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工 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做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 意。 论文作者: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对 本人递交的学位论文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和电子版, 允许在校内和与学校有协议的部门公布论文并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西安体育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 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 导师: 日期: 日期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i 摘 要 反馈教学法是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旨在改变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法, 使教学信息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相反馈,是师生双方在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由教师 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 以运用知识和发展能力为目标, 突出教与学和学与学之间的信息 交流和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综合教学法。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 被动的接受学习,消极的对待课堂教学,很少有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从而使学习的价值 逐渐被扭曲,学生的创造力逐渐衰落甚至丧失,降低了教学效果,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为了 明确反馈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机理,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 计法、 逻辑分析法对反馈教学中的互动机理及其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探索 反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异同, 构建反馈教学法的机理及其在大众健美操中的应用效能及 价值,并提出相关建议,促进反馈教学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普及。 研究结果表明: 传统教学法的哲学依据是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方式的特点是不去检测干 扰作用, 不采用事先抵消干扰影响的补救措施, 控制的着眼点是消除对象实际运行情况与预 订的状况之间的不一致, 反馈教学法的哲学依据是反馈控制和补偿控制的相互作用。 在依据 控制目标制定控制指令的同时, 实时的检测外部干扰, 计算为抵消干扰可能造成的影响所需 要的控制作用,并反映在控制指令中,通过控制把干扰的作用补偿掉。反馈教学强调师生以 及生生之间的社会性互动,通过平等、友好、合作的反馈教学情境的作用,实现高效的教学 过程和学习过程。反馈教学的互动机理是教师与学生在形成良好的教学情境定义的基础上, 构建彼此的互动印象,借由角色扮演,实现教师、学生自身的内部反馈,同时也通过角色作 用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角色技能与角色期望是影响反馈教学 的主要因素, 师生之间, 以及生生之间通过适当的角色技能和期望才能实现反馈教学的合作 性。 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反馈教学的互动机理实施大众健美操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 法。反馈教学更能体现学生自主性和激发教学中的知识、情感的双向流通,但因为反馈教学 要具有良好的教学情境定义、互动印象、角色扮演等软性因素,教学成本较高,在学生人数 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下,教学效率可能比传统教学方法低。应通过教学制度设计,激发教师尽 可能的实施优良的反馈式教学。 并进一步探索实施反馈教学的操作性原则, 为反馈教学的理 论实践化寻找更好的路径。 关键词:关键词:反馈教学反馈教学, ,互动,大众健美操,教学互动,大众健美操,教学 论文类型:论文类型: 应用研究应用研究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ii abstract feedback teaching method is based on cybernetics information theory, system theory-based, aimed at changing the pedagogy of the traditional injection,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mutual feedback between students,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a harmonious systematic learning atmosphere of cooperation by teachers to guide students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and development capacity, the timelines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feedback between outstand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learning and learn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students just passively accept the study, the negative treat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re is littl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udents, thus gradually been distorted so that the value of