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i 内 容 摘 要 建筑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生产部门。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率不断提高。同时从与国民 生产总值的相关性和产业关联角度看,建筑业有其较为独立的方面。本文从供给 和需求角度分析了影响产业组织演变的原因,从产业组织的理论出发,提出以有 效竞争为目标模式。在具体到建筑业产业组织的产业组织分析中,通过,建筑市 场的市场结构、行为、绩效分析得出:建筑市场竞争总体上看是过度竞争的,但 在诸如港口、水利等子市场,行业垄断又十分明显。就建筑企业的行为来讲,处 于行业垄断的企业通过其价格和产量等行为保持其垄断地位, 而在处于过度竞争 的普通工业和民用建筑市场,又存在着出于地方、部门利益而影响竞争的行为, 建筑市场并没都达到通过有效的竞争,得到较好的市场绩效。纵观我国的建筑市 场,必须通过建立起有效竞争,达到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 价格竞争,实现建筑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业 产业组织 有效竞争 价格竞争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the building industry is an industry with long history, is an important production section of national economy.the reform opens more than 20 in the last yearses, the our country building industry develop quickly, the scale extends continuously, the rate of production raises continuously.at the same time from see with the relativity and industry connection angles of citizens total output value, the building industry has it the more independent aspect.this text from suppli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with the need angle industry the reason that organization turn into, the theories organize from the industry set out, put forward with valid competition for the target mode.in concretely go to the building industry organize of industry organize analyze, pass, construct the market structure, behavior, results of the market analysis, get:construct the market competition total see up is an excesssive competition of, but at such as sub- markets, such as port and water conservancy.etc., the profession break again very obvious.the behavior of the building business enterprise to speak,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that is placed in the profession to break keeps its to break the position through a behaviors, such as its price and yield.etc., but at be placed in the common industry and public building markets of the excesssive competition, and then exist the behavior of proceed from the place, the section benefits but the influence competition, the building market did not attain to pass the valid competition, being compare the good market results.take a wide view the building market of the our country, must rise the valid competition through an establishment, attain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e point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how to pass the price competition, carrying out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 the industry. keywords: the building industry industry organization valid competition price competition keywords: the building industry industry organization valid competition price competition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 中依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 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 文或成果。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 1、交回学校授予的学位证书; 2、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 3、本人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 进行公开道歉。 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学 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 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 署名单位仍然 为河北经贸大学。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 师 签 名 : 日期: 年 月 日 (本声明的版权归河北经贸大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任何个人不得擅自 使用) 建筑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1 引 言 建筑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生产部门。