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短信文学综论.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短信文学综论.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短信文学综论.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短信文学综论.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短信文学综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短信文学综论.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手机的多媒体功能使随时随地的短信写作成为可能并为广大的手机使用者 提供了展示才情的机会和平台。短信文学也正是伴随着这种新的写作方式而出现 且逐渐发展繁荣起来的一种新型文学样式。由于手机短信融合了纸质媒体的书 写、无线传播的移动、即时的独特优势和互联网的交互优点,所以短信文学在文 本的构建形式、创作主体、创作方式、创作心态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传统和网络文 学不同的特色。短信文学的实践和发展影响并改变着传统的写作理论,它以自己 独有的气质重构写作理论,消弥所谓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前人的关于 短信文学的研究理论限于零碎和感性化,因此,本文在总结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对短信文学的发展及研究状况、名称合法性、基本概念、审美特征、创作 理念等进行系统的梳理,并且通过对传统文学理论的解构的分析,明确其在当代 文学创作理念引导与创作方式变革上的价值。 关键词:短信文学;名称合法性;审美特征;创作理念;价值体认;理论解构 a b s t r a c t r e c e n t l y , t h ew o r df u n c t i o n so ft h em o b i l et e l e p h o n em a k ea n o p p o r t u n i t ya n ds p a c ef o rt h et e l e p h o n eu s e r , c o n s e q u e n t l y , t h ei n s t a n t w r i t i n gw i t ht e l e p h o n eb e c o m ep o s s i b l e a l o n gw i t ht h en e wm e t h o do f w r i t i n g ,t h em e s s a g el i t e r a t u r e h a sb e e nd e v e l o p i n ga n df l o u r i s h i n g g r a d u a l l y t h em e s s a g el i t e r a t u r e d i f f e r st h et r a d i t m n a la n dn e t w o r k l i t e r a t u r ef r o mt h et e x t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o m p o s e r , c o m p o s i n gm o d e , c o m p o s i n gi n t e r e s t ,b e c a u s et h em o b i l et e l e p h o n ec o m b i n e st h ei n s t a n t a n dm o b i l ea d v a n t a g eo ft h ew i r e l e s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w i t ht h ew o r d s w r i t i n go ft h ep a p e rm e d i u m sa n dt h ea l t e r a t i o ns u p e r i o r i t yo ft h ei n t e r u e t t h em e s s a g el i t e r a t u r ei n f l u e n c e sa n dc h a n g e s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 c o n d i t i o n a lc o m p o s i n gt h e o r i e s :i th a sb e e ne l i m i n a t i n gt h el i m i t so ft h e p e e rc u l t u r ea n dt h ep o p u l a rc u l t u r e t h eo t h e rt h e o r i e sa b o u tt h em e s s a g e l i t e r a t u r ei st o of r a g m e n t a r ya n dn o n a c a d e m i c , s o ,t h i sp a p e rd i s c u s s e s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c o u r s e o ft h e m e s s a g el i t e r a t u r es y s t e m i c a l l y , a n d i t s c o n c e p t i o n ,w r i t i n gf e a t u r e ,c o m p o s i n gi n t e r e s t ,b a s e dt h eo t h e rt h e o r i