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专业论文)菏泽牡丹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pdf_第1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菏泽牡丹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pdf_第2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菏泽牡丹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pdf_第3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菏泽牡丹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pdf_第4页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菏泽牡丹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环境科学专业论文)菏泽牡丹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b s t r a c t p e o n y i sat r a d i t i o n a lw e l l - k n o w nf l o w e rw i t hh i g l lv a l u e si nc h i n a i th o l d s a b u n d a n c ep e o n yr e s o u r c ei nh e z ec i t ys i n c ei tp r e s e n t st h el a r g e s tp l a n t i n ga r e aa n dm o s t v a r i e t i e si nt h ew o r l d t o d a yp e o n yf a r mh a sb e c o m et h es u p p o r ti n d u s t r yi nt h i sc i t ya n d e a c hy e a ra l l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p e o n yf e s t i v a li sb e i n gh e l ds i n c e19 9 2 b a s e do n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i t sp r e s e n ts t a t u s ,t h ea d v a n t a g e sa n d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w h i c ha f f e c t e d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e o n yr e s o u r c ei nh e z e c i t ya r ec o n c l u d e d t h ea d v a n t a g e si n c l u d es u i t a b l en a t u r a la n dg e o g r a p h i c a lc o n d i t i o n s ,a b u n d a n tp e o n y v a r i e t i e s ,a n dl o n gh i s t o r yo fp l a n t i n g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i n c l u d et h ew e a k p o l i c ya n dl a ws y s t e m ,p o o r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s u p p o r t i n g ,c h a l l e n g i n gf r o m l u o y a n gc i t ya n da b r o a d ,a n ds oo n a p l a n n i n gp r o p o s a lw h i c ha d d r e s s e st h en e wd e v e l o p i n ga r e a sf o r 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e o n yr e s o u r c ei nh e z ec i t yi sp r o p o s e di nt h i sp a p e r 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c o n o m i cv a l u eo ft h ep l a ni se s t i m a t e da c c o r d i n gt ot r a v e lc o s te v a l u a t i o n ,w h i c hg i v e s t h et o t a lv a l u eo fa b o u t7 6 0 ,0 0 0 ,0 0 0 r m bo c c u r r e di nt h ep e r i o do fl o c a l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e o n yf e s t i v a l s e v e r a lm e a s u r e sa l ea l s os u g g e s t e di nt h i sp a p e r :( 1 ) e n h a n c i n gt h en e wb r e e d c u l t i v a t i o np r o j e c ta n ds e t t i n gu pt h ep e o n yr e s o u r c ei n f o r m a t i o nd a t a b a s e ,( 2 ) a