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白孔雀是劳伦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占据着独特的 地位。在这部小说中,劳伦斯已经显露出他关注的焦点是人的内心冲突以及冲 突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的对立。他的小说的核心是人的本能( 血性意识、自我 天性) 与理性认识( 财富、地位以及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社会观念) 之间的 矛盾。他是一个为人类寻找生活的真正意义的作家,在这一点上,他是一位当 之无愧的伦理家。他所有的作品力图捍卫的就是人的真正本质。在白孔雀 中,劳伦斯主要探讨了人在面对人的本能和财富、地位等外部环境时的选择困 境,并以此揭示了理性认识对人的本能的压抑这一伦理问题。 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之上的功利主义伦理观在英国占据着正统地位,主要 体现为功利主义以及其所导致的极端的现实主义生活态度。白孔雀在探讨人 的伦理选择的时候,展示了在功利主义伦理观影响下做出的选择所导致的悲剧, 从而动摇了现代理性的统治地位,并提出应当尊重人的本能,忽视人的本能的 伦理价值会带来悲剧的结局。本文试图对劳伦斯在白孔雀中提出的理性认 识对人的本能的压抑这一伦理问题进行剖析,结合他在其后作品中对这一问题 的认识和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阐释他的伦理观。 第一章结合故事的不稳定性着重分析莱蒂所面临的选择困境。莱蒂在面对 选择困境时,伦理位置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导致故事出现了不稳定性。 故事表现出的不稳定性是理性认识与人的本能的冲突的外化表现。 第二章结合故事的张力论述两种价值观的冲突。由于作品中的主要叙述者 不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权威的伦理立场,因而读者只有调动自己的伦理经验来解 读作品。同时劳伦斯利用不同的策略来展示两种价值观,巧妙地控制了读者的 伦理立场。这样,在读者与作为戏剧化叙述者的莱蒂之间就产生了张力,从张 力中可以折射出价值观的冲突。 第三章阐释莱蒂的选择所造成的悲剧。莱蒂的选择所造成的悲剧是人类的 悲剧的缩影,通过展示莱蒂的选择所造成的悲剧,揭露了其背后隐藏的建立在 忽视人的本能的理性认识基础之上的价值观的不合理。 第四章论述劳伦斯的伦理思想发源于对白孔雀所提出的理性认识对人 的本能的压抑这一伦理问题的思考。在其后的作品中劳伦斯对解决这一问题提 出了自己的设想,即以和谐的两性关系来消除理性认识与人的本能之间的对立, 使人摆脱原来的分裂状态。 结语中对本文进行了总结。白孔雀中所提出的伦理问题是劳伦斯创作的 关注重心,他的小说创作可以看成是对这个问题的提出、深化认识直至提出解 决问题的设想的一个过程,他对这一问题的持续关注,是他伦理观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白孔雀;伦理思想;理性认识;人的本能 1 1 a b s t r a c t b e i n gt l cf i 戚n o v e lo fd h l a w r c n c e ,7 抛砌妇n 口f d 如o c c u p i e sas p e c i a l p l a c ei na l lh i sw o r k s i n1 l l i sn 0 、,e l ,l m m m s h o w s 城sf b c 璐o ni n n e rc o n f l i c to f p e o p l ea n dt 1 1 ev a l l l cb e l l i n di t n ec e i l t c ro f m i sn o v e li st h ec o n 仃耐i c t i o nb e t w e e n p e o p l e si n s t i n c t 趾d 陀硒o n h ei saw r i t 盯w h oa i m e da tf i n d i n gt l l e 托a lm 翩n i n go f i i f e f o r l l _ n a nb e 抽g ,0 nn l i sp o i n th e i sar c a le t l l i c a l t h i i l l ( 乩a l l l i i s w o r k sa r c t o p r o t e c t 吐1 en a t u r eo fm 被k i n d i n 拍p 砌妇n 们d 以h ed i s c 岫s e dt l l ep u z z l ew h i l e c h o o s i n gb e t w e e ni n n e ri n s t i n c t 眦ao u t e rp r o p e n i e s ,趾dd i s c o v e r e dm ee t h i c a l p r o b l e mo f t t l eo p p r c 嚣i o nd o n eb yr e a s o nt oi i l s 虹n c t u t i l i t 盯i a ne l l l i cb 勰e do ns c i e n d f i c 坤a s o nd 伽f l i i l a ee n g l a n dt h a t 血w a s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 b yu t i l i 谢a n i s ma n dt h ee x t 陀m em t e r i a l i s t i c 绷i t u d et o w 雒d sl i f e 砌p 砌妇p p 妣i 如d i s p l a y st l l et r a g c d yc a u s e d b ym ec h o i c em a d eu n d e r 恤e i n n u e n c eo fu t i l i 谢a n i s mw h i l ed i s c 啪s i n gm ee t l l i co fc h o i c e ,a n dm u sw e a k e n e d t h en i i eo f m o d e mr