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1)14阿房宫赋学案粤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1)14阿房宫赋学案粤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1)14阿房宫赋学案粤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1)14阿房宫赋学案粤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1)14阿房宫赋学案粤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阿房宫赋一、读准字音骊山() 囷囷() 水涡() 不霁何虹()媵嫱()() 辇来() 晓鬟() 鼎铛()逦迤()() 锱铢()() 架梁之椽()答案lqnwjynqinninhunchnlyzzhchun二、一词多义(1)一(2)为(3)爱(4)焉(5)之(6)于答案(1)动词,统一数词,一把副词,一旦(2)动词,成为动词,作为(3)动词,喜爱动词,爱护(4)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句末语气词,不译疑问代词,在哪里(5)动词,往,去结构助词,的代词,代秦人(6)介词,到介词,表比较三、词类活用(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_(2)朝歌夜弦()_(3)族秦者,秦也()_(4)骊山北构而西折()_(5)辇来于秦()_(6)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_(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出现彩虹(2)名词用作动词唱歌;弹曲(3)名词用作动词灭族(4)名词用作状语向北;向西(5)名词用作状语乘着辇车(6)动词作名词指积累的金玉珠宝之物(7)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四、古今异义(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_今义:常用来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_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3)韩、魏之经营古义:_今义:筹划,计划,组织。(4)齐、楚之精英古义:_今义:比喻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物。(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_今义: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怜悯。答案(1)宫室群参差分布,彼此回环掩抱,飞檐交错连接。(2)天气。(3)积累的金玉珠宝。(4)事物的精华部分,比喻金玉珠宝等物。(5)可惜。五、文言句式(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译文:_(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译文:_(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译文:_(4)戍卒叫,函谷举。()译文:_(5)秦人不暇自哀。()译文:_(6)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译文:_(7)几世几年,摽掠其人。()译文:_答案(1)判断句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2)判断句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不是天下的人民。(3)判断句一个人的心思,就是千万个人的心思啊。(4)被动句戍边的士卒呐喊起来,函谷关被攻破。(5)宾语前置句秦朝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6)状语后置句让那撑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民还多。(7)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多少代多少年,从人民那里搜刮来的。爱好。于:介词,表比较。磷磷:石头在水中突起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庾:露天谷仓。槛(jin):栏杆。资料链接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为人耿介,不屑逢迎。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尤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李白和杜甫称“大李杜”)。著有樊川文集。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谈到写作本文的缘起时,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16岁继位,好声色,兴土木,游宴无度,不理朝政,在位3年便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借此赋表面铺写阿房宫的兴毁,实则用秦骄奢致亡的故事,规劝本朝当政者,以古为鉴,明兴亡大道,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作“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文本鉴赏阿房宫赋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救世的情怀。答案六国及秦灭亡原因(讽今)警告当世,戒奢爱民文本深读一、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问题。1“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几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阿房宫内部是怎样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_答案“暖响”“冷袖”运用通感的手法写阿房宫的内部。宫内处处轻歌曼舞,气候因此发生变化。作者用夸张、比喻等手法烘托宫殿之多,并为下文美女之众做铺垫。二、阅读课文第2段,回答问题。2第2段中“明星荧荧焚椒兰也”四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答案“明星荧荧,开妆镜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明星荧荧”是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璨闪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生动形象。“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渭流涨腻,弃脂水也”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说丢弃的脂水可以使“渭流涨腻”,可以看出梳洗的宫女之多。“烟斜雾横,焚椒兰也”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焚烧椒兰可以让“烟斜雾横”。这四个句子字数相等,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奢侈生活,让我们感受到“赋”所体现出的艺术魅力,同时这样的铺排也为后文的议论做了很好的铺垫。三、阅读课文第34段,回答问题。3分析“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这几句话的含义。_答案“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两句,“秦”“人”并提,说明并无高低贵贱的区别。接着以“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愤慨之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用“嗟乎”表感叹开头,继以“奈何”诘问相承接,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4第三、四段的表现手法完全相同吗?从结构上看,两段之间有怎样的联系?_答案不完全相同。第三段的表现手法是夹叙夹议,重点仍在铺叙,但以议论为框架、脉络;第四段则纯为议论抒情。两段之间,前一段是后一段的铺垫,不采用铺陈的方法淋漓尽致地揭露就缺乏力量;后一段,道理已明,言简意赅,切中肯綮,引人思索。