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城市生态园林公墓研究初探.pdf_第1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城市生态园林公墓研究初探.pdf_第2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城市生态园林公墓研究初探.pdf_第3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城市生态园林公墓研究初探.pdf_第4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城市生态园林公墓研究初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生态园林是当代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它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城市环 境为指导思想,主张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让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机组合成一个和谐、 有序而稳定的人工群落。城市生态园林公墓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的 完整性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 城市园林公墓环境的设计既要尊重传统,继承文脉,又要反映时代的特征, 有所创新和发展。一是生态性要求景观在功能上维护或不破坏生态平衡,在形式 上应和原有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秩序性相一致;二是城市园林公墓作为特殊 的感情交流场所,其景观应充满人情味并体现地方特色。殡葬文化作为民族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特有的文化载体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不同的侧 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的基本状况。 本文遵循针对我国城市公墓的历史景观及现实状况的调查研究,主要研究探 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丧葬文化、公墓的演变发展。 二、城市发展与园林公墓的生态、文化建设。 三、城市生态园林公墓模式研究,总结城市生态公墓规划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公墓生态园林丧葬文化模式 a b s t r a c t e c o l o g i c a ll a n d s c a p i n g , a st h em a i nt r e n do f m o d e r nc i t yl a n d s c a p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t a k e si ta sag u i d e l i n et ob e a u t i f yt h ec i t ye n v i r o n m e n t , k e e pi t se c o l o g i c a lb a l a n c e i t a i m sa tp u t t i n gt h ec i t ys p a c er e s o u r c e si n t of u l lp l a ya n ds e t t i n gu pas t a b l ea r t i f i c i a l c o m m u n i t yi nw h i c hv a r i o u ss p e c i e sc o e x i s th a r m o n i o u s l ya n do r d e r l y t h eq u a l i 锣o f e c o l o g i c a ll a n d s c a p e o fa e i t yc e m e t e r yi s d e c i s i v et ot h e i n t e g r i t y o ft h ew h o l e l a n d s c a p e o fa c i t ya n d ac i t y se c o l o g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q u a l i t y w es h o u l dr e s p e c to u r 订a d i t i o n , a n dc r r r yo no u r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 ,w h i l ed e s i g n i n g ac i t yc e m e t e r y 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h ed e s i g nm u s tm a k ei n n o v a t i o n sa n dp r o g r e s s e s , m u s tr e f l e c tt h ef e a t u r eo ft i m e s f o ro n et h i n g ,t om e e ti t se c o l o g i c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t h e d e s i g ns h o u l dm a i n t a i nt h ee c o l o g i c a lb a l a n c eo rl e a v ei tu n d i s t u r b e d , a g r e e s 、i t l lt h e e x i s t i n gn a t u r a ll a n d s c a p ea n dn a t u r a lo r d e r f o ra n o t h e r , a sas p e c i a lp l a c et oc o n v e y e m o t i o n s ,t h el a n d s c a p em u s tc o n v e yh u m a n i t ya n dl o c a lf l a v o r f u n e r a