e s , a n dc o n c l u d e si t sv a l u eo ft h ei n d u c t i n go ft h el i t e r a t u r ea n dr e f o r m i n go f t h ec o m p o s i n gm o d ef r o mt h ea n a l y z i n go ft h ed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n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w r i t i n gt h e o r y k e yw o r d s :m e s s a g el i t e r a t u r e ;v a l i d i t yo ft h en a m e ;w r i t i n gf e a t u r e ; c o m p o s i n gi n t e r e s t ;t h e o r y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i n d u c t i n go ft h ev a l u e l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西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 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塞篓竺日期竺垒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 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 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曼些导师签名! 垒咝日期丝翌鱼a 6 日 贾延飞:短信文学综论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生活节奏的急剧加快,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 身边不可缺少的工具。手机的文字短信功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它集合了 纸质媒体的书写和贮存、无线传播的移动、即时的独特优势和互联网的交互优势, 开始成为继互联网后的又一种新兴的媒体介入社会生活 媒介不仅是写作的技术手段,而且是新的文学样式赖以生成的重要因素。手 机的文字短信功能使随时随地的短信写作成为可能,并且为广大的手机使用者提 供了展示才情的机会和平台。短信文学也正是伴随着这种新写作方式而出现、发 展并繁荣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 短信文学从2 0 0 2 年提出到现在,也不过五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大量的 短信文学作品不断出现,中国第一家民间虚拟手机文联( e 拇指短信文学艺术虚 拟联合会) 业已成立。这些都表明,短信文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得 到广大文学爱好者、作家、学者及专家的重视和认可。 短信文学研究是伴随着该文学的兴起而出现的。在一些网站和期刊上,许多 学者和文学爱好者都针对短信文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发表着个人的见解,诸 如,短信文学的提法是否合适;如果它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是否形成了它的特 质;短信文学该如何分类;手机是否能对人们写作和阅读方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在今天这样一个纯文学越来越远离大众的时代,短信文学的突起有着怎样的意 义:短信文学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等等。 就日前的情况看来,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多是感悟即兴式的、零碎的,且大 多停留在表面层次,都是仅对短信或短信文学的特征、文本等一个方面或几个方 面进行分析和归纳,而缺乏一种成熟系统的、学理的、美学意义上的深入探讨。 因此,我们需要系统、细致地考察短信文学的状况及其发展历程,研读其具体的 文本,从每一个“点”上来理解其“面”的特征,凸现短信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 学样式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贾延飞:短信文学综论 第一节短信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概况 短信文学是伴随着手机短信而出现的新的文学样式。它的雏形是日常生活中 为了交流和沟通的需要而撰写的实用短信,而后,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拓展、广 大文学爱好者及专业作家的加入、短信文学大赛及各主流媒体的推波助澜,各类 富有文学色彩的短信纷纷走进入们的视野。伴随着这种发展态势,短信文学的研 究也出现了,但这些研究的成果仅仅对短信文学的某些方面做大致的粗略的分 析,没有做系统性和学理性的概括。 一、手机媒体的出现 1 9 9 2 年,英国v o d a f o n e 的g s m 网络上,技术人员通过p c ( 个人电脑) 向移 动电话成功发送了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息( s h o r tm e s s a g es e r v i c e ) 。