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分析.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分析.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分析.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分析.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摘 要 2004 年刘翔获得雅典奥运会男子 110 米栏冠军,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国人对田径项 目的热情。伴随着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飞速发展,田径训练的组织与效果也引起了人们 更多的关注。 美国的竞技体制是以学校为中心, 美国运动员在中学阶段的运动成绩和技术就已经 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美国竞技体育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的。学校是培养 各级各类人才的基地,更是教育和竞技体育的最佳结合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 浪潮中,挖掘学校运动队的潜力,全面育人,更好地发挥学校运动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 人才的职能, 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高中作为 “一条龙” 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不可小视,尤其是在众多高中具有带头作用的示范性高中,在田 径人力资源储备上具有独到的优势。因此,研究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针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可以为促进我省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及田径运动 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进行研究。利用2010年河南省第 二十二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机会,对特邀专家、田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了访谈,为 研究搜集了重要的资料。在参加的60所示范性高中里,按豫东、豫西、豫南、豫北、豫 中五个区域, 每个区域随机抽取8所示范性高中的50位教练员、 500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对其训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 1.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仍是困扰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运动员的一个重要因素。 2.教练员年龄、学历结构比较合理,但缺乏训练实践经验,教练员科学训练的水平 有待提高。教练员专职化程度低。 3.田径队训练经费来源单一,训练中科学监控介入较少,医务监督不到位。 4.田径项目开展不均衡,男女运动员比例失调。运动员的训练成绩以二级运动员为 主,有一定的训练基础。 5.文化课教师与教练员缺乏沟通,对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不够重视。 ii 6.田径队参加竞赛次数较少,级别较低。 针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发展对策: 1.学校应加强对运动员学习的管理措施,建立合理的教学与训练相分离的管理体 系。 2.加强教练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练员科学训练水平,逐步实现教练员专职化。 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田径训练中科学监控质量,完善场地器材硬件设施。 4.协调发展各项目的参训人数,坚持“全面发展”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为田径后备人才储备更全面的资源。 5.适当增加运动员的比赛次数,鼓励运动员走出去多参加比赛,促进交流。 关键词: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训练,现状,发展策略 iii abstract abstract the champion of the liu xiang in the mens 110-meter hurdles of 2004 olympic games has inspired a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interests on the track and fiel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mpetitive sports, the organiz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athletic training also attracts more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level requires a long process while the u.s. athletes has reached a high level on the athletic performance and ability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days. this is because that the u.s. system is a school-centered athletic system which relying on the training after-school to improve their athletic skills. so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american deserves more attention and study. the school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base for training people in all disciplines and at all levels, a key stage of human education, but also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the education and competitive sports. in the wave of promoting all-round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apping the potential ability of the school sports in an overall scale in the purpose of finding a better way to work out the school function of fostering reserve sports talents are worth exploring and study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ordinated training pattern, the action of