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仿写入手,提高聋生的习作能力一、什么是仿写仿写,就是模仿例文进行习作的方法。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 因此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例文进行分析、理解和仿写,让学生学会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能,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所以仿写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是阅读和习作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能较快地掌握写作的一种有效方法。二、聋生仿写的必要性1、打破聋生手语局限聋生因为失听,用手语表达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一个简单的手势,既可以表情达意,也可以表示很长的一句话,这就造成聋生写词、写句前后颠倒,不连贯,句序混乱,意思含糊,聋生的阅读和表达普遍很低。所以聋生的习作问题,是困扰教师和家长的最大问题。但作文又是聋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主要方式,是他们融入社会的重要工具。聋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是聋校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聋校语文教师要扬长避短,根据聋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善于模仿的特点,进行仿写训练,提高聋生的写作能力。 2、搭建习作与课文教学联系的平台。有的语文老师讲课只是讲课,作文只是作文,甚至学校领导在安排教学时,阅读和作文竟然由不同老师来教,这样两者之间更加脱节。对于课文,教师逐一钻研,潜心体味:从句段到篇章,从大意到中心,从分析到归纳。备课不可谓不细,讲析不可谓不精。模式呆板,单调,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隔靴搔痒,不切实际。在新课标的感召下,我们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搭建起一个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平台,那就是对课文进行针对性仿写,让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3、激发聋生写作兴趣,消除畏惧心理。聋生生活面较窄,加之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局限,写什么,如何写,无从下手,习作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仿写无疑给聋生习作练习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途径。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仿写训练,学生习作时就有可参照的对象,消除聋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通过仿写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原来写作文并不难,就是用自己的话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做过的事记下来。在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蒙在作文上的那层神秘的面纱就被揭开了,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激发了他们写作文的浓厚兴趣。4、降低习作的要求,给学生成功的喜悦面对刚刚学写作文的学生,为了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尽快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我们切忌要求过高。要适当降低作文的要求,为学生创造一个缓慢前行的学习梯度,以使学生每前进一步,回过头来都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体会到成功地喜悦。三、聋生如何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仿写1、以点促面加强小练笔训练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要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处理教材留下的空间。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好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作文教学,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练笔一直被认为是“读写结合”的最有效的载体。不管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每一篇总能寻找到一个小练笔的“抓手”来。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仿写。2、读写结合进行仿写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这一论断告诉我们,在语文学科中,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之间密切的联系。老师在讲析每一篇课文时,不仅要让学生们弄明白课文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还要知道作者是使用哪些词句,按什么顺序,采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这样学生写作文就有了样板,抓住一点,强化了写作的技巧。日积月累,学生定能在“我手写我口”的独立作文中运用自如。 3、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进行仿写。习作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表现,在练习仿写时应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首先是用句子表达,然后是段落,其次是整篇文章。开始着重训练学生的片断写作能力(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文章的开头、结尾方法)。再训练一些谋篇布局、选材、衔接过渡、呼应等一些技巧。从范文的标题、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语言文字到作文材料等都可仿照写作。好的例文,它的词汇、句子应该优美、生动。就要从句子入手,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学习、仿写课文或其他文章中写得整齐优美的句子,使学生从中学会运用各种手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准确。如经常这样练习仿写,学生在写句子时就会自觉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采用各种句式,努力把句子写生动、优美,从而提高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第二段百草园景物的描写精妙无比,点面结合,详略得当,有动有静,抓住事物的特征,准确使用语言,采用多种修辞方式,绘形、绘色、绘声,巧妙运用关联词,可以进行片段描写训练,让学生做“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造句。