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水彩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经历了其“生”与“长 的不断完善,而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有着油画、国画等其它画种 所不具备的艺术语言和审美特征。可以说,短短百年见证了水彩在中国的成长, 其成就斐然。但我们不能用满足的眼光去审视当下所取得的成绩。中国人自古就 谦卑,从水彩进入国门开始,中国人就抱着虚心学习的心态去对待,很大程度上 是在继承西方水彩的艺术面貌,忽略了民族文化的融入,缺少民族精神。 本文意从中国水彩画的民族性发展这一角度出发,谈论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 中国的水彩画艺术中,使中国水彩画在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与民族文化有机结 合,摆脱完全的“拿来主义 ,走出沿袭西方水彩画艺术的发展轨道。 文章从中国水彩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多角度谈论如何吸收借鉴中 国的民族文化,详细地论述了如何从中国画中汲取营养,并对中国水彩画继承民 族文化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希冀中国水彩画不仅能够吸收外来文化 的精髓,且能很好地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互融中 使水彩画本体语言得到拓展,形成既有西方写实功底又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根基 的中国水彩画艺术,展现出中国水彩画独特的民族艺术魅力。 关键词:水彩艺术:民族性;传统文化 a b s t r a c t ac e n t u r yh a sp a s s e ds i n c ew a t e r c o l o rw a ss h i p p e df r o mw e s tt oc h i n a a f t e ri t s e x i s t e n c e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i n s t a n t l yi m p r o v e m e n t , i th a ss h o w e di t su n i q u ea r t f e a t u r e ,w h i c hi sd i s t i n g u i s h e df r o mt h ec a n v a sa n d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b yi t s s p e c i a la r tl a n g u a g ea n da e s t h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tc o u l d b es a i dt h a t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o fi t i sa m a z i n gt h r o u g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ep a s tc e n t u r y h o w e v e r ,w ec o u l dn o ts c a n 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i nas a t i s f i e dv i e w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h a p e db yt h et r a d i t i o n , i s m o d e s t , s of r o mt h ef i r s ts t e po ft h ew a t e r c o l o ro nt h et h r e s h o l do fc h i n ao n ,c h i n e s e a r t i s t st r e a t e di ti na no p e n - m i n da n dl e a r n ti t , b u tt oag r e a te x t e n t , i tw a st oh e r i t a g e t h ea r tf e a t u r e ,w i t h o u tp e r m e a t i n gc h i n e s en a t i o n a l i t y ,l e a d i n gt ot h el a c kc h i n e s e e t h o s t h i sp a p e rt r i e st od i s c u s sh o wt om e r g ec h i n e s ee t h o si n t ot h ew a t e r c o l o ra r to f c h i n a , s oa st oc o m b i n e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析t l lt h e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a n dt og e tr i d o fi m i t a t i n gt h ew e s t e r n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t h ev i e wo fh o wt od e v e l o pn a t i o n a l i t yo f c h i n e s ew a t e r c o l o r ,n l i sp a p e rp r o c e e d sf r o mt h e c u r r e n c ya n dd r a w b a c ko fc h i n e s ew a t e r c o l o rf i e l d i td i s c u s s e sh o wt ol e a r nf r o m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i nv a r i o u sa s p e c t s ; i l l u s t r a t e sh o wt oa b s o r b i n gt h en o u r i s h m e n t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a tl e n g t