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归核化理论的fc集团战略调整方案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归核化理论的fc集团战略调整方案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归核化理论的fc集团战略调整方案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归核化理论的fc集团战略调整方案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归核化理论的fc集团战略调整方案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基于归核化理论的fc集团战略调整方案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ba a study on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fc group based on refocusing theory candidate : liu siwei major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upervisor: prof. xia xinp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r. china april, 2012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i 摘摘 要要 战略管理是多功能决策的一门艺术,其目的在于为企业探索和创造未来发展的 新机遇。“多元化”战略与“归核化”战略作为与现代企业成长和发展关系极为密 切的两种经营战略,逐渐成为众多企业家和学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虽然采取多 元化战略成功经营的案例很多,但因此而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随着宏观经营环 境和企业自身运营情况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反思自己的多元化经 营策略,一场影响深远的“归核化”运动正逐渐展开。 本文从分析 fc 集团当前经营困境入手, 按照波士顿矩阵理论将集团旗下产业进 行分类,并以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为背景,企业核心资源和竞争优势为基础,深入分 析集团各类业务未来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结合集团掌握的有限的核心资源, 制定出一套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收放有序的整体战略规划建议。而后,从战略与 企业文化整合、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产品研发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 四大方面对实施集团战略调整时各主要职能部门的核心职责及重点工作做出了详细 的论述。最后得出总体结论:企业在无序多元化陷入经营困境的现状下,必须充分 考虑集团自身资源优势,从战略视角出发,科学、合理、全面的制定未来企业整体 发展战略。希望本文基于归核化经营理论的科学严谨的分析以及以此为基础提出的 战略规划建议能帮助 fc 集团经营者更加全面的了解集团自身的核心资源能力, 改变 经营思路,走出目前盲目多元化的经营困境,使集团内各企业统一战略思想,充分 利用各自优势,合理投资,从而实现长期整体经营业绩的提高。 关键词:关键词:企业战略调整 归核化战略 核心资源理论 竞争优势 波士顿矩阵 ii abstract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an art of multi-function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 which aims for exploring and creating new opportunities continuously.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refocusing strategy, both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dern enterpris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ave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for many entrepreneurs and scholars. although we can find a large amount of cases which firms us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succeed, the example of the failures is also not uncommon. in china, due to changes in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began to rethink on their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 far-reaching change on the refocusing strategy is unfolding. based on analysis of fc groups currently operating difficulties, we reclassified a variety of businesses according to the boston matrix theory. considering the domestic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groups core resourc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we made an in-depth analysis on futur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businesses in fc group prospectively. then, we developed a five-year