the high school should not be trifled with, especially the demonstration senior high school which play a leading role have original advantage of athletic human resources. therefore, study the present athletic status of henan model high schools and propose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will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on accelerating the foster reserve youth athletic talents and have a sound development on track and field sports. in this paper, such study conducted. document method, investigation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and logical method are used in this paper. i took the opportunity of interviewing the invited experts, iv track and field coaches and athletes to collect important information when the 22th henan high school track meeting in the year of 2010 was held . the participation of 60 model high school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area, which were eastern henan, western henan, southern of henan, northern henan and central henan. each regio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50 coaches and 500 athletes among four model high school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ir training status, i give some countermeas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contradic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training is still an important factor troubled by the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of the model high schools in henan province. 2. the age and education structure of the coaches are reasonable, however, they are in the abs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training of the coaches should be improved. the coaches have low professional degree. 3. single source of funding for track and field team training, less scientific control are involved in trai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medical supervision is not inadequate. 4. the track and field events are distribute unequally, the ratio of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 lacks proportion. athletes training achievement was based mainly on secondary athletics. 5. between the cultural teachers and coaches? communication are not enough, besides, they give little attention on athletes cultural study. 6. the competition standard is low, furthermore track and field team sports were held not very frequently. in view of existing training situation of the track and field team in henan demonstrative school, i have som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s follows: 1. the school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of athletes learning, and establish a v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have a reasonable separa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training. 2. enhancing the training and learning of the coaches, improving the coaches scientific training level, achieving more professional coach gradually. 3. increasing the funding inpu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ck and field training in the scientific monitoring, to perfect the ground, equipment and hardware facilities. 4. coordinating the number of participator in all items, working in an all-round way for while emphasizing key points. reserves more comprehensive resources for the track and field sports. 5. increasing in the time of athlete competition appropriately and encourage the athletes go outside to take part in more competition in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ir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 key words: henan province, the demonstration senior high school, athletic training,the status quo,development strategy iv 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 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并同意河南 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 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 出于宣扬、展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01 年 月 日 1 前言 1 1 前言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随着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目光越来越多的聚焦在体育上,竞技体育在社会 中的地位也随之升高。