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pdf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pdf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pdf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pdf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 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进行改进,采取丰富 多彩的教育方式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这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 要求,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项研究新课题。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社会发展环境为背景、以大学生的实 际需求为出发点。采用文献筛选、案例分析、理论归纳与实际分析相联系的研究 方法;对心理疏导的内涵、模式、心理疏导发展的现状、心理疏导的途径及作用 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其着力点是总结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通过努力 探索, 使传统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得以创新。并在这个基础上使当代大学生思想教 育工作能科学发展。论文第一部分借鉴已有的心理疏导研究成果,从医学和思想 政治教育两个角度对心理疏导的涵义进行了界定; 并具体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 理疏导的内容。论文第二部分通过对文献资料和案例的分析,论述了心理疏导发 展的现状及其原因。心理疏导的内涵非常丰富, 且形式也多种多样,论文第三部 分主要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模式,即人文关怀模式、情绪培养模式、 环境影响模式、说理论证模式, 并对每种模式的具体应用和特征进行了认真的研 究,从疏导人的心理角度去探讨模式的形式和作用, 使其能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 质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论文第四部分论述了心理疏导的途径,从心理疏导的具体 流程、步骤、目标等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从心理疏导的具体对象看,心理疏导 应该因人制宜,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论文第五部 分,着重论述了心理疏导的作用: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人格修养基 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建立的需要。论文的结语部分,对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和前 瞻性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总结。 新的历史时期,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 下,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特别是心理疏导等新方式的具体运用, 进 一步体现了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既能从宏观层面上培养大学生 的社会主义人生观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观, 又能从微观层面上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7 . 第 3 4 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 ii 康发展。尽管心理疏导方式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运用的时间不长, 在实践中还存在 许多不足之处, 但我们坚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 教育方法中引入心理疏导等新模式, 就一定会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 阶, 一定会使大学生得以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the seventh party congress report says, “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nd pay attention to humane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ith the right way to handl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methods and to adopt colorful way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development is the party and state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new requirements, but also the present 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a study new topic. based on marxist theory as the guide, the modern soc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s background, to college students actual demands as the starting point. using literature screening, case analying and the theory with practical analysis concludes the research method associated; the connot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patter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persuation and the ways, to carry on the omni- directional research significance, focus on drawing new ways of education work thought new methods. through the efforts to explore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ideas, ways of working to innovation. and on this basis,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 to scientific developing. the first part of the thesis drawing lessons from psychological persuation research achievements, defin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nnels; and expounded the cont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he second par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and cases discusses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its reas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o rich connotation, varied form,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odel, namely the humanistic solicitude mode, emotional cultivation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ing mode, gradual mode, and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mode is carried on the research, make it can playing a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part four discusses the way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he specific process from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teps, target, etc in detail of exposition. the concreted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 iv object from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hould to solve the actual problem different from people can reach the ideal effect target. part five, focuses on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role: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development, lay the important character accomplishment, the need to establish a marxist world outlook. part of the conclusion is the importance content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ich made a comprehensive and forward- looking presented and summarized.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the party and countr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 in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education work develops colorful, especiall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he other new ways of specific application, further reflected the central puts forward “ people- oriented” core ideas. from the macroscopic level can both on training students socialist outlook on life and marxism view, and from the micro- level can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development. although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education work in thought by time is not long, there still exist many shortcomings in practice ,but we firmly believe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psychological persuation method introducing new model, it will make college 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 enter a new stage, will make students to grow up healthily.