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烟台市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学生“三自主”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烟台市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学生“三自主”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烟台市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学生“三自主”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烟台市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学生“三自主”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烟台市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学生“三自主”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烟台市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学生“三自主”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单 位 代 码单 位 代 码1044510445 学学号号20080400832008040083 分分类类号号g807.4g807.4 研究生类别研究生类别高校教师高校教师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烟台市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学生“三自主” 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学科专业名称体育教育训练学 申 请 人 姓 名张 鹏 指 导 教 师杨国良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2011 年 6 月 1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独独独独创创创创声声声声明明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 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 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 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11 年月日签字日期:2011 年月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目目目目录录录录 中文摘要.1 abstract 4 1前言7 1.1 选题依据.7 1.2 文献综述8 1.2.1国外研究综述.8 1.2.2国内研究综述.10 2研究对象及方法.14 2.1 研究对象 .14 2.2 研究方法.15 2.2.1 文献资料.15 2.2.2 调查.15 2.2.2.1 专家访谈. .15 2.2.2.2 问卷调查 .15 2.2.2.3 问卷的信度 .16 2.2.3 数理统计 16 2.2.4 逻辑分析 16 3结果与分析 16 3.1 体育教学实施“三自主”改革的现状与分析.16 3.1.1 对体育教学实施“三自主”改革的认知 .17 3.1.2“三自主”选课的现状与分析18 3.2 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现状与分析 18 3.2.1 选择教学内容情况的现状与分析.20 3.2.2 满足学生选项情况原因的现状与分析.21 3.2.3 造成不满足学生选项情况原因的现状与分析.23 2 3.3 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的现状与分析.25 3.3.1 选择教师情况的现状与分析.27 3.3.2 满足学生选择教师的现状与分析.27 3.3.3 没满足学生选择教师原因的现状与分析.29 3.4 学生自主选择教学时间的现状与分析.30 3.4.1 学生对选项时间意愿情况的现状与分析.30 3.4.2 满足学生选项时间情况的现状与分析.31 3.4.3 没满足学生选项时间情况的现状与分析.31 4结论与建议 32 4.1 结论 32 4.2 建议 32 5 引用文献34 6 主要参考文献.35 附录3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48 致谢4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烟台市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烟台市高等学校体育课程 学生学生“三自主三自主”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文摘要 2002 年 8 月教育部颁布了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其精神实质是将课程目标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新的课程目标从根 本上摆脱了以学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重点由知识技术转向了学生的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课程目标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社会需要以及学生身 心全方面发展的特点。 纲要要求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 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权利,及“三自主”体育教学。教育部体育 卫生与艺术司 2006 年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的重要通知中强调“推动高等学校 全面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积极倡导高等学校体 育课程教学中实行“三自主”原则” 。 根据党在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把 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这都充分体现出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在教学中课程资源丰富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烟 台市是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是我国改革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排头兵。烟台市高 校在实行“三自主”体育教学改革中,做得如何?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选择 意愿?本文通过对烟台市普通高等学校开设体育自选课的学校的体育教学管 理人员,体育教师,学生等三部分为调研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数理统 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烟台市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中的学生选项及相关 问题进行调查,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得出以 下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1 烟台市普通高等学校在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倡导的“三自主”体育课程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体育教学中以学 2 生为中心,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需求,提高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增加了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但各高校在实施“三自主”教学的过程中只实现 了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两方面的自主,都没能实现学 生自主选择上课时间。 1.2 体育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开课的项目进行调整,基本满足了大部分 学生的选项要求。