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专业论文)基于CS的院校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1页
(系统工程专业论文)基于CS的院校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2页
(系统工程专业论文)基于CS的院校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3页
(系统工程专业论文)基于CS的院校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4页
(系统工程专业论文)基于CS的院校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中 文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 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和教育 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无纸化考试系统是一个深化教学改革,推 进学校的教学创新,提高考务效率的重要平台。目前我校已建成局域网;各系考试均 采用相同试卷集中考试形式;试后不但看成绩,而且要进行试卷分析。本文的目的 是设计并开发一种适用于我校的操作简单并且实用的考试系统,实现自动评改客观 题、自动计算并登记分数,从而取代传统重复、机械的改卷、统分,从而提高改卷 速度,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物质资源;并能够避免考试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提高了考试 考核水平,使考试变得更加客观、公正。 本系统主要针对客观题进行考试,题型有单选、多选、判断、填空四种。能够 初步实现各类课程的题库建设,自动抽题,答题,自动评分,试卷分析等功能。库 结构设计比较合理,可以科学的实现抽题组卷,抽题组卷时,既体现试题的随机性, 又能保证客观公平性;答题采用倒计时控制时间,同时支持死机续做功能;评分结 果既有总分,而且能保留每位同学的答题结果以及每位同学的每道题的对错情况; 试卷分析能将每道题的正确率统计出来。这样,能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 以便教师分析本次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 系统采用 c/s 结构模式。目前,虽然 b/s 结构大为流行,但它更适合于广域网 环境的一些开放教育考试。对于学校来说,c/s 模式在客户端可实现更强的功能,客 户端维护量不是很大。而且目前校园网内的电脑都支持网络同传功能,更好一点的 还支持增量传输,所以只需在局域网内一台电脑上装好客户端软件,直接传送到其 他电脑即可,对于目前的院校来说,很适用,高网速,低维护,强功能,更是我们 的首选。 系统开发时采用 sql server2000+ vb6.0 工具,vb6.0 是一款简单易用,功能 强大的较成熟系统开发软件,sql server2000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 系统。采用这种开发工具,能够实现数据库存储在服务器端,应用程序运行在客户 端。实现对数据的集中管理,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关键词:关键词:考试系统;题库建设;自动组卷;自动评分;试卷分析 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he level of educational rhythm is greatly promoted. it is urgently needed to use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to measure perceived outcome objectively, so as to improve the modernization level of education. compared with modern examination model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model is unable to be adapted basically. at present, lots of institutions are built lan,they use the same centralized paper form. after the test, it can show not only the results, but also make an examination paper analysis. this paper aims to develop a friendly applicable and efficient examination system which is designed for academies it can assess objective automatically, calculate and register scores automatically, replace traditional repayment and mechanical recitation papers. all of this can save a great deal of time and material resources, it also avoids the human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examination, and the examination assessment and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are all improved. it also uses adv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 to achiev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topic, the item pool can be enriched and improved continuously, and combination papers automatically to meet the needs of us. all of this can reduce the burden of teachers, and make examinations more objective, scientific and fair.