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册语文新教材期中复习教案.doc_第1页
高一第二册语文新教材期中复习教案.doc_第2页
高一第二册语文新教材期中复习教案.doc_第3页
高一第二册语文新教材期中复习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第二册语文新教材期中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汉魏晋时期我国历史散文、政论和抒情言志作品的特点 2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了解文言通假现象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能力培养释要 本单元中过秦论和鸿门宴是教读课文要求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背诵指定的段落诵读量比较大需要掌握的词语也比较多一定要保证在课堂上基本成诵才能减轻负担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是自读课文内容浅显篇幅较短要保证有足够的自读时间在诵读练习中逐步领悟教读课文的背诵检查要放在课上进行;自读课文的背诵检查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放在课下自己去做 二、基础知识聚焦 (一)文学、文化常识 1贾谊世称贾生因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故又称贾长沙或贾太傅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代表赋有吊屈原赋鵩鸟赋明人集有贾长沙集 2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有史记同司马相如称为“两司马”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共130篇50余万字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又因他作过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4“论”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论”就是议论原指用史者在“本纪”“列传”之后评述人物和事件的文字如史记后“太史公曰”后来凡是文人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事人物或评经史之言以正其谬误的文章都属于“论”的范畴 5山东:指殽山以东 6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泛指两广地区 7九州:雍州、兖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冀州 8序、跋:序的体裁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后代还有的很像是抒情散文它是附着在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序一般在前跋一般在后两者虽然是一回事但在语言上却略有不同因为跋或后序、题后之类实际是对序的再补充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9辞赋: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叫做楚辞西汉时在辞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这种新文体汉人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但两者仍然是有区别的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而辞仍然是诗 (二)通假宇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不用原来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跟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文字使用中的同音替代现象叫做“通假”也叫做“古音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被替代的那个字叫做本字用来替代的字叫做借字也就是通假字 凡通假字都要按原字解释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上述三例加点的字都不可按借字来解原来“倍”是“背”的借字“蚤”是“早”的借字“邵”是“隙”的借字按本字来解释这三句话便好理解了 通假字应当读本字的音如:罢读b借作“疲”字应读p;不读b借作“否”应读fu 布置作业 单元测试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nbspA逡巡(qn)从散约败(zng) 氓隶(mng)鞭笞天下(ch) nbspB瞋目(chn)人为刀俎(z) 戮力(l)按剑而跽(j) nbspC癸丑(gu)流觞曲水(shng) 激湍(tun)游目骋怀(chng) nbspD流憩(x)放浪形骸(hi) 轻飏(y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