e a s o n l 黼n c e 嘲s u g g e s t e dt h a tp e 叩l es h o l l l ds h o wr e s p e c t t oi n s t i n c t ,o rt l l e r ew i l ll e a dt oat m g i ce n d t l l i sp a p e ri n t e n d c dt oa 1 1 a l y z et l l e e t l l i c a lp r o b l e mo fm e0 p p r e s s i o nd o n eb yr e a s o nt om s t i n c t ,a n dt 0 e x p l a i n 血e e t h i c a lv i e wo fl a w r e n c e c h a p t e ro n em a i n l ya 1 1 a l 弘豫t l l ep u z z l es i t 嘶o nl e t t i e f a c e dw h i l es h e d c t c m i n e sh c rc h o i c e h c re m i c a lp o s i t i o nc h 锄g e d ,a n dt 1 1 i sl e a d st ot l l es t o r y s i n s t a b i l i 够t h es t o r y s 近s t a b i l i t yc o n v i n c e dt t l ec o n f l i c tb e t w c c nr e a s o n 蛐di n s t i n c t c h 印t e rt w oe x p l a 垴s 也ec o n n i c td i 断e n tv a l u c sb ya n a l y z et h et e n s i o no f s t o r y t h em a i nn a r r a t o rs 蜘lc 矾n o tp m v i d e sas 0 1 i de t l l i c a ls t a n d p o i n tf o rr e a d e r a i l ds or e a d e rh a v et o u s i n gh i so w ne t l l i c a le x p c r i e n c et oi n t e i p 瞅t h es t o 彤 l a 、v r e n c eu s e sd i 疵r e n ts 仃a t c g i e si nd c s c r i b et l l o s ev a l u e s ,a i l ds oh ec o n t r o l l e d 伽e e l l i c a lp o s i t i o no fr e a d e rs k i l l f i l l l y _ n e nt e m i o nb c t w e e nl e n i e 柚dr e a d e ra p p e a r s , a n d 矗o mt h i sr e v e a l st h ec o n n i c tb c t w e e nt w od i 缗嚣e 呲v a l u e s c h 印t e rt h r e ed e s c 抽e st l l et r a g e d yc a u s c db yl e m e sc h o i c e t h en 坞e d y c a u s e db yl e n i e sc h o i c ei s m e 昝n 6 c t i o no fm a l l k i n d s 仃a g 酣y o ns h o wt 1 1 e t r a g e d yt or e a d e rl a w r e n c ed i s c l o s e st 1 1 el i l i t a t i o no f t h ev a l u eb 嬲e do nr e a s o n 1 n c h a p t e rf o l l ri n d i c a t e sm a tt h ee t l l i c a lt h o u g h to fl a w r e n c eb e 百n s 行o mt l l e 廿l i n k i n go ft l l eo p p r e s s i o nd o n eb yr e 硒o nt 0i 1 1 s t i n c tw h i c ho r i g i n s 舫m 豫e 砌抛 簟胛d 砒i nh i sw o r k sm e rh cc o n t i n u e dc 0 i d e r e dt l l i sq u c s t i o n 孤di r i l p r o v e dl l i s 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o ni t ,a tl a s th eb e l i e v e s 也a th el l a df o m l do maw a yt 0s o l v et 1 1 i s p r o b l e m ,w i l i c hi st ob i l i l d i n gh a 珊l o n yb e t w e e nm a i l 趾dw o m a i l 孤ds ot l l 砒如e o p p o s 城o no f 豫鹊o n 柏di n s t i n c tc 叩b ed i s m i s s e d ,锄ds op e o p l ec a ng 吐o u to fm e s i t 删o no f m i i l d b r d k e n t h ce p i l o g u ep r e s e n t st l l ec o n c l 璐i o no f t i l i sp a p e ln 嵋刮h i c a lp r o b l e mo r 主g i 鹏 丘o m 刀圮腑f 船尸e 口c d c l j a t 心t st l l em o s t 砒把n t i o n so fl a 、m i l c e h i sc o n t 曲u o l l s i n t e r e s to nt h i sp r o b l e mb e c a m et i l em o s t i m 舯叽锄tp a r to f h i se t l l i c a lt h o u g h t w o r d s :砌p 臃妇p 细础;e t h i c 叠in m u g h t ;r e a n ;i n s t i n c t 试论自孔雀的伦理思想 前言 d h 劳伦嘶( 1 8 8 5 1 9 3 0 ) 是英国二十世纪初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最 富有争议的作家,“劳伦斯的出现,对于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坛无异是一场强烈的 地震,只是在余震过后人们才充分认识到它的震动之猛和影响之深”。