个 带 钻井 密 度? 0 .2 5 口 / k m 2 , 最 高的 为 八 里 庄0 .4 1 口 / k m , 南 马 庄、 杨 武 寨 中 等为0 .2 - 0 .2 3 口 / k in g , 最 低的为 西城向 斜0 . 0 0 3 口 / k m 2 , 其次是孙 虎0 .0 2 5 口 / k m 2 , 武强0 .0 3 口 / k m 2 , 按县斜 坡也只 有0 .0 5 口 / k m , 是八里 庄的 八分 之一, 平均 每2 0 k m 2 只有一口探井。 饶阳凹陷平均资源转化率为5 8 .6 %, 大于平均值的 有留西、 马西、 任丘、 大于 肃宁四个带, 其值分别为7 5 . 8 %, 7 4 .4 %, 7 2 .6 %和6 0 . 1 %, 资源转化率较高; 5 0 %的有八里庄、留楚、大王庄三个带,其值分别为5 6 %, 5 1 . 8 %, 5 0 .6 %, 资源转化率中等;孙虎、武强、西城还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资源转化率最低, 8785d价j乃1 氏压氏0住众氏氏 ltft -4 t 11* 4 r , 10 , 0沪 沪尹尹 矿 10 0 1 1.*1 0 1 图2 . 3饶阳凹陷各区 带探井 t,度、 资源 转化率柱状图 其次 为皇甫 村为x6 . 1 % 、 杨武寨为2 3 .7 % , 拉县 斜 坡为2 5 .2 %( 见图2 .3 ) 。 从探井密度、资源转化率两项指标可以 看出, 西城、孙虎、武强、皇甫村、 鑫县斜坡、南马庄、杨武寨勘探程度低或相对较低。其中皇甫村、武强具备形成 油藏的地质条件,是下步预探的区带:兹县斜坡、杨武寨构造带是下步扩大勘探 的有利区带;南马庄是下步深化勘探的有利区带. 中国石汕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2 . 3 层系间勘探的不均衡性,高勘探程度区带存在低勘探程度层 系 饶阳凹陷具有多层系含油的特点,从长城系高于庄组上第三系明化镇组, 共发现十一套含油层系。潜山、 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均发现富集的油藏, 但各层 系探明储量值有较大差异。 按潜山、 下第三系、 上第三系三 大构造层划分,探明储量最多的是潜 山 为4 5 7 6 4 x 1 0 4 t 1 , 占 饶阳凹陷 探明 总储量的7 3 . 3 %,下第三系探明储量 1 4 5 7 8 x 1 叭,占 总 储 量的2 3 .3 % , 上 第三 系探明 储量2 0 9 8 x 1 叭,占 总 储 量的3 .4 % ( 见图2 .4 )。 下第三系各层系中,探明储量最 多 的 是e d 为6 9 7 4 x 1 叭, 其次 是e s 3 为3 3 0 9 x 1 叭, 最少的是e s 2 , 仅为 1 4 3 1 x 1 叭 ( 见图2 .4 )。 a srs a 00阅0000 0000 01.0与 ,口j,j,.口 e l r ejl i l lt x 1 0 4 t ) 曲 砷翩 翻翩 溯曰 训曰 除一睡一一比阶哪份附麟欲悦价拼 000010000000500000005000 广沪尹了 奋 尹 尹 图2 . 4饶阳凹陷各层系探明储最柱状图 1 1 7 1 。探明。,x104t),。 1 1轰 襄 一习 荞 :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 虽不能说探明 储量少的层系勘探程度最低,或者说勘 探潜力最大,但对苗县斜坡中北部、任 丘、马西、南马庄、八里庄、肃 宁、留 西、 大王 庄、留 楚、 杨武寨十个复式油 气聚集带而言,还存在勘探程度相对低 的层系。 12001000 拼行w慈斗衫琳: 367限雌1:脚除 此田 打月 00000 j,. 东 营组 吵一上 农 沙 兰 段沙二 段 沙 一下 段 圈2 . 6舀县f a 坡中北部探明储孟柱状困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2 3 1 蠡县斜坡中北部 蠡县斜坡中北部目前已发现e d 、e s 。、e s 。+ 、e s 。、e s 。五套含油层系,构造油 藏勘探程度较高,岩性油藏存在较大勘探潜力,主要目的层为e s ,、e s 。及e d 3 。 从各层系储量构成情况看( 见图2 5 ) ,e d 仅探明储量7 7 i 0 4 t ,e s ,仅探明了高 1 4 、3 5 、4 4 构造油藏,总储量为1 0 5 i 0 4 t ,e d 、e s 。勘探程度较低。e d 、e s 。具 备形成岩性油藏的有利地质条件,岩性油藏勘探具备较大勘探潜力,尤其是e s l 1 紧临e s 。