2004年刘翔获得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更是激发了国 人对田径项目的热情,而田径训练的组织与效果也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美国是公认的竞技体育强国,更是田径强国。而美国的竞技体制是以学校为中心, 依靠学校的课余训练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中学是培养奥林匹克冠军的摇篮,大量的中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开始早期运动训练,为发展竞技体育奠定了人才基础。美国竞技体育 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的。 学校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基地,是人类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教育和竞技体育的最 佳结合点。2004 年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指 出:体教结合是拓宽竞技体育发展渠道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 一个方面;体教结合可以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丰厚的土壤,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 用, 有利于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 政治、 教育和体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学校将承担起今后国家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任 务,以人为本的终生教育观念应贯彻始终。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指出: “学校应在体育 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训练,有条件的经省教育行政 部门批准,可以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 ”杨铁黎、宋尽贤就曾提出:在普 遍开展学校竞技体育的基础上,为加快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运 动员,要确立“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重点中学。 但就目前来看, 我国田径运动的顶尖选手都是从各省、 市体校或专业队选拔出来的, 而不是来自基层学校的训练队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如何充分利用教 育系统的优势,挖掘学校运动队的潜力,更好地发挥学校运动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的职能,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所以田径运动高级人才 的培养离不开基层训练队伍的配合。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2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目前在中国,依托学校良好的条件,形成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系统的、不间 断的竞技人才“一条龙”培养模式是一个趋势,被很多专家所看好,但这种学校培养竞 技人才的模式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还不够完善。所以当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协调好 各方面的因素,完善各层次学校的培养,高中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承上启下 的关键阶段。尤其是示范性高中,学生生源好,在众高中里具有突出的示范作用,在田 径人力资源储备上有独到的优势,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示范性高中会逐步成为有 中国特色的综合性高中。因此,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的研究, 可以从中了解当前河南省田径后备人才在高中里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 问题可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对了解河南省中学整体的田径训练现状有一定的意 义,并为促进我省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及田径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3 研究现状 本人通过查阅河南大学图书馆、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 并利用中国知网 (cnki) 、 万方数据库等资料库进行检索,文献收集年限为 2000-2010 年。共收集关于中学田径训 练现状的文章 336 篇。关于训练方面的文章 148 篇。关于影响学校田径队训练因素的文 章有 25 篇。目前有关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及发展策略的文章尚未发现。 现将有关研究分述如下: 1.3.1 关于我国中学田径队训练现状的研究 殷建波,张正中在示范性高中体育特长生培育与管理研究一文中写到,由于体 育特长生缺乏科学的管理与教育,因此出现:重“特长素质”轻“全面发展”的培养理 念导致了学生畸形发展;重“竞赛训练”轻“管理育人”的“唯特长”观念影响了学生 和谐健康成长;重“机械管教”轻“情感教育”的简单粗暴教育管理方式僵化了师生关 系,恶化学生身心和谐成长;重“赛前”短期管理,轻“全程式”系统管理,影响了学 生的特长和文化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从存在的问题中提出了几点建议:强化校长的职业 责任意识,不断提升学校体育课余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加强教练员培训制度,提 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规范教练员执教行为,提高科学育人水平;加强 1 前言 3 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体育特长生心理品质;健全制度,加强对示范性高中体育特长生培 育与管理的制度建设,逐步规范学校和教练员行为。 葛幸幸等的重点中学课余训练动力因素状况中指出:“中学课余训练最根本的 动力来自于需要,这种需要分为国家需要、学校需要、教练员和运动员需要三个层次。 