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doc_第1页
乞巧节.doc_第2页
乞巧节.doc_第3页
乞巧节.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合乞巧文化的资源与打造“广州乞巧文化节”一、乞巧节在广州的延续 乞巧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鹊桥”的民间故事深入人心,发展到拜仙、穿针乞巧、摆微型工艺品等庆祝活动。广州人过乞巧节更是有自己的地方特色,这在全国中也有名。宋代名诗人刘克庄已有诗专门咏及粤人重视乞巧节;清代有专咏广州七夕的竹枝词;当代名作家欧阳山在名著三家巷中,更有详细记述广州的乞巧风情;上世纪五十年代朱光市长创作的系列词广州好中,也有一首专咏乞巧节;年,番禺南村梅山(上坑)姑娘制作的七夕微型工艺品狮子舞,荣获广东省民间工艺展览优秀奖。六十年代起,广州民间的乞巧节活动逐渐式微,但传统的乞巧节观念仍根深蒂固地留在广州民间之中。在番禺的凌边村,七夕摆微型工艺品在“文革”时也没有停止,村民的庆祝乞巧活动比春节还热闹,连接着海内外乡亲的情谊,年在村中的“乞巧大巡游”更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是没有公开宣传。而在天河区的珠村,于年新世纪第一个乞巧节前夕,打造出“摆七娘”的新格局,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对此给予热情的支持,大力宣传,并撰写推介文章,得到羊城晚报副刊部的支持,于七月初七晚在该报“晚会”版上刊登。这是改革开放后党报第一次对乞巧节的肯定。随后,广州日报等报刊大篇幅地报道了广州乞巧节活动,引起全国的注意。珠村冲破不敢理直气壮进行乞巧活动的樊篱,从此广州的“乞巧节文化”得到文化部门的重视。年,乞巧活动在广州周边多个村落复兴,番禺的凌边,天河的珠村,黄埔的茅岗、横沙、沙埔等村的乞巧节活动刊登在报刊上,广州近代史博物馆还派员用摄录机录下精彩的情景。珠村还与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荔湾区文物管理所合办“乞巧民间工艺展览”,把微型工艺品搬到荔湾仁威庙展出个月。年,珠村的乞巧节活动成为天河区的一张文化品牌,区政协主席带着政协委员前去观赏乞巧,与村民同乐,一片和谐、融洽气氛。广州周边不少乡村也藉着乞巧活动营造出团结和谐的景象,也有创出新意。如番禺潭山村大张旗鼓搞乞巧民间工艺展,工艺品题材有古有今,还有歌颂抗非典英雄的微型群象。珠村的当代题材乞巧微型工艺品喝水不忘挖井人、航天火箭扬国威荣获“第四届广州文艺奖”二等奖,于年月,在市委礼堂接受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奖赏。 二、乞巧节的文化内涵 民间风俗形成的民间文化,有着无可比拟的民族凝聚力。番禺凌边村的乞巧节可比拟春节,便是一个明证。即使“文革”期间,乞巧活动仍是该村团结村民的一个健康活动;改革开放后,更成了海内外乡亲联谊的活动,其影响远至海外。当代的乞巧节,已非只是女儿家的节日,而是全民娱乐的节日。虽然穿针乞巧、乃至上香拜仙,是妇女活动形式,却寄托着村民们良好的祝愿:国泰民安、团结和睦、风调雨顺、心灵手巧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不但妇女做、姑娘做,男人也动手,凝聚着集体的智慧,也满含艺术的细胞,更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演粤剧、唱粤曲,营造了娱乐气氛,也丰富了人们的健康文化生活这些文化内涵,对营造美丽和谐的广州,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而从弘扬岭南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广州乞巧文化也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反映了岭南文化的大众性、创新性、兼容性等特性。乞巧活动是大众娱乐性活动,故能经“破四旧”之劫仍根深蒂固留于群众脑中。从前女性拜“七姐”,男童也拜“牛郎”,当代男性也做微型工艺品,参与活动,看戏、聚餐,全民同乐。近年乞巧工艺品动用新材料制作、反映新题材,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可见岭南文化的灵活性、创新性。乞巧活动融入唱曲演剧等娱乐活动,可见兼容性。因此,对乞巧文化作深层研究,可以丰富岭南文化的研究。 三、打造“广州乞巧文化节”品牌 从旅游角度看,“广州乞巧文化节”这个品牌应该要立起来。当然,这要整合资源。从“弘扬乞巧文化,建设人文天河”的角度看,整合乞巧文化资源更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考虑编写出版介绍广州乞巧活动历史与现状的专书。近年来,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多种,却没有一本介绍广州乞巧风情的,可见乞巧风情这一品牌尚未引起出版界注意。天河区虽然内部出版了一本介绍乞巧的专书,却仍未能满足读者的要求,毕竟内部出版范围较窄,显得未成气候。弘扬乞巧文化,还得提升品位,从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高度上研究,提高学术水平,方显得策划者的高瞻远瞩。 与此同时,要加强宣传,争取传媒的配合,不但要吸引国内游客注视广州的乞巧文化,还要吸引华侨及外国朋友,让他们认识中华传统乞巧节活动的新变化,领悟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 在具体策划乞巧节活动时,也要有广阔的胸襟。不但有传统的活动,也可考虑加进新形式。粤剧粤曲在乞巧文化节中闪亮登场,鼓励新创歌唱乞巧的流行歌又有何不可?传统乞巧工艺品大展姿采,其他民间工艺可否在节中显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