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建筑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其产业组织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建筑 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理论界对产业组织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对 建筑业的产业组织研究相对滞后。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系统论为指导,借用产 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对我国建筑业的 产业组织优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 目前我国专门研究建筑业产业组织优化的著作和论文不多见, 因此本研究对 于进一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希望本研究成果能 引起政府、建筑业行业协会,以及其它方面对建筑业产业组织优化问题的重视, 更希望引发更多的人在这一领域投入更多的力量进行研究。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第 1 章 建筑业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 1 章 建筑业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1 建筑业界定 1.1.1 广义建筑业和狭义建筑业 1.1.1 广义建筑业和狭义建筑业 建筑业和建筑市场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对象和目的。因此,必须明确建筑 业的内涵、外延和界限。这样便于将这个行业同其它行业区别开来,从而展开更 有针对性的研究。 建筑业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建筑业”主要指建筑产品的生产, 即施工活动,具体有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和其它建 筑业等四方面构成。 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标准分类, 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 “广 义建筑业”既包括狭义的建筑业,也包括与建筑活动相关的规划、勘察、设计、 建材,以及建筑教育等活动。建筑业和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工作内容贯穿了工程 建设实施的全过程 。可见广义建筑业涵义的内容部分属于第二产业,部分属于 第三产业的内容。 1.1.2 本文中建筑业的界定 1.1.2 本文中建筑业的界定 从理论上讲,建筑业的概念应该是广义的范畴更为准确,从实践上,狭义和 广义建筑业的概念区别较大, 比如狭义的概念主要指生产活动, 不包括相关服务, 而广义的建筑业概念则既包括生产活动又包括相关服务。 此外, 在科技水平含量、 产品形态、竞争方式、价格确定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区别。从产业组织优化的角 度, 我们选择狭义的建筑业概念, 更有利于有针对性的研究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1.2 建筑业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1 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大 1.2.1 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大 建筑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可以从建筑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和 gdp 之间的 比较中得到,通过比较分析建筑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它们对 gdp 的贡献率, 可以体现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 地位较高。建筑业对 gdp 的贡献率在 1993-2003 年保持在 6.5%左右,而同期工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王素卿司长在“中国建筑业发展形势分析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自 中国建设报2003.11.17 建筑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3 业各部门的平均贡献率基本在 1.2%左右。 表 1.1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变化(单位: 亿元) ) 年份 gdp 第二产业国 内生产总值 工业的国内 生产总值 建筑业的 国内生产 总值 第 二 产 业对 gdp贡 献% 工 业 对 gdp贡 献% 建筑业对 gdp 贡献 % 1978 3624.1 1745.2 1607.0 138.2 48.2 44.4 3.8 1979 4038.2 1913.5 1769.7 143.8 47.4 43.8 3.6 1980 4517.8 2192.0 1996.5 195.5 48.5 44.2 4.3 1981 4862.4 2255.5 2048.4 207.1 46.4 42.1 4.3 1982 5294.7 2383.0 2162.3 220.7 45.0 40.8 4.2 1983 5934.5 2646.2 2375.6 270.6 44.6 40.0 4.6 1984 7171.0 3105.7 2789.0 316.7 43.3 38.9 4.4 1985 8964.4 3866.6 3448.7 417.9 43.1 38.5 4.6 1986 10202.2 4492.7 3967.0 525.7 44.0 38.9 5.1 1987 11962.5 5251.6 4585.8 665.8 43.9 38.3 5.6 1988 14928.3 6587.2 5777.2 810.0 44.1 38.7 5.4 1989 16909.2 7278.0 6484.0 794.0 43.0 38.3 4.7 1990 18547.9 7717.4 6858.0 859.4 41.6 37.0 4.6 1991 21617.8 9102.2 8087.1 1015.1 42.1 37.4 4.7 1992 26638.1 11699.5 10284.5 1415.0 43.9 38.6 5.3 1993 34634.4 16428.5 14143.8 2284.7 47.4 40.8 6.6 1994 46759.4 22372.2 19359.6 3012.6 47.9 41.4 6.5 1995 58478.1 28537.9 24718.3 3819.6 48.8 42.3 6.5 1996 67884.6 33612.9 29082.6 4530.5 49.5 42.8 6.7 1997 74462.6 37222.7 32412.1 4810.6 50.0 43.5 6.5 1998 78345.2 38619.3 33387.9 5231.4 49.3 42.6 6.7 1999 82067.5 40557.8 35087.2 5470.6 49.4 42.8 6.6 2000 89468.1 44935.3 39047.3 5888.0 50.2 43.6 6.6 2001 97314.8 48750.0 42374.6 6375.4 50.1 43.5 6.6 2002 105172.3 52980.2 45975.2 7005.0 50.4 43.7 6.7 2003 117251.9 61274.1 53092.9 8181.3 52.2 45.3 6.9 注: 11980 年以后国民总收入(原称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为国外净要 素收入。