learning, students creativity gradually decline and even loss, reducing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eaching objectives difficult to achieve. clear feedback mechanism of action of pedagogy in teaching, using a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study, questionnaire survey, experiment,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logical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in the feedback tea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mass aerobics teaching expand study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feedback pedagogy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o build the mechanism of feedback pedagogy and its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and value in the mass calisthenic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popularity of feedback teach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hilosophy is based on the feedback contro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edback control is not to detect interference, without prior remedial measures to offset the impact of interference, the focus of control is to eliminate objects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reservation situation of inconsistent feedback teaching philosophy is based on feedback control and compensation of interaction. control objectives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control commands at the same time, real-time detection of external interference, calculate the control action needed to offset the possible impact of interference, and are reflected in the control instruction, compensated by controlling the role of the interference. feedback teaching emphasizes so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well as life and life, equality, friendship, cooperation and feedback to the role of the teaching situation, to achieve the efficient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feedback teach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build mutual interaction impression on the basis of good teaching situations defined by role-playing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iii to achieve teacher, the students own internal feedback, but also realized the role the rol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teraction between instruct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life and life and teaching. the role of skills and role expectation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feedback teaching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well as life and life through the appropriate role of skills and expectations to achieve feedback teaching cooper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feedback teaching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implementation of mass calisthenics teaching more effective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to better reflect the two-way flow of students and to stimulate the teaching of knowledge, emotional feedback, but feedback teach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good teaching situations, interactive impression, role playing and other soft factors, the higher the cost of teaching in the number of students large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may be lower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system design, inspire teachers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od feedback teaching. 