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专业论文)水生生物体对合成麝香、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的富集与迁移.pdf_第1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水生生物体对合成麝香、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的富集与迁移.pdf_第2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水生生物体对合成麝香、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的富集与迁移.pdf_第3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水生生物体对合成麝香、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的富集与迁移.pdf_第4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水生生物体对合成麝香、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的富集与迁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水生生物体对合成麝香、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的富集与迁移.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水生生物体对合成麝香、有机氯农药、 多环芳烃的富集与迁移 姓名:王瑁 导师:张晓岚副教授 学科专业:环境科学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二。一。年五月 上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合成麝香( m u s k s ) 是一类日用品中广泛使用的合成有机物,也是一类新 型的环境污染物。由于其持续不断的输入环境,它们在水、土壤、大气中的浓 度逐渐升高,并且在动物和人体组织中产生了蓄积作用,其效应相当于有机氯 农药( o c p s ) 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中国人口众多, 对日化产品的使用量十分庞大,m u s k s 的产生量和环境输入量较大,了解合成 麝香的污染状况及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分布特征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分析了收集于上海地区的鲫鱼( c a r a s s i u sa u r a t u s ) 、鲶鱼( o r i e n t a l s h e a 匀f f s h ) 、河虾( m a c r o b r a n c h i u mn i p p o n e n s e ) 、螺蛳( c i p a n g o p a l u d i n ac h i n e n s i s g r a y ) 等7 类生物体,研究了生物体中m u s k s 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讨论了 环境背景、生物种类等对合成麝香分布的影响,对合成麝香的食物暴露情况进 行了评估;结合对环境介质( 水相、沉积物) 的分析,计算了生物体对m u s k s 、 o c p s 和多环芳烃( p a h s ) 的生物迁移指数,并进行了初步的比较。通过上述 内容的研究,以求更全面地探讨m u s k s 的生物迁移转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 评估合成麝香对环境、生物和人类的潜在威胁提供更多的基础数据。 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地区生物样品中合成麝香的存在非常普遍,佳乐麝香 ( h h c b ) 、吐纳麝香( a h t n ) 和酮麝香( m k ) 全部检出,二甲苯麝香( m x ) 的检出率也在9 2 ;而且浓度的变化范围也比较大,分别为:h h c b4 1 1 7 8 7n g g 脂重,a h t n3 - 5 0 6n g g 脂重,m k8 - 5 0 0 7n g g 脂重,m x 为n d - 6 8 6n g g 脂重。 这也说明上海周边地区水体中普遍存在合成麝香的污染。4 种合成麝香的分布 特征为h h c b a h 烈 m k m x ,h h c b 占的比重最大,为总浓度的 3 2 9 5 6 4 ,是主要的合成麝香污染物,其次是a h t n 为2 7 4 6 1 7 ;硝 基麝香的存在远低于多环麝香,这说明目前国内市场中对合成麝香的使用情况 是多环麝香大于硝基麝香该分布特征与沉积物中的污染情况相符。 生物体中合成麝香浓度受生活水域的背景污染影响很大,人口密集居住区 域的河流或大量接纳城市污水的河流中生活的生物体,合成麝香浓度较大。上 v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海地区生物中m u s k s 的污染处于中等水平,仅为捷克和德国报道的1 3 1 2 。这 主要是因为上海地区人均合成麝香的使用量少于欧洲,采集生物样本的河流位 于居住人口较少的上海郊区。另外,上海地区生物中m u s k s 的分布特征与欧洲 美国等地区的研究报告基本一致,说明欧洲和上海地区对合成麝香的使用情况 是基本一致的。 h h c b 和m x 、m k 的浓度,m k 和m x 的浓度间显著线性相关( p o 0 5 ) ,说明生物体中h h c b 、m x 和m k 具有相同的来源特征。不同生物对合成麝香的富集程度有所不同,三类生物体 自沉积物中富集m u s k s 的能力依次为鱼类 鱼类,o c p s 的浓度分布是贝壳类 鱼类 虾类。对生物体中m u s k s 、 o c p s 和p a h s 的浓度进行了一些相关性分析,发现两两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 相关性,特别是m u s k s 和o c p s 之间,这初步说明生物体中m u s k s 和o c p s 可 能具有共同的来源途径。通过比较鱼、虾、贝类富集m u s k s 、o c p s 和p a i l s 的 能力,发现底栖类动物均具有相对比较强的富集作用。利用沉积物的检测值计 算了部分化合物的生物沉积物迁移指数( b s f s ) 。发现h h c b 、a h t n 、p a i l s 、 d d t s 和h c h s 的l o gb s f s 平均为3 6 1 、4 1 4 、1 4 9 、3 0 3 、3 9 0 ,生物体对 m u s k s 的富集利用率和o c p s 接近,而p a h s 的转移指数最小,说明p a i l s 在生 物体内有比较强的代谢排泄能力。 采样区域表层水中o c p s 的浓度范围分别为2 0 2 - 2 0 1 4n g l 、1 4 3 5 7 8 n g l ,主要成分为d d t 。