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 地位。他在当时的唐代文坛上拥有很高的声誉,被代宗皇帝称为“天下文宗 , 在后世也得到了历代诗评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称赞,被尊称为“诗佛,成为盛 唐诗坛上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诗佛”这一尊称, 不但表明了王维诗歌中的佛禅宗教倾向,同时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上 的崇高地位的肯定。他继承和发扬了陶渊明、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风,使山水诗 的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王维的诗歌历经百代而传颂不衰,而他本人,也成 为后代诗学的典范,值得我们这些后来者学习和研究。 本论文主体内容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通过引用前人对王维及其诗歌的评价,表明了王维在 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无与伦比的地位和成就。同时,对王维的诗歌创作以内容题材 为分类标准进行了总体性的概述,并由此引出王维各类诗歌创作中成就最为突出 的山水诗创作,从而为下文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r 第二部分:王维山水诗的特点。由于与佛禅的关联,王维的山水诗至少在以 下三个方面形成了区别于大多数山水诗人的独有的特点:一、诗中有画;二、有 我无我结合;三、动静结合。 i 第三部分:王维山水诗特点的成因。有关王维山水诗的特点,学术界基本达 成一致,但对其成因的分析则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以 南禅“色空两边 、“有无双遣 的理念解释王维山水诗的成因,已成为学术界最 为常见的现象。我们承认王维的山水诗与禅宗有关联,然而完全站在禅宗的立场 解释王维山水诗,势必混淆作为士大夫的王维与僧侣的界限,也模糊了文学创作 与宗教修为的区别。我们认为,佛禅思想固然融入了王维的山水诗,但单纯的佛 禅信仰是无法构建王维山水诗的独特之美的。我们认为,王维山水诗特点的形成 原因是超功利审美心态。而王维超功利审美心态的形成除了佛禅思想的影响之 外,大唐盛世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王维本人的气质禀赋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证明王维超功利审美心态不同于佛禅宗教信仰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王维本人 与佛禅的关系,以及以辋川集为代表的山水诗创作。 第四部分:结语。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王维山水诗的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成因,主要在于其超功利的审美心态。这种超功利审美心态的获得,与佛禅思想 固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佛禅思想,同时也是时代精神、 个体禀赋气质作用的结果。王维的超功利审美心态与其山水:孚创作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超功利审美心态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w a n gw e i ,w h oo c c u p i e sa l li m p o r t a n tp l a c e i n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a ll i t e r a t u r e h i s t o r y , i s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p o e to fl a n d s c a p ep o e m s i nf l o u r i s h i n gt a n gd y n a s t y b e i n gc a l l e d “m a s t e ro fl i t e r a t u r e ”b yd a i z o n g ,h en o to n l yh a dah i g hr e p u t a t i o ni n p o e t r ya tt h et i m eo ft a n gd y n a s t y , b u ta l s og o tw i d e s p r e a da t t e n t i o na n dh i g hp r a i s e o ft h ep o e t r yc r i t i c so fs u c c e s s i v eg e n e r a t i o n s h e ,b e i n gg i v e nt h et i t l eo f “b u d d h ai n p o e m s ”,b e c a m eag r e a tp o e tw h o c o u l db eo n eo ft h r e er i v a l sw i t hl ib a i ( “i m m o r t a l i np o e m s ”) a n dd u f u ( “h i s t o r yo fp o e m s ”) i nt a n gd y n a s t yp o e t r y t h et i t l es h o w st h e b u d d h i s ta n dr e l i g i o u st e n d e n c yo fh i sp o e m s ;a sw e l la st h es u c c e s s o r s a f f i r m a t i o n o fh i sa c h i e v e m e n t s w a n gw e ii n h e r i t st a oy u a n m i n ga n dx i el i n g y u n sl a n d s c a p e p o e