lc u l t u r e ,a sa n e s s e n t i a lp a r to fn a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r e c o r d s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a n k i n d b y i t ss p e c i a l c a r t i e r ,a n dr e f l e c t sf r o mm u l t i p l ea n g l e sb a s i cp i c t u r e si np o l i t i c s ,e c o n o m y ,c u l t u r e , m i l i t a r ye v e n t sa n dt e c h n o l o g yo f c 埘a i ns o c i e t y t h i sp a p e rs t u d i e sc h i n a sc i t yc e m e t e r yf r o mi t sh i s t o r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 p r e s e n tc o n d i t i o n i td i s c u s s e st h ef o l l o w i n g3i s s u e s :f i r s t ,e v a l u a t i o na n df o r m so f p r e s e n te c o l o g i c a lc e m e t e r yb u i l d i n gi nc i t yl a n d s c a p e ;s e c o n d , i n f l u e n c eb yf e n g s h u i o nt r a d i t i o n a lf u n e r a lc u l t u r e ;t h i r d ,as t u d y0 n e c o l o g i c a lf o r e s t a t i o nm o d e li nb u i l d i n g c i t yc e m e t e r ya n d as u m m a r y o f p l a n n i n gm e t h o d s f o rc i t ye c o l o g i c a l c e m e t e r y k e yw o r d s :c i t yc e m e t e r y , f u n e r a lc u l t u r e ,e c o l o g i c a ll a n d s c a p e ,m o d e 致谢 本文是在导师尹安石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博大的胸襟、渊博 的知识深深地影响了我,并将使我受益终身。在此,谨向我的导师尹安石先 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王浩教授等老师在我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所给予的帮助和关怀! 赵晨 阳、董敦义等学友在我的研究学习和撰写论文过程中给予过帮助,并在三年 的学习和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感谢研究生院各位老师三年来的关怀和帮助 最后,感谢我所在的单位浙江林学院和主管部门园林学院的领导们,同 时也感谢我的家人们! 正是有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才使我有机会到南林来 并能安心地完成我的学业,圆了我的研究生梦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作者:斯震 2 0 0 5 牟6 月 导言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链话凄凉,” 中国人既注重生也注重死,对死者的纪念,往往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 容。从古至今,中国人通过祭祀、服丧、凭吊、扫墓等活动形式祭祀祖先,缅怀 故人,表达对逝者的纪念之情。特别是每逢清明节前后,人们都习惯举家出动, 携带祭祀用品到先人的墓前祭扫,缅怀前人。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盛殓厚葬入 士为安的积习根深蒂固。人死后,子女亲友大多不吝价钱买个骨灰盒存放,然后 还要买一块墓地,立一个坟包,刻块石碑,以寄托哀思和方便祭奠,正因如此, 死人与活人争地的情况近年来显得日益突出。由于规划失当和乱埋滥葬,一些城 市面临坟冢围城之局面,不但有碍城市观瞻,市民生活不便,更可能对城市的长 远规划发展和精神文明建没带来隐忧。我国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紧缺和森林资源 溃泛的国家,随着人1 :3 基数的日益庞大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个局面日趋严峻, 但时至今日,死人和活人争地这一问题还没有得至根本解决。尤其在人口密度较 大的东南沿海。一些地区满山遍野的“椅子坟”,造成触目惊心的青山白化现象, 虽然自建国以来我国的殡葬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公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一些城乡结合带乱批乱建公墓,浪费土地 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和借办丧事之机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等,这一由于城镇人口殡 葬引起的占地问题给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旅游资源、社会风俗等方面都造成了 严重后果,理应引起政府重视和环境规划工作者的思考和研究。 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理论背景 1 1 研究动因和目的 1 1 1 研究动因 在近三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接触到城市生态公墓建设工作,使我更多的 思考关于城市公墓建设的生态化、园林化、艺术化、个性化,以及城市公墓景观 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发展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对此产生兴趣,并作为硕士论文 的研究动因。 