p p l y i n g a d v a n c e dt e c h n i q u e s ,i n d u s t r ya n dm a r k e t , ( 3 ) m a k i n gr e l a t i v el a w sa n dr e g u l a t i o n s ,( 4 ) p r o t e c t i n gt h ec o p y r i g h to fi t su n i q u ep e o n y , a n d ( 5 ) p l a n n i n gp u b l i ci n v o l v e m e n t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k e y w o r d :p e o n y , r e s o u r c e ,p l a n n i n g ,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h e z ec i t y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 中依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 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 文或成果。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责任和后果。 论文作者躲邵 7 拓良嗍擀扣心日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 学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 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 单位仍然为青岛大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于本声明。 不保密母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论文作者签名:砰纬久 导师签名: 磊忉 日期:切易年多月反f 日 日期:m 年z 月,6 日 ( 本声明的版权归青岛大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任何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5 9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1 问题的提出 牡丹,别名“富贵花”、“百两金 ,雍容华贵,富丽端庄,是中国的传统名 花。自古以来,牡丹就被尊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 喜爱。早在汉代,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牡丹作为药用植物的记载;南北朝时期, 牡丹开始由野生状态进入人工栽培,距今已有1 6 0 0 多年的历史。随着当今世界花卉 业的发展,牡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欢迎【l 】。我国是世界牡丹的生产、消费 及出口大国,拥有比较丰富的牡丹资源,在世界牡丹资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 】。 菏泽是驰名中外的牡丹之乡,尤其是在9 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菏泽牡丹更是独 领风骚,共获得牡丹单项奖1 11 枚奖牌中的8 1 枚,其中特别金奖2 枚,金奖1 0 枚,银 奖2 6 枚,铜奖4 3 枚,占牡丹单项奖总数的7 3 ,为中国争得了荣誉。菏泽是世界牡 丹栽培面积最大、品种较全、花型较多的地区,已经成为牡丹的生产、科研和交易 中心。近年来,菏泽牡丹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已发展为九大色系,十大花型,l1 0 0 多个品种,牡丹品种资源比较丰富【3 】。但是,由于科技水平低,创新意识不强,经 营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当前菏泽牡丹资源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来自国内、 外对手的竞争,菏泽牡丹一统天下的“霸主 地位已经受到严重挑战。菏泽如果仍 陶醉于表面上的优势,意识不到现存的困难与危机,在当今的国际舞台上,作为牡 丹的故乡,只能徒有光荣的历史与虚名,“菏泽牡丹甲天下一的称号迟早会被他国 或其它地区所取代。鉴于此,本文结合当前菏泽牡丹资源的实际情况,以探讨加快 菏泽牡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1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明朝以前,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一直在黄河的中、下游移动,西安、洛阳、 毫州都曾为中国牡丹的主要栽培中心。自明朝以来,菏泽牡丹就逐渐成为中国最大 的牡丹栽培生产中心【4 】。改革开放以来,菏泽牡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 0 0 4 年菏泽 牡丹栽培面积达5 3 3 3 3 h m 2 ,有11 0 0 多个品种,每年培育观赏牡丹种苗近7 0 0 万株, 催花8 0 多万盆,切花2 0 0 万支,牡丹丹皮2 0 0 0 吨,产值5 亿多元。牡丹的发展还带动 了菏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每年仅牡丹园门票收入就达4 0 0 0 多万元1 3 】。