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pdf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pdf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pdf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pdf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北师范淮北师范大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及导师郑重声明: 本学位论文是作者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 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们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和导师均承担本 声明的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日期:_ 导 师 签 名: _ 日期:_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淮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 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学 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有权将学 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 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日期:_ 导 师 签 名: _ 日期:_ i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摘要: 自然法思想在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萌芽以及中世纪基督教的洗礼 之后, 以霍布斯为代表的近代理性自然法思想可以说在十七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霍布斯正是秉承了近代理性自然法思想的精 髓, 从人的理性出发, 以自然法为媒介, 通过社会契约构想了一种符合人的本性、 最好地保障人的自然权利的政治秩序, 它所体现的权利本位以及主观功利的特点 无疑也为个人权利的伸张提供了全新的表达方式。另外,在个人与国家关系的问 题上, 开辟了权利政治观的理论途径, 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政治思想家的思维模式。 通过对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前提、内涵、演进及继承发展的逻辑分析,文章 最后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并对其进行了现实的思考。虽然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在 主权者的权力和个人自然权利方面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性, 以及在 “自然状态” 领域里存在着虚幻性,但是它所蕴涵的理性、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观念造就了 西方人的法治精神; 它所体现的正义价值和人本主义精神也深深嵌入了西方政治 理论体系之中。整合和吸收西方政治思想的优秀文化资源,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 解西方的政治哲学,而且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有益的成分。 关键词:霍布斯;自然法;当代价值 ii natural law thoughts of hobbes and contemporary values abstract: modern rational natural law thinking , hobbes as its the representative in 17th-centur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17th-century british bourgeois revolutionary movement. hobbes natural law thinking is adhering to the essence of the modern rational natural law thinking,starting from human reason, natural law as a medium,through the social contract idea of a human nature in line with the best way to protect mans natural the rights of political order . hobbes natural law thinking,logical analysis of meaning,evolution,and inheritance development,the article finally gave an objective evolution and realistic thinking. hobbess natural law thinking of the sovereign power and the individual natural rights inherent logical contradiction, and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state” illusory and did not thoroughly,but its implication of rationality,equality and freedom,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concept of creating a spirit of western rule of law;it embodies justice values and the spirit of humanism is deeply embedded in the system of western political