t r ya n dc a r r i e sf o r w a r dt om a k ei ta c h i e v ean e wh e i g h t w a n gw e i sp o e m sa r e k e e p i n gf l e s ha n dv i v i da f t e rs u c hal o n gt i m e ,a n dh eh i m s e l f h a sa l r e a d yb e c o m et h e m o d e lo fp o e t r y , w h i c hi sw o r t hl e a r n i n ga n dr e s e a r c h i n g t h i st h e s i si n c l u d e sf o u rp a r t s : 1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i n d i c a t ew a n gw e i su n i q u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n ds t a t u si nt h e 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a lp o e t r yh i s t o r yb yq u o t i n gt h ee v a l u a t i o n st oh i ma n dh i sp o e m s t h e w r i t e r a l s om a d eag e n e r a lv i e wo fw a n gw e i sw o r k su n d e r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s t a n d a r do fc o n t e n t sa n dt h e m e ,a n dq u o t e dh i sm o s tf a m o u sl a n d s c a p ep o e m st op a v e t h ew a yt ot h ef o l l o w i n gp a r t s 2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w a n gw e i sl a n d s c a p ep o e m s r e l a t i n gt ob u d d h i s m , w a n gw e i sp o e m sa r ed i f f e r e n tf r o mm o s to ft h el a n d s c a p ep o e t si nt h e s ef o l l o w i n g a s p e c t s :1 ,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p o e ma n dp a i n t i n g 2 ,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s e l fa n dn o - s e l f 3 ,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d y n a m i ca n ds t a t i c 3 t h ec a u s e so f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w a n gw e i sl a n d s c a p ep o e m s a st o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w a n gw e i sl a n d s c a p ep o e m s ,t h ea c a d e m i ah a sa l r e a d yo b t a i n e d c o n s i s t e n c y , b u tt h ec a u s e so f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r es t i l l i nd i s p u t e s i n c e19 8 0 sa n d 19 9 0 s ,e x p l a i n i n gt h ec a u s e so fw a n gw e i sl a n d s c a p ep o e m sb yt h ec o n c e p t so f “d i a l e c t i c a la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h a sb e c o m et h em o s tp o p u l a ri na c a d e m i a w ea d m i t t h a tt h el a n d s c a p ep o e m so fw a n gw e ia r er e l a t e dt oz e n b u ti fw ee x p l a i nt h e mf r o m t h es t a n d p o i n to fz e nc o m p l e t e l y , w ec e r t a i n l yw i l lb l u rt h eb o u n d a r yb e t w e e nw a n g w e i ,as c h o l a r - b u r e a u c r a ta n dt h em o n k s ;a n db l u r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l i t e r a r y c r e a t i o na n dr e l i g i o u sp r a c t i c e w eb e l i e v et h a tt h ec a u s eo f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w a n g w e i sl a n d s c a p ep o e m si st h es u p e r - u t i l i t a r i a na e s t h e t i cm e n t a l i t y b e s i d e s ,t h e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u p