菏泽牡丹出 口额占全国牡丹出口额的8 0 以上,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6 0 以上【5 】,可以 说,牡丹在菏泽乃至全国花卉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研究菏泽牡丹资源的发展情 况,对促进菏泽乃至全国牡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菏泽牡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对菏泽现有牡丹资源进行充分了解、调查 的基础上,对近年来菏泽牡丹资源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当前菏泽牡丹资源持 1 青岛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续发展的优势及不利因素。通过研究国内外牡丹资源的发展情况,提出对菏泽现有 牡丹资源进行保护、合理开发及利用的措施。即通过不断地发展先进技术,加强牡 丹资源的管理,提高牡丹品种的质量等手段,达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资源的目的。 同时还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花卉发展的成功经验,引进它们的优良牡丹品种,以实 现菏泽牡丹资源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1 3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 3 1 研究方法 1 3 1 1 调查法 一是调查农户:调查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等几个主要名园及走访一些 牡丹种植专业户,了解目前菏泽牡月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然后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基础。 二是咨询有关专家:向从事牡丹研究方面的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走访 咨询,了解当前菏泽牡丹资源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将获取的信 息和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加以总结,为下一步菏泽牡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 供科学参考。 1 3 1 2 查阅资料法 查阅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关于牡丹方面的报刊、杂志、文献等资料,通过网络平 台收集相关信息,到菏泽市林业局、牡丹区林业局及菏泽市牡丹研究所等相关单位 查找数据,通过多渠道收集大量有关数据资料,全面了解国内外及菏泽牡丹资源的 发展情况,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详实的信息资料。 1 3 1 3 区域规划法 运用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菏泽牡丹拟开发特色园区进行近期、远期 区域规划,在菏泽牡丹老产区的周边规划出两个特色牡丹园区,并对其进行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本文遵循“三结合”的研究原则。即( 1 )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2 ) 实例分 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3 ) 宏观排查与微观剖析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坚持科学 的原则和立场,并自觉将研究结果运用于实践中去,努力追求研究结论对菏泽牡丹 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1 3 2 研究内容 ( 1 ) 国内外牡丹资源的状况,菏泽牡丹资源的状况。 2 第一章绪论 ( 2 ) 菏泽牡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 3 ) 菏泽牡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 ( 4 ) 菏泽牡丹特色园区规划与评价。 ( 5 ) 菏泽牡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1 4 本章小结 结合当前菏泽牡丹资源的实际情况,本章首先提出了菏泽市牡丹资源发展中存 在着诸多问题;其次,提出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最后,介绍了论文研究中运 用的三种主要方法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3 青岛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二章国内外牡丹资源的状况 弟一早i 圭i 外l 十i 疗贸源州恹,兀 2 1 国内牡丹资源的状况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花卉之一。中国的牡丹,不仅资源 比较丰富,而且栽培历史悠久。牡丹以其硕大端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姿容和 美好寓意,被人尊称为“花中之王”。中国既是世界牡丹野生种的原产中心和分布 中心,也是世界牡丹园艺品种的栽培中心。芍药科只有1 个属即芍药属,其中的牡 丹组9 个种,全部产于中国,也就是说世界各国栽培的牡丹,追根溯源,都是从中 国引去的。这雄厚的牡丹野生资源优势,使我国素有世界牡丹第一大国的美誉【6 1 。 我国的野生牡丹资源根据其花盘质地和形成的不同可分为两个亚组:革质花 盘亚组:包括矮牡丹、卵叶牡丹、紫斑牡丹、杨山牡丹、四川牡丹等野生种。