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课程名称 换热器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 60KW 满液式蒸发器 学生学院 材料与能源学院 专业班级 制冷 0701 班_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0 年 7 月 8 日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 60KW 满液式蒸发器 学生学院 材料与能源学院 专业班级 热能与动力工程 制冷 0701 班 姓 名 学 号 全套图纸加扣 3012250582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一台制冷机用满液式蒸发器。蒸发器制冷量=60KW,制冷剂温度: 0 Q 蒸发温度2,冷凝温度40,制冷剂为 R22。冷媒水进口温度 0 t k t 12,冷媒水出口温度7。 1 t 1 t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 2)换热器设计要结构合理,设计计算正确。 3)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分明,符号国家标准,尺寸标 注规范,用计算机绘图。 4)说明书要求: 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工整,层次分明,用计算机打印。 格式要求: (1)课程设计封面;(2)任务书;(3)摘要;(4)目录;(5)正文, 包括设计的主要参数、热力计算、传热计算、换热器结构尺寸计算布置及 阻力计算等设计过程;对所设计的换热器总体结构的讨论分析;心得体会 等;(6)参考文献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按照设计计算结果,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 1 份; 2)绘制换热器的装配图 1 张,拆画零件图 12 张。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序号设计各阶段内容地点起止日期 1 学生分组;布置任务;根据设计任务收集有关 的原始资料,并选定热交换器的型式等。指定教室6.28-6.28 2 进行换热器设计计算(包括传热计算、结构计 算、流动阻力计算和强度计算等)宿舍6.29-6.30 3 编写设计说明书(严格按照广东工业大学课程 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编写)宿舍7.1-7.4 4绘制换热器装配图 1 张;拆画零件图 12 张宿舍7.4-7.7 5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指定教室7.8-7.9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吴业正.制冷原理及设备(第 2 版)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 吴业正.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史美中,王中铮.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 余建祖.换热器原理与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5 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第四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 7 其它设计资料:包括各种换热器设计标准、制冷工程设计手册、制冷设备 手册、制冷机工艺等相关资料. 发出任务书日期:2010 年 6 月 28 日 指导教师签名: 计划完成日期: 2010 年 7 月 9 日 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主管院长签章: 课程设计总说明课程设计总说明 本课程设计目的是设计一台制冷机用满液式蒸发器。设计是按蒸发器制冷 量=60KW,制冷剂温度:蒸发温度2,冷凝温度40,制冷剂为 0 Q 0 t k t R22。冷媒水进口温度12,冷媒水出口温度7的条件下进行。 1 t 1 t 本次设计过程主要包括热力计算,传热计算,水的流动阻力计算,结构设 计计算,强度计算以及强度校核计算等。整个设计先从传热设计计算着手,传 热设计计算与结构设计计算相互交叉进行,接着计算水的流动阻力以及零部件 的选取,最后进行强度计算与强度校核。本次设计的设计内容包括了换热管和 流程数的选取,换热管的布置排列,管长的选取,筒体、端盖、法兰螺栓、管 板和垫片等零部件的选取。本次设计涉及了传热学 制冷原理与设备 热 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流体力学以及画法几何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工艺 参数的选择。