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2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4(光盘版)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通过图 1.1,可以明显看出,26 年来,建筑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在 gdp 中所占 的比重不断提高,到 2003 年已经达到了 6.9%,比 1978 年的 3.8%上升了 3.1 个 百分点。 建筑业对gdp贡献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图1.1 建筑业对贡献的变化 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8 年,建筑 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保持平稳增长; 1989 年国家压缩基本建设投资, 使得 1989 1991 年的建筑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对gdp的贡献率减少了1个百分点左右; 1992 年以后迅速回升,1992 年之后贡献率保持在 6.5%左右。 1.2.2 建筑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1.2.2 建筑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从就业的角度,建筑业是吸纳劳动力较为集中的产业之一。截止到2003年, 从业人员从1980年的648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2414.3万人,增加了2.7倍,其吸纳 劳动力的作用从就业人数的绝对数量上看十分明显, 同时建筑业也是吸纳农民工 的最主要行业,据统计,2002年底,我国商贸餐饮业就业的人员为4970万人,其 中农民工有1997万,占就业总数的40%;建筑业就业总人数3893万,农民工2959 万,占就业总数的76%;制造业中的乡村劳动力4506万人,占全部制造业从业人 数的54%。 表 1.2 建筑业的企业个数和就业人数 年份 企业个数 (个) 从业人员 (万人) 总产值 (亿元) 1980 6604 648 286.93 1985 11150 911.5 675.1 1989 13106 1004.8 1282.98 农村农业农民网( 建筑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5 1990 13327 1010.7 1345.01 1995 24133 1497.9 5793.75 1996 41364 2121.9 8282.25 1997 44017 2101.5 9126.48 1998 45634 2030 10061.99 1999 47234 2020.1 11152.86 2000 47518 1994.3 12497.6 2001 45893 2110.7 15361.56 2002 47820 2245.2 18527.18 2003 48688 2414.3 23083.87 资料来源:同上 1.3 建筑业的波及效果分析 研究建筑业的波及效果可以确定建筑业的产业地位, 进一步研究建筑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地位。在研究建筑业的波及效果中,结合建筑业的产业特点,本文从 生产诱发系数、产业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三方面来研究建筑业的产业地位和 特点。 1.3.1最终需求对建筑业的拉动较小 1.3.1最终需求对建筑业的拉动较小 我们通过生产诱发系数来确定最终需求对建筑业的拉动力, 生产诱发系数用 于测算各部门的最终需求项目(消费、投资、出口等)对生产的诱导。通过生产 诱发系数可以揭示和认识一国各最终需求项目对诱导各个产业部门作用程度。 某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是指该产业的各种最终需求项目的生产诱发额除以 相应的最终项目合计所得的商。用公式表示: wil=zil/yl 式中wil为第i产业部门的最终需求l项目的生产诱发系数,zil为第i产业部门 对最终需求l项目的生产诱发额;yl为各产业对最终需求项目的合计数额。 通过 2000 年生产诱发系表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最终消费对建筑产业的拉 动十分有限。2000 年,居民消费对建筑业的拉动系数为 0.011,排在整个 17 个 部门的最后一位,这个系数的含义是,当总的消费增加 1 单位时,建筑业将诱发 0.011 个单位的生产。而消费、投资对建筑业的拉动也仅为 0.017 和 0.008,均 苏东水, 产业经济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p270 同上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表 1.3 2000 年生产诱发系表 国民经济主要产业 居民消费 消费 投资 净出口 农业 0.267 0.277 0.079 0.259 采掘业 0.172 0.072 0.151 -0.002 食品制造业 0.099 0.086 0.033 0.097 纺织缝纫及皮革制造业 0.108 0.1 0.079 0.53 其他制造业 0.08 0.09 0.111 0.117 电、汽、水、生产供应业 0.04 0.042 0.063 0.021 焦、煤、煤气、及石油加工业 0.035 0.036 0.063 0.028 化学工业 0.193 0.95 0.198 0.132 建材及非金属制造业 0.03 0.033 0.224 0.018 金属产品制造业 0.095 0.097 0.302 -0.012 机械设备制造业 0.166 0.174 0.338 0.041 建筑业 0.011 0.017 0.008 0.012 运输邮电业 0.056 0.066 0.089 0.049 商业饮食业 0.096 0.098 0.13 0.137 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 0.046 0.054 0.053 0.054 金融保险业 0.032 0.033 0.04 0.034 其他服务业 0.016 0.018 0.016 0.0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 2000 年数据计算, 数据来自于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网站: 排名最后一位。最终需求对建筑业的拉动十分有限。 