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网络课 345章.doc_第1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网络课 345章.doc_第2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网络课 345章.doc_第3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网络课 345章.doc_第4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网络课 345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工艺美术史第二节课件课程安排中工史课程计划:第二次课:第3、4、5章。第三次课:第6、7章。第四次课:元明清时期。今天任务重点在3、4章,内容较多。5章内容较少。 第三章 春秋战国 第一节 绪言 时代背景:1战争使经济残破,但也促进各地文化交融。文化艺术多元化,工艺美术也因之多彩。反映于青铜器,伴随战争频繁,兵器造作日益完善。2诸子继起,百家争鸣,讨论的核心已经不再是神鬼巫术,关注的是众多的人间事物。回归生活、关注适用,人事活动题材增多,清新华丽的气象逐渐确立。 3冶铁的出现,进入铁器时代,新技术(金银错)的涌现。 第二节 青铜器 一、引言 引言部分,共注意以下三点内容 1)演进轨迹:P78第一段春秋早中期:承西周中晚期,简素平朴,艺术低潮春秋晚期始:清新华丽崭露,渐入第二个艺术高峰2)技术与艺术:嵌红铜、错金银;失蜡法;模印制范法P78第三段3)走向适用:造型空间变化减少,器壁轻薄,素面或平面化装饰。传统礼器转向日用。铜镜、带钩、灯具、器座等日用器渐发达。二、容器 分为实用器(饪食器和酒器)和礼器(鼎)两类。 新器形(讲究实用):鉴(大盆)、敦、豆P79二段 *装饰新风:P831题材上,传统的动物题材退出装饰主流,新的重要装饰主题围绕着龙或其变体,所谓蟠螭(两条以上的螭龙缠绕)、蟠虺(特别细密的蟠螭)。还有人物纹、辅纹等。2构图上,四方连续与散点流行。无神秘、不威严。这里传统动物题材,主要指兽面纹(上节讲的一个重点) 依托于技术进步引出的新装饰技法:模印制范、失蜡法、嵌错以及鎏金、针刻、漆绘。 主要掌握:失蜡法 P83右下角金银错“错金银 P84中间鎏金 P84最后一段三、铜镜、带钩等 铜镜: 工艺史李老师(1092829652) 19:10:09是古人用以照鉴容貌的青铜用具。多扁平圆形,正面光亮,以鉴容,背面或光素、或加装饰(随镜身铸出、或加金银玉石等)。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的齐家文化墓葬里,出土了已知最早的铜镜。战国中晚期开始了铜镜最早艺术高峰。楚地当是那时主要产区,图案精美,装饰满密,清晰。题材有四叶、菱形、蟠螭、夔龙、连弧、山字纹等。装饰手法有铸纹,透雕,漆绘、金银错、镶嵌等。注意,这里是最早的艺术高峰,铜镜,在后面的汉代、唐也处于高峰时期,后面还要讲到汉、唐高峰之后,艺术衰落,入清代后,为玻璃镜取代。透雕镜:P87第一段第一句开始 透雕镜了解即可。带钩:(用途、发展、材料、来历等几方面掌握)P87倒数两段,P88第二段第三节 其他 P96三、春秋战国及其以前的漆器 漆器:从胎质、漆的功用、 种类、装饰等几个方面掌握。P96 注意:战国是漆器第一个辉煌时期,作品广泛应用。后来的两汉,是漆器文化地位最高的时代。著名的汉代设计多子奁盒在此时期已见端倪。 P104 六、清代以前的玻璃器 玻璃器:P104倒数一二段七、考工记 从著作地位、成书时代、主要内容、重要的制作原则、与今日设计思想的重合意义等几方面掌握。 (以上几个要点 重点来自于前三段,涉及到的时代、数字以及“天有时,然后可以为良”内容要做到准确记忆。)106页,左下角那句话,准确记,以及 大意 第四节 结语风貌与其演进对西周中晚期的延续,以及清新华丽新风貌的生成。 二、影响 在造型、装饰、技术上对后代影响深远。 此时期,问题是:战国与西汉的作品常难以区别。 为更晚的工艺美术指引了新方向:走出庙堂,关注人生 第四章 秦汉 第一节 绪言 本章主要讲汉 时代背景: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丰富 工艺美术繁荣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1年前87年)国力鼎盛。汉武帝两个举措对工艺美术影响深远:一是确立儒家学说的至尊,二是开通丝绸之路。秦汉社会,神仙思想弥漫,企盼长生不老实普遍的愿望,表现于工艺美术中。P114生产格局 课后自己看下,生产中心是哪里?官府与民间情况分别如何。 