1 9 9 5 年5 月, 摩托罗拉公司向有关国际组织提交了g s m 短信息修正案并得到批准,同时成为 g s m 工业标准,从而奠定了中文成为短信息语言的基础。1 9 9 7 年,天津率先在全 国开始第一个手机中文短信息服务。 2 0 0 2 年,手机文字短信在中国得到普及。 2 0 0 5 年l o 月,中国移动推出了埘s ( 多媒体短信) 服务,可实现多媒体贺 卡、手机屏保、f l a s h 动画、视频等多种功能。短信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手机短信就是这样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短信息传送服务方式。目前,手机短 信分为普通短信息服务( s m s ) 、增强型短信息服( k 1 4 s ) 和第三代多媒体短信息 服务( m l s ) 三种。其中,埘s 不但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彩色照片图片,而且可 以传播音效、活动视频等内容。借助姗s ,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电视、手 机网络等都能以短信的形式进行传播。 手机短信融合了纸质媒体的书写、无线传播的移动、即时的独特优势和互联 网的交互优点。短信的文本格式,使其区别于电视、广播,同时又可以贮存,它 的快捷又使纸质媒体望尘莫及;它通过网络进行了延伸,既发挥了网络的快捷、 互动功能,又克服了网络的使用限制。和以往各历史时期的主流媒体相比,手机 短信毫无疑问地满足了人们对信息传播的全部需要,其优势非常明显,所以它继 互联网成为第四媒体之后开始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介入社会生活。 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由此成为许多人的认识。手机媒体的概念也就应运而 生,它就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 2 贾延飞:短信文学综论 大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回 这种新的技术载体的出现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写作生活方式,促进了新的文 学变革。正如学者马相武所说,手机短信这种“新技术新载体带来了短信文学的 传播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也改变了文学的文体形式,比如篇幅精短、句式急 促、排列形态特别,还有节奏快,符号化,日常化和生活经验的细致摹拟体验等 等,当然还有以娱乐为主的欣赏趣味。”它“让文学在手机时代或信息时代,走 进了千百万受众即参与者甚至写作者的心里。”o 二中国短信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概况 近几年来,随着手机媒体技术和电信行业服务项目的不断改进,手机短信也 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惊人的发展。据统计资料显示,2 0 0 0 年我国短信发送量 仅l o 亿多条,2 0 0 1 年为1 8 9 亿条,2 0 0 2 年猛增到9 0 0 亿条,2 0 0 3 年历史性地 突破2 2 0 0 亿条大关2 0 0 4 年全国手机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2 1 7 7 6 亿条,而在 2 0 0 5 年前l o 个月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已达到2 4 6 6 6 亿条,比上年同期增长 4 0 1 。在2 0 0 6 年从除夕至大年初七的8 天时间里,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1 2 6 亿条。 伴随着手机短信惊人的发展态势,短信文学也蓬勃地成长并逐渐发展成 熟。 ( 一) 短信文学的萌芽期( 1 9 9 9 年2 0 0 0 年) 因为在2 0 0 0 年前中国很多手机还不完全具备中文短信的收发功能,所以短 信的数量很少,内容简短,功能实用。在2 0 0 0 年底,搜狐等网站只是把短信作 为一项业务发展,在网络上推出一些生活用语,供手机一族走向日常使用。如“对 不起,路上堵车,开会晚点到”“吃完饭了吗”“请速给家里回电话”等等。偶尔 也有些高雅的短信使用者,他们为了加深友谊,表达情感,逢年过节会利用短信 给朋友发贺信,如“春节愉快”“万事如意”等等。这个时期的短信不能称之为 真正的文学,但是这些简短的短信却培养了手机用户的短信意识,为短信文学的 肇兴打下了基础。 ( 二) 短信文学的成型期( 2 0 0 1 年- - 2 0 0 2 年) 从2 0 0 1 年初开始,短信月租取消,手机中文输入法也变得更加方便,短信 的创作和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2 0 0 2 年,网络上出现了短信征集、发行 的专门机构,出现了短信文学大赛,搜狐、新浪等知名网站开始聘请专业的写手 b t t p :w w w h d c m r c o m a r t i c l c j z q b 1 i 0 6 5 6 5 5 h t r n l 马相武短信文学的文化意义i n 】光明日报2 0 0 5 - - 0 2 - - 0 4 春节假期全国发送手机短信1 2 6 亿条【n 】人民f l 撤2 0 0 6 4 ) 2 - 0 8 t 第一版 3 贾延飞:短信文学综论 从事短信创作。1 0 月天涯社区的“拇指一族”版开通,为短信文学爱好者提供 更广阔的平台。短信文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内容也不断地扩充和丰富,并且 出现了许多的类型:如问候祝福类、诙谐搞笑类、抒情类等。