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三单元15《孙权劝学》学案12人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三单元15《孙权劝学》学案12人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三单元15《孙权劝学》学案12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三单元15孙权劝学学案12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准确疏释全文。2、通过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3、学习有效沟通,联系现实,体会学习的重要性。学习重点疏释全文,体会人物心理。学法指津解释文言字词,实词仍可以使用“前后加字组词”法,当然,这是有限的方法,更多的字词的解释仍然要依靠注解和工具书,透过人物语言推测人物神态、口吻、心理,要关注语言中的语气词来推测口吻,神态乃至心理,我们可以称这种方法为“语气线索法”,同时,还要考虑人物身份及相互关系,以便使推测更合情合理。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1、初读课文,查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卿( )邪( )涉猎( )孰( )复( )更( )2、再读课文,查阅工具书,参看注释,解释加点的字。权谓吕蒙( )卿今当涂( )蒙辞( )但当涉猎( )( )见往事(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 )( )非复( )即更刮目相待( )( )见事( )治经( )3、查工具书,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博士,古义 ,今义 。但,古义 ,今义 。4、本文有一个通假字,请按规范写出来。孙15、孙权劝学选自 ,这部书是 主持编纂的 体 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本书的编者是 (朝代) 、 家。5、把预习的疑难汇总上交。二、课堂学习研讨(一)导入。(二)自主预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三)理解、研读赏析,合作探究。1、自读课文,参阅注释及工具书,抓重点词,疏通文意。2、小组合作,翻译课文。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4、有感情朗读课文,思考品味:孙权、鲁肃,吕蒙的语言都很好的表现了各自的口吻、神态、心理,试推测一下,孙权的口吻是 ;神态 ;心理是 。鲁肃的口吻是 ;神态是 ;心理是 。吕蒙的口吻是 ,神态是 ;心理是 。(四)查工具书,写出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孙2(五)能力提升。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以”字。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 )蒙辞以军中多务( )2、指明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通过阅读课文,你认为文中表现出的有效沟通的条件是什么?4、解释加点字在不同短语中的意思。1、始 始悟为山市( ) 2、见 见往事( ) 蒙乃始就学( ) 见藐小之物( )3、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4、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为博士邪( ) 忽啼求之( )三、拓展延伸.巩固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田,结友而别。上文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请仔细阅读三遍,完成下列问题。1、 给加点字注音。 孙3或说肃( )以备不虞( )拊其背(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鲁肃代周瑜( )2、或说肃曰( )3、不可以故意待也( )4、君宜顾之( )5、遂往诣蒙( )6、以备不虞( )7、肃造次应( )8、安可不豫定( )( )9、越席就之( )10、拊其背( )3、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4、概括鲁肃和吕蒙的性格特点。5、本文刻画人物用了什么手法?6、通过文中的语言揣摩鲁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