只有满足这三个不同层次的需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体系运行才能畅通起来,才能呈 现良性运行态势。而学校、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中学课余训练的认识和态度,则是课余训 练动力需要的具体反映。”目前,参加中学业余训练的同学只有少部分去了高一级的专 业运动队,大部分运动员则是选择了升学,进入大学深造,同时也为他们教练员赢得了 声誉。这些运动员在学校进行训练的同时也带动了周围同学锻炼身体的意识,有利于学 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高自飞在浙江省重点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现状研究一文中写到,由于各重点中学 培养田径后备人才的体制不尽完善、社会对田径运动的价值认识不足、高水平教练员欠 缺、田径课余训练过程科学化程度不高以及运动员伤病发生率较高等现状,已经影响和 制约了浙江省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的发展。 康永志锦州市高中田径课余训练状况调查与分析一文中对锦州市4所高中的田 径课余训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好,但是绝大多数运动员小时候没 有受过系统的训练,对技术的掌握不十分理想,技术掌握不好与教练员的指导水平和学 生学习技术的时间都有直接的关系;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学校组织课余田径训 练的主要目的是输送人才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田径课余训练的时间比较少;田径课余 训练对文化课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杨涛、刘大庆的我国重点中学课余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对山东省 312所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学的运动员课余训练的内部环境(氛围)、训练次数和训练 时间、场地器材、训练经费、教练员基本情况、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和内容、教练员训 练方法与手段、运动员的训练动机、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学习情况等现状进行了研究。 对策主要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变筹资观念,实现经费结构多元化、增加学校教练 员岗位编制,逐步实现教练员队伍专职化、改革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形成良好的竞争 和激励机制、加大教练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教练员的训练科学化程度、加大考核力度, 以鞭策教练员的责任心和进取心、探索解决“学训矛盾”的有效途径。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4 1.3.2 关于训练方面的现状研究 1964年初,我国体育界根据体育运动训练实际需要,汲取国内外先进训练经验,为 迅速改变我国体育运动落后面貌,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的需要等情况下提出了“三从一 大”训练原则,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训练。遵从“三从一大”的 训练原则,使我国田径运动项目的训练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了质的飞跃。20世纪70年 代末和8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运动员。可以说,三从一大训练原则 对我国的田径训练起到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004年8月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校校长、 博士生导师吴瑛教授和他指导的博士生张庆文在全国田径理论研究会上作了关于“三 从一大”训练原则内涵的研究报告,对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许多老中青田径教练员、 田径训练专家和学者做了专访,查阅了大量文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分析 并做出最新理解:“从难”和“大运动量训练”是训练的本质,“从实战出发”对二者 具有质的规定性,“从严”为他们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对训练本质和项目特征认识的 深入,使“实战”日趋具有针对性,所以在训练中要动态地理解和把握“从实战出发”; 竞赛激烈,心理训练及训练强度日渐受人们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使训练难度达到或超 过比赛的难度成为可能。 赵娜、杨毅在谈中学生田径运动员训练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写到:要认真抓好学 生全面身体训练。通过各种运动项目的训练,一方面引起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广泛兴趣。 同时,使他们的骨骼、肌肉、内脏功能得到增强,促使身体各部位的全面发育。这样做 可以为学生在速度、耐力、力量、协调、灵敏、节奏感等素质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为逐 步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奠定基础;二是逐步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三是磨练意志、严格 训练。 朱江明在中学田径训练应注意的问题中总结出:要改变单一专项训练手段,不 断增加其他训练手段,使全面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中学田径运动员身体正处于全面 发育成长的旺盛期,不宜过多采用以负重杠铃蹲起为主的大力量训练,对改正错误动作 和提高运动技能会造成一定困难。不宜长时间采用高强度的训练,中学生训练宜从增加 数量及密度入手,采用量大强度小的训练法。 翟兆军在课余训练的沉重话题:早期专项化、训练成人化一文中写到:因为客 观条件限制,经济条件落后、科学训练手段低下的条件下,用多于别人的训练时间和强 1 前言 5 度来弥补训练条件的简陋,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本身也有弊病,即容易造成运动员 伤病,使他们厌练、不能练,也侵占了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本应接受的教育,这种大负 荷量低效率训练会给运动员生理机能和各器官系统造成难以恢复的负面影响。 训练负荷 的增减,要符合运动员全年训练周期的安排;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有全面的 科学检测和医务监督。缺少这些条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王俊臣在中学田径业余训练改革初探中认为,一、改革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的目 标,确定目标后,教练员根据每个运动员现有的能力、训练时间、学习情况进行分类, 制定出训练方案并且使每个运动员都清楚自己的训练途径。二、改革训练方法,对运动 员训练应采取带有教育性的训练方式。即通过思想教育、知识传授、个人能力培养、训 练技术指导等使运动员成才。实践证明,进行训练方式的改革,既提高了教练员的工作 效率,又培养了运动员的自身能力,是运动员通向成功的切实可行之路。 