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基于实测的中央空调系统风机选型和节能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页 摘要 对6 个中央空调系统的8 台风机运行工况进行实测,根据实测数据计算风机运行工况 下各参数,将风机的设计流量和运行工况的流量、额定工况效率和运行工况的效率分别进 行比较,进而进行节能分析。 实测与分析表明,中央空调风机普遍存在选型偏大的问题,相对于设计风量,风机额 定工况风量平均增幅为9 1 4 ;相对于风机合理全压,额定工况全压平均增幅为9 3 8 8 。 显然,额定工况风量与合理风量之间的偏离幅度较小,额定工况全压相对于合理全压的偏 大程度严重。可见,由于系统水力计算不够准确或风机全压富余量过多,使得全压偏大, 是风机选型严重偏大的主要原因。 风机选型严重偏大的结果,是风机运行工况会严重偏离合理工况,风机实际风量普遍 严重偏大。与设计风量相比,风机实测风量平均增幅为2 3 4 7 。运行风量偏大使得风机能 耗增加,若合理选型,风机能耗平均可减少5 3 5 9 。如果以节流的方式使系统实现设计流 量,则相对于当前工况,风机能耗平均可以减少7 4 。 关键词:中央空调;风机;运行实测;合理选型:节能分析 第1 i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e i g h tf a n so ft h es i xc e n t r a la i rc o n d i t i o n i n gs y s t e m sa r et e s t e do no p e r a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m e a s u r e dd a t a ,w ec a l lc a l c u l a t e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p a r a m e t e r so ff a n c o m p a r e d t h ea i rv o l u m eo f d e s i g nc o n d i t i o n sa n do p e r a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e f f i c i e n c yo f r a t e dc o n d i t i o n s a n do p e r a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 s ,w ec a nm a k ea ne n e r g ya n a l y s i s t e s t i n ga n da n a l y s i ss h o wt h a t ,t h ef a n so f t h ec e n t r a la i rc o n d i t i o n i n gw i d e s p r e a de x i s tt h a t t y p es e l e c t i o na r eg r e a t e rt h a nt h ef a n so fs y s t e mr e q u i r e d c o m p a r e dt ot h ed e s i g nc o n d i t i o n ,t h e a i rv o l u m eo fr a t e dc o n d i t i o n sa l eg r o w t hf o r9 14 o na v e r a g e c o m p a r e dt or e a s o n a b l e 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f u l lp r e s s u r e so fr a t e dc o n d i t i o n sa l eg r o w t hf o r9 3 8 8 o na v e r a g e o b v i o u s l y ,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o fa i rv o l u m ea r es m a l l e rw h i l ef u l lp r e s s u r e sl a r g e rb e t w e e nr a t e da n do p e r 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 v i s i b l e ,t h em a i nr e a s o n sa r et h es y s t e mh y d r a u l i cc a l c u l a t i o nw a sn o ta c c u r a t e e n o u g ho rf a nf u l lp r e s s u r e so v e r m u c h a n d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i sp h e n o m e n o na r et h a tf a nr u n n i n gc o n d i t i o nw i l lg r a v e l yd e v i a t e s f i o mr e a s o n a b l ec o n d i t i o n c o m p a r e dw i t hd e s i g n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g