b b h c 、a b h c 是h c h s 的优势组分;4 ,4 - d d e 在 d d t s 中为主。沉积物中o c p s 的浓度范围为1 7 1 2 1 9 5n g gd w ,h c h s 与d d t s 的浓度相当,其中a b h c 、b - b h c 、4 , 4 - d d d 为主要优势组分。环境污染程度 为p a h s :青浦2 青浦3 青浦1 ,o c p s :青浦3 青浦2 青浦1 ,这种污染程度 和生物体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利用不同化合物的浓度比,对水相和沉积物中 p a h s 的来源进行初步解析,发现水相污染主要来自于石油和木柴、煤燃烧的混 合污染型;而沉积物中p a h s 的来源主要为高温燃烧源。 综上所述,上海地区生物体中合成麝香的存在十分普遍,4 种主要物质在 鱼、虾、螺蛳体内均有富集,富集程度与生活水域中沉积物的污染程度有关; 也和生物的种类有关,但与生物体的脂肪含量关系不大。h h c b 、a h t n 的生 物沉积物迁移指数与d d t s 和h c h s 接近,明显大于容易生物降解的p a l l s 。 合成麝香的浓度分布特征为多环麝香大于硝基麝香,h h c b 是主要的污染物。 关键词:合成麝香;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生物沉积物迁移指数;迁移规律 l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s y n t h e t i cm u s kc o m p o u n d s ,a sk i n d so fc m e r g m go r g a n i cp o l l u t a n t s ,w e r e w i d e l yu s e di nc o s m e t i c s ,c l e a n i n gp r o d u c t s ,p e r f u m ea n do t h e rp r o d u c t s b e c a u s eo f i t sc o n t i n u o u si n p u tt o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o fs o m ct y p i c a lc o m p o u n d s , s u c ha sh h c ba n da h t n ,w c r ci n c r e a s i n gi nw a t e r , s o i l , a i ra n db i o t a , s y n t h e t i c m u s k sa c c u m u l a t e di na n i m a l sa n dh u m a nt i s s u e s t h i se f f e c tw a se q u i v a l e n tt o p e r s i s t e n to r g a n i cp o l l u t a n t s ,a n dt h ep o u u i t i o nr e s e a r c ha t t r a c t e dw i l da t t e n t i o n i t w a sa l s on e c e s s a r yt os t u d y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s y n t h e t i cm u s k si n b i o t ai nc h i n a 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o fo r g a n i s m si n a q u a t i c i n s h a n g h a i , s u c ha sc a r p s ( c a r a s s i u sa u r a t u s ) ,c a t f i s h e s ( o r i e n t a ls h e a t 孵s h ) ,s h r i m p s ( m a c r o b r a n c h i u m n i p p o n e n s e ) ,c l a m s ( a n o d o n t a ) a n dg a s t r o p o ds h e l l s ( c i p a n g o p a l u d i n ac h i n e n s i s g r a y ) ,w c r cs t u d i e di nt h i sp a p e r 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o fm u s k si no r g a n i s m s ,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f a c t o r sa n do r g a n i s mc a t e g o r i e s ,a n dt h ea s s e s s m e n to f t h ea d u l td i e t a r ye x p o s u r et h r o u g hs e a f o o dw e r ed i s c u s s e d c o m b i n e dt h ed a t eo f m u s k s ,o c p sa n dp a h si ns u r f a c ew a t e r , s e d i m e n t sa n do r g a n i s m s ,t h e b i o t a s e d i m e n tt r a n s f e rf a c t o 璐( b s f s ) w e r cc a l c u l a t e d t h r o u g ht h i ss t u d y ,m o r e d a t ao nm i g r a t i o na n d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m u s k sc o u l do b t a i n , a n dt h a t m a yp r o v i d em o r ei n f o r m a t i o na b o u te n v i r o n m e n ta s s e s s m e u t sa n dp o t e n t i a lt h r e a t s o nb i o t aa n dh u m a nh e i n g s y n t h e t i cm u s k sw c r cc o m m o ni nb i o l o g i c a ls a m p l e sc o l l e c t e df z o ms h a n g h a i h h c b ,a h t na n dm kw e r ed e t e c t e di n a l ls a m p l e se x c e p tm x ,w h i c hd e t e c t i v e f r e q u e n c yw a s9 2 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w e r ei nt h er