1.3.3 关于影响学校田径队训练因素的现状研究 原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曲宗湖教授在2000 年中国学校体育和 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经过全国范围内大样本的调查,对我国学校课余训练的状 况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总结了影响学校课外体育训练的多种因素,他认为“在我国 学校课余训练工作方面存在着经费短缺、训练时间较少、参训学生人数较少、训练水平 不高、教练员数量有限、质量不高等问题”。 杨铁黎,刘海元,陈钧在对我国中学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对影响学生参 加课余训练的因素和影响中学开展课余训练的因素两个部分进行了研究,从调查结果 看,多数学生认为影响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因素主要是学习太紧张,这与我国基础教育 课程多、学生负担较重有很大的关系;另外,学生家长对学生训练不支持;还有一些有 运动潜力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训练将来没有出路,因而不积极参加。这反映出我国教育 观念与人才观念中的误差。而在影响我国中学开展课余训练的因素调查中,主要的原因 是压力大、训练经费缺少、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等原因。 综上所述,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我国中学田径训练现状、 影响学校田径队训练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这些文章对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大 的指导意义。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方面,关于河南 省学校田径训练现状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的研究尚处于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6 空白阶段。而且,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教育大省,有着广泛的人口基础, 在教育人口上具有较为典型的意义。因此,研究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及发 展策略对河南省乃至全国田径运动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7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能够参加正规比赛的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的训练现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通过河南大学图书馆、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广泛查阅并收集了相关专著和文献 资料,并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对田径队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进行了检索, 通过资料搜集、整理与阅读,了解了本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更好的撰写论文打下基础, 并为本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2.2.2 调查法 2.2.2.1 访谈法 利用 2010 年河南省第二十二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机会,走访了 10 余所参赛的学 校领导和教练员,以及特邀专家、教授、体育局的相关领导,获得大量珍贵的资料。 2.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的需要,广泛查阅了社会调查问卷设计方面的相关资料, 并设计出教练员问卷和运动员问卷的初稿, 对问卷的初稿咨询了相关专家并征求了专家 的意见,经过对问卷的反复修改最终确定问卷。 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保证问卷调查的质量,在问卷发放之前由 15 位专家、学 者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专家分别从总体、形式、内容、语言等方面对问卷进行了效 度检验。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补充和修改,因此所要调查的内容具备有效性(见表 1、 表 2)。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8 表 1 调查专家职称一览表 职称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人数 8 5 2 表 2 专家效度评价结果一览表 等级 非常合理 合理 一般 不合理 频数 12 2 1 0 百分比 80.0% 13.3% 6.7% 0 对问卷信度的检验方法采用重测法,在第一次填写问卷间隔一周后,再将问卷发给 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信度检验,计算两次问卷的相关系数为 r 0.80 以上,确保了问卷的可信度。 利用 2010 年河南省第二十二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机会,于 2010 年 10 月 6 日至 2010 年 10 月 12 日在焦作市武陟县第一中学,向参赛的示范性高中的教练员和运动员 发放了问卷,采用当面发放与委托发放的方式。经过调查,目前能够以学校为单位组队 参加比赛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共有 60 所,其中教练员 119 人,参赛运动员男生 428 人、 女生 354 人,共计 782 人。把河南省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为豫东、豫西、豫南、豫北、 豫中,每个区域随机抽查 8 所学校,合计 40 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发放教练员问卷 50 份,回收 44 份,回收率 88%,有效问卷 38 份,有效率 86.4%;发放运动员问卷 500 份, 回收 447 份,回收率 89.4%,有效问卷 419 份,有效率 93.7%(见表 3)。 表 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一览表 问卷类别 人数 发放数量 回收数量 回收率% 有效问卷 有效率% 教练员问卷 119 50 44 88% 38 86.4% 运动员问卷 782 500 447 89.4% 419 93.7% 2.2.2.3 实地调研 对发放过调查问卷的 40 所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的校田径队训练进行实地观摩。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9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 spss 数理统计软件对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得出研究所需的相关 数据。 