生油岩,储层主要为三角洲砂体,岩性圈闭面积大,成藏条件有利,是 下步深化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 2 3 2 任丘构造带 任丘构造带潜山探明储 量4 0 6 5 2 x 1 0 4 t ,而e s 3 仅探 明2 5 5 xi 0 4 t ,钻探证实本区 图2 6 任东坡油豫剖面承意图 e s 2 、e s 3 储层相对发育,多 数井见良好油气显示,电测解释多为差油层, e s le s 3e n 2e d 图2 7 马西洼糟探明储量柱状图 个别井厚度可达5 0 m 以上,目前没 能形成储量规模的主要原因是 没找到好储层相带。任东坡e s 3 储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三角 洲前缘分支河道、河口坝砂体, 里东西向展布,厚度自东向西减 薄,甚至尖灭,构造高点、砂体 尖灭方向、油气运移指向一致, 具备形成自生自储式岩性油藏 的有利地质条件( 见图2 6 ) 。 另辨,e s 3 下部地层超覆于潜山 咖 娜 m 重邑 瑚 姗 m 舳 o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或e s 4 e k 不整合面之上,具备形成岩性油藏、地层超覆油藏的地质条件,本区 e s 3 勘探程度低,岩性油藏勘探具备较大勘探潜力。 2 3 3 马西洼槽 从马西洼槽各层系储量构成看( 见图2 7 ) , n g 、e s l 、e s 3 探明储量较少,分别为4 3 xi 0 4 t 、 i 1 2 x1 0 4 t 、1 8 8 xi 0 4 t ,n g 、e s l 、e s 3 都具备较 好的油藏形成条件,勘探程度较低,具备一定勘 探潜力。 2 3 4 南马庄构造带 南马庄构造带e s l 、e s 2 、e s 3 探明储量之 和仅为3 1 8 x1 0 4 t ,勘探程度较低,构造油藏勘 探程度虽较高,但e s l 、e s 2 、e s 3 具备形成岩性 油藏及地层超覆油藏的有利地质条件,还存在较 大勘探潜力,是下步深化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 另外潜山仅探明储量2 0 7 i 0 4 t f i 】,勘探程度也 较低,西2 0 井i f 获得高产油流,进一步证实 南马庄潜山内幕油藏具备一定的勘探潜力。 2 3 5 八里庄构造带 八里庄构造带e d 、e s 2 探明储量分别为3 5 1 i 0 4 t 、2 7 6 xi 0 4 t ( 见图2 9 ) ,分别占探明总 储量的1 3 8 和、l o 7 ,勘探程度较低,主要制 约因素一是三维资料品质较差,构造精细解释有 e de e lt s 2e i 0 惜山 圈2 8 南马庄构造特探明储量柱状圈 2 6 0 0 2 0 0 0 1 6 0 0 1 0 0 0 6 0 0 o e s 2e d 潜山 图2 9 八里庄树造带探明惰量柱状图 一定难度,二是构造带中西部e d 储层相对不发育,加强储层预测,寻找有利相带, 进一步加强构造精细解释,会有所发现。 2 3 6 肃宁构造带 跏 跏 啪 m 如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或 e s 4 -e k不整合面之上,具备形成岩性油藏、地层超覆油藏的地质条件, 本区 e s 3 勘探程度低,岩性油藏勘探具备较大勘探潜力。 2 . 3 . 3马西洼槽 从马西洼槽各层系储量构成看( 见图2 . 7 ) , 2 5 0 n g , e s l , e s 3 探明储量较少,分别为4 3 x 1 0 t , 1 1 2 x 1 0 t , 1 8 8 x 1 0 t , n g , e s l , e s 3 都具备较 好的油藏形成条件, 勘探程度较低, 具备一定勘 探潜力。 2 . 3 . 4南马庄构造带 南马庄构造带 e s l , e s 2 , e s 3探明储量之 和仅为3 1 8 x 1 0 t ,勘探程度较低,构造油藏勘 探程度虽较高, 但 e s l , e s 2 , e s 3 具备形成岩性 油藏及地层超覆油藏的有利地质条件, 还存在较 大勘探潜力,是下步深化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 另 外潜山 仅探明 储量 2 0 7 x 1 0 0 , 勘探 程度也 较低, 西2 0 井el f 获得高产油流, 进一步证实 南马庄潜山内 幕油藏具备一定的勘探潜力。 2 . 3 . 5八里庄构造带 八里庄构造带e d , e s 2 探明储量分别为3 5 1 x 1 0 t , 2 7 5 x l 0 t( 见图2 . 9 ), 分别占 探明总 储量的1 3 . 8 % 和、 1 0 . 7 % ,勘探程度较低,主要制 、约 因 素一 是 三维 资 料品 质 较 差, 构 造 精细 解 释 有 一定难度, 二是构造带中西部e d 储层相对不发育, 进一步加强构造精细解释,会有所发现。 