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system is aim at four questions types for examination .such as single- choice, multi-choice, judgments, fill in the 5 blank .the main purpose is to implement the functions of various courses. for example, automatically selecting and answering function, automatically scoring and anglicizing function and so on. to be able to pumping and organizing test paper more scientifically, we have a good design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item pool .pumping and organizing test paper can not only embody the random of the test, but also guarantee that the objective of the fair, at the same time, reducing the burden of the network may be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we adopt countdown to control the time when we answer questions, when system halted ,we can do the work following last file .the results contain not only a total score, but also retain the result of each students and each questions. anglicizing paper includes some total amount indexes; the more important is to count the accuracy rate of each question. that is to analysis papers according the degree of you r grasping the knowledge so that teachers can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is, teachers can adjust focus on teaching and teaching methods timely. when carry out it, we can adopt c / s structure model. at present, although the b / s structure is greatly popular, but it is more suited to some opened-up education examination which is in the wide-area network environment. but the model of c / s can achieve strong functions in clients, and now , the computer in campus network are all support network interpreting, the better one may support incremental transmission. therefore, 6 you only need to install client-side software in one computer within a local area, and then deliver directly to other computers .because of this, maintenance client-side may not be too complex. this will have a strong functional, high-speed and easy maintenance features. when we tap it, we may introduce vb6+sql and server2000, vb6 is system development software which is simple and powerful. server2000 is a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that showing great strength. by introducing such development tools, database storage in the server- side and applications running on the client can be achieve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ctualize the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data and enhanced data security and confidentiality. keywords: exam system; item banking; auto-generating examination paper; automatic scoring; examination paper analysis 第一章 引 言 1 第一章 引 言 1.1 系统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等院校作为先进知识的探究和传播的主要阵地, 其信息化程度也是最先进的,最具代表性的。