对雪地捕鸟的描写,既生动又实在,连用的系列动词突出了百草园的“趣”。因此,扣住“趣”来启发学生,进行段落仿写,可以写课余游戏”,如跳牛皮筋、“老鹰抓小鸡”、“斗鸡”、“荡秋千”,等等,再用准确的动词表现“趣”。还可以进行仿写篇的练习,朱自清的春写经散文的经典,先让学生在欣赏全文的基础上,仿写秋,学生冷静仿写出了这样的文章:秋盼望着,盼望着,随着成群大雁的南飞,秋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是阳光灿烂的样子。果子熟了,秋虫叫了,天气凉了。小草偷偷地像老年人样无精打采地垂下了头。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我们学校后面的健身区活动的人真多,有的打太极拳,有的下象棋,有的踢毽子,真是丰富多彩的秋日生活图。梧桐树、法桐树、银杏树、柳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叶子纷纷扬扬地从树上落下来。一片片金黄的树叶像蝴蝶似的翩翩起舞,马路上铺满了金黄的落叶,像一条金色的大路,引导人走向金色的明天,金色的未来。花坛里的花儿都凋谢了,只有很少的月季花在开着。闭了眼,花坛里仿佛还呈现着夏季时五颜六色的月季花,给人们带来美得享受。秋天来到果园里,葡萄熟了,仿佛一串串的紫项链。金黄色的香蕉,挂在树上,好像黄月亮。柚子也不甘示弱地在树上高昂着头。秋天像一个成熟的女人,使农民收获得丰富。秋天像一个耐心的老伯,她等待着。这样的仿写作文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写作的同学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为他们爱上写作起了和好的作用。4、仿写例文一篇文章如何构思才能成篇?一个观点如何阐述才能清楚?一个事物如何介绍才能一目了然?写作未能入门的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常常是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例文,模仿例文,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选择的例文应当与训练点相一致。例文可以是课本中的,也可以是课本外的。例文选出来了,关键是如何读,对于课外选文,宜于指导学生分两步读:第一步,看文题,自我构思。要求学生看过题目后,不忙于看内容,而是想一想,在头脑里构思,或写成简要的提纲。第二步,读范文,分析比较。要求学生仔细认真研读范文,体会范文是怎样构思,如何成文的,并列出阅读提纲,然后与自己的提纲比较,找出差距,初步懂得应该怎样写。四、仿写需要注意的问题1、仿写时主要是仿例文的写作方法和顺序,决不能照抄内容,也不能改头换面,文章的题材自己要重新选择。2、写前要认真研读例文,理解内容,总结出例文的写作结构和方法,然后再仿照它考虑自己的选材、布局和表达。3、仿写的题材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千万不能生生搬硬套。作文还是要说真话,诉真情的。强调是什么写什么,想什么说什么。4、当学生掌握了一定写作技巧,有了一定写作能力之后,就不能在仿写了,应该作到“我手写我口”、“我手诉我情”,放开手脚写自己的作文了。总之,在阅读中进行仿写,我们不光要让学生知其然会“照着葫芦画瓢”,更应使他们知其所以然会“照着葫芦不画瓢”。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作点拔、授规律,引导学生从模仿中跳出来,交给他们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让他们登堂入室,真正把学到的东西化为自己的,在写作实践中去灵活运用,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1、仿写作结构。在教赵州桥这一课时,通过阅读教学,重点理解了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理清了写作结构:作者先总的介绍了赵州桥外观上的特点,再具体有重点地介绍赵州桥的形状构造上的设计特点,在介绍赵州桥美观时,又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引出,具体介绍了赵州桥石栏板上的精美图案。这样的写法使文章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影象。学了这一课后,我带同学们参观了我市街心公园里的钟楼。聋生通过观察,仿照课文围绕过渡句“钟楼不但奇特,而且美观”,先介绍了钟楼的外形构造特点,在具体介绍了夜晚灯光下的钟楼和街头的人群,最后用一句“看到这一切,我好象看到了城市更加美好的未来。钟楼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作结,描写内容具体,用词适当,层次清楚。仿写,降低了习作难度,学生一改过去怕写作文的习惯,作文兴趣浓,作文效率高。 2、仿写作顺序。例学了颐和园一课后,我指导聋生仿照这一课的“按地点转移的游览顺序”这个写作顺序,仿写香山真美啊一文。我班陆玲同学的习作在市报的伴我成长版发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3、仿描写手法。聋校语文教材十八册基础训练四上有这样一题:读下面一段话,说说哪些语句写的好,好在哪里。我爱春雨,那一滴滴的雨点,像一粒粒闪耀着白光的珍珠;那雨帘是那么密,它给群山披上了蝉翼般的白纱;那雨虽小,却洗去了冬天的积垢,描绘着春日的新姿,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这一段文字的要求只是让学生了解比喻、拟人在文中的修辞作用,我认为是不够的。因此,在完成了作业要求后,我要求学生仿照本片断的描写手段,写几段话。有一学生写道:“我爱秋风,那凉丝丝的风,让我们感觉到好像温柔的秋姑娘来到了,它吹得黄叶像个蝴蝶一样翩翩起舞;那凉丝丝的风,染黄了田野,吹熟了果实,告诉人们丰收的季节到了;那凉丝丝的风,像母亲的手一样,轻柔地抚摸着人们丰收喜洋洋的脸庞。我爱冬雪,那一片片洁白的雪花,犹如一朵朵绽开的梅花洒落人间;那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大地上一层棉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职称-福建-福建教师职称(基础知识、综合素质、高中音乐)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药流通行业2025年供应链优化与成本控制政策建议及优化路径研究进展报告
-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龙眼种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下半年陕西事业单位招聘(各市)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玉米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江西九江市职业学校教师招聘4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山西临汾尧都区社区工作者招聘60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静脉氧化应激与代谢-洞察及研究
- 2025云南昆明市盘龙区财大附中聘任制教师招聘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4年重庆永川区招聘社区工作者后备人选笔试真题
- 留疆战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西方经济学》(下册)课程教案
- 费森CRRT设备操作流程-CVVH
- 智能渔业养殖系统开发合同
- 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第5章-系统模型课件
- LY/T 1828-2009黄连木栽培技术规程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清单五篇
- X射线衍射课件(XRD)
- 常见皮肤病的种类及症状图片、简介大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