国外对于城市公墓的开发、保护以及公墓景观的生态意义做了许多实践与研 究工作,在生态、景观、人文层面上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我国近年来由于受到 城市化的影响,以及对于城市景观形象的日益重视,在经济效益与城市风貌的双 重目的驱动下,许多城市对于城市公墓大规模开发建设,希望以此为契机,带动 整个城市景观风貌的建设,对于城市公墓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上有了一定的积 累。但是,关于城市公墓景观的生态、文化建设却少有综合的论述。因此,我选 定城市公墓作为硕士论文研究的对象。 1 1 2 研究目的 对于人口众多的我国,注重阴阳宅风水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顺利推进我 国现代殡葬改革,使殡葬完全推行火葬,对骨灰盒的处置做到既不占用土地面积, 又能开辟新的风景区及旅游景点,重塑城市的绿色氛围,推进城市生态园林化建 设,同时达到生者对死者寄予哀思,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城市园林公墓的生态建设是我国殡葬改革和国土整治中的新事物,是对我国 “入土为安”的殡葬传统文化的正确导向,对城市节约土地和荒山的生态修复以 及城市建设新园林、开辟新的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园 林公墓的生态建设,还地球一片青山,造一片文化景观。而且,城市园林公墓的 建设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可观。 结合时代特征:生态一文化两大主题,借鉴国内外城市公墓开发建设的相关 经验,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于城市公墓的历史文化、生态建设意义、景观形 象等进行一定的探索。 1 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 2 1 研究的内g - 2 1 2 2 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试图运用城市景观生态学、园林艺术设计原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等理论对我国城市公墓的建设、现状、发展等进行剖析,对国内外城市陵墓中 经典作品的生态、文化、景观总结分析,探讨城市园林生态公墓的建设理论和 模式化研究。 1 3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理论背景 1 3 1 景现规划设计师的研究范围 城市规划( c i t yp l a n n i n g ) 新镇和社区规划( n e w t o w n sa n dc o m m u n i t i e s p l a n n i n g ) 城市公园( u r b a n p a r k s ) 城市广场( p l a z a s ) 社会机构和企业园景观( l n s t i t u t i o n a la n dc o r p o r a t el a n d s c a p e ) 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 n a t i o n a lp a r k sa n d n a t i o n a lf o r e s t s ) 景观规划和自然景观重建( 1 a n d s c a p ep l a n n i n g a n dr e s t o r e dn a t i o n a l l a n d s c a p e s ) 滨水区( w a t e r f r o n t s ) 乡村庄园( c o u n t r ye s t a t e s ) 体闲地( r e c r e a t i o n a la r e a s ) 花园( g a r d e n s ) 墓园( c e m e t e r i e s ) 早在景观设计成为专业以前,墓园就成为表达景观品味的媒介。墓园的 设计训练出好几代景观设计师,并对人造环境产生持久的影响。纽约的艺术评论 家c l a r e n c ec o o k 在1 8 6 9 年对d o w n i n g 所说的墓园”大为盛行”深表赞同,并认为 墓园是观光者爱去的地方和休闲场所。 1 7 9 6 年j o s i a hm e i g s 设计的n e wh a v e n 墓园,一扫传统坟地和教堂墓地 的荒凉气氛,成为美国第一个经过设计的墓地景观。1 8 3 1 年马萨诸塞州园艺协会 在波士顿建造第一个”乡村”花园式墓园一m o u n ta u b u r n ,设计师d r j a c o bb i f e l o w 受英国花园结构物的启发设计了埃及式大门、歌特式小教堂和诺曼式塔楼。后来 的l a u r e l h i l l ( 1 8 3 6 ) 、g r e e n - w o o d ( 1 8 3 8 ) 、h o l l y - w o o d ( 1 8 4 8 ) 、b e l l e f o t a l n e 墓园( 1 8 4 8 ) ,基本上都是模仿它而建。闭 辛辛那提的园艺家在1 8 4 5 年根据建筑师h o w a r dd a n i e l s 的设计建造了 s p r i n g 墓园,d a n i e l s 的事业从此得到极大扩展。景观设计师a d o l p hs w a u c h1 8 5 5 年成为s p r i n g 墓园的总监督后,把杂乱的园塔、石头和观赏植物改为大片的草坪、 湖、石碑形成的景观。他的这个所谓”景观草坪计划”使美学品味成为墓园设计的原 则之一,并影响到后半个世纪的墓园设计。o c s i m o n d s l 8 8 3 年担任芝加哥 g r a c e l a n d ( 1 8 6 0 ,c l e v e l a n d ) 的主管时,成为s t r a u c h 景观草坪计划的有力支持者。 他1 8 8 7 年创立美国墓园管理协会,并通过f j h a l g h t 的m o d e mc e m e t a r y ( 1 8 9 0 ) 宣告”墓园设计师”的专业化。