目前,大部分校园已建成校园网络, 各种校园信息以及各类办公事务,教学活动均可借助校园网络来进行。在教学活动 中,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考试既可以及时检验和测定教学效果,又可以评 价学生的学习状态,而目前,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组织一次完整的考试至少要经 历五个步骤:考生报名、人工出卷、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统计。显然,随着考 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和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自己参阅资料找试题、拼试卷、印 刷、考试、评分、算成绩,整个过程工作量大,效率低,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 精力;而且,当考生数量比较大时,阅卷工作及对考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的工作也 将是一件十分烦琐且容易出错的事情;无论是命题、考务,还是阅卷、成绩分析,无 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并且手工出卷过程,存在不少弊端;试卷分析是考试过程中 的重要环节,一次考试的反馈能力差、试题选择随意性大,全凭教师的主观意愿来 评定一张试卷的难度,对成绩的分析停留在平均分、及格率等表面层次上,难以统 计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成绩公布之前学生为查看成绩给教师和教务部 门找的麻烦也不少,人情分很难避免出现。可以说,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 现代考试的需要 1。 而学生的考试成绩关系到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考察, 也关系到对教学效果的考察, 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做出改进措施。同时考试成绩也是学生能否正常 毕业和评定优秀学生的依据之一,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督促,引导和激励的作 用。考试不但重要而且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从出题到制卷到评分,再到登分, 公布,这一系列的环节,都必须非常认真,不可有任何差错。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 猛发展,网络应用不断扩大,人们迫切要求进行网上考试,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及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考试质量,从而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客观,更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为了使考试工作变得相对轻松,公正客观,我们可以利 用计算机网络来辅助考试。 原平农学院是一所高等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人数不是很多,学生层次不等,既 有中专生又有大专生,目前学院校园网建设已完成并已投入使用。学院计算机专业 2 是核心专业,占全院总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目前这个专业的课程考试普遍采用的 方法是笔试,部分专业课程采用的是上机考试,但此类上机考试也只是局限于学生 上机操作完成作品,教师通过服务器收取学生作品这种形式。其中考试的题目也只 是以 word 文档的形式由教师安装到服务器中供学生读取。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对试 题的管理困难,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另外,一些基础课程需要采用笔试进行考试, 教师的工作大部分都投入到组织考试、阅卷、核分这些环节。近两年,我院非常重 视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在学院中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并且鼓励教师开展各种形 式的考试方法和考试形式的改革。为配合此项工作的开展,我院成立了精品课程研 究开发项目小组,笔者在小组中担任课程考试改革工作,近期的工作是开发一套适 合本学院考试需要的在线考试系统。 1.2 网络考试系统分类. 网络考试系统中,网络是数据和信息传输的载体,而考试系统之间的重要区别 在于是否在线下载试卷和提交试卷,按这种方法可以将网络考试分为静态网络系统 和动态网络系统。 