a n d - c o m i n g t i m e s p i r i t o ft h e f l o u r i s h i n gt a n gd y n a s t y , 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g i f t so fw a n gw e ia r ea l s oi m p o r t a n t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m o s to b v i o u s e v i d e n c et os h o wt h e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h i sv i e wa n dt h eb u d d h i s ml i e si n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w a n gw e ia n db u d d h i s m ,a n dt h ep o e m sc r e a t e db y w a n gw e i i nw a n gc h u a n ,e s p e c i a l l yt h o s ei n 肠馏c h u a n p o e t r y 4 c o n c l u s i o n f r o mt h ea n a l y s i sa b o v e ,w ec a nd r a wa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i ti st h e s u p e r - u t i l i t a r i a na e s t h e t i cm e n t a l i t yt h a tp l a y e d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t h ec r e a t i o n o fw a n gw e i sl a n d s c a p ep o e m s t h ea c q u i r e m e n to ft h i sk i n do fe s t h e t i cm e n t a l i t y h a sac l o s ec o n n e c t i o nw i t hh i sb u d d h i s tb e l i e f , b u tc a nn o tb ee q u a t e dw i t hi t t h i s m e n t a l i t yi sa l s ot h ef r u i to ft i m es p i r i ta n di n d i v i d u a lg i f t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w a n g w e i sc r e a t i o no fl a n d s c a p ep o e m si st i g h t l yc o n n e c t e dw i t ht h es u p e r - u t i l i t ye s t h e t i c m e n t a l i t y k e yw o r d s :w a n gw e i ;l a n d s c a p ep o e m s ;s u p e r - u t i l i t ya e s t h e t i cm e n t a l i t y 4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盎蜢e l 期:2 竺星。:堕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釜亟导师签名:崔丝 日期:2 1 1 墨:查= 鉴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言 王维的超功利审美心态与山水诗创作 王维是盛唐诗歌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诗佛”,是与“诗仙李白、“诗圣 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殷瑶在河岳英灵集序中称王维、王昌龄等二十四人 为“河岳英灵 ,并且以王维为冠,谓其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 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 。杜甫在解闷十二首( 其八) 中称赞“不见 高人王右丞,蓝天丘壑蔓寒藤。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唐代宗 李豫好文,王维去世后,代宗曾命王维的弟弟王缙整理进献王维的作品,王缙经 过搜集整理,将其兄作品编成进王右丞集表奉上,代宗在批答手敕中说: “卿之伯氏,天下文宗,位历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调六气于 终篇,正五音于逸韵。泉飞藻思,云散襟情,诗家者流。时论归美,诵于人口, 久郁文房,歌以国风,宜登乐府。代宗的这些话并非套语,它准确地概括了王 维诗歌的特点。“抗行周雅指出了王维诗歌对于诗经的典雅、醇正之风的 借鉴;“长揖楚辞点出了王维的某些诗歌从形式到意境对于楚辞的学习和 模仿;“调六气于终篇,正五音于逸韵”是对王维诗歌的音韵美、格律美的肯定; “泉飞藻思,云散襟情”则是对王维创作诗歌时的主体素养和表达方式的描述。 王维诗歌现存近四百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个性鲜明。从内容题材上看, 王维诗歌大体分为以下七类: 第一,边塞、游侠题材的诗歌。如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使至 塞上、少年行等。这些诗歌有的反映守边将士奋勇杀敌、报效国家的英雄气 概,有的表现塞外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有的描写侠义人物慷慨磊落的精神风貌, 均洋溢着豪迈自信、蓬勃进取、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表现出盛唐人特有的人格 特色。 第二,针砭时弊的政治讽刺诗。