strategy plan for the enterprise considering all those factors listed above. after these, we discuss in more specific details on four major functional aspects: the strategy and corporate culture; operation structure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oducts development and market promo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risk control. the overall conclusion we made is that disconnected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can drag enterprises into a plenty of operation and financial difficulties. we must fully consider the groups own resources advantages, use strategic view, to make a scientific, rational and comprehensive strategy plan for the group. hopefully, rigorous analysis and strategic plan according to the refocusing strategy in this thesis can help fc group management board clearly notify its core resourc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change their current operating strategy in order to get rid of its current operating difficulties, let the subsidiaries think unitedly, fully use their key abilities, make reasonable investment decis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final overall business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key words: corporate strategy transformation, refocusing strategy, theory of core resources, competitive advantage, bcg matrix iii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 . i abstract . ii 1 绪论绪论 1.1 选题背景 . (1) 1.2 归核化战略发展概况 . (2) 1.3 研究方法 . (4) 1.4 论文主要内容 . (5) 2 归核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归核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归核化理论的形成 . (7) 2.2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 2.3 中国企业归核化发展现状 . (14) 3 fc 集团经营现状分析集团经营现状分析 3.1 集团概况 . (17) 3.2 集团发展历史回顾 . (18) 3.3 集团目前经营面临的困境 . (20) 4 基于归核化理论的基于归核化理论的 fc 集团战略规划建议集团战略规划建议 4.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模型) . (24) 4.2 集团内部各产业群分析 . (29) 4.3 fc 集团 swot 分析 . (39) 4.4 集团整体战略规划建议 . (42) 5 fc 集团战略调整实施与控制集团战略调整实施与控制 5.1 战略与企业文化整合 . (44) 5.2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规划 . (45) iv 5.3 产品研发与市场营销规划 . (47) 5.4 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规划 . (48) 结束语结束语 . (50) 致致 谢谢 . (5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5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1 绪论绪论 1.1 选题背景选题背景 中国民营企业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 许多企业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也从业务内容单一的专业化企业发展成为涉及不同 行业的多元化集团。然而,这些集团企业的发展速度在20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危机 的冲击下逐渐放缓、停滞,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针对目前的市场状况, 如何调整企业整体经营战略成为许多企业家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可以轻易的找到世界上许多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成功的案例,但同样也可 以随意的找到更多多元化经营失败的企业案例,成功与失败显然是由于企业内部存 在的某些因素导致的。多元化战略与归核化战略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极为重 要的企业战略,并且都已由许多大型企业广泛应用和实践。这两种战略本身并没有 孰好孰坏的分别,他们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企业采用其中的某一种战略,其结果 主要是企业当时所处的经营环境以及内部自有的资源能力决定的。如果企业目前所 控制的核心资源在满足现有经营业务的同时还存在剩余,那么企业就应当考虑采取 多元化战略,扩大经营范围,充分利用这部分剩余资源;相反,如果企业目前所控 制的核心资源已经不足以满足现有的多元化水平,则企业就应当实施归核化经营战 略,使企业的核心资源与经营水平相匹配。 