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自然之道11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自然之道11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自然之道11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重点) 2、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三、教学过程导入:师:孩子们,大自然美丽无比,但也神秘莫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一起学习第九课,板书课题-自然之道。一:课前预习,认知反馈1、 按预习单自读自学:朗诵:这篇课文共( )自然段,文章是按照( )顺序写的。生字新词:读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借助工具书标上拼音,并多读几遍。幼龟 沙滩 侦察 嘲鸫 愚蠢 海鸥 鱼贯而出 争先恐后 响彻云霄 气喘吁吁 成百上千指导书写:愚蠢 (方法:中间一长竖,心字要托住)相关资料搜集有关加拉巴哥群岛的资料。搜集有关“自然之道”的知识。理解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你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起因:观察幼龟入海 幼龟遇险 经过 结果: 这篇课文讲了 ,告诫我们要 。2. 预习之后,你有没有读不明白的地方?3.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吧,相信学完之后,你们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二、自主探究,学情反馈思考:默读课文,用“-”画出我和同伴心情变化的句子,用“-”画出向导心情变化的句子并讨论为什么人物的心情会有这样的变化?遇到问题应该怎么自学(1.边读边想2.搜索重点3.圈画批注 4朗读感悟)三:展示交流,解疑反馈(方法:对比、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换位思考)1. 从哪里可以看出我们心情的焦急?学生画出相关句子。 理解“欲出又止”,踌躇不前”的意思。 可以删去“似乎”,将“挥”改不“伸”吗? 学生表演幼龟的样子,体会作者用词准确。【设计意图】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很多,而“演一演”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达到了加深印象,理解文本的目的。 朗读相关句子。2. 幼龟被嘲鸫威胁时,游客是什么表现? 分角色朗读第4段 游客为什么会这样做?(不了解大自然的规律,无知) 向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若无其事到极不情愿到悲叹)为什么向导会有这样的表现?(没有抵住舆论压力,没有坚持到底,没有胆量与错误的观点相对抗,板书“无胆” )3.龟群是怎样离开巢穴奔向大海的?画出相关句子。 理解“争先恐后”“鱼贯而出”的意思。 小练笔:想象一下,当小幼龟被送进大海时它会有何反应呢?它又会在心里对人类说什么?【设计意图】 薛法根老师说“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课文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么写的。”学文过程中,教师适当渗透一点写作的技巧很有必要4.幼龟被嘲鸫威胁时,游客是什么表现? 分角色朗读第4段 游客为什么会这样做?(不了解大自然的规律,无知) 向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若无其事到极不情愿到悲叹)为什么向导会有这样的表现?(没有抵住舆论压力,没有坚持到底,没有胆量与错误的观点相对抗,板书“无胆”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的丰富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这篇教材中,导游的行为是这则故事中的关键,在这里我刻意渗透一点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期待学生今后能有所感悟。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四:精讲点拨,矫正提升连接段意法:把各段的段意连接起来,稍加整理,概括出主要内容。(一):我和同伴及向导想观察幼龟离巢入海的情景。(二):我们就下了幼龟,却使更多的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好心变了坏事。(三):幼龟受到伤害,我们感到悔恨。 这三部分的段意连接起来,就能得到本文的主要内容:我和同伴及向导,结队来到加拉巴哥岛观察幼龟怎样离巢入海,我们拯救了一只被嘲鸫啄到的幼龟,结果使更多的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我们对此感到震惊。五:巩固训练,矫正达成 语文主题丛书斑驴的命运 ,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启示。 斑驴的命运 在南非从好望角到奥兰治的辽阔草原上,曾生活着一种前半身像斑马、后半身像驴的奇异动物,这种动物最初被人发现时,曾被误以为是斑马的一种。事实上,它们是一种陌生的动物斑驴! 为了能在草原上更好地生存,斑驴常常与牛羚、鸵鸟混群吃草,这几种动物组合之后,凭借鸵鸟的视力、牛羚的嗅觉、斑驴的听力,彼此取长补短,就能够有效地防御它们共同的敌人狮子! 由于肉质鲜美,斑驴一直是非洲人主要的猎食对象。不过,原始的狩猎方式并没有给斑驴以致命性的打击,真正给斑驴带来灭顶之灾的,是19世纪初期布尔人的到来。 布尔人是指到南部非洲殖民的荷兰人后裔,早在1652年就已侵入南非,成了这里的“主人”。但好景不长,1795年,随着殖民地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已成为地球上实力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军队的到来,布尔人被迫向北迁徙,于是便来到了斑驴的栖息地。 布尔人骑着马,利用火器和套索,大肆猎杀斑驴,然后剥下皮做成标本运到欧洲出售。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当时的布尔人大多以此为业,将他们所能看到的斑驴斩尽杀绝。 为了“拯救”已濒临灭绝的斑驴,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开始捕捉活斑驴运回欧洲,试图人工饲养繁殖。可惜,作为一种野生动物,斑驴生性桀骜不驯、宁死不屈,伦敦就发生过一起斑驴撞墙而亡的悲壮事件。 随着1878年非洲草原上最后一头野生斑驴被射杀,及1883年世界上最后一头被饲养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动物园中的雌斑驴在孤苦伶仃中死去,斑驴这种曾一度在地球上种群兴旺的动物已万劫不复。 斑驴灭绝100年后的1984年,美国科学家曾从一家德国博物馆所收藏的斑驴标本皮肤上获取足够的样本,成功地对其DNA序列进行了克隆。然而,这一成功离细胞和组织的克隆还很远很远,克隆的基因片断只占十万分之一,这意味着想克隆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