2.2.4 逻辑法 通过对比、归纳、综合等逻辑方法对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得 出较为科学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11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概况 3.1.1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分布情况 示范性高中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模范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办学思想 端正,加强德育,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教师素质与办学条件好,办学有特色,学生 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和高等院校对学生的评价好,学校的管理水平高,有较长的 办学历史,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外有较高声誉的普通高级中学 1。示范性高中具有 鲜明的办学特点、科学的办学思想,生源较普通中学有很大的优势,在众高中里具有突 出的示范作用。因此,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进行研究对了解河南省中学整体的田径训练 现状有一定的意义。据调查,目前能够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加比赛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共 有 60 所,分布情况如下:郑州市 5 所;洛阳市 4 所;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安阳 市、信阳市、南阳市、驻马店市、平顶山市、商丘市、周口市各 3 所;开封市、鹤壁市、 济源市、三门峡市、许昌市、漯河市各 2 所;巩义市、永城市、邓州市、项城市、固始 县、中牟县各 1 所;河南省实验中学、河南大学附中、河南师范大学附中直属单位单独 组队参加。 3.1.2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项目开展情况 表 4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项目开展情况 项 目 短 跑 跨 栏 中 长 跳 类 投 类 全 能 性 别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人 数 88 71 19 16 54 45 36 33 27 23 4 3 总人数 159 35 99 69 50 7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以下简称示范性高中)田径队开展的项目有短跑、跨栏、中长 跑、跳类、投类、全能(见表4) 。通过对示范性高中田径队教练员调查发现,一些学校 田径队开展的项目不够全面。运动员多集中在短跑、中长跑两个项目上,跨栏、全能、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12 投掷项目的运动员相对较少,部分学校更是在投掷、跨栏项目上空无一人。另外,径赛 人数远远多于田赛人数,男运动员人数较女运动员人数多。这反映出示范性高中项目开 展不均衡,发展径赛项目的人数多,男女运动员比例失调等一些情况。目前的这种发展 格局对我省田径运动水平的整体发展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2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教练员基本情况 教练员是从事竞技运动训练工作, 培养运动员并指挥他们参加运动竞赛争取优异成 绩的专业人员,教练员是训练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指导者 2。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蓬勃 发展,现代竞技体育中教练员彰显出不可取代的作用。他们直接关系到科学训练水平和 运动成绩的提高。所以,没有高水平的教练员,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教练 员的综合素质是主持运动训练工作的基础,是竞技体育攀登运动技术高峰的重要保证。 3.2.1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教练员年龄情况 表 5 教练员年龄结构 年 龄 30 岁以下 31-40 岁 41-50 岁 50 岁以上 人 数 13 16 7 2 所占比例 34.2% 42.1% 18.4% 5.3% 年龄结构是指教练员人才群体各个年龄段人数比例的关系, 它是一个人生理功能的 标志。处在不同年龄段的教练员,其知识、经验、技能的积累和科学发现能力、创新能 力等方面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倾向性, 合理的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反映教练 员人才群体的创造力,可以使教练员的整体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一般来说,教师 队伍的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较为合理 3。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在 31-50岁的占总比例的60.5%, 不难看出中青年阶段的教练员成为我省示范性高中教练员 队伍中的主力军。这个年龄段的教练员正处于事业的起步期和上升期,有较强的事业进 取心和战斗力,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在训练中可以为年轻教练员做榜样,为我省田径 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30岁以下的教练员占34.2%,是年轻有朝气的群体,是搞 创新与科研的最佳年龄段。他们虽然在年龄上有优势,但在经验方面还比较欠缺,还需 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13 3.2.2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教练员学历状况 表 6 教练员学历结构 学 历 大专以下 大专 本科 研究生 人 数 2 4 29 3 所占比例 5.3% 10.5% 76.3% 7.9% 学历是反映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的标准之一。文化知识的 储备对一名教练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积累不但能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而且还会提 高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的能力。从数据显示上看(见表 6),本科学历和硕士学历的累计 百分比为 84.2%,学历结构比较合理,但是通过走访发现,这一部分教练员中年龄较大 的教练员有不少来源于体校、专业队,大多由于工作以后,评定职称的需要通过成人自 考的方式获取学历的较多。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教练员仅占 15.8%。这一部分教练员有一 定的实践经验,但在基础知识方面略显不足。所以工作中要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 构,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3.2.3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教练员参加田径训练经历 表 7 教练员参加田径训练经历 训练经历 国家队 省、市体校或专业队院校代表队 无训练史 人 数 0 19 18 1 所占比例 0 50.0% 47.4% 2.6% 实践证明, 有过专业运动经历和系统体会过运动训练过程的教练员在指导训练上有 很大优势,执教水平更容易提高,也只有通过最直接的训练经历才会为实践和指导高水 平的训练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见表7),一半的教练员有过专 业运动训练的经历,他们能够切身体会运动员的感受,掌握运动员的最新动态,在训练 中及时调控运动负荷。