目前,我国许多民营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体积庞大,但仍然依赖于粗放型的管 理模式,重要的经营决策都取决于老板个人的想法,并没有实际的依据。这种粗放 的、流于形式或口号的管理模式造成很多企业只是在硬件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 软件管理上仍然远远落后,企业运营效率低下、成本失控,资源浪费严重。正是由 于这些问题,集团企业资源整合以及归核化发展战略已经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 对象。 fc 集团总部设立在北京cbd(中央商务区),是一家集团化、多元化的著名民 营企业,资产规模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现已形成了以服装产业、矿产能源、魔芋低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脂产业、水产品加工、工业园整体开发、地产与酒店、农业种业、高新科技等为一 体的多元化产业结构。然而,由于近两年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资本市场货币 紧缩政策等影响,企业经营逐渐曝露出资源紧张等问题。 本文针对 fc 集团公司目前存在的过度多元化经营问题经行分析,结合归核化 战略等思想,将波士顿矩阵理论由产品研究上升到集团下属产业研究上,对其未来 整体经营及产业战略调整提出建议,希望这一课题的研究对提升公司战略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竞争能力有所贡献或启发。 1.2 归核化战略发展归核化战略发展概况概况 归核化战略的新概念是美国战略管理学家马凯兹结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战略规 划的实践后提出的。 1990年,马凯兹(ccmarkides)完成了自己哈佛商学院的 博士论文多元化、归核化与经济绩效。马凯兹认为,所谓“归核化”,就是多 元化经营的企业把自己的经营内容和范围集中到其资源和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领 域。归核化的思想并不是简单的否定多元化而支持专业化,它只是更加注重企业的 经营内容与资源能力的相关性,指明企业的业务范围应该以其核心资源能力为基础, 企业的资源则应该被运用到核心业务集中。许多采用了归核化战略的企业仍然是多 元化的,只是业务间的相关程度高,竞争力强。 1980年以后,欧美国家的许多企业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兼并重组风潮后,为了提 高企业竞争力,纷纷开始把其战略重点重新转移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上。这一趋势使 得国际战略理论学术界以及企业界兴起了归核化战略研究的热潮。如今,对于归核 化思想的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其 二,基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其三,企业多元化业务整合分析。 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主要针对归核化战略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蒙哥马 利和托马斯对企业的单项剥离行为经行了研究,数据显示企业实施归核化战略后, 资产利润率有明显的提高。其他相关研究也显示,归核化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面 影响,并且企业规模越大、多元化程度越高、管理监督越弱,其经营数据的改善更 为明显。然而,归核化战略和企业长期业绩提高之间的必然性却并没有得到有力的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证实,马凯兹后来的研究也表明,虽然采用该战略后企业业绩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但是在较长的时间后,这一提升效果并一定不能持续。 在理论学家们研究归核化战略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的同时,大量的实证研究 也证实多元化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造成企业业绩下滑而不得不走向归核化战略。 大多数多元化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产效益低下、资本结构恶化、市场优势地 位丧失以及经营状况恶化等问题。1982年t. j. peters和r. h. waterman完成了 寻求卓越一书,他们呼吁企业应该让自己的经营“回归根本”。 此外,鲁迈特在多元化战略与绩效中通过量化的研究证实:“对于各种类型 的多元化企业,无关多元化和垂直一体化类型企业的业绩最差;而业绩最好的,则 是相关集约型企业”1。 1987年, future organization resources发表研究报告 多元化: 欧洲与美国的比较指出:进入80年代,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焦点已经发生变化,企业 经营在目标、活动范围和竞争方式上,都体现了归核化经营战略的特点。在企业成 功要素的剖析方面,也越来越偏重于企业核心能力影响方面的因素2。 国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后期年代,主要是基于资源基础理论 和代理理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经行研究,也有通过我国上市公司从多元化战略到归 核化战略转变后的业绩变化,采用类似于国外的方法进行的实证研究。 此外,多元化热潮在近年来已逐渐减退,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开始认识到归 核化思想的重要作用。美国的许多企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四十年间经 历了多元化到归核化的变迁,欧洲企业的这一转变比美国稍晚,直至九十年代中期 才开始实施归核化。而亚洲,由于经济发展较晚,直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韩国、日本等国家大量企业倒闭的时期才开逐渐认可归核化的思想。这种被动的战 略转型恰好说明了归核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中国企业的归核化行为最早也出现在上世纪末,1993年,深圳赛格集团将之前 经营的数十个行业的业务进行了归核化运营,最终保留了地产、金融、商贸以及电 子四大核心产业,并利用这次转型,提升了集团的整体实力。