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pdf_第1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pdf_第2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pdf_第3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pdf_第4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b s t r a c t m 钒sw o r l di l i s t o r yt h c o r yi sa d 叩矧勰t h ci l n p o r t 锄tc r i t c f i a 卸dp f i n c i p l et o g m s pt h e1 1 i s l i 诵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越w e l l 鹬廿l ei n d i s p 锄a b l ep a r to f l l l et i l e o r e t i c a l s ”t 锄o f h i s 州c a lm a t e r i a l i 锄锄d i e n t i f i cs o c i a l i s m a saf h 卜s i g h t e dp l l i l o s o p h e r 璐i i l gt 1 1 eb 勰i cv i e w so fl l i s t 面c a lm a t 喇a l i s m ,m a r xp f e d i c t c d p r e c i s e l yo nt h eb 硒i s o fm a i y s i so fc a p i t a l i s t i c i n d u s 仃y t l l a tt t i e 他i saw o r l 捌d et a n d e n c yi i lt h e 慨l 叩m e n t o f h l l m a ns o c i e t y ,w i l i c hi st h e 胁s i d o n 硒mp a r o c l l i a l 删伽山h i s t o r y t o 惭d cw o r l dh i s l o 哆t h et r a m i t i o ni sn l ep r o c 嚣so fp e o p l eb m 出i l l gt h l - o u 乒l h e 咒百o i l a lc o n s 岫c 石o n 觚do v e r c o m i n gv 撕。璐l i m i 伽。璐t og e tc o m p l e t cl i b 盯a l i 呱 t h ep r o c e s so fp o 叩l ep 疵t i i 培t b e m l v 鹤锄dd e v e l 叩i i l gl i 、,i n gs p a t ou l l i t e 叮i l a l i i nt i l ew o r i d h o w “t h i st l l c o r yd o 髓tc o m ei m ob e i n gw i m i ) u t f o 岫血t i o i l ,i ti s 卸o u t c o m eo fi n l l 甜t a i l c e 锄dc r i a c i s mo f m 删a l so f w o r l dl l i s t o 】吖 t h c o r i 瞄l e f tb yp r e d e c e s 墙,唧e c i a l l yar e v o l u t i a r y 伽咖m eo fs l l b l a 6 o f h e g e l i 粕w o r l dl l i s t o r yt h e o i y t h e 铝s a yt r i 嚣t or e v e a lt t i e1 0 百cr e l a :t b 篮k 蚋雠nm a r x sw o d dh i 卧o r yf h e o r y 锄dh e g e l i 纽w o r l dl l i s 呻t l l r yi nt e r i l l so ff o n n a t i 衄o f h e g c l i 趾w o r l dl l i s t o r y t h e 叭y ,m a 力【,s 化c 0 碰灯u c t i o fw o r l dh i s t o r yt h r ya n dt h ec o n t 唧讲丑r yv a l u eo f m 抓sw o r l dl l i s 劬呵t l l e o r y ,a i l l l i n gt og m s pp r e c i s e l yt l l em a r x sw 刊dh i s t i 田, m c o r y l d 盯n e wc i r c 岫s t a e 锄dm 孤sw 优1 dl l i 砷o r yl l l r y sc 0 哪锄p o m r y v a i u e p 矾o n e :f 0 唧a t i o no fh e g e i i 卸w o r l dh i 咖叮t l l e 0 彤n 嘶e n ys t a t 韶m c i n f l u e n c eo fo t h c rw o r l dh i s t o r ym c 0 一韶b e f o r eh e g e l i a n 、v o r l dh i s t o 叮t l l o o n s 眦髓b 勰i cc o m 印to f h e g e l i 锄w o r l dl l i s t o r ym e o r y 丘o mf o 盯a s p t s :w o r l dl 】i 蛐哪 i st 量i e 0 u t s p r e a d 锄dr c a l i z a t i o no f h 锄沁n ”锄d “s p i t ”,、v o r l d1 1 i s t o r yi s 姐 j n 咖l a t c di l l t e g r a t i o n ,r c 啪n 觚df b r v e n c yc 0 鹏t i t i l t et l l el a t i t i l d e 觚dl 伽百t u d eo f w o n d1 l i s t o 哕d “e l o p m c n t ,t h ec r i t e r i ao fd i v i d i l l gt h ep 甜o di st h es t a l eo f 丹e e c s c i o u 蚰e 豁i ns p et i i l l e f i n a l l yi tm a l c 髓aw h o l es u