劳伦 斯生活和创作的年代处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这一时期,技术理性和工 具理性的过度发达并没有达到人的本质力量增强和人的解放的目的,而是导致 了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社会文化力量对人的统治。劳伦斯的创作 中不可避免地要对这些现象做出反映。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借助艺术想像和艺 术描写,把现实世界转化为艺术世界,把真实的人类社会转化为虚构的艺术社 会,把现实中的各种道德现象转化为艺术中各种道德矛盾与冲突”,n ,明确地提 出了自己的伦理思想。 白孔雀是劳伦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探索人生的出发点。对白 孔雀的研究,方向之一是研究白孔雀对别的作家、作品的借鉴。拉尼- 斯坦福指出:“人们一般把白孔雀看成是劳伦斯著作中最具哈代风格的一部 作品,因此,它常被人们当作派生作品而忽略。大多数劳伦斯评论家一致认为, 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位作家对自然乡景的描绘和对之怀有的某种模糊的情感流露 的共性上”。”3 约翰奥尔康则认为:“自孔雀在主题和技巧的每个层次上都反 映了哈代精神。最主要的是,劳伦斯笔下的自然景色呈现出盎然的生机,野性 的奔放和内在的灵秀,而这些正是哈代自然描写的特色”。嘲h m 达莱斯基则讨 论了乔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与白孔雀之间“微小但却十分能说 明问题的联系”。4 1 拉尼斯坦福、约翰奥尔康的看法关注的是白孔雀所受 到的哈代的影响,而没有涉及到白孔雀自身存在的意义,h m 达莱斯基则“把 白孔雀作为劳伦斯改写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来读”,”1 其将白孔雀 放在附庸地位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 另一个方向是对白孔雀自身的价值的研究。对于白孔雀,很多评论 家认为这是部不成熟的作品,利维斯认为:“很遗憾。劳伦斯的早期小说白孔 雀是乳臭未干的作品”,”“在风格和处理方面,书中大量存在着明显的书卷 试论白孔雀的伦理思想 气和俗套”。1 现代英国小说史,对它作出了这样的评价:“白孔雀在结构 布局和人物塑造方面显然尚欠成熟,但这部作品无疑显露了作者的才华”。1 关于主题思想该书引用a l a s t a i rn i v e n 的看法:“劳伦斯这本处女作的中心思 想是关于人们负起成年的责任时所面临的选择。所有的主要角色都由于他们的 错误决断,尤其是由于选择了错误的配偶而一生备受挫折”。“”并指出:“自然 与文明的对立,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与散发着铜臭的工业文明之间的对立,是 本书更深一层的主题”。“”事实上,这段话在指出了自然与文明的对立的同时, 也指出了各自的背景:自然是与田园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农业英国紧密相 关的;而文明是与工业文明联系在一起的,是与资本主义英国密切相连的,而 且金钱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已经有评论家开始关注起在这部作品对劳伦斯以后的作品的启 迪,白孔雀中文版的译者徐崇亮这样认为:“事实上,无论是他的哲学思想 还是他的艺术风格,都在白孔雀中有了基本体现。他最重大的创作主题之 一,即性的主题也已初露端倪,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雏型业巳诞生,只待日后 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劳伦斯这位文学大师诗一般的散文风 格,在白孔雀之中得到了尤为集中的体现”。“”毫无疑问地,劳伦斯的伦理 思想也是从白孔雀开始的。 在2 0 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在西方文学理论界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 结构主义、符号学、解构批评与后结构主义等种种形式主义的批评理论占了主 导地位。这些大多是以语言为导向、注重文本内部因素的批评理论,它们一般 都不关注文本与外界因素的联系,忽视作品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教益。这些批评 理论的盛行使伦理道德批评陷人尴尬的境地,几乎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在当 时西方文化大气候下,种种形式主义的文学理论盛行,这些主流理论主张事实 与价值分离、形式与内容分离,重事实和形式,轻价值和内容。它们认为人们 只能获得关于事实的知识,而不可能获得关于价值的知识。同时,这些理论还 认为,艺术真正或唯一的价值在于与内容分离开的形式。于是,内容成了无关 紧要的东西,对内容的伦理批评就不成其为艺术批评了。这样,就否定了伦理 批评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判断的作用,把伦理批评逼入了困境。自六十年代以来, 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风起云涌,诸如,美国的民权运动、反战运动, 法国的“五月风暴”,遍及西方的学生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反文化运动和环境 2 试论白孔雀的伦理思想 保护运动。