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釉细胞瘤PPT课件.ppt_第1页
造釉细胞瘤PPT课件.ppt_第2页
造釉细胞瘤PPT课件.ppt_第3页
造釉细胞瘤PPT课件.ppt_第4页
造釉细胞瘤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造釉细胞瘤及其发生,2,3,牙的釉质来源于外胚层,其他部分成自中胚层,人胚第6周时,口凹边缘的外胚层增生,沿上下颌骨形成U的牙板,牙板向深层中胚层生长,在上下颌内先后形成10个圆形的突起,称牙蕾。牙蕾发育增大,底部内陷为帽状的造釉器,为乳牙的原基。,4,6周人胚组织切片,舌,牙板,前庭板,5,牙齿发育全过程的示意图,6,造釉器分化为三部分:1.外层为单层立方或扁平细胞组成外釉上皮2.内层为单层柱状细胞组成的内釉上皮,该柱状细胞称为成釉质细胞3.内外上皮之间为有突起的星状细胞组成的釉网。,7,牙板末端膨大蕾状期造釉器,8,帽状期造釉器A造釉器B.外釉上皮C.内釉上皮D.牙乳头E.牙乳头,9,钟状造期成釉器,10,第七章,a:牙胚的三个组成部分,b:造釉器四层细胞的形态,11,釉质的形成是从牙冠尖部开始,逐步向牙颈部扩展。随着釉质增厚,造釉质细胞渐向浅部迁移,最后与外釉上皮相贴,共同组成牙小皮,覆于牙釉质表面,釉网退化消失。婴儿出牙时,牙小皮随之消失。,12,造釉细胞瘤,概念:良性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多形性肿瘤,间质为纤维组织.组织来源:1.造釉器和牙板的残余上皮及牙周组织的上皮剩余2.含牙的囊肿和牙源性角化囊肿的衬里上皮3.口腔黏膜上皮基底层也可增生长入颌骨内发生。,13,主要类型,一般型造釉细胞瘤单囊型造釉细胞瘤周边型造釉细胞瘤,14,大体观察,大小不一,剖面可见囊性和实性部分,囊性部分有单囊和多囊之分,但多囊者较多见,囊内含黄色或褐色液,或有胶冻样物,实性部分呈白色或灰白色,包膜完整或不完整,15,16,17,一般釉细胞瘤/病理/组织学表现,(一)基本类型1.滤泡型2.丛状型,18,19,20,22,(二)基本类型的变异棘皮瘤型:肿瘤上皮岛内呈现广泛的鳞状化生,有时见角化珠形成,常见于滤泡型颗粒细胞型:上皮细胞呈现广泛的颗粒性变。颗粒细胞大,立方状、柱状或圆形,胞浆丰富,充满嗜酸性颗粒,23,24,25,一般型造釉细胞瘤,(三)其它变异型1.促结缔组织增生型结缔组织间质显著增生,胶原丰富,排列成扭曲的束状,可见玻璃样变,肿瘤上皮岛位与纤维束之间,上皮岛或条索周边细胞呈扁平状。2.基底细胞型基底样细胞为主,上皮细胞条索周边基底膜无或不完整。3.角化成釉细胞瘤肿瘤内广泛角化,肿瘤内呈现较多微囊,囊内衬有不全角化的上皮,角化物脱落与囊中,还有些微囊为非角化上皮伴乳头形成。,26,27,28,29,30,单囊型造釉细胞瘤,临床和X线上类似于含牙囊肿。多见于青年人,年龄在10岁至29岁之间。好发于下颌磨牙区。摘除术治疗者复发率低,约为10%,而一般型成釉细胞瘤摘除治疗后复发率高(50%90%)。,31,单囊性造釉细胞瘤,囊肿型:1.囊腔衬里上皮基底层细胞核着色深2.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核远离基底膜3.基地细胞胞浆出现空泡变(V-G标准)单囊丛状型:部分衬里上皮呈结节状增生突入囊腔。增生的结节类似丛状型造釉细胞瘤。壁性:在纤维囊壁不同层面存在丛状型或滤泡型造釉细胞瘤,32,33,34,35,36,37,38,外周性造釉细胞瘤,局限于牙龈或牙槽粘膜内的造釉细胞瘤,主要浸润牙龈结缔组织,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