【2 】 1 1 3 2 景现生态学层面 2 0 世纪3 0 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学的迅速发展,“景观作为生态系统载体”的 景观生态思想得以崛起,使景观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1 9 3 9 年,德国著名生物地 理学家t r o l l 就提出了“景观生态学”( l a n d s c a p ee c o l o g y ) 的概念,把景观看作 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空间的总体和视觉所触及的一切整体”。德国著名学者 b u c h w a l d 进一步发展了系统景观的思想。他认为:所谓“景观“,可以理解为” 地表某一空间的综合特征”,“景观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活空间,是一个由陆圈和 生物圈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 3 1 8 0 年代后,面对全球的资源环境问题, 景观生态学有了很大的发展,科学家们提出要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反馈 机制,将现代生态学作为解决人与生物圈生物背景问题的依据,其研究对象,是 不同尺度人地系统结构,功能联系以及系统稳定的对象。 由于城市公墓这一论题的主要就是公墓墓区,它作为实质生存环境生态 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城市景观构架的一部分,又担负着重要的人类殡葬、 城市人文景观与旅游、城市开发等重要职责,城市公墓是城市中人与自然相互作 用、相互交流的最重要的场所,人为的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的影响在这一区域最直 接的反映出来。所以对于建构一个平衡发展的机制,创造一个和谐的人与自然协 调发展的环境,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 1 3 3 城市生态学层面 城市是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尽管城市作为现代文明下高度人工 化的环境,但自然环境仍然是城市生存的基本前提条件。【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 和人类盲目建设,城市中生物区系组成受到破坏,自然生物群落及物种减少,进 而影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协调发展。因此,生态园林公墓的建设有利于维 持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使现代市民重新找到回归自然的 感觉。 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城市改造、城市环境管理和城市设计等工作 领域已经普通开始注意遵循城市地区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寻求城市规划的生态学 基础,即: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人类活动对城市生存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影响, 土地管理的生态准则等。专家们普遍认为:城市地区应该通过发展政策、机制的 调控,使区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具有最大的生产力,使系统内的生物组分和非 生物组分维持平衡状态。对于城市公墓景观生态系统而言,需要注重的工作领域 主要有: 1 ) 城市公墓景观组成要素( 地质、地貌、气候、大气环境、水文过程、土壤、 植物、动物等) 的改变。 2 ) 城市公墓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生态学机制。 3 ) 城市公墓景观要素的生态调控。 4 2 丧葬文化与公墓的演变发展 2 1 风水文化、儒家思想、佛道教是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的源泉 风水文化理论形成于中国古代社会,植根于中国传统风俗文化之中,因而在 阴阳宅环境选择上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东南亚、日本以及海外华人社会也因受儒、 道思想的影响,故而风水文化在这些社区也一直非常流行,经商、置产、h 葬等 几乎都离不开风水文化。对于近1 3 亿注重生也注重死、注重阴阳宅风水传统文化 的中国人来说,几千年的风水文化对殡葬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如何剔除中国 风水文化糟粕并发挥其精华,顺利推进我国现代殡葬改革,使我国殡葬完全推行 火葬,对骨灰盒的处置做到既不占用土地面积,同时又能开辟新的风景区及旅游 景点,重塑城市的绿色氛围,又使生者对死者之哀思有所寄托,这是一个很值得 探讨的问题。 2 1 1 风水文化对丧葬文化的影响 ( 1 ) 风水文化概念及其思想起源 风水,又称“堪舆”,是中国先民对生存及死后“栖息”环境条件的选择。风 水文化就是关于生存环境选择的文化。 中国的风水文化首先是从阳宅环境的选 择开始的。中国先民在建造房屋时选择 了依山傍水、树木葱郁、环境优美的地 方,并且注重方位坐南朝北。这样的房 子排水条件好,阳光充足、舒适而又冬 暖夏凉。 我国的风水文化从注重阳宅的环境 选择到注重阴宅的风水,是在汉代以后。 由于我国历史上是封建帝王统治的国 家,帝王将相对自己墓穴的重视,使得 相宅理论中的封建迷信色彩更为流行。 到后汉时,葬地风水论日益盛行。从古 到今,人们把兴旺发财、多子多孙的吉 凶与风水好坏联系起来。因此,风水文 化不是古人凭空所造,风水文化的产生 受到中国原始文化和先秦诸子百家及其 后学者们自然哲学思想的综合影响,其 中下面两种观念影响最深。 山地公墓总平面 “灵魂不死、天人合一”观 “灵魂不死、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儒道两家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回答。它虽由汉代董仲舒完整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但它最初孕育于周易及儒家的生态思想,并 在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中得到发展完善。“天人合一”在周易中是以“与 5 天地合其德”的理想来表达的。 