静态网络考试系统是指将试题存放在固定的位置,由考生手动下载到本地,然 后答题,答题完毕后,有两种方式提交答卷,可以由考生提交答卷,也可以由工作 人员逐个收取答卷,这种系统实质上是将试卷由纸质变为计算机显示的形式,在本 质上并非真正的网络考试系统。 动态网络考试系统是由考务人员设定好条件,考生登录系统后,系统会自动生 成试卷,考生根据试卷答题,考生答题完成后,发送提交请求,答卷会自动提交到 数据库中,整个过程操作者只需进行少量的命令操作即可完成任务。 1.3 c/s 模式与 b/s 模式的比较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计算模式从集中式转向了分布式,尤为典 型的是 c/s 结构(client/server 的简称,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两层结构的 c/s 模 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得到了大量应用,最直接的原因是可视化开 发工具的推广。之后,它开始向三层结构发展。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 尤其是基于 web 的信息发布和检索技术、java 计算技术以及网络分布式对象技术的 第一章 引 言 3 飞速发展,导致了很多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从 c/s 结构向更加灵活的多级分布结构 演变,使得软件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跨入一个新阶段,即 b/s 体系结构 (browser/server 的简称,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4 。基于 web 的 b/s 方式其实也是 一种客户机/服务器方式, 只不过它的客户端是浏览器。 为了区别于传统的 c/s 模式, 才特意将其称为 b/s 模式。认识到这些结构的特征,对于系统的选型而言是很关键 的 5 。 目前, 网络环境下的考试系统大部分都是建立在 c/s(客户/服务器)或者 b/s(浏 览器/服务器) 模式之上 6。也有一些 c/s 和 b/s 混合模式的系统。 1.3.1 c/s 模式系统的优缺点 所谓 c/s 模式 7,是指系统的主应用程序运行在客户机上,而程序用到的数据 从数据库中存取,数据库与主应用程序是分离的,存在服务器上。一般来说,一台 服务器可以联接多台客户机,每台客户机从服务器上提取数据,在客户机上处理, 然后将处理结果再返回到服务器数据库中。实际上是一种“肥客户机 (fatclient) “、 “瘦服务器 (thinserver)”的网络计算模型。其应用程序结构一般分为四层:即 形式逻辑、业务逻辑、数据逻辑和数据存储。在这种模式中,所有的形式逻辑和业 务逻辑均驻留在 client 端,而 server 则成为数据库服务器,只负责各种数据的处 理和维护 8。 交互性强是 c/s 固有的一个优点。在 c/s 中,客户端有一套完整应用程序,在 出错提示、在线帮助等方面都有强大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子程序间自由切换。其次, c/s 模式提供了更安全的存取模式。由于是点对点的结构模式,c/s 适用于局域网而 且安全性可以得到可靠的保证。 9 “客户机/服务器”运行环境具有以下优越性: (1)它使网络的负载及响应时间都能大大下降, 重负载网络的有效负荷和运载量 都能大大提高,而对于网络带宽(即费用)的要求也就降低了。 (2)借助于这种技术,用户实现了界面统一,使用产品的工作变得简单明了,培 训用户的费用大为降低。 (3)“客户机/服务器”能够运行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上,它允许最终用户摆 脱对于专门系统的依赖,享受开放系统所带来的经济方面、市场方面和竞争方面的 优越性。 4 1.3.2 b/s 模式系统及其特点 b/s 10模式是由浏览器和服务器组成。 从物理上看实际上也是客户端和服务器, 在客户端机器上只需安装浏览器软件和相关协议即可,不需安装专门的客户端应用 程序。实际上这是一种三层逻辑架构体系:最前端是客户端,中间是应用程序服务 器和网络服务器,后台是数据库服务器。这种方式的运行机制为:前端浏览器是表 示层,在表示层中包含了系统的显示逻辑。它的任务是由浏览器向网络上的某一 web 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web 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后用 http 协议把所需的主页 传送给客户端,客户端接受传来的主页文件,并把它显示在浏览器上。服务器是由 web 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组成的多层结构。其中 web 服务器 处于功能层,完成客户的应用功能,也是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与客户机交互 的连接通道。应用服务器就是接受客户端应用逻辑的请求,然后根据应用逻辑将这 个请求转化为数据库请求后与数据库服务器交互,并将这个结果传送给客户端的应 用程序。数据库服务器软件根据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请求进行数据库操作,并将操作 结果传送给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的功能主要是反映和处理事务逻辑,包括从表示层 获取的信息引导给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各种复杂的数据分析、监督种种自发 的进程。数据库和程序放在服务器端,服务器执行必要的计算,负责与数据库交互 工作,并将结果发送给客户端。一般来说,客户端的浏览器程序是随操作系统安装 而自动安装,不需要另行安装,只需要将网络配置好,并在服务器上安装好应用程 序的数据库系统即可。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1、系统易于扩展和维护。 