几乎于此同时,万科 也一改之前的多元化战略,迅速剥离了万佳百货和怡宝企业,将房地产定位为集团 的核心产业,加大投资力度,最终形成以房地产为主的专业化经营战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与这些成功转型的例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盲目多元化的失败案例,著名的 巨人集团,由于盲目多元化,使得本来前景看好的企业瞬间倒塌,这样的反面教材 比比皆是,也让中国企业家们认识到盲目扩张的风险,更为理智的去选择企业的经 营战略和路径。同时期政府机构的作为也反映出了他们对归核化思想的认同,1997 年起,施行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实施了资产剥离,而2004年以后, 国资委更是明文规定:央企应该集中力量办好主业,其他的业务逐步通过拍卖、改 制或无偿划转三种方式剥离。 经过上述实证研究的解读可以发现,国内外关于归核化战略的实证研究主要存 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首先,对归核化的研究大多仅限于对那些已经采取了归核 化战略的企业经行分析,研究其采取了战略转变后经营业绩的变化。很少有关于企 业在何种情况下应该考虑归核化战略的前瞻性研究。其次,我国的国情以及经济发 展路径与西方国家不同,但虽然国内对归核化理论的研究探讨也有十年了,从企业 战略高度出发的研究却并不多见 。最后,国内对该问题缺乏系统性的权威著作,大 多数相关研究都是散落在其他主题研究中。因此,对归核化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和 分析,并从企业战略调整层面出发,也是有理论研究必要性的。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上,本文以企业战略中的归核化战略等作为理论背景,首先 采用文献研究,对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作梳理与提炼,然后加以运用,结合fc集团 的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其经营战略转型的可行性方案,并对其进一步的实 施进行分析和思考。 1)文献研究法 阅读大量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建立理论研究框架,按一定逻辑关系形成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支持本课题的观点及概念。 2)案例分析法 全文拟重点剖析fc集团经营现状及问题,结合归核化思想,运用波士顿矩阵等 理论对fc集团其下产业经行重新定位,并基于swot分析模型提出企业整体战略方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案及其实施策略建议,从而得出本研究的总体结论及其可能的借鉴意义。 3)基于调查研究的比较分析法 本文拟对国内采用了归核化战略的企业经行经营业绩分析,以得出归核化战略 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较有说服力的结论。 1.4 论文论文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本文立足第三方视角,以大型多元化民营企业 fc 集团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 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并穿插基于调查研究的统计分析法,综合运用 竞争战略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统计学、经济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 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 fc 集团归核化转型提出整体战 略规划及各职能领域的实施方案及建议。 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部分(详见图1.1):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归核化战略思想的形成以及该理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集中 论述盲目多元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危害。 第二部分介绍fc集团背景、架构及发展轨迹,归纳其经营面临困境及产生的原 因。 第三部分为本论文的核心章节。结合pest理论分析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 以波士顿矩阵为理论基础,将fc集团旗下众多业务归纳为六大产业群,按照bcg矩 阵及波特五力模型的理论逐个分析六大产业群的发展前景,剖析各自的竞争优势, 并利用swot分析法制定出解决fc集团目前经营问题的归核化整体战略。 第四部分作为第三部分的补充,分别论述了战略实施过程中各职能部门的战略 调整及管理规划,并简要论述了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的评估与监控。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选题背景选题背景论文主要内容论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归核化战略发归核化战略发 展概况展概况 归核化理论的归核化理论的 兴起兴起 基于资源基础基于资源基础 理论的相关研理论的相关研 究究 中国企业归核中国企业归核 化发展现状化发展现状 集团概况集团概况 集团发展历史集团发展历史 回顾回顾 集团目前经营集团目前经营 面临的困境面临的困境 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pestpest模型模型) 集团内部各产集团内部各产 业群分析业群分析 (bcgbcg矩阵矩阵) 集团集团swotswot模型模型 分析分析 集团整体战略集团整体战略 规划建议规划建议 战略与企业文战略与企业文 化整合化整合 组织结构与人组织结构与人 力资源规划力资源规划 产品研发与市产品研发与市 场营销规划场营销规划 财务管理与风财务管理与风 险控制规划险控制规划 总结与展望总结与展望 绪论绪论 fcfc集团战略调集团战略调 整实施与控制整实施与控制 基于归核化理基于归核化理 论的论的fcfc集团战集团战 略规划建议略规划建议 fcfc集团经营现集团经营现 状分析状分析 归核化相关理归核化相关理 论研究综述论研究综述 图图1.1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2 归核化归核化相关相关理论理论研究综述研究综述 2.1 归核化理归核化理论的形成论的形成 2.1.1 企业多元化理论回顾企业多元化理论回顾 “多元化理论”这一概念于1957年首次出现在著名的企业战略理论专家伊 戈尔. 