四、总览全文,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5秦始皇修建了雄伟瑰丽的阿房宫,阿房宫尚未完成就被项羽一把火烧掉,你认为项羽该不该烧掉阿房宫?_答案观点一:应该烧。秦始皇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修建了供自己享乐的阿房宫,他把全国的美女、财宝集中在那里供自己享用,他在那里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项羽灭秦朝,烧毁了阿房宫,是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观点二:不该烧。阿房宫虽然是秦朝统治者享乐的巢穴,但它浸透着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汗,是他们勤劳智慧的结晶。如果项羽不烧掉阿房宫,它将是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价值不菲的文化财富,所以项羽烧掉阿房宫是对人类文化的摧残。秦朝统治者有罪,可建筑物并没有罪,项羽这样做实在是不应该的。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比喻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说清。而杜牧却艺术地再现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活现了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运用生动的比喻有直接的关系。如“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运用奇妙的想象,以反诘句的形式来表现比喻的内容,奇特新颖,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写法指导定义: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作用:(1)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2)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3)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使用比喻的手法时应注意:(1)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对喻体和本体的共同点做认真的分析概括。(2)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3迁移运用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_解析注意题干中“三句话”“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分析仿写句的句式特点、思想内容、修辞手法等,展开联想和想象,搜索仿写材料。内容要合理,比喻要贴切,句式要相同。答案梦想是花朵,等待着绽放,只要你肯用心;梦想是果实,等待着品尝,只要你肯努力;梦想是土地,等待着结果,只要你肯付出。素材采撷1素材积累以史为鉴翻看历史,几乎所有覆灭的王朝、政权的警示牌上都写着“骄奢淫逸”“荒淫误国”等诸如此类的字眼。历史是面镜子,前人的教训警醒着后人。阿房宫绵延几百里,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六国粉黛齐聚一宫,天下珍宝倚叠如山。但是这美丽壮观的宫殿最终化为焦土。诵读阿房宫赋,历史的回声从阿房宫的熊熊大火中传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告诉今人,也告诉后人:戒之慎勿忘。【应用角度】“镜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2素材应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是指“人民”,这里的舟是指“皇权统治”。意即:人民群众可以维护封建政权,也可以推翻封建政权,关键在于统治者是否顺民意、得民心。秦始皇嬴政持策仗剑,灭六国,吞八荒,囊括四海,建立了秦王朝,也算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历史人物。可建立了秦王朝后,他不知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却推行暴政,修阿房、建长城、焚书坑儒、残民以逞,导致天怒人怨。身为戍卒的陈胜、吴广登高一呼,天下响应,秦王朝很快土崩瓦解,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既强大而又短命的王朝。这里的经验、教训何其深刻,秦朝的灭亡,是他推行暴政的结果,也是人民反抗暴政的伟大胜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历史,从封建王朝的兴衰史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东西。群文阅读导读:一段段千年沧桑的历史,一代代王侯将相的故事。历史的洪流滚滚而逝。回顾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令人痛惜,同时,更多的是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人们应该如何看待君王所为,如何评价历史事件的是是非非,如何为人民的生活谋幸福秦皇台随想史记秦本记载:秦始皇遣徐福率童男童女数千人,去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求长生不老药。久而未归,筑台望之。也许是一段美好,也许是一道伤痕,不管是历史也好,传说也罢,曾经忽略抑或遗忘了的东西,今天,被警醒的后人浓墨重彩,渲染成为一道可圈可点的风景,给贫瘠的土地和饥渴的人们平添些许传奇色彩和人文气息,总是值得的。你看见那座坚实的夯土了吗?似一座小山,在鲁北的旷野上已经伫立了两千多年。两千年的光阴里,它默默地送走了一个个黎明和黄昏,送走了一个个白天和黑夜,送走了一个个春夏和秋冬。两千年的光阴,多少战马来过,多少秋风吹过,多少恩恩怨怨,多少劳燕分飞。两千年的光阴,它冷冷地、静静地目视着身边每一个身影走过,见证着一次次潮起潮落,岁草荣枯;见证着一代代跋涉的脚步、劳作的身影,生息繁荣;见证着艰辛和苦难,见证着沧海变成了桑田。站在这坚实的夯土之上,四周是一望无际的麦田,不远处村落和城市不断地扩展,我的思绪却已经飘得很远、很远,我似乎穿越在时光隧道的那一边,眼前是浩渺的大海,身后是隆隆的尘烟,左耳是大浪淘沙,右耳是马蹄和鞭挞,冥冥中又听到了村口的爹娘一声声把儿女呼唤。秦始皇,你“北扩千里”“扫六合”“百越之地,尽皆俯首”;你筑长城修边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你扩疆域修驰道、焚书坑儒,“车同轨,书同文”;阿房宫为你落泪,孟姜女将长城哭倒,你被世人称为“千古一帝”呀,可你为什么留不住生命和时间。你千军万马,你金银如山,你呼风唤雨,你壮气冲天,然而,那灵药仙丹,却让你把欲眼望穿。秦始皇,当你筑台眺望800童男童女寻不老药东瀛归来的那一刻,是否也遥想到后人是怎样历经磨难前赴后继把这茫茫的荒域变成了良田。 两千年的光阴啊,多少泪和汗,多少苦与咸,多少次生生死死,多少代血脉相传,在我的思绪里不过是转瞬之间。突然,我生发出一种感念,我想对着大地和天空、对着历史和今天,对秦始皇大声呼喊,始皇,你可以安心地闭上你的双眼,为你的子民祈祷祝愿,祝福他们生生不息,岁岁年年!学会历史般的旁观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霸王骑着乌骓化为了鬼雄,虞姬将生命之花化作了矛尖的湛蓝,于是心被感动了,那殿上之君只不过是无耻小人,得意地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可是就是这个被唾骂的人建立了中华大地的一代霸业。没了他,哪来的张骞扶着驼铃走向天山的雪莲?没了他,哪来的卫青舞着旌旗奔向大漠的飞沙?历史长河滚滚奔流,告诉我们刘邦比项羽更有才能去成就一番霸业。炀帝踏着龙舟走向江南的七月,黎民抱着妻小沿河悲恸。于是血被激怒了,那由南向北奔流的运河不再雄浑,那滔滔河水浸透了百姓的血泪。可是就是这条劳民伤财的大运河,书写了大都的辉煌,托起了沿河的点点明珠之城。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告诉我们京杭大运河灭了一个隋朝,却也开辟了更辉煌的盛世。太宗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于是世人双手挥舞着高呼“明君”“伟人”。可即使是这样一代圣君,我们又怎能忘了玄武门前的血泊?历史的高峰回响着一个声音:“再伟大的君王,他的身后也有白骨累累,血汗斑斑。”跳出爱憎后的我们,会有一双清澈灵动的心眼。环视世间一定会有新的认知,更加公正、更加客观。以清澈的眼审视自己,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