但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总量相对较少,学生选择的内容与 学校的课程资源存在着矛盾,部分项目中教师、场地、器材的生均拥有量少, 造成班级规模偏大,有部分学生不能选择到自己喜爱的项目,不能充分满足 学生的需求。 1.3 许多教师一专多能,经验丰富的教师所占比例大,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选 择教师的需求。教师进修机会过少,不能让教师掌握更新的教学理念和专业 技能,教师的综合素质存在差异,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对选择教师的需求。 1.4 体育课时间的安排都是教务部门统一指定的,没能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上课 时间,但学校安排的上体育课时间与学生要选择的时间一致性大,从而满足 了大部分同学的需求。 2 建议 2.1 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丰富课 程资源满足学生需求,努力实现“三自主”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2 学校要加大对体育的经费投入,扩大体育项目的总量,根据地理文化特点 和校园环境开设民俗性和趣味性的项目,开设社会上流行具有良好健身效果 的项目。增加学生选课的时间段,分流热点项目的学生,适当减小班级规模。 实现跨年级选课,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分层次进行班级组合。 2.3 学校加大对体育的政策支持,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继续教育,改善教师 的学历结构,拓展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面,培养更多一专多能的优秀教师。 通过引进教师和外聘教师等方法,增加教学内容和单元,满足学生自主选择 教师的需求。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2.4 学校教务部门在安排体育课时间时应当充分考察学生的实际需要,给学生 多的时间段选择,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安排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力争达到 学生自主选择上课时间。 【关键词】烟台市烟台市普通高校普通高校 “三自主三自主”学生意愿学生意愿 4 investigationinvestigationinvestigationinvestigation andandandandanalysisanalysisanalysisanalysis ofofofof “ “ “ “threethreethreethree independenceindependenceindependenceindependence” ” ” ” carriedcarriedcarriedcarried outoutoutout inininin physicalphysicalphysicalphysical educationeducationeducationeducation ofofofof regularregularregularregular institutionsinstitutionsinstitutionsinstitutions ofofofof higherhigherhigherhigher educationeducationeducationeducation inininin yantaiyantaiyantaiyantai abstractabstractabstractabstract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suedteaching guidelines for pe in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in august, 2002. the central point is to regard the curriculum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end result of course reform. the new curriculum changed the discipline-centered practice completely and the focus has been changed from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to studentsdevelopment and student-centered practice. it reflects the people-oriented and social demands and studentsintegrated development, both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guidelines require that students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choose course content, teachers and class period independently, that is “ three independence”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alth and art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emphasized the implement ofteaching guidelines for pe in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and “three independence” principle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its important notice in 2006. according to the strategic plan, that is, giving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ng the powerful n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put forward by 17thcpc national congress, the guidelines considered people-oriented practice as the basic demand for education. all these embody the necessity and inevitability of being student-centered in education. in teaching, abundant teaching resources can satisfy studentsneeds. yantai is a costal city in eastern region and the pioneer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how did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yantai do in carrying out the“ three independence”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can they satisfy the students choosing rights? the thesis chose the administrative staff of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and student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offering op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in yantai as the subjects of research. using literature review,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thesis investigated the studentsoptions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and related issues in the impl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dre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i conclusion 1.1 when carrying out the “three independence” advocated byteaching guidelines for pe in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yantai got some resul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ey advocated student-centered practice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atisfied most of the students demand and increased their interes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nthusiasm of taking part in physical exercises. but the respective institutions only achieved the independences of choosing course content and their teachers and could not achieve the independence of choosing class periods. 