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28.奇妙的克隆备课教案苏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28.奇妙的克隆备课教案苏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28.奇妙的克隆备课教案苏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28.奇妙的克隆备课教案苏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28.奇妙的克隆备课教案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难点点拨】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桢(zhn) 草莓(mi) 胚胎(pi) 蟾蜍(chn ch)两栖(q) 腺素(xin) 蛋白酶(mi) 濒临(bn)繁衍(yn)二、形似字、音近字、同音字正音组词三、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四、词语积累匍匐茎:不能直立向上生长,平铺在地上的茎。这种茎的节上长叶和根,如甘薯、草莓等的茎。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分泌:从生物体的某些细胞,组织或器官里产生出某种物质。濒临:接近。五、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谈家桢,著名遗传学家。1909年9月15日生,浙江宁波人。1926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主修生物学,1930年毕业。1932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研究院,获理学硕士学位。1934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师从摩尔根及助手杜布赞斯基。193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博士后研究助理。198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0年起他先后接受国际学术界给予的荣誉有加拿大约克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科学院理事;当选为英国遗传学会和日本遗传学会的荣誉会员;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德国唐斯登茨大学功勋奖,美国加州荣誉公民奖。学术或专业团体任职:19831990,遗传学会会长;19841994,联合国国际遗传工程生物技术中心顾问委员会委员:19831993,奥地利1517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副会长。工作简历:19321934,苏州东吴大学讲师;19361937,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助理;19371952,浙江大学教授;1952至今,复旦大学教授。30年代初起进行亚洲异色瓢虫色斑的遗传变异研究和果蝇的细胞一窗基因图及种内种间遗传结构的演变研究,为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创立做出重大贡献。尤其是异色瓢虫等位基因嵌镶显性遗传和果蝇性隔离形成的多基因遗传基础的发现,引起国际遗传学界的巨大反响,对我国遗传学工作起了推动作用。60年代初领导的中苏合作的猕猴辐射遗传的研究以及70年代起的组织分子遗传学和植物遗传工程等研究,均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研究或管理成就:19301946,主持亚洲异色瓢虫色斑变异、遗传和进化的研究;19351946,主持果蝇遗传研究,种内种间染色体结构差异和果蝇性隔离的遗传机制的研究;19591964,主持猕猴辐射遗传的研究;19801994,参与植物的遗传基因工程的研究。专著或重要论文:19321986,谈家桢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2,谈家桢文选,浙江科技出版社。授奖情况:1995,获得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2作品简介奇妙的克隆选自中学生科技1996年第11期,是一篇科技说明文。作者在文中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克隆,克隆技术的出现及不断完善的经过以及其在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方面的不可低估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最后提出了有关克隆人的问题,从而说明克隆技术能造福人类,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3课文中部分科学术语简介(1)克隆:克隆一词是由CLONE音译而来,在音译名出现以前曾有一个意译名无性繁殖系,指由单细胞或共同祖先经分裂得到的细胞群体或有机群体。(2)英国PPL公司:是英国的一家医疗公司,曾与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合作,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培植出克隆羊多利。此后,该公司致力于同样的技术培育使用于移植手术的转基因克隆猪。2000年3月,PPL公司宣布培育出世界首批克隆猪,2001年4月又宣布克隆出第批体内含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猪。后又成功培育出有一个GT基因被“关闭”的克隆猪。这是异种器官移植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3)a-I抗胰蛋白酶是肝脏产生的异种糖蛋白,是人体内血清蛋白溶解酶(如胰蛋白酶)的主要抑制物。六、文章结构全文共16个自然段,自然分成4部分,文中并标有小标题。第一部分(第13段)小标题是“克隆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是克隆,这一部分运用作诠释、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克隆的概念,浅显易懂。第二部分(第48段)小标题是“克隆鲫鱼出现前后”。这一部分介绍了人类在克隆低等动物过程中的探索过程,是克隆哺乳动物的前奏。第三部分(第911段)小标题是克隆绵羊“多利”。这一部分介绍了人类克隆出第一例哺乳动物绵羊“多利”的经过及其巨大影响。第四部分(第1216段)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这一部分介绍了克隆技术在挽救濒临绝种珍稀动物方面以及在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指出一个值得人们去深入探讨的问题:克隆人的问题。七、重点语句的分析1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根毫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句中“可以这样说”不能删去。因为古时吴承恩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克隆猴,这只是后来人们发明了克隆技术,用克隆技术对照西游记一书中猴毛变猴这一情节而得出的结论,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精确性。2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句中“大部分”不能去掉,“大部分”准确说明了灭亡的卵细胞的数量不少,但也有少数细胞存活下来。3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句中“成熟”和“成功”不能互换,“成熟”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或指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成功”指获得预期的结果(跟“失败”相对)。“成熟”常用于生物体的发育阶段或技术、意见、条件等方面,而“成功”常用于试验、革新等方面。4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固然可喜可贺,可悲从何来?这是人类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这句话提醒人们,任何事物都是辨证的,我们要一分为二,用辨证的眼光和思维来对待任何事物,只有这样,人类才不至走入误区。【同步达纲练习】一、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繁衍(yn) 胚胎(pi) 孵化(f)B两栖(x) 脊椎(zhu) 夭亡(yo)C濒临(bn) 免疫(y) 渗透(shng)D细菌(jn) 蟾蜍(t) 蛋白酶(mi)二、给下列加粗字注音1哺育( ) 2分泌( ) 3腺素( )三、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下面订正融合 频率 高超 准备就序 精彩 纶理 繁殖 渡过难关诞生 分裂 开僻 永无止尽 途径 潜在 难能可贵订正:四、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_的描述。2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_囊胚细胞的准备。3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_难关。4然后依靠_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的卵细胞内。A精彩 接受 度过 高明 B精彩 接纳 渡过 高超C精辟 接受 渡过 高超 D精辟 接纳 度过 高明五、理解下列加粗词的表达作用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灭亡了。六、简答题“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中“成熟”和“成功”能互换吗?为什么?