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research 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2011 年 6 月 7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2011 年 6 月 7 日 导师签名: 日期:2011 年 6 月 7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导 言 一、研究缘由和意义 (一)研究缘由 1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需要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比较注重的是以政治和精神为主导的宏观取向模式, 微观上忽略了人自身心理素质对其能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其形式上看,一是精 神色彩较为浓厚,人本主义并不突出。二是注重形式而忽略了丰富的内涵。三是 方式单一导致了一部分受教育者很难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紧跟 时代的步伐,必须不断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高校要不断树立新理念、拓 展新视野、创立新思维,把心理疏导等科学模式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运用 诸如:心理学疏导理论、情绪变化研究理论、思想发展趋势理论、人文关怀人本 理论等多种方式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并以此为切入点,推动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不断创新,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2 、形成大学生良好人格修养和健康心理的需要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 激烈。 伴随其中的是各种思潮相互碰撞、 各种观念相互渗透、 各种文化相互影响, 意识形态领域里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态势。对国内政治生活也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大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变化会产生许多思想上的疑惑和认识上的偏差。因 此, 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 寄托着民族的希望,代表着祖国的未来。通过心理疏导等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的开展,对于解除他们的思想疑惑、树立他们的理想信念、形成健康的心理素 质、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现状及模式、 探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疏导的途径和意义、 使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真正将心理疏导与大学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 2 的健康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从中总结经验,找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并把它上 升到理论的高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 、实践意义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于确保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 旺发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 理疏导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就一定会达到使大学生具有高尚的品 质、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精神状态这一重要目标。 二、相关文献综述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心理疏导这一重大课题已经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极 大关注,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国外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与我国的研 究有着很大的不同点,这一研究更多的体现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研究 中。他们认真探讨心理疏导的作用、反思其中的教训、对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 育的内在联系、理论构架、实现路径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地阐释和研究。对于提 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环境等方面作了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内涵、模式研究 刘鹏认为:所谓心理疏导,就是要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疏通和引导,即思想 政治教育要既善于疏通心理,释疑解惑,清淤除障;又要善于引导,把大学生各 种不正确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 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刻 性和有效性,必须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心理疏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 重要的作用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心理疏导 ,铜陵学院学报 2 0 0 9 . 0 1 . 王 世杰认为:高校应建立、完善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大学生心理 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并完善大学生心理疏导、调适与平衡的体系,促进大学生 的情绪交流渠道畅通,加强对机构和人员的监督、管理和规范,为大学生的成长 提供坚实有力的平台 融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视 点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 0 0 9 . 8 .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发展现状及其原因研究 罗昌勤认为: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注重社会功能、社会价值的实现, 而对其身心全面发展、关注大学生终极追求的人文价值则重视不够。因此,在不 少时候思想政治教育成了一种外在灌输,没有真正发挥其引导人生、服务成长、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造成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一些偏差和缺失。 论人文 关怀与心理疏导在高校服务育人中的价值实现 ,科教论坛,2 0 0 8 . 0 9 . 叶碧如认 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学生的 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化速度加快,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和社会生活中许多因素 的干扰,也是造成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缺失的重要原因论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 下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 0 0 7 . 1 .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途径和作用研究 张陶然认为: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科学 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注重人文关怀和人的全面发展。心理疏导的理念 是对“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诠释,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 效方式, 它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也对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思想 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育者通过了解大学生的基本情况,积极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社 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 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经济研究导刊,2 0 0 9 . 3 0 .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研究,创建科学的心理疏导理论模 式和实践体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 2 、 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式理论模式和实践体系作用于大学生 的发展实际,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研究,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其他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为国家创立良好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做贡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 4 (二)研究内容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内涵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现状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模式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途径 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作用 四、研究方法 对于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毛泽东曾说: “我们不但要提出 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 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有社会意识方面的 内容。