r o w t ho fa i rv o l u m ei so n a v e r a g e2 3 4 7 i fr e a s o n a b l es e l e c t i o n ,t h ee n e r g yc o n s u m p t i o nc a nr e d u c e5 3 5 9 i fu s i n g t h r o t t l i n gt oa c h i e v ed e s i g nf l o w ,t h ef a ne n e r g yc o n s u m p t i o nc a n r e d u c e7 4 o na v e r a g e k e y w o r d s : c e n t r a la i rc o n d i t i o n i n g ; f a n ; r u n n i n gt e s t ; r e a s o n a b l es e l e c t i o n ; e n e r g y - s a v i n ga n a l y s i s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页 第一章绪论 1 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 1 研究背景 鉴于目前能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我国“十一五规划纲领提出“节能减排 的重大举 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指出“节约资源是基本国策,实施节约与开发并 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奠定 坚实的基础。其中,“节能 主要是指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每个环节,有效、合理地利用 能源,降低消耗,抑制浪费。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建筑能耗占在社会综合总耗能2 7 , 而且以每年1 的速度增长【i 】。在近4 0 0 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超过9 5 的建筑为高能耗 建筑;每年新建的近2 0 亿平方米的城乡房屋中,有8 0 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按现有建设 速度,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从现在的2 7 6 上升到3 3 以上。在这些建筑中, 特别是用于商业、服务行业的公共建筑,由于使用功能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大多采用中央 空调来保证室内环境的要求,在整个建筑总能耗中,中央空调系统能耗约占4 0 6 0 t 2 1 。按 上海和重庆的相关统计,中央空调的用电量分别占全市总用电量的2 3 和3 1 1 。因此中 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偏高成为建筑节能的重要阻碍。伴随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供应的“ 日渐紧张,如何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和空气品质日趋严格的要求,同时积极响应国家节能 号召降低能源消耗,最大限度的降低空调能耗,是一个重要课题。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能源消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空调冷热源、水泵和风机等动力 输送系统、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目前大量的研究和实验都侧重于冷热源和水泵耗能上, 对于风机耗能在考虑节能时被忽视,主要原因在于风机系统较为分散、单机运行效率低, 节能效果不如其它设备明显。中央空调系统中风机主要包括空调风机、其它送风机、排风 机等,这些设备的耗电量占空调系统耗电量的比例是很大的,相关统计资料表明,建筑 能耗构成中风机耗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3 l ,详见下表1 1 。 表1 1 建筑能耗分布 负荷类型冷水机组电梯、办公照明风机水泵 耗能比例( ) 2 92 52 11 69 在建筑中,风机系统的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1 5 2 0 ,目前国内风机的平均设计效 率为7 5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风机系统的运行效率仅为3 0 ,比国外约低2 0 。所以, 加强风机系统的节能管理,提高风机系统的运行效率,是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的一项重要内 容。 目前,暖通空调在民用建筑中大量运用,空调技术正逐渐成熟,但中央空调行业风机 能耗大、效率低,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2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 、风机选型不当,风机运行工况严重偏离高效区,导致风机效率降低,大大增加输 送能耗。 