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论文)公司僵局的防范与救济.pdf_第1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公司僵局的防范与救济.pdf_第2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公司僵局的防范与救济.pdf_第3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公司僵局的防范与救济.pdf_第4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公司僵局的防范与救济.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僵局的防范与救济 摘要 我国公司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以 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具有封闭性。这两类公司的股东的人数少、具有 人合性,当股东之间利益发生冲突且所持股份相近或相等时,所形成的对峙局 面就会使公司股东会无法做出决策或使董事会无法进行正常的管理从而产生公 司僵局。目前,公司僵局在我国多有发生,对股东、公司债权人和社会都有很 大危害。本文拟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以公司章程 防范公司僵局,对股东和公司僵局的利害关系人赋予诉权以解决公司僵局,从 而降低公司僵局发生的频率、提高解决公司僵局的效率,从而达到社会经济的 快速高效发展目的。 关键词:公司僵局,意思自治,自力救济,公力救济 p r e c a u t i o na n dr e s o l u t i o n o fc o r p o r a t i o nd e a d l o c k a b s t r a c t t h ec o r p o r a t i o n so fo u rc o u n t r ya r ed i v i d e n di n t ot w ot y p e st h a ta r et h el i m i t e d l i a b i l i t yc o r p o r a t i o n a n dt h es h a r e1 i m i t e d c o r p o r a t i o n t h el i m i t e dl i a b i l i t y c o r p o r a t i o na n dt h es h a r el i m i t e dc o r p o r a t i o ne s t a b l i s h e db yi n i t i a t o ra r ec l o s e t h e a b o v et w ok i n d so fc o r p o r a t i o n sh a v e1 e s ss h a r e h o l d e r sa n da r ef o u n d e do nt h eb a s e o ft h ei d e n t i t yo rr e l a t i o na m o n gs h a r e h o l d e r s w h e nt h e r ei ss o m ec o n f l i c ta m o n gt h e s h a r e h o l d e r sw l t he q u a lp e r c e n to ra p p r o a c he q u a lp e r c e n to fs h a r e s t h ef a c e d o w n w i l l l e a dt om a k en op o l i c y , b o a r dw i l lu n a b l et oc o m p l e t et h ed a i l y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b u r s td e a d l o c k r e c e n t l y , t h e r et a k e sp l a c em a n yd e a d l o c ki no u rc o u n t r yw h i c hd o m u c hh a r mt os h a r e h o l d e r s ,c r e d i t o r sa n dt h es o c i e t y t h i sp a p e rw a n t st ol e a r nt h e a d v a n c e de x p e r i e n c ef r o mo t h e rc o u n t i e sw h i c hc a nb ec o m b i n ew i t ho u rc o u n t r y s s i t u a t i o nt od e f e n dd o m e s t i c c o r p o r a t i o nd e a d l o c kb yc o r p o r a t i o n sc o n s t i t u t i o n , a w a r d i n gs u i t a b l er i g h t st os h a r e h o l d e r sa n dc r e d i t o r si no r d e rt od e c r e a s et h ec h a n c e o fd e a d l o c k ,i n c r e a s et h ee f f i c i e n c yo f h a n d l et h ed e a d l o c ks ot h a tt h es o c i a le c o n o m y c a l ld e v e l o pr a p i d l y k e y w o r d s :c o r p o r a t i o nd e a d l o c k ,i n t e n t i o ns e l f r u l e , s e l fr e m e d yp u b l i cp o w e rr e m e d y 3 引言 依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 历史短暂,在资本数量和经营项目的限制下,大多数公司都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成立并从 事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封闭性、人合性使其决策过程较股份有限公司更为简便高效、更为 灵活。