3 1 周易的六十四卦象整体循环象征了宇宙一切 自然现象、生物和人事的变化过程。道家老子认为天、地、人、生、死是一个有 机的统一体(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 都遵循着道所固有的运动规律,而道本身的运动规律是“周行、“复命”,即循 环演化。庄子认为“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于! 庄子秋水) 意思是 “自然是内在本质。人为是显露于外的东西,高尚的道德就在于顺应自然”。因 而人们不应断了追逐虚名而毁灭自然的事物,而应遵循自然规律,懂得人的行动 所止的界限,恪守自然之本性而不迷失,以求“返朴归真”。1 4 j 老子与庄子都非常 强调作为自我循环的自然系统的动态过程中的协调、稳定与和谐,主张把自然界 的这种天然状况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模式。他们反复强调天道自然无为, 人道应遵从天道,顺应自然,实践无为,才能“无为而无所不为”。因此风水文 化继承了上述“天、地、人、生各大系统自我循环、协调稳定”的自然哲学思想。 在人地关系上,风水思想又不同于“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及“地理环 境决定论”等观点,风水思想追求人、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并认为和谐 是达到幸运和富裕的康庄之路。 “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互补”观 风水文化思想另一重要思想根源在于“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互补”观。原始 风水思想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由“阴”“阳”结合而成。阴和阳是宇宙间最基本 的两种力量,生物生长、人类自我繁衍、森林的生长,风、雨、雷、电自然现象 等这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现象都是阴阳结合的结果。阴阳结合的场所是生气聚集之 处,也就是“风水宝地”,有了阴阳也就有了生命,它是世界开始的本源:阴和 阳的关系并非“矛”与“盾”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互补、互助,相依为命的共 存的关系,是世间的根本关系。 周易地卦术认为阴阳两极的流动形成自然循环流转,这一思想具有一定 生态学的合理内核,它最早阐述了日月运行、季节更替、生命机体的生长、成熟、 衰老、死亡等一切对立事物的循环变化。老子则认为天人是相通的,不仅生物界 有循环、新陈代谢,而且大自然、地表层也有循环和新陈代谢,大自然是“若阴、 阳之气”,则循环我方,聚散相求,细蕴相揉,盖相兼相制屈伸无方,则运 行不息”( 宋张载正蒙参两) ,这也许是世界最早的生态系统循环论。 老子认为阴阳是宇宙演化过程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由于二者的作用而推动自然 循环往复、不可穷尽的永恒运动( “大日逝、逝日远、远日返”,老子第2 5 章)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老子第4 2 章) 。【5 】正是这些阴阳 循环流动的思维方式和思想为古代风水文化奠定了“天人感应、世代轮回”坚实 的理论基础。老子也特别强调尊重自己、尊重生命,把生命存在的价值提到远远 高于“名”与“货”地位之上( “名与身孰亲,自与货孰多知止不殆,可以 长久”老子第4 4 章) 。庄子继承了老子尊重生命的原则,认为生命重于一切 名声、利禄、珠宝乃至天下( “能尊生者,虽宝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 形”庄子让王) 。老、庄的这一思想深深影响了最初风水文化中的“厚养 6 薄葬”思想,以至在西汉一段时期,厚养薄葬之风盛行。 6 1 风水文化内含的合理性 风水文化对阴宅环境选择的重视程度,自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从未被轻视过。 相反,随着历史的推进它被愈演愈烈。风水文化在汉代已相当流行,东汉以后己 将墓地的好坏与生者的贫富贵贱联系起来。到了魏晋南北朝埋藏,墓地风水文化 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出现了大量风水文化方面的著述,著名的如晋代郭亚? 的葬 书中对风水作了如下解释:“葬者,乘生气也,经日:气乘风则止,古人聚之 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造风聚气,得水为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文化作为对“环境选择”的一门方术虽然流传数千年,但由于历史原因,不 同学者对它的评价持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 风水文化及风水术自“五四”以来,尤其是“文革”期间,连同诸子百家学 说一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梁启超断言,“阴阳五行”是中国封建迷信的大 本营( 梁启超阴阳五行论) ,把中医、风水、针灸都打入“封建迷信”。此 后风水地理仅活跃于乡间民俗之中。 盖凡存在的事物,均有一定存在的合理内核。风水文化亦如此,国内外再次 兴起了风水热正说明了这一点。笔者认为,“风水”虽有迷信成分,但却包孕着 丰富的科学内含。风水产生于远古时代并发展至今,不但未消亡,反而呈现出生 命力,其根本原因是风水文化有其合理的科学成分,研究证明,风水是避凶趋吉 的需要出发而发展起来景观经济文化系统,风水文化与生态学、经济学、土壤地 理学等科学密切相关,同时,风水文化还具有艺术性和美学方面的合理成分( 如 秦始皇马俑坑的艺术性设计) 。中国的城市选址,规划布局、园林的建筑艺术, 许多著名陵寝建设,都包含了科学性和精妙绝伦的合理性,这些高超技艺和思想 使西方生态环境专家、城市地理学家都叹为观止,一些西方学者甚至将中国的风 水文化誉为“东方文化生态”、“环境景观学”、“东方文化景观学”等。因此, 我们对几千年的风水文化,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它,最终去伪存真。 风水文化在传统丧葬文化中的应用 古人具有“灵魂不死、祖宗崇拜”等信仰观念,因此对“阴宅”的陵墓选址 一直是古代风水理论中的重头。风水文化的数千年沉淀对当代中国甚至东南亚及 海外华人社区的殡葬观念有着很深的影响。