第二节 织绣印染 引言部分 第一段内容。P115 现在看一下 有同学问:什么会考名词解释?什么会考简答? 名词解释: 显然,是一个名词,一般是:某个朝代突出的工艺美术现象、工艺美术品种、还有就是著名的工艺美术人物、著名的工艺美术著作。 比如:大家回想上节课中,讲到彩陶、黑陶、彩绘陶、蛋壳陶、青铜器、兽面纹等等这类词;考工记、唐代著名工艺美术家 何稠、窦师纶、髹饰录等 简答: 通常会出某个朝代的某个工艺美术门类的成就。 比如,商代青铜器艺术成就,汉代的丝绸艺术成就,宋代陶瓷的艺术成就等。 较难一点的考法:几个朝代连起来考,比如:中国瓷器的发展。某朝代与某朝代的比较(古今比较或中外比较):战国工艺美术与魏晋南北朝工艺美术比较古希腊与夏商周工艺美术比较。举个具体的例子:大家回头看课本,115页, 书中说到:“两汉工艺美术最令人振奋的成就也正体现于丝绸的进步”, 我们可得知这样一个信息, 两汉的丝绸成就高,应该是重点内容,也许可以出个简答。 而这也正是清美某年的真题,简答:汉代丝绸的艺术成就 接着讲课,引言部分, P116丝绸规格: “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约51924cm),这样的规格大约始于战国,一直延续到北魏。 P116的一、三、四段课后自己看。 丝绸产地部分,课后了解,注意一下:(四)成都:东汉末,蜀锦享誉,曹操就曾遣人入蜀购锦P118著名丝绸品种 l 纨素:洁白平纹丝织物,又称“素”、“纨” 满城汉墓玉衣里衬垫物,每平方厘米经丝200,纬丝90l 缣:平纹,双经丝或双纬丝织就,更致密坚实 满城汉墓玉衣左袴筒丝绸残片,每平方厘米经丝75,双股纬丝30l 纱、縠:平纹,轻薄 纱:组织较稀疏, 縠:因经纬丝加捻,且捻向、捻度不同而表面起绉 图4.1 作品名 要记下。 l 罗:以绞经法织出,其孔隙为椒眼状 罗绮并称,概指高档丝绸l 绮:平纹地上起斜纹花,装饰以杯纹最为常见 l 绫:斜纹地上起斜纹花,无实物而有文献l 锦:两种以上彩色丝线显花 汉锦:经丝显花(经锦),二色锦或三色锦,少有超过五色 地位:价格昂用料、作工皆费 声誉高丝绸高档品种 影响大装饰最具代表性绒圈锦花楼装置、双经轴织成,织物表面绒线凸起,图案立体 l 绦:带状编织物,常为丝质 丝绸是中国特色工艺美术品类,以上内容,多少要知道些。 P121染色的意义:彩色当然同审美有关,但更重要的在于联系着礼制。别等级、分贵贱。 中间一段。 P122刺绣制作刺绣费工耗材,用绣常被认做奢侈,时人对刺绣看重。马王堆1号汉墓: 秦汉刺绣最集中的发现是在马王堆1号墓中 马王堆1号墓(P116墓主人是长沙国丞相的夫人辛追), 数量最多也最美丽的是信期绣、长寿绣、乘云绣,还有茱萸纹绣和方棋纹绣。 P122页最后一段画下来。 丝绸图案: 除印花除印花和刺绣外,带图案的主要是锦 西汉的丝绸图案以马王堆的出土物为代表:类型: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云气纹。 云气纹:这个我们要掌握。P125第一段内容,包括时间、流行原因、题材、效果。还要注意下“云ju” P126 最后两段:两汉的差异。 毛、棉织物 毛织物出产地:第一段品种:第二段图案:第三段,葡萄纹显示了同西方文化的联系。与外国工艺美术史,古罗马时期的可比较。刻毛:通经断纬,区别于中国传统的经线起花,令中国添加了著名的刻丝(唐代时)。 第三节 漆器 西汉的漆器达到艺术高峰,漆器历史地位巅峰。 正如前面分析,汉代漆器重要。 东汉,尤其中期后,盛极而衰(陶瓷崛起) 工艺史李老师(1092829652) 19:38:46“一杯卷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 “木器髹者千枚,亦比千乘之家”;“一文杯得铜杯十”。 可看出 高档漆器 制作精细,价格不菲。 同时,那时漆器也牢固耐用。上层大量占有:马王堆西汉墓,漆器出土700余件。 二、制胎与造型 制胎木和夹纻为主,少数为竹。到西汉前期,木胎居多,以后,夹纻胎增多木胎: 旋木胎,常较厚重 斫木胎,亦较厚重 卷木胎,薄木片卷成,较轻巧夹纻胎:较重要。 后世又称“脱胎”,做法是什么,怎么发展,本段很清楚,不多讲。 造型 P130最后一段到此节结束讲的是秦汉漆器造型。 P132多子奁lin盒:在较大的容器内,紧密放置多件小容器,节省空间、携带方便,清洁卫生,适用性极强。(优秀设计) 看图4.22 三、技法与装饰 技法素髹、彩绘、锥画、金银薄贴花(金薄)、釦五种。需要注意的是锥画、金银箔贴花(唐代的金银平脱由此发展而来)、镶嵌。装饰 P134前两段,课后看下。注意下云气纹相关即可。 第四节 青铜器 引言部分:P136的丁缓。唐代的香囊的前身可能就是丁缓设计的被中香炉。 第二段 P138汉代缸灯:此段全部画下来。图4.35 薰炉的代表博山炉:P140 铜镜产地、尺度、发展了解一下。