此外,一些短信作 品也结集出版,如上海远东出版社的手机短信息网上妙语,上海文化出 版社的经典短信酷语全记录,经济日报出版社的开心短信息等。 ( 三) 短信文学的发展繁荣期( 2 0 0 3 年至今) 从2 0 0 3 年开始,短信以几何级数量递增,喜闻乐见的短信在人们指间迅速 递传,短信大赛已成规模,短信书籍大量涌现,文学界业已承认短信文学的地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 、短信文学大赛已成规模。2 0 0 3 年3 月老牌文学刊物诗刊杂志在全国 3 0 多个城市发起“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发出了“反对短信息污染,提倡e 时代文明”的宣言,号召群众用诗一样语言为传统节假日和目前流行的节日撰写 文明、高尚和具有优秀文学修养的短信息。同时,江苏电视台也在全国发起“中 国原创短信文学大赛第一季短信诗歌征集”活动。5 月,江苏大学人文学院面向 全校同学开展了短信文学大赛,倡导“健康时尚”的校园短信生活。9 月,广州 的南方都市报主办了“眦信杯民间短信大赛”,收到了过万条短信。n 月, 南通师范学院“羚网杯”校园短信文学大赛也拉开帷幕。 2 0 0 4 年,海南移动为庆祝公司成立五周年,与国内著名人文刊物天涯杂 志、国内著名的人文网站海南在线“天涯社区”回联合举办了全国性的首届短信 文学大赛,并邀请了国内铁凝、韩少功、苏童、格非、蒋子丹等文学权威担当评 委,期望发掘具有广泛流传价值的短信文学经典作品。赛事分诗歌、散文、小说 三个门类进行,每件作品字数不超过2 1 0 字( 诗歌在1 6 行以内,字数不超过7 0 字) 。参赛作品已经超过一万多条,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编辑出版了 获奖作品集扛梯子的人。并且涌现了一批的写手,如朱千华、无眉、匪君子、 彭希曦、左民山人、去年尘冷、龙川一木、庄晓明、子非鱼兮等。他们在方寸的 汉字之间写出了文学的厚重感与人性的关怀,博得了读者的好评。第三届大赛己 于2 0 0 6 年l o 月结束。 2 、短信文学作品( 集) 迅速涌现。2 0 0 3 年,中国第一部短信小说短信情 缘出版,该书以短信作为线索,描绘了现代年青人的生活状态,编造出具有时 代气息与趣味的爱情故事。6 月,北京出版社将非典期问的幽默短信汇集成册, w w w t i a n y a c l u b ,t o m 4 贾延飞:短信文学综论 推出弹指非典四月里的幽默派一书,把非典那段惊心动魄日子里的调侃 和祝福真实再现。1 0 月,被称为“中国短信第一写手”的戴鹏飞出版了全国第 一本个人原创短信集你还不信。2 0 0 4 年6 月,千夫长创作完成了手机短信连 载小说城外,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情感手机短信连载小说”的文本专为 手机短信定制而成,总共六十多篇,每一篇只有七十个字( 包括标点括号) ,但内 容却是按照长篇小说的情节不断发展。此后,该小说的书稿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在 2 0 0 5 年1 月出版。2 0 0 4 年,戴鹏飞的短信作品集谁让你爱上洋葱的又以“中 国第一部短信体小说”的名义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8 月1 2 日,新华社播发 了我国首部短信新闻故事赵家富。1 1 月1 5 日,号称“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 上的手机小说”的距离在上海和北京同时首发,本书作者台湾作家黄玄再一 次把“手机小说”推进了人们的视野。同年第一部对话体小说大宝小贝出版。 这一年的年底,城外的姊妹篇城内业已面世。2 0 0 6 年,中国第一部短信 童话丢失了白天的别特小镇成书出版,中国第一部孵短信b t 游记又引 起一轮短信小说热潮。 3 、短信文学在网络上迅速发展2 0 0 3 年3 月,新浪推出全国第一个短信写 手专栏“戴鹏飞原创短信”,专栏公布了戴鹏飞创作的八个“幽默短信”系列: “时代童话”、“哈哈节目”、“动物凶猛”、。实话实说”、“爱是永恒”、“成人承认”、 “直接开涮”、“大话西游”,共1 2 6 条原创短信。首日发送人气即超过2 万次, 次日发送量竞超过l o 万次。同时,搜狐、2 6 3 、网易、联众、2 1 c n 、t o m 等网 站的短信版块也拥有几十到上百人的特约短信撰稿者和广大的读者。著名文学网 站“黄金书屋”开始提供专供下载和在线阅读的部分短信文学作品,且分作“行 走都市”、“没完没了”、“读图时代”等几个栏目。8 月,天涯社区的“拇指一族” 主版成功开放。2 0 0 5 年1 月2 0 日,国内首家短信文学专业网站“e 拇指文 学”网站。成立。该网站所有栏目都是为短信文学爱好者量身定制,有资讯速递、 短信大赛、短信仓库、经典钩沉、名家专栏、手机玩家等。在名家专栏中,还特 邀了迟子建、周国平、韩少功、舒婷、张炜等作家参与短信文学创作。 4 、手机文联成立。2 0 0 5 年8 月,中国第一家民间虚拟手机文联e 拇指 短信文学艺术虚拟联合会”在海南成立,会员是全国各地短信文学创作的发烧友。 手机用户可通过短信、w a p 及“e 拇指文学”网站国注册成为手机文联会员,发表 郭婷在7 0 字的幽默里打造成功【n i 中国青年2 0 0 3 0 6 1 8 h t t p :i t s o h u c o m s 2 0 0 5 e m u z h i 镬h r w 、m e m z t o m 5 贾延飞:短信文学综论 作品,在线阅读。1 2 月,何立伟、刘齐、周晓枫等6 位作家和写手与相关公司 签约,成为国内首批短信文学签约作家。先锋派女作家棉棉和春树也在年末与摩 登天空签下合约,投身短信文学大潮。1 2 月2 1 日上午,由中国移动通信主办、 天涯杂志社、天涯社区协办的首届e 拇指文学研讨会暨首届手机文联会员代表大 会在海口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学者、网络写手齐聚琼州,共同探讨。