m m a r y0 ft i l e 黜o n a b l e l l s 锄dl i m i 诅t i o mo f h c g e l i a i lw o r l dh i s t o r yt h e 0 珥 p a n 咖:m a r x sr e c o n s 咖c t i o no f 、o r l dl l i s t o r yt t l c 0 珥ns t a l e st l l es u b l a t i o n 彻 h e g c l i a nw o r l dl l i s 衄_ yt l l c o r y 丘d mf i v ea s p e c t s :l o 百cm v e 娼i o no fh e g e l i 卸w o r l d h i s t o r yo n t o l o g y ,h e r i t a n c ea n dc r i t i c i s mo ft t l o u g h t so f 、v o r l d1 1 i s t o r yi i l t e g r a t i o i l , r e 鹪o n a b l es u b l a t i o no f h e g e l sv i 聃,p 0 蛔ta b o u tt l i em o t i v ef o r c eo f t l l ed c v e l o p m t o f h i 呦r e v o l u t i o n o f 血e 嘶t e r i a o f d i v i d i n gm e p 甜o d u s e d b y t h eh c g e h a n w o r l d i i i l l i s t o r yt h r y 锄dr e l a t et oh e g e i - sp 砌o xa b o u tb c i n gc l o t op 盯n 锄l d e x c c c d i n gt oi t np r o v 鼯t l l a tm a 门【e x c e e d sh e g e l i a nw o r 】d1 1 i s t o r yt 1 1 r yi n s t e a do f s i l n p l yp l so 仃i d e a l i 锄a 嘣b u t co fh e g e l i 觚、v o r l dl l i s l o r y 吐啪r y 锄d 嘶n g sb 啪d n e wm o u g h t si n t oi t 笛t or c c o 璐t n j c tw o r i dl l i s t o r ym e o r y h lm ee n d ,t l l e 船s a y s m l l l n a r i z 髓t l l em 血c o n t 印to f m a r k sw o r l dl i i 咖r yt l l e o r y f i v ea 叩e c t s p a r tt h r :c o n 劬l p o m r yv a l u eo fm a r x sw o r l d1 1 i s t o r yt h r y - 1 r t 圮e 鹋a y d i s c 璐s 髓c o n t 锄p o r a r yv a l u co fm 吼sw o r i dh i s t o r y 山e o r yi nt e i m so fs o c i a l i 锄 w i t hc h i n 懿ec h a m c t 硎s t i c s 吼d c rt h ep e r s p c c t i v e so fm a r x sw o r l d1 1 i s t o r yt l l e 0 t t l ep r e s e n td 锄a n do f p r o d u c t i “t y sg r e a t 1 e a p - f o n a r dd e v e l o p m 饥t ,i n t 倒i 伽o f w o r l d1 1 i s t o r y 姐dc m l s l 虮i c t i o fh 姗o i l i o 璐w o r l d m 懈sw o r l dl l i s t o r yl l l r yi 8 s t i l lv e r yp o w 曲1 ,璐e f i i l 锄dp 阳c t i c “吼d e rm en e ww o r l d1 1 i s t o r yb a c k g 岫d h e l p i n g 璐t 0r e c o 鄹i i z et h el l i s t o r yo b j e c 缸v e l y 谢ma 、v o r l dh i s t o f yv i e w ,l 朗d i n g r a t i o i l a l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印l k e yw o r d s :m a ;h e g e l ;w o r l dh i s t i 珂t h r y ;鲫b l a t i ;c o m 即叩l o f a r yv a l u e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 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目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 前言 历史是什么? 自从人类有文明以来,人这一“历史的动物”就开始了艰难的 探寻。但是,由于受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狭隘的民族交往的影响,人们对历 史的认识一直还停留在细枝末节的纠缠上,对人类历史的发展缺乏一种“世界性” 的整体思考。直至到了近代,历史才有了“世界性”的意义,“世界历史”被赋 予了明确的概念,有了更为复杂的含义,它既可以代表一种人类行为的宏观历史 叙事,也可以深化为一种指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历史哲学。随着现代性的成长, 尤其是世界“整体化”的加速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世界政治经 济秩序的不断变化、各种文明的交融激荡,人们对“世界历史”的理解有了进一 步的深化。然而,囿于各种认识上的局限,“世界历史”似乎成了“一位任人打 扮的小女孩”,人们都按照各自的观念任意装扮着“世界历史”。因此,重新研究 和认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彰显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非常必要、也是 非常有意义的,因为马克思在真正意义上重塑了世界历史概念。