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operational principl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eedback teaching feedback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ooking for a better path. key word: feedback teaching,interaction ,the mass aerobics, teaching, type of thesis: application research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iv 目 录 1 1 前言前言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文献综述.1 1.3 相关概念界定.4 2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5 2.1 研究对象.5 2.2 研究方法.5 2.2.1 文献资料法.5 2.2.2 专家访谈法.5 2.2.3 问卷调查法.5 2.2.4 教学实验法.6 2.2.5 数理统计法.7 3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7 3.1 反馈教学的互动特征.7 3.2 反馈教学与社会互动.8 3.3 反馈教学的互动机理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评估.9 3.3.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成绩对比分析.9 3.3.2 应用反馈教学评估问卷结果分析.9 3.4 反馈教学的互动机理.10 3.4.1 反馈教学的互动机理概念模型.10 3.4.2 反馈教学行为的情境定义.11 3.4.3 反馈教学中的师生角色.11 3.4.4 反馈教学的印象管理.13 3.5 反馈教学中的角色期望与合作学习.14 3.6 反馈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探讨.16 4 4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17 4.1 结论.17 4.2 建议.17 致谢致谢1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9 附件附件22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 1 前言前言 1.1 问题的提问题的提出出 反馈教学法是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旨在改变传统“注入式” 的教学法,让课堂教学信息由“单向传递”变成“多元反馈传递” , 是教学信息 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相反馈,真正做到了信息及反馈的“多向性” ,从而 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体育文化基础知识与竞争意识、兴趣、身体 锻炼习惯,也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 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众健美操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 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尚未完全摆 脱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和束缚,如何利用反馈教学机理,优化大众健美操教与学的 过程,实现大众健美操教学的合理调控,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较好较快的 传授与掌握动作技能,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是体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课题。 在大众健美操教学过程中, 我们最终要达到使学生自身的运动系统与正确的动作 技能系统建立长期持久的联系,而学生对动作技能的学习,主要是根据教师或教 练员提供的反馈信息,进行不断的自我调整的控制过程。因此,深入研究反馈教 学法的互动机理以及与大众健美操教学的融合不仅有助于反馈教学理论和实践 的深入发展,也可为大众健美操教学改革提供决策支持。利用反馈教学机理,有 助于优化大众健美操教与学过程,实现大众健美操教学的最佳调控,达到优化教 学程序,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对较快的传授与掌握动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同 时, 探索和开发反馈教学的互动机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反馈教 学法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适应性、科学性,对大众健美操教学实践发展有着一 定的影响,对进一步改善大众健美操技能教学效能意义深远,并为大众健美操教 学改革提供实践与理论参考。 1.2 文献综述 1.2.1 反馈教学的哲学基础反馈教学的哲学基础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研究反馈教学的基本方法是把它看成是一个整体, 称为被控系统。 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受教师教学刺激的作用看成是通过特定的通道 实现“输入刺激” ,把学生对教学刺激作用下的反应看作是通过特定通道来实现 的“输出刺激” 。把输入刺激作用的结果,通过输出刺激反送回来,并对信息的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 再输入发生影响,从而可以不断纠正偏向与失误,起到调整控制的作用,达到预 期的目标。利用信息的输入、输出的观察试验,来研究事物的方法,称为反馈方 法。反馈是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根据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三论”的 原理,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现代心理学、现代教学论、现代学习论 为基础,并且得以升华,从而利用反馈来达到巩固知识,掌握动作技能,培养能 力的教育目的。 运动技能学习研究领域,许多学者致力于反馈的研究,例如:adams 的闭环 理论和 schmidt 的图式理论1。