这些运动都与伦理道德观念有着一定的联系,在不问程度上对文学 和文学批评理论产生了影响。随后,西方出现了与伦理道德观有着密切关系的 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黑人美学、文化批评等种种批评理论。不少讨论伦理 与文学的关系的理论著作陆续问世,出现了一股伦理道德批评回归的潮流,例 如,著名的解构批评家希利斯- 米勒的阅读伦理学( t h ee t h i c so fr e a d i n g , c 0 1 u m b i a ,1 9 8 7 )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的语言中的欲望( d e s i r ei nl a n g u a g e , c o l u m b i a ,1 9 8 0 ) 有一章讨论伦理问题,吉姆梅罗德的批评家的政治责任( t h e p o l i t i c a l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o ft h ec r i t i c ,c o m e l l ,1 9 8 7 ) ,以及后来亚当 扎卡里牛顿( a d 舢lz a c h a r yn e w t o n l 的叙事伦理学( n a r r a t i v ee t h i c s , h a r v a r d ,1 9 9 5 ) 等。 我们知道,西方文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伦理学思想的影 响。伦理观念影响着作家的世界观和道德价值观念,在表现自然、社会和历史 的过程中,作家也在表现着自己的道德理想。“西方文学和伦理思想的历史表明, 远到古代希腊,近到我们现在的时代,伦理学影响文学和文学表现道德都是文 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布斯在我们共同的朋友小说伦理学中也认为, 小说中总是含有一定的伦理价值观的。他说:“从根本上讲,值得讲述一个故事 的任何事件、人类时刻的任何顺序,必须产生予至少两种选择通常矛盾的 观点的冲突,而每种观点都具有强烈的伦理预设:没有冲突,就没有事 件”。“”也就是说,故事中的每一种观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伦理价值取向,故事 中的冲突背后,隐藏着的是伦理价值观念的冲突。因此,对故事中人物的伦理 维度进行研究也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布斯对伦理问题的思考,说明经典叙事学已经开始关注到叙事文本的伦理 问题。而新叙事学则明确地将伦理问题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范围之内,在新叙 事学一书中,詹姆斯费伦和玛丽帕特里夏玛汀对“威茅斯”片断作了精彩 的伦理分析,在布斯对叙述者在事实( 事件轴) 或价值( 伦理轴) 上的不可靠 性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区别了涉及不可靠性的六种类型,即误报不充分报道、 误读不充分读解、误评不充分评价,它们分别涉及事实事件轴、知识感知 轴与伦理评价轴,其中误报与不充分报道至少发生在事实事件轴上,误报的 原因是叙述者不知情或价值取向有误,它往往与误读或误评同时出现,而不充 分报道即热奈特所谓的“少叙法”叙述者讲述的内容少于他所知道的东西: 试论0 自孔雀的伦理思想 误读与不充分读解至少发生在知识感知轴上,它们源于叙述者对事实的了解和 感知有误或不足;误评与不充分评价至少涉及伦理评价轴,叙述者的伦理取位 及其是否坚定导致了它们的发生。通过对不可靠性与伦理取位之间关系的研究, 他们“把焦点放在阅读伦理上,研究阅读行为如何引起伦理思考和回应”,“” 将叙事如何激发个体读者之间千差万别的伦理反应细致地展示了出来,展现了 将伦理研究引入叙事学的诱人前景。文本学在谈到叙事学的“伦理转向”时 指出,“文学批评中的伦理转向其实是创作中伦理转向的结果,西方小 说似乎有伦理成分越来越浓的趋势”,“”并对“由于文本学基础知识的缺乏与阅 读伦理观念的淡薄,我们这儿许多人( 我指的不单是普通读者) 已经不会读 也不愿读西方现代小说了”“7 1 的现象表示遗憾,因此,揭示出隐藏在文本背后 的伦理成分,就成为了新叙事学的重要内容,而关于如何进行“伦理批评”,文 本学明确指出:“如今新叙事学关注的伦理批评也离不开细读法,只 不过这种细读的重点放在揣摩隐含的作者的真正态度上”。“9 对于劳伦斯这样的以其伦理观在英国文坛上引起巨大反响的作家来说,对 其作品中的人物的伦理维度进行研究,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白孔雀作为 其初登文坛之作,其中包含着劳伦斯伦理观的最初表露,也是理解劳伦斯伦理 观的前提,因此,对其中的伦理思想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要了解劳伦斯 写作白孔雀的伦理维度,有必要先对英国当时的伦理状况进行一番梳理。 欧洲近现代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和理性不断发展,向人类各个领域全面 推进直至占领所有自然科学及人类精神领域的历史,这种对理性的推崇在十九 世纪达到了顶峰,当时学术界普遍沉浸在科学乐观主义的氛围中,这也导致了 伦理学的重大变革,使得伦理学建立在了科学理性主义基础之上。当时最盛行 的是功利主义伦理观,其基础是将人理解为一个理性的行动者,相信个人有能 力为获得有用的结果而对手段做出合理的选择。功利主义伦理观以个人对功利、 利益的追求为核心,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运行的鲜明特色,正因为此,资本主 义最发达的近代英国选择功利主义伦理观就是水到渠成了。然而,功利主义的 伦理观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它把人生幸福规定为对功利的追求,以至于颠倒 了人自身的幸福( 目的) 和物的功利获取( 手段) 的地位,将功利、利益与人 的幸福本末倒置,在事实上形成了对人的本能的压制,这使得人在获得功利、 利益的同时反而离真正的幸福越来越远。 