但有限责任公司这种制度设计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日益 突显出来。在公司内部,公司的经营活动与股东会、董事会的决策密切相关。在表决权比例 相等或接近的有限责任公司里,股东会或董事会内部基于相互的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意见分歧 足以形成对峙局面。持对立意见的股东在股东会上互投反对票,使得公司无法做出任何决策、 无法进行日常经营,陷入瘫痪状态。公司的这种瘫痪状态被法学界概括为“公司僵局”。有限 责任公司的封闭性使得股东在公司出现僵局之后难于或不能对外转让股份亦无法退出公司, 公司僵局难以打破。 公司的封闭性是公司产生僵局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具有封闭性的公司除了有限责任公 司外,还包括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较少且股权比例比较接近的中外合资 公司、中外合作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中外合作公司)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公司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目益活跃,在这些公司内发生的公司僵局也随之增多。 公司基本制度是公司产生僵局的内在原因。公司基本制度包括公司的资本制度、表决制 度等。这些基本制度要求公司作为社团性组织,必须通过股东和董事行使表决权来进行决策 或进行正常经营管理,但这些基本制度对公司形不成任何决策的情形却束手无策。公司僵局 发生后,公司对外无法实行和表达其法人人格,对内无法进行正常的管理,公司的一切事务 处于瘫痪,公司名存实亡。 近年来,我国因公司股东间的争议而诉至法院的案例大量出现,其中有许多就是由于股 东纠纷而使公司陷于僵局,部分股东因此起诉要求法院解散公司的案例。我们不能因为公司 僵局的存在而否定现有公司经济、法律制度的全部价值。但是,充分利用现有公司法律制度 来防范和救济公司僵局,立足于现有公司法律制度来设计新的制度以防范和救济公司僵局, 也是法律发挥功能的应有之义。在公司章程中记载解决公司僵局方式的约定,或对股东赋予 诉讼请求权,使得股东在公司僵局发生时,可以申请公司清购或解散等,这些措施都可以在 不同程度上防范和解决公司僵局。 公司僵局不仅使得公司的正常经营受损、股东权益无法实现、债权人的利益受到危害, 而且使得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损害。各国对公司僵局问题均有关注,并有不同的防范和救济 方法,其中许多规定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部分公司制度与公司僵局 公司是以其资本依一定程序取得法人资格,并按一定的组织机构进行经营管理的社团性 组织。公司资本制度、公司表决制度和公司组织机构制度都是公司组建和经营管理的基本制 度。意思自治原则更是公司作为民商事主体为法律行为的基本原则。这些制度和原则都与公 司僵局的形成有所关联。 一、公司资本制度与公司僵局的内在关联 公司资本制度是指公司依一定的原则对公司资本所做出的相关规定的总和。传统的公 司资本制度分为法定资本制度和授权资本制度。法定资本制度要求公司设立时,须在章程中 对资本总额做出明确规定,须由股东全额认足,否则公司不能成立。不仅如此,成立后的公 司如欲增加或减少资本,还必须由股东会决议,并且变更公司章程。授权资本制度则只要求 资本总额记载于章程中,但不要求发起人全额认足,只需认定并缴付其中一部分,公司即可 成立,未缴足的部分则授权董事会根据需要随时募集。这种募集不需要履行增资程序,也无 须变更章程。法定资本制度被大陆法系国家所采用,授权资本制度被英美法系国家所采用且 以法人人格否定制度作为该制度的补充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1 公司资本制度意在于使公司 以其资本的充足、维持和不变来维护公司的对外信用。换言之,在公司从事对外经营时,公 司资本制度以其资本作为公司信誉和公司对外履行债务的根本保证。只要公司股东按照法律 的要求按时缴足资本或按时募足资本,公司就以其资本向债权人和社会公众表明了自身的信 用,公司资本制度的使命基本完成。公司成立后,公司资本制度只要求公司依法增资、减资, 并不参与公司内部的管理。 公司资本制度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是以“更多资本拥有更大信用”即“资本等于信用” 为逻辑前提的。这种对资本的正面评价反映在公司内部,就表现为持有更多股份的股东拥有 更多的投票权。当公司内部持股相等或接近的股东之间因意见相反而使股东会形不成任何决 策致使公司产生僵局时,公司资本制度的作用已经被股东之间的势均力敌的对峙淹没了,对 峙双方无论谁对谁错对于公司的利益来说都不重要了,如果不借助外力打破公司僵局,这种 长期的对峙所形成的唯一后果就是公司的资产流失、信用受损。可见,公司资本制度赋予持 股相等或相近的股东以对峙的能力和途径,但这种对峙所形成的公司僵局又使得公司资本制 度所保护的公司信用和债权人利益受到伤害,可见,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僵局得以形成的内 在原因之一,公司资本制度本身又不具有解决公司僵局的能力。 我国公司法同大陆法系国家一样,采法定资本制度,并且奉行法定资本制度下的资本确 定、资本维持和资本不变等资本三原则。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金为1 0 万、3 0 万元、5 0 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金限额为1 0 0 0 万元。