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参观学习汇报材料.doc_第1页
外出参观学习汇报材料.doc_第2页
外出参观学习汇报材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超越,实现“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赴余庆参观学习汇报余庆有他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带着对他山的好奇和称慕,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程辽东校长等一行九人,于20日前往余庆县城区内的几间学校参观学习。对于余庆,我们早有耳闻“富、学、乐、美的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活动源于此,“五心教育”主题活动出于兹,“整脏治乱”活动连续几年荣获全省检查评比第一名独特的思路,炫目的成绩,让每一个求发展的湄潭人心驰神往。此次轻装简从,便是为了灵活快速地掌握更多讯息。在为期一天的行程中,我们先后参观了余庆中学、白泥中学、余庆职业高级中学。在走访参观间隙,我们还与余庆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教科局)及三所学校的相关领导举行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座谈。走过余庆,街面整洁,车辆停放有序;看过余庆,民风淳朴厚实,路无尘杂。通过走访和座谈,我们深知,余庆现在的良性发展模式不是偶然。在余庆老百姓眼里,“整脏治乱”不仅仅是政府行为,更是老百姓自觉的必要需求。他们的创卫活动,不再是简单的包片到区,责任到人,现在已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追求干净整齐的保洁习惯。在一个有着高度自律大环境下的校园,也是井然有序。不管是居于城中的余庆中学,还是偏安城郊的白泥中学、职业高级中学,我们都没见着白色垃圾,没感受到混乱嘈杂。余庆县从2010年开始,便对县直单位及各乡镇的“整脏治乱”工作实行月查、季评、年审的百分制考核制度,时时将全县考核结果排名,倒数三名的机关单位挂黄牌警告,年终将考核结果与目标考核奖金分配方案挂钩。县城各学校、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在教科局的统一领导和调度下开展“整脏治乱”工作,这些学校的考核分记在教科局名下。为了更好地指导各校开展好此项工作,教科局特地下发了余庆县城区中小学整脏治乱工作考核方案。据了解,教科局近几年的年终考核并未受到下属学校因“整脏治乱”挂钩考核而影响,除2011年因其他原因被考核为合格外,其余年份均为优秀。此外,教科局对各校的考核考评中有一个“一票否决”制度(师德师风、安全工作、整脏治乱),可见“整脏治乱”工作在余庆教育系统诸多工作中的重要性。身为文明县城的余庆,为了巩固和深化创建成果,针对“整脏治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落实部门责任,花大力气在公共厕所、农贸市场、城郊结合部、交通秩序、乡镇环境、校园周边环境、村庄整治、文明施工、综合执法等14个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2006年,时任余庆县委书记把“五心教育”活动(“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父母,诚心献给他人,信心献给自己”)作为精神文明建设课题提出,并深入开展此项活动,余庆人的精神面貌因此得到很大提高。此项活动的开展,为余庆营造了一个民风淳朴、政令畅通、干部执行力大为提升的良好发展氛围。此外,余庆县“整脏治乱办公室”认真、细致、严格的工作作风也对全县“整脏治乱”工作的不断推进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纵观余庆模式,我们感慨良多。参观知差距,学习促发展。湄潭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创建文明中国茶城”活动,亦步亦趋肯定不会有大的成效,我们在借鉴之余,要有更多的创新和超越。一、厘清思路,重塑淳朴民风。事情成败的关键看执行力。简单的说教或命令式的上情下达,只能将责任层层推诿,却无益于文件精神的执行。要全面推行上级行政措施,必须对老百姓进行情理上的引导,而宣传、教育、引导的主战场在学校、社区和村寨,因此我们认为“创建”工作的下一步重在“沉下去”,走进校园,以宣传促创建,以教育固创建。其次要重塑典型,表彰先进,以点带面,让层层要求变成老百姓的自觉行为。营造“创建”工作的大环境,让老百姓知荣辱,明得失,晓利害,自主投入到“创建”活动中来。特建议在全县大张旗鼓地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市民”“文明小区”、“文明家庭”、“文明院落”、“文明楼宇”、“文明村寨”、“文明社区”等评选和表彰奖励活动。二、明确区域,落实责任。创建工作不是一时一事,而是长久之计。如此艰巨的工作,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单位促成的,需要全民参与。这个时候,就应该有“各自打扫门前雪”的精神,把自己的分内事务和创建工作做好。对于居民区,可以采取将“创建”工作分担到户的方式,让百姓参与其中,懂得“创建”的重要性,让每一个湄潭人明白“创建”工作事事关己,我们不是看客。对于那些规范化、职业化的小区住宅物管,更应自觉地维护小区的安全与卫生。对于诸如广场、公路之类的公共区域,则分派到位,时时清扫。特建议增加创建办公室人手,委以更大的权力,加强巡查监督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调度、及时整改。县委、县政府加大对各乡镇及单位部门在“创建”活动中的考核力度。三、整合单位资源,扬长避短。创建工作是一项关乎全县百姓的大事,县委、县政府应从宏观上把握,整合和调动各单位部门的有效资源,全力投入“创建”。特别是教育部门这样的大单位,由于人员数量多、分布广,“创建”工作中各自为阵,势必造成懈怠疏忽的现象。因此,整合资源,扬长避短,势在必行。全县各学校可以在教科局的统筹下,整体参与和推进“创建”工作。学校的优势在于宣传和引导。创建工作中应紧紧抓住各学校,特别是乡镇学校的宣传主阵地作用,让学生知晓“创建”大事,由此将“创建”事宜辐射开去。更重要的是,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如“弘扬民族精神月”,“祖国好、家乡美”,“五心教育”,“做文明小公民”,“学雷锋、我志愿”等主题活动,规范学生言行,形成一个学生带动六个大人的“以小带大”氛围,让学校师生为全县老百姓树立榜样示范作用。这样一来,既减轻了“创建”工作的压力,又发挥了各单位在“创建”工作中的优势。同时,着力改变我县在全省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