1.2in physical education, options have been adjusted according to students demands and basically satisfy the majoritys requirements. but the total quantity of options is relatively low and there was contradiction between studentsalternatives and courses resources. for some options, teachers, ground and facilities are limited and cause big-size classes. some students cannot choose their favorite options and therefore cannot be fully satisfied. 1.3 many teachers are specialized and versatile and the experienced teaching staff makes up the major part, which can satisfy the majoritys choices of teachers. but teachers lack chances to further their education and cannot acquire latest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which can not fully satisfy studentsrequirements on teachers. 1.4 the class period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re arranged b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cannot achieve the independence of choosing class period. but what the institutions arranged is not far from studentsdemand and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jority. 2 suggestions 2.1 institutions are supposed to fully realize the necessity and inevitability of student-centered practice in physical education, offer abundant courses resources 6 to satisfy studentsdemands and try their best to carry out “three independence” to raise the teaching quality. 2.2 institutions should invest more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offer a lot more options for students. they should also offer some options with folk custom or interests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ulture and open up some popular items that have body-building effects. they can also increase the periods of time for students, decrease the class size and reduce the choice of hotspot options.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can choose the same option and they can b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ir level of craftsmanship. 2.3 institutions should provide more policies to encourage teachers to further their education through different channels, broaden their horizon and expand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duce more teaching staff who are specialized and versatile. furthermore, institutions can introduce teachers to increase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satisfy studentsdemands on teachers. 2.4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hould take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 into consideration while arranging the class periods and provide more options of periods of time to try to achieve the independence of choosing the class period. keykeykeykey words:words:words:words:yantaiyantaiyantaiyantai ,“ “ “ “threethreethreethree independenceindependenceindependenceindependence” ” ” ”, regularregularregularregular institutionsinstitutionsinstitutionsinstitutions ofofofof higherhigherhigherhighereducationeducationeducationeducation ,studentsstudentsstudentsstudents willwillwillwill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1 1 1 1 前言前言前言前言 1.11.11.11.1 选题依据选题依据选题依据选题依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 准的颁布与实施,为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纲 要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体育课 的性质、结构以及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体系等,并且确定了体育 课程的五个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 目标、 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 是给大学体育课程提出的新的要求。纲 要的精神实质是将课程目标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目标制约 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进行。