a n g ef r o m4 1t o1 7 8 7h h c b n g gl i p i dw e i g h t ,f r o m3 t o5 0 6a h t nn g gl i p i dw e i g h t ,f x o m8t o5 0 0 7m k n g g l i p i dw e i g h t ,f r o mr i dt o6 8 6m i xn g gl i p i dw e i g h t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t h es y n t h e t i cm u s k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w a sh h c b a h t n m k m x ,a n dh h c bw a st h e v i i i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m a j o rp o l l u t a n t ,t h ep r o p o r t i o nw a sa b o u t3 2 9 一5 6 4 ,f o l l o w e db ya h t n r a n g m gb o m 2 7 4 t o6 1 7 t h el e v e l so ft h en i t r o - m u s k sw e r el o w e rt h a nt h a to f t h ep o l y c y c l i cm u s k s , w h i c hs h o w e dt h a tt h eu s a g ea m o u n to fp o l y c y c l l cm u s k sw a s h i g h e rt h a nt h a to fn i t r o - m u s k s ,a n dt h er e s u rw a sc o n s i s t e n tw i t ht h er e s u l t i n s e d i m e n t s 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o fs y n t h e t i cm u s k si na q u a t i co r g a n i s m sw e r ca f f e c t e db yt h e p o l l u t i o nl e v e li nw a t e ra n ds e d i m e n t s 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i no r g a n i s m sc o l l e c t e d b o mt h er i v e ra c c e p t e dl a r g ea m o u n to fu r b a ns e w a g ew e r eh i g h 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l e v e l sw e r em e d i u mi ns h a n g h a i , c o m p a r e dt ot h o s er e p o r t e df r o me u r o p e a n c o u n t r i e sa n du n i t c ds t a t e s t h em c a nc o n c e n t r a t i o 璐w e r ea b o u t2 t ol o - f o i d l o w e rt h a nt h o s ei nc z e c hr e p u b l i ca n dg e r m a n y ,w h i c hm i g h tb ec a u s e db y d i f f e r e n ta d d i t i o n a lc o m p o n e n t sa n du s a g eh a b i t so fs y n t h e t i cm u s k si nh o u s e h o l d c o m m o d i t i e s ,t h eu s a g eo fs y n t h e t i cm u s k si ns h a n g h a iw e r el o w e rt h a nt h o s ei n e u r o p e 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i ns h a n g h a iw c r cc o n s i s t e n tw i t ht h o s ei n e u r o p e 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s h o w e dt h a t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o fh h c b ,m ka n dm x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c o r r e l a t e di n t h ea q u a t i co r g a n i s m s ( p o 0 5 ) ,t h i s m a yi n d i c a t et h a tt h es o u r c e so fh h c b ,m k a n dm xi no r g a n i s m sw c i cs a m e t h e o r g a n i s m s a c c u m u l a t i n ga b i l i t yc h a n g e d 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b i o l o g y , a n d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t u r nw a sf i s h s h r i m p f i s h , a n dt h eo c p s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t u r nw a s s h e l l f i s h s h r i m p , w h i c hi n d i c a t e dt h ev a r i a n c eo f a c c u m u l a t i n ga b i l i t i e sd e p e n d e do nt h ed i f f e r e n tb i o l o g i c a lc a t e g o r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t h a t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o f m u s k s ,o c p s ,a n dp a h sh a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c o r r e l a t i o ni n a q u a t i co r g a n i s m s( p q i n g p u 3 q i n g p