当然,马克思世 界历史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就是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 想。 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对马克思创立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具有重大的影响。但 在以往的理论研究和教学中,人们谈到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或者简单地强调它们 之间的联系,或者片面地注重其理论差异,没有更深入地探究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同唯物史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而仅仅把它们看成一种单纯的批判继承的关 系,其后果不仅在于简单化地看待旧历史观,看待黑格尔历史哲学,而且也简单 化地看待马克思在世界历史理论上所进行的革命性变革。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是他的历史哲学乃至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有机 组成部分,是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探讨社会历史问题方面所取得的最高成就。黑格 尔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俯瞰世界历史的盛衰变迁,以“巨大的历史感”来考察世 界历史。他用“世界理性”来统摄历史,认为世界历史是理性、精神的展开和实 现,黑格尔历史理性的提出及对逻辑与历史矛盾关系的揭示,使得历史理性自身 的努斯的主观性与逻各斯的客观制约性的矛盾得以统一,使我们可以透过纷繁杂 乱的人类活动全面把握世界历史的内在目的与本质规律。然而,黑格尔的“世界 历史”是建立在思辨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的,在他那里,“世界历史”和“世 界精神”的关系是颠倒的真实世界历史进程不过是精神的验注或脚注,人类的 全部成文史,都可笑地被视为精神运动的历史,他“不仅把整个物质世界变成了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 思想世界,而且把整个历史也变成了思想的历史”回,社会现象的真实关系被完 全扭曲了。 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立足于物质实践,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 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矛盾运动的研究,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绝不是黑格尔所说 的“世界理性”或“世界精神”。马克思从历史本体论、历史方法论与历史价值 论等层面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革命性变革,在揭露黑格尔世界历史理 论唯心主义性质的同时,确立了对其历史观批判继承的原则和态度,并以惊人的 洞察力发现了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唯心主义外壳下有价值的东西,其中所包含的合 理内核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但是,马克思世界历 史理论并不是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唯心主义外壳的简单剥离,而是依据近代资 本主义的历史现实,立足于无产阶级的立场,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黑格尔世界 历史理论扬弃的结晶,两者之间不仅在哲学基础和性质上不同,而且在基本观点、 阶级立场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也有本质的区别。这样,黑格尔在历史观上无法超越 的界限就被马克思彻底打破了,其结果是马克思重塑了世界历史概念,赋予其崭 新的内容,创立了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 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作为世界历史组成部分的民族 和国家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交往更加密切,世界历史越来越表现为 一个多维度的过程,全球化已成为一个明显的时代特征。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 出“全球化”这一概念,但其世界历史理论中却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全球化思想。 当今世界的另一个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共处,既相互冲突 又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依存。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形势下,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占有支配地位的世界历史时代下,当代中国以及其它落后民 族和国家如何立足传统,保持特色,又放眼世界,借鉴各种文明兴衰的经验教训, 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以跨越式的发展赶超先进国家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各个 民族国家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各种文明交相融合,取长补短,共 同创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历史才会朝着健康、稳定、和谐的 方向发展,整个世界才会成为一个“和谐世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这一当 代意蕴对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其他各国正确认识社会历史问题,合理引导社会发 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6 0 年版。