风机选型时,简单的按照风量、风压,参照生产厂家产品样本选择。样本的性能参数 根据特定条件确定,在实际使用情况不同时,风机的实际性能曲线就会发生变化,若不注 意不同条件下参数之间的转换,将会导致风机运行工况偏离高效点。同时,由于设计周期 的限制及管道局部阻力部件阻力系数选取的准确度,设计人员往往对管路水力计算进行估 算,导致最终确定的风机全压偏大。 2 、风机的配套电动机容量选取过大,造成输配能耗的增加。 在设计中,考虑到管道可能漏风的问题,一般会在系统所需风量、风压的基础上乘以 一个安全系数,来确定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又由于风机的功率和风量、风压成正比。风量、 风压过大,肯定导致高功率,造成电能浪费。 3 、管路设计不合理,增加了管网阻力,增加能耗。 在设计中,管路布置不合理,不但会增加阻力、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还会造成风机 的进出口条件差,使风机效率大大降低,影响风机性能的发挥。 4 、风机用阀门消耗动力设备多余的能量,降低风机的调节效率,造成无谓的能量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在追求利用新技术、新能源实现节能的同时,对于传统输配能耗 特别是风机能耗方面的重视程度正不断加强。因此,全面了解目前风机的运行状况,分析 能耗大的原因,统计实际能耗,并针对采集的数据作具体分析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1 1 2 研究意义 1 、通过对中央空调工程风机运行工况的大量实测调查,以了解风机的实际流量和能 耗相对于设计流量的偏离程度。 2 、在实测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确定风机的合理工况,并通过风机额定工况与合 理工况的对比,分析风机选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 3 、通过风机实测能耗与合理工况能耗的比较,分析由于风机选型不当所造成的能耗 增加的程度。 4 、对于实际流量大于设计流量的系统,通过计算节流至设计流量的风机能耗变化。 通过以上工作达到如下目的:以实测结合计算所得到的量化结果,指出风机选型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以引导和推动风机的合理选型;说明风机的正确选型对风机节能的 重要性,以提高人们对风机正确选型的重视程度;指出对现有系统,有没有既能实现设计 流量,又可以减少能耗的技术措施,以指导运行。 1 2 通风机在通风空调工程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1 2 1 通风机的发展及其分类 风机是利用外加能量输送气体的流体机械总称,风机系统一般由风机、电动机、驱动 系统、输送管道、控制和调节装置组成,是制造流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按排气压力高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 页 低,风机分为压缩机( p 1 9 6 l o a ) 、鼓风机( 1 5 k p a p q 2 ,而q i + q 2 = q a ,也就是q 爿 q l + q 2 。即并联运行时 单机能力未完全发挥,并联后总流量小于各单据运行时的流量和。一般而言,两机并联增 加流量的效果并非任何情况下都是用,只有在管路曲线较平坦即管路压头损失小的系统才 明显。 2 ) 由图看出,q 。 幺,q : 见,只 只,最 只,可知分别单独运行是的流量和压力均 小于联合运行的流量和压力。这种压差是由并联运行所增大的流量,引起的流动损失造成 的。 3 ) 并联运行是都一定经济合理,需要通过研究各机效率而定。图中,在管路性能曲线 c e 下,联合运行时各机工作点d 。和d :对应的效率为e 。和e 。这是风机1 在最高效率点e 下工作,而另一风机2 则偏离了最高效率点运行。如将管路性能曲线改为c e ,风机1 的 工作点d 。所对应的效率e 。低于其最高效率,风机2 则在最高效率e :下运行。 因此,并联运行工作时,管路特性曲线越平坦,总流量越接近单机运行时的2 倍,工 作能力越好;但风机的性能曲线应陡一些,这样更能有效地达到并联增加流量的目的,因 第1 2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风机的性能曲线越平坦,其总流量反而小于单独工作时流量的2 倍;此外,并联台数越 多,所能增加的流量越少,即每台风机输送的流量减少,故要合理设置并联台数,并联台 数过多并不经济。 2 3 离心式通风机工况测试的原理与方法 2 3 1 概述 空气在风管中流动,管内空气与管外空气会存在压力差,这个压力由风管内壁承受, 称为静压p j ;而空气在风管内流动产生动能,形成一定的动压p d ,用公式表示为:只= p y 么, 动压的方向是气体流动的方向。动压与静压之和称为全压p 。 2 3 2 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的测定 一、测定位置的选择和测定点 1 、测点位置的选择 通风管道中风速及风量的测定,是通过测量压力换算而得的。测试管道中气流的真实 压力值,除正确使用压力仪器外,合理选择测量断面、减少气流扰动对测试结果又很大影 响。 