1.3.2 其它产业对建筑业的影响较小 1.3.2 其它产业对建筑业的影响较小 产业的感应度是指某产业受其它产业影响的程度,当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 表明该部门的生产受其它部门的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 (社会平均感 应度水平即各部门所产生的波及效果平均值),当感应度系数等于1时,表明该 部门的生产受其它部门的影响程度等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 当感应度系数小于 1时,表明该部门的生产受其它部门的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 其计 算公式为: 产业感应度系数=产业横行逆矩阵系数的平均值全部产业横行系数的平均 值的平均 苏东水, 产业经济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p268 同上 建筑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7 表 1.4 国民经济 18 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 年份 1981 19831987 1990 1992 1995 农业 2.49 2.611.71 1.75 1.33 1.33 冶金工业 1.39 1.341.39 1.34 1.43 1.43 电力工业 0.93 0.930.78 0.74 0.72 0.72 煤炭及炼焦工业 0.91 0.860.79 0.71 0.66 0.66 石油、天然气工业 1.14 1.071.03 0.96 0.96 0.96 化学工业 1.38 1.421.6 1.66 1.75 1.75 机械工业 0.95 1.021.44 1.71 2.08 2.08 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工 业 0.87 0.8 0.83 0.99 1.03 1.03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0.56 0.530.55 0.52 0.51 0.51 食品工业 0.69 0.770.78 0.69 0.67 0.67 纺织工业 1.5 1.521.47 1.42 1.29 1.29 缝纫、皮革工业 0.49 0.520.51 0.49 0.44 0.44 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 0.71 0.730.81 0.8 0.73 0.73 其他工业 0.53 0.510.54 0.67 0.67 0.67 建筑业 0.5 0.490.47 0.43 0.41 0.41 运输、邮电业 0.9 0.920.82 0.91 0.92 0.92 商业、饮食业 1.27 1.051.5 1.25 1.18 1.18 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0.8 0.930.97 0.94 1.21 1.2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计算, 数据来自于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网站: 各产业感应度系数(2000年) 1.07 1.33 0.65 1.02 0.89 1.05 1.03 1.75 0.60 1.33 2.00 0.45 0.89 1.06 0.75 0.66 0.47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农 业 采掘业 食品制造业 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 制造业 其他制造业 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 和供应业 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 业 化学工业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 矿物制品业 金属产品制造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 建筑业 运输邮电业 商业饮食业 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 金融保险业 其他服务业 农 业 采掘业 食品制造业 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 制造业 其他制造业 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 和供应业 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 业 化学工业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 矿物制品业 金属产品制造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 建筑业 运输邮电业 商业饮食业 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 金融保险业 其他服务业 图 1.2 各产业感应度系数 由于统计的产业部门发生变化,数据截取到 1995 年,2000 年的数据重新计算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计算, 数据来自于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网站: 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通过产业间的联系方式, 必然要受到其它产业 的影响,从上表中可以发现建筑业的感应度系数一般在 0.5 以下,排名最低。 1.3.3建筑业对其它产业的影响较大 1.3.3建筑业对其它产业的影响较大 所谓产业的影响力是指某产业影响到其它产业的程度,当影响力系数大于1 时,表明该部门的生产对其它部门的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社会平 均影响力水平即各部门所产生的波及效果平均值),当影响力系数等于1时,表 明该部门的生产对其它部门的影响程度等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 当影响力系数 小于1时,表明该部门的生产对其它部门的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 其计算公式为: 产业的影响力系数=该产业纵列逆系数矩阵平均值全部产业逆系数矩阵的 平均值的平均 应用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得到如下系数: 各产业影响力系数(2000年) 0.770.810.961.171.070.961.021.191.101.241.281.170.900.920.930.610.91 0.00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农 业 采掘业 食品制造业 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 其他制造业 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 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 化学工业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金属产品制造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 建筑业 运输邮电业 商业饮食业 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 金融保险业 其他服务业 农 业 采掘业 食品制造业 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 其他制造业 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 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 化学工业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金属产品制造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 