h n l ew r i t e rw i s h e st h ec h i n e s ew a t e r c o l o rc o u l dn o to n l ya b s o r bt h em a r r o wf r o m a b r o a d ,b u ta l s oc o m b i n ec h i n e s em a r v e l o u s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p e r f e c t l y ,t od e v e l o p t h en o u m e n a ll a n g u a g eo fw a t e r c o l o rb yt h ec l a s ha n dm e r g e n c eb e t w e e nw e s t e r n c u l t u r ea n dc h i n a s ,f o r m i n gc h i n e s ew a t e r c o l o ra r t 谢t l lb o t hs o l i db a c k g r o u n do f r e a l i s t i cp a i n t i n ga n dt h eb l o o do f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s h o w i n gt h eu n i q u e b e w i t c h e r yo fn a t i o n a la r ti nc h i n e s ew a t e r c o l o ra r t k e yw o r d s :w a t e r c o l o ra r t ;n a t i o n a l i t y ;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u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 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 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 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主搦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施芦刁日 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水彩画作为外来画种,从西方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中国水彩画 从无到有,在这百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在自我完善与发展,因其自身的水色韵味和 灵动通透的艺术效果而被人们所认可。不可否认,这是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与借鉴 所取得的成果。但是,历经百年的成长,当下的水彩艺术应摆脱对西方艺术的依 赖,形成自身在中国艺术领域中的定位。如果说1 9 世纪水彩的传入是处于自身 发展的需要而不得不向西方艺术学习,那么在百年后的今天,中国水彩画该去陈 出新,摆脱西方文化的窠臼。近些年,中国水彩画的发展脚步迟缓甚至于原地踏 步的状态,究其根源是中国水彩画以“再现”客观事物为评判标准,过于依赖西 方艺术的写实造型,致使画面僵化,缺乏主观情感,限制了中国水彩画向更深层 次的发展。 综观当今情势下中国水彩画的发展趋势,水彩作品中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底 蕴既存在可行性又是必然性的体现。将水彩艺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升华为主观情 感的流露,融入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观念的审美意识,拓展水彩画的本体语言,从 而提高中国水彩画的艺术品质,开创中国水彩画具有民族性的新纪元。当今已经 进入“读图时代”,水彩画经过百年历程后正面临着如何转向的问题。如何对中 国水彩画艺术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拓展,如何在水彩艺术中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 精神内涵,是中国水彩画发展道路上所要面对与解决的关键所在。中国水彩艺术 想要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有所突破,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指导下得以滋 养,需要继承中国数千年绘画艺术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正因如此,我们 才有了中国水彩画的“民族性观点的提出。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探析中国水彩画的发展现状 ( 一) 中国水彩画走过的三个历程 水彩画自身作为一种“舶来品 ,从西方传入中国的那天起就预示着这是一 条漫长而又艰辛的发展道路。每种事物都有它的成长历程,水彩画亦是如此。传 播、发展、完善,中国水彩画在经历着一次次的洗礼之后,才向世人呈现出了它 今天的面貌。 1 传播期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就包括了西方水彩画艺术。这种以水为介质 的绘画种类,有其中国画里水的韵味,而又更加清新与秀润。所以,当水彩画呈 现在中国人的视角里时,自然而然地就被接受。随后,中国的学者去西方留学深 造,比如李剑晨、李叔同、关广志、王济远等人,他们自身素质较高,具有良好 的艺术修养,他们将中国的传统艺术与西方水彩艺术自然地结合,从而有了中国 水彩画的雏形,为中国水彩艺术的开创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个时期的中国水彩画 家充满着绘画激情,作品也赋予蓬勃朝气。水彩画家们用水彩语言去记录着生活 中的点滴,他们总是随身携带较小的水彩工具,一种叫做“烟盒式 的写生方式 油然而生。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大规模地兴办美术院校,水彩画会也如雨后春笋 般相继成立,全国上下学习热潮高涨,其重视程度高于油画艺术。这个时期的水 彩作品,其特点是画面洒脱利落,言简意赅,用笔概括性强。 2 发展期 艺术与时代相生相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水彩画也迎来了它的发展阶段。 