安索夫(h. igor ansoff)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多元化战略”一文中。 安索夫在这篇论文中依据1909至1948年这40年中100家美国最大的企业的经营数据 和资料,总结出了四种不同的企业发展战略模式(见图2.1)。第一,通过增加老客 户的销售量或将现有产品推广到新的客户,以使企业在现有市场中取得成长的市场 渗透战略(market penetration);第二,以现行战略去开发新市场的市场开发战略 (market development);第三,向原有的市场投入新产品的产品开发战略;第四, 用新的产品去开发新的市场的多元化战略(strategies for diversification)3。 相关市场 非相关市场 市场渗透产品开发 市场开发多元化 市场撤退 中止合同 国企私有化 现存产品 新的产品 现 存 市 场 新 的 市 场 图图2.1 市场战略选择矩阵市场战略选择矩阵 (资料来源:多元化与归核化,程勇,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1965年,被学术界公认的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的第一本专注公司战略 (corporate strategy) 面世, ansoff 在书中阐述了企业战略的必要性并大量论及企业 多元化经营。关于多元化发展的原因,ansoff 认为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第一, 企 业通过单纯的产品或市场扩张战略已经无法达到其设定的发展目标。第二,如果企 业的盈利较多,大大超过常规扩张额需要时,很多企业会考虑多元化经营,以更好 的利用资源。 第三, 当新的市场机遇蕴含的收益远大于企业目前所从事的行业时, 多 元化战略就可能成为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第四,企业常规扩张与多元化经营未 来发展均不明朗时,企业仍会尝试多元化。 1962年, 另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成长的若干篇 章面世,作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alfred d. chandler, jr.在书中详细剖析了美国四家 最具代表性的大型企业几十年来的发展历史。通过分析这些企业,alfred 总结认为 企业的发展大部分都会经过数量扩张战略、地区扩展战略、纵向一体化战略和多元 化经营战略这几个不同的阶段。这就需要企业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来适应其不同发 展阶段的战略。 与多元化战略相适应的事业部制的组织形式也逐渐成为现代大型工 商企业最为合理的基本组织结构形式。 最早对企业多元化进行战略分类的学者是leonard wrigley, 他在其哈佛商学院博 士论文分部自治与多元化中,首次提出了专业化比率(specialization ratio, sr) 这一概念,专业化比率是指企业中最大的一个类型的产品的年销售额占企业年销售 总额的比例。他依据多元化的程度不同将企业分为四个类型,假如sr比率小于70% 且产品之间无关联性时, 该企业属于无关产品型; 当sr小于70%但不同产品之间有一 定程度的关联性的时候,这类企业就是相关产品型;当sr比率小于95%但大于70% 时,企业为主导产品型;如果企业的sr大于95%时,则毫无疑问属于单一产品型。 前三种类型的企业实际上都属于多元化经营的一种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表表2.1 wrigley 关于企业多元化的类型划分关于企业多元化的类型划分 多元化类型多元化类型 专业化比率(专业化比率(sr) 企业成长特点企业成长特点 单一产品型 sr 95% 企业仅仅通过扩大原有产品的规模来实现增长 主导产品型 95% sr70% 企业实施很小程度的多元化经营, 但任然依赖且 专注于其主导产业 相关产品型 sr 70% 企业增加的新的业务活动与组织原有的技术和 能力有明显联系 无关产品型 sr 70% 企业在实施多元化经营(通常是通过收购)时, 除了企业的财务资源之外, 与企业原有的技术和 能力不相关 (资料来源:多元化战略.李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3) 1974年,理查德鲁梅尔特发表了著名的战略、结构和经济绩效一书,这本 书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是多元化经营研究的巅峰之作。在该书中,鲁梅尔特提出了 相关性比率(related ratio, rr)和纵向(或垂直)一体化比率(vertical ratio, vr) 这两个概念。此外,他还深入分析研究了1949年后美国各种类型的多元化企业二十 年间的经营绩效,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他认为:那些坚持将多元化发展严格控 制在企业自身拥有的核心技能和能力的领域中的企业往往能拥有高于其他类型企业 的利润和长期成长率。也就是说,在众多的采用不同类型多元化战略的企业中,采 用限制相关业务和限制主导业务型的企业绩效最好,而采用无关业务型的企业的绩 效最差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表表2.2 rumelt (1974) 关于企业多元化的战略分类关于企业多元化的战略分类 (资料来源:多元化与归核化,程勇,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p17) 2.1.2 归核化理论归核化理论的形成的形成 归核化理论的提出,是在对许多企业多元化经营失败后进行反思和深入研究的 基础上形成的。这一理论的雏形最早可以追述到 e. t. penrose 1959年发表的成名之 作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他认为:“一个企业可以进入许多经营领域,但由于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市场竞争的因素,企业不得不不断把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各个领域,那么这种连续投 资的压力将会使得企业控制其涉及的领域, 而且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活动与自 身所拥有竞争优势的传统业务相距越远,为了在该领域成功并保持优势所需要付出 的代价就越大” 6 。