建筑业 运输邮电业 商业饮食业 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 金融保险业 其他服务业 图1.3 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计算, 数据来自于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网站: 根据 中国投入产出表 (1995 年度) 的统计, 建筑业的影响力系数为 1.12 排在第 10 位,感应度系数为 0.51,排在总共 33 个部门的 31 位;1997 年建筑业 苏东水, 产业经济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p269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4-15 页 建筑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9 的影响力系数为 1.11,和机械设备修理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一起排在第 13 位,产业感应度系数为 0.45,排在第 32 位;2000 年建筑业的影响力系数为 1.17,和纺织、缝纫和皮革加工业共同排在第 4 位,产业感应度系数为 0.45, 排在总共 17 个部门的最后一位。通过比较,建筑业的产业影响力系数比较稳定 的在 1.10 以上,并且有上升趋势;同时建筑业的影响度系数一直在 0.45 左右, 排位靠后,这固然和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一方面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较 高,这给了建筑业较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举足重轻,对其它产业的影响重大。 表1.5 各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汇总 代码 部门 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 系数 01 农业 0.731.81 02 煤炭采选业 0.840.8 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 业 0.78 0.95 04 金属矿采选业 0.98 0.66 05 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 0.91 0.68 06 食品制造业 0.91 0.89 07 纺织业 1.22 1.75 08 缝纫及皮革制品业 1.25 0.57 09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1.12 0.59 10 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 1.16 1.02 11 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 0.84 1.04 12 石油加工业 0.97 0.96 13 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 1.14 0.44 14 化学工业 1.15 2.85 15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4 1.15 16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11 2.36 17 金属制品业 1.18 0.91 18 机械工业 1.15 1.57 1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21 1.09 2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19 1.07 21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17 0.92 22 仪器仪表及其他计量器具制造业 1.09 0.53 23 机械设备修理业 1.11 0.52 24 其他工业 1.15 0.47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25 建筑业 1.11 0.45 26 货运邮电业 0.80 1.22 27 商 业 0.76 2.15 28 饮食业 0.89 0.48 29 旅客运输业 0.79 0.50 30 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 0.77 0.81 31 文教卫生科研事业 0.86 0.58 32 金融保险业 0.73 0.82 33 行政机关 0.88 0.3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 2000 年数据计算, 数据来自于中国投入产出 学会网站: 建筑业具备这样的特点,其感应度系数较低,而影响力系数较高。一般的, 各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但也有一种 趋势,即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一般重工业都表现为感应度系数较高,而轻工业大 都表现为影响力系数较高。因此,在经济增长较高时,影响力系数较高的工业部 门对感应度系数较高的重工业及其他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4 建筑业有比较明显的独立性 1978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与gdp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基本上保持了相同的增 长趋势。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初步结论,即建筑业的发展和gdp、第二产业、工 业的发展有相关性。但是,建筑业和gdp究竟有多大的关联性,还需要借助统计 分析工具进行深入研究。 用 spss 分析软件,对 gdp、第二产业 gdp、工业 gdp、建筑业 gdp 进行相关 性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采取偏相关分析的方法,把第二产业、工业的数据固定起 来,只考察建筑业国内生产总值和 gdp 的偏相关系数,从而能不受干扰的得到建 筑业和 gdp 的相关程度。 用表 1.1 中的数据得到如下结果: variable mean standard dev cases 建筑业 2484.8154 2584.0155 26 gdp 39117.3846 37350.5908 26 第二产业 19135.6615 19131.6494 26 工业 16650.8577 16548.9132 26 - - - p a r t i a l c o 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s - - - zero order partials 建筑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11 建筑业 gdp 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1.0000 .9989 .9996 .9994 ( 0) ( 24) ( 24) ( 24) p= . p= .000 p= .000 p= .000 gdp .9989 1.0000 .9993 .9993 ( 24) ( 0) ( 24) ( 24) p= .000 p= . p= .000 p= .000 第二产业 .9996 .9993 1.0000 1.0000 ( 24) ( 24) ( 0) ( 24) p= .000 p= .000 p= . p= .000 工业 .9994 .9993 1.0000 1.0000 ( 24) ( 24) ( 24) ( 0) p= .000 p= .000 p= .000 p= . - - - p a r t i a l c o 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s - - - controlling for. 