4 试论自孔雀的伦理思想 在对英国伦理状况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本文将通过细读法从伦理维度 对白孔雀进行分析,通过探讨故事的不稳定性及故事中的张力等,揭示出 隐藏在爱情故事背后的伦理价值观念,探索隐含作者的伦理价值取向,并结合 劳伦斯的其它作品,分析白孔雀在劳伦斯伦理观中的地位,展示劳伦斯伦 理思想的发展轨迹。 试论白孔雀的伦理思想 第一章选择的困境与故事的不稳定性 白孔雀( t h ew h i t ep e a c o c k ) 是劳伦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于1 9 0 6 年 开始写作,曾经三易其稿。小说讲述的是莱蒂与乔治、莱斯利之间的爱情故事。 莱蒂与农家少年乔治之间有着发自本能的相互吸引,同时莱蒂又倾心于拥有财 富和地位的莱斯利,并最终选择了莱斯利,而乔治虽然努力想要重新赢得莱蒂, 但是没有能够成功,最后他走上了毁灭的道路。小说最初构思时劳伦斯曾想借 鉴乔治艾略特的手法,“选用两对男女,发展他们的关系”“即西里尔和 他的妹妹莱蒂与埃米莉和她的弟弟乔治之间的爱情关系。不过,在写作过程中 这一意图并未能坚持下去,西里尔与埃米莉的恋情逐渐淡化,小说实际上的中 心是围绕着莱蒂乔治莱斯利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展开的,从结构上来 看,这就成了一个很普通的三角恋爱故事,即a 在b 与c 之间做出选择。然而, 细究下去,读者必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如果 不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作品的研究必然无法深入。 1 9 世纪末到2 0 世纪初,在经历了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对理 性的大力倡导以后,理性主义已经在西方世界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而在理 性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近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使得理性的地位越来 越稳固。然而,与此同时,近代的工业文明给人类自身所带来的异化,以及传 统理性与基督教对人的压抑束缚也弓【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使得以崇尚意志、本 能和非理性为主旨的新思潮悄然兴起。这种思潮强调人的本体论价值,肯定人 的自然本能与天性,主要有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超人哲 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等。约翰沃尔森指出,“作 为一个曾被精神的力量所蛊惑,深感自己过去惯于忽视尼采所推崇和讴歌血 性的人,劳伦斯自然会发现尼采特别重要。尼采成为他所受的各种各样潜在影 响中最强有力的一种。”咖 劳伦斯与尼采在性格、气质及反叛精神方面颇为相似, 劳伦斯的生命哲学和血性哲学中的许多因素,都显示出尼采思想的鲜明印迹。尼 采认为,科学理性把外物的认识和支配,看作人类最高尚甚至唯一的使命,而使 人与物的关系被扭曲了,人变成了物的附属,这就是异化。科学理性使人失去了 试论白孔雀的伦理思想 主体性、精神性,成为纯粹的生产者、商品流通的一个符号,“科学的巨大范围 今日强加于每一个人的严酷的奴隶状态,是秉赋更完满、更丰富、更深刻的天性 找不到相应的教育和教育者的原因”。”人的精神颓废堕落,成为工业社会所产 生的畸形物,对于人类的这种生存状况,劳伦斯非常痛心。在他看来,这一切 都要归因于理性对人的本能的压抑,因而对现代工业文明与工具理性进行抨击、 主张推崇人的本能就成为了劳伦斯思想的重要内容。 再来看白孔雀,不言而喻,它必然地会带有劳伦斯思想的烙印。布斯告 诉我们,故事中每一种观点的背后都有着强烈的伦理预设,因此,可以设想, 在故事中看似简单的选择背后,却隐藏着不同伦理观念的较量,代表着不同价 值观的取向。这样一来,读者关注的重点就不应该再是选择本身,仅仅关注选 择本身将会使对作品的理解流于肤浅;而对造成这种选择的原因、选择对象所 代表的伦理观以及之间的冲突、对价值观取向的价值判断等等的探讨,将成为 对作品的理解的重要方面。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应该对选择本身有一个清 楚的了解。 第一节莱蒂面临的困境 莱蒂所面临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由于选择对象的身份不同引起 的。莱蒂自己家里有女仆,而“女朴是中等阶级的标志”,哑1 同时她又受过高等 教育,会说流利的法语,并且在接受了父亲的遗产之后,她拥有了2 0 0 0 镑的私 房,这一切都标志出了莱蒂的社会地位是归属在中等阶级之中的。 乔治的身份是个农民,他教育程度不高,因而当乔治与莱蒂在一起时,每 次莱蒂谈到叔本华,吟诵荷马,引证维吉尔时,乔治都很难听懂,或者跟不上 她的思路,同时他也没有钱,有_ 次他说自己总共只有1 0 0 镑( 另一次他说家 当不超过2 0 镑) 。与莱蒂比起来,他们之间在财富与社会地位上的差距十分明 显。而莱斯利则出生于煤矿主家庭,他家是富裕的,家境比莱蒂要好,他自己 也认为自己出身高贵,在与莱蒂的接触中,“谈笑风生是他俩关系的特点”,显 示出他谈吐辜雅,富于教养。他对乔治的态度是轻蔑的,把乔治说成是一个上 不了台面的家伙。对待乔治的这种态度,在莱蒂身上也有表现,乔治这样说道: “她瞧不起我们瞧不起我们的生活方式。我认为她把我看成了洞里的癞蛤 试论白孔雀的伦理思想 蟆”。这表明在价值观上,莱蒂与莱斯利存在着共同之处,即都有以财富、地位 来对人进行评价的倾向。这种以财富、地位来对人进行评价的价值观,正是在 理性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从这种倾向出发,莱蒂的选择当然 是莱斯利,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选择莱斯利就成为了选择理性认识。 