adams 的闭环理论指出,没有反馈就没有学习; schmidt 的图式理论指出运动图式发展需要四种信息来源,其中一种信息来源就 是反应结果(操作与目标的关系) ,即内、外在的反馈信息。从中可以看出,研 究反馈对深入研究运动技能学习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2.2 反馈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反馈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目前,反馈教学所涉及的反馈概念有内部反馈与外部反馈。内部反馈是由于 任务本身的特征信息所产生的内部、 隐形反馈。 这种反馈不涉及外部干预。 例如, 周亚琴认为2,个体不是每次练习都可以有外部反馈,只有在个体的表现达不到 要求时, 指导者才会提供; 或者由个体主动提出需要外界的帮助时给予反馈信息, 进而帮助个体完成好技能的学习。这类反馈需要外部的人或设施给予提供,是通 过一定的媒介传递给个体的,并非个体本身通过对任务的认识自身获得的信息。 在反馈教学中, 内部反馈所具有的内隐特征不易观察和控制。 金亚虹等人认为3: 指导者能直接控制的反馈是外部反馈。 外部反馈通常指为提高知觉反馈而提供给 一个个体或一类个体外部显现的任何反馈形式。外部反馈是指信息以某些方式 “增多” ,并且是在运动期间或运动之后反馈给个体,这些方式可以包括口头的、 视觉的、录像的、或是运动图片的;并且提供给学习者这些信息可以是在学习者 正在学习运动技能的时候,也可以是在学习者完成技能之后一并提供给学习者, 无时间上的要求。即,外在施加的、可以控制的信息都属于外部反馈范畴,不论 什么方式、什么时间、有无作用。 反馈教学研究目前更多的集中在外部反馈领域。 国外对外部反馈的研究多关 注于对外部反馈频率、外部反馈的时机、改变外部反馈频率的技术的研究。传统 理论认为绝对频率是关键变量, 也就是说学习的增长是由于学习者获得外部反馈 数量的增多。实际上,很多学者都认为外部反馈对于学习是十分必要的3,没有 外部反馈,学习者不会在练习中受益。在国内体育界也是如此。很多学者强调在 技能学习的每次练习后及时进行反馈。然而,一些研究却发现,外部反馈的绝对 频率也并不是学习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而且每次练习后均进行外部反馈并不是建 立最佳学习的必要条件。有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绝对频率对于运动技能学习很重 要,相对频率对运动技能学习会更加有利。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 根据提供给学习者可操纵的反馈信息源方式的不同,gentile(1972)首次将 外部反馈分为3:结果反馈和表现反馈两大类:其中,结果反馈是指反馈的信息 来自执行技能的结果。表现反馈是指与执行技能有关的动作特征方面的信息反 馈。在大多数实际技能学习情况下,教练员通常情况下提供的是外部结果反馈, 而忽略了表现反馈。有研究指出: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关于外部反馈问题中,结果 反馈研究的比较多,而对表现反馈的研究比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在研究中结果反 馈比较易于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控制并且可以量化。随着运动技能学习科学的 不断发展,许多实验并没有发现结果反馈的频率对技能的学习是有益处,利用复 杂滑雪模拟任务都没能发现减少结果反馈频率对运动技能学习有益处。 我国的体育教育学者一直都很关注反馈问题。例如,周亚琴,杨剑指出2: 在有关“反馈教学”的研究中,原理介绍类和经验总结类研究分别占到总研究的 47.9 和 36.5,两类研究合计比例达到 84.4,而实验与技术类研究只占到 15.6,绝 大部分“反馈”研究都是原理介绍和经验总结,表明国内关于运动技能学习的反 馈研究存在着理论深度不够,实验与技术研究缺乏的问题5。 1.2.3 反馈教学法的研究现状评估反馈教学法的研究现状评估 当前,反馈教学研究多采用实验室环境的实验研究,在实验室中一般使用的 都是单目标的操作任务,操作任务相对简单。研究结论之间不一致性较大,为评 估结论可靠性有较大困难。而且,在实验室环境下的研究结论能否推广到现实情 境,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评估。国外反馈教学研究中最为关注的反馈类型、 反馈频率和反馈时间等实验和现场研究,在国内的研究中少有涉及。 纵观反馈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实,可发现现有研究以反馈的单向性为基点, 并以教师或教练员为主导,研究反馈信息的效能、反馈应如何进行,反馈的优化 问题,期望为学习过程的改善寻找反馈良方,呈现出自然科学方法论倾向。仔细 观察与思考反馈教学的实际过程,会发现教与学过程中的反馈的双向互动特点, 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呈现复杂、 甚至是混沌的状态, 师生双方互相反馈, 互相纠正, 互相影响。如果将反馈的单向性主导的教学视为狭义的反馈教学,那么反馈的双 向互动主导的教学可称为是广义的、社会互动性的反馈教学。这种教学过程中的 信息来源类型、特征丰富多样,由此引发的信息传送过程、理解、反馈将更加复 杂。 反馈教学是教学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 教与学两方面对于信息的认知、 判断、 理解的互动行为是反馈教学的基础,反馈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反馈教学 研究的系统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反馈教学的社会性基础需要进一步梳理,在整合 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急需构建反馈教学的机理与实践框架。因此,明确反馈教学 法的系统构成和演化路径,分析反馈教学法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特征,评估反馈 教学法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的效能,无疑具有极大的意义。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 1.2.4 反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反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传统教学法的主要依据是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方式的特点是不去检测干扰作 用,不采用事先抵消干扰影响的补救措施,只检测受控对象的实际运行情况,把 输出变量的信息反向传送到输入端,与体现目标要求的控制变量进行比较,形成 误差,根据误差的性质和大小决定控制指令,去改变对象的运行状况,逐步缩小 并最终消除误差,达到控制目标,控制的着眼点是消除对象实际运行情况与预订 的状况之间的不一致,即消除误差,只有存在误差,控制系统才能启动与工作, 这是一种消除误差的控制策略,因而也称为“误差控制” 。