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 基本要求确定的,而发展目标是针对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 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摆脱了以学科为中心,价值 取向的重点由知识技术转向了学生的发展,课程目标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时代 要求、社会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全方面发展的特点。 纲要与传统的大纲相比 给了教师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也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纲要第九条对 课程结构提出要求: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 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 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1】 。 ” ,这就是“三自主”体育教学, 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 烟台市是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人文氛围浓厚,是我国改革发展 与对外开放的排头兵。而烟台市相关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情况如何? 有哪些特点与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学生选择意愿与体育教育的资源情况如何 等等值得研究与分析。本文通过对烟台市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中的学生选 项及相关问题的调查入手,试图寻找新形势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现“三自主” 8 的途径和方法。 现在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的完整 的人。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良性发展是高校培养好学 生的一个重要前提。以往的体育课过于重视理论与技能的传授,没有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一些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却不喜欢体育课,更有一些学生 在被动学习的情况下失去体育锻炼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的“三自主”体育 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和谐,能够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 2006 年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的重要通知 中强调 “推动高等学校全面实施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积极倡导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实行“三自主”原则” 。从 2003 年纲要 实施以来烟台市高校积极地进行着体育课程的改革,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许 多成果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对烟台市部分高校体育健康课程学生“三自主” 情况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可以找出高校体育课程在实施“三自主”时遇到的 困难和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为高校体育 课程改革稳定与发展提供依据。 1.21.21.21.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通过对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滨州医学院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和百 度搜索引擎的搜索,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普通高校课程改革的文献资料。 1.2.11.2.11.2.11.2.1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研究综述国外研究综述国外研究综述 在美国教育法没有把高校体育课规定为必修课,而是由各州的教育法自 行规定,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有的学校为必修 1-2 年, 也有的为选修 1-2 年。 “满 足学生的需求”是美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要原则。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都是经过学生的选择、学习、评价反馈和教学评估以后,经过反复筛选而确 定的 【2】 。高校将体育课程的健身功能放在第一位,并不断地对项目设置进行 调整,用以满足学生的兴趣。体育课程的类型总体上可以分为:健身类项目、 个人项目、水上项目、集体项目、户外项目、舞蹈项目、体操项目、拳术和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其他项目。健身类项目和个人项目选课人数居多约各占总数的1/3,集体项目 和水上项目选课人数约占总数的 1/6,其他项目选课人数的比例较小。在美国 有 25%左右的学校将体育课成绩计入学生成绩总评。成绩评定内容一般由活 动参与、健身测试、家庭作业、对运动计划的评价和最后的书面考试几部分 组成。近 75%的学校采用“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的等级对学 生评价,20%左右的学校采用“及格”和“不及格” 的等级对学生评价。美 国的高校没有要求教师必须有规范的教学文件,甚至在上课时教师没有教案 可供参照。但当涉及到学生身体安全隐患时,都会定有协议,用以保证教学 双方在都知情的情况下安全的进行。1998-2000 年 l.d.hensley 教授对美国的 600 所公立以及私立大学进行抽样调查。研究中发现,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 断扩大,学校规定的体育课必修比例不断减小,而选修课的比率不断的增加, 并且表现出较大的幅度 【3】 。 在日本以立法的形式对高校体育课提出指导性刚要,各高校在结合本校 实际的情况下,灵活地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方案,有较大的 自主权。学生在大学必须上二年体育课,每周一次,每次 90 分钟 【4】 。公共体 育课是由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在一个教学单元里同时出现多种教学内容,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上体育课的内容。近几年来娱乐性体育和户 外健身的野营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在适宜的季节,有计划的安排户外体育课, 使学生得到身心的愉悦和兴趣的满足。日本的高校很注意理论课的教学,理 论内容占教学计划的 1/4 【5】 。教学内容包括营养学、卫生学、环境学、生理学、 运动医学以及疾病和预防等。由专职教师上课,学生可获得系统而广泛的知 识,达到自我认识、自觉锻炼、强身健体的目的。体育课的考核注重课堂考 勤和理论课,对身体素质不做硬性要求,体育技能考试比较容易过关,实行 学分制。 在 2007 年 2 月 28 日英国伍斯特大学的肯.哈德曼教授向欧洲议会文化教 育委员会提交的 欧盟体育现状与展望研究报告中指出: 在过去的 10 年中, 10 大部分的欧洲国家进行了教育改革,但体育课在学校教学中的比例却在下降, 由原来每周 4 课时(有的更多)改为每周 2 课时。因为体育课中球类、田径 和体操占据了课时的 3/4 的时间,那些新颖、有创意的活动尤其缺乏。学校体 育课上学到的内容不能学以致用,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用于平时的休闲活动。 报告建议,欧盟国家的学校应改变体育课教学中的地位,在学校要实施强制 性体育,保证学生每周在校内的体育活动不得低于两小时。 1.2.21.2.21.2.21.2.2 国内研究综述国内研究综述国内研究综述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文献包括宏观上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普通高 校“三自主”体育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普通高校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及评价体系的研究。