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gdp 建筑业 1.0000 -.2192 ( 0) ( 22) p= . p= .304 gdp -.2192 1.0000 ( 22) ( 0) p= .304 p= . (coefficient / (d.f.) / 2-tailed significance) 通过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在控制了第二产业和工业的gdp的影响后,建筑 业的增加值和gdp之间呈现的是负相关, 这个系数真实的反映了建筑业和gdp之间 的关系,建筑业和gdp之间的不相关可能为到了0.304(p值),这说明建筑业和 gdp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的呈现高度相关。以上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印证建筑业感 应度系数低,影响力系数低的特点,即建筑也的发展有其独立的一面,对建筑业 的研究应该根据其产业特点更加深入的进行。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第 2 章 建筑业产业组织优化的理论基础 第 2 章 建筑业产业组织优化的理论基础 2.1 我国建筑业产业组织的研究现状 就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尽管许多文献及成果都对我国建筑产业某些方面做 深入研究,但是,通观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对建筑产业组织的研究涉及 面较窄,系统研究不多,方法单一。 2.1.1关于建筑业产业组织的研究的现实指导意义不强 2.1.1关于建筑业产业组织的研究的现实指导意义不强 建筑产业组织研究是理论工作者涉入较少的领域之一。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 制下,建筑产业主要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和控制,对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 和市场绩效的研究并不具有实质性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推进, 人们开始涉猎这一领域。 西方产业组织研究主要以制造业为对象, 中国也不例外, 系统的研究建筑产业组织的文章并不多见。 许多学者都是从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个 部分来研究,如对建筑产业的市场(企业)行为、市场绩效、竞争结构、建筑产业 政策等诸多单一的方面来研究,而且多数是研究建筑产业体制改革,而没有系统 深入研究市场结构及产业组织内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 理论体系,所以本文力图在建筑产业组织理论系统化研究方面做出尝试。 2.1.2研究方法单一、实践基础薄弱 2.1.2研究方法单一、实践基础薄弱 建筑产业组织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规范研究阶段, 没有进一步的计量研究 (这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后的主要研究方法)。 正是由于研究方法 单一、落后,我们很难知道建筑产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进入壁垒,更不知道市场 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 由于我国建筑产业自身的特殊性、复杂性,所以研究建筑产业组织优化理论 和实践的基础相对于其它产业较为薄弱。 2.2 产业组织优化的基本理论 2.2.1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2.2.1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是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以特定 产业内部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及其内在联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揭 示产业组织活动的内在规律性,为现实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提供决策依据,为政策 的制定者提供政策建议为目标的一门微观应用经济学。 建筑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13 该理论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对西方国家产业组织政策的制定产生着重要的影 响。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国际经济贸易往来活动的加强,国际间 产业经济活动准则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并由此引起了产业组织理论的一系列新变 化。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共出现过三个主要的学派,即哈佛学派、芝 加哥学派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交易费用理论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新产业组织学 派。 哈佛学派以实证的截面分析方法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和市场绩 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联系:集中度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方式,而 后者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的好坏。 这便是产业组织理论特有的“结构行为 绩效”(简称 scp)分析范式。按照这一分析,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总是倾向于 提高价格、设置障碍,以便谋取垄断利润,阻碍技术进步,造成资源的非效率配 置;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 的市场结构,限制垄断力量的发展,保持市场适度竞争。 