在实际控制中,完全 消除误差是不可能的,但要求通过控制把误差限制在许可的范围内。 反馈教学具有师生交互性。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是一 个人际交往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传播知识,进行技能训练时,总是伴随着一种 影响学生情绪的感情交流。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双边活动,是以师生情感交融为 前提。加强师生间情感信息的交流,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提高课 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 任务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参与教学活动,能使他们精神振 奋,思维活跃,记忆力增强。师生间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加强了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1.3 相关概念界定相关概念界定 1.3.1反馈反馈 反馈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所谓反馈就是从系统输 出的一部分或全部信息,经过一定的调整与转换,再送回系统中,并达到一定的 预期目标, 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施加影响的过程。 在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 反馈就是教师通过学生的动作表现,提供给学生一定的语言指导或肢体引导,使 学生的动作技能更准确和符合动作标准,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同 时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1.3.2反馈教学法反馈教学法 反馈教学就是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原理建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师 生双方在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以运用知识和 发展能力为目标,突出教与学和学与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提 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综合教学法。 1.3.3互动互动 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互动是指一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狭义的互动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 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既可以是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 响的方式和过程,也可以指在一定情境中,人们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导致的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 相互之间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改变,从而表现为一个包含互动主体、互动情境、互 动过程和互动结果等要素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系统22。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反馈教学中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通过 cnki 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查阅有关反馈 教学及大众健美操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资料,并通过学校图书馆查阅、收 集有关教育学、心理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课程改革、学校体育学、体 育教学论等专著和教材,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为研究提供线索和理论 基础。 2.2.2 专家访谈法 走访西安体育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业大学等具有丰 富教学经验的专家与学者,其中教授 10 人,副教授 4 人,咨询相关反馈教学中 互动的经验,并进行整理、归纳,构建反馈教学的互动机理理论。 2.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在查阅与整理、分析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访问资深专家 的基础上,设计反馈教学效果评估问卷和师生教学反馈评估问卷。 发放和回收方 式采用现场封闭式发放和回收。 为了检验问卷的有效性, 邀请西安体育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农业大学等资深专家对问卷进行评定。其中教授 10 人,副教授 4 人。在对 问卷有效性检验后,进行了修改,并且间隔了 15 天后,再次进行有效性检验, 利用 spss11.0 对两次的问卷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等于 0.87,表明本研究设 计的调查问卷的问题项目设计合理,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反馈教学法”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中,设置了“课堂环境气氛”和“课堂 学习氛围”两个相类似的调查项目,在非结构化访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 均认为两个概念在内涵上无差异。因此学生在回答问卷时,两个调查项目上的选 择应该一致,如果不一致,说明问卷的信度不好,给予剔除,最终发放 72 份学 生问卷,回收 60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83.3%。 2.2.4 教学实验法 2.2.4.1 实验对象与内容 随机抽取西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3 个女生班,均是 2010 级学生,班级分别 为商务英语班(一班)、广告班(二班) 、电脑美术班(三班);总共 72 人(每班 24 人) 。