theory. integration and absorption of the outstanding cultural resources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which not only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the west,but also provide useful el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in china . key words:hobbes; natural law;contemporary values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1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4 第二章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渊源 . 6 一、古代朴素的自然法理念 . 6 二、中世纪的神学自然法思想 . 10 三、近代初期的世俗自然法思想 . 12 第三章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逻辑分析 . 16 一、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逻辑前提 . 17 二、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逻辑内涵 . 19 三、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逻辑演进 . 22 四、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26 第四章 对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评价及现实思考 . 34 一、对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评价 . 34 二、对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现实思考 . 37 结语 . 43 参考文献 . 4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9 致谢 . 50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不管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制度有多 大不同,社会习俗和宗教文化的差异有多大,有一点总是相同的,这就是在各民 族的政治文化中都包含着歌颂自由、平等、和平的内容,要求人自身不断地从人 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得到解放。自然法思想便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 随着社会实践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间除了十九世纪的 短暂衰落外,从公元前六世纪到二十世纪的今天,自然法在几千年政治思想的长 河中,处处闪现着光辉。其经历的阶段有:古希腊罗马时期,西欧中世纪时期, 近代资产阶级时期和十九世纪后期以来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虽然每个时期的侧 重点不同,都有着各自的表现方式和方法,但是对正义的追求却是一致的。 自然法思想区别于自然法概念,单纯的自然法是与实证法相对应的概念。而 自然法思想有其更为广泛的讨论范围和对象, 它更多倾向于政治合理性与合法性 的证明。特别是对于近代自然法思想而言,即当时的西欧各国流行用自然法的观 点来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理想,而这也称为近代理性主义自然法思想。相比 较古代自然法表现出的人对自然力量和自然秩序的依从思想以及中世纪自然法 所体现的上帝的启示观念,十七、十八世纪的自然法思想无论在来源、内容、还 是在自然法与国家学说的关系上,无不体现着独特的历史特点。其突出表现在所 体现出的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和激进主义。 “权利”成为近代自然法思想的核心 概念,它发起并参与了现代政治建构的始末。 这一时期的自然法学派的政治思想家们主张在自由、人权、法治的基础上重 构政治社会,建立理性国家,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的支持和适宜的制 度安排。简言之,近代自然法思想就是探讨“人之本性” ,以及由此所激发的理 性、权利、契约、国家等观念之起源和联系。可以看出,自然法思想与具体的政 治社会建构处于互动关系之中, 西方人也正是借助对自然法思想的阐释为政治与 法律秩序的变革提供理论导向。 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的民主政治理论有着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古人云: “他山之石,可以为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文化的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2 许多特质, 尤其是政治文化的一些特质借助于各种媒体进入我国人们的思想观念 之中, 从而对我国社会和政治的发展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对西 方的政治思想史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了解。 如前所述,自然法思想是许多政治学说的逻辑前提,是深入认识西方民主政 治的一个基本层面。 那么为何要提取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作为理论研究对象呢? 因为霍布斯所处的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内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资本积累 的急剧增加,资本主义经济在城乡滋生蔓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遏止地成长 起来。