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多元化营运的有效性,peters 和waterman(1982)就认为,在“坚持本业”的基础上适当的向其他相关的业务领 域扩展是效果最好的,无关多元化经营往往会降低企业效率7。 著名的企业战略专家michael porter 教授分别在1987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 文章以及1990年发表的巨著国家竞争优势中对美国以及世界上重要经济体的大 型企业经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兼并导致的无关多元化经营的失败率最高, 美 国的跨行业收购有74%由于亏损而再度廉价出售。 相比之下, 日本在当时多采用相关 产业多元化经营, 这使得日本相较于英美等传统发达国家竞争力大幅提升。 porter 明 确提出,企业的多元化如果是在相关业务领域进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往往会得到 提升,相反,如果是无关多元化,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损害核心业务的目标和持续经 营。 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使用了 “归核化”(refocusing) 一词的 constantans c. markides 在其1995年的专著中进一步利用多种分析方法,以财富500强企业为研究对象, 得出了结论“对于超过了最优多元化营运水平的企业,要想提高经营效率增加 经营利润只有通过实施归核化战略” 31。而 markides 及其合作者peter j. williamson 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发表了“相关多元化、核心能力与公司绩效” 以及“公司多 元化与组织结构:资源基础观”(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 resource-based view)两篇文章,并首次提出了“战略资产”(strategic assets) 的概念。他们认为,只有能带来“资产改善”优势、“资产创立”优势,以及“资 产裂变”优势的战略相关多元化经营,才能为企业提供长久的竞争优势8。 markides (1995)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欧美等国家中采取归核化战略的 企业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企业处于过度多元化的经营状态,而且,这种过度 的多元化造成企业预期或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绩效危机。他认为:任何企业都存在一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个最优的多元化经营水平,这个最优的多元化水平就是当企业的多元化边际收益等 于相应的边际成本的时候。一旦超过了最优多元化水平,企业的经营绩效就会明显 下降,并可能出现生存危机,企业在此时必须采用归核化战略降低多元化经营 水平,合理利用核心资源优势,提高经营效率和整体盈利能力的整体战略。 过度多元化存在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于企业 管理中的代理问题,管理层对自己的能力盲目自信,希望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以满足 自己,而市场中一直存在过度美化多元化并购或扩张的现象,不实宣传致使许多企 业盲目投资。其二是由于近年来国际经济的不景气以及市场机制的完备导致多元化 的边际收益率减少,相反多元化、尤其是无关多元化的边际成本增加,最终造成企 业最优多元化水平持续降低。 我国学者对归核化这一新兴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系统化研究也较少。 康荣平和柯银斌于1999年合作出版了企业多元化经营一书,该书对企业多元化 经营策略,特别是中国企业的多元化发展过程进行了反思,并进一步介绍了企业归 核化战略的发展方向和实施方法。为了让读者更为清晰的理解这一新概念,他们在 书中重点分析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我国深圳赛格集团的归核化战略。之后,2002 年,祁顺生发表了著作归核化战略,他利用“价值均衡理论”对企业归核化经 营战略的原理及我国企业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情况作了系统性论述。他认为,归核化 的思想并不是对多元化理论的否定,而是对多元化理论的修正和补充。我国企业采 取归核化往往是由于外部或内部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外部因素包括信息技术的发展 以及全球一体化造成的规模经济的扩展,内部因素包括企业效率和风险指标的变化, 企业成长目标的转变等。 2.2 基于基于资源资源基础基础理论的理论的相关相关研究研究 2.2.1 资源基础理论概述资源基础理论概述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最早出现在 edith penrose (1959)的企业成长理论一书 中,他指出企业资源作为企业的生产要素,其数量、质量、使用效率以及资源的存 量和获取新资源的速度等因素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战略边界。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资源基础理论学派的正式形成的标志被认为是伯格 沃纳菲尔特(briger wernerfelt) 在美国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的企业资源理论一文,文中明确提出了 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盈利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伯格 沃纳菲尔特认为企业之间 由于各种原因,其先天资源优势和战略实施能力都有所不同,在某个市场环境下, 产业结构的变化会使具有某种资源要素的企业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而只有那些内 部优势能够满足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企业,才能长期获得超额利润。