1 9 4 9 年解放以后和1 9 7 6 年“文革 之后是中国水彩画发展的两大时期。解放之 后,中国水彩画有了发展的新空间,展览、杂志以及座谈会的推动,使中国水彩 画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新景象。可是,文革的种种劣行,使中国水彩在十多年里止 步不前,举步维艰。幸而1 9 7 6 年以后,中国水彩画从沉寂中再次走了出来,上 海成功举办了水彩画展,随后,全国各地很多城市也纷纷效仿举办各类活动,并 展开地区间的交流研讨,将水彩画重新推向它的第二个发展热潮。这个时期的中 国水彩画虽然带有生硬的艺术尝试性,但却显得尤为真诚。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完善期 从2 0 世纪9 0 年代中期直至今天,中国水彩画日趋完善。其主要表现:一、 创作意识强烈。这个时期的水彩画家不再拘泥于对事物本身的表达,而是更多地 将自己的思想渗透到作品创作之中,有更加明显的创作意识。1 9 9 3 年中国美术 家协会成立了水彩画艺委会,全国各地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水彩画协会,组织交流 与学习,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水彩画创作水平。二、高水平的研讨会及重大展览接 连举行,大大推动了全国水彩艺术的整体水平。许多画家走出国门,被邀到许多 国家讲学、办展。 ( 二) 目前我国水彩画所存在的问题 水彩画从西方传入我国不过百年的历史,作为一个舶来画种,可以说在这么 短的时间内,中国水彩的发展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艺术积淀, 但不可否认,问题仍然存在。首要问题,中国的水彩画家从水彩画传入国门的那 天起,就以一种学习的心态去对待水彩艺术,虽然一直以自身民族的审美角度加 以改造,但是,传承大过于革新。如果说学习西方水彩画艺术形式是一种过程, 是传播初期必经的一个阶段,那么而今我们要做的就是慢慢地摆脱西化对中国水 彩画发展的束缚。其次,中国水彩画家沿袭了西方画家照抄照片的现象,使得绘 画语言显得僵化,绘画性不强,艺术作品中缺少画家自我真情的流露。我们学习 与借鉴西方水彩画艺术,但我们却不可用西方水彩语言去标榜中国的水彩画艺 术。水彩画传入中国,就预示着要具备中国的民族文化气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 渗入水彩艺术中,还要用水彩画去体现中国的民族文化。我们不可以只看到目前 所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当下,水彩走过百年之后正面临着自身的转向问题。 如何总结过去百年的发展,如何开拓创新,使之真真正正成为中国的绘画艺术, 是当下水彩画家和水彩爱好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水彩画的民族性 ( 一) 艺术的民族性 何谓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在美的事物中所反映出来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 式。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共同的心理状态,共同的语言,文化形 成了本民族而区别于其它民族风格和形式。而艺术的民族性,说的是与外来文 化持不同的立场,且将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加以整合与重组。只有在中西文化 优势互补中汲取养分,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的绘画作品,才能使一个民族的本土 艺术获得生存的空间与价值。我们在敞开胸怀接纳西方艺术的同时,更要探索出 具有民族语言、民族意识的绘画作品,这是中国水彩画艺术具有民族性的必经之 路。艺术没有国界,民族文化亦是这样。具有民族性的艺术品,不仅会被本民族 人群所欣赏,同时也往往受到其他民族鉴赏者的赞赏。比如中国的京剧,它形成 于北京,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在中国被捧为“国粹 之 一,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受到很多艺术爱好者的赏识;又如英国莎士比亚的经典 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虽然来自于不同的 国家,具有风格迥异的民族色彩,可是世人并没有因其是外来文化而拒之 门外。所以说,“就艺术作品来说,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能走向世界,为全人类 所共有。 ( 二) 中国水彩的民族性 中国人自古就有浪漫情怀,不论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还是庄子的逍 遥游,亦或是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他们讲求的都是“天人合一 ,体现的是“诗 化”精神。在文化上,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互补,而对于中国水彩画,这正是 一种契机中国水彩画家可以将自己对该画种的情感筑造在民族精神之上。水 彩画的流动性、偶然性和瞬间性,是一种变幻无穷的艺术魅力;水彩画的通透、 灵动、雅致,具有了太多的浪漫情愫我们用中国传统文化充斥着这种外来艺 术,把原本属于西方的水彩画,在精神上和技法上渗透、显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 用中国博大精深的内涵去滋润西方水彩艺术,去为这门骨子里就浪漫的艺术润 色。 中国水彩画的民族性,可以理解为是中西不同文化交流、碰撞之后重组的产 杨家安:美学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 杨家安:美学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 4 东j l i j i l i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物。中国水彩画的民族性,一方面需要保留西方绘画中的精华,即:西方绘画中 的构图、明暗、色彩、造型等优点,另一方面要趋于中国画的用笔、用水,讲求 气韵、意境的体现。客观地说,水彩传入中国百年的历史不算短暂,可是在这期 间,中国水彩画从整体上看,总是波澜不惊,在自身上并没有得到其它画种一样 的重视,究其根由,就是缺少民族精神的折射,缺少主观情怀,以及构架这种绘 画的艺术理念。