与此同时,英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出现了分化,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无拘 无束地发展资本主义。但是,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主阶级在政治、经济、宗教、 外交等方面推行一系列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这一切都激起了资产阶级和广 大下层人民的不满。封建主义愈益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于是一场反 封建的政治革命终究爆发了。而在激烈复杂的革命时期和革命以后,各个阶级和 阶层的理论代言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其中以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为主 流。而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以自然法学说为理论基础,批判封建神学的政治观,抨 击封建专制,论证革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他们 提出或论述的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学说,不仅发展了早期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而且基本建立了后来资产阶级经典学说的理论框架。所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政 治学说在世界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而霍布斯正是近代英国 政治学理论的开创者之一,也是近代自然法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特点是 进步的世界观与保守政治立场的矛盾, 在继承了人文主义思潮和马基雅维利的某 些观点以及借鉴了新的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自然法理论,并 影响了后继许多人的思想,像斯宾诺莎、普芬道夫、洛克等一大批与霍布斯同时 代的政治思想家, 以及后辈的思想家, 无不从霍布斯的政治思想当中受益。 并且, 在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体系中蕴含着深刻的个人主义思想和构建理性公民社会 的主张。 就理论意义而言,首先,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折射出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人 文精神,强调人是具有理解能力、自制能力和辨别是非善恶的理性动物,要正视 人的现实需要,赋予人应有的尊严,尊重人的价值,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 西方以人本主义为支撑的政治意识形态。其次,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强调主权至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3 上。以人的理性为依托,从中引申出社会契约,这无疑对后继许多学者的政治思 想影响极大。 从实践意义而言, 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是人类进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珍 贵的文化遗产,世界各国对于平等自由、民主等等问题的强调,都离不开自然法 的思想原则与标准。再者,深入分析和研究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运用正确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从中剔除糟粕的,吸取有益的,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是具有一 定启示作用的。 总而言之,通过对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的研究可以发现,他的思想以其鲜明 的人性假说以及自然状态学说为前提,不断发展演进,而这并非是在一个具有浓 郁学术气氛的环境中进行的,确切地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英国和欧洲社会现 实的反映,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作为近代政治哲学的奠基者,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一直为国内外的学者所关 注。英国哲学家奥克肖在 利维坦导读这本书中不仅对霍布斯生活的时代 背景、活动及思想作了介绍,而且对利维坦这本原著本身的基本内容和主要 论点作了叙述,并对其历史价值和理论意义进行了评价。另外,关于“利维坦” 在霍布斯国家理论中的地位和意义,施密特在托马斯霍布斯国家理论中的利 维坦:一个政治符号的意义和失败一书中进行了深入研究。斯金纳从修辞学视 角分析了霍布斯如何把道德和政治理论的研究转换成一门科学的过程, 同时也考 察了他的公民哲学思想。这在他霍布斯哲学思想中的理性和修辞一书中得到 了充分的体现。另外,列奥施特劳斯在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和他的另一部著 作自然权利与历史中,分别揭示了霍布斯个人的人生观以及霍布斯坚持了政 治哲学的可能性,将其根本问题由理想政体转换成合法政府的思想。同时,也探 讨了霍布斯的机械唯物论哲学、快乐主义道德观与其政治理论的关联。 在研究霍布斯的中文著作方面,王利对霍布斯的代表作利维坦进行了分 析,在国家与正义:利维坦释义一书中,他就“利维坦”其实就是对绝对主 权、主权至上这一思想的强调分别从“利维坦是什么”和“利维坦的道德基础是 什么”两个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论证,并得出乌托邦是利维坦的本质,是霍布斯对 普遍有效的政治秩序的构想。巴发中也分别从从自然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伦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4 理思想、国家学说、无神论和宗教观等几个方面对霍布斯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 的梳理。