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科学试题.doc_第1页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科学试题.doc_第2页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科学试题.doc_第3页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科学试题.doc_第4页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科学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科学试题一、本册知识点汇总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病毒可分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3、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4、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6、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目前已经发现的真菌约有8万种。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8、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叫物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的物质,叫化学变化。9、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于水中之后,再通过蒸发去掉水分,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可逆的变化。10、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的变化。11、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镀金等。12、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13、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14、当没有外力作用时,运动着的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15、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等。16、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17、蜗牛的运动方式是蠕动,它的运动器官是腹足。兔子的运动方式是跳跃。18、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19、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一学说又叫日心说。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论的主要内容是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水星、金星、地球等都是在圆形轨道上匀速围绕太阳运行;2、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沿圆形轨道每个月绕地球旋转一周;3、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转一周,因而出现了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昼夜更替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太阳照亮的一面是白天,照不到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的自转,昼夜更替就形成了。20、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21、昼夜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此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22、18世纪植物科学家林勒阿斯对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相同的,他还发现同类植物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开花,编制了一个花钟。23、受天气影响,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可能会发生变化。24、地球自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25、我国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了24节气,并编写了节气歌。26、月球总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一个月。27、日食发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总是从西开始,向东边移动,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28、月食发生时总是月亮的东边先亏,这说明月亮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29、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初一前后。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候,就会发生日食。30、月球是一个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的距离约38.4万千米。月球比地球小得多,大约49个月球才有地球那么大。31、1961年,美国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一人。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索的先河。中国的探月计划称为嫦娥工程,中国的探月工程分为三步:第一期工程是向月球发射探测卫星;第二期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第三期发射机器人登上月球。整个计划耗时二十年。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他乘走的是神舟五号,第一个太空行走的是翟志刚,他乘坐的神舟七号。32、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四季,自转形成了昼夜。33、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34、月球上温度差很大,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20度以上,背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80度一下。35、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会形成了昼夜。36、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37、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动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食物等。38、向光性、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统称植物的向性运动。39、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有保护色、警戒色、拟态。40、人们把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了食物网。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生物界。食物链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性动物为止。41、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为世界人民所喜爱。野生大熊猫只生活在我国四川省西北部、甘肃省南部的少数地区。42、朱鹮是一种非常美丽的禽类,已经濒临灭绝,除日本有少量外,其余生活在我国陕西省秦岭的山林中。43、我国的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水杉、银杏等。44、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鲨鱼生活在水中,骆驼生活在沙漠中,大象生活在热带雨林。45、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刺,以减少水分蒸发。46、环境、食物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47、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48、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土壤沙漠化、动植物种类减少49、动物们通过脂肪变化、皮毛变化、冬眠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50、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51、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52、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53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出了筒形的物品,这就是仿生。仿生要经过生物性能建立模型模型检测开发产品三、简答题:1、请说明细菌对人类有哪些好处?2、怎样讲究卫生,防止细菌入侵?3、梅雨季节,东西为什么容易发霉?4、如何辨别有毒蘑菇? 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 6、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7、生活中人们防止铁生锈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8、为什么不能空腹饮牛奶?9、我们都熟悉楚人“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故事中的“剑”掉入河水中后,相当于船时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而刻舟求剑者的楚人时怎样认为的?最终他能找到剑吗?为什么?答:故事中的“剑”掉入河水中以后,相当于船时运动的,而刻舟求剑的楚人认为是静止的。所以他根据自己在船上科的记号捞剑,最终是不可能捞到剑的。12、汽车突然开动、刹车时,车内乘客会向哪个方向倾斜?13、小明是一个细心的学生,一天她看到烧水的师傅用铲子向炉膛内送煤时,铲子并不进入炉膛,煤也能飞进炉膛,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请你帮他解释。答:工人师傅用铲子向炉膛内送煤时,首先让铲子和煤一起向炉膛方向运动,当到达炉膛附近时,铲子受到工人师傅的拉力而停止运动,但是由于惯性,煤仍然保持原来的向炉膛运动的状态,所以铲子并不进入炉膛,煤也能飞进炉膛。14、画出移动、振动、转动、滚动、摆动的轨迹。 15、昼夜更替是如何形成的?16、四季歌主要内容,具体表示什么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露水,秋分,寒露,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17、我们主要根据什么判断四季变化的?18、一年四季是怎样形成的?19、日食、月食是怎样形成的?画图说明。20、解释“红月亮”现象。21、中国的探月工程分哪三步?22、农民伯伯种庄稼为什么讲究深施肥、深浇水?23、造成珍稀动植物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哪些?24、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的措施? 25、在稻田边的池塘里,生活这许多可爱的小青蛙,他们为保护庄稼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人们为了私欲捕杀青蛙。长期下去,会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