风水文化对理想墓地一般要求具有以 下两个特征: ( 1 ) 统一和谐 风水思想认为天、地、人、生四大系统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要求有一个山清 水秀、排水良好的环境;风水文化还认为和谐才能逢凶化吉、趋利避害。 ( 2 ) 对称均衡 一般好的风水也要求不发生剥蚀,具有堆积或四神砂结构( 或称四象、即青 龙、白虎、朱雀、玄武) 、且具有对称性。这种对称均衡具体体现为有山有水、 有高有低,中轴线平面布局要对称和谐。 上述两个要求实际上包含了现代地理学和生态学的许多科学原理:对风水地 7 要求的环境中多项自然地理因素的有机协调,即有良好的地质、地貌状况、良好 的水文气候因子、适中的土壤和生物物种;各项因子必须统一协调,构成一个有 机和谐的生态环境,这样的环境才具有更大的稳定性。阴宅f 葬地若还有四神砂 结构的开口小盆地相配,则更能提高扫墓者对墓地的崇敬感,因而也是一种景观 生态和景观心理结合的空间组织。 另外,风水文化对阴、阳宅的环境选择上讲求“拆成”,即根据环境条件更 好地组织空间,并有所布置。在墓地选择时如果不具备前述两个条件,后代可人 为将原有环境改造成有山有水、静谧和谐、对称以及“四神砂”结构的“风水宝 地”。1 6 】历史上有些都城的迁移都基本遵循“拆成”的风水原理,如曾发生隋唐长 安离开汉朝的长安城向东南迁建于稍高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态环境( 由于旧城 被战争破坏严重,水源供应不足,水皆咸卤,不甚宜人,太接近向南流动的渭不 可,城内潮湿,有被水淹的危险) 。 当然,风水文化观念亦有许多陈旧甚至迷信的观念。例如,在民间,人死后 丧家请风水先生根据死者年龄、性别、生死时刻等推算避忌生肖、出殡时间,写 出安宅、定灵、灵门等一系列符咒,并用朱笔点过引魂幡、避忌牌,然后又依照 水术中的寻龙、点穴、观砂、察水等过程嘲。选定一个“藏风聚气”结穴之处,将 穴点定,然后请人按阴阳先生所定穴位挖墓。另外风水文化观念反映社会的身份 等级,佳穴需有福命才能起到福荫作用,贵宅需与福人才能相应,不同等级的人 应有不同阴阳宅风水结构,否则必须作相应的拆成处理显然,风水文化中这 些迷信思想不利于今天的殡葬建设,对此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2 1 2 儒家的孝道丧葬观 “儒、道”生死观对风水思想的产生发展也有深刻影响。孔子日:“生,事 之以札: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道家把死看成是一种休息,即“息我以死”, 从而取消生与死的对立,既然死是一种休息,因此风水文化尤其看重死后长眠的 场所,它要求这些场所“依山靠水、阴阳协调、静谧祥和”。【7 j 道、佛两家主张“超 生死、得解脱”,这一主张也对风水文化中“灵魂之死、祖先有灵”思想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灵魂不死、肉体不灭”认为灵魂必常住肉体而超生,人们超生死 得解脱的道路不是圆应寂灭,而是肉体成仙,翻此种观点自先以来就已存在并一直 影响风水文化的发展,因此后来的风水思想尤其重视死后的肉体“入士为安”并 能得到块“葬身之地”,希冀通过阴阳轮回早日转世回到人间。 儒家,是先秦时期一个重要的学术派别,由春秋末期孔子创立。所以儒家以 孔子为宗师,崇奉孔子学说。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把儒家列为先秦至汉初九流 十家之首。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儒家思想的主体是礼乐仁义忠恕中庸孝道。各个时期的儒家学说,为适 应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而有所不同,但孝道观念一直是儒家所推崇和提倡的。孝 道观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无论贵贱贫富,都深深 地受到这种被称为;礼教;的熏陶和影响。儒家孝道现十分重视死,把送死看成是尽 孝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庸说:事死如生、死亡如存,仁智备矣。论语日: 8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从历代所编撰的正史礼志和其他文献记载来看,儒家历 来提倡孝道,并把送死或丧礼看成是孝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儒家的孝道观 源于周代。周人受远古祖先崇拜的影响,在宗教观上表现为尊祖,在伦理观上表 现为孝祖,在丧葬观上表现为厚葬。周颂日: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 祖,陟降庭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假哉皇考,绥予孝子。宣哲维人, 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大雅有: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 斯年,受天之佑。周人这些话意即用追孝来表示子孙后代决心继承祖业,按祖先 法式办事,这样一来才会燕及皇天、受天之佑。周人对死人,尤其对祖先的孝比 对活人更重视。孔子继承并发扬了周礼中的孝道观念,也十分重视孝在丧葬中的 作用。孔子在回答弟子樊迟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伦 语为政) 。当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时,孔子批评日:予之不仁也! 子生 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 母乎! ( 论语阳贸) 。在丧葬上,孔子虽然不主张厚葬,主张崇尚精神性的 悼念,但他倡导的孝道观,客观上对后世的厚葬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淮 南子汜论训日: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立也。作为孔子继承者的孟子和荀子, 更是先秦时期儒家孝道丧葬观的代表。孟子认为孝道是丧葬观的主体精神,积极 倡导厚葬,并身体力行,为后世之楷模。孟子公孙丑章句下记载了他厚葬其 母的故事。孟子奉母仕于齐,母卒,他即派弟子充虞请匠人赶制棺椁,并吩咐要 用上等木材。