且在霍布斯及其哲学中阐述了霍布斯思想的重要内容。在自然法 理论的演进西方主流人权观探源中,申建林的研究着重于霍布斯对自然权利 的重视;在自然法传统中的霍布斯中,林国荣的研究着重于说清霍布斯自然 法中的道德与法律的成分和自然法与实定法的关系等。 此外,在已发表的论文方面,黄颂在他的博士论文自然法观念考 (天津 师范大学, 2001) 中, 把自然法纳入特定的历史文化空间里, 对其进行了文化的、 历史的、阶级的和哲学等多维视角的透视。占茂华的博士论文自然法观念的变 迁 (华东政法学院,2005)侧重于从历史和法哲学的角度对自然法这一西方政 治法律文化中所特有的观念和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和分析, 并认为霍布斯等 一些启蒙思想家对自然法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且形成了一套具有崭新的政治法 律内涵的系统。另外,彭隆辉的霍布斯政治哲学的价值取向 (赣南师范学院 学报,2002,5) ,对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思想从价值层面进行了评价。 相比于国外,从整体上看,国内关于霍布斯思想的研究深度还不够,只停留 在一般性的介绍和导读上,对其自然法思想也只是作了简要的概述。因而,本文 选择了从自然法的角度入手来了解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思想。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本文属于基础理论型研究, 主要采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考察方法以及阶级 分析法。把霍布斯自然法思想放到西方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去研究,这样不仅能 使我们从总体上把握自然法观念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脉络, 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近 代自然法思想的理解。 同时, 纵观整个自然法观念的历史, 无论是古代的自然法, 还是中世纪、近代的自然法,都离不开特定阶级的利益需求。 在充分吸收各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对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梳理和分 析,突出其在西方自然法学说发展进程中及整个政治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位 置,从而彰显霍布斯政治思想的当代价值。其基本思路如下: 第一章阐述了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渊源。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 正义自然法观念、斯多葛学派的伦理自然法思想为霍布斯思想理论提供了准备; 中世纪自然法思想在神权范围内也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而近代人文主义思潮及 马基雅维利、格劳秀斯思想更是对霍布斯产生了直接影响。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5 第二章、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第二章系统的分析了霍布斯自然法思想。 以自然状态说、人性说为逻辑前提,从人类理性、主观功利、权利本位几个方面 揭示了思想的内涵;分析了霍布斯如何依据自然法思想提出了社会契约说和“利 维坦” 主权论;诠释了霍布斯自然法在欧洲大陆的继承和发展情况以及对洛克产 生的影响。在解析了霍布斯自然法思想之后,第三章对其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和现 实思考。继而从法治文化、公民道德建设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三个角度体现 出对于我国发展民主政治的启示。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二章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渊源 6 第二章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渊源 自然法的观念是古希腊和基督教的一种文化遗产,在其后的两千多年间,其 含义虽然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有一点始终不变的是:它是一种代表人类公平正义 的精神,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的理性,是规范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使其和 睦相对的法则。在古希腊和罗马的法律思想中,自然法高于一切城邦法律之上, 它代表了理性,具有普遍适应性。基督教的自然法体现了神意,是上帝统帅人类 的法律。经过中世纪神学的洗礼,人们重新找到了人类的理性。而随着文艺复兴 和宗教改革的深入,理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广泛传播,这种理性运动在政治法律 思想领域的体现,就是以霍布斯等人为代表的近代古典自然法思想。 一、古代朴素的自然法理念 古希腊早期的自然法观念可以说是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最早渊源, 它与中世 纪的自然法思想以及十七世纪初期的自然法思想共同构成了霍布斯自然法思想 的理论基础。因而为了深入地了解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回溯霍布斯之前有关哲 人对自然法的看法是非常必要的。 自然法为什么会萌发于古希腊?因为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 具备了当时 最为发达的以哲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所以,在那个历史年代,出现了西方自然 法观念的萌芽。 其首先出现的是以普鲁塔哥拉 (protagoras, 公元前 481前 411) 为代表的智者学派和大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s,公元前 469前 399)的学说。 