教学内容为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一级规定动作。地点是:西北大学职业技 术学院桃园校区。教学实验总学时数为 32 学时,每周 2 学时。 2.2.4.2 实验步骤 在教学实验准备阶段(共 8 学时) ,将授课班级人数(每班 24 人)按照随机 抽签方式分成两组,确定一组为实验组(12 人) ,另一个组为对照组(12 人) 。 实验组采用反馈教学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三个班教学由研究者本人担任, 三个班在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顺序和场地器材等方面均保持一致。 并对 三个班进行身高、体重、50 米、立定跳远、1 分钟跳绳基础水平测试,对测试结 果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原假设 0 h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项指标测试上有差异, 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检验结果表明两组各项基础水平无明显差异(结果检 验表见附件 4) 。 在教学实验实施阶段 (共 24 学时) , 具体的操作要求与方法是: 对于实验组, 教师在教授动作技能后,在学生个体练习期间或者练习后,给予学生语言及动作 指导的外部反馈信息(包括结果反馈和表现反馈) ,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规范动作 的含义,培养其逐渐形成自我内在反馈系统。同时,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不断 观察、不断了解学生对动作技术的认识,不断鼓励学生,逐步形成和谐、融洽的 课堂气氛,给予学生的结果反馈信息比较多。而且,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与学生间 培养良好的相互交往的互动习惯,促进学生间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教师在学 生学习过程中充当教练员、学生组织者、学习互动观察员、学习气氛调节者,一 旦发现不利于教学的行为,即时进行引导与纠正,确保学生学习过程处于活泼、 主动、平等的氛围中,最终使学生形成较好的内在反馈系统。 对于对照组,教师以知识和动作技能为目标进行教学,侧重知识和技能由教 师到学生的输入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具有较大的控制力,强调学习纪律,重点在 于对动作技能的灌输,对学生群体实施外部反馈信息(包括结果反馈和表现反 馈) ,只在学生个体的要求下对其进行个别指导反馈意见。同时,教师给予学生 的结果反馈次数非常少,给予学生的表现反馈次数比较多。而且,教师是主导课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 堂的领导者,比较偏重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比较被动地接受学习。 最后,三个班考核内容完全一致,根据西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制度实行 考教分离,考核由三名本教学部的教学经验丰富的其他教师担任,成绩采用百分 制。 2.2.5 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及实验有效数据,运用 spss11.0 与 excel2003 进行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反馈教学的互动特征反馈教学的互动特征 在传统教学中,其互动基本原理如图 1 所示。 图图 1 传统教学反馈控制图传统教学反馈控制图 教师依据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整个教学活动状态作出分析与判断以及必要的 修正和调整, 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也要从教师那里获得自己有关学习行为及其效果 的反馈,并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形成反思总结,并及时修正 与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及方式,使自己在教学中处于一种正常而积极的状态。但 在反馈的复杂动态过程中,学生不断受到诸如学习动机不足、师生关系、生生关 系、学习环境的干扰,这种扰动随之影响互动的输入与输出,在学习系统中形成 振荡,影响达成正常的教学目标。 反馈教学法的互动依据是反馈控制和补偿控制的相互作用。 反馈控制抑制或 忽略控制干扰的作用,强调反馈目的达成性。补偿控制的特点是,在依据控制目 标制定控制指令的同时,实时的检测外部干扰,计算为抵消干扰可能造成的影响 所需要的控制作用,并反映在控制指令中,通过控制把干扰的作用补偿掉。反馈 教学法的互动原理如图 2 所示。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8 图图 2 反馈教学示意图反馈教学示意图 教学不是教与学的简单双边活动, 更不是一种彼此独立的活动, 而是以教师、 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包括教学内容、 教学环境等多种教学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的活 动过程,教师要想最大限度的调动与发挥教学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取得最佳的教 学成效,不单只是需要发挥教与学各自的积极作用,也不仅仅只是要发挥教与学 的简短双向的交流活动的作用, 而是要有效利用与发挥教学中各种因素在整体教 学中的作用。这样一个复杂而多向的交流要正常而高效的进行,所表现的教学反 馈应该具有良好的交互性45。这种教学反馈的交互性主要反映教师与学生、学 生与学生等人与人之间的知识、技能、情感的交互性。在传统教学中,只有基于 教学目标的知识、技能的反馈,情感、课堂气氛以及师生的双向、多角度反馈一 般被视作干扰因素和无关因素,需要加以抑制或忽略。 3.2 反馈教学与社会互动反馈教学与社会互动 反馈教学的师生交互可以被视作社会互动行为。 “社会互动” ,即社会相互作 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 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传统教学普遍倾向将这一过程简单化为 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过程。 社会互动理论是包含建构主义观点和人本主义观点的认知体系。 在该理论看 来, 人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就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 往与互动中,它既强调学习过程的认知参与,也强调学习过程的全人参与。