第1 6 页脚注 2 乌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 第一章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 恩格斯曾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 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回同样,黑格尔的 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就是在先贤奠基的丰富材料和机智观点的基础上,在当时的 社会历史时代的熏陶下逐步形成的。 一、黑格尔以前世界历史概念的萌芽 说世界历史理论首创于黑格尔,并不意味着黑格尔以前没有世界历史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就曾朴素地论及到了世界历史问题。亚里士多德虽然认为历史甚至 不如诗更具有普遍意义,但他开始从社会的起源和发展进程来探寻社会历史的内 在统一性:被誉于西方“史学之父”的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巨 著中就涉及到了许多民族的历史,包括他所能了解的那个“世界”的历史。甚至 中世纪的“基督教也开始在历史上自觉” 。但是,直到1 5 世纪以前,由于生产 力的低下,科学技术的落后,人类各民族的历史基本上处于一种分散孤立、闭关 自守的状态,世界历史的普遍联系尚未确立,所以就不可能产生关于世界历史的 重要认识成果。1 5 世纪以后,大工业开辟了世界市场,整体的世界历史逐步形 成,对世界历史的综合研究以及关于世界的系列观点也应用而生,文艺复兴时期 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开始了对世界历史思想的哲学探讨。 在近代,世界历史思想的发端首推维科。维科以“理想的永恒的历史”观念 确立了普遍历史的原则,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思想,力图在历史中揭 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各种历史事件的必然联系,并主张将历史与哲学 结合起来考察,有了理念层面上的世界历史眼光;维科还提出了“真理就是创造” 的命题,认为人类历史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然而,维科却是一个循环论者。他 认为,人类社会在经历了神、英雄、凡人三个发展阶段之后,便又回到起点,人 类社会实际上只是在一个封闭的圆圈里运动发展。1 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 斯鸠从自然地理环境等客观方面研究了民族国家以及民族性格的形成,试图用历 史地理环境来说明历史。德国哲学家康德从人类理性的角度来审视世界历史,认 为各个民族尽管有着许多不同和差异,但在理性的指导下,人类社会有可能最终 走向永久和平。总的说来,这些圣哲史家的研究成就主要表现在从空间上对世界 历史进行总体的、综合的认识,而在把世界历史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是有着内 在必然性的统一过程方面,他们只提供了一些合理的可供借鉴的猜测及零星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7 2 年版,第4 8 5 。 。【美】j w - 汤普森著:历史著作史) 上卷,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6 年版,第1 8 l 页 3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 识,“世界历史”概念虽不遥远但并未明确提出来,这个历史重任便自然而然地 落到了黑格尔身上。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不仅继承了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而且是他所处的那 个时代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的理论表现,是德国和整个欧洲深刻的社 会经济变动的反映。 自1 7 8 9 年法国革命以来,欧洲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英 法等西欧各国的确立,这种形势不可避免地促进了德国资产阶级政治上的成长和 理论上的觉醒。黑格尔对当时政治、经济都极端落后,而在精神文化上则相当先 进的德国现状做了长期广泛地考察之后,预感到了法国革命这个影响世界的壮丽 日出,也将照亮衰朽停滞的德国。但直到1 9 世纪,德意志诸国尚为封建割据的 国家,刚刚产生的资产阶级还没有获得政治上的统治权。当德国资产阶级想起来 革命时,面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的日益尖锐 化,以及拿破仑帝国崩溃之后的欧洲封建反动势力的复辟,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软 弱的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又对革命感到害怕,甚至采取批评反对的态度,资产阶级 上升时期所表现出来的革命与保守的二重性,在德国资产阶级身上体现得极为突 出。黑格尔的社会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形成和发展的, 它反映了他所代表的阶级和他所生活的整个历史时代,因而具有由这个阶级的种 种特性所产生的特征一唯心主义的辩证法以及这个辩证法思想的不彻底性;同时 它又闪耀着丰富的革命的历史辩证法思想,洋溢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黑格 尔的这些思想集中贯穿在他的历史哲学中,而在他的世界历史理论中表现得最为 明显。 