如老将行、陇头吟、寓言二首、济 上四贤咏、偶然作六首等,这些诗歌有的表现边将遭遇的功高赏薄的不合理 待遇,有的表现权贵当道、有才之士不能一展抱负的愤懑之情,言辞激烈、笔锋 犀利,鲜明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不和谐现象,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以闺中女性为描写对缘的诗篇。如羽林骑闺人、班婕妤三首、 1 郑庆笃主编: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 第四卷) 【m 1 。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 9 9 4 年,5 0 1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失题、谘阳女儿行、西旌咏等。这些诗歌有的是反映封建时代闺中女性 的生活和心理,有的则是借闺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主题鲜明突出,情感充实 饱满。 。t 第四,表现亲情、友情、爱情等人间真情的诗篇。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观别者、送元二使安西、送别、相思等。这些诗歌或写友情,或写亲 情,或写爱情,感情真挚深切,语言率真自然,表现出诗人对于真诚、美好的人 际关系的珍视和追求,有着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很容易令读者产生 共鸣。 第五,描写日常生活、风土民俗的诗歌。如观猎、济州过赵叟家宴、 渡河到清河作、寒食汜上作、晓行巴峡、凉州赛神、凉州郊外游望 等。这些诗歌描写对象广泛,形象地展示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图景和民俗风情, 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和较为全面的捕捉素材、进 行创作的才能。 第六,应制、唱和及宣扬佛理的诗篇。如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从 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大同殿生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百官共睹圣恩便赐宴乐敢书 即事、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和贾至舍人早朝大 明宫之作、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等。 这些诗歌有的是官场上歌功颂德、酬唱应答之作,有的则是佛禅理念的推展、演 绎,较少真情实感和现实内容,但也不乏或写景生动、气势宏大,或议论中肯的 可取之处。 第七,描写山j i i 景物、自然风光的山水田园诗。这一类型的诗歌有百篇左右, 占王维全部诗作的四分之一,居其他各类题材之首。如辋川集二十首、皇 甫岳云溪杂题五首、渭川田家、春中田园作、田园乐等。这些诗篇,有 的精美细致,有的清新质朴,往往融诗、画为一体,鲜明地勾画出自然界绚丽多 彩的面貌,生动地表现出农家和谐美好、其乐融融的生活景象,是王维诗歌中成 就最高,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的部分。 由于在山水诗创作方面的特殊成就,王维在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 的传统 之外,开拓出一条以超越现实的审美态度关照大自然、表现大自然自在之美,并 在其中寄予自己独特哲理认识的表现途径,其意义不在李、杜之下。因此,尽管 王维也写了许多山水题材以外的诗歌,但是,我们仍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其山水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题材的诗歌上,尤其应注意探寻王维山水诗与佛禅之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有 可能发掘出王维诗歌尤其是山水诗的独特成就之所在。 2 王维山水诗的特点 王维的山水诗魅力无限、成就突出,在中国山水田园诗歌史上占据着重要的 地位。构成王维山水诗魅力的重要因素是佛禅思想,这一点已经成为学界共识。 当然,王维是如何面对佛禅的,又是在怎样的层面上实现了佛禅的精神意义、艺 术意义,这是另一个问题,容后文详加论述。由于与佛禅的关联,王维的山水诗 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了区别于大多数山水诗人的独有的特点:一、诗中有画; 二、有我无我结合;三、动静结合。下面我们将分别就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2 1 诗中有画 王维有着杰出的艺术禀赋,既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位优秀的画家。他 在偶然作六首( 其六) 中曾自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 偶被世人知。2 可见他对自己作诗、作画的才能都是颇为自信的。宋人阮阅编的 诗话总龟日:“顾长康善画而不能诗,杜子美善作诗而不能画,从容二子之 间者,王右丞也。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二者都对王维在诗歌和绘画两方面的独特成就给予了充 分的肯定,尤其是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论,更是成为对王维诗画的 经典评价,不断地被后人所引用。实际上,王维在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确实是 同时以诗人的匠心和画家的慧眼来捕捉意象、表现自然之美的。王维对大自然的 观察极为细致,感受也非常敏锐。他善于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形成极富层次 感的视觉印象,通过鲜明如画的景物描绘,表达亲切微妙的心理感受和艺术感觉。 