提倡中国水彩画的民族性发展,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被提出, 也有少数画家在付诸行动。可是,历经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却并没有得以很好的 成果。现在,在我们重新审视之时,是时候把中国水彩画的民族性问题放在首位 予以解决。我们应在最大限度地保留住水彩本体语言的同时,将油画中对色彩的 丰富表达寓于水彩画表现中,再结合中国画的笔法、水韵等文化积淀,创作出具 有中国民族性特色的水彩画。黄铁山先生近年来曾多次提出“中国水彩画的发展 应建立一条自主的民族文化精神之路的倡导,现在是时候让我们去开拓这条具 有民族自主审美特色的水彩画发展道路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是水彩画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可以预见,随着时代的更迭,中国水彩 画必将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更加绚丽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水彩画作为西方绘画的一种,传入中国也只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可是它却落 地生根,成就斐然。这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因为水彩画与中国本民族的文化相暗 合,特别是水彩画那灵动、通透、洒脱的视觉感受与中国画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要通过艺术去表达这个民族的精神、情感和文化。水彩艺术 应该同其它艺术语言一样,以民族文化为积淀,在现代文化的背景下吐故纳新, 应该在审美、观念和技法等方面造就出民族风貌的艺术语言,创造出有别于西方 的绘画样式,体现出鲜明的民族风貌。完全继承西方水彩绘画不是中国水彩画, 特立独行也不是中国水彩画,我们希望的是在东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中产生出民 族化的中国水彩画。因而当下只有找到突破口,中国水彩画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标 榜,而不再寄居在西方水彩画的影子里。如果继续随类赋彩,照搬照抄,中国的 水彩画还将继续沉睡下去。所以,当前情况下,如何去承接与革新我国水彩画艺 术是每个水彩画家应直视的问题。但是,却有许多人陷入一种停滞的状态,盲目 地继承,一味地追求别人的表现手法,作品中带有明显的摹仿痕迹,很难在画面 中看到作者本人的精神风貌。这一现象目前普遍存在于水彩画艺术中,可谓是这 一时期水彩画艺术匮乏的源头表现。如何去制止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想要改变问 题的根源所在,我认为,这可以从中国的文化导向上给予方向上的指引,将我国 的本土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入水彩画艺术之中,使民族文化中深厚的艺术积淀与西 方水彩艺术文化兼容并蓄,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中,走出沿袭西方水彩画 艺术的发展轨道,确立中国水彩画的自身地位,寻求具有中国民族化的水彩画艺 术语言,形成具有中国民族风貌的水彩新局面。 东j l v i l i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中国水彩艺术民族精神语言的探索 艺术不是独立体,它不可能独立存在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相反地,艺术是一 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艺术也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滋养。水彩画从传入中国的那 天起,就预示着水彩画要具有东方绘画的气节,要在西方绘画的精髓中注入东方 绘画观念,在兼容并蓄中成长壮大。 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绘画艺术更是历经历史洗礼。从美学思想 上看,注重于对客观事物的再现,崇尚自然是西方的审美标准;中国自古以来就 以崇尚精神为审美角度,“天人合一 、“物我合一 是中国人对艺术追求的最高 境界。从艺术表达上看,西方水彩画艺术讲究用色块造型,注重华贵绚丽的视觉 感受;中国绘画特点可以从中国画中体现出来,中国画讲究是用线描的手法去表 现造型,“线”即用笔,注重的是意境的表达。东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 文化积淀造就出了不同的绘画理念。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中西方的精华吸收继承 下去,继而再融入中国风情的绘画“色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点去营 造中国特色的绘画语言,以此作为建立中国水彩画艺术体系的根基,打造出中国 品牌的水彩画艺术。中国水彩画家不能一味地去继承西方的技艺,中国绘画的指 导理念以及绘画技巧也是作为中国水彩画家所要学习与借鉴之处。简单地说,就 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具有民族精神的蜕变! ( 一) 从中国画中探索中国水彩的民族性 中国水彩画的发展需要从姊妹艺术中得以借鉴,目前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 方面是借鉴西方的油画艺术,另一方面是借鉴中国的水墨艺术。在构图、明暗、 色彩、造型等方面,西方油画很值得中国的水彩画家学习,而中国画中所体现的 传统文化,设色方式等也对中国水彩画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之处。中国画的水墨 渗化,飘逸洒脱是油画艺术所无法企及的,而水彩与中国画都因以水为媒介具有 一定的契合点,得以将水墨的虚实相生,对“笔墨精神 的传承,以及作品中对 “神韵”的追求,指导到水彩画的创作之中。如果说,我们学习油画艺术的表现 形式是在学其“表 ,那么我们学习中国画艺术,则更多的是在学其内涵,学其 外在形式下的指导思想。 1 水与色中探求发展 水彩画之所以能在中国繁衍生息,首先就是因为该画种和中国画同样具备一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以水为媒介。