b/s 结构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即可以将 web 服务器与数据服务器合二为一,以 便同时连接多台数据库服务器。 2、真正实现跨平台的系统集成服务。 多种网络操作系统(如 unix、netware、windowsnt、linux 等),多种数据库管 理系统(access、 sqlserver、 sybase、 oracle、 informix 等)通过统一的协议和标准, 完全集成于一个 b/s 结构中,从而为用户提供清晰、统一的信息服务界面。 采用 b/s 模式,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使用者不需要关心应用程序的安装和维护, 也就是说,只需要把服务器维护好就行,这样就大大地减小了系统维护和管理的难 度。 第一章 引 言 5 1.3.3 本系统选择 c/s 模式的原因 虽然 b/s 结构具有很强大的优势,但是 c/s 结构也有很多可取的地方,它仍然 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在大型复杂的应用中系统中,由于 b/s 结构中有一些根本的 弱点,使 b/s 结构的性能仍不能与 c/s 结构抗衡。采用 b/s 结构,客户端只能完成 浏览、查询、数据输入等简单功能,绝大部分工作由服务器承担,因此服务器的负 担重,对其性能的要求也很高。而采用 c/s 结构时,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需要处理 部分任务,对客户机要求较高,减轻了服务器的压力。b/s 结构应用的是 http 协议, 由于它固有的局限性,不适合复杂的交互式应用,而 c/s 结构一直在交互式应用中 大显身手,技术成熟稳定,对复杂应用适应性好。比如,在完成一次任务处理的交 互过程中,c/s 结构只需要连接一次,而 b/s 结构需要对任务中的每一个请求都重新 进行连接,其效率大大低于 c/s 结构。现在,随着客户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的不断增 强,越来越多的关键性应用又重新选择了 c/s 结构。 在开发系统过程中应该选择哪种结构,要综合考虑软件的性质、应用范围、系 统的安全性、交互性等各方面的因素。中等学校的考试工作有着时间紧、数据处理 量大、处理速度要求快、工作场所相对封闭、安全保密性要求高等特点。而且从事 该项工作的人群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具有可控制能力。交互式操作较 多,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因此选择 c/s 结构开发中等学校考试系统有 下列几个理由。 (1)硬件环境 c/s 一般建立在专用的、小范围的网络环境,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 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适合中高等职业学校考试相对封闭的特点。 (2)对安全要求 c/s 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对信息安全的可控制能力很强。一般高度机 密的信息系统适宜采用 c/s 结构,它也符合中高等职业学校考试的要求。 (3)处理问题 对客户端的配置方便,适合统一管理。 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个人认为开发中高等职业学校考试系统宜选择 c/s 结 构模式更好。 6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系统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 11 系统功能需求 第一 建设题库 12131415: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确定考试知识点和考察范围, 然后根据考试的时间来确定所包含的试题数量和试题难度,并确定试题的分值。试 题的形式一般比较固定,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教师将试 题按一定的要求和格式存入题库中,同时对原有的试题可进行增改删的操作。 第二 教师组卷 161718:教师从题库中按照已经设定好的条件抽题组卷,抽 出来的试题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题型要全面; (2)不能有重复的试题; (3) 知识点要全面; (4)难易搭配适中,既能考出水平,又能拉开差距; (5)分值安排 要合理。 第三 学生考试:学生从客户端登录考试系统,身份验证正确后即可从试卷中 按不同的次序抽题作答,答完后交卷。其中要提供意外中断续考功能。 第四 教师评卷:教师从客户端登录,进行评分,生成全班总成绩表;对本次 考试的试卷进行科学分析 1920, 传统的分析只是大体观察各个成绩段的人数分布情 况,基本趋于正态分布就认为试卷和考试是成功的。可操作性与现实意义不是很强。 本系统能够统计出每道题的对错率,从而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 况,从而制订出下一次教学的改进措施。 人员需求: 1 系统管理员:负责对教师信息和学生信息进行管理以及对服务器的进行维护 管理。 2 题库管理人员:负责题库的管理。 3 主考教师:负责抽题组卷,判分,试卷分析 4 参考学生:进行考试。 环境需求: 局域网环境,一台服务器,多台客户机。 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2000/2003 server。 服务器数据库:sql server2000。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7 客户端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或者 windows xp。 