但是这些教练员往往容易把自己当运动员时的训练方法、内容生 搬硬套在所训运动员身上,创新意识欠缺。有47.4%的教练员专业运动训练经历相对缺 乏,仅在院校的代表队进行过训练,对示范性高中田径运动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是不容忽视的群体。没训练史的教练员仅占总比例的2.6%。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14 3.2.4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教练员执教年限 表 8 教练员执教年限 执教年限 2-4 年 5-10 年 11-15 年 15 年以上 人 数 6 22 7 3 所占比例 15.8% 57.9 % 18.4% 7.9% 执教年限反映的是从事教练员工作时间的长短,更能反映出教练员的资历、经验以 及执教能力。有研究表明,一位优秀教练员的一般成才需 22-24 年时间,其中包括从开 始执教到成为优秀教练员的约 12-14 年 4。通过调查(见表 8),执教年限在 10 年以上 占 26.3%,说明这些教练员通过多年的摸索,积累了丰富的训练实践经验,示范性高中 田径训练水平发展需要他们的能力做后盾。执教年限在 10 年以下的占 73.7%,这部分 教练员要想成长为一名优秀教练员还需要时间的磨练。 3.2.5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教练员工作性质 表 9 教练员工作性质 工作性质 专职教练员 教练员兼职体育教师 人 数 0 38 所占比例 0 100% 通过调查(见表9),示范性高中田径队教练员都还兼职体育教师身份,承担着体 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在走访中得知,体育教师除担任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外还要负责早 操、课间操、课外活动、校运动会等一系列工作。由于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繁忙,工作 负担重,他们很难把剩余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运动员的训练上。教练员专职化比例不容乐 观,这无疑会影响田径队训练工作的成果,同时也制约了示范性高中田径训练水平的提 高。 3.2.6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教练员执教动机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15 表 10 教练员执教田径训练的动机 执教动机 为培养体育后备 人材做贡献 个人爱好 服从工作安排 生存需要 人 数 13 18 7 0 所占比例 34.2% 47.4% 18.4% 0 教练员的工作是一个艰苦的职业,田径训练的成果需要教练员付出辛勤的汗水,牺 牲自己许多业余时间,集中精力投入到田径运动训练的事业中去。因此,一名优秀的教 练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自己的工作。教练员的敬业精神是高效开展 学校田径训练的决定因素之一,对运动员训练、学习、生活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表 10 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对教练员执教田径训练工作的动机调查时,有 81.6% 的教练员执教动机是出于个人爱好和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做贡献。 这部分教练员对田 径训练工作的执著追求是为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而奋斗的, 具备一定的事业心和敬 业精神,这将是保证示范性高中田径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有 18.4%的教 练员是因为服从工作安排才从事训练工作,这部分教练员工作主动性不高,在田径训练 工作上很难有一番作为。 综上所述,示范性高中田径队教练员年龄、学历结构比较合理,但执教年限、训练 经历、专职化比例相对不足,这些都是影响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并且会直接制约着教 练员的综合水平。 3.3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运动员基本情况 运动员是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 竞技活动中竞技能力的直接体现者和运动成绩的创 造者,又称选手 5。只有先了解了运动员自身的基本情况,才有可能在后面的训练中创 造出理想的竞技水平。 3.3.1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运动员身份区分 在调查的运动员中(见表 11) ,86.9%的运动员是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入高中, 不难看出体育特长生是高中培养后备体育人才的主要资源。只有 13.1% 的运动员入学 前是普通学生, 出于对体育训练的热爱或是有利于升学等诸多原因参加了高中阶段的田 径训练。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训练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16 表 11 运动员身份区分表 身份区分 普通学生 体育特长生 人 数 55 364 所占比例 13.1% 86.9% 3.3.2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运动员训练年限与等级情况 表 12 运动员训练年限 训练年限 5 年及以上 4 年 3 年 2 年 1 年 1 年以下 人 数 101 96 58 111 34 19 所占比例 24.1% 22.9% 13.8% 26.5% 8.1% 4.6% 表 13 运动员运动等级情况 运动等级 运动健将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人 数 0 24 251 144 所占比例 0 5.7% 59.8% 34.5% 由表12,表13可以看出训练年限在5年及以上和4年的运动员百分比有47%,这些运 动员在高中之前接受过一定程度的系统训练,具备田径运动基础,这就为将来的田径训 练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理论研究与训练实践都已表明, 不经过多年系统的、 科学的训练, 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其中有12.7%的运动员训练时间为一年及以下,这些 运动员尽管有一定的潜质,但基础薄弱,较难在高中阶段的训练中取得优异成绩。从运 动等级中可以看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田径队的整体水平不高。 田径队运动员等级以三级 和二级运动员为主,一级运动员占总人数的5.7%。据调查,运动员所在年级以高二、高 三年级居多,分别占31%、58.9%,年龄结构在1618岁。多数运动员在高中阶段的训练 已经过半或基本结束,运动成绩提升的空间有限,但对于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的运动员 来说,有了之前的训练基础,如果将来再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会更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