中国艺术中对水的认识与掌握有着悠久的历 史,比如孔子的“智者乐水、老子的“上善若水 ,再到中国绘画中的以水墨作 画,几千年的传统造就出了中国人用水的丰富经验。如何控制水分,发挥水的灵 动性,是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水既是一种媒介,也是衡量一幅作品水 平高低的重要组成因素。中国画作为东方绘画观念的一个典型代表,它的地位举 足轻重。所以,借鉴中国画中如何驾驭水的能力可以使中国的水彩画水平更上一 层楼。中国画讲究水墨交融,同样地,水彩画讲究的是水与色的互融,水分和色 彩不同程度的稀释融合加以与不同质地纸张的巧妙结合,产生出的既是已知的又 是未知的艺术效果,这其中充满着契机和偶然性。水所具备的透明性、流动性、 与色彩的可溶性,使画面中的色彩丰富多变,而用水的多少,用笔的速度,又使 得色彩充斥着韵律感和节奏感。作画的过程不可不说是在享受艺术,是水将画者 带入那个奇幻旅程。作画的过程是山穷水尽,也是柳暗花明。外者欣赏的是画完 的艺术作品,而画者或许看重的更是这个过程吧。因为这是一个人修养和能力的 体现,是自我感情与自然契机的结合。那种看似偶然的艺术效果,其实则是一个 画家能力与修养的最好体现。用水之道是画家艰辛试验,日积月累的结晶。 水是水彩画的灵魂所在。水可以使画面呈现出流畅的美感,也可以使画面水 迹斑驳产生肌理效果。水彩画的透明、空灵亦或是它的幽深静谧,它的种种神韵 都是通过水的运用而传达给我们的视觉感受。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以笔墨韵味 为最高标准,水彩画的色彩韵味即色彩的饱和度、浓淡度都是通过水的稀释而达 到。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绘画中,水也起着这至关重要 的作用。对水分的把握起着决定性作用。水分的用量不外乎分三种情况,即少量 用水,适量用水和大量用水。水的用量决定着一幅画所传达出的韵味,如何用水 和用水调色的原则,总结一下可以分为三点:第一,要有中国画泼墨的酣畅淋漓 之感,有其奔放不羁的气势;第二,要有浑然天成之感,虚实相生的视觉享受; 第三,在水韵中要有中国画的干笔用笔,做到湿中见干,干中有湿,刚柔并济。 2 笔墨精神中寻求诗化内涵 中国画总给人以闲情雅致,诗情画意之感。那中国的水彩画可不可以摒弃西 方水彩对“实物”的再现,而将重心转移到“雅逸 的主观情趣之上呢? 戏水的 乐趣所在,为什么不可以升华为是在追求一种内在的精神气韵呢? “中国艺术有着很好的用色传统。独特的用色理念:由阴阳五行说引发的五 色是对天地自然的最高解释;六法论中的随类赋彩;水墨画中的墨分五 色等。这些都是西方人无法企及的,同时又是画水彩的要旨。 【l 】对内在精神 的表达与流露是中国水墨画艺术恒久不变的主题思想。中国画旨在在水和墨的渗 化中表达作者的感情,而水彩画艺术与中国水墨画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可以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保留水彩画的通透、淋漓的用笔之上,加以水墨的没骨法、泼彩技法,以及水 墨的水韵等艺术语言和对意境的表达,使水彩语言在趋同于水墨的同时,又继承 着油画的浑厚感和细腻感,用“心师造化”、“物我合一”的理念去形成既继承叉 有别于中国画和油画的艺术形式,将对其它艺术语言的借鉴与融合台为一体,形 成具有中国气质的水彩画艺术风貌。比如阳太阳老先生的水彩作品晨曦,阳 老先生不仅擅长水彩画刨作,而且也精通中国的水墨艺术。在阳老先生的水彩作 品中,就能很好地体现出中国水墨的笔墨精神。阳老先生在创作作品晨曦时, 对天空及江面采用了水墨画的浅墨渲染的表现方式,而对泛舟、鱼鹰的刻画则采 用了浓墨勾线的技法叉将“意到笔不到”的精神贯穿到画面的处理之中,从而 使画面呈现出烟波浩渺、空寂之感,似乎有种中国古人饮酒泛舟的意境。口j m 女m 水彩作品展曦$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水彩画用笔的酣畅淋漓之感,用色的洗练透明之势,都赋予了水彩艺术 以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雅致、空灵的视觉感受,这与东方人抒情达意的情怀和 委婉含蓄的心理相吻合,富有东方神韵。比如中国古代诗人李白,他就是在诗中 表达对世俗的厌恶,用诗去寄予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去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正如蒋跃所认为的:“水彩的畅快、雅致、灵动等视觉效果,最能使人在静思默 想中感悟到那种幽深清远、澹泊自然的东方神韵,并以简略概括的风格引发出 如诗如歌的精神意趣。1 3 j 3 技法运用中加以学习 现代绘画大师巴尔蒂斯指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需要有技艺。”【4 j 水彩作 品的思想内涵、作者的精神指向,都需要有精湛的技法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水 彩作品又因其流动性、偶发性等不确定的特点,使得画家在技法上难以把握,而 技法又是构成水彩画内在思想与外在形式的核心所在,亦是水彩体现出有别于其 它绘画的根本,所以中国水彩画家对技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轻视技法的艺术家,是永远不会达到目的、体现思 想感情的这样的艺术家就像一个忘记给马喂料的骑马人。1 5 j 技法不熟,再 好的创意也无法表达,如果忽视了技法的重要性,盲目地想创作出如何经典的作 品,都会欲速则不达,就像一个小孩连走都不会却想跑,结果只会摔伤自己。在 西方,水彩技法是以油画技法为基础;在中国,传统水墨中的水法,笔法是最好 的借鉴。“比如同样的用笔方法,由于运笔速度的快慢、落笔着力的轻重、用笔 幅度的大小,以及笔的含水含色量等都会在画面中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而且, 好作品的用笔往往都是体现出自己的独特个性的。【6 】中国画家对于笔墨的研究 已有很深的造诣,是水彩画家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源。如果能将中国画中对空白、 墨色干湿交替的运用,以及干湿交替所产生的虚实感等技法融入到水彩画的绘画 中,那中国的水彩画又将呈现出新的一番天地。 4 对传统审美取向中“气韵一的认识 探寻具有中国民族化的水彩画艺术语言,不仅是要在技法上加以学习,而且 要上升到精神层面,学习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谢赫在“六法”中“气韵生动”的 提出,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中最高的精神指向,追求气韵之生动成为了中国古人 在绘画创作中的追求目标和评判作品优劣的重要准则。