测量断面应尽量选在气流稳定、扰动少的直管段上,可以减少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当设在三通、弯头等阻力部件前时,应保证两者间的距离大于2 倍管道直径,或在阻力部 件当测量现场因实际情况难于满足要求时,测量所选断面位置离阻力部件的最小距离应不 小于管径的1 5 倍。另外,调节阀的前后应尽量避免布置测定断面。在动压测定过程中时, 如发现该测点出现零压或负压,表明该处气流不稳定,不能作为测点断面。 1 、测试孔和测点 管道内,速度和压力分布是不均匀的,为较准确地得到管道内的参数,须在同一断面 上选取多个测点,再求出该断面的平均值。 1 ) 圆形风管 对于圆形风管,在同一断面上将风道截面分成若干个等面积的圆环。 2 ) 矩形风道 对于矩形风道,将风道截面划分为若干个等面积的小矩形,并尽可能地接近正方形, 小截面的边长约为2 0 0 咖左右,测点位于各截面的中心。测点布置图如图,根据现场操作 的方便程度,可将测孔选择丌设在风管的长边或短边。 二、风道内压力的测定 风压的测定主要测量三个参数:全压、静压、动压。因三者之间存在关系,一般只测 全压和静压就能计算出动压。可选用毕托管与压力计配合测试压力。毕托管是测量风压的 一次仪表,用来传递风管内的压力,它有全压和静压两个测孔。风测全压的孔口是迎着风 道中气流的方向,测静压的孔口应垂直于气流方向。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3 页 测定前,须根据测定断面为风机的吸入段还是压出段,以及所测压力是静压、全压还 是动压,将毕托管与压力计正确连接,再根据测点位置依次测量,并记录数据,最后计算 各断面的平均压力。计算断面上的平均动压时,通常按均方根;当各点动压值相差不大, 也可用算术平均值计算。因工程现场常为较大风管,在测量动压时有出现某个测点动压值 读数为零值或负值的情况,表明该断面气流不稳定,产生涡流,但断面流量并未改变,在 计算平均动压时,应将负压作为零值处理,测点总数包括动压为负或零值的全部测点。 三、风管内风速、风量的测定 通过测量仪器可以直接读取断面风速,再根据平均风速可得该断面上的平均风量: q = v a x3 6 0 0 ( m 3 h ) 式中a 管道断面积,m 2 。 气体在管道内的流量、流速与大气压力、气流温度有关。当管道内输送的不是常温气 体时,应同时给出相应的气流温度和大气压力。 2 3 3 风机性能曲线的测定 一、动压p d 、风量q 的测试 由3 1 2 可得要测定的动压和风量。 二、风压即全压p :p = 只+ 1 1 5 只,考虑到从风机出口到所选断面测点存在压力损失,用、: o 1 5 只加以修正。 三、功率n ,常指输入功率,即原动机传到风机轴上的功率,称轴功率,在测试中我们选 用电功率表直接读取。 四、效率r l 风机的输出功率即有效功率n 。,表示单位时间内气体从风机中取得的实际能量,等于 风压和流量之积。 效率表示输入的轴功率被气体利用的程度,用公式表示如下: n。pxq r 2 育2 。3 6 0 0 xn 2 4 本章小结 本章以通风机基本理论为基础,引入通风机几个重要性能参数:风量、风压、轴功率、 效率,为风机运行实测做准备,利用相关仪器仪表测试风机实际运行状况,记录风速、全 压、静压、电功率等数据,以计算运行工况下各参数。 同时本章介绍了风机运行的理想性能曲线和实际性能曲线,在不同的管路系统中,风 机运行状况会不同程度的偏离理想性能曲线,要准确的了解风机实际运行状况,必须对风 机实际性能曲线和管路系统的性能曲线进行分析,找出风机实际运行工作点,当风机与系 第1 4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统匹配不当时,通过风机重新选型、改变风机转速、节流调节、风机联合运行等不同方式 进行调整,使设备与管理相匹配。 为了更好的为实测做准备,本章对风机实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作简单介绍,其中,实 测过程中测定位置的选择和测点的分布极为重要,测量断面尽量选在气流稳定、扰动少的 直管段上,可以减少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且管道内,速度和压力分布是不均匀的,为 较准确地得到管道内的参数,须在同一断面上选取多个测点,再求出该断面的平均值。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5 页 第三章中央空调风机运行工况实测 2 0 1 0 年1 月至2 0 1 0 年9 月,我们调查了武汉地区的多个暖通空调工程,对冬、夏季 空调运行系统中风机运行状况进行能耗测试,了解其运行状况,总结出目前我国暖通空调 工程中风机系统运行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引起设计人员及后期运行管理人员的注 意,以便在设计阶段进行合理设计,在运行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造,减小风机输配能耗。 实测具体测试步骤如下: 1 、记录空调机组铭牌参数。 2 、选择风机断面,测量断面尺寸,按等面积法划分测点,并绘制测点分布图。 3 、用毕托管、多功能测量仪或s w e m a a i r 3 0 0 在每个测点测试管内温度、湿度、风速、 压力( 动压、静压、全压) 。 4 、用电功率表测试风机实际运行功率。 5 、绘制表格,将测试数据整理填入表格 3 1汉口某家装市场空调工程 3 1 1 项目简介 该工程是位于武汉市的一家大型家装建材市场,全区分为a 、b 、c 、d 、e 、f 等多个 片区,全区内均设置中央空调系统,被测试机组是位于a 区二楼灯饰区的组合式空调器。 实测机组内为两台风机并联运行。 l 、测试时间为2 0 1 0 8 5 。 2 、机组选型用设计参数:q 。