肉 质花盘亚组:包括狭叶牡丹、紫牡丹、黄牡丹、大花黄牡丹等野生种【7 - 豇9 1 。矮牡丹 又称稷山牡丹,是栽培牡丹最重要的野生原种之一,以黄土高原为其分布中心,主 要分布于山西西南部和陕西北部。紫斑牡丹是野生牡丹中分布最广的原种之一,主 要分布于陕甘黄土高原林区、秦巴山地和神农架林区,目前已成为西北牡丹品种群 的核心原种,是牡丹扩大栽培面积工作中一个极有潜力的野生种。杨山牡丹又称风 丹,常生于海拔1 2 0 0 米左右以栎类为主的疏林下或山坡灌丛中。现在杨山牡丹已很 少见,在河南卢氏县发现有野生居科5 1 。四川牡丹仅见于四川西北部及甘肃最南端。 狭叶牡丹主要分布于雅江县的河谷坡地及林缘地带。紫牡丹主要分布在云南丽江玉 龙雪山自然保护区。黄牡丹分布区多为石灰岩山地,也有玄武岩山地,例如昆明西 山、大理苍山等地。大花黄牡丹原产我国西藏东南部林芝到米林长约l o o k m 的雅鲁 藏布江河谷【1 0 1 。 我国牡丹栽培历史悠久,南北朝时就已开始栽培,成为观赏植物了,其栽培历 史当在1 6 0 0 年以上【l 。我国牡丹的品种类型和花色、花型丰富多彩。据资料统计, 我国唐代宫苑栽培品种约2 0 余种,宋代增至1 0 0 多种,明代有3 0 0 多种,清代曹 州( 今菏泽) 牡丹兴起,在过去品种繁殖的基础上,增加到3 8 0 余种。至1 9 9 7 年已 经审定的牡丹品种有6 0 0 多个1 2 】。近几年,全国观赏牡丹栽培面积约6 6 6 6 6 7 h r n 2 , 约有1 1 0 0 多个品种;药用牡丹以安徽铜陵、毫州、宁国等地为中心,栽培面积约 5 0 0 0 h m 2 1 7 1 。 2 1 i 国内牡丹资源品种系的演变 中国是世界牡丹的发祥地,早在宋代就达到了很高的园艺水平,现已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品种群【2 12 1 。我国古代关于牡丹的专著、文献很多,但均重“艺”而疏与 4 第二章国内外牡丹资源的状况 “学”,曾一度认为栽培牡丹是单源发生的,即起源于p a e o n i a s u f f r u t i c o s a a n d r 。 直至最近几年,随着对牡丹野生资源的考察鉴定及开发利用,许多研究从不同侧面 揭示了牡丹杂交起源的事型1 3 。15 1 。 李嘉珏【1 6 】将牡丹各品种群的起源归纳为3 条途径:由野生种驯化改良与演化 而来;由外地品种驯化改良或杂交选育而来;以上两种途径的综合。大部分品 种群采取了第三条途径,形成了多元起源的历史背景。依据植物形态解剖学、细胞 学、胚胎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现认为杨山牡丹、矮牡丹、紫斑牡丹等可能是 我国传统栽培牡丹中原( 菏泽、洛阳) 牡丹品种群的祖先种;杨山牡丹可能是江南 牡丹品种群的祖先种;紫斑牡丹可能是西北牡丹品种群的祖先种;矮牡丹、紫牡丹、 紫斑牡丹、四川牡丹可能是西南牡丹品种群的祖先种】。 我国目前的四大牡丹品种群分布广泛,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均有栽培。其中,中 原牡丹品种群是目前中国牡丹最大的栽培品种群,分布面积广,栽培历史悠久,适 应性比较强,主要分布于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对全国乃至世界的栽培牡丹都有着 重要的影响。中原牡丹品种群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植株较矮( 1 5 米以 下) ;二是花大色艳,高度重瓣化;三是花型齐全,花色丰富。中原牡丹品种群为矮 牡丹、紫斑牡丹及杨山牡丹的杂交种,无论从植株的高矮、形态到叶的大小、形状 的变化,还是花朵的颜色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三个野生种亲本的特征,所以近年 来中原牡丹品种群保持了相对稳定性。此外,中原牡丹品种群又表现为较强的亲和 性,通过与其他品种群及品种群间进行杂交,相继培育出许多优良的牡丹品种,使 菏泽和洛阳牡丹每年都有新品种问世d j 。 2 1 2 国内牡丹资源的分布 我国的牡丹资源十分丰富。根据最近全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专门组织人员进 行调查得知,除海南以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牡丹栽培。大体分为野生种、 半野生种及园艺栽培种几个类型。其中栽培面积最大最集中的有山东菏泽、河南洛 阳、北京、临夏、天彭县、铜陵县等地区。 ( 1 ) 目前菏泽是全国牡丹栽培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一处牡丹集中栽培区。菏 泽现有牡丹8 万亩,1 1 0 0 多个品种,十个花型,九大色系。主要集中在菏泽市牡丹 区的牡丹乡,有以宏伟的“观花楼 为中心的赵楼行政村“曹州牡丹园;有以“天 香阁”、“西游记宫 为主的“李集牡丹园”;有以“鸳鸯楼 为主的洪庙村“百 花园”;有以碧绿的假山,逼真的松编造型为主景的王梨庄“古今园。此外,何 楼、梅庙、毛庄、周花园等行政村也均有牡丹园,栽种面积达3 万亩,品种6 0 0 余 个。菏泽牡丹主要有大胡红、曹州红、赵粉、二乔、青龙卧墨池、梨花雪、豆绿等 多个品种。 5 青岛人学硕+ 学位论文 ( 2 ) 洛阳是园艺牡丹栽培面积较大,品种较多的一处观赏牡丹种植区。洛阳牡 丹以观赏为主、种苗种植为辅,栽培面积0 1 万h m 2 ,品种5 0 3 个【i 。7 1 。洛阳牡丹是 古今驰名、发展较快的一个牡丹集中栽培区,主要分布在王城公园,面积5 8 0 多亩。 此外,以牡丹为重点、牡丹仙子为中心的牡丹大花坛,占地6 亩,种植1 3 0 0 株,6 0 多个品种。还有以牡丹阁为中心的大型牡丹花坛,占地7 亩,种植牡丹1 1 0 0 株,有 牡丹品种2 0 0 余个,主要有洛阳红、二乔、姚黄、葛巾紫、兰田玉、珠砂垒等品种。 后来又兴建了牡丹公园、植物园、牡丹研究所,还有郊区行政村的牡丹宫。各机关、 学校、工厂、主要街道也均有牡丹栽培。 ( 3 ) 北京地区种植的牡丹。民国前,北京为清朝国都,像故宫、颐和园、白坊 崇效寺以及中山公园等处均有牡丹栽培。解放后,北京又从菏泽、洛阳引进不少品 种,广植市内机关、工厂、学校,其中以中山公园、北京植物园、故宫、景山公园、 天坛公园、颐和园、北海公园等处栽培最多,牡丹品种约计1 0 8 个【l 引。 ( 4 ) 重庆垫江和四川彭州是山地牡丹的栽培中心,栽培面积近0 8 万h m 2 。蜀 中尤以彭州牡丹久负盛名。成都的“杜甫草堂”、“人民公园 也有牡丹栽培,品 种达1 0 0 余个。目前代表种有泼墨香、紫重楼、玉重楼、玉版白、粉面桃花、鱼血 牡丹、七蕊牡丹( 寒牡丹) 、彭州紫、刘师阁等4 0 余个品种【1 0 】。 ( 5 ) 甘肃陇中牡丹分布于陇西、临夏、临洮、榆中、和政、天水、兰州等地, 其中以临夏牡丹分布较为集中,是我国紫斑牡丹的主产地。经过一千多年的人工引 种驯化,目前甘肃中部地区广泛种植着3 0 0 多个花形丰富多姿、色彩艳丽、植株高 大、气势雄伟、香气醉人的紫斑牡丹栽培品种,使原来色彩单调、花型单瓣的野生 牡丹演变成驰名中外的甘肃牡丹栽培品种群,不但在国内别具一格,深受牡丹爱好 者的喜爱,而且使美国、日本、西欧同行赞叹不已,并大批引种栽培。其具有耐寒、 耐旱、耐盐碱性,可在室外4 0 的低温下不用人工保护而安全越冬,适于在西北、 东北等寒冷地带推广种植。 ( 6 ) 安徽铜陵、毫州是药用牡丹的栽培中心,其药用牡丹栽培在国内享有盛名, 加上砧木用牡丹的栽培,其栽培面积在2 0 0 1 年已达4 8 6 6 6 7h m 2 ,2 0 0 5 年达到0 6 万h m 2 ,是全国最大的药用、砧木用牡丹栽培地区。 ( 7 ) 其它牡丹产区。如上海、南京、杭州、台湾、香港等地也有牡丹栽培。上 海植物园专门开辟的牡丹园,品种达1 0 0 余个。南京玄武湖、中山陵、古林公园内 也都有牡丹栽培。盐城有个枯枝牡丹园,堪称天下奇观,枝枯而花开得很美。在杭 州花港公园后面松林湾的山坡上,专门开发了一个牡丹园,修建了牡丹亭,园内种 有适合在江南一带生长的玉楼春、魏紫、大白紫平头、粉妆楼、紫重楼等地方种, 特点是植株高大,根系粗短,抗逆性强,适合在长江流域高温、多雨、水位高的地 方生长。藏中牡丹以拉萨、林芝地区牡丹为多,栽培品种少,而驰名天下的牡丹, 6 第:章国内外牡丹资源的状况 则是产在林芝地区的野生牡丹大花黄牡丹。台中牡丹以阿里l 上i 牡爿1 园为代表。 香港各大公园也都有牡丹栽培。( 国内主要牡丹, :区的牡丹品种情况见图2 1 ) 图2 1 国内主要牡丹生产区的牡丹品种资源比较 2 2 国外牡丹资源的状况 在中国牡丹资源发展的同时,牡丹在国外也迅速地发展着。同本、英国、法国、 美国等许多国家早就进行着牡丹的引种和杂交育种工作,目前已形成各具本国特色 的牡丹品种群1 92 0 ,2 1 _ 2 2 1 。 2 2 1 日本牡丹资源的状况 公元8 世纪唐开元年问,由唐朝大使将中国牡丹传入同本,后经历朝引进逐渐形 成了f 本牡丹品种群( c u l t i v a rg r o u po f j a p a n e s et r e ep e o n y ) 2 3 o 它与中阑牡丹有 着完全相同的遗传基础,但冈其富有特色的观赏性状又使其区别于中国牡= - 。日本 牡丹多数花型扁平整齐,仡梗挺硬,而且多为半重瓣和单瓣品种,即使有少量的重 瓣品种,也具有外露的m 常雌、雄蕊,花瓣质地较厚。此品种群色彩鲜艳,线条优 荚,花头直立,不叶罩藏花,是一个有别于中国和欧美牡丹的品种群【l “。n 本现有 牡丹品种3 1 2 个,其中2 1 1 个为日本培育的品利, 2 4 】。其中有一个特殊的品种寒 牡丹( p s u f f r u t i c o s av a r h i b e m i f l o r am a i n o ) ,可以不需要特殊管理就能在冬季露 地7i 温较低的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开花,目前为f 1 小特有,这对于世界各地牡月抗寒 f 种具有重要意义。在品种选育上,日本某些方而已超过中国。他们选的品种花 色纯正、枝条紧凑,凡无 ? 栽培已经用于生产,f ,j 已占据欧美市场,同时亦输出 成熟技术。近几年我国从h 本引进了一批品利t ,如人阳、岛锦、花王等,叫三长势 7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明显优于我国的品种【2 5 1 。 2 2 2 欧洲牡丹资源的状况 欧洲于1 8 世纪开始输入中国牡丹。1 7 8 7 年东印度公司在广州收集牡丹,送给 英国邱园,这是中国牡丹最早踏上欧洲大陆。此后,欧洲一些国家也陆续从中国引 进,并驯化培育形成欧洲牡丹品种群,现栽培2 0 0 多个品种。欧洲牡丹品种群发展 已有2 0 0 多年的历史,但现有欧洲牡丹的栽培是1 8 4 5 1 8 5 1 年福琼( 英) 从上海引走 的3 0 多个品种开始的【2 6 j 。欧洲牡丹与中国牡丹非常相似,有时被划为同一类型。 实质上欧洲牡丹是中国牡丹的改良产物,它完全保留着后者的性状特征,但能很好 地适应欧洲的气候条件。欧洲牡丹品种几乎都高度重瓣化,花头下垂,叶旱藏花现 象严重,与中国牡丹完全相同。从福琼引种至2 0 世纪初的半个多世纪里,英国牡 丹种植品种已达1 1 0 个。英国牡丹市场的扩大同时也带动了欧洲其它国家的牡丹栽 培和育种,并形成了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牡丹品种群。1 9 世纪末,法国传教 士d d a v a ya 在我国云南相继发现了紫牡丹( 1 8 8 4 年) 和黄牡丹( 1 8 8 7 年) ,并把 它们的种子送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播种,到1 8 9 2 年和1 8 9 1 年分别开花。随后传 入英国,1 9 0 0 年黄牡丹在邱园开花,受到赞誉。1 9 0 8 年w i l s o n 又从云南向英国引 种了紫牡丹。后来,紫牡丹和黄牡丹被s a u n d e r s 教授引种到美国。从此,这两种牡 丹在欧美许多国家的植物园和私人花园中种植【2 6 2 7 一引。牡丹在法国形成了l e m o i n e 系牡丹品种群( c u l f i v a rg r o u po f f w n e hi _ , e m o i n et w op e o n ys e r i e s ) 。法国l e m o i n e 系牡丹品种群主要由紫牡丹与黄牡丹以及矮牡丹的原始品种参与杂交培育形成的黄 色系的杂种后代群体。杂种黄牡丹( p 1 e m o i n e i ) 由黄牡丹( p 1 u t e a ) 与牡丹 ( p s u f f i u t i c o s a ) 杂交选育而成。