水彩的传入,为中国人抒 情达意提供了更好的艺术途径,因其自身所具备的透明、畅快、雅致之感,再加 之对中国文化观念的耳濡目染,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艺术思维自然渗化到水彩艺术 之中。 “心灵所注,笔由心生,气韵生动,方为上品。【7 】中国人赋予作品以灵魂,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静止的艺术作品,中国人却以其是否具有“生 和“动 来作为鉴赏标准。讲究 绘画的“气韵生动 ,既要摆脱西方艺术的“写实性,不再将对事物的客观再现 作为绘画的目的和评审标准,又要将作者的情感,主观感受寓于作品之中,是对 作品精神内涵的深化,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境界的表现。中国画作 画讲究的是“笔虽断,气相连,物虽离,情相系。 【8 】这句话对气韵生动做出了 很好的诠释。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如能在传统精神上达到这种境界,那么中国水 彩画将有所突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气韵的继承,是一个需要吸收与学 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历程,是需要通过对作品的表达,看到原生态之气。中国画中, 就常通过用笔显现出物态的气质内在,将物象生生不息的状态得以表达。看似是 “死”的事物,却可以通过对气韵的追求,表达出其存在性,表达出物象的活力。 简单地说,对气韵生动的追求,可以从形、神、笔墨、构图和作者的立意中加以 学习。中国人在对事物的造型上,与西方写实造型主义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人 在不断探索中经历了从“以形象神”到“以形造神”再到“形神兼备 直至“以 神造型的过程,气韵是作者的审美情感的表现,是赋予作品以生命的象征。追 求气韵之生动,是中国水彩画有别于西方水彩画的面貌,具有本土情怀的一个突 破点。中国水彩对气韵生动的追求,建构在西方写实主义之上,上升到形而上的 精神层面,从而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形象更加具有生动感,达到意境的升华。 气韵生动的体现,是中国艺术审美价值的体现,是中国水彩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 的表达。 5 从用线的审美上去学习 “西方绘画擅长用色块造型,而中国传统绘画中则以用线为造型的精髓。从 半坡的人面网纹到殷墟的帛画,从曹衣出水到吴带当风,从敦煌飞天到 永乐宫壁画,从石鼓文到狂草,中国人在无尽的线条中找到了自信。 1 9 j 可见, 中国绘画中对线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如何借鉴并加以运用线的造 型艺术,是中国水彩发展的又一突破点。 中国画中的“线 实则是以“写 为主,写是画的高境界表达。从中国古代, 用“写 去表达画的意思,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中国书画同家,在中国画中就 强调了运用书法的用笔,讲求用笔的缓急、顺逆之态,从而使“写 出的线因其 表达的需要而产生出不同的效果,或飘逸洒脱,或沉稳内敛,或细如针线,或宽 广如面,极致微妙多变。概括地说,中国水彩的用线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学习。 首先,线具有律动感和节奏感。中国绘画中的用线给人一种含蓄、内敛之感, 这种含蓄、内敛体现在用线上即指用线的“以气接线,“笔断气连 。绘画作品 中,常常在有些地方会出现断笔的现象,但却给人以完整无缺之感。这就是笔断 o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画家张璨之言。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 创作出好的作品。 1 0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气相连,超越具象的描绘而给人以节奏美感,画面亦不会显得琐碎、不完整。水 彩作画可以借鉴这种用线方式,使水彩艺术不仅在形式上给人以雅致、优美之感, 在内涵上也得以深化,有更深层次的追求。 其次,线具有美学性。线不仅是作者描绘事物的载体,而且线自身也存在着 美学性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线条之美”。在不同的情境下,出于不同的 画家之手,线所表达出的美感也就不尽相同。顾恺之的“春蚕吐丝 是一种阴柔 之美;吴道子的“吴带当风 表现的是一种阳刚之美。岂能说阴柔之美是美,而 阳刚之美就不具备美感吗? 中国古代用笔上有几十种皴法,不见得种种适合于水 彩用笔,但其美感却值得学习。 另外,中国绘画中的线还具备抽象美、韵律美等特点,值得我们一一去领略 其风采并适当的加以借鉴。比如王肇民的水彩作品中,就很好地凸现了借鉴中国 画的用线技法。在王肇民的水彩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他受西方油画艺术的影 响而使画面所具有的厚重感,而且也能体现出借鉴中国的用线技法所产生出的质 朴之感,其用线的美感也尽收眼底。 6 寻求中国画的写意性 所谓水彩画的写意性,是指一种艺术观念系统,是对中国画论中“写意”的 继承与引申。对于画面而言用笔较于轻松洒脱,是主观意识在客观形态中的体现。 这种写意性,好比中国书法用笔,具有音乐般的节奏美感。现在来看有些水彩画 作品多了匠气,缺少了激情,再现客观事物的多,表现内在的东西少,这样一来, 水彩画很容易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如果中国水彩艺术具有写意性,那么则会展 现出作品中的生动美、节奏美、随性之美,并可在画面里倾注形、气、情等因素, 使作品展现出豪放、洒脱的视觉美感。中国水彩画中的写意性,需要“主观见之 于客观 ,加入水彩自身的个性语言,注入强烈的民族性特征。本土的中国水彩 画家,可以在对中国画的学习与领悟中,对水彩画进行深加工,使中国水彩艺术 具备本民族的文化气息。也正因如此,他们的作品总会不自觉地在画面构成的诸 多要素当中,流露出写意的意识。 在中国画中,关于笔墨的审美标准,注重的是一个“写 字。中国画将“气 韵生动 作为写意的指导思想。由于水彩画从西方引进,油画中照搬照片的现象 也体现到了水彩画中,所以作品显得较为硬化,水彩本质所该具有的灵动性和律 动美被大大地减少甚至泯灭掉,形成了一种僵硬的绘画效果。