其中,以发起方式设 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必需在发起时认购全部公司股份,而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 公司的发起人也必须在公司设立时认购至少3 5 ,也就是3 5 0 万的注册资金。我国公司资本 制度要求股东在公司成立时就足额缴纳全部注册资本,而公司注册资金最低限额制使得成立 股份有限公司的门槛过高,投资者所拥有的资金数很难达到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要求,只 能选择成立有限责任公司。选择成立有限责任公司,也就意味着选择了法定资本制度和公司 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及有限责任公司的封闭性,这样的制度框架为公司僵局的 产生准备了充足的必要条件。据统计,截至2 0 0 3 年底,在我国登记注册有限责任公司为2 2 5 万个,股份有限公司0 6 万个0 1 。由此可见,由于法定资本制度的奉行,我国的有限责任公 司在公司数量中占有着绝对多数。我国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 兼采法定资本制度和授权资本制度,适用折衷的资本制度。这三类公司在成立之后按公司股 东签订的合资合同或章程缴足资本。但由于外资公司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其公司数量无论 与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相比都占极少数,故本文在陈述公司资本制度的时候,不 对这三类公司详加论述。以有限公司在我国的数量而言,我国的法定资本制度和公司最低注 册资金限额规定,为公司僵局的产生准备了肥沃的土壤。 二、公司表决制度与公司僵局的内在关联 前文已述及,公司资本制度并不干涉公司内部事务的管理,公司内部管理则按股东的意 思自治原则通过表决来完成。公司内部事务的表决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股权平等原则,一是 公司资本多数决原则。股东平等是现代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依据这个原则,每个股东按 其拥有股份多少而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股权平等是股东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我国公 司法第1 3 0 条第1 款就规定了“同股同权,同股同利”。资本多数决原则,则是以公司占资本 多数的股东的意思作为该公司团体意思的原则。这一原则是各国公司法的通则,资本多数决 原则对于保护大股东的利益和维护他们参与公司管理的热情具有重大意义。资本多数决原 则赋予股东平等原则更多的可操作性,股权平等原则和资本多数决原则使得公司在其经营管 理和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地实现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但是这两个原则的作用也不是没有局限 的。 这种局限就在于,公司成立以后,在公司内部,各股东对公司资本的占有不外乎两种, 6 即各股东持有的股份相差悬殊或各股东持有的股份相等、接近。在基于公司资本制度的股权 平等原则和资本多数决原则的作用下,当各股东持有的股份相差悬殊时,可能出现大股东控 制公司、滥用公司权力以侵害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在各股东持有的股份相等或接近的情况下, 如果各股东意见一致,则公司能够进行正常的经营管理,但如果各股东意见不同且互不让步、 互投反对票,致使公司无法形成任何决策,就可能产生公司僵局。公司内部事务应当由公司 股东通过表决来解决,但在大股东控制公司的情况下,遵循上述两个公司内部表决原则,无 论开多少次股东会,其投票者都会使得公司通过有利于大股东自己、甚至是为大股东利益而 损害公司利益的决策,无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小股东一方负气不参加股东会,就可 能使股东会的些重大决议因小股东的缺席使出席会议的人数达不到法定大多数而形不成决 议从而导致公司僵局:同样,在公司僵局的情况下,无论开多少次股东会,由于持相反意见 股东持股数势均力敌,也会因为任何一方都达不到多数或法定多数而形不成任何决议,从而 使公司僵局旷日持久地延续下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大股东控制都无法解决或转化为公司僵局。近年来,在持股数量差 异悬殊的公司中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的研究收获颇丰。对于大股东控制公司的事前预防 制度,如股东的大会招集请求权、提案权、知情权等可以解除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对于大 股东对公司的控制的事后救济制度,如少数股东在其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可以向行政机 关请求调解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法也可以解除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对于这些制度的优 点和作用,此不赘述。 但是,部分为解决大股东控制公司而设立的制度也导致了公司僵局的产生。为解决大股 东控制公司,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中规定了些制度,如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累积 投票制度等。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指当某一股东与股东大会讨论的决议事项有特别的利害关 系时,该股东或其代理人均不得就其持有的股份对该事项行使表决权。这- $ q 度有利于防止 多数股东滥用控制权。当控制股东与公司进行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时,适用表决权排除制 度,可以为少数股东的权益提供保护。