不过,这种选择显然并没有考虑到莱蒂对莱斯利本人的感受,而只是对莱 斯利外在条件的评价,因此,也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莱蒂选择的对象是金 钱和财富。这正表明了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金钱成了价值观的最重要 的标准,甚至亲情、爱情都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之上的。可以设想,在这种价值 观的影响下,要是有一个比莱斯利财富、地位更有优势的选项出现,莱蒂会毫 不犹豫地调整选择。 那么莱蒂对莱斯利的感受是怎么样的昵? 在他们之间,读者看到的是肉体 上的疏离。有一次莱斯利来看莱蒂,正好莱蒂睡着了,于是他就吻了吻莱蒂, 岂料莱蒂发现以后,惊叫着把他推开,并且“满脸恼怒、涨得通红”。在莱蒂与 莱斯利订婚之后,有一次莱斯利留宿在莱蒂家中,次日早上他们相见时,莱蒂 “咬着下嘴唇,脸色冷淡苍白”,甚至于“迅速地作了个反感的表示”,看见了 自己的手“便连忙把它藏在裙子下面”,并表示“我的这双手不属于我啦”。我 们虽然不能明确地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但是从莱蒂的表现可以看出, 至少她的手接触过莱斯利,而这种接触使得她甚至连自己的手也厌恶起来。这 种对莱斯利的厌恶与反感,是莱蒂对莱斯利发自本能的真实感知,莱斯利自己 对此也有所察觉,他对西里尔说:“我认为她对我的感觉,总不同于我对她的感 觉”,“我总认为她没有感觉到” 而在莱蒂与乔治之间,读者看到的却是两个年轻生命发自本能的相互吸引。 从莱蒂第一次到磨坊开始,他们之间就表现出了明显的相互吸引,而当他们在 一起欣赏画时,那种奇妙的交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野外,莱蒂和乔 治一起跳起了波尔卡舞,“乔治越发显得高大、挺拔,给人以威武的感觉;而她 则象酒神巴克斯的女祭司那样欢快振奋”:甚至莱蒂在和莱斯利订婚已成定局之 后,在一次到磨坊去的时候,又和乔治跳起了舞,并且“她完全被征服了”,在 这之后,他们去为圣诞晚会准备槲寄生树枝,黑暗中,“他猛地把她揽在怀里, 对着她的嘴就是一个热吻”。在西里尔看来,“灯光好象摒弃了我所站立的黑夜, 却把他们二人溶进了一个球体,溶进了另一个世界”。莱蒂在与乔治的接触中真 8 试论白孔雀的伦理思想 切地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相互吸引,乔治所吸引莱蒂的,就是他身上的生命活 力。和乔治比起来,莱斯利显得缺乏活力,当莱蒂在野外要和他跳舞的时候, 他却觉得自己内心的诗意会被那种快步舞的节奏糟蹋掉;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乔 治则与莱蒂欢快地跳了起来,并且跳得酣畅淋漓。虽然莱斯利也说:“我认为触 摸一下柔软、温暖的肉体要比一次祷告更值得。我将用接吻来祈祷。”但是当莱 蒂让他吻的时候,他却说;“我要等到下次祈祷再开始的时候”,这和乔治与莱 蒂之间不可扼制的吸引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此,如果依照本能进行选择的 话,莱蒂的选项就成了乔治。 现在的情况是:在莱蒂身上,两种倾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作为一个浑 身都洋溢着青春朝气的年轻少女,莱蒂自然而然地对虽没有财富、地位,却有 着旺盛生命力的乔治动了心;然而同时她又生活在功利主义伦理观占据主要地 位的英国,她必然要受到它的影响,这使得她又保持着与有财富、有地位、有 教养然而缺乏生命活力的莱斯利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两种不伺的倾向显然是互 相排斥的。劳伦斯甚至在安排乔治与莱斯利的家庭所在的地理位置上也体现了 这种对立:以莱蒂家为中心,去莱斯利家的路与去乔治家的路是正好相反的 o p p o s i t ed i r e c t i o n ) 。这两种不同的倾向导致了莱蒂内心处于分裂的状态之 中:她挣扎于两种相对立的价值观之间,这是她所面对的困境的实质。乔治与 莱斯利实际上代表着莱蒂内心存在着的两种不同追求,“生活方式和教养的浸染 与积淀造成了她的第二天性,与年轻生命的本能渴求之间发生冲突,使她在两 个男子之间游移不定。“”1 她内心的冲突外化的表现就是在对待莱斯利和乔治时 的矛盾态度,而由于莱斯利与乔治所具有的不同社会地位,使得他们分别被赋 予了不同的价值观背景,因而在莱蒂对待他们的矛盾态度中,就潜藏着莱蒂伦 理位置的不断变化。 第二节莱蒂伦理位置的变化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发现,莱蒂与乔治之间存在着本能的相互吸引,而同 时由于乔治没有财富、地位,莱蒂显然采取了瞧不起他的态度,并最终拒绝了 他的爱情;对于莱斯利,莱蒂在本能上是厌恶的,不过因为他的财富、地位, 却又喜欢和他在一起,并最终嫁给了他。这种矛盾现象揭示了在莱蒂身上存在 9 试论白孔雀的伦理思想 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而如何在两种价值观念之间做出选择,则要看莱蒂最 终选择让自己居于什么样的伦理位置。伦理位置一旦确定,相应的价值观念自 然就得到了肯定,因此,莱蒂做出选择的关键就在于她怎样确定自己的伦理位 置。一旦成功地让莱蒂进入一个特定的伦理位置,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就顺理成 章了。在故事中,莱蒂后来选择了莱斯利,然而应该要看到,莱蒂做出选择的 过程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即使在嫁给莱斯利之后,也并不能说她就完全接 受了功利主义伦理观,因为她在婚后仍然与乔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莱蒂做出选择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在她由游移不定转变到选择莱斯利时, 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然而又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事件,这就是她继承了一笔遗产。 