分类如下: 1.2.2.1 对我国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 王晏,周宏(2005)中提出: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定体 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是制定大纲的大纲。 纲要 提出体育课的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确定体育课内容选用 原则和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和方法都是原则性的,指导性的。这就要求各学 校在实施纲要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选 择合适本校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考试方法,开设不同的体育课程 【6】 。 姜志明,朱伟等(2008)中指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从 2002 年陆续开展以 “健康第一”为理念的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也暴露了一些不容忽 视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在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 的目的及体育课程目标的模糊不清,既有课程纲要本身局限性的问题,又有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管理层体育意识和体育观念保守、滞后的问题,再有体育 资源匮乏与社会轻视体育教育的问题 【7】 。文中分析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中存在的问题;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问题的成因,并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未 来提出思考。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余小渝,李晓东(2008)中指出:体育课程改革是从小学到大学同步进 行的整体改革。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并且 加强对体育课程理论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史作阳,刘立峰(2005)中提出:依据学生实际水平进行分级教学。根 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教学五个目标精神, 把每个项目分为五个等级,从一级到五级逐级递增。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师中 指定或推荐一名项目负责人,在教研室的领导下,编写项目的分级教学大纲。 内容包括考核内容、标准以及相关的考核方法等。在管理上督促学生不断的 选择高一级别的学习,例如一年级第 2 学期选择第一级别的内容学习满分为 95 分; 二年级第 1 学期选择第一级别的内容学习满分为 85 分; 在第二学年末, 未达四级及以上者,学期最高成绩为 65 分。这样拉开了起评分的档次,让学 生不断的选择更高级别的内容学习,使分级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金慧娟,陆长青(2009)中提出: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板块进行系 统设计。高校体育课程分为体育课内教学、校内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活 动三个板块。对体育课内教学进行了常规性课程的设计:包括扩大课的类型; 改进课的开设时间、方式;增加课的实践内容和理论内容。对校内课外体育 活动进行拓展性课程的设计:包括成立个单项体育俱乐部,开设课外俱乐部 活动课;组织体育社团;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竞赛;开设课外兴趣指导课和组 建校运动代表队。对校外体育活动进行开放性课程的设计,由学校体育机构 组织学生有计划的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和野外体育活动。 张树巍(2008)中提出:新纲要从大课程的角度出发,特别强调要 加强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而目前高校课外体育参与率低的原 因在于: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多数无人指导,学生大多以个人的形式参与体育 活动,随机性强、效果差;学生自发组建的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组织较为 涣散,缺乏专业指导,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高校课外体育“精英化”现 象严重,多数学校都是以竞赛来代替群体活动开展,结果造成只是那几个精 12 英在场上表演,大多数学生只能成为看客,不能参与其中 【8】 。 1.2.2.2 普通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的研究 东南大学在 2001 新学年就进行了 “三自主” 体育课程试点, 张来明 (2005) 中对东南大学实施“三自主”课程模式的情况进行了实践研究。第一点“三 自主”选项课的价值内容包括: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有利于增强学 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交往能力, 增进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增进教师的业务;第二点“三 自主”选项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发课程资源;第三点“三自主”选项 课网络化的设计流程;第四点“三自主”选项课的选课步骤;五、 “三自主” 选项课对教学的优化影响。 吴燕丹(2005)中提出:高校执行“三自主”的情况由于各级高校体育 理念及物质条件的不同,在执行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在对各高校体育 部主任的访谈中,普遍反应“三自主”教学的开展存在难度。绝大部分高校 只能实现一至两个自主,还有部分高校根本无法实行。从影响因素排序中了 解,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场地和器材难以保证 【9】 。 罗康荣(2008)中阐述了“三自主”体育教学的构成要素; “三自主”体 育教学的运用价值;其他学校“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发展情况;他们学校“三 自主”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他们学校体育课任然沿袭着传统的体育课模式, 一年级为普修课,二、三年级为专项课。原因是学校未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的协调与落实,学校资源相对不足。 石宏,钟平奎(2007)中提出: “三自主”选课模式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 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教师和我们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但仓促开设的新课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自由选择上课时间不符合教 育及运动和生理的固有规律,而自由选择上课内容会助长学生怕苦怕累的消 极思想。应当对学生身体素质提出强制性的要求。 李敏卿(2008)中对华南师范大学“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实践做出总结。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1、全面实行学分制,课程实行“弹性开放式”设置,学生可以在大学 4 年内 任选 4 个学期修读“大学体育课程” ;2、改革课堂组织与结构;3、全面实行 学生网上“三自主”选课;4、统一与规范大学体育课程及课程名称,归类淘 汰部分项目;5、实行“体育运动选项课教学”模式;6、努力实行全天候排 课上课 【10】 。 