累积投票制度是指一个股东在选举董事时可以行使的 有效投票权总数,等于他所持有的股份数乘以待选董事人数。股东可以将其有效股票权总数 集中投给一个或几个董事候选人,然后根据候选人得票的数量从多到少产生董事人选。这种 制度有助于少数派股东的代表当选为董事,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这些制度意在使股权平 等原则从原来同股同权的形式平等转换为对大小股东一体保护的实质平等,其优点自不待言。 但这两项制度同时也使小股东有能力与大股东抗衡,大小股东持股虽然不相近、不相等,但 他们在表决权方面势均力敌。如果大股东和小股东意见不同甚至于小股东滥用权利,股东会 同样达不成任何决议,从而形成公司僵局。 从公司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在人数较少的有限责任公司和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 公司中,管理者往往是股东本人来担任,如果这样的公司设有董事会,则公司董事的人数也 与资本数相对称,拥有股份资本多的股东可以选任更多代表自己利益的董事。同样,持股相 等或相近的股东,各自所选任的代表自己利益的股东人数也相等。在董事会中,董事的表决 采用人票制,这就使得持股相等或相近的股东间的意见不一致时,这些股东所选任的董 事在董事会一旦进行表决,也必然因其代表的股东利益不同而形成对峙,从而无法形成任何 决议,导致公司僵局。 三、公司组织结构与公司僵局的内在关联 从组织结构上看,公司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股东、董事和监事。这种组织机构的设立 的用意有二层。首先它可以使公司权力得到合理划分,不使公司成员利益因权力过于集中而 受损:其次可以使公司的经营更加专业化,提高资本的流通效率,为投资人获得最高效益。 在具有封闭性的公司,如我国的有限责任公司中,由于公司者人数有限,股东亲任董事,部 分股东除了担任董事之外,还会兼任经理。这一做法的优点在于董事和经理不需监督,自会 为公司的经营殚精竭虑。但这种股东与董事、经理合为一体的公司结构使得公司的决策与经 营混为一谈,各股东本应是决策者,却事无巨细地参与到经营中来,这不仅不利于公司的专 业化经营,而且会加大股东之间的摩擦,为公司僵局埋下诱因:公司股东之间难以避免的利 益冲突,则为公司僵局准备了导火索。在这些公司中,监事往往被虚置,由于经营各方在公 司设立之初基于相互的信任和友情以及对公司未来经营状况的乐观估计而忽视了监事的任 用,又使得公司在陷入僵局的道路上,缺少了监事本应有的防范性意见。缺少相互配合与制 约的公司组织机制,使得具有封闭性的公司陷入僵局,难于解决。在我国,具有上述封闭性 的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外合资公司、中外合作有限 责任及外资公司。在这些公司里,如果各股东意见基本一致且公司的经营决策正确,管理方 法适当,则公司会很快发展壮大起来。但若股东间出于种种原因产生意见分歧又不能相互理 解或妥协而达成一致,若这种不一致是在股份差别悬殊的股东之间产生,就有可能产生大股 东对公司的控制:若这种不一致发生在持股数量势均力敌的股东之间,就有可能因这种均势 而导致公司僵局。 公司僵局的形成还离不开公司的封闭性。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虽然上述资本制度因素也 存在,但是各股东的股份是可以公开交易的,在股东或者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不满,或认为在 该公司内不能很好地行使股东权时,该股东可以“用脚投票”,即转让股份,股东可以籍此离 开公司,以示其对公司决策或经营管理的否定评价。而在具有封闭性特点的公司中,股东虽 然可以自由转让股份,但是由于没有公共、广泛的市场,这些股东转让股权在经济上或实现 上受到限制。在此条件下,如果各股东或者在发生争议时各执己见,就会使公司的对峙局面 寻求不到解决的出路,从而产生公司僵局。 各国对于以司法介入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均持谨慎态度,我国亦然。对于公司僵局,我国 法律仅依意思自治来解决。相应地,对于公司僵局救济,我国司法多采取调解手段,指望陷 入公司僵局的一方让步,使公司重新运转。但公司僵局的各方因为利益或个性等深层次的原 因,既已陷入公司僵局,就已丧失相互合作的基础,因而无法重归于好,在这种情况下法院 调解不成,使得公司僵局旷日持久地拖延下去,公力救济不力。而国外开展用公力解决公司 僵局纠纷的方式,有其先进性,值得借鉴。 第二部分国外关于公司僵局的立法状况及我国公司僵局问题的现状 英美法系的公司法是由特许状发展而来。由于英美法系上的判例法渊源,公司僵局首先 作为一种现象而不是制度受到关注。在法官处理了大量公司僵局之后,英美法系在其成文法 或供各州制定公司法提供的标准依据中,有了对公司僵局的描述和防范及处理规定。比之于 英美法系,大陆法系更注重构建尽可能完善的权利义务体系,并对权利设计了公力和私力的 救济途径。公司僵局也因其对股东权和债权人的危害而被归入股东请求权的救济范围内,以 谋求防范和救济。 一、大陆法系内的公司僵局 德法两国是大陆法系的代表国家,两国的公司法均以成文法形式对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 做了规定。日本、韩国也结合其自身特点做了规定。 ( 一) 法国法上的公司僵局 法国公司法第3 6 5 条规定,在公司成立后,由于意思要件上的缺陷或一个股东的无行为 能力,或者一个公司决定和决议无效,并且可以纠正时,所有相关的人有权向可以采取行动 的人进行催告,或进行调整,或在六个月的期限内提起无效之诉,逾期则丧失权利。可见, 法国公司法赋予公司僵局的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以诉讼请求权,法院通过审理可宣告公司无 效或公司的某一决议无效。法国公司法第2 4 1 条还规定,当公司出现法定解散事由而不解散 时,“一切有关的人可以要求法院解散公司”。可见,公司僵局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均可通过 申请法院强制公司解散,打破公司僵局。 ( 二) 德国法上的公司僵局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6 0 条规定,公司可以经由法院判决而解散。不仅如此,现在人们 普遍认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员,有些像德国商法典第1 4 0 条规定的合伙人,在其个人 存在严重问题时,法院可依据公司其他成员的请求而将其从公司中除名。此外德国有限责任 公司法第6 1 规定公司股东可以提起公司解散之诉,只是这种诉权只有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 股票的股东方能享有。 ( 三) 日本法上的公司僵局 日本商法第4 0 6 第二款规定“持有已发行股份总数十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在以下情 况下,可以请求法院解散公司”。这些情况包括公司业务执行发生由于董事之间的分歧而业 务萧条时使公司经营产生严重困难时。0 1 ( 四) 韩国法上的公司僵局 韩国公司法将公司股东称为社员,该法在第2 4 1 条第1 款,第2 6 9 条,第5 2 0 条,第6 1 3 条 第l 款规定了公司解散之诉,即在“存在很难维持公司团体关系的情形时,社员请求公司解散 判决的诉讼。”这诉讼是对所有公司都认可的。1 。 此外,我国台湾公司法规定了公司的裁定解散制度,根据该法第1 1 条规定,公司之经营 有显著困难或重大损害时,法院得据股东之声请,于征询主管机关及目的事业“中央主管机 关”意见,并通知公司提出答辩后,裁定解散。前项声请,在股份有限公司,应有继续六个 月以上持有已发行股份总数百分之十以上股份之股东提出之。这一解散方式的实质要件是“公 司之经营有显著或重大损害时,如公司因股东意见不合,无法继续营业,其他股东又不同意 解散时属之”“3 可见,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出于对意思自治原则的尊重,司法并不主动干预公司僵局,但 在公司僵局发生时,如果部分股东认为这种僵局是某方股东的不公i 三行为而造成或认为这种 僵局已使得公司有必要解散,则满足一定条件的股东或公司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或申请法院解除公司不公正的决议,或诉请法院解散公司,以打破公司僵局。 二、英美法系内的公司僵局 ( 一) 英国公司法上的公司僵局 英国公司法对于公司僵局采用有条件介入的态度。具体说来,英国现行的成文公司法主 要为1 9 8 5 年公司法( 即 c o m p a n i e sa c t , 1 9 8 5 ) 和判例法。英国法律对于公司僵局以规定 股东诚信义务来防范,同时,又以司法手段来救济公司僵局。一般地,英国法不提倡法院介 入公司内部经营管理,但存在着两种情形的例外,在这两种例外情形下,与之有利益关系的 股东或第三人可以起诉公司。在这种诉讼中,公司的股东可以起诉公司,也可以为了公司利 益而起诉其他股东。这两种例外情形是指法院受理起诉后,如果认为有股东违反了诚信义务, 而导致对另一方股东不公,法院将有义务平衡公司各方面的利益;或者法院受理起诉后发现 公司陷入僵局致使公司经营目的不能达到时,则可以通过解散令( w i n d i n g u po r d e r ) 将公 司解散。但英国法院对公司解散令的使用极其谨慎,要求必须是在其他救济手段穷尽的情形 下,才可以用解散令强制解散公司。”“ ( 二) 美国公司法上的公司僵局 在各国法律之中,美国法对于公司僵局的规定最为全面和详尽。 1 美国法上的封团公司与公司僵局 美国法对于公司僵局的规定和态度可见于示范性法律文件及法院判例。美国法对公司僵 局的处理方式与其公司的分类有密切联系。与大陆法系及我国公司的分类方法不同,美国的 公司分为公众公司( p u b l i ec o r p o r a t i o n ) 和封闭公司( c l o s ec o r p o r a t i o n ) 。公众公司是指 其股份由公众持有并交易的公司“”其特点是公司可以对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其发行在外 的股份为不特定多数人所持有,其股票拥有外部公开市场,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自由交易。这 种公司同时受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调整。封闭公司是指是根据公司法而成立的,并且根据其公 司章程,股东人数限制在5 0 人以下,限制公司股份转让,禁止吸引公众购买其任何股份或任 何债务的公司 1 a o 相比较而言,两种公司形式各有其优缺点。公众公司的优点在于其发展的 或能性和空间大,组织和管理的结构明晰,所有权高度分化、可转移性强,而且能够广泛起 用能人。其缺点在于,这种公司的组建难度大,政府的限制多,财务不能保密,管理成本也 高。封闭公司的优点在于其管理结构扁平,易于沟通,经营者的赢利目标明确,易于得到个 人满足,投资形式灵活,组建也相对容易,财务的保密性好。其缺点在于,企业规模相对较 小,抵御风险的能力有限,不容易起用外部能人,所有者权利集中。“”法学家理查德a 波 斯纳说:“非公众持股公司的股东很少,大部分甚至全部股东在经理部门任职,其证券不进行 公开交易,而且往往是根本不可出售的。”正是由于不存在公开的股份发行和交易市场股 东人数有限且股份的自由转让受到严格限制,这种公司呈现出明显的封闭性特征。 在美国,封闭公司中存在的压迫、排挤、僵局等问题己经受到极大的关注。各州公司立法 中已正式使用公司僵局概念。由于封闭公司在美国公司总数量中占绝大多数,由美国律师协 会公司法委员会制订的示范公司法修订本规定,公司僵局是指在股东持股比例相等或相 近的状态下,由于股东之间或董事之间的利益冲突所形成股东会或董事会内部的分歧,致使 公司无法进行经营或做出任何决策时所形成的公司瘫痪状态。” 2 美国判例法上的公司僵局及示范公司法对公司僵局的规定 在美国公司法判例和理论著述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公司僵局概念的阐释。 1 9 8 4 年,e l m e rb a l v i kv st h o m a ss y l v e s t e r 案中,美国北达科他州最高法院确认了下 级法院关于b a l y v i k 已经被公司”逼走”的事实认定。