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至2012年广东高考诗歌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2004至2012年广东高考诗歌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2004至2012年广东高考诗歌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2004至2012年广东高考诗歌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2004至2012年广东高考诗歌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4年至2012年高考广东卷之诗歌鉴赏整理编辑: 新丰一中 廖自威一、考查篇目回顾。2004年:江汉 (杜甫)2005年: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2006年: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2007年:溪亭 (林景熙)2008年:木芙蓉(吕本中)窗前木芙蓉(范成大)2009年:月 (杜甫)2010年:宋词 望江东 (黄庭坚)2011年:宋词 减字木兰花(苏轼)2012年:元诗 余杭四月 元 (白珽)二、试题再现。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2004年广东卷)江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漂泊江汉,我这思归故乡的天涯游子,在茫茫天地之间,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像飘荡在远天的片云一样远客异乡;与明月一起,孤独地面对漫漫长夜。我虽已到暮年,就像日将落西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逐渐好转。自古以来存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必取其体力,跋涉长途。(参考译文)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注: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 (2006年广东卷)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注:艭(shung):小船。 海幢,即海幢寺。(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本诗的大意是:在暮色中,诗人与黄香石等友人驻足越秀山上极目远眺,但见横流在山外的珠江,烟波浩渺,珠水蜿蜒,片片白帆悠然归航。忽见一老鹤横空南飞,倏然远逝,仿佛听见暮山烟水间钟声此起彼伏、悠扬不绝,噢,是那老鹤把(粤秀峰镇海楼的)钟声带到了远处的海幢寺吧!全诗江山一体、天人合一、暮色如画、意境空灵,正是作者“以超妙胜”的自然诗风的形象诠释。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07年广东卷)溪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本诗的大意是:南宋灭亡后,诗人时怀旧君故国之思,在清秋清冷之时,更觉愁思郁结。诗人徙倚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去。矫首遐观,但见初月挂高树;微风冷吹,似觉酣酒已半醒。林中高树萧疏、落叶飘零,野地空旷寂寥,流萤掠影,诗人踽踽独行,心绪不宁,唯有闲坐,百无聊赖地细数着那空中的点点浮光。此时,忽闻渔歌唱晚,不知起于何处,诗人放眼遥望,远汀之外,孤灯隐现,想那点渔火必是渔歌放处。全诗语淡辞婉,营造了一个月淡风清、叶落萤流、歌远思渺的清秋夜境,字里行间氤氲着诗人落落寡欢、郁郁失意的孤独之情,也隐见诗人的孤愤和孤高。本诗充满了故国之思,并非一般的悲秋诗,诗人在诗中尽情抒发了孤独苦闷和漂泊无依的情怀。 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2008年广东卷)木芙蓉 (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窗,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2009年广东卷)月(杜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参考译文】运行万里而来的瞿塘峡的月亮,今春以来已经是第六次出现上弦月了。月光常常照亮我幽暗的居室,洒满无垠的蓝天。月光静静洒下,凉爽透过衣襟,格外宜人;月亮高高地悬挂天空,空自对着我挂满泪痕的脸,竟无动于衷。有一只南飞的乌鹊,在月下盘旋良久,无枝可依,只好落在江边。7、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2010广东卷)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 直饶:纵使。分付:交付。(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8、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2011广东卷)减字木兰花 (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季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9、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2012年广东卷)余杭四月 元 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注】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闻,养蚕人家为防外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2004年至2012年高考广东卷之诗歌鉴赏参考答案 1、【04年广东卷】(1)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4分) 写出漂泊他乡、孤独寂寞,各给1分;写出“落日”与“秋风”一为虚景或喻意,一为实景,给1分;简要分析意境或简要赏析,意思答对即可,给1分。 (2)第一种答案: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2分)写出“心犹壮”、“存老马”等理由,给1分;写出“不怕病、不服老”或“希望为国效力”,给1分。 第二种答案: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2分) 写出“思归客”、“片云”、“落日”等理由,给1分;写出“漂泊沧桑”、“报国无门给1分。如不同意以上两种理由,另抒己见者,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2、【2005年广东卷】 (1)荒村与古寺。(或:断霭与流莺。或:生与语。)(解析:此题既考查对仗,同时也考查有关律诗的知识。“颈联”是律诗的第三联。上述三组词语中只要写出其中任意一组即可。) (2)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解析:此题中有“闲情”“触景生情”“思乡之情”三个得分点。)(3)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解析:答出画面的内容并且要有分析。写出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3、【2006年广东卷】(1)晚:归艭、钟声。望:江、青山、远帆、(天)空、老鹤。(2)“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老鹤与钟声之间本无联系,一个“带”字,把无形的钟声物态化,把老鹤拟人化,不仅写活了老鹤,而且写活了钟声,从而使整首诗在动与静、听觉与视觉、实写与虚写几方面有机结合,耐人寻味。4、【2007年广东卷】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5、【2008年广东卷】(1)耐寒 拟人 (2)木芙蓉: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他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人格形象)。(三处谈及一处得2分)窗前木芙蓉:一种历经辛苦(1分)孤独后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坚忍、淡定、安闲的形象(人格形象)。(答对其中一处给2分)6、【2009年广东卷】v (一)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情感。v 标准:主要抒发了杜甫遭逢战乱后漂泊流离、思乡怀归的感情。v 细则:1.只答“漂泊流离”或“思乡怀归”,给1分,答“漂泊流离”或“思乡怀归”,再加上“遭逢战乱”(或“安史之乱”、“妻离子散”、“自己流落”、“望月怀远”等),给2分。只答困居不给分。v 2.根据诗中“乌鹊”意象,答“怀才不遇”,给1分。v (二)从“万里”、“时时”、“久久”三个词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v 标准:“万里”,表示空间距离,寓含作者离家万里的漂泊感; “时时”,表示动作的频率,意思是屡屡、常常,言外之意是作者一次次望月思归的期盼; “夜久”表示时间的延续,暗示作者思乡怀归而夜深难寐。细则: 1.如果考生已经在(1)中准确回答出“遭逢战乱后飘泊流离、思乡怀归”,思念的对象已明确(这是前提条件),那么在解释“万里”、“时时”、“夜久”的寓意、暗示时,能答出思念,可以给分。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条件,说明考生未能明确思念的对象,不给分。2.“夜久”的寓意,如考生根据“乌鹊”意象,答出“怀才不遇”、“不得志”、“报国无门”等意思,可以给分。 v 错误:v 答得不全的不少;答得完全不着边际的也不少。v 备考技巧:基础是有古汉语包括格律诗的基础知识,可以读懂。v 1.从作者、时代背景来分析作者的感情。2.细读全诗,从总体上体会作者的感情。3.掌握各类诗词的常见的感情主旨:v 本诗属于羁旅思乡怀人诗。还有如边塞征战诗、咏物诗、送别悼亡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即景即事抒怀诗。v 4.抓住一些关键词。5.训练学生分析作品感情的技巧和能力。7、【2010广东卷】(客观上)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主观上)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2)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 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8、【2011广东卷】(1)初春。(1分)这时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花朵含苞欲放,万物充满了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简要说明,2分)(2)上片描写“莺语”“ 草色”“ 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4分。答出思想感情给2分,结合词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9、【2012年广东卷】(7分)(1)使用了对比(映衬)手法。(1分)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上句中朱樱的“朱”与青豆的“青”、下句中绿草的“绿”与白鹅的“白”的对比),表现出景物的鲜丽。(2分) 或:使用渲染的手法。(1分)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蔬菜(朱樱、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2分)或:使用了名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