二、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历史哲学中,在法哲学原理 中也有专门的论述。黑格尔试图解决二个基本问题,即在横向上揭示作为整体的 世界历史以及作为构成部分的民族历史的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在纵向上 把握世界精神的实现问题。为此,黑格尔提出并论述了独特的、极有价值的世界 历史理论。这一理论尽管建立在思辨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上,有许多荒诞之处,但 在全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世界历史思想不只是限于 作为其全部哲学中一个环节的“历史哲学”中,也渗透在其包罗万象的普遍联系 的整个哲学体系之中。尤为可贵的是,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包含着许多带有唯 物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概 括起来,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是: 4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 ( 一) 世界历史是。理性”、。精神”的展开和实现 黑格尔对于历史的理解是完全同他的整个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理论相一致的。 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从“理性统治了世界,也同样统治了世界历史”哒 一根本原理出发来理解世界历史,把世界历史看成是“理性”或“精神”的展开 和实现。从实体性上讲,这种“理性”可以归结为“绝对理念”,因为黑格尔的 全部体系就是“绝对理念”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认识的过程,人类历史只是绝对理 念发展的一个阶段,因而统治世界的“理性”又有其特殊性。 世界历史是“理性”的发展过程。黑格尔对于历史的研究不是一种历史学的 编纂研究,不是对世界历史中一些历史事实的具体描写和宏观历史叙事,并进行 一些普遍的观察,而是世界历史本身的哲学思考。他认为,“历史哲学只不过 是历史的思想的考察罢了”o ,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唯一“思想”便是“理性” 这个简单的概念。所以,在黑格尔看来,“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 是一种合理的过程” 。黑格尔认为“理性”的主宰作用在其他学科中是一种假 定而在哲学里却是一种深刻,也就是说,在现实的某个具体事件的发生中,算理 性”并非是一个主宰,但对于历史事件的哲学认识和思考就必须把它看作是“理 性”的作用和结果,这显然带有历史目的论的色彩。然而,这并未使黑格尔有所 顾忌,反而是他力图说明的倾向,他说:“一方面,理性是宇宙的实体,就是 说,由于理性和在理性之中,一切现实才能存在和生存。另一方面,理 性是宇宙的无限的权力”,o “理性”让自己的“能力”产生的东西就是它自己 的质料,从而为自己提供了丰富的对象,在这种意义上说,黑格尔认为,“理性” 既是历史的主体同时又是历史的客体,“理性”不仅把自己的目的展开在“自然 宇宙”的现象里,而且还展开在“精神宇宙”一世界历史的现象中。就这样,黑 格尔把“理性”定义为既是主体又是实体,既是目标又是动力,既是活动的源泉 又是活动的结果,既生发于自身又复归于自身,“理性”就是世界历史的内容, 而世界历史就是这个“理性”的展现。 世界历史是“精神”的表现舞台。黑格尔认为,。精神”是不依赖于物质世 界而存在的,甚至于在物质世界产生之前,“精神”就存在了。那么,“精神”的 本质是什么呢? 黑格尔把“精神”与物质相对立,认为“精神”的本质在它自身 之内,就是自由,它不依赖于它物而存在,而只依赖自己而存在,即自我意识。 这样,“精神”便能意识到它是自己实现自己,自己创造自己。所以,黑格尔说: o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9 9 9 年版,第2 6 页 o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8 页 。黑格尔:历史哲学 上海:上海书店:1 1 版社1 9 9 9 年版,第9 页 o 黑格尔:历史哲学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9 页 5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 “世界历史在一般说来,便是精神在时间里的发展,这好比自然便是观 念在空间里发展一样。”正如幼芽已经包含有树木的全部性质和果实的滋味色 相一样,世界历史只不过是“精神”借以揭示自己和表现自己的场所。在黑格尔 看来,“理性”不仅主宰着世界历史,也可在自然宇宙中体现,而“精神”是以 世界历史为舞台来表现自身的。他说:“我们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观察。精神 一。精神在这个舞台上表现了它自身最具体的现实。” 因此,世界历史是“精 神”由其潜伏性而不断向外展现之过程的表现,“精神”成为世界历史的主体, 世界历史在“精神”的引导下达到自觉和完善,“它本身中的黎明来了,它开始 发现要点,最后它达到了完全的意识。” 同时,“精神”在世界历史的最高形态 中也展现出自身的完善。正因为世界历史的主体是“精神”,世界历史进程就不 同于自然界只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而是显示出与自然界不同的使命,这 个使命是人类追求“尽善尽美”的冲动,就是“精神”。可见,世界历史和“精 神”在相互作用和引导下都达到了自觉和完善,世界历史是“精神”表现自身的 舞台。 ( 二) 世界历史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整体 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不是杂乱无章的,它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作为一个体”,必然与别的民族和国家结成一定的联系,正是 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整体的世界历史。