虽然法院拒绝解散公司,案子被驳回, 但是如果股东不能解决该僵局并且将不可挽回的损害公司,那么法院将继续进行非自愿解散。 这个案子很好地确立和说明了公司僵局在现实中的体现。“ 在c a l l i e rv sc a l l i e r 一案中“”,伊利诺斯州上诉法院援引新泽西州最高法院r k o t h e a t e r s ,i n c v st r e n t o n n e wb r u n s w i c kt h e a t e r sc o 案“”对公司僵局阐述为“由于股 东的决定或者无法做出决定而导致( 公司) 不能行使其法人权力”。汉密尔顿则认为“僵局” 是指能有效阻止公司采取行动的控制安排“。 3 美国法上的公司僵局的防范与救济 ( 1 ) 美国上公司僵局的防范 基于资本自由原则,美国公司法末对公司僵局的防范做出强制性规定,但是美国公司法 通过对股东权的规定完成了对股东自力救济的授权。 由于“美国特拉华州公司法可以在主要方面代表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法”“”1 ,因之也可 以代表美国各州法律的一般状况。根据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某一股东可以起 诉公司,股东有权要求禁止公司有任何未被授权的作为或禁止公司未被授权地转让动产或不 动产,请求法院宣告公司缺乏行为能力或权力。从而撤销公司的违法行为。不仅如此,该 州公司法还规定,“按照任何位股东或任何一位不发行股票的公司的成员的申请,衡平法 院可以审理和确定股东和公司成员有关董事,公司官员或公司管理团体成员选举以外的其他 公司事务表决的结果o “。 除上述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的规定外,美国各州公司法多规定,持股达到一定比例的股 东可以提议召开股东大会,可以向法院提请解散公司,可以要求法院做出裁判,维护自己的 权益或要求侵权的股东做出赔偿。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美国一些州,为打破公司僵局,在公司僵局的各方之外,设立有 临时董事( p r o v i s i o n a ld i r e c t o r ) ,临时董事为打破公司僵局,将不考虑部分股东的利益, 电不必对所有股东都公正,因为“法庭只考虑公司的最大利益”而非股东的最大利益,在这 种情况下,部分股东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3 1 。 ( 2 ) 美国法上公司僵局的救济 美国法在尊重公司意思自治的同时,对公司僵局采取了司法介入的态度。但是,这种司 法公力介入并不是与公司意思自治相对立的。公司股东或债权人可以因公司僵局向法院提起 诉讼,并向法院请求保护自己因公司僵局而受到侵害或损失的权益。法院可以根据公司僵局 的具体情形,采取多种方法以救济公司僵局。法院可能采取调解、任命临时董事、设定公司 财产看守人等方法,由法院指定的调解人或董事参与到公司决策过程中去,股东会或董事会 可以重新形成决策,使公司通过购买股票而更换公司股东。 当法院对公司僵局的其他方法均告失败时,美国公司法对公司僵局的最终救济方式是由 法院判令公司解散并令滥用股东权的股东进行赔付或以打破公司僵局。从经济学角度看,美 国法对公司僵局的防范是从社会经济效益出发,经过利益权衡,在保护股东权益过程中完成 对最优社会经济效益的追求。 3 美国法处理公司僵局问题的价值及启示 尽管大陆法系与萸美法系对公司僵局的防范及救济方式各有千秋,美国法对公司僵局的 处理仍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我们的思考。 我国公司法实行法定资本制,对公司内部事务采意思自治原则,我国采用的法定资本制 使得意思自治与公力救济相脱节,将公司僵局置于司法救济之外,司法机关在处理公司僵局 时裹足不前。我们可以在引入大陆法系对公司股东赋予诉权的同时借鉴美国法,将司法公力 救济与公司内部意思自治相结合的公司僵局处理方式用于解决我国公司僵局问题,是具有其 合理性和先进意义的。 三、中国当前公司僵局问题的现状 我国经济生活中,公司僵局的实例也有很多。一方面,我国存在着大量具有明显人合性 质、股东少、规模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东只有两方、双方持股相近的中外合资公司、中 外合作公司,另方面,公司僵局在社会实践中屡见不鲜,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司僵 局较为典型的案例是曾为央视经济频道报导过的西安航兴公司事件。”以及近期深圳足球队转 让陷入公司僵局事件。“。 ( 一) 普通公司的公司僵局 我国公司法对于公司僵局未作规定。而对于诸如公司僵局等公司内部事务的处理,我国 采意思自治原则。公司法只规定了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的组织机构和各自的权利,但未规定 公司股东诉公司或股东为公司利益而诉讼的诉权。换言之,我国公司法没有赋予股东为其本 人利益或公司利益而向法院起诉以解决公司僵局的权利。 在公司解散的事由方面,我国公司法同样采意思自治原则,公司法第1 9 0 条规定了公司 解散的三个原因,即公司因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 出现而解散;公司因股东会决议而解散;公司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而解散。由于我国的公司 章程大都抄袭法律条文,并相互仿照,从而表现出缺少个性的雷同化倾向,而公司登记机关 置备的章程格式和有关机关发布的章程指引等更加剧了这种雷同化的趋势。因此,对于公司 的解散事由,公司章程也少有公司法之外的特别规定。1 所以在因公司僵局而无法召开股东 会,抑或召开股东会也无法形成任何决议的情况下,公司无法自行解散也不能继续经营, 只好陷在僵局的泥淖中不能自拔。我国公司法第1 9 2 条还规定了强制公司解散的事由,即公 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换言之,公司有违法行为时可由行政 机关将其关闭司法机关对于公司的经营仍不介入。 可见,我国公司法认为公司内部经营问题属于公司或其股东的私益,因此,只要公司没 有违法行为,即使陷入公司僵局,也不应由国家司法以公力介入。