充虞认为孟子用上等木材制作精美的棺椁过于奢侈,孟子告诫充虞 说: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 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 吾何为独不然? 在孟子看来,厚葬非直为观美也,而是为了讲礼尽孝,否则就是 不孝。孟子以后,厚葬被冠以礼、孝的美名,左右了中国几千年的厚葬风俗。苟 子也十分强调礼、孝在丧葬中的重要性。荀子礼伦说:;丧礼者,以生者饰死 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礼者,谨于治 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 慎终。一一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漫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叛 之心也。到了秦汉时期,儒家的孝道丧葬观主要反映在成书于当时的孝经中, 孝经是西汉儒家孝道思想的集中反映。孝经纪孝行章日:孝子之事亲也, 居则致其敬,兼则致其乐,病则致其优,丧财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上述的第 四、第五方面意为:父母过世时,要以哀痛的心情隆重料理丧事;在行祭祀时, 要以严肃的态度来追思父母,这才称得上孝。儒家这种孝道丧葬视深入当时的民 心,对当时的丧葬习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便是秦汉厚葬之风盛行的原因。 所以,盐铁论散不足载:世人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威之心,而厚葬重币者 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以致发屋卖业。据汉 书韩信传记载韩信因为家贫,母亲死后没有什么可以下葬,于是只好乃营高燥 地,傍可置万家者,以为冢。此外,据史书记载,当时乌程人吴逵,家里人除他 夫妇外全都死掉了,因为家穷,不能置办安葬费,于是只好白天给人干活,到晚 9 上还烧砖伐木。夫妻勤苦,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积攒了七墓十三棺的财 力。例可见儒家孝道丧葬观影响之深之大。由汉迄清,各代都奉行传统韵慎终追 远、事亡如事存的儒家孝道丧葬观,把丧葬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认为孝莫 重于丧。在这种儒家孝道丧葬观念的支配下,从周迄明清,历代都盛行厚葬。厚 葬成为我国古代的主流丧葬观。 2 1 3 “轮回转世”的佛教丧葬现 据历史记载,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公元6 5 年,东汉明帝梦见西方之佛, 他兴趣盎然的遣出十余位使者,前往天竺求取佛经佛法。两年以后,使者归来, 他们用白马给中国人驮回一个陌生的宗教。随同而来的还有两位深目高鼻的印度 高增。明帝以贵宾之礼接待了两位高增,并赦令在洛阳城西雍门外为他们修建僧 寺,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这座寺被钦定为自马寺。从此,佛光流传,法轮东转。i l 0 j 佛教在东汉末年开始在国内流传,但真正在中国社会流行还是在东晋南北朝。 东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战乱不己、血肉横流的时代,不仅各阶层普遍有一种“人 命若朝霜”,“人生若尘露”的优生之感,强烈的生命优惠催动着人们四处寻找 安身立命之处。道教的流传,使人们指望在神仙乐园中寻找精神满足,而佛教的 东来,更为入们开启了精神解脱的新天地。从此,佛教开始济身于中国文化系统, 并越来越壮大普及,成为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的一种意识形态。佛教对传统中 国丧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 1 ) 佛教宣扬的“轮回转世”观念强烈冲击了中国传统灵魂观念。“轮回” 说以为,人死是必然的,但神魂不灭。人死后不灭的灵魂,将在天、人、畜生、 饿鬼、地狱中轮回,“随复受形”,而来生的形象与命运则是由“善恶报应”的 原则支配,“此生行善,来生受报”,“此生作恶,来生必受殃”。这种“轮回 转世”的人生观对相信祖先灵魂永存阴间,能祸福子孙的传统对汉文化产生了重 大的冲击,很大程度的修正了我国传统的灵魂观念,使建立在“灵魂不灭”和“孝 道至上”的传统儒家丧葬礼仪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而改变了人们的丧葬观念和 丧葬方式。佛教主张薄葬,随着佛教的世俗化和深入民- 1 3 , ,佛教倡导的薄莽开始 融入中国丧葬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民间丧葬习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方式。 ( 2 ) 佛教倡导火葬,这一全新的丧葬形式对儒家崇奉的厚葬习俗发出了强有 力的挑战。传说佛教鼻祖释迹牟尼死后,其弟子按印度传统葬礼火葬,火葬后的 骨灰称”舍利”。相传释过牟尼死后,有八国国王分取其舍利建塔供奉。以后,佛教 僧侣死后都仿释迹牟尼实行火葬。东汉末。随着佛教的传入,我国就逐渐出现火 葬。唐末,火葬送一步发展,高僧传记载了许多中外僧徒焚身之事,有的未 死自焚,有的死后再焚化火葬。到宋代火葬已蔚然成风。宋人王博在其东都事 略卷三中记载,来初建隆三年( 公元9 6 2 年) 。宋太祖赵匡胤曾诏回;”近代以 来,遵用夷法,率多火葬。”宋代胡寅在其斐然集悼亡别记中曾评说:”自佛 法人中国,以死生转化,恐动世俗千余年问,特立不惑者,不过数人而已。”宋代 理学家朱熹在朱子文集卷一十四跋向伯元遗戒也曾说过:”自佛法入中国, 上自朝廷,下达闻巷,治丧礼者,一用其法。”佛教”茶毗火葬法”在宋代大为流行。 1 0 这不仅在中原,而且在边陲和南方地区也盛行起来。据宋史记载,南宋川、 江、浙、溺、湘、鄂、赣等地火葬成习,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以后元、明、清时 代,佛教倡导的火葬仍沿袭发展。 ( 3 ) 佛教僧侣直接参与民间的丧葬活动。