因此,其山水诗声色和谐融洽,构成了一幅幅神采飞动、飘逸空灵的图景,创造 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超凡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使读者在品味其 诗的情韵时,能够产生无限的遐想。事实上,王维的山水诗确实做到了诗画双美: 作者笔下的山水景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高度的画面感,令人感到如在眉睫之前, 呼之欲出,此之谓“诗中有画 ;而山水形象的背后又蕴含着深长的哲理,寄予 2 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 m l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7 年。2 2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交 了诗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独到的深刻认识,令人回昧无穷,此之谓“画中有诗 。 关于王维山水诗的这一特色,有许多精彩的五言绝句为证,如辛夷坞:“木末 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3 美丽的芙蓉花生于山涧之 中,这本身就形成了一道绚烂的风景;然而,它自开自落,无人知晓,更无人欣 赏,于天地之一隅,透露出造化的精髓:在浩渺的宇宙之中,小小的芙蓉花无声 而开,无声而落,只有瞬间的美丽;但是,千万年来,宇宙万物年复一年、日复 一日地重复着这样的生命历程,生生不息,永无停止瞬间与永恒的至理被诠 释得如此透彻。再如茱萸泮j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倘留客,置此 芙蓉杯。”4 临湖亭:“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5 前一首是想象中的款待朋友,后一首则是现实中的朋友造访,两首诗都为我们 营造出了朋友相聚,友情脉脉,其乐融融的画面。在这画面之中,诗人对生活、 友情、人生的热爱、珍惜、留恋之情呼之欲出,关注现实、积极入世的情怀表现 得淋漓尽致。这些诗歌,都是“诗中有画而又“画中有诗”的典型代表。诗人 深入到自然界的万千变化之中,写出了具有诗的情调和意境氛围的物态天趣,宁 静优美而神韵缥缈。这也是王维山水诗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2 2 有我无我结合 与我们熟悉的主观抒情诗人不同,王维在其山水诗中力图呈现的不是“有我 之境而是“无我 之境,这在整个中国古典诗歌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王维的诗 歌中很少直接出现“我”的形象,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无我”的。但是,他的“无 我”是在诗歌创作中深埋自己,与宇宙人生、世间万物拉开距离,冷眼旁观,并 不是真的没有真情实感在里面。王维的诗歌中无疑是“有我”的,有着他自己独 特的价值判断和人生理想。当然,王维的“有我 不同于李白、杜甫等诗人的直 接强烈的情感外露,而是看似“无我“的“有我。王维的山水诗之所以能够达 到有我无我相结合的境界,关键在于他在创作时,能够做到“冷眼深情”、“浓情 淡出 。我们所说的王维的“有我 ,指的是他的“深情 、“浓情 ,。也就是他在 山水诗中表现出来的对宇宙、人生的独特思考和认识,以及对大自然、田园生活 3 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m 】,上海:上海古籍 f 版社,1 9 9 7 年,7 4 页。 4 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m 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7 年,7 l 页。 5 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m l ,上海:上海古籍 f i 版社,1 9 9 7 年,7 l 页。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热爱之情;我们所说的王维的“无我”,则是指他的“冷眼”、“淡出,是指他 对于感情的处理方式,他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于自然景物之中,以较为隐蔽的形 式表现出来。 论述到这里,我们可以结合上文的“诗画结合 ,将王维山水诗的“有我无 我结合”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两个特点联系起来。王维的山水诗之所以 给人一种“无我”的印象,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他的 山水诗,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帧帧精致美丽的图画,而诗人本身则隐退到了画面之 后,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而“画中有诗”这一艺术特点,则恰到好处地 诠释了王维山水诗“有我 的真实内涵在一幅幅看似“无我”的山水画面背 后,实际上隐含了诗人独有的思想情感和对宇宙、人生的哲理认知。由此,我们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王维山水诗的“无我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只是通过“诗 中有画”的形式,以精致美丽的山水画面作为一种较为隐蔽的表达方式,深埋了 自己的思想情感。其山水诗实际上是“有我”的,“画中有诗 这一特点,表明 王维的山水诗中是寄予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哲理认知的,有着极其丰富的内 涵。 2 3 动静结合 王维的山水诗中,多呈现出一种空明澄澈的宁静之美,这种境界的获取不是 通过极力的渲染,而是以动衬静,借助巧妙的点染达成。王维的山水诗,能够于 空静中传出动感,于平淡中透出幽深,营造出一种空灵冲淡的缥缈神韵。在清新 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王维感受到了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也 升华到了空明无碍的境界。