而公司一旦陷入僵局,就 不太可能指望该公司能够通过召开股东会达成任何决议,股东既无法通过股东会行使其意志, 又无法解散公司。因此,由于我国公司法没有为陷入僵局的公司提供公力救济的途径,公司 股东或司法机关都无力打破公司僵局。 ( 二) 三资企业的公司僵局 在我国,外资企业是指依据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 法成立并由其调整的企业。通常把依上述三部法律在我国注册成立的、部分或全部由外商投 资的企业称为三资企业。根据外资企业法第8 条规定,三资企业符合我国法律关于法人条件 规定的,可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因此三资企业如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关于公司成立的法定条件, 则可登记注册,成为外资公司。中外合资企业和部分中外合作企业会采取有限责任公司这一 组织形式,因此也就具有了有限责任公司的封闭性特征。不仅如此,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经 营企业一般只有合作双方,而且,合作双方的股份极为接近,中方与外方的持股比例往往只 差两个百分点,换言之,如果中方持股5 1 ,则外方持股4 9 ;如果中方持股4 9 ,则外方持 股5 1 。这种持股比例所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当中外双方在公司发展与管理上发生 分歧时,双方在公司股东会表决中都将达不到法定多数,从而无法做出任何决议,公司陷入 僵局。 对于外资企业的公司僵局,我国中外合资企业法第1 4 条规定“合营各方发生纠纷,董事 会不能协商解决时,由中国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或仲裁,也可由合营各方协议在其他机构仲裁, 合营各方没有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的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 起诉。”我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2 6 条规定“中外合作者履行合作企业合同、章程发生争 议时,应当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中外合作者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的,或者协商、调 解不成的,可以依照合作企业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国仲 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中外合作者没有在合作企业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 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中国法院起诉。”由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为外资公 司内部争议的解决设计了司法救济途径,据此,外资公司有权向法院诉讼,请求解决公司僵 局。可见,我国对于内外资企业的规定有所差别,这一方面体现不出商法力求对于国内外商 主体赋予国民待遇的价值追求,另方面,仅有对外资企业内部争议的司法救济,使这一救济 方式缺少法理和成文法的支持,使得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感觉无所适从。如当事人的范 围和诉讼地位问题、诉讼的性质问题等得不到解决,同一类案件在不同级别或不同地域的法 院中会得到截然不同的判决,这就影响了我国法律“平直如水”和“均布”的形象,不利于 吸引外资,亦不能为改革开放这一国策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我们应对内外资公司体对待,对在我国登记注册的所有公司一视同仁。对公司僵局的 救济需要我国在立法上赋予股东诉权,引入派生诉讼理论。这对于促进我国公司法真正具有 统一公司法的功能方面无疑是具有推动作用的。 第三部分公司僵局及其判定 尽管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都为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设定了途径,但是这种途径也不 是可以任意采用的。对于公司僵局的救济以及防范,都必须以正确判断公司僵局的发生为前 提,否则,会导致公司僵局防范与救济措施的滥用,还会导致以请求救济公司僵局为名的滥 诉。 一、公司僵局概述 ( 一) 公司僵局的概念与特点 我国公司法上没有对公司僵局做出规定,但近年来,由于公司僵局在社会经济生活和司 法实践中多有发生,学者对公司僵局做出了如下描述性的定义:所谓的公司僵局是与电脑死 机颇为类似的一种现象。电脑死机时,几乎所有的操作按键都完全失灵。公司陷于僵局时, 一切决策和管理机制都彻底瘫痪,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因对方的拒绝参会而无法有效召集,任 何一方的提议都不被对方接受和认可,即使能够举行会议也无法通过任何议案”“。 公司僵局的特点在于:公司僵局多发于股东人数较少的公司,在只有两名股东的公司里 更为多见;公司僵局多发于股东彼此持股均等的公司。所谓持股均等,并不专指所有股东 均持等额股份,而是不同股东所组成的利益集团之间所持股份相等或相近;公司章程无法 对抗公司法对资本多数决的强制性规定或由公司章程对重大事项的表决作了比公司法更为 严格的多数规定。 在我国,公司僵局多发于有限责任公司,在以发起形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也有发生。 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人资结合、封闭性、股东人数有限制的特点,在内部决策时,容易出现 公司经营僵局;以发起形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由于发起人必须在公司成立时就认购全 部股份,股份的转让缺乏传开畅通的市场,所以也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同样容易产生公司 僵局。 ( 二) 公司僵局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司僵局可做如下划分: 1 从公司僵局出现的机构来看,公司僵局可分为( 1 ) 股东会僵局,即因为股东会出于 各种原因在表决中无法达到法定或公司章程约定的资本多数而不能做出决议;( 2 ) 董事会僵 局,即董事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在表决中无法达到法定或公司章程约定的表决人数而不能做出 决议。 这两种僵局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最终都会归结成股东之间利益或观点的分歧而形成的僵 局。所不同的是,当股东会层面出现僵局时,由于董事会在理论上仍能行使日常管理权,公 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不会马上停止下来。而董事会层面上出现了僵局,则表现为,公司的日常 事务暂时停顿,公司成员的关注聚焦于公司董事会达成妥协或寄望于公司股东会对董事会人 事做出调整上。 2 按发生僵局的公司性质可分为( 1 ) 有限责任公司僵局,这是本文的主要论述对象。 前文已述及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的封闭性,因此可以认为有限责任公司等同于美国法上的封闭 公司,其资本原则和多数表决规则以及公司的封闭性特点决定了在这种公司内部最容易产生 公司僵局;( 2 ) 股份有限公司僵局。 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可以通过对股权的转让而实现对公司的否定评价,但是公司的 大股东之间,因为利益冲突,仍有可能在一些问题的决议方面形成不可化解的分歧,致使公 司因表决达不到章程要求的比例,或一方股东不参加股东大会而使公司陷入僵局。般地, 股份有限公司的僵局可以通过消极的“用脚投票”,即出卖所持有的股份来表达对公司的否定 性评价来解决彼此间意见的分歧,仅在两大股东集团或两大主要股东对公司运营决策有分歧 且同时不肯放弃对公司的所有权或经营权时,才会发生公司僵局。这种公司僵局往往要通过 不同股东之间在金融领域的对决来解决,如一方强制收购另一方所有的股票等。这种僵局具 有出现的可能性,但由于公司本身具备开放性,这种僵局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就能被化解,不 会像有限责任公司那样,形成不可化解的死循环。因此这种公司僵局不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 题。 3 按公司僵局的形式可分为( 1 ) 持股相近或相等的僵局,即持有相反或相对立意见的 股东所拥有的股份相等或相近,僵局各方虽积极参加股东会,但因反对对方意见并试图推行 己方的经营理念或管理方法等而相持不下所形成的公司僵局;( 2 ) 一方股东不参加表决的僵 局,即持有相反或相对立意见的股东中的一方消极地不参加股东会或董事会、不参加表决, 使公司股东会或董事会的参与者无法达到公司法规定或公司章程约定的大多数,也无法形成 合法的决议。 二、公司僵局的危害性 在具有封闭性的公司中,公司僵局多产生于股东会或董事会,公司的股东、董事出于各 自的利益或经营理念的不同而互不让步,形成公司僵局。但公司僵局一旦形成,僵局各方的 意志都无法实现,这种结果又危害到股东或董事自身,公司也因公司僵局而成为徒具法律人 格而无公司法上行为能力的组织。 ( 一) 对股东利益的危害 根据现代公司法,股东作为公司的成员享有众多的权利,包括表决权和信息获取权、剩余 财产索取权等。对于表决权,公司僵局并不妨碍表决权的行使,但在公司僵局情形下对表 决权的行使却使任何一方股东都无法使己方的意志变为公司意志得到执行,无疑也是对股东 表决权的危害。在因一方股东不参加股东会,使股东会无法达到法定大多数而无法做出任何 决议的情形下,另一方股东虽有名义上的表决权,但这种表决权却因股东会的无法召开而缺 少实现的途径。对于信息获取权,享有这一权利的股东可以对公司的各种会议记录和公司文 件如股东名册、股东会议记录、公司财务报表和相关的契约予以查阅,从而确保公司信息对 自己的公开。但是在公司僵局中,尤其是中外合资公司的僵局中,一方股东为了表示自己的 反对意见,往往将公司营业执照、公司公章、公司财务帐册全部锁入保险柜,另一方如果不 同意自己的意见,就避而不见,不予合作,这样一来,- - 贝e j 公司无法实现正常经营,- n 股 东的信息获取权受到危害。剩余财产索取权本是法律设定的,对股东利益的最后补偿。但在 我国现有法律条件下,如果公司陷入僵局中,股东无法主张解散公司,连公司解散后追索剩 余财产的权利也没有了。 股东投资公司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利益最大化。公司僵局使得公司的f 常经营管理无法维 持,正常经营利益更无法实现,股东的股份无法对外转让,也无法通过退股而折成现金,股 东利益因此受到危害。 公司僵局可能是由于部分股东对其它股东的排挤而产生的,这种排挤可能体现为部分股 东为自己的亲眷安排更好的职位同时排挤其它股东选任的董事等。这种公司僵局也构成对部 分股东利益的侵犯。 ( 二) 对债权人利益的危害 公司董事执行公司的日常经营。根据传统公司法理念,公司董事会在管理公司事务时,。 必须对公司承担各种性质的民事义务,必须遵守公司章程和公司法的规定,必须服从公司对 董事会权限所做的限制。但董事并不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义务,即使是在现代公司法中,除非 董事在其执行公司事务时有欺诈行为或使公司资不抵债及违反制定法的行为,否则不对公司 债权人承担任何责任。换言之,在公司僵局中,董事和股东一样,如果董事仅是在公司经营 中与代表不同利益的其他董事互投反对票,其结果将同股东会的决议不能形成一样,董事与 股东不需要对债权人承担任何责任。 此外,公司僵局使得公司职能部门停止工作,公司的合同不能履行,公司的合同价款不 能如期支付,在公司因僵局而解散后,各债权人只能等待公司清算,在公司剩余财产中,按 自己所持债权占公司总债务的比例来实现债权。在这种情形下,债权人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