= 9 4 0 0 m 3 h 3 、被测试机组参数,见表3 1 。 表3 1 机组参数统计表 型号 冷量k 1 风机功率k w电流a电压v频率h z风量m 3 h全压p a a r 2 0 - 6 r i o h1 7 2 62 5 26 8 x 2 3 8 05 02 0 0 0 05 0 0 4 、测点断面分布见图3 1 、3 2 : 图3 1 :压出端测点断面分布 图3 2 :吸入端测点断面分布 第1 6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1 2 实测结果 实测结果见表3 2 至表3 4 。 表3 2 风机压出端测试结果 。参裁 温度湿度风速静压动压全压 。 备注 测点 t ( )由( )v ( m s )p j ( p a ) p d ( p a )p ( p a ) l2 0 21 8 21 0 5 88 89 51 8 5 22 0 11 8 2l o 1 l8 88 81 7 8 32 01 8 3l o 2 59 3 9 0 1 8 2 4 2 0 11 8 3i o 7 89 39 81 8 2 52 01 8 21 0 7 89 29 81 8 0 62 0 11 8 41 2 7 28 51 3 02 1 5 7 2 0 1 1 8 51 4 0 07 01 5 42 2 5 8 2 0 1 8 51 1 5 48 51 1 0 1 9 8 92 01 8 5l o 1 l7 58 81 8 5 1 02 0 11 8 51 0 9 l9 21 0 01 9 8 平均值 2 0 0 71 8 3 61 1 1 7 88 6 11 0 5 11 9 2 8 表3 3 风机吸入端测试结果 参数 温度湿度风速静压动压全压 备注 测点 t ( )巾( )v ( m s ) p j ( p a ) p d ( p a )p ( p a ) l2 8 22 1 1o 8- 4 1 51 2- 4 1 5 22 8 22 0 914 10 54 1 32 82 0 。81 3- 4 2 52- 4 0 42 8 1 2 11 1 - 4 1 1 - 4 0 5 52 8 2 0 91 - 4 21 5- 4 1 62 82 0 8o 5 54 20 5- 4 0 5 72 7 92 0 74 3- 4 3 81 42 8 82 7 92 0 72 8 4 1 5 9 53 1 5 92 7 9 2 0 8 3 9- 4 3 6 1 2 - 3 0 1 02 7 92 0 73 54 1 81 0 83 0 1 l2 7 92 0 81 2 5- 4 3 61 2- 4 1 8 1 22 82 0 72 8- 4 81 13 5 5 1 32 7 92 0 71 8- 4 3 5 - 4 1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7 页 1 42 82 0 72 64 61 0 - 3 6 5 1 52 7 92 0 81 5- 4 5 26- 4 0 平均值 2 7 9 92 0 8 12 0 l 一4 3 1 0 5 7 5 - 3 7 2 5 表3 4 风机功率测试结果 工况相数 交流电压v交流电流a 频率h z 有功功率k w 单 2 2 8 31 0 0 75 0 01 6 1 总两 2 2 8 31 0 0 85 0 0 1 6 0 2 2 8 1 1 1 o 4 9 9 1 5 9 3 1 3 风机运行工况参数 1 、风机全压计算 选定断面1 - 1 、2 - 2 ,列能量方程如下: = 昱一暑+ ( 巴n 2 + 参笔三) 式中:昂罡一吸入段、压出段测点全 压平均值;单位:只 己肌2 一两断面间沿程压力损失; 一局部阻力系数之和; ,一断面2 处平均风速。 1 ) 沿程压力损失计算 查文献2 0 得如下数据: 对矩形风道g x b = 1 6 0 0 x 4 0 0 , 公称直径d 。:呈噜:0 6 4 m , 口十d 管内风速1 1 1 8m s ,查表1 1 2 - 3 得, 单位管长沿程摩擦阻力 p 。= 1 8 5 p m , f ”ff 目风 图3 3 :测试系统草图 p m ,i 2 = 卸。x l = 1 8 5x 5 = 9 2 5 只 2 ) 局部压力损失计算 第1 8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根据系统图,可知阻力部件有设在空调机组内的双进风风机,静压箱,突缩,其局部 阻力系数列于下表: 表3 5 局部阻力系数统计 阻力件名称静压箱毛一 设在柜内的进风风机毛。 突缩写。 毛 阻力系数 0 40 4o 3 71 1 7 局部压力溅 戋了0 1 , , 2 = 1 1 7 2 半_ 1 5 吧 3 ) 风机全压计算 c = 最一日+ ( 岛t - 2 + 2 氏譬) = 1 9 2 8 - ( - 3 7 2 5 ) + ( 6 8 5 + 1 5 0 ) = 3 8 6 9 乞 2 、风机风量计算 系统运行总风量 q = 1 1 1 8 x 1 6 x 0 4 = 7 1 5m 3 s = 2 5 7 4 0m 3 h 该空调机组为两台风机并联,根据风机并联运行工况点,可知单台风机运行风量相差 不大,可视为单台风机承担风量相同,即 包= = 2 5 7 = 1 2 8 7 0m 3 h 3 、风机功率计算 根据表3 5 ,风机运行总功率 札= 1 6 1 + 1 6 0 + 1 5 9 = 4 8 0 k w 单台风机运行功率 4 、风机效率计算 风机运行效率: 风机额定效率: 札= = 4 8 _ 2 4 0 k w 刀:生:1 2 8 7 6 0 0 x 3 8 6 9 :5 7 6 3 1 0 0 0 n 5 、本工程不同工况数据统计 770:丽qopo:2000矿033600 x 5 0 0 :6 7 7 5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9 页 表3 6 各工况数据统计表 工况风量m 3 i l全压r功率k w效率 设计 9 4 0 0 额定1 0 0 0 05 0 0 2 0 5 6 7 7 5 运行 1 2 8 7 03 8 6 92 4 0 5 7 6 3 3 2 某休闲会所馆空调工程 3 2 1 项目简介 该工程是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一休闲会所馆,全馆内设中央空调,由相邻大楼机房制冷 机组内供冷,由被测机组提供新风负荷,机组内三台风机并联运行。 