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物价运行形势分析及未来走势预测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以投资为代表的扩张模式将延续传统增长动力,2011年的经济仍可维持在潜在增长水平之上。另一方面,强力的宏观政策激励后,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阴影挥之不去,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大,但不至于失控,2011年通胀风险在货币继续正常化条件下将有所回落,但总体还不会消失。及下为对我国物价未来趋势做以推测。1.影响物价运行形势变化及未来走势预测的主导因素1.1 通货膨胀 2008中国为了对应经济危机,采取宽松的经济政策,发布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从这一个政策发布开始,就决定了中国进入一个通货膨胀的时代。按照货币的基本原理,经济每增长一元钱,政府就应该供给一元货币,多发行就是超出,中国多发行四万亿就是严重超出,严重的超出将带来通货膨胀。而现在四万亿资金市场还没有完全消化,因此,我们将继续在通胀时代。连续多年贸易顺差 中国官方外汇储备突破2万多亿美元 贸易顺差是由商品的交换而产生 每一美元的商品的出口就等同一美元的人民币的发放在国内市场也自然引起通胀1.2 欧美债务危机 国际形式,欧美债务危机下,美元欧元贬值仍将持续,短期很难回复,商品价格整体重估。本轮通胀始于美元的持续贬值,而美元贬值的内在动因是美国的贸易不平衡及政府赤字。双赤字是困扰美元最重要的基本面因素,在双赤字问题没有得到改善的背景下,美元的贬值仍将持续。由于美元仍然是世界中心货币,美元在国际结算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所以美元的长期贬值将会引起商品价格的整体上涨,正如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所造成的影响全球商品价格巨幅波动,大量的“石油美元”和国际游资将更加加剧商品价格的波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但受到资源类商品“瓶颈”的制约。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尤其是所谓的“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世界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四个国家的经济腾飞对全球经济影响将远远大于以往任何一次全球经济起飞期。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将受到资源类商品 “瓶颈”的制约,尤其是原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这将引起资源类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和成本的不断上升。而且欧美债务危机也严重影响金砖四国的出口,尤其是我国。1.3 成本增加 我国,自2003年以来,我国对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35%、36%和46%,镍和天然橡胶更是高达55%以上,且逐年有递增趋势,输入型通胀已经成为国内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研究表明,国际原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将通过三个途径影响国内物价:一是直接推动国内物价上涨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二是因进口价格提高而产生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三是带动工资、利率、租金等上涨,从而引发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在可预见的未来,国际油价将继续维持较高价位,加上国内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尚不健全,将加剧国内石油价格的波动,因此油价总体上升的可能性很大。专家分析中国已进入刘易斯拐点,未来青壮年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低端劳动力工资水平持续快速上升,从而全面推动物价,这个大的趋势中国未来都不会改变,只要这个大的趋势不改变,中国物价就不会停下来。中国面临着输入型通胀压力。1.4 集团炒作 游资(有国外也有国内)、炒作集团大举进军热门市场,如,房地产、黄金珠宝等市场进而导致房地产、黄金、珠宝等商品价格疯狂上涨。 1.5与经济过热经济过热是导致目前部分物价上涨的原因,就像很多生产商看到某种商品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就蜂拥而至,疯狂地生产这种商品,导致这种商品过剩,产生一定的经济泡沫,而其他一些无人问津的商品,就会因产量下降,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使得物价飞涨.1.6 内需增加 内需增加推动了物价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需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平均增长速度达10 19792010年年均实际增长10,比支出法GDP平均增速(10.5)低0.5个百分点。内需增速最高值出现在1985年,达19.4;最低值是1989年,只有2;波动幅度达17.4个百分点,比支出法GDP增速波幅大5.7个百分点。 在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下我国出口来年会有明显的减少,来年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将是一必然趋势,再加上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普遍上涨,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活跃,居民总体收入在连续不断增加,有效拉动了内需,也推动了物价上涨。1.7 市场机制还不尽完善 我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再加上人为地方保护导致地方壁垒,市场机制失灵导致全国物价差距很大及地方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在稀少物品上。机制不完善而隐藏的以内在巨大隐患就是投资结构过以单一,大多数人只能去投资股票、房地产、黄金而当这些资金进入那个产业是就会出现产业泡沫。而另一方面就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使得投资风险过高这也是产业泡沫形成的原因,及物价不稳定波动过大,使得人们不敢去投资基础产业,以今年的猪肉为例。1.8 宏观政策(政府调控) 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突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1.8.1 货币政策 信贷合理增长 流动性将有所放松大部分机构预测称,明年的新增信贷额度目标将由今年的7.5万亿元增长到8万亿元。估计未来存款准备金率将有46次的下调,可向市场释放1.6万2.4万亿元的流动性,可令名义GDP增长3.2%4.8%左右。今年不排除再次下调一次。目前大部分机构预计,利率短期不太可能进行调。1.8.2 财政政策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最大的减税项,有关营业税改增值税、房产税改革、消费税、资源税、环保税的要求,都可归结为结构性减税政策体现,所谓结构性减税,意味着税负有增有减,其中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有助于降低企业税负,整个服务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方向吻合。明年积极财政将主要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实现。不过其也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政府将加大财政支出,这意味着在一级收入分配中,通过减税让利于民的力度仍将有限。支付预计,在未来12个月里政府将增加占GDP1%左右的财政支出,主要投向保障房和民生领域。A1通货膨胀V(V)VV2.欧美债务危机(A)A3成本增加A4.集团炒作A5.经济过热A6.内需增加7.市场机制不尽完善8.宏观调控2列举各导致因素的相关性; 要素间的逻辑关系用v、a、x表示,将各要素画成方格图,如图1-1所示。3根据各要素的相关性,建立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如下图4对可达矩阵分解后,建立结构模型13648572第一阶级第三阶级第二阶级5根据结构模型建立解释结构模型。成本增加集团炒作经济过热市场机制不尽完善宏观调控欧美债务危机通货膨胀内需增加结论:来年,上涨不会停止,但是,上涨速度会逐步减缓,最后基本与CPI持平,到达让民众可以接受阶段。稳定市场物价的对策建议1、以市场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供给的安全保障机制。要将农副产品的供给保障提高到与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定位,建立预警机制和系统的保障扶持机制,增加短缺农产品的供给,确保农副产品供应渠道畅通。同时,要加强国家对重要农产品储备的调节作用。2、拓宽资金运用渠道,防止货币供给过快增长。近几年我国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同时外汇储备增加导致货币供给过快增长。为缓解资金流动性过剩和货币供给过快增长产生的压力,需要进一步拓宽外汇储备资金运用渠道,继续鼓励有条件的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3、要通过信息引导、规范市场行为,减弱通胀预期。尽管目前社会对通胀的预期明显较强,但除部分农产品外,目前大多数工业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中国角锯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中国购物手推车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中国车用真空泵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
- 中国运动保温杯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名著《水浒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2025校招:装备制造真题及答案
- 2025校招:智能家居运维师面试题及答案
- 中国五矿秋招面试题及答案
- 《TCSUS69-2024智慧水务技术标准》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专升本-英语高频词汇
- 离婚协议书下载电子版完整离婚协议书下载
- 2023年陕西省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理科)及解析
- 杂种优势利用课件
- 介绍冰心及作品
- 社会保障概论课件
- 工厂化育苗技术全套ppt
- 2022年河北省高考数学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