长期来看,企 业内部的资源条件比外部环境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对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具有更大作 用。 2.2.2 资源基础资源基础理论理论的发展的发展 许多学者认为, 资源基础理论事实上是对传统的 bain mason 结构行为绩 效(scp)和五力竞争模型的反思。scp分析框架和波特五力模型的着重论述了产业 对企业长期获利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注意企业内在资源积累对其长期发展起到的决 定性作用。 rumelt(1984)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模型来自于寡头垄断理论,这一模型坚持认为产 业是由同质的企业或除了规模之外其他方面都相同的企业组成。这种产业模式把对 产业竞争的研究降低到研究产业的相对规模,而忽视了产业在其他方面的区别” 9 。 他认为,成功的企业往往都具有某些与企业成功相关的特殊资源,企业能维持长期 的超额利润依靠的就是企业内部资源的特殊性而不是产业间的相互关系。此后,j. barney 在自己的著作“战略要素市场”和“企业资源和持续竞争优势”中提出没有 两个企业是一样的,而企业的资源也不是完全流动性的,因此,只有企业资源具有 稀缺性、价值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完全替代性时,才能帮助企业形成持续竞 争优势。资源的异质性取决于三个基本原因:企业发展的历史因素、资源与竞争优 势之间的因果模糊性以及资源本身的社会复杂性。 barney和grant在沃纳菲尔特(1984)的企业资源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深入剖 析了资源的概念,并将企业资源划分为财务资源、物化资源、技术资源、商誉资源、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可以看到的是,企业所拥有的不同的资源有其差异性也有 其互补性。同样的资源在不同的企业中能发挥完全不同的作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 没有哪个企业是可以被完全模仿的。 此外,众多的学者研究发现,许多大型并购案例最终失败或在收购完成不久便 进行剥离行为的原因是因为并购双方的异质性资源难以匹配,这对企业的整体运作 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只有当异质性强的资源与相关业务的高异质性资源匹配时, 才会产生战略或合作上的协同效应。而两个以上的不相关业务之间的财务协同效应 及竞争协同效应则往往发生在同质性资源被运用于有效的内部资源分配系统中时。 如果企业业务范围极速过度扩张,同质性资源便会出现捉襟见肘影响企业绩效的情 况,这时就需要采用归核化战略来缓解企业资源紧张的局面10。所以,企业在市场 竞争中,必须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运用在核心业务上,充分发挥所拥有的异质性资 源的能力,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进入二十一世纪,企业资源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许多企业经营者和学者 认识到企业“组织能力”的重要性。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与其组织能力密切相关。各 种资源在企业组织能力的影响下发挥作用。因此,产品或服务的产出是各种投入要 素与组织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种投入要素与企业的能力总是相互发生作用,并 相互强化各自的有效性11。 企业的组织能力不像其他物质资源,基本不可复制,因而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 一种“隔离机制”。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意会性能力”(tacit knowledge),这种 能力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并且转移非常缓慢,转移成本高且不确定,这使得许多 企业的成功难以复制,也成为了许多成功企业的最核心资源。 2.3 中国企业归核化中国企业归核化发展现状发展现状 中国许多企业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迅速发展,然而,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 企业盈利能力并没有随之提高,相反,很多原本效益非常好的企业在企业规模不断 扩大后出现了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情况。中国的企业并非不能做大做强,但是由于 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薄弱的原因,企业只要做大,成本就会大幅上升并可能失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5 控,进而造成企业后续经营困境12。 华润集团、青岛啤酒等知名企业就曾经尝到做大做强观念影响下成本失控的苦 果。虽然企业的账面资产持续增加,但资产的质量和盈利能力却不断下降。这些企 业在困局面前纷纷做出重大的战略调整。 华润集团从2000年开始不断通过兼并收购壮大公司规模,2003年,华润集团旗 下便已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华润创业(华创)、华润北京置地(华润置地)、 华润励致及华润水泥,集团总资产超过689亿港元,营业额突破400亿港元,员工人 数接近十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但华润在做大的同时,其市场 市盈率和总资产回报率却在不断下跌,整个华润集团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每况愈 下。 华润旗下最大的子公司华创的产业主要分布于五大行业石化、饮料、食品、 零售以及纺织。其中石化、饮料和零售这三个行业的经营边际利润率大大低于同行 业的其他竞争对手。 这三个行业占到华润创业销售额的75%以上, 可以看成是华润最 大的问题所在。原华润管理层对公司的能力盲目自信,在多个行业实行急速扩张策 略,例如华创从万科手中收购万佳百货后,在做大做强的思维下,华润万佳旗下分 店在全国接近400家。虽然扩张期间,华润万佳的总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