通过这些计算,设计出一个两流程的,换热管长度与壳体内径之 比为 9.58 的满液式蒸发器。 关键词关键词:蒸发器,满液式,传热设计,流动阻力计算,结构设计,强度计算 目目 录录 1 1 设计主题及主要设计参数设计主题及主要设计参数 .4 4 1.1 设计课题:60KW 满液式蒸发器.4 1.2 主要设计参数.4 2 2 设计计算设计计算.4 4 2.1 热力计算.4 2.1.1 制冷剂流量.4 2.1.2 冷媒水流量.1 3 3 传热计算传热计算 .1 1 3.1 初步选取换热管.1 3.2 换热系数计算.2 3.2.1 蒸发器中污垢热阻.2 3.2.2 管内换热系数计算.2 3.2.3 管外换热系数计算.3 3.3 传热系数 0 K 的计算.3 3.4 传热面积及换热管长的确定.5 4 4 结构计算结构计算 .5 5 4.1 换热管布置设计.5 4.2 壳体设计计算.6 4.3 校验换热管与管板结构合理性.7 4.4 零部件结构尺寸设计.7 4.4.1 管板尺寸设计.7 4.4.2 法兰规格尺寸计算.8 4.4.3 端盖.8 4.4.4 分程隔板.9 4.4.5 支座.9 4.4.6 支撑板与拉杆.9 4.4.7 垫片尺寸设计.10 4.4.8 螺栓尺寸设计.10 4.4.9 连接管尺寸设计.11 5 5 流动阻力计算流动阻力计算 .1212 6 6 结构设计讨论分析结构设计讨论分析 .1313 7 7 设计心得体会设计心得体会 .131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设计主题及主要设计参数设计主题及主要设计参数 1.1 设计课题:设计课题:60KW 满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 1.2 主要设计参数 蒸发器制冷量=60KW 0 Q 制冷剂选定为 R22 蒸发温度2 0 t 冷凝温度40 k t 冷媒水进口温度12 1 t 冷媒水出口温度7。 1 t 2 设计计算设计计算 2.1 热力计算热力计算 2.1.1 制冷剂流量 制冷剂 R22 的 lgp-h 图如下所示: 图 2-1 R22 的 lgp-h 图 根据参考资料1制冷原理及设备P341 页附表 13 R22 饱和液体及蒸汽 的热力性质查得:P0=530.83kPa,h1=406.084KJ/Kg,h3=h4=249.686KJ/Kg 制冷剂流量: s kg s kg hh Q qm384 . 0 686.249084.406 60 41 0 2.1.2 冷媒水流量 水的定性温度: ts=(12+7)/2=9.5 根据参考资料2传热学P563 页附录 9 饱和水的热物理性质查得: =999.71kg/m3,cp=4.192KJ/(KgK) 冷媒水流量: s m s m Q P 3 3 3 11 0 vs 1086 . 2 )712(192 . 4 71.999 60 )tt (c q ” 3 传热计算传热计算 3.1 初步选取换热管初步选取换热管 本设计初步采用外螺纹管。根据参考资料3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 P71 页换热管选用斜翅低翅片管较为合适,由表 3-4 低翅片管的结构参数选取 序号 1,规格 16mm1.5mm(分别为直径和壁厚)的紫铜管,结构如图 2-2 所 示。 查得参数如下: ,mm25 . 1 sfmm223 . 0 t mm86.15dtmm5 . 1h mm11di mm86.12db 每米管长管外表面积: m m 15 . 0 a 2 of 螺纹管增强系数:35 . 1 再根据参考资料2传热学P555 页附表 2 查得,铜管导热系数: )m( 398 02 C W 图 2-2 外螺纹管结构图 3.2 换热系数计算换热系数计算 3.2.1 蒸发器中污垢热阻 冷媒水平均温度,制冷剂蒸发温度。由参考资料3Ct o s 5 . 9Ct o 2 0 P67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知,冷却介质流速在范围内为宜。因 s m 5 . 21 此,水的流速暂取,根据参考资料1制冷原理及设备 s m s m u15 . 1 P198 页表 9-1 换热器传热表面的污垢系数查得: 管外污垢系数: W C o2 5 o m 109 管内污垢系数: W C o2 5 i m 105 . 4 3.2.2 管内换热系数计算 冷媒水的定性温度: 5 . 9 2 712 2 t 1 1 tt m 根据参考资料2传热学P563 页附录 9 饱和水的热物理性质查得: P=1196.2pa,kg/m ,9.73, 71.999 3 r pkmw /10285.57 2 s/m10330 . 1 26 水的流速: s m u5.1 则每流程管子数:07.20 5 . 1101114. 3 1086 . 2 4 d q4 62 3 2 vs u Z i 取整数 Z=20 时,冷媒水的实际流速为: s m s m zd q u i vs 51 . 1 20101114 . 3 1086 . 2 44 62 3 2 对于管内流体: 12489 10330 . 1 101151 . 1 Re 6 3 i ud 由于 Re 大于 10000,属于旺盛湍流,则按管内强制对流换热: 18.8673 . 9 12489023 . 0 re023 . 0 u 3 . 08 . 03 . 08 . 