佛教传入后,结合中国入原有的一 些信仰,向中国人灌输了许多观念,如佛祖、菩萨、罗汉、天王、阎罗王、观世 音、恶魔、夜叉、罗刹、俄鬼等,还有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这样,中国人的 来世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佛教不主张厚葬而实行火葬,但是宗教观念依 然深入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使封建迷信继续泛滥。在丧葬中,诵佛念经、祈祷、 设坛作斋、超度亡灵等迷信逐渐兴起,使佛教进一步世俗化、中国化,到处弥漫 着神秘的迷雾,烧钱超度等宗教迷信活动几乎普及到每个家庭。在丧葬上,最为 直接的表现即是佛教僧侣在接参与丧葬活动。这种现象经过南北朝和隋唐的发展, 到宋代已十分普及。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在丧葬之时,都请佛教僧侣诵经礼忏, 设坛作斋,者为死超度亡魂。 据宋会要礼记载,公元1 0 2 2 年宋真宗赵恒死,宋仁宗赵祯曾为宋真宗 的丧葬下诏:每隔7 日在观音启圣院和开宝寺塔设一斋会,中书和枢密院须前往 烧香,为真宗赵度亡魂。公元1 0 7 9 年,仁宗皇后曹氏发丧,当朝皇帝宋神宗赵顼 下诏:召千余僧侣,穿袈裟,设斋坛,诵金刚经,为慈圣太后曹氏超度亡灵, 祈求幸福。公元1t 2 7 年,金兵南下攻陷汴京城,宋徽宗、宋钦宗、后妃、公主、 宗党、大臣约三千人被俘。宋徽宗被俘八年后病死在五国城越里吉( 今黑龙江依 兰县境) 。宋高宗赵构闻讯宋徽宗、宁德皇后之死后,诏令全国各路州县寺庙建 道场七昼夜,让僧侣设坛诵经;又下令平江各佛寺选派僧侣三十五人做佛事,为 徽宗和宁德皇后起度亡魂。 国葬如此,民间更是普及。家人死后,一般都清僧侣念经,有的士庶之家在 发丧之日还专门请僧侣威仪前引开道。民间还盛行”做七”,死后每七日供奉斋食 一次,有的甚至请僧人诵经札仟,共计四十九天,为死者超度亡灵。至宋代,民 间丧事访僧侣诵经设斋、超度亡灵已成惯例,形成习俗,成为中国丧葬习俗中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习俗遍及全国,一直流传至今。今天,西藏、川西高原的 喇嘛一般都为死者诵经,为发丧送葬做”佛事”。 ( 4 ) 佛教对中国丧葬影响还表现在我国丧葬中出现了大量佛教文化因素。随 着佛教的传人和普及,汉末始,带有佛教观念内容的物质文化也开始在我国丧葬 中出现。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造像就开始出现于墓之中,如1 9 5 6 年出土 的武昌市莲溪寺一座砖墓中的鎏金铜造佛像,年代为三国时吴景帝永安五年 公 元2 6 2 年) :出土予辽宁北栗将军山石椁墓中的铜坐佛,年代为十六国时北燕太 平年问;还有大量出土的魏晋时期的陶瓷谷仓罐上的佛像等。山西大同北魏文明 太后的永周陵,将墓地和佛寺相结合。此外,汉末至明清墓葬雕刻、墓体、墓砖 中出现的莲花、飞天以及佛经故事等,都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任何一个时代的 物质文化都是该时代人们智慧和情感的结晶,从文化的物质形态身上,可以折射 一个时代人们的信仰、观念和审美取向。从汉末以来墓葬中出现的带有浓厚佛教 1 1 色彩的物质文化,我们可以感悟到佛教的观念、信仰已深深渗入到我国的丧葬文 化之中。 2 2 墓葬的演变与发展 考古发现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埋葬死者的习俗,最早要算距今10 万年 前的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属早期智人。他们已产生对同伴的依恋心理,对于 同伴的死不再弃之不理或分而食之,而是做一简单埋葬,并把他们认为最珍贵的 东西“石器”给予陪葬。在意大利大蒙色西的一个山洞里,一具尼人的头骨 安放在一个孔穴里,头的周围排列着石块。在法国的穆斯特累的山洞中发现一个 尼人男骨骸,他被放成睡眠的姿势,头枕在右前臂上,头和臂安放在一些整齐地 堆放成枕头样的燧石上,一个大型的石斧放在他的头边。 1 2 1 尼人的遗骸往往摆放 成头东脚西状态,说明早期智人不仅具有一定的殡葬观念( 陪葬及方位) ,而且 已有初步的生命意识。世界各地在发掘的早期智人遗葬中,尸骨周围都有赤色的 铁矿粉。在我国不同的民族和时代有其不同的丧葬习俗和形式。 2 2 1 我国丧葬习俗的演变形式 ( 1 ) 土葬 土葬是我国最古老、最普遍的葬仪形式。已知最早的土葬是旧石器时代的北 京山顶洞人。由于宗教的影响,古人普遍承认阴间的存在。为了使死者在阴问有 个安定的归宿,常要给死者穿上干净的新衣,为了让死者在阴间有房子住,棺材 和墓室也就应运而生,地上的墓丘也越修越大。豪奢之家坟墓内外皆华贵精美, 豪富之家为了使死者在阴间用度不缺乏,还要在棺柩和墓穴之中放入陪葬品,帝 王之家甚至以人做陪葬,帝王的墓穴称为地宫。除了放置棺材之外,还有陪葬品、 长明灯、墙壁上有壁画等,地宫分为几室,主室放棺材,附室放陪葬品,他们死 后仍要享受荣华富贵。 古代,下层社会人民的埋葬地,称为“义冢”,因为坟墓大小不一,墓与墓 间的距离也没有定制,比较混乱,所以又称为“乱坟冈”。统治者的墓地则演变 为家族墓地。古代的家族墓地是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的一种方式。【l 司 到了汉代,坟墓开始出现墓碑,立碑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识别坟墓。墓碑上题 刻文字,墓志碑铭记载死者的姓名、籍贯、家世、生平事迹,宣扬死者的功德, 或文章著作、逝世时间、葬地,最后是铭文。石碑可以留存千百年之久,既可以 使死者流芳千古,同时也能起到劝化世人的功用。 ( 2 ) 火葬 火葬在我国也已有大约4 0 0 0 一5 0 0 0 年的历史,在甘肃临洮出土的陶器中发 现有骨灰,说明火葬在原始社会已经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火葬最早见之于先秦 时期的文献,墨子、列子、苟子中都有记述。如苟子“大略篇” 说:氐羌的俘虏,不担忧其被捆绑系累,而担忧死后不被焚烧。【1 2 l 当时,火葬是 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习俗。 火葬的普及,是在佛教从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后,僧人和信徒都实行火葬,逐 渐影响到全国。唐、五代、宋、元时期,民间火葬比较普遍,尤其风行于江南各 1 2 省。瘟疫流行之后死人太多,或贫贱之家无钱又无地埋葬时往往如此。水浒传 中就有关于武大郎被火葬的描写。但是,儒家文化排斥火葬,宋、元、明、清时 期,政府都曾明令禁止过火葬。现代社会文明开放,移风易俗,国家大力提倡火 葬。 火化后的骨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