如金帝、金晃、金阁等品种即属于此类,我国一 些城市已从日本引入种植。现在法国已有牡丹品种约2 0 0 个【2 9 1 。荷兰也已育出牡丹 品种近2 0 0 个,而且凭借先进的育种手段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每年不断育出新品种 【捌。 2 2 3 美国牡丹资源的状况 美国引进牡丹的时间较晚。从1 9 世纪开始,美国陆续从欧洲和日本引进中国 牡丹。1 8 2 6 年从英国引进,1 8 3 6 年又从中国引种。2 0 世纪后,日本牡丹、欧洲牡 丹、中国牡丹大量进入美国,同时美国自已也不断培育新品种,现有牡丹品种达到 4 0 0 多个。花型多为单瓣和半重瓣,极大的丰富了牡丹的花色品种【刈。美国牡丹芍 药协会( a j n 耐c a np e o n ys o c i e t y 简称a p s ) 主办a p s 通报,先后出版了牡 丹芍药手册【3 。美国s a u n d e m 系牡丹品种群( c u l t i v a rg r o u po f a m e r i c a ns a u n d e r s t r e e p e o n y s e r i e s ) 主要由紫牡丹和黄牡丹及大花黄牡丹以及日本牡丹品种杂交而培 8 第二章国内外牡丹资源的状况 育出的,花色以墨紫色系和黄色系为主。如墨紫色系的有黑海盗、金色年华等;黄 色的康纳利( c a n a r y ) 、硫彩( c h r o m a t e l l a ) 等。目前黄色牡丹品种近5 0 个【2 7 1 。 ( 世界牡丹主要生产区的牡丹品种数见图2 2 ) 1 2 0 0 1 0 0 0 七8 0 0 籁6 0 0 增 谗4 0 0 吨 2 0 0 0 - n 图图囵网躺 日本美国 荷兰法国英国中国 国别 图2 2 世界牡丹主要生产区牡丹品种数 2 3 菏泽牡丹资源的状况 2 3 1 菏泽牡丹资源的发展历程 菏泽牡丹资源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七十年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一是古代时期。菏泽古称曹州或曹南,菏泽栽培的牡丹亦称为曹州牡丹或曹南 牡丹。菏泽壮丹在宋代就有记载,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达 到了“曹州牡丹甲海内”的程度。到了清朝时期,菏泽牡丹进一步繁荣壮大,已经 发展成为我国牡丹的栽培中心。清朝乾隆时期,江苏人士余鹏年写出了曹州牡丹 谱,描述了5 6 个牡丹品种。清朝道光时期,赵孟俭编写了著作桑篱园牡丹谱, 收集并整理了1 5 1 个牡丹品种。清朝光绪时期,曹州府人士赵世学又对桑篱园牡 丹谱进行了补充,增补牡丹品种5 0 多个,牡丹品种发展至1 j 2 0 2 刊3 2 j 。清朝时期, 牡丹在菏泽广泛种植,并逐渐发展成为多个牡丹名园,如“桑篱园、“凝香园”、 “绮园、“万花园 等,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清朝末年至解放前这一时 期,由于社会动荡,水涝灾害等原因,菏泽牡丹种植面积迅速减少,许多牡丹品种 也随之流失。 二是新中国成立至七十年代。这一时期菏泽牡丹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许多毁掉 的牡丹园得以恢复,牡丹品种不断增多。到了农业合作化时期,菏泽种植牡丹的各 9 青岛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个村庄进行大面积连片种植,同时对牡丹品种进行分类整理,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 牡丹种植面积达到7 0 0 多亩,品种达到1 0 0 多个。但是,由于新中国历史上三年困难 时期的影响,菏泽牡丹资源的发展又受到很大冲击。三年困难时期以后,菏泽牡丹 资源渐渐恢复。到了“文革期间”,菏泽牡丹资源的发展又一次受到很大冲击,这 时主要生产药材牡丹,观赏牡丹品种的发展受到限制。 三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这一时期,由于我国进行了拨乱反正,大 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对外开放,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全面、迅速发展的带动下,人民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花、爱花、赏花的风气逐渐形成,为菏泽牡丹资源的发展迎 来了重要的发展时机。八十年代初期,菏泽政府投资4 0 多万元,在菏泽赵楼村建立 了“曹州牡丹园 ,面积达11 7 0 亩,种植牡丹品种4 0 0 多个,近6 0 万株,园内集中 了当地的主要牡丹精品,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牡丹园。九十年代初期,菏泽市牡 丹区的赵楼和李集行政村,投资2 0 0 万元,在曹州牡丹园内增设了观花楼等基础设 施。1 9 9 4 年菏泽政府又投资3 0 万元,在曹州牡月_ 园内建设了古建筑。以后又投资 恢复了菏泽古今牡丹园和曹州百花园,市政府还在市内建起3 5 0 亩的牡丹公园【3 3 】。 在随后的时间里,菏泽牡丹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牡丹资源品种也迅速增多,1 9 9 6 年牡丹品种增至6 0 0 多个,2 0 0 0 年增至8 4 8 个,2 0 0 3 年增至1 0 5 3 个,2 0 0 4 年增至1 0 8 1 个,2 0 0 5 年达到1 11 6 个【3 j 。据菏泽市林业局种苗花卉站2 0 0 8 年统计,目前菏泽牡丹 栽种面积已达n o 5 3 万h m 2 左右,已经审定通过的牡丹品种11 4 1 个,九大色系,十个 花型。牡丹乡下辖的1 9 个行政村,村村有牡丹,其中赵楼、李集、洪庙等村,为牡 丹专业村。 2 3 2 菏泽牡丹资源的品种、花色及花型情况 菏泽是世界牡丹栽培面积最大、品种较全、花型较多的地区,已经成为牡丹的 生产、科研和交易的中心。