黑格尔不但看到了世界 历史的整体性特征,而且提出了世界历史“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在他 看来,世界历史整体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显示出 自己的独特规定,世界历史过程中每一个国家都是特殊的“个体”,它们是相互 联系、彼此制约的。同时,黑格尔又强调整体高于部分,“不言而喻,单个人是 次要的,他必须献身于伦理整体。”回只有部分服从整体并与整体有机结合,这一 整体才是有生命力的整体。黑格尔分别从纵横两个方面揭示了世界历史这个整体 的内在联系。 黑格尔认为,在世界历史的每个阶段中,都保持着世界精神的必然内容。这 个必然环节就在它的阶段上获得它的“绝对权力”,它执行着世界精神在这个环 节上的使命,世界精神在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表现为一种特定的民族精神,“民 族精神便是在这种特性的限度内,具体地现出来,表示它的意识和意志的每一方 面一它整个的现实。民族的宗教、民族的政体、民族的伦理、民族的立法、民族 。黑格尔:历史哲学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蝴年版,第7 5 页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1 :海书店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1 7 页。 。黑格尔:历史哲学)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5 6 页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6 1 年版,第7 9 页 6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 的风俗,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和机械的技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o 不同的民族精神表现在不同的民族中,充当世界精神的手段和工具,体现着正在 发展着的世界精神的特殊阶段和原则,而作为这种民族精神承载者的民族则会获 得成功与荣耀。黑格尔进一步指出,一个民族只有一次体现着世界精神,只有一 次机会成为世界历史民族,不仅如此,开创世界历史新纪元的民族都要经历一个 生长、繁荣、衰亡的三部曲。第一个时期是这个民族的真正个性的生长时期;第 二个时期是这个民族在对外斗争方面取得胜利的繁荣时期,这乃是同前一个世界 历史民族相接触的结果;第三个时期是它的衰亡时期,这是同具有比自己高一阶 段的世界历史民族相接触的结果。例如,希波战争导致希腊取代波斯成为“世界 历史民族”;希腊由于同罗马进行战争而导致灭亡;罗马则是由于同日耳曼打仗 而导致覆灭的。一个伟大的民族在其实现自己使命的时候,也是走向衰落的时候。 因为一个伟大的民族也决定自己的对立面,即决定世界精神发展的新阶段,而这 个新阶段恰恰是另一个伟大民族所要实现的目标。也就是说,前一个世界历史民 族的衰亡过程就是后一个具有较高精神的世界历史民族的产生过程,前后相继的 世界历史民族之间呈现出辨证否定的发展形态,正是这种“扬弃”式的交替运动, 世界历史才表现为阶段性的、更高级次的不断前进和发展。黑格尔关于人类历史 是不同民族依次更替的历史、不同民族演变成世界历史民族的思想,就把历史从 纵向描绘成一个不断进步,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运动的过程。 黑格尔不仅在纵向上,而且在横向上也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内在联系。他认为, 各个民族和国家虽然都是“个体”,但每一个单个国家都存在于许许多多的国家 之中,因而必然与别国结成一定的关系。黑格尔指出,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 己的特点,他们不会因为作为世界历史的构成部分而丧失自己的特点,正如“每 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法制,英国的法制是英国人的法制,如果人们想给普鲁士人立 这种法制,那么这恰恰是荒谬的,适如认为可以给土耳其人立普鲁士法制一样, 每种法制都仅仅是一个民族特有精神的产物,一种表现,是其精神意识发展阶段 的一种产物,一种表现。”。恰恰相反,正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有自己的特点,才同 其他民族或国家发生纵的或横的联系,世界历史就是由民族或国家之间的相互联 系构成的。黑格尔进一步认为,在一定的世界历史时代中,各个民族和国家所处 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等同的,只有“世界历史民族”体现了世界精神发展的新阶 段、新原则,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因此,它才能对“非世界历史民族”以 及整个世界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从他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评价中可以 十分清楚地表现出来,他说:“要考虑法国大革命和世界历史的联系;因为这件 大事依照它的内容,是世界历史性的,形式主义的斗争必须和它分别清 。黑格尔:历史哲学,l 二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6 7 页 。【德】伊尔亭格:黑格尔法哲学第4 卷1 9 7 3 年德文版,第6 6 3 页 7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 楚。讲到它的外界的分布,它的原则差不多灌输到了一切现代国家”o 法国大革 命正是具备“世界历史民族”属性,因而才有世界历史意义。但是,黑格尔却因 此贬低了作为世界历史构成部分的其他民族的历史作用,他说:“其它各民族的 精神都是无权的,这些民族连同过了它们的时代的那些民族,在世界历史中都已 不再算数了。”。他们只有在“世界历史民族”的作用下,才能成为世界历史的一 部分。 