冬季:大气压力b 一2 8 p a ,室内温度值t n = 1 6 8 c ,相对湿度3 8 1 1 、测试时间为2 0 1 0 1 2 l 2 、机组选型用设计参数:q = 1 3 9 3 3 m 3 h 3 、被测试机组参数,见表3 7 。 表3 7 机组参数统计表 型号 冷量k w 风机功率k w电流a电压v频率h z风量m 3 h全压p a 静压p a f y - 4 5 u g 4 5 26 31 3 5 7 33 8 05 0 4 5 0 0 0 9 3 06 9 0 d r 5 、测点断面分布见图3 4 、3 5 : 图3 4 :吸入端测点断面分布 图3 5 :压出端测点断面分布 3 2 2 实测结果 实测结果见表3 8 至表3 1 0 。 第2 0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3 8 风机吸入端测试结果 参数 温度湿度风速静压动压 全压 备注 测点 t ( )巾( ) v ( m s )p j ( p a ) p d ( p a )p ( p a ) l1 7 52 8 20 4 53 oo 53 7 21 9 42 9 11 55 90 86 5 32 0 52 7 31 15 4o 76 1 42 0 92 8 81 85 51 67 o 52 0 62 8 20 8 - 4 o 9 4 8 62 1 32 7 91 9- 51 26 3 71 6 12 6 92 25 5o一5 2 吸入段 81 6 42 7 12 35 71 - 26 8 91 82 7 22 5 54 83 07 5 1 01 9 62 7 72 84 85 5- 1 0 l l1 9 72 6 92 55 42 87 o 1 22 02 6 736 41 58 o 平均值 1 9 12 7 71 9 15 11 6 46 6 表3 9 风机压出端测试结果 参数 温度湿度风速静压动压全压 备注 测点 t ( )巾( )v ( m s ) p j ( p a ) p d ( p a ) p ( p a ) 11 8 83 39 1 11 7 21 3 73 0 9 21 7 83 3 51 2 o o1 6 51 3 5 3 0 0 3 1 9 52 8 41 0 3 31 5 41 6 03 1 4 41 8 92 9 。61 2 7 81 3 21 6 93 0 1 51 8 92 6 89 1 01 5 51 0 33 5 8 61 9 43 3 19 8 11 8 01 5 03 3 0 压出段 71 9 93 2 59 4 3 1 6 5 1 2 53 9 0 82 0 13 0 69 2 81 5 01 4 03 9 0 91 9 63 3 41 0 3 31 4 01 6 03 0 0 1 01 9 83 1 91 1 5 61 5 5 1 8 5 3 4 0 l l1 8 93 0 89 0 01 6 51 3 53 0 0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 l 页 1 22 0 53 2 49 4 31 6 01 2 53 8 5 1 31 6 53 0 69 2 81 5 01 4 03 9 0 1 4 1 7 9 2 9 8l o 3 31 4 61 6 0 3 0 6 1 51 8 23 1 61 2 8 31 4 51 7 03 1 5 平均值 1 8 9 83 1 2 01 0 3 l1 5 5 6 01 4 6 2 73 3 5 2 0 表3 1 0 风机功率测试结果 工况相数交流电压v交流电流a频率h z有功功率肼 单 2 2 6 82 4 5 5 0 5 2 4 总两2 2 6 8 2 4 6 4 9 95 2 6 2 2 6 22 4 64 9 95 1 8 3 2 3 风机运行工况参数计算 l 、风机全压计算 选定断面1 - 1 、2 2 ,列能量方程如下: :昱一鼻+ ( 2 + 磊竿) 尽昱一吸入段、压出段测点全压平均值; 乞l 2 一两断面间沿程压力损失; 毒一局部阻力系数之和; 1 ,一断面2 处平均风速。 查查文献2 0 得如下数据, 1 ) 沿程压力损失计算 图3 6 测试系统草图 矩形风道口6 :1 0 0 0 x 1 5 0 0 ,公称直径d 。:兰冬= 1 2 m ,管内风速1 0 3 1 m s , a+d 查表11 2 3 得,单位管长沿程摩擦阻力p 删= 0 7 2 p m , 巴i 2 = 卸朋xl = o 7 2 x 1 0 = 7 2 p a 2 ) 、局部压力损失计算 根据系统图,可知阻力部件有设在空调机组内的进风风机,静压箱,突缩,其局部阻 力系数列于下表: 第2 2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3 1 1 局部阻力系数统计 阻力件名称静压箱毛设在柜内的进风风机毛z 突缩毛。直角弯毛一毛 阻力系数 0 40 6o 3 7 3 = 1 1 1o 2 42 3 5 局部压力损失: 乞t p v 2 = 2 3 5 坐竽_ 1 5 。 