客户端程序:本文设计的系统。 2.2 功能分析 系统总体功能模块及各模块的功能分析 图 2.1 考试系统总体模块图 具体如下: 考试系统分为学生考试和教师管理两个子系统,分别实现网上考试功能和网上 考试管理功能。 一、教师模块: 1.教师信息管理:教师基本信息的编辑以及口令的设置。 2.学生信息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的编辑。 3.题库管理:主要是题库建设和编辑,题库中包括:题号、题型、知识点、难度、 题干、选项、答案等信息。 4.试卷管理:在考试前从题库中按照题型的知识点、难度、数量、分值等考试 规则抽取不重复的试题生成一份合适的试卷。考试结束后要判卷,并做出较好的试 卷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 题库信息管理 试卷信息管理 成绩信息管理 登录验证 抽取试题 学生答题 学生交卷 原平农学院网络考试系统 教 师 模 块 学 生 模 块 8 5成绩管理:以班级的形式存储考生的成绩并提供查询打印功能 二、学生模块 1.登录验证:输入学号在学生数据库中去查询,学生身份正确,而且没交过卷, 则显示出相关的信息,当考生确认信息无误,即可开始抽题考试,同时倒计时开始。 2抽取试题:当考生验证成功后,便可以抽取试题开始考试。在此环节中,首 先由教师从题库中抽取一份合适的试卷,再按每题的编号不同形成不同的试卷。学 生在题号顺序不一样的题库中选取自己的考题。 3 答题: 答题过程中一般不允许交卷, 交卷后不允许重考; 按规定时间倒计时, 时间到了就自动交卷;如遇到死机、断电或者机器故障需换机,可以让学生续考。 4交卷:考试时间内,可随时交卷。交卷后该生答案将存入服务器的考生答案 总表中,等待判分。而且再不允许考试。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9 2.3 系统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用到三个数据库:jbxx(基本信息库),sttk(试题题库)和 sjk(试卷库) 图 2.2 系统数据库总体结构 其中 jbxx 表中存放教师和学生的基本信息,属初始化的内容;sttk 存放试题 的基本内容,此部分信息只有教师有权限管理。sjk 中的内容基本上是本次考试所用 到的内容。 数据流向如图 2-3 所示: 基本信息库 (jbxx) 试题题库 (sttk) 教师信息表 学生信息表 各科总题题库表 各科知识点表 各科组卷规则表 已有题库名称表 试卷库 (sjk) 各科考卷表 考生抽好的考试表 每位考生的答案结果表 所有考生的结果总表 所有考生判分总表 以考试课为“计算机基础” , 考生“李江”为例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 组卷规则 已存题库名 计算机基础 20085 李江 李江 jgb jgcb pfzb 10 2.3 系统数据流向图 教师 学生 教师 设计组卷 规则 登录抽题 登录抽题考试交卷 登录判分试卷分析 知识点 总题库表 考卷表 组卷规则 考卷表 考试表考生答案 考生答案总表 判分总表试卷分析报表 标准答案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11 2.3.1 数据库详细设计 表 2.1 教师表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含义 编号 char 教师编号 姓名 char 教师姓名 密码 char 教师密码 表 2.2 学生表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含义 学号 char 学生编号 姓名 char 学生姓名 性别 char 性别 状态 char 是否正在考试 年级 char 学生所在年级 班级 char 学生所在班级 表 2.3 总题库表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含义 zth int 总题号 tx char 题型 zsd char 知识点 nd char 难度 tg text 题干 xx1 char 选项 1 xx2 char 选项 2 xx3 char 选项 3 xx4 char 选项 4 daan char 答案 表 2.4 知识点表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含义 知识点 id int 各知识点编号 知识点 char 各个章节知识点 12 表 2.5 组卷规则表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含义 规则 id int 规则编号 题型 char 1 单选;2 多选;3 判断;4 填空 知识点 char 各个章节知识点 难度 char 1 容易;2 较难;3 难 数量 int (题型+知识点+难度)抽题数 各门课的考卷表结构与总题库表相同, 考生抽出的试卷表结构与总题库表相同。 表 2.6 考生的答案结果表: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含义 zth int 总题号 dajieguo vchar 答案结果 表 2.7 结果总表: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含义 姓名 char 交卷考生姓名 题号 1 char 考卷表中的第一个总题号 题号 2 char 考卷表中的第二个总题号 表 2.8 判分总表: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含义 姓名 char 已交卷考生姓名 题号 1 int 考卷表中的第一个总题号 题号 2 int 考卷表中的第二个总题号 得分 int 最后得分 结果总表与判分总表结构上很相似,但实际上存储的内容是不相同的: 结果总表中每个题号字段的值是考生选出的答案 “a,b,c,d”或者 “对” “错”。 判分总表中每个题号字段的值是 1 和 0,1 表示答案正确 0 表示答案错误。这个 判分总表不但可以看到每位同学的总分,而且可以用来统计每道题有多少人做对或 是做错了,可以通过统计 1 或者是 0 的个数来解决。 