u1 ,o c p s :q i n g p u3 q i n g p u2 q i n g p u1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p o l l u t i o n i ns e d i m e n t sw a si d e n t i c a lw i t ht h o s ei no r g a n i s m s t h ep o s s i b l e $ o u r c 圮, so fp a h si n w a t e ra n ds e d i m e n t sw e r ea n a l y s e d ,w h i c hi n d i c a t e dt h a tt h es o u r c e so fw a t e rm a i n l y c a m eb o mo i la n dw o o dc o m b u s t i o n , w h i l et h es o u r c e so fs e d i m e n t sc a m ef r o m h i g h - t e m p e r a t u r ec o m b u s t i o n i ns u m m a r y , t h es y n t h e t i cm u s k sw c i cw i d e s p r e a de x i s ti na q u a t i co r g a n i s m si n s h a n g h a i 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i no r g a n n i s m sw c r ci n f l u e n c e sb y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l e v e l i ns e d i m e n t s ,t h et y p e so fo r g a n i s m s t h el o g b s f so fh h c ba n da h t nw c i cc l o s e t od d t sa n dh c h s ,a n dw e r ef a rh i g h e rt h a nt h a to fp a h s 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t u r no f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w a sp o l y c y c l i cm u s k s n i t r om u s k s ,a n dh h c bw a st h em a i n c o m p o n e n t k e y w o r d s :s y n t h e t i cm u s k s ;o r a n o c h l o r i n ep e s t i c i d e s ;p o l y c y c l i ca r o m a t i c h y d r o c a r b o n s ;b i o t a s e d i m e n tt r a n s f e rf a c t o r s ;t r a n s f e r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x i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 要。一。、厂 a b s t r a c t 1 v 7 i i i 目录x i i 第一章绪论1 1 1 污染概况 1 3 1 4 1 1 1 合成麝香的环境分布 1 1 2 生物中的多环芳烃 1 1 3 生物中的有机氯农药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迁移转化 1 2 1 合成麝香的生物迁移转化 1 2 2p a i l s 的迁移转化研究 1 2 3o c p s 的迁移转化 合成麝香的毒性效应。 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1 4 1课题来源。 1 4 2 1 4 3 1 7 8 1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思路和内容 1 4 4特色和创新 1 8 1 8 1 9 2 0 第二章水生生物的合成麝香污染2 1 2 1 2 2 引言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2 2 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 2 2 实验方法 2 2 3 目标化合物的检测极限 2 3结果与讨论 2 3 1 生物样中合成麝香的浓度 2 3 2 分布特征 2 3 3 污染水平比较 2 2 掣l 2 q l 2 4 2 3 4 差异性分析和来源的初步解析3 1 2 3 5 食物暴露评估3 6 2 4 本章小结3 8 第三章水生生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的污染3 9 3 1 ;i 言:1 9 3 2 材料和方法。3 9 3 2 1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3 9 3 2 2 p a h s 的g c - m s 检测4 0 3 2 3o c p s 的g c - e c d 检测4 l 3 3 结果与讨论4 2 x i l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3 1 3 3 2 3 3 3 生物体中p a h s 与o c p s 的含量分布4 2 生物体中p a h s 与o c p s 的分布特征4 4 m u s k s 、o c p s 和p a h s 的相关性一4 7 3 4本章小结4 9 第四章m u s k s 、p a h s 、o c p s 的水生生物迁移5 0 4 1 4 2 引言 材料和方法 4 2 1沉积物样品的处理。 4 2 2 水样的处理 4 3 结果与讨论 4 3 1 m u s k s 的水生生物迁移 4 3 2 4 3 3 4 3 4 o c p s 的水生生物迁移 p a h s 的水生生物迁移 5 1 5 7 m a s k s 、p a h s 和o c p s 迁移特点比较 6 7 4 4 本章小结醯 第五章结论和展望7 0 结论。7 l o 5 2 展望。7 1 参考文献。7 3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 待) 发表的论文8 7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8 8 致谢。8 9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 e r s i s t e n to r g a n i cp o l l u t a n t s ,p o p s ) 因其在环境中降解 缓慢、滞留时间长、可沿食物链逐级放大和可以在环境中远距离迁移等特点, 使得存在于大气、水、土壤内的低浓度p o p s 物质通过食物链对处于高营养级 的生物或人类健康造成损害( 余刚等,2 0 0 5 ) 。