菏泽的牡丹资源主要分布在菏泽市牡丹区的赵楼曹州牡 丹园、李集牡丹园、洪庙百花园、王梨庄古今园等几个名园内,此外在花农田间也 有一部分牡丹品种。据菏泽市林业局资料显示,菏泽牡丹品种资源的花色、花期及 花型情况见图2 3 、2 4 、2 5 。 1 0 2 0 0 ,、1 5 0 七 篓1 0 0 咯 5 0 0 第二章国内外牡丹资源的状况 毋挚带挚毋妒聋萨蒂 花色 图2 3 菏泽牡丹品种资源花色比较图 毋毒聋聋挚带移聋轳蒂 花色 图2 4 菏泽牡丹品种资源花期比较图 知 加 如 加 o 七v 籁霹咯 青岛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2 0 0 1 6 0 七1 2 0 籁 嚣8 0 唾 4 0 o 毋毫爹爹蟛 花型 。奠p 图2 5 菏泽牡丹品种资源花型比较图 2 3 3 菏泽牡丹资源的分布 菏泽牡丹资源主要分布于以下几个名园: 2 3 3 1 菏泽曹州牡丹园 该园位于菏泽市的牡丹乡,由赵楼、李集和何楼三个牡丹园组成,总面积 7 3 3 h m 2 ,是国内面积最大、品种资源最集中的牡丹园。每年的4 月中下旬被定为“菏 泽国际牡丹节 。有牡丹品种6 0 8 个,其中黄色1 6 个,绿色8 个,白色4 6 个,粉色1 4 3 个,蓝色5 5 个,红色1 3 6 个,紫红色1 1 7 个,紫色4 4 个,墨紫色2 3 个,复色2 0 个。 赵楼牡丹园面积2 4 h m 2 ,有牡丹品种4 0 0 多个。园内建有新颖别致的古典式建筑 “观花楼”,楼前有溥杰先生手书“天下第一香”和舒同大师手迹“曹州牡丹甲天 下 的石碑。园中还塑有牡丹仙子的塑像。该园主要从事牡丹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曾育出“粉中冠 、“冠世墨玉 、“紫瑶台”等著名牡丹品种。 李集牡丹园位于赵楼牡丹园的北面,该园面积2 0 h m 2 ,园内广植牡丹,并植有芍 药和多种花灌木。园中建有古朴的“天香阁”,还有一株枝干虬曲的大木香树。 何楼牡丹园位于赵楼牡丹园的东北部,面积约2 6 7 h m 2 。以种植牡丹传统品种为 主,兼种芍药及多种名花灌木。 2 3 3 2 菏泽百花园 1 2 第二章国内外牡丹资源的状况 该园位于菏泽牡丹乡洪庙村北部。1 9 5 8 年正式建园,定名“洪庙花园”。1 9 8 2 年政府拨款重建,命名“百花园”。该园面积约6 7 h m 2 ,有牡丹品种2 4 2 个,其中黄 色2 个,绿色6 个,白色1 7 个,粉色4 7 个,蓝色2 1 个,红色8 0 个,紫红色2 4 个,紫色 2 6 个,墨紫色1 8 个,复色1 个。园内植有牡丹6 万余株,优良品种荟萃,既有传统名 品,又有许多自育的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其中著名的新品种有“春红妖艳 、“景 玉 、“银红球”和“百园粉”等,还有从日本引进的一些品种。 2 3 3 3 菏泽古今牡丹园 该园位于菏泽市牡丹乡的王梨庄,面积约1 7 h m 2 ,有牡丹品种3 7 个。其中黄色1 个,绿色1 个,白色7 个,粉色7 个,蓝色3 个,红色6 个,紫红色1 个,紫色8 个,墨紫 色2 个,复色1 个。该园主要栽培牡丹,并植有多种花灌木;尤以桧柏编制造型( 习 称松编) 为其特色【5 j 。 此外,花农在大田里和温室大棚内也广植牡丹。尤其是在大田里进行连片种植, 这部分牡丹种植面积很大,但品种相对少一些。 1 3 图2 6 菏泽主要牡丹名园分布图 1 4 第二章国内外牡丹资源的状况 2 4 本章小结 在广泛搜集资料、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牡丹资源的状况, 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菏泽市牡丹资源的发展情况,主要包括菏泽牡丹资源的发展 历程、菏泽牡丹资源的品种、花色及花型情况、菏泽牡丹资源的分布等。研究结果 发现,国内牡丹资源丰富、历史悠久,菏泽是世界牡丹栽培面积最大、品种较全、 花型较多的地区,并且已经成为牡丹的生产、科研和交易的中心。以日本、英国、 法国、美国等为代表的国家目前也已形成各具本国特色的牡丹品种群。 1 5 青岛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三章菏泽牡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条件 3 1 牡丹品种资源比较丰富 我国是世界牡丹第一大国,拥有四大品种群1 0 0 0 多个牡丹品种,而菏泽是最大 牡丹品种群一中原牡丹品种群的最大生产和销售中心。据王莲英教授、省林业局 花卉专家和菏泽市牡丹区林业局联合调查得知,菏泽就有三大型、六大类、十大色 系的牡丹品种8 4 8 个,而且栽培面积已达2 0 0 0h m 2 3 4 1 。此后,菏泽牡丹品种资源有了 比较快的发展时期,经过近七年的发展,目前已发展到九大色系、十大花型,11 4 1 个牡丹品种,栽培面积达5 3 3 3 3h m 2 ,占全国牡丹栽培面积的3 5 以上。如此丰富的 牡丹品种资源与大面积的牡丹栽培基地是菏泽今后发展牡丹生产的宝贵物质财富, 是不断培育牡丹新品种的坚实基础,是菏泽牡丹占领国内外市场的雄厚资本。 3 2 优越的地理环境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经1 1 4 。4 87 11 6 。2 47 ,北纬3 4 。3 9 7 3 5 。5 2 。东与济宁市相邻,南、北、西与苏、豫、皖三省接壤,地理位置优越。 菏泽市交通十分便利,是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京九铁路与新亚欧大陆桥 ( 日照一菏泽一西安阿拉山口一荷兰鹿特丹) 在这里十字交汇。京九铁路南北纵贯5 个县区,新石铁路东西横穿4 个县区,境内铁路总长2 7 2 公里,地方物资专用线2 3 2 公里。有县级站8 处,日通过客车1 9 对。日东高速、日南高速及在建的几条高速公路 贯穿其中,交通十分发达。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 6 4 9 公里,1 0 5 、1 0 6 、2 2 0 、3 2 7 四条 国道通贯全境,1 8 条干线和1 2 7 条县乡级公路纵横交错。市区距济南机场2 2 0 公里, 距郑州机场2 3 0 公里,距嘉祥机场仅7 5 公里。