因此,以它为对象的研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一)文献筛选法 通过查阅、研究大量的相关文献获取信息,力求准确地反映所研究问题的实 质与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心理疏导是一个较新的领域,有关的研究正 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东西需要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研究和创新, 引入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用的理论与方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 经验、开拓新领域,把借鉴和创新结合起来。 (二)案例分析法 马克思曾说:“在自然界和历史的每一个领域内, 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 , 既要参考、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还要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实际生 活中收集材料,有针对性的研究。因此,本文坚持以理论联系实际出发,通过对 具体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心理疏导教育模式的理论指导意义。 (三)经验总结与创新研究法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中, 国内外学界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 果, 尤其是我国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突破, 这些好的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第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39 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88 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经验是创新研究的基础, 对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去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具有 非常重要意义, 经验的借鉴最重要的是把目标点放在创新上。 五、创新之处 (一)大学生心理疏导内容创新研究 大多数人认为,心理疏导被运用于心理学、医学等领域天经地义,很多学者 只探讨了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而本文则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视 角出发,对心理疏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心理疏导的内容和具体 途径进行研究,并把它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去。 (二)大学生心理疏导模式创新研究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在方式上较为单一, 追求的 效果也较为专业化, 在目标上比较狭窄。而心理疏导模式则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 形式的多样性,体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尊重、沟通和交流。在这个基础上 也突出了所达目标的多样性, 通过新方式的运用、创新和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 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使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更为人性化和理性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 6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内涵 一、心理疏导内涵及特征 (一)心理疏导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 政治观点、 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 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中的心理疏导可以这样来定义: “疏”就是要让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 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消极情绪得到积极有效的缓解, 把不良心理能量尽可能地宣泄 和释放出来, 为人的心态向健康有序、 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或转化创造条件;“导” 就是要对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加以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从而使他们的心理问题 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使他们的心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本论文研究心理疏 导的内涵更多的是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 即研究人的精神对人的行为的重 大影响。 但也适当把医学关于心理疏导的内涵和成果引入其中, 两者的结合, 达到 更好的化解人的心结、答疑解惑, 使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目的。 首先, 从医学的角度看。医生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对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有 目的的沟通和交流, 疏通他们的思想通道、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化解他们的郁 闷情结, 最终达到疾病的恢复和身体的健康。这一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 开展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当然, 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其更关注的应该是人的 身心发展和因某些疾病而引起的心理障碍问题, 这一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 导内涵有着很大的不同, 医学注重的是身体疾患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而政治思想 心理疏导更关注的是人的思想和精神方面对人意识和行为的影响。 其次, 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角度看。其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从 思想政治的角度注重人的思想发展的连贯性, 不充许出现思想的断裂。它要研究 的是人的思想意识的正确性和由意识而导致行为的正确性以及上述两个方面结 合在一起的心理发展过程的健康性。 这里最重要的是要从人的社会认知层面去解 邱伟光、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 4 页 付喜凤: 心理疏导研究2010.5.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决思想问题。二是从思想政治的角度满足人的精神追求性, 要研究和解决人的精 神疾患, 关心他们的精神健康。 人除了有正确的世界观外, 还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 能力和健康的精神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 要有意识的加强个人的性格塑造, 锻造精 神的承受力。更重要的是怎样形成健康精神的培育、在健康精神引导下的性格塑 造以及由此而最终形成的与社会精神的一致, 最终会极大地满足人的精神层面的 追求。三是从思想政治的角度关注人的行为的正确性。思想政治心理疏导在注重 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同时更要关注其目标和结果的实现, 即人的行为的正确与 否。从中积极探索心理因素与行为之间的相融互动关系, 要采取有效的行为检测 方式与心理疏导制定的计划联系在一起, 鉴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发展过程、 最终目标, 达到人的内在心理与外在行为发展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二)心理疏导内涵特征 首先,心理疏导运用了心理学的沟通方式。心理疏导,把心理学的内容和思 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了一起。心理疏导教育方式是要遵循人心理的活动规律,用解 释、沟通、说明等方式,疏通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疏导教育方式,需要教育 者适当地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改变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行为、情绪和意志,消除并 化解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障碍,更需要教育者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采取沟 通、交流、解惑、认知等多种方式方法,使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得以恢复, 真正 解决受教育者认知、情感、态度、信念和行为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从而清除不良 思想障碍, 在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情感真诚的交融。 其次,心理疏导保持了思想通道的畅通。思想通道的畅通,能使学生的思想 疑惑得以真正解决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一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思想健康、行为健康和心理健康, 使人能得以真 正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社会转型、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受教育者必须进 行心理疏导,清除心理障碍。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就必须 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要根据人的实际需求,从过去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逐 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轨道上来。 