前者强调自然法就是正义,它高于作为人为法的城邦法;后者一方面继承了前者 的思想,另一方面将法分为自然法和认定法。 在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之后,在希腊出现的比较重要的思想是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斯多葛学派的思想。 (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自然法观念 柏拉图(plato,公元前 427前 347)的自然法观念集中体现在他的正义等 级观念中。 在阐述正义的内涵时, 他分别从个人的正义和国家的正义两方面入手, 从逻辑关系上看,柏拉图恰恰是通过个人的正义来类比国家的正义,通过个人的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二章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渊源 7 灵魂结构来论证理想城邦的等级结构合理性, 每个人在社会秩序中满足于与自己 的品质相称的等级即是自然正义。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中有三个组成部分,即 欲望、激情和理智。在这三个部分中,理智是心灵中的理性部分,统辖着整个心 灵,而“激情是理智的盟友” ,辅佐它对心灵进行管辖。当理智和激情联合起 来制服无理性的欲望时,整个心灵便达到了和谐。这三个部分各司其职,各守其 序,各得其所。在柏拉图看来,人灵魂的三个部分得到协调一致,就有了一种最 高品德,即正义。正义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准则,建立社会政治秩序的目的,就在 于按照正义原则来实现和谐一致的道德秩序, 维护社会的和谐统一, 既不靠暴力, 也不靠法律,而是完全依靠正义。只有这种正义国家才是符合理念世界的最理想 的国家。否则,就是非正义国家,其结果必然是混乱、分裂,以至毁灭。正义是 一种美德, “是一种心灵的健康,美而强有力” ;不正义是一种邪恶, “是一种心 灵的疾病,丑而软弱无力” 。柏拉图把正义内化为公民内心的守法精神,强调 必须按照既定规则行事而不逾规。 事实上,他这样的论证思路已成为支持政治等级制的最典型逻辑。柏拉图的 自然法是每个人的本性在等级秩序中充当适当的角色, 从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确 保某种和谐的自然秩序。在自然状态中,起作用的主要还不是浓厚的个人利益意 识,而是与政治团体彼此交融的集体意识。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 384前 322)扩充了柏拉图的自然法观念, 他认为人们对权力和自由的追求都源自灵魂的这种机能。 人的灵魂分为理性和非 理性,理性与理智相对应,情欲与非理性相对应,他将善和正义视为人的自然本 性,服从正义即是服从自然法。另外,他还指出,正义就是平等,但平等有两类: 一类为平均的正义,即在平等人之间各人的所得在数目和容量上都相等;一类为 分配的正义,即在不平等人之间,根据各人的价值不等,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 事物。对这两种平等应根据具体情况,既要考虑到平民的自由身份,又得兼顾到 富有者在财产等方面的优势。这种正义观点,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中等奴隶主阶 级的调和立场。但这种正义并不意味着人权,因为它既没有平等的个人观念,也 没有明确的权力意识。在他看来,合乎自然或人性的是协调、均衡、公正,个人 从属于具有独立意义的关系网和特定的社会结构, 政治组织不是人们实现自己利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66. 2同上,第 174 页.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二章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渊源 8 益和需要的手段,相反,结成社会和政治组织是个人追求的目标。社会政治组织 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面对社会政治组织,受自然法昭示的人会产生一种自 然义务感。 可以看出,古代自然法学说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尚属开端。亚里士多德批判了 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改造,他用经验主义证明方式取代了 柏拉图的理想主义。 (二)斯多葛学派的伦理自然法思想 公元前四世纪后半叶, 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扩张, 希腊文化开始向周边扩散, 史称希腊化时代。伦理生活的价值取代了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价值,使个人从城 邦的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在该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斯 多葛学派把“自然”的概念作为哲学体系的核心,较为明确、系统地构建起自然 法思想的理论。在早期,斯多葛学派把人的平等和所有人的联合视为自然法的基 本内容,其自然法概念具有博爱的特征。主张顺从人们的普遍本性,同时第一次 论证了人的普遍平等和个人的精神自由与尊严, 从而体现出既反对优胜劣汰式的 自然生存意义上的平等, 又拒绝了亚里士多德式的基于个体人自然品质与理性能 力的差异而建立起的自然等级的思想主张。 他们认为世界的本性是理性,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其本性也必然和世界的 本性一致。所谓世界理性,即世界的一切都是必然的、命定的。因此人的本性也 同样不可违抗必然规律的支配,只能顺应自然,这样做就是美德。同时,他们又 把顺应自然、服从自然当作是听命于命运和神的意志,要人摆脱一切物质欲望和 利益要求,对生命、健康、荣誉、乃至财产、权力、地位等等,一概采取无动于 衷的态度。 根据这一观点, 他们反对追求个人自由, 宣称安于命运不仅符合美德, 也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和自由和谐的境界,只有服从理性这一人类的共同法律,人 才能获得自由。因而世界理性这一自然法则支配一切,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 生活之中, 包括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在内的一切社会政治事务都是由它的安排而产 生的。