表面上看起来,她继承遗产好象和她做出选择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是,读者 会发现,在她继承遗产前,她一直是动摇的,而正是在继承遗产之后,她才开 始明显倾向莱斯利。劳伦斯有意识地指出了莱蒂接受遗产前后的变化:“因为继 承了一份微薄的遗产,她变得自尊自傲,蔑视一切,难得欢乐。她以前总是无 忧无虑地生活,但现在在任何情况下都难得露出笑脸”。从这句话中读者看到, 继承遗产这件事确实让莱蒂有了很大改变。接下来的分析将会证明,这笔遗产 在莱蒂明确自己的伦理位置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有了这笔遗产,莱蒂的自我感觉有了明显的变化。她现在变得自尊自 傲,这表明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继承遗产之后地位的提升,她的这种转变还 暗示我们她开始注重地位了,这在她因为乔治家大大咧咧地接待她而不再去磨 坊这件事中被明示了出来。客观地说,获得遗产使得莱蒂的地位更贴近了中产 阶级,而与乔治之间的距离拉大了。然而,如果她自己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的 话,则这件事情并不会影响到她的伦理位置:“人在社会上,必然生存于各种客 观的关系之中,但是只有对所在关系有所领悟和认同,才能使之成为伦理关系, 成为自觉的、主动的、人伦性的关系。这就是说,伦理关系是通过人的领悟、 认同和自觉维系的客观关系”。嘲1 不过,很显然莱蒂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地位的变 化,并进而自觉地维护起她的新地位。在接下来的海伊克洛斯游园会上,莱蒂 大出风头,对自己能在公共场合一展风采而感到非常满意。莱蒂对出风头的迷 恋表明了她在注重地位之外,还爱慕虚荣,并乐在其中。正是在这种状态下, 她向莱斯利表示了迷人的爱怜,这使得读者认识到,他们之间的爱情并不是作 为人的莱斯利与作为人的莱蒂之间的爱情,而是莱斯利的金钱和地位与莱蒂对 1 0 试论自孔雀的伦理思想 金钱和地位所抱有的虚荣心之间的爱情。她在游园会的第二天就接受了莱斯利 的订婚戒指,这是功利主义伦理观获胜的标志。莱蒂的伦理位置还表现在她拒 绝乔治时所说出的理由:“你明白现在的情况你现在看看我,说一声可能还 是不可能做一个农夫的妻子跟你去加拿大。”读者会注意到,她认为再 要自己去做个农夫的妻子已经不可能了。在这里她所着重强调的是农夫这种 身份,也就是说,不管对方是谁,只要他是农夫,那么莱蒂就不会接受他。乔 治并不是这个时候才成为的农夫,而是一直都是农夫,但是在之前莱蒂显然并 不认为这有什么关系,现在她却将这种身份作为自己拒绝乔治的理由。她以此 显示出了自己对两人之间地位差异的认识,这就赋予了这种地位差异以伦理意 义;而她与莱斯利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这样一来,她所面对的选择就成为了 伦理层面的选择。 不过,读者可以发现,尽管她已经打定了主意,但是她与乔治之间存在的 那种本能的吸引力并没有消失。在与莱斯利订婚之后,有一次她和西里尔一起 来到了磨坊,她又与乔治跳起了舞。与订婚之前她与乔治在野外跳舞的场景相 比,这一次丝毫也不逊色,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乔治的父亲不安地说: “太过分了。实在太愚蠢了。”在她即将与莱斯利结婚之前不久,她向乔治提议 一起去树林里散步。她不断地设法与乔治的身体接触,抚弄他的头发,让他攥 住自己的手,温柔地依偎着他,这是她对乔治的依恋的自然流露。而她甚至在 与莱斯利订婚以后向莱斯利提出要他考虑解除婚约,她的理由就是:“b u ti c a n t w ec a n tb e f l e s ho fo n ef l e s h ”( 但我不能我们不能 血肉相融) ,。”可见,她的心中仍然存在着对血肉相融的关系的向往。虽然她嫁 给了莱斯利,这使得她的伦理位置看起来似乎稳定了下来,不过,从她婚后 直与乔治保持着密切关系来看,这种稳定只是表面现象,她内心潜藏的本能冲 动依然存在,只是被压抑得更深了。她对乔治说过的一句话可以作为她内心真 褰感受的概括:“在这儿,你不可能随心所欲地生活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一 个人就象客厅里那些五彩缤纷的大理石马赛克的分子,他必须适合于自己的 镶嵌位置,符合于自己的格局,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是这样被摆在那儿的。但是, 你不愿象马赛克那样固定不变_ 你想融入生活,与其他人融合在一起,使你 身上的某些东西迸发出来” 试论白孔雀的伦理思想 第三节选择困境带来的不稳定性 在莱蒂内心存在着冲突的同时,作品的结构也表现出了很强的不稳定性, 两方面的合力共同形成了故事的不稳定性。故事的不稳定性就是指“人物之间 或内部的冲突关系,它们导致情节的纠葛”啪1 ,不稳定性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方 式:“它可能产生于人物之间;人物与他的世界之间;或在一个人物之内”“”。 而在白孔雀中,故事结构上的不稳定性更加加强了故事本身的不稳定性, 突出地表现为莱蒂与乔治及莱斯利之间关系的不稳定。 白孔雀中莱蒂、乔治、莱斯利之间明显的三角关系是结构全文的线索。 在三角关系中,莱蒂占据着主导地位,她的选择直接决定着故事是向莱蒂一乔治 方向发展还是向莱蒂一莱斯利方向发展,因而,当读者发现她处身于选择的困境 之中时,就会因为无法知道故事的发展方向而感觉到整个故事处于一种不稳定 的状态之中。不过,这种不稳定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不稳定,因为只要莱蒂做出 选择这种不稳定就能消除,而莱蒂会选择谁则根本不用去管。然而读者真正关 心的问题却正是莱蒂选择的是谁。由于意识到故事的不稳定性来源于莱蒂的选 择困境,读者必然会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莱蒂的选择之上,期待者看到莱蒂最 终做出自己的选择,期待着发现莱蒂的选择是否能帮助她摆脱这个困境,而这 些都取决于莱蒂内心两种不同倾向之间的冲突能否得到解决。