2 . 3 . 6肃宁构造带 羹 44井蕊掇姗 e d. 2 . 8 e s l e . 2 e s 3油山 南马庄构造带探明储量柱状图 nu门曰台“目门 nun六llnunu 一hnlljtucu工匕 丹乙n艺.几1山 e s 2 e d潜d j 图2 . 9 j l 里庄构造带探明储里柱状图 加强储层预测, 寻找有利相带,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肃宁构造带目 前探明 储量以e d 为主, 其值为1 5 1 2 x 1 0 气( 见图2 . 1 0 ) , 占 探 明总储量的7 2 . 5 % , 勘探程度相对较高,而e s l 仅探明储量2 9 4 x 1 0 t , 区内 钻遇 e s l 的井相对较少,勘探程度较低,e s 2 + 3 储层 口探明 储 最( x l 0 t ) 2 9 4 2 0 了一 bco仰zc000o咖sco400200 埋藏较深, 而e s l 储层埋藏相对较浅, 钻探证实 e s l 上 底砂岩储层相对发育,区域上e s l 物源主 要来自西南方向, 西南部储层较发育, 构造高点、 储层尖灭方向、 油气运移指向 一致, 是寻找e s l 岩性油藏的有利区,具备一定的勘探潜力。 2 . 3 . 7 大王庄构造带 潜山e s 3 e s i e d 图2 . 1 0 肃宁 构造带探明 储孟柱状胭 “” 一 101t) 一 0 4 1阵妥 从大王庄构造带各层系探明 储量构成情况看, e d , e s l , e s 3 , 潜山已形成了一定的储量规模, 但 e s 2 探明储量为零 ( 见图2 . 1 1 ), 勘探程度低。 e s 2 夹持于e s l , e s 3 之间, 具备一定的成藏条件, 但目 前还未取得突破, 需进一步深化研 究。e s 3是主力含油层系,已 探明 以曰膝附 729旧四 粉货泞岁分舫分: 洲曰训目 6004002od00d600600仰20d e s 2 图2 . 潜11 1 1 . 3 e s l e d i 1大王庄构造带探明储里柱状图 储量主要分布于构造北高点,而南高点几口 井钻探证实,油气显示普遍、显示段 较 长 , 但 试 油 产 量 较 低 , 产 液 量 低 是 制 约 本 区e s 3 勘 探 的 主 要 因 素 , 深 化 沉 积 、 储层研究,寻找有利相带, 加强老井压裂改造措施, 应有所突破。 2 . 3 . 8留西构造带 留 西构造带是饶阳凹陷最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带, 含油层系下到潜山上至n m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共发现j x w ,任、e s 3 , e s 2 , e s l , e d , n g , 咖八套含油层系, 上下第三系具有良 好的成藏条件p 1 。 但从各层系探明 储量情况看 见图2 . 1 2 ) , e s , 未上交探明储量, e s , 仅探明储量2 0 2 x 1 0 t , e s e s , 勘探程度低, e d 虽探明 储量1 0 5 3 x 1 0 t , 但路 家庄及东南部单斜带几乎未上交探明储量。 主要制约因素:一是路家庄地区三维 资料品质差,构造精细解释难度大,圈闭不落实;二是东南部楚5 2 井区单斜带构 造简单,构造圈闭目 标少。 近两年来留西地区勘探见到明显成效,以e d , e s , 为主 要 目的层钻探的路 6 9 x , 6 1 1 x 、 留4 6 3 井均获得工业油 流。 大王庄东断层下降盘针对 e d岩性油藏勘探取得突破, 路家庄地区通过三维资料重 新处理,提高了构造解释精 度,发现留西构造带中南部 e d 、e 。 , 存在较大勘探潜力, 是下步有利勘探目的层系。 2 . 3 . 9 留楚构造带 留楚构造带自1 9 9 3 年发 现留楚油田以来, 已形成年产 近 3 0 x 1 0 t的原油生产能力, 口探明 储量( xi o t ) 陈陇眯隆陡阶 腮目阴目洲阴 服圈国阴 2 0 2 网 月 潮眼 1 3 1取e d e 幻介 图2 . 1 2留西构造带裸明储皿柱状圈 潜山 戮戮撒戴撰摊瀚挑娜瀚一 勘探上以斜井钻 探、 以e d 3 下部及e s 1 上 为主要勘探目 的 层, 1 9 9 8 年发 现t 楚1 8 x , 2 4 x , 4 6 , 2 9 - 6 9 块e d , e s 产 、 油藏, 发现了 e s : 上 新的含油层系,当 年探明 储 量 3 3 7 x 1 0 t , 取得t 较好的效益。目 前 e s 、 仅 探明储量1 1 9 x 1 0 t( 见图2 . 1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