他们还断言正义也是来自理性这一自然法则,斯多葛学派的这种思想,实 际便是一种自然法学说。他们认为,自然法赋予每一个人的理性是相同的,人们 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对立和差别是违背自然法要求的。因此,要想使所有人组成 一个共同的社会,只有消解对立和差别,才能合乎自然法。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二章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渊源 9 既然人的本性必定符合世界理性,人人都要接受同一理性的命令,那么一切 人, 不管是奴隶主还是奴隶, 都应该有着同样的命运, 人人都是神的儿女。 据此, 斯多葛学派提出了建立大同国家的世界大同主义的主张。 此主张表达了某种理性 统治世界,消除对立,从而实现人人平等的政治理想。在这里,斯多葛学派把所 有的人都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统一体中说成是自然法的要求,而这个统一体, 则被他们看成是世界国家。 正是斯多葛学派这种关于自然法是个人的和普遍的本性, 是法律和正义的基 础以及自然法适用于世界上任何角落人的基本思想, 不仅为大奴隶制的推行和大 帝国的建立提供了某种政治上和道德观念上的依据, 而且为古代罗马时期的神造 国家和封建社会的神权政治论提供了思想来源。 其中西塞罗 (cicero, 公元前 103 前 43)算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斯多葛学者。他对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作 出了最完整、最精彩的总结与升华。在他看来,自然法在人性上为一种内在的动 力,好似一种善端,能发展为各种善德,他倾向于将自然法等同于人的理性。他 说: “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即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相适应,适用所有的 人并且是永恒的。通过它的命令,这一法律号召人们履行自己的义务;通过它的 禁令,使人们不去做不正当的事情。 ”法就是正义的事物与非正义的事物之间 的界限,它必须按照自然法的标准加以制定,以惩罚邪恶,保护善良。或者说, 法是为公民们的安全、国家的维持以及人们生活的安定和幸福而制定的。而提出 组织国家的目的,就是要挽救人类的堕落,使人类归于自然善良的状态。西塞罗 认为,普天之下人性是一样的,自然法就是存在于自然中的共同理性,是永恒的 正义。 这无疑与斯多葛学派的自然观念一脉相承。 他还积极主张, 在自然法面前, 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这种平等,不是指一切人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平等,而是 指人人都具有理性,能学习以及明辨是非等方面的平等。他说这种平等,正如世 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彼此相似一样。可见,西塞罗所讲的平等,是指形式上的平 等,这种平等最多只能是一种道德上的要求,而不是指消灭阶级的真正平等。 可以说,西塞罗继承和发展了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理论。他在谈自然法时, 同时承认上帝监护并统治着宇宙, 自然万物是由不朽的众神威力, 由他们的理性、 力量、思想和意志驾驭着;上帝是人们唯一的共同主宰和统治者,是自然法的制 1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04.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二章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渊源 10 定者、解释着、颁布者,是永存的;人之所以高出其它生物,是因为上帝赋予他 们以理性和思想,理性寄予人和上帝身上,是人和上帝的首要的共同的财富。凡 是具有法律的共同性的人们,理应听从同一个政权,同一个权力,听从于神的智 慧;理应属于同一个公民社会。因而,整个世界是一个神明和人类的共同社会。 鉴于此,西塞罗明确提出了“自然法是上帝意志的表达”这一具有典型神学 特色的思想,也为中世纪自然法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中世纪的神学自然法思想 中世纪起于日耳曼文化取代古典罗马文化成为西欧文化的主流, 这个过程在 四世纪初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时即已开始,止于十七世纪中 叶, 即人文主义为代表的世俗文化取代传统的基督教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在 这一千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教会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由当时西欧的历史 条件决定的。中世纪的神学家们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自然法思想,同时又为 它披上了一层神学外衣,自然法则成为上帝法律的代名词。从圣奥古斯丁 (augustinus,约 354430)的“永恒法”和“自然法”和“世俗法”之说到托 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的“永恒法” 、 “自然法” 、 “神 法”和“人法”的体系,都说明自然法开始与基督教会的神学思想相结合。 基督教对自然法所做的神学解释通过早期教父们和圣经的不断讲述得以 延展, 在这一过程中, 奥古斯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奥古斯丁的自然法理论中, 仍然可以看到柏拉图和斯多葛学派的影响。柏拉图认为,自然法是对上帝的真理 或上帝的永恒法的智性参与。对斯多葛学派而言,理性原则就是自然法,这种理 性法源于人性。而在奥古斯丁这里,理性法则就是永恒法,不过这个理性是“人 格化的基督教上帝的理性和意志” ,因此,所谓永恒法是规定着万物秩序的上 帝的神圣理性,而人在良知状态对永恒法的领悟就是自然法。不过,奥古斯丁并 不像西塞罗那样将自然法解释为人类理性,在他看来,现有的人类理性并不是自 然法的基础,自然法的上帝赋予人的本性,是人类未染原罪因而未受蒙蔽时的理 性。人类始祖在伊甸园时代,是完全知晓自然法,并遵行自然法的,但由于人类 始祖的堕落,人类中断了与上帝的直接联系,从而受原罪的支配和自身有限性的 影响。