第三,心理疏导注重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心理疏导教育方式有别于传统 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目标,它更注重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心理疏导注重从 对人的关怀开始,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侧重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 8 和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贴近学生,贴 近实际,充分了解和尊重大学生个性特点、心理诉求以及他们内心的实际困惑, 以达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和关怀氛围,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二、心理疏导的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目的是疏通大学生的思想障碍, 提高他们的 思想认识, 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与人生观, 最终达到个体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相协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 导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疏导,其特定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疏导 思想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人们的社 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 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 阻碍作用。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疏导,就是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疑惑、思想上的困 惑与不满,通过心理疏导,为其释疑解惑,清除其心理障碍,理顺其思想轨迹, 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 使其恢复与达到心理平衡, 维护和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 帮助他们用正确的态度与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发展,使他们端正思想认识,提高思 想觉悟,选择正确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 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工作生活节奏加 快, 这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 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今世界, 知识经济迅猛发展,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伴随其中 的是各种思潮相互碰撞、各种观念相互渗透、各种文化相互影响,意识形态领域 里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态势。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面对众多 的思想渗透和心理困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充分尊 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重在解决他们内心的实际困惑,在这个基础上, 给大学生以更多的指导、正确的引导以及融入心理疏导,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想 工作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二)政治观点疏导 随着我国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 而深刻的变化,对国内政治生活也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大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社 会变化会产生许多政治观点上的疑惑和认识上的偏差。因此,对他们进行正确的 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大学生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等 方面进行正面引导,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教 育。社会上虽然有一些不良的现象,比如贪污受贿等,但主流是好的。大学生是 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寄托着民族的希望,代表着祖国的未来。通过心理疏导等 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解除他们的思想疑惑、树立他们的理想信 念、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和 侵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 保证拥有健康的心理,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建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大学生要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要树立坚定的意志, 将人生观、价值观内化为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道德规范疏导 道德规范疏导是指大学生在存在道德规范错误认识和产生违反道德规范行 为的时候,要从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角度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道德是一种由 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 范。道德规范是指,判断善与恶、正当和不正当、正义和非正义、荣和辱、诚实 和虚伪、 权利和义务等道德准则。 人们能够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行为, 就是善行; 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就是恶行。长期以来,教育在相当程度上仅仅被看作是培 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具,却忽视了造就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这一根本任务。这种教育模式对培养大学 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大学生的全面 发展、道德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则常常被忽视、冷落,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专 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却不太健康,意志品质脆弱。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的步伐, 必须不断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高校要不断树立新理念、 拓展新视野、创立新思维,把心理疏导等科学模式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 10 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使大学生承继民族传统 的道德观, 使其健康成长。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 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 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系起来,这 对新时期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的心理疏导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出发,因此,心 理疏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辅助的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是一种 指导与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疏导的指导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引导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去 教育他们, 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 提高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动员大学 生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奋斗的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解决大 学生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要解决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 道德观等问题。 而心理疏导则是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一种科学的教育 方式,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疏导模式,都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指导。注重 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延伸,符 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思潮交 错涌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世态,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拥有健康心理,另一方 面要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内,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作为理论指导,要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不良文化思想的影响和侵 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拥 有健康的心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从这个角度看,思 想政治教育对心理疏导的内容、效果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第 34 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二)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比较注重的是以政治和精神为主导的宏观取向模式, 以理论灌输为主,微观上忽略了人自身心理素质对其能动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心 理疏导模式更注重人文关怀,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辅助性的作用。传统的思想 政治教育模式精神色彩较为浓厚,人本主义并不突出,方式单一导致了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在开展上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与 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必须不断地创新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 会价值越来越多样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比 如大学生的隐私、生活习俗和兴趣爱好应该得到广泛的保护、尊重和关注,传统 的单向被动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思路,应当转变为理解、引导、关注、服务的双向 互动的教育思路。