水彩画也需要借鉴 中国画的写意性,在画面的表现上运用“写”的笔法,强调书法用笔,或松或紧, 或随性或严谨,将主观情感融于客观形态中【l o 】;水彩作品需要借鉴中国画的写 意性,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水彩画家其实已经做出了典范。比如张举毅的水彩风 景画湖边落日,作者在绘画枝叶时,就用到了“写 的技法,使画面产生出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洒脱之感;在对花卉的描绘时,用抽象的笔触去刻画具象的事物,使画面显得更 有生气。王维新在创作渔村题材的水彩作品时,也用到了“写 的笔法,从而使 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中国水彩画的写意性,不仅要保留住水彩画自身的艺术特点,而且要以民族 文化为内在的精神指向。具体来说,中国水彩画的写意性,首先要尽可能保留住 水彩画自身的艺术特点,比如水的运用,淋漓洒脱的水韵特点,在继承油画艺术 色块造型的基础上,从中国画中学习其气韵生动的内涵加以自我完善。水彩画写 意性的探索,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国水彩画艺术内涵的拓展。 其次,要以“气韵生动”作为指导思想。水彩画追求写意性,将主观情感融于客 观形态中。水彩艺术对写意性的追求,不要认为是在被动的学习,其实,是使水 彩摆脱容易僵化沉滞局面的良方。再次,写意性的借鉴,可以从中国画的用笔、 用水和“气韵生动 等多方面得以深入。中国画讲究书法用笔,笔速的变化,用 笔的力度,以及书法中的提、按、顿、搓等笔法,或欢快或沉稳,或飘逸或洒脱 都能产生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从而使画面具有节奏感、韵律性和意态美,进而表 达出对不同的意境的追求。j 中国水彩画的写意性,是建构在西方水彩画基础之上的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的 艺术表现形式,它具有中国民族化的审美观点以及写意的表现手法,有别于西方水 彩绘画艺术。中国水彩艺术追求写意性,不单单是追求其洒脱、豪放的表现形式, 更是要继承民族写意的精神。只有如此,中国水彩画作品才会具备深化的文化底 蕴,才会凸现民族意识。 苏天赐先生曾说:“笔迹若从形体中游离,色层相互渗透,线条流动,率意 而为,境界从视觉转入内心,是一种意态从容的东方意蕴。 【1 2 】综观中国历代画 家在用水、用线以及对精神的追求与表达上,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是中 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所在,为中国水彩画的借鉴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二) 交流与回归中寻求定位 如果说向历史和传统的学习与继承是纵向的吸收,那么向外来文化、他人的 学习与借鉴则是横向的采纳。近些年这种横向与纵向的交汇,即东西方艺术的交 汇,在油画领域得到了很好的收益,但在水彩艺术领域中却显得不尽如意。水彩 的发展与深化、自身所具有的与中国艺术观念的暗合,在当今环境下面临着种种 机遇与挑战。所以,在我们探求如何使水彩画具有民族性的同时,我们还要在东 西方文化交汇中,找准水彩艺术的学术位置,也就是蒋跃先生所说的“学术坐标 。 我们以王绍波的水彩作品为例,谈谈在东西方艺术的交汇中如何进行取舍的问题。 王绍波的水彩作品,就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加以融合的产物。他从西方的绘画艺术 中,学习油画的形体塑造,重写实,求真至上;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习中国 1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画传神的精神写照。张风塘先生在谈论王绍波的奶茶、酥油茶等作品时说: “他的水彩人物,以油画般的色彩、富有张力的国画线条、立体主义的形象和传 统国画人物的神态、背景与笔墨的交融,强烈烘托出视觉气氛,那恍然如梦、如 诗如歌的意境,深深的震撼着观者的心灵。画面中那慈祥忧郁的阿爸那天真无 邪的孩子,那佝偻负重的阿妈,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民族艰辛的历史,诠释着一代 又一代人寂寞的命运。可以说王绍波的水彩人物画不仅具有西方油画的写实主义 内涵,更具有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写意传神文化理念,这一点在当代水彩画坛上难 有望其项背者。”【l3 】张风塘先生的这一席话,精准概述出了王绍波水彩作品的可 之处。我们也从中看出了中西方绘画在水彩领域中不仅能融合且能融合得如此 到位,实则给予了中国水彩画家们极大的鼓动与激励。 目被水彩怍渔歌 但是,矛盾却也依然鲜明存在。我们继血谈谈王绍波在十届美展中获得金奖 的水彩作品渔歌。这幅作品气势恢宏,画懈很大,但却显得更为像是油画作品。 因为在画面中水彩的语言特色没有很女,地被表达出来,没有水彩语言的透明、灵 动之感,而是过多地趋向了油画的审美意识,水彩自身的语言特征迷失了。但是, 在评选时,却又不能不把这幅作品评为盒奖,因为这幅作品真宴地代表着中国当 今水彩界的最高水平,如果不将此作品评为金奖,那就是我们自己在轻视水彩的 地位,在昭示水彩没有金奖作品,评审实则两难。当今的水彩作品现状,过多地 依照油画的评审角度士审度,有种偏离轨道的感觉。水彩画学习中西艺术,目的 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与深化自身的艺术语言,并不是要在学习中世失自身语言特点。 在这点上,关维兴老师曾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见地。关老师蜕:“水彩不管 往里面引进什么,但最终必须还是水彩的,才有价值和意义。”【j 4 j 所以,当我们借 鉴与学习中西方艺术的同时,要警戒不要把评审标准向其它艺术上趋同由于水 彩画央在油画与中国画两门艺术之问,兼具两者之长,很容易被同化,所以我们 要有自己的评判准_ l l j ,不被其丸右摇摆。水彩艺术具有自身独具的艺术魅力,这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别的画种所不及之处,我们要保留住水彩的个性魅力,巩固其独立的地位,要 在吸收外来艺术的基础上,将自身的魅力拓展。艺术上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最 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身艺术体系,是要在兼收并蓄中发扬光大自身的 艺术价值,艺术需要交流,但也需要回归。