e 拇 指文学”现状及出路手机文联的成立,在短信文学发展史有着历程碑的意义, 它表明短信文学已成为当代文学园林中的一支新的奇葩。 三、中国短信文学的研究概况 ( 一) 短信文学的研究现状 在短信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短信文学研究也相应出现。总的说来,目前尚没 有见到关于短信文学的专著出版,关于短信文学研究的论文数量也非常有限,主 要散见于一些网站和部分期刊。具体来讲,网站上的文章,即兴评介者居多,而 且比较零星,从学理的角度研究探讨的相对较少,期刊上的文章主要是从学理的 角度来探讨短信文学的定义、特征、意义和价值等单一方面问题。检视日前关于 短信文学研究的论文及评介,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短信文学是否是文学的问题。在短信兴起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对短信 是否属于文学、是否是文学家族的新成员这个问题存在争议,而这个问题直接延 伸至人们对短信于文学的价值认定上 主要观点是针锋相对的两派。第一种观点:否定短信文学这个提法。持这种 观点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与传统文学相比较而言,短信文学不过是文学的载体发 生了变化,手机也不过是方便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学的创作和阅读中来,对文学 的实质毫无意义,所以手机仅仅只是个工具因此,不能说短信文学是一种新的 文学样式。如学者孙颓就认为“短信小说不代表新的文体,只是一种技术手段, 是更多地让文学走向大众的技术平台。”o 作家蒋子丹作为“短信文学”征文大赛 评委之一,认为“短信只是作为现代传媒的载体,参与了文学的传播并未从本质 上对文学的表达有所改造,所以我认为它似乎还不可以被称为文学的一种新形 态,称之为文学的一种新的传播手段可能更贴切。流于肤浅并不是短信文学创作 本身与生俱来并且无法克服的缺限,相反由于它的篇幅所限,对作者文字的凝练 和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小说散文作者来说,难度更大更有挑战 性。但深刻与否不是载体决定的,而在于作者的水平或者说适应程度。”并表示 “中图杯”微型小说昨h 揭晓【a 1 h t t p :b o o k c y 0 1 c a m c o n t e n t 2 0 0 5 1 l 2 1 c o n t e n t _ u 0 7 6 9 3h t m 6 贾延飞:短信文学综论 “手机短信只是一种载体,并不是文学,所谓短信文学也不过是文学的载体发生 了变化,对文学的实质毫无意义。”回评论家张柠也认为“短信文学根本不成立, 我不会将它作为文学领域的问题来谈。”他分析了短信文学从写作到传播各个方 面的局限。他认为“热闹一时的网络文学也是一个载体意义上的概念,但至 少电脑还是一种进步的书写和传播工具,它解放了作家的写作,而手机的键盘和 界面对于写作或阅读都毫无进步性可言。”o 诗刊副主编叶延滨认为。手机上 出现文学作品,手机传播文学作品,这是新的现象。但我认为不能称为短信文学, 而是某些文学样式可以通过手机来传播。墒作家肖复兴认为“从文学的角度来说, 短信与文学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为它将文学的敏感性、独特性化在游戏当中, 这就离文学更远了。短信不能点缀成文学的新品种,尽管有些短信写得不错,但 从整体而言,短信无法进入文学领域,我们没有看到真正意义上的作品或能代表 文学现象的东西存在,它无法成为新的文学样式。”回教授、作家杨乐生认为“短 信在审美上能有多少社会效果,我持怀疑态度。商家通过搞征集短信活动, 可以大大地提高商业价值和其他的相关收入。手机短信不可能产生小说、散文、 诗歌的效果,它还和网络文学不一样,我觉得只是看看一笑了之罢了。它与文化、 文学没有关系。”囝 另一种相对的观点则是对短信文学身份持肯定态度。该观点认为短信文学虽 有不足,但其特点已有与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相区别的地方,当然可以成为一种 文学样式。如批评家雷达认为,“短信文学由于流通频率高,对生活本身的影响 是不容忽视的。因为短信文学有即兴的特点,所以用永恒的文学标准来要求短信 文学,是脱离实际的。短信文学是带镣铐跳舞,用最短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 是带扩张性的文本,所以要求一定民间的通俗的大众化的话语,要给人充实的感 觉,这种跳舞是高难度的动作。” 作家莫言的观点则更加明确,他说“短信文学 的本质依然可以说是文学,它只是借助手机这个平台,以短信的方式传播。这种 特殊形式要求它短小、精悍,写得好同样可以出现流传千古之作,甚至是经典。 在中国文学史上,就有不少类似短信文学这样的作品,如聊斋志异、笑林广 记、阅微草堂笔记、搜神记等中就有不少短小精悍的故事,以及唐诗宋词 钟雨短信文学:新技术背景下的文学新族类【j 】读写新空问,2 0 0 5 ,1 1 第5 页 琪琪“短信文学”是文学新品种i a 】h n p : w w i s w m c n j j w b g b c o n t e n f f 2 0 0 4 - 0 7 1 2 c o n t e n l 7 1 6 8 9 0 h t m 吻雪,众说纷纭话短信【e b o l h a p :w w v k i s s s n o w t o m j s h t m i h t m l 2 0 0 4 8 5 9 4 9 5 3 h t m l 钟雨短信文学:新技术背景下的文学新族类【j 】读写新空问,2 0 0 5 ,1 1 第5 页 同上 。 钟雨衙信文学:新技术背景下的文学新族类【j 】读与新窄问,2 0 0 5 ,1 1 第5 页 7 贾延飞:短信文学综论 等。如果能创作出像这样的作品,或利用短信文学的形式,对一些经典进行改造 或创新,放在手机上传播,就非常有意义。”他同样认为“现在有很多短信没趣 味,甚至低俗,看多了令人厌烦。