前面讲过,战国时期的铜镜。 需要掌握的是规矩纹镜P141第二段、透光镜P142最后一段、第三段讲到“四神或四灵”,这是重要的汉代纹样,分别象征什么,这个要一一对应记准确,不能颠倒顺序。此段全画下来。 铭文了解下。 第五节其他(二)原始瓷器和瓷器 瓷器: P145制作、产区、品种、装饰方法。 瓷器发明于中国,历史上不晚于汉代,两宋是瓷器的艺术顶峰。 秦汉的玉器、金银器,了解下。 金银器,到唐代部分重点讲。 第六节 结语 两汉:转向为“人”设计,艺术丰富博大。 二、传承与影响里面举到的例子要理解。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 绪言时代背景:战争连绵,国家分裂,政权频繁更替。南北民族融合、东西文化交流、佛教传入(对工艺美术影响深刻:莲花装饰、夹纻造像)。织绣 二、著名丝绸产区及人物马钧 字德衡,曹魏时扶风人,提高工效,造福大众。苏蕙回文锦(了解)三、刺绣孙吴赵夫人:绣孙权军事地图,意义:现有最早的绣像以上了解即可 四、丝绸图案 此部分重点 P163四、的第三四段。 联珠纹:多个小圆珠组成,或排成条带等形状,或围成一个圆圈等,包围主题纹样(联珠圈)地位:6世纪中叶7世纪80年代中国最重要装饰题材渊源:萨珊波斯更早,初唐联珠圈内主纹往往有祆教的含义165页南北朝前期:纹样写实化南北朝后期:植物纹大量出现第三节 陶瓷 一、 引言 器形:餐饮器、存贮器、盥洗器、文具、明器等 装饰:刻划、模印、贴花、堆塑、点染、绘画 品种:青瓷(主流)、黑瓷(普遍)、白瓷(更有意义、创造) 中心: 南方(主产地,质量代表)。北方(瓷器起步晚,量少质低,文化内涵丰富) 二、南方的青瓷及黑瓷 1、代表性瓷窑代表:瓯窑、婺州窑、德清窑、越窑。 从窑地址、时代、品种、装饰等四方面了解。 P169化妆土:含铁低,反复淘洗,细腻的白色瓷土。以其泥浆施挂于坯体,遮覆较深的胎色或较粗的表面。能使较差的胎料产品取得较好的效果 2、造型 种类:餐具、饮器、文具、照明器、盥洗器、溺器、明器 摹仿动物是此期造型的一大特点。 P172新出现的器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托盏(饮茶、饮酒难确证)。P173早期:三国两晋的器物造型浑圆饱满, 晚期:进入东晋南朝,清秀,灵动(秀骨清像)。3、装饰 手法刻划、印花、贴花、褐斑、堆塑等。对应每段课后看了解即可。堆塑:详细了解下。三、北朝的青瓷和白瓷 1、北方瓷器的兴起和青瓷 时间:北魏中期 北方的瓷器以青釉为主,胎体厚重,质地粗松,釉偏黄,容易剥落。与南方有差异,北方的造型雄放挺拔,多空间变化,装饰上华丽、重立体效果。西方因素:原因,北朝上层对西方文明钟爱2、白瓷及其意义兴起、意义、原因(萨满教尚白)等几方面课后看。第四节 其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金银器、铜镜和玉器课后了解下概况。第五节 结语 一、风貌与其演进 演进:P184第三段意义:第四段,隋唐五代前期延续北朝,后期延续南朝二、影响 潮流: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南北朝工艺美术中最有意义的两点:1植物纹样大量出现2形象表现写实倾向 第五章重点共两个:1在此两点2中国瓷器的开端。 结合163页的四,一起看。 【本节课主要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第8388页,第三节的三、六、七里的内容。第四章:第119页、第122126页,第130-133页,第139141页,结语。第五章:第163页四的内容。第176(一)(二),结语。【本节课难点】: 1春秋战国与商周时期,青铜器艺术的演进。2汉代丝绸、汉代漆器的艺术成就的理解。3中外文化交流对汉代的工艺美术的影响。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成就以及此时期装饰纹样的两个重要变化。这个不记得上节可讲过没:知识点的理解,一般从:时代、地点、种类、造型、装饰、风格、意义、后世影响等几方面去归纳记忆,力求准确完整。 服装-刘毅(89175632) 20:03:10对于代表性的窑都要记下来么?还有 在以后的章节里也会遇到窑 是不是要跟之前贯穿起来记忆- - 答题的时候是不是也要跨越朝代来回答呢老师 工艺史李老师(1092829652) 20:04:26代表性的窑要记下,重点记住宋代的。 服装-刘毅(89175632) 20:04:35比如铜镜 在两汉时候的高峰 在隋唐时期也有高峰。如果是考名词解释 要从起源到兴盛到衰落都要回答么? 工艺史李老师(1092829652)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