这样,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一 片不假雕饰的纯美诗境。 关于诗歌中动与静的关系和作用,苏轼在送参寥师( 东坡集卷十) 诗 中有过较为清楚地论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 只有空诸一切,心无滞碍,才能在尘世的骚动之上找到一片净土,才能包容一切 俗务,超越一切俗务,最终达到“咸酸苦辣,皆成至味的境界。其中颈联尤其 值得注意:“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这一诗句告诉我们,要达到“空且静 - 【l l 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境界,并不能从一开始就避开人世,不问世事,而是必须经过一番世间的阅历, 经过一番对自身阅历的深思反省之后,才能超越自身乃至超越整个尘世,达到空 灵清静,超脱自在的境界。主维正是如此。他并不是从人生之初就完全归隐山林, 不关心人间世事,相反地,他也曾经热心仕途,经历过宦海沉浮,经历过被迫做 伪官的屈辱。正是在经历了这些世俗磨难、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深刻反思之后, 王维才达到了空灵清静,超脱自在的境界。 刘熙载在艺概中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 出,以草树写之。故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 王维诗中写静也是如此,静 之精神写不出,借动态写之。他非常善于把动与静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动衬静, 构成一种奇妙的境界,让适当的“动 强化“静的感觉。如鸟鸣涧:“人闲 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 空寂的春山之中,连桂花 凋落的声音都听得见;无垠的安静之中,连月亮出来都会惊动山鸟,这本身就很 好地营造了一种极静的环境。而诗人似乎还觉得不够尽兴,紧接着又以动衬静, 用山鸟偶尔的呜叫声来进一步反衬山涧的寂静,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以上是我们对王维山水诗的三点主要艺术特色所作的分析。需要说明的是, 王维山水诗的这三个艺术特点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一个整体,共同成就了王 维山水诗无与伦比的美感。那么,王维的山水诗中的这些艺术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呢? 王维的山水诗为什么能够呈现出如此独特的美感呢? 究竟是什么因素成就 了王维山水诗的与众不同之美? 这将是我们在下面的论述中所要重点解决的问 题。 3 王维山水诗特点的成因 3 1 研究现状 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以南禅“色空两边 、“有无双遣的理念解释 王维山水诗的成因,已成为学术界最为常见的现象。我们承认王维的山水诗与禅 宗有关联,然而完全站在禅宗的立场解释王维山水诗,势必混淆作为士大夫的王 维与僧侣的界限,也模糊了文学创作与宗教修为的区别。为了消除逻辑矛盾,研 究者依据南禅的现实品格,将南禅的宗教体验与诗歌创作的审美体验等同起来, 6 曹中孚标点: 唐军收 复长安、洛阳,陷贼者皆以六等定罪,王维因凝碧诗得到肃宗的嘉赏,加之 王缙平乱有功,请求削官以赎兄罪,故得到肃宗的宽赦,降职为太子中允,不久 又迁为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乾元元年( 7 5 8 年) 秋,复为给事中,一年后转 为尚书右丞。王维对此深怀感激之情:“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罗网 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2 7 ( 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 书鄙意兼奉简新除使君等诸公) 。从表面上看,这场劫难真的成为过去,并未给 他留下阴影,但事实远非如此,王维始终无法卸掉这个思想包袱。在责躬荐弟 表中,王维写道:“久窃天官,每惭尸素,顷又没于逆贼,不能杀身,负国偷 生,以至今日。于是,他再次将目光转向了伴随他一生的佛禅思想,试图在佛 禅之中寻找心灵的解脱。他在叹白发一诗中这样写道:“宿昔朱颜成暮齿, 拍曹中孚标点:王维伞集 m i ,上海:上海古籍i 叶j 版社,1 9 9 7 年,7 1 页。 2 7 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m 】,上海:上海古籍 j j 版社,1 9 9 7 年,5 4 页。 拍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7 年,9 8 页。 1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须臾白发变垂髫。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在谢除太子中允表 中,王维表示:“臣闻食君之禄,死君之难,当逆胡干纪,上皂出宫,臣进不得 行,退不能自杀,情虽可察,罪不容诛仰厕群臣,亦复一施其面。踞天内 省,无地自容臣得奉佛报恩,自宽不死之痛。3 0 这段文字表达了王维的痛悔 之心以及出家修行的愿望。出家的请求获准以后,王维献出辋川别业,作为清源 寺。乾元二年( 7 5 9 年) ,王维复拜给事中,后转尚书右丞,这是他生前所担任 的最后官职。这时的王维,虽然在朝为官,但除了一些必要的公务之外,大多数 时间都用在奉佛上。王缙进王右丞集表如是说:“至于晚年,弥加进道。端坐 虚室,念兹无生。王维请施庄为寺表:“又属元圣中兴,群生受福。臣 至庸朽,得备周行。无以谢生,将何答施? 愿献如天之寿,长为率土之君。唯佛 之力可凭,施寺之心转切。效微尘于天地,固先国而后家。敢以鸟鼠私情,冒触 天听。伏乞施此庄为- - d 寺,兼望抽诸寺名行僧七人,精勤禅诵,斋戒住持。上 报圣恩,下酬慈爱。 