堕落使现存人类成为不完善的,因此自然法在人类理性中也是不完善的。 1韦恩莫里斯.法理学m.李桂林,李清伟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65.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二章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渊源 11 人类对上帝的意志既不能完全认识也不能完全遵行。 但是人类的社会生活要求和 平与秩序,于是需要借助法律的手段,人类依照永恒法和自然法,制定出适合人 类政治实体的法律,即世俗法。自然法根植于人灵魂深处的永恒法则,它表现为 人类的理性和良知。自然法是世俗法的理想状态,而世俗法是自然法的不完善的 体现。 世俗法与自然法两者都源于体现了上帝理性的永恒法。世俗法必须符合自 然法,而自然法的效力又源于永恒法。同时,奥古斯丁从原始基督教义阐发出一 整套教会哲学,他区分了两种价值共同体,即“天上之城”与“地上之城” ,前 者追求神圣价值,后者追求世俗价值。他将教会视为上帝指派拯救人类的工具, 国家和法律是为了对付人类堕落、惩治罪犯和救济罪犯的手段,因此,国家必须 服从教会。这样,奥古斯丁在法律上论证了上帝的至高无上,比他的所有前人都 更充分地阐述了基督教的神学政治理论, 完成了将古典世俗的自然法理论进行基 督教化改造的任务,而这一思想显然也被阿奎那所继承。 阿奎那处在西欧封建制度高度发展的时期。当时教会显然取得了优势的地 位,但世俗主权也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阿奎那在为教权服务的同时,也以 服从王权号召来抬高教会的地位, 力图调和古代希腊思想家的理性主义和中世纪 经院主义的矛盾。 他不再像以前神学家们那样宣扬赤裸裸的宗教蒙昧主义, 相反, 他肯定了人类理性的能动作用,认为人不仅像自然物、动物一样,有自然的和感 性的欲求;有爱、愉快等倾向感性对象的活动,而且人有理性,人的道德活动的 自然律是趋善避恶,而理性所欲求的最高目的是达到普遍的善。这样,阿奎那便 把人的理性看成人的道德活动的源泉,而道德的基础存在于人性之中。 然而, 阿奎那在承认理性价值的同时, 并没有泯灭自己那份神秘的宗教感情。 他指出,由于人的理性来源于上帝的理性,人的道德活动不过是上帝刻印在人心 上的自然命令和自然律,他主张人的理性是对神的智慧的分享。他将源自奥古斯 丁和柏拉图的“自然理性之光”理解为是上帝对人类的恩赐,从而使理性从上帝 的专利降格为人和神的共有物,也成为人和神沟通的纽带。这显然与奥古斯丁有 关原罪和自然法的理论大相径庭,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教义,使 之适应于封建社会的需要。 另外,亚里士多德的世俗主张被阿奎那进行了神学改造,认为人的理性是由 神的理性赋予和决定的,从而把世俗思想神秘化。由此可见,阿奎那尽管承认了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二章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渊源 12 人的理性作用,但最终仍是要求理性服从信仰,为信仰服务。正如他所说的,他 的目的是用理性来阐明信仰所指示的真理。阿奎那就这样把理性和信仰调和起 来,而且把信仰放到了最高地位。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世纪的神学政治意识形态中,自然法曾经与记载上帝意 志的圣经具有同等的权威。早期的教父认为,自然法始于人类产生之后,它 是一种上帝为人类所立之法,并非以一种独立于人性的客观形式而存在,而是与 人性融为一体,铭刻于人类的心灵之上。显然,阿奎那将“自然法”看成是“烙 在人性上的神之睿智”的思想与这一观念一脉相承,而这一思想对近代自然法观 念,尤其是格劳秀斯的自然法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近代初期的世俗自然法思想 到了十四世纪末, 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市民阶级的经济力量不断增强。 政治上,西欧各国冲破了中世纪宗教神学政治理论的枷锁,从等级君主制开始向 绝对君主制过渡。文化上,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而核心思想是以人性论为基础 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者借助古代希腊、 罗马文化对封建神学及教会的统治地位、 特权和等级制度, 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他们提倡理性, 反对神性; 提倡个性自由, 反对封建等级桎梏; 提倡个人现世的幸福, 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 其特征表现为, 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要求个性解放。而正是这种人本的社会思潮为近 代古典自然法的重启提供了契机,因为在古典自然法中“天赋人权” 、 “自然权 利” 、 “人生而平等自由”的思想本身就是人本思想的应有之意。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是首先运用新方法 观察政治问题的思想家。在他生活的时期,基督教神学遭到了人文主义者的猛烈 批判,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蓬勃展开。但是,在政治思想领域里,经以阿奎 那为代表的经院神学家改造过的古希腊自然法理论, 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完备的理 论和方法论体系, 在中世纪的数百年时间里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马基雅维利之前, 虽有一批市民阶级思想家对基督教神学政治理论进行了批判, 为欧洲带来新纪元 的曙光,但他们的思想并没有摆脱中世纪自然法理论的束缚。因而,马基雅维利 利用近代世俗的眼光和方法对政治理论重新进行了建构, 在总结国家兴盛衰落的 原因, 讨论治国的方法以及政治与法律制度的优劣时将经院哲学的自然法理论体 系抛开,完全从现实的人、人性、人的历史和现实经验的角度去考虑,从而为近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二章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渊源 13 代新的政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随后,格劳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在吸取了古希腊、古罗马 思想家自然主义自然法理论的精华, 批判了包括阿奎那自然法思想在内的中世纪 神学主义自然法思想的基础上,正式而不含糊地将自然法置于理性的前提之下,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理性自然法,开创了近代理性自然法的先河。