0 PRN 则管内换热系数: )m( 4488 )( 1011 10285.57 18.86 d o2o2 3 2 i C W Cm W Nuai 3.2.3 管外换热系数计算 进出口截面传热的对数平均温差: CC t tt t Oo m 213 . 7 5 10 ln 510 t ln min max minmax 则按经验公式管外换热系数: (的单位为 kpa),其中 45 . 0 0 82 . 0 00 2 . 3P 0 p2 0000 ww ttt 82 . 0 w0 45. 082. 0 0w00 2t09.1206530830tt2 . 3)()( 3.3 传热系数传热系数的计算的计算 0 K 传热过程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传热过程,其传热温差为; 0 第二部分是热量经过管外污垢层、管壁、管内污垢层以及冷媒水的传热过程。 第一部分热流密度: 82 . 1 00 45 . 0 0 82 . 0 00 )2(09.12062 . 3 w tPq 根据参考资料1制冷原理及设备P200 页式 9-22 得第二部分热流密度: , 0 00 0 1 () m ff i iim q FF rr FF )( 0im dd 2 F 其中, 冷凝温度与管外壁温之差 m 管内外对数平均温差 0 管内污垢热阻 i 管外污垢热阻 0 管壁厚度 铜导热系数,取 2 398/()w mc 每米管长管外表面积 f0 F 每米管长管内表面积 i F 每米管长管面平均面积 m F 代入数据得: 2 5 3 5 0013 . 0 5 . 9 109 04239 . 0 15 . 0 398 10223 . 0 03454 . 0 15 . 0 )105 . 4 4488 1 ( 5 . 9 ) 1 ( m W t t F F F F t q wo wo o m of i of i i i 根据设计要求,用试算法估算的值确定热流密度。具体估算数值如表 2-1 wo t 表表 2-12-1 / wo t C o54.543.9983.994 q/ 2 m W 8907.186391.914258.484250.734235.25 / q 2 m W 3461.543846.154230.774232.314235.38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时,两者热流密度相差最小,Ctwo o 994 . 3 因此取,,故传热系数:Ctwo o 994 . 3 2 m 38.2354q W Km W t q K m 587.187 20 3.4 传热面积及换热管长的确定传热面积及换热管长的确定 根据热流密度 q 可求得传热面积: 22 3 0 0 m17.14m 38.4235 1060 q Q F 管子有效长度:,代入数据得:,根据参 t0f 0 c nZF F l m362 . 2 20215 . 0 17.14 lc 考资料7管壳式换热器 GB151-1999 推荐的换热管长度取管长为 2.5m 管程数 N 与管子的有效长度 l 的乘积为 Nl ,即: cc 72 . 4 2015 . 0 17.14F Nl 0 0 c ZF f 考虑到满液式蒸发器的上面部分不能布管,实际的壳体直径大于估算的壳体直 径,换热管长度与壳体直径之比一般在 6-10 之间,故选管程数为 2 程计算。 4 结构计算结构计算 4.1 换热管布置设计换热管布置设计 选用 1-2 型结构,由前面的计算知换热管子数目为 Z=20 根;换热管采用正 三角形与正方型的组合排列方式;管板上管孔中心间距 s,按参考资料4热 交换器原理与设计P45 页表 2.3 换热管中心距,取 s=22mm;分程隔板槽两侧 相邻管中心距;又根据参考资料4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P50 页,mm35l E 换热管外径 14d25,取 4 根拉杆,直径=12mm。 n d 换热管在管板上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 3-1 管板布管图 4.2 壳体设计计算壳体设计计算 根据参考资料4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P46 页,对于固定管板式,U 型 管式热交换器的布管限定圆直径为: 3iL b2DD 其中,为管束最外层换热管表面至壳体内壁的最短距离,=2.5d 且不小于 3 b 3 b 8mm。在本设计中,=2.5d=0.25 16=4mm8mm,所以取=8mm。 3 b 3 b 由换热管在管板上的分布图可知布管限定圆直径217.28mm,代入上 L D 式得:故壳体内径为: =233.28mm 3Li b2DD 根据参考资料6钢制压力容器标准 GB150-1998 选取换热器壳体外径: D=273mm,壁厚mm6 所以,壳体内径为:mm26162273Di 4.3 校验换热管与管板结构合理性校验换热管与管板结构合理性 热交换器管束外缘直径受壳体内径的限制,在设计时要将管束外缘置于布 管限定圆内。对于满液式蒸发器,根据参考资料1制冷原理及设备P205 页 “最外部孔的边缘与外壳内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5mm” ,布管限定圆直径 。对于上述换热管布置设计由几何关系得出管束外mm25110261mmDL)( 缘直径,符合要求。