总体而言,在黑格尔那里,世界历史并不是历史编纂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不是各民族、国家历史的简单相加,而是由各民族或国家纵横联系构成的有机整 体,其实质是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在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历史与各民族、国 家的关系就是有机整体与它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列宁说,在黑 格尔看来,“世界历史是个整体,而各个民族是它的器官一。 ( 三) 理性和热情构成世界历史发展的经纬线 黑格尔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理性”、“观念”, 一个是“热情”、“活动”,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黑格尔在 历史 哲学中有过十分精彩的表述,他说:“观念真是各民族和世界的领袖,而精 神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世界历史各大事变的推动者。”。同时,他又指出, 理性作为历史的动因,还只是抽象的、内在的东西,只是一种可能性、潜伏性, 精神要实现自身,获得现实性,还必须加上第二个因素,这“便是意志一最 广义的人类活动。” 对于两者的关系,他明确地回答:“第一是那个观念,第 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 黑格尔在这里明显地阐 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双重动力:世界理性和人类热情。 那么,“理性”是怎样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 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是“理 性”的发展过程,是“精神”的表现舞台,因此,“理性”作为实体,它既是主 体也是客体,同时又是历史的目的。作为主体,它为自己创造客体,作为客体, 它为自己所认识,最终它认识自身,回到自身,达到主客体的同一。因此,“理 性”是主体和客体的矛盾统一,“理性”推动历史发展,就是“理性”自身矛盾 推动历史发展。黑格尔认识到,“理性”有它自己追求的最后目的,它真正欲望 的是要达到它自己的概念一自由概念的实现,这也是“整个世界的最后目的”, “只有这一目的不断在实现和完成它自己:在终古不断的各种事态的变化中,它 黑格尔: 黑格尔: 列宁: 黑格尔: 黑格尔: 黑格尔: 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4 6 4 页 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6 1 年版,第3 5 4 页 列宁全集第5 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年版,第2 7 3 页 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8 页 历史哲学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2 3 页 历史哲学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孵年版。第“页 s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 是唯一不变化的事态和渗透这些事态真实有效的原则。”o 理性支配世界,因而世 界历史才表现出合规律的、合目的的必然进程。但是,黑格尔说,主宰世界历史 的理性毕竟是一种抽象普遍性,要在世界历史中取得确定性,必然借助工具和手 段才能实现。 黑格尔认为,由人的自私心而产生的利益、欲望和热情,可以作为世界理性 客观性和现实化的手段。他指出:“我们深信人类的行动都发生于他们的需要、 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兴趣、他们的个性和才能。” 也就是说,“那个使它们行动, 给它们决定的存在的原动力,便是人类的需要、本能、兴趣和热情。” 黑格尔为 何如此推崇“热情”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他是这样界定“热情”的:“是指从 私人的利益,特殊的目的,或者简直可以说是利己的企图而产生的人类活动”。回 由此可见,黑格尔的“热情”实际就是指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对一切需要对象的 占有欲,它“比起维护秩序和自制,法律和道德的人为的、讨厌的纪律训练,对 于人们有一种更直接的影响。” 黑格尔不盲从用仁心、爱国心、德性等来解释历 史的发展,表现了他的现实精神。他认为,在世界历史中活动的人们都抱有自己 特殊的目的,行动的主体在里面贯注了自己希望实现的东西,人们无论采取什么 行动,都必须有主体的利益在其中,必须使主体在这一行动中能够得到满足,只 有如此,才能够使他们活动起来,从而驱动世界历史的年轮。因此,黑格尔断言: “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黑格尔突破了性善论历 史学者关于善恶褒贬的浅薄说教一自私的欲望、利己的冲动一般都视作恶的表现 而加以贬斥,而是看到了善与恶是不可分的,在历史朝理性目标的进展中,恶成 了历史发展的杠杆。这是一个深刻的思想。 在黑格尔那里,历史的经纬线既不是平等并列的,也不是绝对对立的,他用 “理性的狡计”这一概念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理性的狡计”这一 概念在黑格尔的小逻辑中就已提出过,但在历史哲学中,他为这一概念 找到了最显著的例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目的和其行为的结果往往不一致, 作为人类全部活动的结果会产生某种和各个人所抱目的不相同的东西,这种附加 的结果潜伏在人们的活动之中却为行动者本人所不知,黑格尔称,这就是理性力 量的体现,“它始终留在后方,在背景里,不受骚扰,也不受侵犯。它驱使热情 去为它自己工作,热情从这种推动里发展了它的存在,因而热情受了损失,遭到 祸殃一这可以叫做理性的狡计。”o 黑格尔的“理性的狡计”说包含着丰富而 。