芝加哥学派通过对哈佛学派的批评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 芝加哥学派 对哈佛学派的批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认为垄断竞争理论中关于下降的需 求曲线的分析在理论上不准确, 因为如果相互竞争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相近的 替代品”或有差别的产品的话,就意味着各个企业的平均成本是不一致的,它们 的需求曲线的倾斜度也必将因替代程度的不同而不一致;第二,认为张伯伦引入 “有差别的产品”这一概念,混淆了“产业”与“市场”的划分界线,使“产 业”的范围变得无法定义;第三,认为垄断竞争理论将企业规模的扩大与垄断势 力的提高视为等同是不对的, 因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集中度的提高完全有可能是 由技术因素或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决定的, 并不单纯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 第四, 认为哈佛学派提出的 scp 范式过于简单武断,事实上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 和市场绩效之间决非是一种简单的、有其一必有其二的单向因果关系,而是双向 的、相互影响的多重关系。 可竞争市场理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 帕恩查和韦利格等人在芝加哥 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该理论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等概 念的分析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和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形态及其内生的形成 过程。他们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 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它可以是寡头市 场, 甚至是独家垄断市场,但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 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 斯蒂芬马丁.史东辉等译.高级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p6-7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p90-93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与效率 并存的。 ”按照可竞争市场理论,在近似的完全可竞争市场上,自由放任政策比通 常的反托拉斯政策和政府管制政策更为有效; 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应该重视市 场结构,倒不如说更应该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 力存在的关键是“要尽可能降低沉没成本” 。为此,他们主张一方面积极研究能够 减少沉没成本的新技术、新工艺;另一方面要排除一切人为的不必要的进入和退 出壁垒。 以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等新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使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 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拓展。在市场机制及其作用问题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指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已被企业的 内部组织所取代,而且利用市场机制是有代价的;在企业问题上,新产业组织理 论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说明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内部组织, 揭示了企业的内部组织 结构与外部市场的相互关系;在政府干预问题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提出,政府的 决策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市场活动, 作为决策主体的政府官员也受有限理性和机会 主义倾向的支配和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同样需要花费成本。 在本文中的研究中,借助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利用统计分析的手段, 深入分析建筑市场的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现状。与此同时,借鉴芝加哥学派对 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相互关系的观点,从多角度分析三者之间的联系。可竞争 市场理论的思想在本文的研究中也体现,这主要体现在对建筑市场的结构分析 后,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子市场采取不同的策略。 2.2.2产业组织优化的理论基础 2.2.2产业组织优化的理论基础 垄断竞争理论是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关系和矛盾问题的理论概 括,这是产业组织问题的核心。这一理论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 展而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竞争是充分的,所以, “看不见的手”可以 自主引导济活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规模扩 大,垄断出现,这时,如何处理好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垄断与竞争的关系问题就成 为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 处理好这个问题, 实际上就找到了优化产业组织的途径。 建筑产业的优化实际上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物业管理抵押借款合同
- 2025智慧合同管理系统:效率与合规的典范案例
- 2025培训师聘用合同模板
- 2025劳动合同终止协议范本
- 公司财务知识培训主持词课件
- 揭阳空港消防知识培训课件中心
- 技术岗位面试题及答案攻略
- 2025财产委托代管合同范本
- 新媒体人才招募实战模拟面试题集锦
- 全场景面试经验分享:全球百强面试题目的运用与解答
- 泪道阻塞的护理教学查房
- 铁路四电工程课件
- 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思考论文
- 演艺管理专业考试2025年试卷及答案
- 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初步设计
- 肾积水伴输尿管结石护理常规
- 电仪考试试题及答案简单
- 2024年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试题含答案
- JTS∕T 272-1-2014 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 2025-2030汾酒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T/CEMIA 025-2021光伏电池片制程用石英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