mmmm25128.217 根据参考资料4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P54 页换热管长度与壳体内径之 比通常为之间,在本设计中,因此,选用两个1061058. 9 261 2500 0 D lc 流程是合理的。 4.4 零部件结构尺寸设计零部件结构尺寸设计 零部件结构尺寸设计包括:管板、端盖、分程隔板、支撑板、拉杆、连接 管、支座、垫片和螺栓。 4.4.1 管板尺寸设计 管板选用固定管板式,两端管板直接焊于外壳上并延伸到壳体周围之外兼 作法兰,管板与传热管的连接方式采用胀接法。 根据参考资料4P48 页表 2.4 管板最小厚度用于一般场合下,应不小于 0.75,又根据参考资料3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表 3-8 换热管外径为 0 d 0 d 16mm,且采用胀接法时,管板最小厚度不小于 13mm。再根据参考资料6P111 页表 6-6,查得与管子连接方式有关的系数=1.15,与管板兼作法兰有关的系数 1 f =1.00,由经验公式 6-4 得管板厚度: 2 f = (17+0.0083)=1.151.00(17+0.0083261)=22.0mm13mm, 1 f 2 f i D 取=24mm。 管孔直径:根据参考资料3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表 3-5 管径、管孔直径 及允许偏差 P72 页,查得换热管外径及管孔直径允许偏差: 换热管外径=16mm,允许偏差为 0 d 0 16 . 0 管板管孔直径=16.2mm,允许偏差为 p d 05 . 0 10 . 0 4.4.2 法兰规格尺寸计算 图 3-2 管板法兰 取法兰外径:D=+(S+)2=273+(24+18)2=357mm 0 D e S 法兰厚度:=24-5-3=16mm, f 螺栓所在圆的直径:=+S2=273+242=321mm, a D 0 D 周长:=3213.14=1007.94mm。 a CD 4.4.3 端盖 根据参考资料6制冷机工艺表 6-8 P113 页, 选椭圆形端盖,厚度 S 选为经济壁厚 6mm。如图所示的内高起部分,mmDh i 25.6526125 . 0 25 . 0 4 此时端盖的椭圆长轴 R 等于筒体的内径,连接螺旋处的厚度为mmDi261 20mm。圆筒部分长度,一般为 2560mm,取 25mm。 i DL)%1025. 1 ( 图 3-3 椭圆形封头 4.4.4 分程隔板 根据参考资料6表 6 P20 页,分程隔板厚度选,分程隔板槽深mm8 4mm 图 3-4 分层隔板槽 4.4.5 支座 根据参考资料3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表 3-9 支座尺寸 P75 页,确定 支座尺寸:L=240mm,K=160mm。 4.4.6 支撑板与拉杆 由前面选得拉杆直径取=12mm,数量取 4 根。 n d 管长 l=2.5m,根据参考资料4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表 2.5、2.6 P50 页 可知,当换热管=16mm 时,换热管最大无支撑跨距为 1100mm,故可取支撑 0 d 板厚度为 10mm,直接焊在拉杆上固定。本设计取支持板数量为 2。 图 3-5 拉杆 4.4.7 垫片尺寸设计 根据垫片标准表 7-1、7-2,选择石棉橡胶板;厚度为 =1.5mm,p=1.569MPa;参数为:垫片系数 m=2.75,比压力 y=25.5Mpa。根据 参考资料4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P46 页,本设计筒体内径=261mm700 i D mm 时,可选,故可取垫片宽度 N=12mm。垫片基本密封宽度1013N ,垫片的有效密封宽度, 0 66.4 2 N bmmmm 0 6bbmm ,所以垫片压紧力作用中心圆直径即为垫片接触面的平 0 66.4 2 N bmmmm 均直径,即=273+12+62=287mm. G D 预紧状态所需的最小压紧力: =3.14 =3.14287625.5=137881N G F G Dby 操作状态下所需的最小压紧力: =6.2828762.751.569=46660.4 N6.28 pG FDb mp 垫片在预紧状态下受到最大螺栓载荷的作用,可能因压紧过度而失去密封 性能,为此垫片须有足够的宽度。所需的垫片的最小厚度: min N min 2103.6 196.3 8.9812 6.286.28 287 25.5 b b G A NNmm Dy 其中,常温下的强度指标=530MPa,安全系数=2.7,故许用应力 b N ,一定温度下的许用应力,实际螺栓 530 196.3 2.7 b b Mpa n 117 t b MPa 面积=2103.6,所以最初选的垫片厚度符合要求。 b A 2 mm 4.4.8 螺栓尺寸设计 (1)螺栓的布置 a 根据法兰及端盖的厚度,参考资料5 P338 页,选螺栓 GB/T5782 M1660,其小径=13.6mm。螺栓的最小间距应满足扳手操作空间的要求,由 i d 螺栓的直径,可以查得。18S24S e , b.螺栓的最大间距=216+=61.5mm,其中, max 6 2 0.5 f b Sd m 6 16 2.750.5 为法兰厚度,为公称,螺栓直径因为螺栓所在圆的周长=1007.94mm, f b d a C 取螺栓间距为 65mm,故所需要的螺栓数=15.5 个,取整 16 个。 