黑格尔: o 黑格尔: o 黑格尔: o 黑格尔: o 黑格尔: o 黑格尔: o 黑格尔: 历史哲学,上海 历史哲学,上海 历史哲学,上海 历史哲学,上海 历史哲学,上海 历史哲学,上海 历史哲学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t 海书店出版社, l 海书店出版社, 七海书店出版社 j :海书店出版社 e 海书店m 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9 9 9 年版,第2 0 页 9 9 9 年版,第2 i 页 9 9 9 年版第2 3 页 9 9 9 年版,第“页 9 9 9 年版第2 l 页 9 9 9 年版,第2 4 页 9 9 9 年版,第3 4 页 9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 深刻的内涵,它表明,人的热情并不是一种动物式的本能和冲动,而是浸透着理 性和教化因素,所以世界历史自身又具有某种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体现着某 种不以个体的自由意志和热情为转移的逻辑节奏。黑格尔一方面强调人类自觉活 动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试图找出人们的行为动机后面隐藏着的别的动力,以揭 示出世界历史的进步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辨证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在探究历史发展动力时,尤其是在谈论人类热情推动 历史的作用时,阐述了人民群众和伟大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黑 格尔承认社会历史是人们共同活动的产物,并把所有社会成员分为两类:一类是 “再生产的个人”,即人民群众;一类是“世界历史个人”,即伟大人物。首先应 该看到,黑格尔并不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创造作用。他认为,人民群众 虽然为追求私利和个人目的而进行活动,但正是他们的活动“维持”并“再生产” 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条件,他们通过一定的工具和手段所进行的劳动是满足人类需 要和维持历史发展的基础。他指出:“假如没有农夫和兵士,一个僧侣的国家断 然不能够存在。”o 但是,黑格尔毕竟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在他眼里,人 民群众是愚昧无知的,他们的活动是不自觉的,“人民就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的那一部分人。”圆相反,伟大人物才是真正能够体现理性和历史意志并实践历史 目的的人。他说:“他们之所以为伟大的人物,正因为他们主持了和完成了某种 伟大的东西。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幻想、一种单纯的意向,而是对症下药适应了 时代需要的东西。” 英雄始终是高于人民群众的。 但是,黑格尔并不同意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的那样,伟大人物可以随心所欲 地创造历史,相反,他认为伟大人物的创造活动,必须符合理性的意志,以理性、 精神为基础,唯其如此,他们的“功业行事”才可能“一概合理得当的”。因此, 黑格尔不但反对英雄造时势的观点,而且提出了时势造英雄的深刻见解。他认为 伟大人物的出现总是反映当时社会的需要,他们是自己时代以及“自己民族的儿 子”,他们的目的表现着那种必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普遍的东西,他们的活动不 是仅限于满足自己的物质利益,而是把某种更高的东西当作自己生活的目的和使 命。不可否认,黑格尔是英雄的崇拜者,他不仅为英雄歌功颂德,而且对那些贬 损英雄、丑化英雄的言行嗤之以鼻,以理性和精神的名义为英雄的行为辩护,但 他并未完全陷入主观主义的浪漫幻想之中,认为英雄的行为仍然要受到理性、精 神的制约,而不能超越时代精神所划定的界限。 ( 四) 世界历史的分期标准是自由意识在时空的进展状况 。黑格尔:历史哲学,卜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1 5 1 页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6 1 年版,第3 1 9 页 o 黑格尔:历史哲学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杜,1 9 9 9 年版,第3 3 页 1 0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 黑格尔认为,自由不仅是“精神”的本质,而且是历史的原则和目的。他说: “整个世界的最后目的,我们都当做是精神方面对于它自己的自由的意识, 而事实上,也就是当作那种自由的现实。”由此他断言:“世界历史无非是自 由意识的进展”。黑格尔不仅把自由看成是世界精神在世界舞台上展开和实现 自己的“唯一目的”,还把自由看成是“整个世界的最后目的”。既然自由是历史 的原则和目的,那么,人类要获得自由,就必须从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奴役下解放 出来。黑格尔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两个维度考察了自由原则发展的历 程。 根据黑格尔的观点,自然是人在世界历史活动中的场所,这时人有赖于自然 并利用自然以满足自由活动,在此意义上,随著人的劳动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自由度也不断提高,但如果人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自由本质,那么他仍然是不自由 的。黑格尔根据自由意识对自然桎梏的超越程度,把世界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精神”还汩没在“自然”之中,自然必然性对人来说是坚硬的、陌生 的,人尚未完全走出动物界因而是不自由的;第二阶段,“精神”进展到了它的 自由意识,但仍然和自然牵连着,刚刚走出动物界的人虽然有了自由意识,但行, 动仍受自然必然性的盲目支配,尚未成为真正自由的人;第三阶段,“精神”已 经从第二阶段那种“特殊的自由的形式提高到了纯粹的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