3 ) 、风机全压计算 = 最一片+ ( 2 + 彭譬) = 5 0 2 - ( - 6 6 ) + ( 7 2 + 1 5 0 ) = 6 6 5 8 2 、风机风量计算 系统运行总风量q z = 1 0 3 1 x1 5x 1 0 = 1 5 4 6 m 3 s = 5 5 6 5 6 m 3 h 该空调机组为三台风机并联,根据风机并联运行工况点,可知单台风机运行风量相差 不大,可视为单台风机承担风量相同,即 q = = 5 5 6 5 = 1 8 5 5 2m 3 h 3 、风机功率计算 根据表3 1 1 ,风机运行总功率z = 5 2 4 + 5 2 6 + 5 1 8 = 1 5 6 8 k w 单台风机运行功率 c = = 1 5 - 5 2 3 k w 4 、风机效率计算 风机运行效率: 叩:盟:1 8 5 5 2 3 6 0 0 x6 6 5 8 :6 5 6 5 。 1 0 0 0 m1 0 0 0 5 2 3 风机额定效率: :而q o 瓦p o :2 0 0 0 而0 ;6 丽0 0 x 一5 0 0 :6 7 7 5 本工程不同工况数据统计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 3 页 表3 1 2 各工况数据统计表 上况风量m 3 h全压p 功率k w效率 设计 1 3 9 3 3 额定 1 5 0 0 0 9 3 0 0 05 0 5 7 6 7 3 运行 1 8 5 5 26 6 5 8 05 2 3 6 5 6 5 针对设计风量和额定工况、运行两种工况,将相关数据整理如下表: 3 3 某五星级大酒店空调工程 3 3 1 项目简介 该工程是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某五星级大酒店,集商务、休闲、餐饮、客房等服务于 一体,0 7 年年初投入使用,目前空调系统运行良好。 l 、测试时间2 0 1 0 7 7 2 、机组选型用设计参数:q = 1 8 0 0 0 m 3 h 3 、被测试机组参数,见表3 1 3 。 表3 1 3 机组参数统计表 型号风机功率k w电压v频率h z风量m 3 h全压p a静压p a s d k x 一2 0 b l s 3 3 8 0 5 02 0 0 0 04 8 04 3 1 4 、测点断面分布见图3 7 、3 8 : l 翌l 一一乒 工 垫q 鱼 i 图3 7 :吸入端测点断面分布图3 8 :压出端测点断面分布 3 3 2 实测结果 根据测点分布图,将运行数据整理并统计在表3 9 至表3 1 1 : 表3 1 4 风机压出端测试结果 数 温度 湿度 风速静压动压 全压 备注 测点 t ( )巾( )v ( m s ) p j ( p a ) p d ( p a )p ( p a ) l 1 9 01 71 1 51 2 01 4 52 7 5 压山段 第2 4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1 8 91 7 5l o 81 0 51 9 53 0 0 31 9 41 6 81 2 81 0 01 4 02 3 5 41 8 5 1 71 0 41 1 61 9 83 0 9 51 8 51 7 28 5 1 3 21 6 52 9 0 61 9 11 7 48 31 3 51 2 02 5 0 71 9 01 7 881 3 01 2 82 5 6 81 9 1 8 7 81 2 01 8 02 8 8 91 91 6 87 41 2 81 3 22 6 3 1 01 9 11 6 77 91 4 31 1 82 5 5 1 11 9 21 6 59 81 4 21 1 52 5 5 1 21 9 01 6 49 31 4 31 2 52 7 0 1 31 9 21 6 11 1 21 4 31 3 52 8 0 1 41 8 31 69 7 51 4 71 2 62 6 0 1 51 81 5 99 91 4 61 1 3 52 4 5 平均值 1 9 22 0 19 5 61 3 0 0 01 4 2 3 72 6 8 7 3 表3 1 5 风机吸入端测试结果 参数 温度湿度风速静压动压全压 备注 测点t ( ) m ( ) v ( m s )p j ( p a ) p d ( p a )p ( p a ) 12 6 81 9 45 8 0- 1 9 92 09 9 22 8 21 9 45 8 5一l l o1 8- 9 2 32 6 11 9 15 5 51 1 l2 6- 8 5 吸入段 42 5 4 1 9 15 7 5- 1 0 8 2 7- 8 1 52 8 21 9 6 6 2- 1 0 7 2 87 9 平均值 2 6 91 9 35 8 31 l l2 3 8- 8 7 2 表3 1 6 机组运行功率参数统计表 - t 况 相数交流电压v交流电流a频率h z有功功率k w 单 2 2 5 61 0 3 4 9 9 1 2 8 总两2 2 4 8l o 35 0 1 2 4 2 2 5l o 34 9 91 2 6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 5 页 3 3 3 风机运行工况参数计算 1 、风机全压计算 选定断面卜1 、2 - 2 ,列能量方程如下: = 昱一只+ ( :+ 磊竽) 式中:昂昱一吸入段、压出段测点全压平均 值,单位: 幺肌2 一两断面间沿程压力损失,单位: 六一局部阻力系数之和; 图3 9 测试系统草图 v 一断面2 处平均风速,单位:m s 1 ) 沿程压力损失计算 查文献2 0 得如下数据: 矩形风道口b :1 4 0 0 5 0 0 ,公称直径d 。:兰冬:0 7 3 6m ,管内风速9 5 6 m s , a+d 查表1 1 2 3 得,单位管长沿程摩擦阻力p 。