短信文学的倡导有利于提升短信的品位,还可 以吸引广泛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作家、评论家葛红兵也非常看好 短信文学,他说“短信有官持殊的功用,它是一种不用身体出场。也不用声音出 场的特殊的交流方式,它更有文学性,和直接通话相比有不可替的心灵沟通的效 用。它不会稍灭,相反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短信会成为文学新阵地,文学的园地 里会出现一种新的样式:短信文学我觉得这个说法是可以成立的,只要我们用 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学这个事物。” 批评家李少君对短信文学给予了充分的肯 定,他说,“假以时日,短信文学也完全可以有所成就。在我个人看来,短信文 学能更加自由随意直接地记录和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甚至是随时随地地记 录和表达,所以只要手机在身边,就可以拿出来记录或表达种种感觉、感受和思 考,短信文学具有更加私人性、隐蔽性的特点。加上其形式上的严格,有时反而 构成一种挑战性,激发创作者的创造力。古代的五言七律都具有形式上的严格, 但照样产生了大量千古绝句。短信文学也是有可能创造这样的奇迹的。”作家韩 少功也说,“短信文学不会取代传统文学,它是传统文学的延伸,是文学的零食。 短信文学作品不会比网络文学或一般的文学作品品位低或是更苍白,它可以达到 传统文学同样的艺术质量。短信文学要在短短数百字内营造意境,展开情节,这 就要求作者必须有较高超的文学驾驭能力短,并不意味着不是文学,中国古代 的五言七绝诗,短短数十字,一首即千古绝唱。上个世纪8 0 年代初朦胧诗流行 时代,有一首题为生活的诗,内容只有一个字:网。短得比标题还少一字。 这种极短文学或超短文学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时代,只是手机大为普及的条件, 为这种文学提供了更快捷方便的传播手段。”o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者肯定了短信文学的身份,并撰写学术论文对其进行了 研究和探讨。这些论文主要有:钟雨的短信文学:新技术背景下的文学新族类; 李存的试论短信文学;吴卫华的短、平、快:短信文学特征刍议;黄鸣奋 的电信与艺术:从电报到手机短信;黎德锐的试论“网络文学”“短信文学” 的发展对新世纪文学的影响;邢孔辉的简论短信文学的特征;钟虎妹的手 机短信文学的特征及价值;叶从容的论短信文学的基本特征;陈红莲的浅 谈短信文学:白杰,尚婷的试论短信文学的文学合法性及其新质等等。 葛红兵拇指文化短信文学i n 】文学报,z 呻3 一0 7 1 0 舒晋瑜网络文学之后短信文学时代来临【n 】扛南时报,2 0 0 4 一n 一2 8 第八版 8 贾延飞:短信文学综论 2 、短信文学的文学特征。短信文学从兴起到繁荣的时间较短,它是否已具 有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本质特征,人们对此各抒己见。如,短信文学爱好者吻 雪认为短信文学是“以手机短信为载体创作和传播的新的文学样式。”叼究者陈 红莲说“短信文学,指的是继网络文学之后,以手机短信为平台的又一种新文学 样式。”圆吴卫华认为“短信文学是指一种在文本形式和传播方式上不同于传统文 学、具有一定原创性的新文学样式。”o 但这些说法未能显示出短信文学真正的本 质特征。概括较严密且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短信写手戴鹏飞认为“运用多种 文体,多种文学形式,具有短( 7 0 字以内) 、不信( 区别于传统服务类信息) 、幽 默或言情三个特点,揭示社会现象或内容活动的一种新文学形式。”。葛红兵:“以 手机发送为传播形式,以格言体为基础的短小精悍,时效性、文学性并具的文学 新样式。”o 李存总结为“借助手机为传播媒介,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为目的, 以短小精悍为文本样式,以情意绵绵、幽默诙谐和哲理意蕴为文本风格,体裁多 样,具有真正文学品质和文学欣赏性的一种新型文学。” 邢孔辉说“短信是以手 机发送为传播形式的短小精悍、时效性、文学性并具的文学样式。”还“具有时 尚性、互动性、多样式等特征”从这些讨论中可以看出,研究者已认识到短信文 学具有短小精悍、幽默性、时效性、哲理性、抒情性、形式多样性等特征。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短信文学在具有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某些特征 的同时,还有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更加新颖的特点,这些特点都将成为短信文 学作为新的文学样式的标志。如叶从容认为“短信文学既具有传统文学的基本特 点,也包含时尚、发展的元素,兼有纯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双重特征。”o 张峰说它 “具有即兴性、精短性、趣味性”等特点。吴卫华认为它“短、平、快。”。钟 雨认为短信文学还具有下列特性:“以手机为书写工具,以数字通信网络作支持, 以多媒体高速传输体系为载体的物理特性;具有篇幅短,容量大、内涵丰富,主 旨新锐、敢为先锋的品质特性;具有不拒绝多媒体网络、依赖和寄生于网络的边 缘特性。” 陈红莲则把短信文学的特点概括为“语言生动性、短小精巧性、民间 吻雪众说纷纭话短信e b o l h t t p :w w v k i s s s n o w j s h l m l 1 4 t m l 2 0 0 4 8 5 9 4 9 5 3 h t m l 陈红莲浅谈短信文学【刀太原师范学学报,2 0 0 5 年第4 卷第三期 吴卫华短、平、快:短信文学特征书议m 写作,2 0 0 6 ,5 第3 3 页 短信写手从幕后走向前台【n 】北京日报,2 0 0 3 8 2 4 文艺周刊 葛红兵拇指文化短信文学【n 】文学撤,2 0 0 3 7 一l o 李存试论“短信文学”【j 】j 文艺评论,2 0 0 5 ,1 叶从容论短信文学的基本特征m 广州大学学报,2 0 0 4 年第三卷第4 期 张峰手机短信写作简论j 写作,2 0 0 5 ,1 3 吴卫华短、平、快:短信文学特征书议m 写作,2 0 0 6 ,5 第3 3 页 钟雨额信文学:新技术背景下的文学新族类i j 】读写新守间,2 0 0 5 ,1 1 第5 页 9 贾延飞:短信文学综论 世俗性、流通便捷性。”