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载体上做文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考虑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大学生人生价值的个人需求,尊重大学生自 身的认知、情感以及价值选择的自主性。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也能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起到关键性 作用。我们在坚持传统理论方式的同时,运用心理疏导教育模式,多元化的开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三)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性 心理疏导模式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性。人文关 怀的宗旨在于“助人自助” ,使人达到“充分的存在” 。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 是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就是要确立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引导人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 过程。心理疏导教育模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立,体现 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符合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心理疏 导保持了大学生思想通道的畅通, 使大学生的思想疑惑得以真正解决并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态。心理疏导作为一种新形势下的科学教育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 促进作用。一方面,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 于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同时它采用心理学的科学手段,用更贴尽学生实际的方法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 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也更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 在社会转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 12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对大学生必须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化解他们心中的疑惑,心理疏导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心理疏导方式进行思想政治 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从过去单一的思想 政治教育模式,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性和实效性,又注重人 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式的多元化轨道上来,从一定程度上讲,心理疏导模式在思 想政治教育中的广泛运用,一定会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发展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性格塑造被动依赖比较明显 现代心理学家把性格理解为: 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 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具有核心定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也可以说它是一种与社会相 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性格通过人的行为举止,表现了他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 度,主要体现在人们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目前, 部分大学生性格塑造被动依赖比较明显。首先,大学生性格塑造被动依赖受父母 影响较大。马克思说: “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我们的举动必须非 常温和而慎重。 ”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性格的演变,经历了童年时期的雏形 阶段;青少年时期的成型阶段;成年时期的自我调节修养阶段,然后才逐步走向 成熟。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心理状态、为人处 事、教养态度、心理素质、品质素质和文化素质等,都会直接影响子女所经历的 事件的认知与适应,影响他们性格的形成。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 女,从小到大父母视为“掌中宝、心头肉” ,一切为了孩子,这种呵护甚至是溺 爱,导致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我行我素,独立能力差,依赖 性强,严重影响了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另一方面,有的孩子从小就缺少家庭温 暖,尤其是婚姻失败的家庭。正如列宁所说, “我们不赞成的只有一点,那就是 强制的成分。 我们不赞成用棍棒把人赶进天堂” 。 有些父母教育方法粗暴、 简单, 像这类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可能会导致性格冷漠、偏执、孤僻,对人缺乏信任 感,对社会仇视,出现性格扭曲。其次,大学生性格塑造被动依赖受社会环境的 影响较大。爱因斯坦说过, 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取决于他性格上的伟人。良好性 格是健全人格的核心内容,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也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 如权钱交易、攀比金钱地位、职业道德败坏等,很容易使一些大学生价值信仰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3 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75 页。 列宁全集第 24 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11 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研究 14 生危机,导致部分大学生变得自私自利、冷酷无情、自由散漫、孤僻冷漠、情感 冷漠、不关心他人,工作、学习缺乏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它们的性格健康 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二)大学生身心发展存在心理障碍比较突出 首先,缺乏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近些年来,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校园悲剧 时有发生。如 2 0 0 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先后将 4 名同学残忍杀害。2 0 0 8 年,山西朔州市第二中学一名上课正抽着烟的1 6 岁男 生残忍杀害了家境贫寒、才华横溢的郝旭东老师,令人不寒而栗! 2 0 0 8 年是大 学生自杀事件高发年,全国直属高等院校共发生了 6 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达到 历史顶峰; 据不完全统计, 2 0 1 0 年全国发生 5 2 起大学生自杀事件。 在“8 0 后”、 “9 0后”的学生群体中,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好,父母对子女娇生惯养,没有形 成正确的价值观。独生子女比例也大,他们往往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弱、内向、人 际关系薄弱等特点,这些都容易诱发学生产生各种思想和心理问题。这些在校园 发生的血案,反映出当今学校教育中心理疏导的不足。当然这种疏导和交流是双 向的,是师生之间的,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尤其是家庭夫妻矛盾日益增多,对 孩子心理关怀不够,而导致大量心理问题的产生。如果在学校里不对学生进行心 理疏导,那么隔阂就是积怨的闸门,就是潜伏的危机和仇恨!这应该使我们清醒 地认识到加强以人为本的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其次,缺乏自我调节压力的能力。 当代我国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是一 个承载着社会、家庭很高期望的特殊群体,对自己定位较高,成才的欲望很强, 但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 的高速发展,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大量增加,无形中给子女带来很大的压力。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就业难等问题渗透到校园,社会和家庭,学校更应该对学生 进行关怀和疏导。尤其是各项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的实行,使他们在 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 心理问题,急需老师对他们进行疏导和调节。因此,高度重视和关注大学生心理 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调整已刻不容缓。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认识不足比较严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个性也越来越独 立。在权力和金钱的诱惑下,有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开始变得淡薄,个人只 追求权利,怕承担责任、义务,这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严 重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容易以点代面,把某一社会不良现象看作社会普遍现象。 他们似乎看破了红尘, 将社会上发生的一切都看成是争名夺利, 不相信无私奉献, 不相信 2 1 世纪社会还有“雷锋精神” 。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改革的前景、国家的 命运漠不关心,似乎国家、社会的一切都与自己毫无关系,都不想参与,或拒绝 参与,或敷衍了事的参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我 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调整和改革,大学生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