社会 互动理论着重于学习的社会环境,把教师、学生、活动之间的相互活动看作教学 的灵魂所在,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的动 态性。 社会互动意味着行动者在行动时必须考虑到他人。 在一系列的语言和非语言 的互动中,人们不断学习由社会建构并由大家共享的象征意义,通过角色借用, 理解他人的想法,在符号互动中完成交流,共建意义系统。在互动中,意见得以 分享、感情产生共鸣,人们反复在其心智中与他人互动:合作,沟通,分享,争 论,谈判,妥协,影响和理解他人,从而也影响到知识、技能、意义的建构和变 迁52。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9 3.3 反馈教学的互动机理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评估反馈教学的互动机理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评估 3.3.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考试结果分析 实验组采用反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学生通过 32 学时的学习, 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考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如下表 1 所示: 表表 1 1 三个班平均数三个班平均数 t t 检验结果检验结果 班别 组别 样本量 平均值 标准差 t 值 p 值 一班成绩 实验组 12 87.7 5.3 3.81 0.001 对照组 12 77.8 6.1 二班成绩 实验组 12 86.2 4.8 3.51 0.003 对照组 12 81.4 7.5 三班成绩 实验组 12 86.8 5.3 3.27 0.004 对照组 12 76.8 9.3 通过表 1 可以看出, 三个班实验组的学生成绩与对照组的学生成绩存在非常 显著性差异。这就说明在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在大众 健美操教学中应用反馈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3.2 应用反馈教学评估问卷结果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或者学生)给予学生反馈和学生接受反馈时,实验组比对照组更 注重和在意反馈的互动性,结果如表 2-3 所示: 表表 2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教学中给予反馈的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教学中给予反馈的评价 教学中给予反馈 实验组 对照组 是 否 是 否 有可能的话, 我会尽量避免对别人的学习给予反馈 5 31 17 19 我尽可能避免给予别人学习的反馈, 因为大多数人 听了以后会不痛快。 6 30 23 13 给予反馈时, 我会把个人行为与他人的期望进行比 较 27 9 9 27 给予反馈时,我不介意别人的感受 1 35 6 30 一旦给予了反馈, 就没有必要去检查别人是否了 解了我的用意 2 34 24 12 给予别人反馈时, 我很少考虑这将会给我与那个 人的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3 33 14 22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0 表表 3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教学中接收反馈的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教学中接收反馈的评价 教学中接受反馈 实验组 对照组 是 否 是 否 我几乎没有从他人那里得到过学习反馈 4 32 17 19 当有人想要给我反馈时,我宁愿继续练习而 不是中断 2 34 15 21 别人回应我的反馈时,我总是想打断他们 0 36 6 30 我不需要靠反馈来帮助自己学习新知识 0 36 8 28 我不在乎老师或同学如何评价我的学习 4 32 11 25 听到关于自己学习表现的反馈时,我很难让 自己不焦虑 3 33 6 30 3.4 反馈教学的互动机理 3.4.1 反馈教学的互动机理概念模型 依据反馈教学中的互动在时间维度上的展开过程,构建反馈教学互动机理概 念模型为:师生在教学制度的安排下进入教学情境,师生分别对教学情境进行定 义,并初步形成互动的印象,据此产生教与学的行为,教与学的行为在角色的协 调下, 分别对师生的教学情境定义产生影响, 形成循环, 直至教学互动最终结束。 在角色的作用下,循环可分为内部与外部循环,内部循环是教的行为通过角色对 教师教学情境定义产生影响,并形成闭环,学的行为通过角色对学生教学情境产 生影响,形成闭环。外部循环是教的行为通过角色影响学生学的行为并最终影响 教师教学情境定义, 学的行为通过角色影响教师教的行为并最终影响学生教学情 境定义。反馈教学过程的互动机理如图 3 所示: 图图 3 反馈教学的互动机理概念模型反馈教学的互动机理概念模型 学生教学情境定义 形成互动印象 学的行为 角色 教师教学情境定义 形成互动印象 教的行为 反馈教学的互动在大众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1 3.4.2 反馈教学行为的情境定义 反馈教学中的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有一定 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 是任何影响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因素, 主要包括课堂心理气 氛、教师、学生角色形象,是师生彼此交往的主要场所。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课堂 教学情境的判断如表 4 所示: (表 4表 16 中的数据均为百分率) 表表 4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情境定义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情境定义 组别 判断 很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实验组 31.3 53.1 12.5 3 对照组 21.4 53.4 14.3 7 在教学开始以前,都有一个考察和深思熟虑的阶段,我们可以把这称为“情 境定义” 。事实上不仅具体的教学行动有赖于情境定义,而且整个的教学过程遵 从一系列这样的情境定义。通过表 7 可知,在反映教学情境定义的课堂教学气氛 的调查项目上,实验组选择“很好”判断高于对照组,在“较差” 、 “很差”的判 断选择上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对教学情境的定义优于对照组,为后续实 施反馈教学准备了环境条件。 在一个教学群体中,能够出现的一般种类的教学情境都已经得到定义,相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