回 3 、短信文学的分类问题。因为人们对文体的认识不同、分类标准的不同和 短信文学的复杂现状,出现了许多分类的结果。如第一、二届全国短信征集大赛 则主要依据传统文学的格局把短信文学分为短信诗歌、短信小说、短信散文。接 着出现一些更细的分类。如把短信文学为作三类:问候类节日问候、健康问 候、生日问候等短信祝福小品;幽默类大量短信幽默小品;抒情类专门 的抒情短信小品。回根据写作特点的不同,将短信文学在形式上分为创造型和借 用型;在内容上又大致分为祝福型、娱乐型和哲理型等。o 还有将其分为诗歌、 散文、情书、小说等。根据其内容的风格不同,将短信文学分为三大类,即情 意绵绵类、幽默诙谐类和哲理意蕴类又按体裁分为五种形式:独自类、对话类、 诗歌类、散文类和小说类。o 从主题角度把短信文学分为爱情、亲情、友情、娱 乐整蛊和情色段子五种。固从内容方面把短信文学分为:祝福型、娱乐型、哲理 型三类。o 根据短信内容的风格不同把短信文学为情意绵绵类、幽默诙谐类、哲 理意蕴类三大类:按照体裁划分为独白类、对话类、诗歌类、散文类、小说类五 种。 4 、短信文学的修辞学分析。短信文学虽体格短小,但修辞格的运用却繁杂 多样在不多的研究文章中,短信文学欣赏一文分析比较全面,它从比喻生 动、巧用比拟、移用巧妙、排比铿锵、层递深沉、夸张生辉、对比鲜明、反复增 趣、巧用反衬、妙在顶针、巧问深省、联想深刻、巧嵌数字、押韵增色、幽默诙 谐、同音字叠字添彩、巧用神话、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十八种修辞方法的角度 对短信文学进行了修辞学分析。o ( 二) 短信文学研究评述 目前,关于对于短信文学性的研究,多是感悟即兴式的,缺乏深入系统的学 理分析,所以这些研究还有待于系统和深化。 首先,对于短信的文学性的认定应针对短信文学的现状来进行。在目前出现 的短信作品中,有文学性短信和纯粹实用性短信两大类。因为文学性短信具有出 陈红莲浅谈短信文学川太原师范学学报,2 0 0 5 年第4 卷第三期 葛红兵拇指文化短信文学【n 文学报,2 0 0 3 7 一1 0 叶从容论短信文学的基本特征【j 】广州大学学报,2 0 0 4 年第三卷第4 期 陈红莲浅谈短信文学川太原师范学学报,2 0 0 5 年第4 卷第三期 李存试论“短信文学”m 文艺评论,2 0 0 5 ,1 胡洗铭等大拇指一族:c 时代的短信风暴【m 1 北京:中国城市出敝社,2 0 0 3 ,4 第6 2 6 5 页 叶从容论短信文学的基本特征阴广州大学学报,2 0 0 4 年第三卷第4 期 李存试论“短信文学”【j 】文艺评论,2 0 0 5 ,1 中国微型小说哪h t t p :a v w w w x w x c n r c a d n e w s a s p ? n e w sid = 2 4 8 1 0 贾延飞:短信文学综论 色的文学色彩,所以它应该是文学家族中的一员。而纯粹实用性的短信应该属于 应用文的范畴。因此对于短信文学的合法性而言,除了从文学修辞和文学审美的 角度来确认短信文学的外,还可以从短信文学的审美特征( 情感表现性、语言艺 术性、形象生动性) 方面来加以深入分析。 其次,对于短信文学的界定和特征的概括要有针对性和全面性。就目前出现 的研究中,短信文学的定义可谓五花a f 目前大家普遍认同短信文学是一种新 的文学样式或类型,然而对于短信文学的独特性的研究却很不够。对于短信文学 的特点,虽然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作出了归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短信文学的特 点,但都显得偏于一隅,不够全面,有的甚至是不够准确,或是未能抓住短信文 学的本质特征,显得不够独特。另外,短信文学仍是一个不断扩展和完善的集合 概念,人们不断以创作在补充和丰富着这一个集合,它的文体特征处于变化发展 之中。所以关于短信文学的特点的归纳要从文本形式、语言特色、社会文化、作 者与读者的关系等方面来揭示出其不同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的独特属性,以便 真正凸现短信文学的文体特点。 再次,在对短信文学分类的时候,研究者提出的分类方法皆有其道理,但又 有不足。短信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其字数的特殊限制,作品以短章为主。 因为标准不统一,又出现了许多诸如语体交叉和文体交叉的现象,加上它是一个 日益膨胀的集合,所以任何分类都是相对的,不能穷尽短信文学所有的文例。因 此在分类上除了要考虑这些原因之外,更要注意现实作品的状况。 最后,对于短信文学所做的修辞学分析不够深入。短信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 样式,它在运用修辞格时,往往以出奇、出新制胜,所以在讨论此问题时,除了 对短信文学中运用的传统修辞进行分析之外,更应注意它的创新之处。 另外,目前对于短信文学的研究,尚有许多领域未能涉足,或涉足不深。如: 语言、文化特征的分析;创作手段;短信文学对于文学、社会文化的意义等等。 四、国外短信文学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除了日本的短信文学风靡一时之外,欧美国家鲜有 短信文学兴起和研究的状况。目前,日本约有数万个手机小说营运网站,读者是 一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人数已超过2 0 0 万。 2 0 0 0 年初,日本作家石田衣良通过手机连载方式发表了小说深爱。