1007.94 65 n (2)螺栓的最小载荷 预紧状态下需要的最小载荷: NbyDWa G 137881 5 . 25628714 . 3 14 . 3 操作状态下需要的最小载荷: = p W 2 0.7856.28 GG D pD bmp =0.785287 1.569+6.2828762.751.569=148111.4 N 2 (3)螺栓的面积 预紧状态下需要的最小面积:= a a b W A 2 137881 702.4 196.3 mm 操作状态下需要的最小面积: 2 148111.4 1265.91 mm 117 p pt b W A 需要的螺栓面积:= = m A p A 2 1265.91 mm 螺栓的实际面积:, 22 2 16 3.14 13.835 2404.07 mm 44 i bs n d AA 故符合要求。 (4)螺栓的载荷 预紧状态下:= 2 mb AA W b 1582.22103.6 196.3361761 2 N 操作状态下:W=185116N p W 4.4.9 连接管尺寸设计 (1)制冷剂连接管 根据参考资料1制冷原理及设备P341 页附表 13 R22 饱和液体及蒸汽 的热力性质查得:2时, 0 t kg m 1078249 . 0 v 3 3 1 kg m 102702.44V 3 3 1 “ 制冷剂质量流量 s kg qm384 . 0 进口体积流量: kg m kg m vqm 3 4- 3 3 1v4 103.0051078249 . 0 384 . 0 q 出口体积流量: kg m kg m vqq mv 3 2- 3 3 11 101.70102702.44384 . 0 ” 进口接管内径(选氟里昂液体流速为) s m 8 . 0u1 ,圆整后,取无缝钢管mmm u qv 87.21 8 . 014 . 3 103.00544 d -4 1 4 1 323.0mmmm 出口接管内径(选蒸汽流速为) 2 16/um s ,圆整后,取无缝钢管mmm u qv 79.36 1614 . 3 101.7044 d -2 2 1 2 (2)冷媒水连接管mmmm0 . 345 冷媒水流量,水的流速,冷媒水管内径 s m3 3 vs 1086 . 2 q s m u51 . 1 ,圆整后,无缝钢管mmm u q d vs 12.49 51 . 1 14 . 3 1086 . 2 44 3 3 573.5mmmm 5 流动阻力计算流动阻力计算 根据参考资料1制冷原理及设备P232 页得:当时,对于水,12489Re 沿程阻力系数,则冷媒水的总流动阻力由式 9-71 得: 02993 . 0 e 3164 . 0 25 . 0 R PaPa Pa PaN d l NP i 4 2 2 10520634.10 )12(5 . 1 011 . 0 5 . 2 202993 . 0 51 . 1 71.999 2 1 )1(5 . 1u 2 1 符合参考资料4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P68 页表 2.10 允许压降,故设计合理。 根据参考资料1制冷原理及设备P232 页知,管子外侧制冷剂的流动阻力一 般不计。 6 结构设计讨论分析结构设计讨论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安全)能力提高训练题及答案一
- 2025年公路水运检测师考试《道路工程》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C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强化练习题及答案一
- 2025年(自考)护理管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2025年高校教务招聘笔试模拟题及考点解析
- 2025年高级测试工程师面试题解析及测试技巧
- 2025年金融专业毕业生求职面试模拟题集及解析
- 2025年考试无忧技术类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速递
- 校长读书汇报课件
- 2025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中级模拟题与答案指南
- 消防文员笔试题目及答案
- 小学校本培训内容大纲
- 邮政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 胃肠镜检查的护理常规
- 2025-2030中国建筑安装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全民反诈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 东北区域风力发电场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实施细则
- 第三期团课课件乡村振兴中的青春力量-学习2025中央一号文件“千万工程”新阶段部署
- 儿童乐园室内装修施工方案
- 检验科标本保存制度
- 中国半导体热沉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投资方向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