1.2.2.3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及评价体系的研究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现行的许多体育课程 评价体系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性,它阻碍了体育课程的改革的步伐。构建与 体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傅君芳(2004)中提出: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1、评价 目的理论上的正确与实践中的背离,2、评价内容缺乏完整性和结构性导致目 标达成的整体性难以实现,3、评价方法上缺乏合理性,4、注重定量客观评 价造成定性主观评价及指标运用较少。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贯彻“健康第一” 思想,评价目标、教学目标和教学指导思想要一致。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改 革:1、以体育健康能力为评价核心,2、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 合,3、课程学习评价的全面性、动态性和结构性 【11】 。 周晓燕(2008)中提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 目标、结构、内容的一系列创新,必将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评价也提出相 应的创新要求。 ”一、根据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新评价体系的特点:以 定性评定取代量化评定;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既重视学生 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强调评定问题 的真实性、情境性;评定不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重视得出结论的过 程。二、课程评价对象的多元性:1、对学生的评价从以往单一的运动技术技 能掌握状况的评价,拓展到对学生认识、情感表现等显性与隐形等综合内容 的评价; 2、 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不仅注重量的评价,更注重质的评价; 3、对课程建设的评价就是围绕课程建设的诸多方面着手,而不能以体育课程 14 建设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以偏概全,更不能以体育课程建设过程中 的表面现象而掩盖其体育课程建设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执行问题 【12】 。 1.2.2.4 普通高校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 曲宗湖(2000)一书中指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根 据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我国的国 情来确定 【13】 。 刘同记(2004)中提出:经过调查研究,我们把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教 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在青少年生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生理卫 生、休闲体育、青少年营养与健康、娱乐体育、青少年身体保健与监督、民 族传统体育、体育运动项目达标、体育运动技术与技能等 9 个内容上。这个 体系不仅确立了以大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改革趋势,同时也弱化了竞技运 动在学校体育中的支配地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 需要 【14】 。 综上所述, 以上研究分别对我国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普通高校 “三 自主”教学、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及评价体系和普通高校课程建设等问题 进行了深入而有益的研究,但是对高校体育课程“三自主”方面全方位、多 角度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运用文献资料、调查、 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烟台市六所高校学生选项及相关问题的 调研入手,试图寻找影响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三自主”的相关因素,并 提出实现“三自主”的相关意见与建议,为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 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2 2 2 2 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对烟台市普通高等学校开设体育自选课的学校的体育教学管理 人员,体育教师,学生等三部分为研究对象。教学管理人员主要是各高校体 育教学部或体育教研室的领导;体育教师每个学校抽取十至十五人,教授、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副教授、讲师、助教所占百分比 1:3:4:2 左右;学生每个学校抽取 120 人, 如果一二年级都有专项课就各抽取 60 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 查阅国内有关普通高校课程改革的文献资料,掌握前人的研究水平和最 前沿的理论状况,通过检索各期刊数据库以及国际互联网检索等手段,收集 了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 2 部书 48 篇论文, 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调查 2.2.2.1 专家访谈:走访烟台市高校的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 学人员,听取他们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设计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专家访谈先 后进行两轮,第一轮为:2009 年 5 月7 月,主要任务是开题前的研究内容及 问卷设计确定。第二轮为:2009 年 9 月10 月,主要任务是研究中的一些关键 问题。 2.2.2.2 问卷调查: 围绕烟台市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 “三 自主”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建议,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对象为体育教学管 理人员,体育教师,学生,专家学者。为了保证问卷的设计质量,在问卷设 计出来以后先后请了 12 名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检验内容涉及到问卷的 设计、问卷的内容、问卷的结构以及问卷的量度指标。专家的职称情况(见 表 1),专家的评价结果(见表 2)。对体育教学管理人员、体育教师、学生 进行问卷调查。时间是 2009 年 10 月到 2009 年 11 月。发放问卷 817 份,回 收 817 份,回收率 100%,其中有效问卷 789 份,有效率达到 96.6%(见表 3) 。 表 1专家情况表 专家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合计 人数64212 百分比50%25%25%100% 16 表 2专家效度评定结果表 评价内容很完善比较完善基本完善不太完善很不完善 问卷结构设计总体评价46200 问卷内容设计总体评价56100 问卷设计的总体评价37200 表 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统计表 问卷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回收率有效问卷有效率 体育教学管理人员1212100%12100% 体育教师问卷7575100%75100% 学生问卷720720100%69296% 2.2.2.3 问卷的信度:本次调研对问卷信度的调查采取了“再测法”,检验选 取了 4 所学校,相隔 1 月后向被调查对象对象发放同样的问卷,发放 20 份回 收 20 份,两次问卷的一致性系数为 90%,表明调查问卷有较高的可靠性。 2.2.3 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