不管莱蒂如何选 择,如果她不能真正解决内心的冲突,她的选择就始终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 之上的,故事的不稳定性就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 要做出选择并不容易,莱蒂“现在在任何情况下都难得露出笑脸,老是倚 坐窗前,沉思冥想,结实的牙齿咬着手帕,直到最后把手帕咬出了一些洞。”由 于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所以她一方面和莱蒂闹别扭,另一方面又因为乔治家 太大咧咧地接待她而不再去磨坊。这时她是在用发自本能的态度来对待莱斯利, 而用功利主义的态度来对待乔治,这使得莱斯利不再来找她,而她也不愿意去 找乔治。如果这种态度继续下去的话,整个故事将无法进一步发展,作为作品 主要形式的三角关系面临着解体的危险。为了使这种形式重新稳固起来,劳伦 斯只好让谣里尔出面。将莱斯利带到了家中。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只考虑形式 因素,劳伦斯也可以选择让西里尔把莱蒂带到磨坊去( 在故事中后面的部分劳 伦斯确实是让西里尔这样做了) 。这两种选择在形式上所具有的意义是一样的, 试论白孔雀的伦理思想 但是,如果考虑到选择的结果所具有的伦理意义,则在它们之间又是有着本质 区别的,因为选择行为本身实际上就是一次伦理评价,关系到何种伦理价值得 到了莱蒂的肯定。这时的莱蒂已经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沉思冥想过了,因此,紧 接下来让她和谁在一起都不能像之前那样随便了,因为这代表了她的选择方向。 所以,当我们看到西里尔将莱斯利带到了家中的时候,就完全有理由猜测莱蒂 已经选择了莱斯利。果然,在西里尔带莱斯利来的第二天,莱斯利与莱蒂之间 就谈起了订婚的事,莱蒂明确表示:“is h a l lc o n s i d e rt h e ee n g a g e d i t d o e s n tm a t t e ra b o u to t h e rp e o p l e ”( 我已经把你当作和我订了婚了 这对别人无关紧要) ”。这表明莱蒂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莱斯利。 西里尔很快就把他们订婚的消息告诉了乔治。乔治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利位 置。接下来他所做的一切就是试图让莱蒂回心转意。对于故事的发展而言,他 能不能成功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他成功了,故事将会转而沿莱蒂一乔治轴发展; 如果他失败了,故事就继续沿着莱蒂一莱斯利轴发展。但是,作为作者的读者, 还必须了解这一行为的伦理意义。乔治的成功或失败,关系的是一种伦理价值 观念的成功或失败。这实际上是乔治所代表的本能欲望对功利主义的一次反击, 是两种伦理观念的一次正面交锋,交锋的结果直接决定着莱蒂将采取何种伦理 观,因而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乔治和莱蒂先后有过几次谈话,不过最终他还是 没有能够说服莱蒂离开莱斯利,这意味着莱蒂现在已经基本确定了选择功利主 义伦理观。 选择虽然已经做出,困境却并没有消除:读者并没有看到莱蒂内心的冲突 因此得到解决,她在两个人之间摇摆不定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甚至在 与莱斯利结婚以后她仍然与乔治保持着密切的友谊。做出选择只是在形式上消 除了不稳定性,不管她选择谁都能消除故事形式上的不稳定性。形式上的不稳 定性消除以后,读者会发现故事的不稳定性却依然存在,真正的不稳定性因此 显露了出来:莱蒂无法解决内心的冲突。只要她内心的冲突没有得到真正的解 决,故事的不稳定性就不能说真正得到了解决,因为她随时可以进行重新选择。 事实上,我们知道,在最初的版本当中,莱蒂后来离开了莱斯利,这显示出莱 蒂在选择了莱斯利后,内心的冲突并没有得到解决,她重新进行了选择:嫁给 了乔治。虽然劳伦斯在一封信中提到,“我不相信莱蒂真的与莱斯利中断婚约 一她嫁给了他”,1 这看似对莱蒂内心依然存在冲突的否定,实际上却正好证明 试论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波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田工程技术岗
- 国家能源台州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能源与动力工程岗位
- 林芝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品分析质检岗
- 服务专业的考试题及答案
- 苏州市中储粮2025秋招仓储保管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知识总结考试题及答案
- 大唐电力呼和浩特市2025秋招财务审计专业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渭南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能源与动力工程岗位
- 哈尔滨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机械与动力工程岗
- 国家能源曲靖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法学岗位
- 《气候中和园区:工业园区的零碳转型指南》
- 2025年驾驶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库卷(答案+解析)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 SolidWorks-全套基础培训教程
- 安吉汽车物流运输优化方案全套
- 变更董事股东会决议
- 中国功夫介绍英文
- 驾驶员管理台帐
-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优秀课件【最新】
- 制造企业物料试用单
- 电力排管检验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