3 1 据旧唐书本传记载,王维“在京师,日饭十 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 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由此可见,此时的王维已完全皈依佛教。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维和佛禅有很深的渊源,但王维早年佛缘 尚浅、晚年因特殊原因走向宗教崇拜,不具备崇佛、向佛的思想意义、艺术意义, 纵观王维一生,与佛禅关系最具创造性的时期是中年时期。其间“王维与当时的 各派僧侣,有广泛的交往。开元时期他与北宗僧侣往来颇多,但同时又与华严宗、 密宗、律宗等僧侣有交往。特别是曾经师事道光禅师十年,思想上受到过他较多 的影响。天宝年间,随着南宗顿教的北传,王维又同南宗僧人有所接触,但他也 并没有因此疏远北宗僧人总的说来,王维同各种僧侣,是广泛结交,不主一 派的”3 2 。不仅如此,王维对佛禅思想的吸纳也以一般的色空观念为主,而且是 基于其超越世俗名利的思想特色,正是在此基础上,王维才将宗教理念转化为超 功利的审美追求。所以,主张王维中年倾心南禅,南禅的宗教体验与艺术创作的 审美体验是相通的,与事实不符,也混淆了作为士大夫的王维与僧侣之间的界限, 有必要加以进一步探讨。 2 9 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i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7 年,7 4 页。 3 0 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m j ,上海:上海古籍 l 版社,1 9 9 7 年,9 2 页。 3 1 曹中孚标点: 王维全集 m i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7 年,9 9 页。 3 2 陈铁民:王维新论i m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 9 9 0 年,1 2 2 页。 2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3 2 2 g t 辋川集为代表的山水诗创作 王维山水诗特点源于超功利审美心态而非佛禅信仰的主要证据,是王维在辋 川期间的山水诗创作,尤其是辋川集。王维山水诗有百篇左右,其中以辋 川集二十首和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皇甫岳是王维的朋友,云溪是他的别 墅,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就是王维为其云溪别墅而写的组诗,以下即以辋 川集代指着两部分创作) 等五言绝句的成就最高,最能代表王维崇佛、向佛的 思想意义、艺术意义。据旧唐书卷一九零下王维传记载,王维“得宋之 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 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别为辋川集。 王维在辋川集并 序中也说:“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 鹿柴、木兰柴、茱萸游、宫槐陌、临湖亭、南坨、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 白石滩、北坨、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旬云尔。 3 3 这就是辋川集的来历。王维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描写了辋川的优美 景色和自己沉浸于其中的怡然心境,并向裴迪发出了同游辋川的邀请,节录于下: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涟漪,与月 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 木蔓发,春山可望,清倏出水,白鸥矫翼,露湿清皋,麦垄朝锥,斯之不远,倘 能从我游乎? 3 4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的辋川山庄,整体上透露出一种桃源 气息,与佛禅的寂灭世界存在差异。站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立场看辋川集, 辋川集也不是佛禅寂灭世界的标本。辋川集二十五篇,从内容上看可分 为两类:一类是所谓表现佛禅空寂思想的,包括: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北坨湖水北,杂树映朱阑。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北坨 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木兰柴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斤竹岭 3 3 曹中孚标点: 王维全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7 年,6 9 页。 斟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m 】,上海:上海古籍 l 版社,1 9 9 7 年,1 0 3 页。 2 l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宫槐陌 轻舟南坨去,北坨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南姹 飞鸟去不穷,连山更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华子冈等。 一类是与佛禅空寂境界无关,表现自然、生活之美的,包括: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临湖亭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茱萸游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莲花坞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萍池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欹湖 日饮金屑泉,少当千馀岁。