他认为, 自然法是正确理性的命令,它依据是否与理性的自然一致,判断一项行为是否具 有道德基础和道德必然性。为了表明“正确理性”作为标准的确定性、不可更改 性,格劳秀斯进一步断言: “自然法是不可改变的,在一定意义上即使上帝也不 能改变它,不能使未来是邪恶的东西变得不邪恶。 ”这种断言,是从奥古斯丁 到阿奎那的中世纪自然法传统中也难觅其踪的。 格劳秀斯相信人是一种理性的动 物,而自然法则是人类理性思考的结果。他认为,既然正确的理性在任何时间和 地点都将产生一致的结论,那么自然法作为基于理性基础之上的法则,必然具有 其普适性,即对所有民族和国家都将产生同样的效力。自然法的普适性对格劳秀 斯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否则便没有可能找到为所有的国家和个人共同遵循的普遍 原则。 无论是在希腊还是罗马时代, 人们所理解的自然法更多地规范了一系列道德 义务, 并且为人类行为提供了正当性依据。而此时的自然法思想已经逐渐演变为 一套对个人的某些基本权利加以保护的原则,即自然权利的原则。如果说在坚持 自然法的理性基础方面, 近代自然法理论意味着向古希腊和罗马政治思想的某种 回归的话,那么在自然权利的内容方面,近代理论家则走上了一条与古代政治思 想家几乎是完全相反的道路。 格劳秀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础, 在西方传统的自然法学说中最早提出了资 产阶级的人权原则,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在自然法 学说中除道德意义外又注入了人的天赋权利这一新内容, 使得近代自然法理论获 得了自身独特的内容,并且成为近代人权观念的基础。 另外,他又认为自然法与自然权利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人的自然权利 也必须从人的社会性这一基本前提出发加以理解。基本的自然权利包括三个方 面:自由、守信和对私有财产的尊重。而一旦人的自由被公认为自然权利的一项 1hugo grotius,de jure belli ac pacis libri tres,p.40.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二章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渊源 14 基本内容后,一个必然的逻辑结果就是在国家起源问题上,众多的自然法理论家 成为了社会契约论者。 这一点, 即使霍布斯也不例外。 就格劳秀斯而言, 他相信, 合法政府只能产生于被统治者的同意。他认为,由于人的恶意与无知,即使自然 法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范,其原则也常常受到违背。这就需要一种具有强 制力的社会组织对其予以实施,即国家。它使一位主权者得以通过确立法律的力 量, 保护个人的自然权利不受伤害,同时也使每一个人能够通过正当的方式追求 其应得的利益。格劳秀斯表示,在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政府的过程中,他们有 权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政府的形式、确定政府权力的范围。 然而,格劳秀斯的自然法学说并不能完全脱离神学的基础,自然法仍难以独 立于上帝与宗教的权威。这一点可以从他关于自然法来源、内容等方面的观点看 出来。在格劳秀斯看来,自然法来源有二,其一来自人的社会性,格劳秀斯称之 为人的本性,另一个则来自上帝。 因而,格劳秀斯自然法概念的理性主义,始 终难以摆脱上帝而单独存在,并未达到那种可以把上帝束之高阁之地步。但是, 格劳秀斯毕竟作出了理性的法则可以独立于上帝所示的启示那样一种假设, 而这 种假设是有着重大意义的。从中世纪以来,尤其是宗教改革以来,因为宗教原则 的拘束以及教派利益的维护,探求政法原理与良知的科学无从诞生。而格劳秀斯 寻求独立于启示方法,开辟了一条不为宗教原则与教派利益所据,普适于全体人 类的法律、道德和原则的路径。因此, “由于它指明了自然法则有可能独立于神 启的以及自然的神学而被许多格劳秀斯同时代的人解释为, 其显示了对中世纪经 典学说的极大突破” 。这种极大的突破,正在与其为自然法的世俗化,并从而 推动以自然法为基础构建的政治理论的世俗化。 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多为人文主义者,以发展个性、倡导 积极进取为特征的个人主义精神在他们的自然法思想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维护君 主制度的思想成为他们在这一时期政体主张上的共同选择。 马基雅维利虽从现实 出发讨论治国方略,但还没有对人性、政治权力、权力制约等问题进行理论上的 论证,形成一种新的理论体系;格劳秀斯虽提出了理性自然法理论,但并没有完 全摆脱古代道德观念和中世纪宗教神学的传统影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此时新 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还很薄弱,还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革命,夺取政权,建立 1列奥施特劳斯.西方政治哲学史m.李天然等译.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458.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及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二章 霍布斯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渊源 15 新的政治制度。由此,在政治思想领域的任务还不是论证、建立新的学说体系, 主要是提出一些新的方法、观念、原则,而这一任务将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完成。 霍布斯十五岁时考入牛津大学攻读古典哲学和逻辑学,毕业后,担任贵族卡 文迪什的家庭教师。1621 年到 1625 年,做过哲学家培根的私人秘书,亲身受到 培根经验主义、唯物主义的熏陶。他还两次伴随贵族子弟周游欧洲大陆,大陆之 行, 使他对许多新思想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