第三章 ado 数据库访问技术 13 第三章 ado 数据库访问技术 visual basic 2122具有良好的界面和强大的控件功能,而且操作简单,是软 件编程人员开发软件的首选,但是在运用 vb 开发软件时必须了解 vb 访问数据库的 知识,vb 主要是通过 ado 来进行数据访问。 3.1 ado 组件 ado,是 activex data object(activex 数据对象)的英文简写。ado 是微软公 司开发的数据库访问组件。微软出品的开发工具,包括 vb,vc 以及较新的.net 开发 平台等都支持使用 ado 对象来访问数据库。 ado 技术在实现上又分为 adodc 和 adodb 两种。两者功能区别不大,只是在实 现的具体方式上有所不同。 adodc 是一个图形化的 activex 控件,提供了有限的接口参数、属性和方法, 对一些简单的应用很好实现;而 adodb 不以图形化控件的方式出现,但它功能强大, 可以与 sql 语言配合起来,实现复杂强大的功能。 3.2 adodc 控件 3.2.1 adodc 连接数据库的方法 假设窗体中使用了一个名称为 adodc1 的控件来连接 sql sever2000 数据库 “组卷规则”。首先指定连接的数据库。当打开 adodc1 的属性页的“通用”选项卡, 图 3.1 adodc 对象连接数据库的属性页 选择“使用连接字符串”选项,点击“生成”按钮,在“数据连接属性”/“提 第三章 ado 数据库访问技术 14 供程序”选项卡中,选择“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选项; 在“数据连接属性”/“连接”选项卡中,在“使用数据源名称”下拉列表框中选择 “stk” ,在“用户名称”文本框中输入“sa” ,单击“确定”按钮,会在“使用连接 字符串”下的文本框中生成下列字符串: provider=sqloledb.1; integrated security=sspi; persist security info=false; user id=sa; initial catalog=stk;(其中 stk 是所连接的数据库名) data source=zrpc(zrpc 是服务器名) 接下来指定连接的数据库表: 选择 adodc1 的属性页的“记录源”选项卡: 图 3.2 adodc 对象绑定表 按图 3.2 的选项上选好后, “组卷规则”表与 adodc1 就绑定了。 3.2.2 adodc 控件对象的常用方法 1、addnew 方法 可以为 adodc 的记录集添加一条空记录。使用格式为: adodc1.recordset.addnew 2、delete 方法 第三章 ado 数据库访问技术 15 可以将 adodc 记录集中的当前记录删除掉。使用格式为: adodc1.recordset.delete 3、updata 方法 可以将 adodc 记录集中的数据写入到所绑定的表中。使用格式为: adodc1.recordset.updata 4、movefirst 方法 可以将 adodc 记录集中的指针移到首记录上。使用格式为: adodc1.recordset.movefirst 5、movenext 方法 可以将 adodc 记录集中的指针移到下一条记录上。使用格式为: : adodc1.recordset.movenext 6、moveprevious 方法 可以将 adodc 记录集中的指针移到上一条记录上。使用格式为: adodc1.recordset.previous 7、movelast 方法 可以将 adodc 记录集中的指针移到尾记录上。使用格式为: adodc1.recordset.movelast 3.2.3 adodc 控件对象的几个常用属性 1、eof 属性 测试指针是否指到记录集尾部 2、bof 属性 测试指针是否指到记录集首部。 3、recordsource 属性 为 adodc 对象指定一个表作为记录源。 4、fields(n)或者 fields(“字段名”) 引用 adodc 对象记录集中当前记录的某字段值。 第三章 ado 数据库访问技术 16 3.3 adodb 3.3.1.adodb 的体系结构 adodb 是 ado 数据对象的类别名称。adodb 主要包括 3 个对象: 表 3.1 adodb 的对象 对 象 名 称 对 象 功 能 connection 对象 数据库连接对象,建立和数据库的连接。 recordset 对象 记录集对象,按照一定的命令提取出来的数据。 command 对象 命令对象,更加灵活地执行命令的对象。 3.3.2 .connection 对象的使用方法 1、定义一个 connection 对象:dim conn as new adodb.connection。 2、将 conn 与某个数据库相连:conn.open 。 3、关闭连接:conn.close。 4、撤销对象:set conn=nothing。 3.3.3. recordset 对象的使用方法 1、定义一个 recordset 对象:dim rs as new adodb.recordset。 2、将 rs 与某个表建立联系:rs.open(或者 set rs=conn.execute()。 3、关闭连接:rs.close。 4、撤销对象:set rs=nothing。 3.3.4 .recordset 对象的主要属性和方法 本文中用到的属性和方法与 adodc 对象的类似。 第三章 ado 数据库访问技术 17 3.4. sql 命令的的执行 3.4.1. 使用 recordset 对象执行 sql 命令 dim conn as new adodb.connection定义了一个用来连接数据库的对象实例 dim rs as new adodb.recordset 定义一个用来存储记录的记录集对象实例 dim sql as string conn.open sql=“sql 语句” rs.open sql,conn,adopenkeyset,adlockpessimistic 上面 sql=可以省略,直接将 sql 语名写入 open 语句后面. 3.4.2.使用 connection 对象执行 sql 命令 dim conn as new adodb.connection dim rs as new adodb.recordset dim sql as string conn.open . sql=”sql 语句” set rs=conn.execute(sql) 18 第四章 考试系统的实现 4.1. 