翠凤翊文螭,羽节朝玉帝。金屑泉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文杏馆 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椒园 乍向红莲没,复出清蒲飚。独立何福袱,衔鱼古查上。鸬鹚堰等。 学术界一般是通过对前二类作品的佛禅式解读,来覆盖整个辋川集的。 刘晓林先生对此曾做过描述:明代胡应麟说:“太白五言绝句,自是天仙口语, 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木 末芙蓉花,一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鸟鸣涧一诗刻画了一个极其幽静的境界:客观世 界是夜静山空,主观世界是清闲无为,桂花悄然飘落,境地是何等的空寂! 进而 月出惊山鸟,更微妙地点缀出夜中山谷的万籁无声,反衬出广大夜空的无比 沉寂。该诗重要的是写出了人心的静境,似乎寓托了这个人的佛教寂灭 思想的信仰。辛夷坞所描写的是辛夷花初开,尽管很美,但由于生长在绝无 人迹的山涧旁,这里与尘世的喧嚣恰恰相反,只有一片自然的静寂,所以没有人 知道它的存在,自开自落,没有生的喜悦,没有死的悲哀,而诗人也似乎忘掉了 自己的存在,与辛夷花合为一体,不伤其凋落,又不喜其开放。州我们再看另一 首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王 维晚年所作辋川集中的另一首名作,同样是描写一个空明寂静的意境。3 5 类 似的解释对鹿柴、辛夷坞等作品也许是有效的,但对临湖亭、茱萸潸 3 5 转引自张银堂:王维的儒道情怀、佛性智慧与山水诗创作【j 】,齐鲁学刊,2 0 0 5 年第4 期。 2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等作品,则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白石滩写的是无 言的小河,静静的月,浣纱的轻声唤醒了沉睡的夜。白石潭泻下一层白光,唯有 绿色的蒲草风情自摇。也许诗人描绘了自己的仲夏夜之梦? 。栾家濑是雨 声、水声奏出的一支轻快的乐章,白鹭忽上忽下,破了它的单调,增添了几个协 和音符;刘宁称文杏馆是诗人在精神上营造的一座文杏馆,显然金 屑泉、椒园也有相同的品格。葛杰、刘宁的看法不是偶然的,茱萸游、临 湖亭、莲花坞对人间温情的期待、注目,华子冈、欹湖对历史变迁与 人世沧桑的关怀,柳浪、漆园对高尚品格的追寻,萍池对明媚春光的神 往,等等。总之,以佛禅寂灭思想解读鹿柴、辛夷坞甚至是文杏馆都 不无道理,但将西施月下浣纱记( 白石滩) 、南朝采莲曲式( 莲花坞) 的作 品也看作是佛禅寂灭思想的产物,就与事实相去太远。那些被认定是表现佛禅空 寂思想的作品实际上是在表现辋川山庄的幽静;表现自然美、世界美、生活美的 作品则是在显示辋川山水的活泼、跳荡,两者分别代表了辋川之美的不同方面,z 合起来共同构成了辋川山庄超尘出世的氛围、境界。辋川集是按照特殊规 格和标准制作出来的艺术集合,美国汉学家斯蒂芬欧文在盛唐诗一书中说:a “诗人依次处理了一组拟定诗题,这些诗题以别业的各个景点为描写对象,合起 来则构成对全景的有计划游览。 3 7 欧文的说法有所保留,还没有把话说得太透, 陈允吉的说法就要明确的多。陈允吉认为辋川集是“联缀众多写景短章,彼, 此之间的内容又互相呼应的作品组合”,“辋川集全帙贯穿着一条既定思路 要是我们耐着性子做点解读寻绎,自不难从中找出一些时间、空间和情理上的因 果联系。”弼辋川集的“既定思路”是怎样的,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看法,但 辋川集的这种特点学界是有共识的。作为辋川集的组成部分,鹿柴、 辛夷坞与临湖亭、茱萸游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辋川集的 内涵不能由哪类作品孤立地决定( 同理,我们也不能因为辋川集有的作品表 现了自然美、世界美、生活美,就认定辋川集是自然、世界、生活的颂歌) , 而应该是两种不同类型作品的交互叠加、映现的结果,而辋川集两类作品交 互叠加、映现的恰恰是非宗教的桃源世界。 3 6 转引自张银堂:王维的儒道情怀、佛惟智慧与山水诗创作【_ i 】,齐鲁学刊,2 0 0 5 年第4 期。 3 7 斯蒂芬欧文:盛唐诗m ,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 9 9 2 年,4 9 页。 3 8 陈允吉:王维辋川 诗与佛家“飞鸟喻”【j 1 ,文学遗产,1 9 9 8 年第2 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结语 通过上述分柢,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王维的山水诗具有诗画结合、有 j 我无我结合、动静结合的特点,这些特点的成因,主要在于其超功利的审美心态。 而王维这种超功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管理客户服务标准流程手册
- 六年级数学圆形实验测验卷
- 2024年高考数学压轴题解析及答题技巧
- 商品房认购合同协议书范本
- 梯笼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范本
- 物流仓库作业流程标准
- 财务审计程序详细操作流程
- 中考试题化学部分答题要点总结
- 标准财税顾问服务合同模板
- 大型仓库智能化管理系统应用方案
- 政策类面试题库及答案
- 叶云燕老师课件
- 交通运输面试题库及答案
- 精神科分级护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期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
- 九江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96)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指南(2025)解读
-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流程
- 古树修复方案(3篇)
- 2025城管执法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