目前已确定的p o p s 主要包括9 种有机氯农药( o c p s ) 、和多氯联苯、二嗯英、苯并呋喃( 刘征涛,2 0 0 5 ) 。 作为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已成为各国政府、管理部门、 学术界以及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合成麝香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以 其优雅的芳香气味、优良的定香能力以及低廉的价格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 品、护肤品、香水等产品中。由于其持续不断的输入环境,其中的一些典型化 合物如佳乐麝香( h h c b ) 和吐纳麝香( a h t n ) 等在水、土壤、大气和生物中 的浓度日益升高,它们能在动物体和人体组织中产生了蓄积作用,其效应相当 于p o p s 。合成麝香作为一类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它来源于生活污染,主要通过 生活污水的排放进入水体,并以水相介质为途径转移至水生植物和动物体内。 生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是环境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生物转化过程的 研究,可以为合成麝香污染的生物风险评价提供基础研究数据,也可为政府部 门制定相关的环保政策、污染控制与治理提供实验研究依据。 1 1 污染概况 1 1 1 合成麝香的环境分布 ( a ) 主要物质种类 合成麝香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三大类:硝基麝香化合物 ( n i t r o m u s k ) 、多环麝香化合物( p o l y c y c l i cm u s k ) 和大环麝香化合物 ( m a c r o c y c l i cm u s k ) 。主要化合物包括二甲苯麝香( m u s kx y l e n e ,m x ) 、酮麝 香( m u s kk e t o n e ,m k ) 和h h c b 、a h t n 等,化学性质如表1 - 1 所示。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1 1 典型合成麝香的理化性质 t a b l e1 - 1 p h y s i c a la n dc h e m i c a lp r o p c r t i c so ft y p i c a ls y n t h e t i cm u s k s 化学号8 1 1 5 - 28 1 1 4 - 11 2 2 2 - 0 5 - 51 5 0 6 - 0 2 - 1 篙嚣 4 矿 4 岁5 95 7 警暑誓 1 3 钙5排6 时似6 咿 蒸汽压 o 0 0 3 5 0 伽矿o 0 7 2 7 0 0 6 0 8 删 溶解度0 1 5 0 4 61 7 5 1 2 5 注:a :数据来源文献( t a sc ta 1 ,1 9 9 7 ) ;b - 数据来源文献( k a i l c n b o m c ta 1 ,2 0 0 4 ) ;c :数 据来源文献( g a t e r m a n nc ta 1 ,2 0 0 2 ) 。 硝基麝香是一系列高度烷基取代的硝基苯类化合物,与天然麝香的化学结 构完全不同,有典型的麝香香味。自1 8 9 0 年b a u r 第一次成功合成具有麝香气 味的“m u s cb a u r 之后,各种硝基麝香化合物相继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酮麝 香和二甲苯麝香是两种用量最大的硝基麝香,前者主要应用于化妆品,后者主 要应用于洗涤用品和肥皂( y a n g 等,2 0 0 6 ) 。然而y a m a g i s h i 等于1 9 8 1 年在日 本鱼体和水体中检测到酮麝香和二甲苯麝香,之后又有许多研究者发现硝基麝 香化合物具有生物蓄积作用和潜在致癌性。为此,许多国家对其使用进行了限 制或禁止。1 9 8 5 年,i f r a 规定在任何与皮肤接触的化妆品中禁止使用麝香梨, 德国和荷兰也相继出台了类似的规定。硝基麝香的用量因此大幅下降,1 9 9 2 年 仅在欧洲,酮麝香的用量达1 2 4 吨,二甲苯麝香的用量达1 7 4 吨,而1 9 9 8 年的 调查表明,酮麝香和二甲苯麝香的年使用量分别降为4 0 吨和8 6 吨( s o m m e r , 2 0 0 4 ) 。 多环麝香是一系列烷基取代的萘满、茚满和异色满类衍生物,其结构和天 2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然麝香也完全不同,且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硝基集团,多环麝香化合物直到1 9 5 0 s 才开始被合成和使用。与硝基麝香相比,多环麝香具有更幽雅的香气,在光照 和碱性条件下更为稳定,更易覆着在织物纤维上;与大环麝香相比,则价格更 为低廉。因此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的欢迎。目前,多环麝香正逐渐取代硝基 麝香,已成为使用量最多的合成麝香化合物。h i - i c b 和a h t n 是多环麝香中使 用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 s o m m e r ,2 0 0 4 ;k u p p e r 等,2 0 0 6 ) 。2 0 0 0 年欧洲吐纳 麝香和佳乐麝香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 5 8 吨和1 4 2 7 吨。两者使用量占所有多环麝 香的9 5 。不过,对于其中的万山麝香( a t r n ) ,由于发现具有神经毒性,早 在1 9 8 0 年起就停止使用了。 大环麝香是一类不含有硝基的环状大分子化合物,主要有两类分别为酮类 物质和内酯类物质。与多环麝香相比,大环麝香具有更高雅的香气,对光和碱 更稳定,在香精香料行业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大环麝香的制造工 艺复杂,成本高,目前在香精香料行业中所占份额较少( s o m m e r ,2 0 0 4 ;朴明 福,1 9 8 9 ) 。由于大环麝香与天然麝香的性质很相似,如果今后能降低生产成本, 它们将在合成麝香化合物中占主导地位。 ( b ) 环境分布 作为工业香料添加剂的一类,合成麝香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行业,作为香 料添加到化妆品( 如香水、肥皂、洗发水和面霜等) 、洗涤剂( 柔顺剂、沐浴 露和香波等) 和其它卫生用品中,以使产品产生怡人的香气。这些化合物在使 用后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环境中,合成麝香进入环境和在环境中迁移的主要途径 如下( 图1 - 1 ) : 3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