题库模块的建设 标准化考试是未来考试的发展趋势,而且现在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这种考试大 量地采用客观性试题,具有题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同时试卷的难度、效度、信 度、区分度可以人为地控制,从而使试卷达到最佳标准。在阅卷上采用计算机阅卷, 保证了考试结果的公正性。而在实施标准化考试过程中,试题库系统的建设是基础 性的工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题库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组卷的优劣。为 了保证这些试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进行试题的组织,编制时必须考虑到每道题 所包含的知识点,难度等信息,这样试题才具有科学性。我国目前已陆续建立了一 系列实用的题库系统,如高等教育基础学科系列题库,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题库,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试题库等。但是这些系统题库是封闭运行的,缺乏开放性, 不能得到广泛的普及,无法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封闭运行 无法得到广泛的使用和参与,对于题库的修订和校正缺乏数据基础,使得提高整个 题库数据质量较为困难。因此,针对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必须有自己的题库系统, 而不能将现成的拿来使用。 本系统在题库建设中从题型、知识点 23和难度这三方面的辅助信息来考虑,在 实现过程中, 题型 (tx) 用 1、 2、 3、 4、 来代表 “单选, 多选、 判断、 填空、 ” , 难度(nd)用 1、2、3、来表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级别。而知识点情况较复 杂一点,因为不同老师的描述可能不同,同一老师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描述也可 能不同,所以在本系统中对每门课另设了一个知识点表,将知识点首先存放到一个 表中,然后在试题录入时,知识点通过选择来进行,这样就能保证同一知识点在题 库中存储的唯一性。另外在录入试题时可能是由不同老师或者不同时间进行,很可 能产生录入重复的试题,最终导致题库冗余,更严重的是会导致同一试卷中出现相 同的若干道试题。目前去重技术应该也算是一个研究课题。本系统没有去深入研究 这个问题,但也使用了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即录入试题时,当题干部分录入后, 到题库中查找看是否有相同的字符串,如有就给出提示,可以放弃本题的录入。 题库录入界面如图 4.1 所示: 第四章 考试系统的实现 19 图 4.1 题库编辑界面 题库复选框中的数据来源从“已存题库表”中获得。 当从题库组合框中选出某题库名时,将 adodc1 与该题库表绑定;同时从相应的 知识点表中取出数据作为知识点组合框的选项。 试题录入时,如果为判断题,则只在 a 文本框中输入“正确” ,b 文本框中输入 “错误” ;如果录入填空题,则 a、b、c、d 四个文本框中什么也不输。 4.2 抽题组卷模块 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标准,试卷质量至关重要。对于一份好的试卷, 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卷。目前,我们学校生源较差,教师上课时都要对教 材做大量的取舍。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的思路去组卷,大部分学生成绩不及格,影响 其学习积极性。所以组卷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一些约束条件,让系统自动抽取 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在抽卷时教师主要的工作就是科学设定约束条件,如题型、知 识点、难度和数量,其余的工作由计算机自动来完成。 目前,自动组卷算法 242526大致有三种: 1. 随机选取法:根据状态空间的控制指标,由计算机随机地抽取一道试题放入 试卷表,此过程不断重复,直到组卷完毕,或已无法从题库中抽取满足控制指标的 20 试题为止。该方法结构简单,对于单道题的抽取运行速度较快,但是对于整个组卷 过程来说组卷成功率低,即使组卷成功,花费时间也令人难以忍受。尤其是当题库 中各状态类型平均出题量较低时,组卷往往以失败而告终。 2. 回溯试探法 272829:这是将随机选取法产生的每一状态类型记录下来,当 搜索失败时释放上次记录的状态类型,然后再依据一定的规律(正是这种规律破坏 了选取试题的随机性)变换一种新的状态类型进行试探,通过不断的回溯试探直到 试卷生成完毕或退回出发点为止。这种有条件的深度优先算法,对于状态类型和出 题量都较少的题库系统而言,组卷成功率较好,但是在具体应用时发现这种算法对 内存的占用量很大,程序结构相对比较复杂,而且选取试题缺乏随机性,组卷时间 长,而后两点是用户无法接受的,因此它也不是一种很好的自动组卷的算法。 3. 遗传算法 303132:这是一种并行的、能够有效优化的算法,以 morgan 的 基因理论及 eldridge 与 gould 间断平衡理论为依据,同时融合了 mayr 的边缘物种 形成理论和 bertalanffv 一般系统理论的一些思想,模拟达尔文的自然界遗传学: 继承(基因遗传) 、进化(基因突变) 、优胜劣汰(优的基因大量被遗传复制,劣的 基因较少被遗传复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