= 1 0 8 p j m , 巴,l 2 = a p 埘l = 1 0 8 1 0 = 1 0 8 只 2 ) 局部压力损失计算 根据系统图,可知阻力部件有设在空调机组内的双进风风机,静压箱,突缩,其局部 阻力系数列于下表: 表3 1 7 局部阻力系数统计 阻力件名称 同风箱毛设在柜内的进风风机毛z突扩毛s 垂直弯毛t毛 阻力系数0 40 40 3 7 2 = 0 7 40 2 4 2 = 0 4 82 0 2 局部压力损失: 丁p v 2 - 2 0 2 半= 1 1 0 7 7 3 ) 风机全压计算 只= 最一只+ ( 岛+ 孝总譬) = 2 6 8 7 3 - ( 一8 7 2 ) + ( 1 。8 + l l o 7 7 ) = 4 4 7 5 只 第2 6 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风机风量计算 系统运行总风量q c = 9 5 6 x 1 4 xo 5 = 6 6 9 m 3 s = 2 4 0 8 2 8 m 3 h 3 、风机功率计算 根据表3 1 6 ,风机运行总功率m = 1 2 8 + 1 2 4 + 1 2 6 = 3 7 8 o v 4 、风机效率计算 风机运行效率: 刀:盟:2 4 0 8 2 8 3 3 6 0 0 x 4 4 7 5 :7 9 2 1 0 0 0 n o 1 0 0 0 x 3 7 8 风机额定效率: 吼:羔:面2 0 0 0 6 0 0 x 4 8 0 硼舭 5 、本工程不同工况数据统计 针对设计流量和额定工况、运行工况,将相关数据整理如下表: 表3 1 8 各工况数据统计表 工况风量m 3 l i全压p 4功率k w效率 合理 1 8 0 0 0 额定 2 0 0 0 04 8 03 8 8 9 运行2 4 0 8 2 84 4 7 53 6 2 8 2 8 3 4 某科技工业园区空调工程 3 4 i 项目简介 该工程是位于武汉市光谷工业园区,被测试机组为洁净空调机组。 1 、测试时间为2 0 1 0 7 3 0 2 、机组选型用设计参数:q ,= 1 6 5 0 0 m 3 h 3 、被测试机组铭牌参数,见表3 1 9 。 表3 1 9 机组参数统计表 风机功率k w电压v频率h z风量m 3 h 全压p a 5 53 8 05 01 7 2 8 0 8 0 0 4 、测点断面分布见图3 1 0 、3 1 1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 7 页 o o u _ ) 图3 1 0 吸入段测点断面分布图 图3 1 l 压出段测点断面分布图 3 4 2 实测结果 根据测点分布图,将运行数据整理并统计见表3 1 5 至表3 1 7 : 表3 2 0 风机压出端测试结果 参数温度湿度风速静压动压全压 备注 测点 t ( )由( )v ( m s ) p j ( p a ) p d ( p a )p ( p a ) 12 5 92 4 51 0 23 9 51 1 3 8 5 1 5 6 22 5 72 4 91 04 0 01 1 3 55 1 0 32 7 12 5 41 0 9 53 9 81 1 45 0 9 压出段 42 7 82 5 61 0 93 9 61 1 65 1 0 52 8 72 5 51 0 43 9 81 1 75 0 8 平均值2 7 0 42 5 1 81 0 4 93 9 7 41 1 4 8 65 1 0 5 2 表3 2 l 风机吸入端测试结果 参数 温度湿度 风速 静压 动压全压 备注 测点 t ( )巾( )v ( m s ) p j ( p a ) p d ( p a ) p ( p a ) l3 3 12 5 62 53 57 54 23 2 62 5 53 8- 36 54 5 33 2 12 5 44 6一1 56 55 5 43 1 6 2 4 33 5一1 8 6 5 5 53 1 62 4 66 0 52 85 54 8 63 1 42 4 16 83 57 54 5 吸入段 73 1 5 2 4 3 6 22 5 5 53 5 8 3 1 4 2 4 2 6 5 1 56 54 2 93 1 52 4 36 2- 154 1 0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六单元 第3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新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 2025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建设工程合同计价
- 葡萄膜炎课件
- 葡萄沟课件详解
- 2025标准化的餐饮技术合作合同
- 2025年饲用生物活性制剂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高性能计算合作协议书
- 营改增后增值税培训课件
- 2025年深海矿产资源勘探技术深海地质勘探技术产业生态研究报告
- 2025咨询合同协议不视为劳动合同
- 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 《护理伦理学》教学大纲
- 老年学概论(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完整版)Hamilton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第章课件绪论
- 大学体育:轮滑教案
- DB31-T 1380-2022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质量管理要求
- 景观生态学课件
- 常见天气系统课件
- 丁苯橡胶乳液聚合生产工艺
- 深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