当下,水彩艺术不仅需要交流,更需 要回归本位。 1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对中国水彩画民族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 一) 时代性与民族性共存 首先讲讲时代性。现在的人都在大谈特谈艺术需要具有时代精神,这个没有 错,可是我更觉得应该说是艺术需要反映时代特色。其实,说时代性,就多多少 少是在说创新意识。不同的时代,需要有不同内涵的作品去体现。时代变迁,作 品所包含的精神也在变动。只有有新意的艺术才有其生命力,有它存在的价值; 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推崇出新,把握时代脉搏,创作出反映时代风貌的艺术作品, 才具备时代气息。清代的石涛曾经说过“笔墨当随时代,可见不论什么样的绘 画现象其实都是这一时期这一时代的历史产物。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美术史 其实也是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改审美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拓展自身的艺术 价值。审美标准并非一尘不变,它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历史性,且随着历 史的变迁而不断演绎变化。我们谈论如何使中国水彩画具有民族特色,归根究底 可以从两方面去把握。一是要继承传统,二是要把握时代脉搏。继承传统,包含 西方水彩画所具有的传统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两个方面,这点在上文已经很详细 地论述了如何去继承与发展。另一个方面,把握时代脉搏,意指跟随时代精神去 不断提升水彩艺术品质。时代性和民族性并非两个矛盾对立体,而应和谐统一存 在于艺术作品中。水彩画的民族文化是个动态体,也在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的 民族意识观念的更新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地改变,就好比水彩传入中国百年所经历 的三个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水彩画所反映出的精神面貌也截然不同,其作品所 具有的时代感鲜明,体现的是某个特定时期的精神体制,艺术作品的价值也正在 于此。艺术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却又与时代相生相息,记录性地表述时代精神, 表达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思想、精神理念。 在这一点上,我本人特别欣赏祝彦春老师的水彩作品。祝老师擅长画水彩人 物画,他的作品总是弱化人物面部轮廓,产生出模糊的艺术效果,使人有种茫然 空洞的视觉感受。表面上看,这是作者采用的一种绘画手法,实则更是作者对当 今社会人们生存状态的一种认识与表达! 当今快节奏的生活节拍,使很多人一直 处在紧张的状态中,变得麻木,变得空洞,祝彦春老师用敏感的视角洞悉到生活 中这独特的一面,从而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从水彩画中折射出当代 人的精神状态。这就是如何抓住时代脉搏最好的例证。具有时代性的作品,才会 被广大观众所认知,更会使观众在情感、精神等方面产生共鸣。当下,水彩画家 缺少的就是这种对当代现状的敏锐性,作品中隐含的对当代人思想和情感的东西 1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太少。祝彦春老师在这一点上,给其他水彩画家做出了很好的典范。祝老师画水 彩人物,有其独特的地方。从水彩本身性质上看,水彩语言缺少油画的冲击力, 不如油画可以那么完美地去表达出人物的思想状态。其他水彩画家都在避讳的这 一题材,祝老师却试图在尝试,且成绩喜人。祝老师作品的画面,多半并不完整, 意在突出人物的局部特征。选材也异常大胆,诸如对孕妇的刻画。在其他画种中, 这可能已经是家常便饭,显得不足为奇。可是在水彩领域中,这是新的尝试。我 不知道别人看到祝老师的水彩人物作品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于我,很是被其 所震撼! 祝老师虚化人物轮廓,却独独将血管凸现,其实是在表达麻木状态下活 体的状态。看似简单,却极具内涵。祝老师自己这样解释:“逐步感觉到这 个东西很有必要,因为皮肤跟血管它是贴得非常紧的一个东西,它是掩藏于皮肤 之下的一种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美甲店美甲师技能培训聘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版餐饮废弃物处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高校重点学科高层次人才聘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单位借款协议书
- 2025版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货币资金借款服务协议
- 2025版货车驾驶员驾驶区域及路线规划合同
- 高三试卷: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四校2025届11月期中联考数学试卷高三数学答案
- 2025版国际贸易货物转让合同补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成都市住宅租赁合同
- 2025版机场、火车站低压配电箱采购合同
- 谷子介绍课件
- 教师招聘临沂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设银行招聘《综合知识》考试参考题(附答案)
- 医德医风及行业作风建设培训
- 血液透析患者心衰护理
- 各高校辅导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IC载板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脑血管造影术病人的护理诊断
- 选矿概论-6 浮选
- 教师如何使用AI开展教学DeepSeek使用指南人工智能 课件
- 《企业竞争情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