菏泽处于济南、徐州、郑州等大中城市 的中心位置,是我国承东启西,引南联北的接力站和桥头堡。( 菏泽地理位置见图 3 1 ,菏泽牡丹园位置见图3 2 ) 1 6 匝涮毯剐嗣寅5壤 _ 【匝 ;媾密s淫噬然撩絮b嚣憨隶尊瞪捉料妹 青岛人。孚:硕十。7 :何论文 ”胁三“。- 谚孙m 盲 ,”。 _ _ :; ,秽z s 甜 、:。,j 。= :r 。 p 、一,;, “ t : 二二 喝归崩镇 。“n 1 。弧嚎 。i 图3 2 菏泽市牡丹园位置图 3 3 优越的自然环境 菏泽属黄河冲积而成的华北平原,土地肥沃。土壤以潮土土类面积最大,褐 土化潮土居多,主要分布在缓平坡地和河滩高地,表层质地沙壤或壤质土,利于 牡丹生长。菏泽地处太行山与泰沂山所形成的南北走向狭道之间,属暖温带季风 型大陆性气候,光热充足,四季分明。年太阳辐射总量为l1 6 6 - - 1 2 3 6 千卡平方 厘米,其中植物可利用的光能为5 7 2 6 0 5 千卡平方厘米,年f f 照时数 2 3 2 9 2 2 5 7 8 3 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 4 5 9 ,年均气温1 3 5 1 3 9 。极端最 高温度为4 3 7 ,1 9 6 6 年7 月1 9 日出现在曹县;极端最低温度为2 0 6 ,1 9 5 7 年1 月1 5r 出现在单县。年无霜期一般为2 0 9 天,其中无霜期最长的东明为2 1 9 天。各县三l o 的积温一般在4 5 0 2 4 。c 4 6 1 3 4 。c 之间。光热资源为山东之冠。主 导风向是南、北两个风向,频率多在1 0 以上。偏北风一般为冬季风,偏南风 一般为夏季风,春秋两季则为两主导风向的转换季节。风速累年平均为2 7 3 7 米秒,全年以4 月份风速最大,累年平均3 6 4 7 米秒;一般以8 、9 月份最小, 累年平均2 o 3 0 米秒。累年平均降水量为6 5 5 毫米,其中作物旺盛生长的6 、7 、 8 、9 月份,年均降雨量为4 6 2 毫米,占年降雨量的7 0 5 3 。累年平均相对湿度 6 8 7 2 ,以7 、8 月份为最大,5 、6 月份为全年最低值,年均为6 0 以上。肥 沃的土壤、适宜的温度、充沛的光照,是菏洋牡月长久发展的环境条件。 a _ 【 o 式 一。甘 k h【n暴蜒限 o z8n o io 【 o 皿o皿竹。叮蜒妖 卜i h 0 寸 o i o i 皿8 z i j f o h 。叮蜒屦 i 9 0 曲0【 0 0 h 岫旧 n 卜吲 o “卜i 卜卜 式寸i 式吣8 n卜 p一_【o呻赠娶poh瓜 po【nh赠娶po瓜 nnn 曲 n 式o 6_ 【曲 o “ 一 卜n 一 o h 卜h n 一o n n n o n 卜【n 卜o n 甘寸n n 寸n o 呻n n 卜一一 一o _ 【 o 【 寸6- 6 ho h 卜式 卜9 n i o 甘【 甘o n 0 h 崎 【 n 1 n寸h 9 no o n o “n甘o 兮n 一n口i o 9 n o o n 卜o _ 【 i 9 n 9 n0 n o 6n 【no 兮h o z曲h o o n卜o z 卜呻。旧甘 1 v 煅区 重v * 篷 长v姗求陋眨叮 苔fv匪皿轷 p v 赠旷肇噼 p v 嚼f 罐略 8 o p v 赠f 羁睁 嚷蜥f倍蜓壤v姆廿略廿ooon廿h三6【v僻葵取墨蟋礞f怛壶絮僻 誊撩6车s星噗越端靶口聪取术尊枯挺褂拣 青岛人学硕+ 学位论文 3 4 拥有一定的群众技术基础 菏泽牡丹栽培历史悠久,自明代以来几乎家家种植,祖祖辈辈专营牡丹生产, 积累了丰富的牡丹种植经验。根据菏泽市林业局统计的资料得知,目前菏泽从事 牡丹生产的农民约有3 万户,从业人员5 0 0 0 0 余人,占牡丹栽培区总人口的9 5 以 上。这部分农民商品意识强,牡丹种植技术十分成熟,已经从种植牡丹中获得了 较高的经济收入,这是菏泽牡丹发展的骨干力量和基础【3 5 1 。此外,在菏泽大大小 小的几十家牡丹园艺公司中,也拥有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一些专业技术人 员开始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联合开发,培育牡丹新品种。许多掌握一定技 术的花农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牡丹品种的培育,有些花农还到外地学习先进的 种植经验,所有这些都为菏泽牡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3 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分析了菏泽牡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条件,重点从牡丹品种、地 理位置、自然环境、技术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菏泽市地理环境、自然 环境优越;牡丹品种资源比较丰富;拥有一定的群众技术基础。 2 0 第四章菏泽牡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制约j 灭l 素 第四章菏泽牡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影响菏泽牡丹资源发展的问题比较多,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又有管 理方面的原因,还有来自国内外的压力等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 1 牡丹种苗生产单一化,新、奇、特品种少 过去菏泽的牡丹品种主要是药用牡丹。到了8 0 年代,中国南方花卉市场逐渐 繁荣起来,对牡丹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尤其是春节期间对牡丹的需求量更大。所 以菏泽许多花农大批量生产能够在春节期间应时开花的催花牡丹品种,导致这类 牡丹品种逐渐增多,其他牡丹品种不断减少。因此,目前在菏泽基本形成了以“赵 粉”、“鲁菏红一、“鲁粉一、“乌龙捧盛”等催花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