同年 1 2 月,预订该手机短信的读者超过2 0 0 万人,后来以传统出版形式出版,销量 达3 0 0 多万册。此后,手机小说的人气一路飙升。许多出版社纷纷推出自己的手 贾延飞:短信文学综论 机小说网站。手机小说的资费有高有低。只要每个月交3 1 5 日元( 1 美元约合1 1 7 日元) 会费,就可在角川书店旗下的读书网站阅读1 0 0 多部作品。他们的网站开 通已3 年,会员多为二三十岁的女性,每天约有2 0 万会员登录。 与此相对应,由于欧美国家以手机短信为代表的拇指文化并未产生,国外目 前无本选题的相关研究,所有的研究都集中在与此题目相关的背景论述上,如大 众文化、媒介文化、文化生产、数字艺术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短信文学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园林中的一支新的奇 葩,威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目前学者们对短信文学这一新兴 的文学样式的探讨还基本上停留在表层的现象的描述与研究上,仅对它的一个方 面或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既缺少对短信文学文本的细致解读,也没有从理 论上来探讨其创作的特色与策略,更没能从学理的、美学的意义上对短信文学进 行理论上的系统总结。因此,对短信文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很有必要。 第二节短信文学的概念 短信文学是出现和发展的时间较短的新型文学样式。虽然其文本的出现要比 其名称的提出时间更早,但短信文学的概念至今仍然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事 实上,短信文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为大多数人们所认可,短信文学精品在 不断地涌现,而且,莫言、韩少功、周国平、方方、苏童、蒋子丹等一批著名作 家发表短信处女作来支持短信文学,马相武等学院评论家也大为称赞,一批平民 写手渐为社会知名。但作为研究对象,我们首先得界定其本质和归属,方能把握 纷繁驳杂、不断变幻的文学现象,所以我们先来梳理和辨析“短信文学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必要。 一、几种较有代表性的短信文学的定义 短信文学的提法自出现以来,就引起了文艺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有很多短信 爱好者和研究者纷纷撰文,从不同角度来评介它。北大中文论坛和中国语言论坛 曾围绕“短信文学是不是文学”这个问题展开过激烈讨论:每位参与者都按个人 新华嘲北京8 月3 0f j 专电h p :m e x l i a p e o p l e t o m c n g b 4 0 6 0 6 4 7 6 5 5 7 6 h t m l 1 2 贾延飞:短信文学综论 的理解来定义短信文学。因此,关于短信文学的定义的问题,出现了很多种说法。 综观这些短信文学的定义,可以归作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短信文学仅仅是作为一种娱乐活动的方式。其客观的容量的 狭小和篇幅的限制使其无法担当更多的文学功能,承载更深的文学之道,因此不 能与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相提并论。如网友阳光飞菲说,“短信文学只是一种大 众的肤浅的东西,可能会给人带来一时的快感,但看过之后,就如同垃圾般扔弃 了,它承载不了太多的东西。”而在著名诗人、哲学家周国平眼里,短信文学“是 短信传播的文学小品,它的原生态是通过手机传播的段子,它是自发生成的,而 且很受欢迎,算是都市民间文学吧。”母著名文学批评家吴亮也认为短信文学 称为。口头文学”。韩少功说:“短信是文学的零食”。o 第二种观点认为“短信文学”就是“在手机上传输的文学和进行的业务”。 舒晋瑜在网络文学之后短信文学时代来临中说,“短信文学准确地说应该是 手机文学,在手机上表现的文学形式包括s m s ( 短信) 、w a p ( 手机上网) 和i v r ( 语音业务) 等版本。也就是说,除了短信,还有视听、手机上网阅读等多种形 式。”西 第三种观点认为短信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它区别于以往所有的传统文 学和网络文学,有其独有的特质,如短、不信、幽默、批判现实或言情等。关于 这方面的理论较多,这里仅做要点介绍。如陈红莲认为“短信文学指的是继网络 文学之后,以手机短信为平台的又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海南省文联主席韩少功 认为“短信文学不会取代传统文学,它是传统文学的延伸,是文学新品种。”它 “在短短数百字内营造意境,展开情节气曰 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说“在有限 的字数中容纳尽可能多的内涵,正是使短信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特点,它 也是信息时代的特殊产物,就像古代的五言七律一样。” 尚婷和白杰认为短信文 学是文学的一种新的样式,引发了微型文体的勃兴,具有互动性和时效性等特质。 o 被称为“中国短信写手第一人”的戴鹏飞的看法是:“运用多种文体,多种文学 朴素文学名家与网友纵论短信文学【n 】海南日报,2 0 0 5 1 0 一3 0 第八版 刘芳短信选粹都市闲人的“红宝书”【n 】中国青年报 h t i p :z q b c y 0 1 c o r n c o n t e n t 2 0 0 5 1 1 1 4 c o n t e n t _ 1 2 0 2 7 8 6 h i m 舒晋瑜网络文学之后短信文学时代来临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