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教”的发生赵敏俐孔子圣迹图之学琴师襄诗教的发生,诗教传统的建立与孔子密切相关。礼记经解引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是现存最早关于“诗教”一词的记载。意指经过诗经的学习与教育,对完美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说法被古人继承下来,成为一个有特定内涵的文化传统。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古代被列为“六经”之一,而且高居六经之首。诗经的编辑是周代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可以说是周人建设其礼乐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部具有政治、道德、伦理、哲学以及审美、文化教育意义的著作。诗经在周代社会有着崇高的地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诗。它既是诗,也是历史;既是文化知识的教科书,也是政治道德伦理的经典;既是人们日常学习的对象,也是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交流工具。诗的影响渗透于当时贵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塑造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诗经在中国文化史上所起的作用之大,实在是不可估量的。近代以来,人们对诗经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仅将诗经看作是一部如唐诗三百首一样的普通诗歌总集,还号称是“恢复了诗经的本来面目”,这恰恰是对它的最大误解。孔子非常看重诗经的诗教作用,他曾对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如此看重诗经,是与“诗教”在中国周代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联系在一起的。诗经揭示了“寓教于乐”的艺术本质,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产物,也集中体现了周人的诗乐观。周人认为,乐的本质是心灵的愉悦,礼记乐记说:“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通过乐对于人情的感动功能去整治人心,从而使人对自己的趋善行为进行自我观照并产生愉悦,是周人的一种文化理想。“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据周礼所记,周代掌管音乐的最高官职是大司乐,他同时也是当时大学学政的主要负责人,他把音乐的内容分为三部分来教授:一是音乐中所包含的道理,主要是中(忠)、和(刚柔相适)、祗(敬)、庸(常规)、孝、友六者。二是配乐诗歌的学习应用,主要是兴(感发)、道(引导)、讽(讽喻)、诵(朗诵)、言(发端)、语(答问)六者。三是乐舞,主要包括世代相传的先代舞蹈,如云门大卷(传为黄帝乐舞)、大咸(尧时乐舞)、大韶(舜时乐舞)、大夏(禹时乐舞)、大濩(商汤乐舞)、大武(周武王乐舞)等。同时还规定了学习的阶段和进度:“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十五岁)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周人看重诗乐,并且把它带进日常生活当中,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高雅的情趣。周代贵族社会最常用的乐器是琴瑟,诗经中写到琴瑟的诗篇很多,如周南关雎写君子思念淑女,就说要用“琴瑟友之”,鄘风定之方中写卫人安居,其中一个重要事情就是砍伐椅桐梓漆等树木来做琴瑟,小雅鹿鸣写君子迎接嘉宾到来“鼓瑟鼓琴”,棠棣写贵族与妻子好和,是“如鼓琴瑟”,郑风女曰鸡鸣写夫妻和乐,也是“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左传昭公元年有“君子之近琴瑟”之说,礼记曲礼和诗经毛传也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君子无故不撤琴瑟,宾主和乐,无不安好”的话。周人的诗乐观念和他们对待诗经的态度,赋予了诗教丰富的内容。概括而言,周代“诗教”应该包含以下内容:诗教是审美的教育。诗经虽然是先王政典的一部分,肩负着拯救社会的现实功能,但是它的形式首先是美的。诗的语言是最精美的语言,诗与乐舞联系在一起,有音乐的外在形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多么美的语言;“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这是音乐之美。诗教是情感的教育。诗经基本都是抒情诗,中国人认为诗与乐的原始抒发点就是情。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诗教是文化的教育,包括宗教、政治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民俗、风情的教育,博物、识字的教育。诗经的内容丰富多彩,知识多样化,它既是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最好的知识载体,也是这两种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使受教育者最后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有修养的完善的人。事实上,诗经在中国古代所发挥的作用,远非“温柔敦厚”四字所能概括。礼记中之所以要做这样的概括,只是为了强调诗经这部经典与易经尚书春秋等经典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不同特点。孔颖达说:“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这种解释也不全面。诗经里面有好多讽谏诗直陈其事,而决非“不指切事情”。事实上,直面讽谏就是诗经里面特别重要的一份遗产。当然诗经里面也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而所有这些,又都是通过“诗”这种具有审美意象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此即诗经中“比兴”之义。后人学习诗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诗人的品格,第二是诗学的修养。在六朝以前,“诗人”这个概念,往往就专指诗经的作者。如刘勰评价屈原的时候就说他“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在说到比兴的时候就说:“比则蓄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托讽,盖随时之义不一,故诗人之志有二也。”刘勰又说:“诗主言志,诂训同书,摛风裁兴,藻辞谲喻,温柔在诵,故最附深衷矣。”因此,从广义上讲,我们所理解的中国古代“诗教”,指的是战国以后诗人们通过对诗经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个体人格修养与诗学修养这两个方面。“楚襄信谗,而三闾忠烈,依诗制骚,讽兼比兴。”屈原正是从这两个方面继承了诗的精神,也是“诗教”传统的最好体现者。“别裁伪体亲风雅”的杜甫也是如此。皎然答苏州韦应物郎中:“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梅尧臣还吴长文舍人诗:“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迹。后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从后人的这些言论中,我们可知,“诗教”从来就不是指从诗经中学习一般的雕章琢句功夫,而是要修炼完善自己的人格,继承诗经中的“风雅”“比兴”传统。“诗教”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人格塑造过程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特别是在文化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衡量一个民族或者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有两个标尺:一个是物质标尺,一个是精神标尺。精神文明的建设靠什么来实现?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靠文化的学习和艺术的熏陶。一首好诗发挥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四中学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四川省眉山市龙正区七上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场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师范大学《原画临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理工学院《统计建模与统计软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召口乡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海南医学院《影视广告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医院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大纲
- 妇科尿失禁护理诊断及措施
- IATF16949体系培训资料课件
- 中学生法制教育:防电信诈骗课件
- 产房实习生带教计划修改版
-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完整版课件
- 企业安全生产自查台账(建筑施工)
- 实验室资质认定质量技术负责人培训
-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完整
- GB∕T 16422.3-2022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 菲迪克(FIDIC)简明合同格式-中英对照版
- 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9年级
- 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