七、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1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 )2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3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八、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下问题(一)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以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叫“clone”,音译为“克隆”。现在,“克隆”的含义已不仅指无性繁殖,也包括“无性繁殖系”。凡是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一群个体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细胞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的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一群个体就叫作无性繁殖。克隆羊“多利”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绵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后,用极细的细管从卵细胞中抽取出核。与此同时,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年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将它注入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手术完成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击换核卵,让苏格兰黑绵羊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经过一段时间后,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产下了小绵羊“多利”。“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步发展的结果。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各国引起了轰动,原因在于卵细胞中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不可否认,克隆绵羊的问世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例如,有人在考虑,是否可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形成前就冰冻起来。在将来的某一天,自身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时,就可从胚胎中取这个器官进行培养,然后替换自己病变的器官。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我想用诺贝尔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来结束本文:“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意,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1下列对“克隆”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通过无性繁殖而扩大繁衍后代B来自同一祖先的无性繁殖的个体C用人工的方法将生物胚胎融合而产生的后代D动植物“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系”的总称2下列对第三自然段内容理解正确的项是( )A“多利”是科学家利用两只羊的不同细胞核而“组装”成的克隆羊。B“多利”仍然是用母羊“护理”方法而生下的小绵羊,因而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克隆。C克隆羊胚胎形成的过程与受精卵形成胚胎的过程是相同的。D“多利”是科学家利用试管受孕技术创造出来的小绵羊,因此被称为克隆羊。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体中的各种细胞在功能上实际是没有分别的B动物体中的某些细胞具有受精卵细胞的发育功能C动物体中特定的某些细胞与受精卵的功能相同D动物体细胞在执行特殊功能时与受精卵细胞具有同样的潜在能力。4下列对文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正常情况下,动植物都是靠有性繁殖来繁衍后代的,克隆是人们利用技术对原有繁衍方式改造的结果B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区别在于,有性繁殖是受精细胞经过分裂而长成胚胎,无性繁殖是通过细胞核的分裂而长成的胚胎。C“多利”是科学家用它父母的体细胞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组装”出的克隆体,因此克隆羊“多利”没有亲生父母。D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各国引起了轰动,原因在于这种技术表明利用动物的体细胞也能发展成完整的生命个体。5阅读第五自然段,回答:你认为文中提到的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备用的想法可不可行?为什么?6阅读第六自然段,回答:(1)课文中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喜”可理解,如何理解悲呢?(用课文中的话回答)(2)文中提到“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请结合你所掌握的资料,从“伦理、道德和法律”三方面中选择一方面,谈谈你的看法。(二)人是生物,要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人诞生后,随着呼吸、吞咽等与外界环境发生接触后,各种细菌便相继光顾到人体内,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须知,人体自身的细胞有百万亿个,而携带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10倍,不要认为外来的生物是“异己”,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常的微生物细胞群与免疫和代谢在人体内遗传基因控制下,构成了生物存在的三大支柱。它们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组胚、解剖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整个过程。研究表明,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机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一是化学屏障。正常菌群代谢的产物乙酸、丙酸、乳酸等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抗拒致病菌的入侵及伤害。二是生物屏障。生活在黏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可形成一个个体特异性的生物膜样结构,菌群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黏膜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抑制过路菌或共生菌定植、占位、生长繁殖的功能。综上所述,人是不能离开细菌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诸多不良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微生态失调。人们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不合理地使用现代化的检查手段等,都会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特别是抗生素的狂轰滥炸,看来细菌杀死了,旧病未除,新病又生,令医生头痛、患者遭殃。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吃菌之说,研制了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生病后,让细菌治疗,这在当今是崭新疗法。“抗生素之后的时代是活菌时代,也即是益生素的时代。”这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教授魏曦1981年说的名言。1“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的“它们”指代的内容是( )A人体自身的细胞 B人体中的各种细胞C微生物细胞 D正常微生物群2对“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机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正常菌群代谢的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物质。B化学屏障抗拒细胞入侵及伤害,是机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的第一道防线。C菌群之间,只有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黏膜免疫系统,才能发挥生物屏障的作用。D生物屏障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机体的生物防疫屏障的第二道防线。3对最后一段引用的魏教授的名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内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是人保持健康的前提。B人体离不开微生物细胞,它参与人体各个方面功能和结构的整个过程。C抗生素、激素及现代化的检查手段,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D人们要转变观念,生了病要从主要依赖抗生素治疗转变为主要依赖益生素治疗。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