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曹刿论战》学案(4)(答案不全)冀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曹刿论战》学案(4)(答案不全)冀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曹刿论战》学案(4)(答案不全)冀教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曹刿论战》学案(4)(答案不全)冀教版.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曹刿论战》学案(4)(答案不全)冀教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 【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正确翻译课文。(重点)2、了解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重点)3、掌握本文围绕“论战”为中心选择、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重点)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重点)【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语:大家也许会想到三国时众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胜呢?也许是人心所向吧?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的。但是有这么一场战役比这几场还要早,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称赞的战争,也许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那就是长勺之战。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如此强大的齐国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险个究竟吧!请看课文曹刿论战。2解题:题目是一个 短语,点明 是本文的中心。3、解题: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4、 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二、自主学习课文:(一)我能认:正确掌握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1) 曹刿( )(2) 又何间( )焉(3) 肉食者鄙( )(4) 弗( )敢加也(5) 小惠未徧( )(6) 小信未孚( )(7) 公与之乘( )(8) 战于长勺( )(9) 下视其辙( )(10)登轼( )而望(11)彼竭( )我盈( )(12)望其旗靡( )(二)我能译(请大家译注重点词汇)1、十年春,齐师伐我。2、肉食者鄙。3、又何间焉? 4、小惠未徧 。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9、既克,公问其故。我能译(请大家译成现代文)1、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待交流。2、交流难词难句,并翻译课文。(三)、我能品:解析课文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4、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5、联系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三、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朗读并背诵课文。2、思考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试简要地分析。3、收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研读课文,分析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来复述课文内容二、探究,交流。1、学生讨论:给课文换一个题目,并谈谈原因。2、我给课文换题目。3、分析详略安排与题目的关系。(与中心有关系,联系比较大的则详写,反之则略写。)4、找出文中详写略写的部分。三、我能品: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1、小组讨论: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2、分析人物 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 “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又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四、我能用1、理解词义,找出、理出相应的成语。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 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深谋远虑2、谈谈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试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原因。五、 课堂小结六、达标检测(一)、基础知识。1、 给下面的加点的字注音。刿( ) 间( ) 弗( ) 徧( ) 帛( ) 孚( ) 辙( ) 轼( ) 竭( ) 靡( )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句子。(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_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 。 (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_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神情与苏、黄不属 C.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D. 属予作文以记之4、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一文选自史记庄公十年。B. 曹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C.曹刿论战一文的作者是曹刿。D.曹刿论战一文中所记叙的战争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5、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B. 曹刿论战有的选本题作齐鲁长勺之战。C. 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 D. “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6、翻译。(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_(二)曹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和_。2、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3、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_,_,_。4、这段文字写的重点是什么? 答:_5、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描写人物的方法是( ) A.肖像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侧而描写6、读完这段文字,曹刿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又何间焉 立有间 B. 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 C. 肉食者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 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七、课下作业:1、朗读并背诵课文。2、整理本课的古汉语常识:字词及句式等。附:检测题答案(一)、基础知识。1、gu;jin;f;bin;b;f;zh;sh;ji;m。2、(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4)一鼓作气3、选A,A属的意思是类,类别。B属的意思是类似。C属的意思是主管。D属的意思是嘱咐。4、D 5、A6、(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