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跨语言错误记忆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单 位 代 码 10445 学 号 2008020186 分 类 号 b842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非熟练中: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跨语言错误记忆研究英双语者跨语言错误记忆研究 学科专业名称: 基础心理学 申 请 人 姓 名: 王松 导 师 姓 名: 毛伟宾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 2011 年 月 日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 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 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11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2011 年 月 日 目目 录录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abstract . iii 一 文献综述 . 1 1 错误记忆概念及研究范式. 1 1.1 错误记忆的概念 . 1 1.2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 . 1 2 跨语言错误记忆研究. 2 2.1 跨语言研究概况 . 2 2.2 跨语言错误记忆研究概况 . 5 3 跨语言错误记忆理论. 8 二 问题提出 . 11 三 实验研究 . 13 1 实验一:字面加工对跨语言错误记忆的影响. 13 1.1 实验目的 . 13 1.2 实验方法 . 13 1.3 结果与分析 . 15 1.4 讨论 . 19 2 实验二:语义加工对跨语言错误记忆的影响. 19 2.1 实验目的 . 19 2.2 实验方法 . 20 2.3 结果与分析 . 20 2.4 讨论 . 23 3 实验三:意识提取与自动提取对跨语言错误记忆的影响. 23 3.1 实验目的 . 24 3.2 实验方法 . 24 3.3 结果与分析 . 25 3.4 讨论 . 27 四 总讨论 . 29 1 字面加工与语义加工. 29 2 词表长度对跨语言错误记忆的影响. 32 3 区别性加工与关系加工. 33 4 跨语言错误记忆中的意识提取与自动提取. 34 五 本研究的意义与展望 . 36 参 考 文 献 . 38 已发表论文 . 42 后 记 . 4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非熟练中非熟练中- -英双语者跨语言错误记忆研究英双语者跨语言错误记忆研究 中文摘要 近年来,大多数应用 drm 范式对错误记忆进行研究,但是用 drm 范式研 究跨语言错误记忆研究的并不多。在本实验中,我们应用 drm 范式研究非熟练 中-英双语者在不同词表长度下跨语言错误记忆情况,以及在跨语言错误记忆中 意识提取与自动提取分别在提取中的作用。 本研究以 120 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跨语言错误记忆研究,共包括三个实验: 实验 1 研究了在字面加工条件下不同词表长度在错误记忆方面的差异,采用 2 2 3 三因素混合设计,自变量为词表长度(长词表、短词表) ,语言一致性(语 言内、语言间) ,项目类型(学习项目、关键诱词、未学习项目) ,其中语言一致 性和项目类型是被试内因素,词表长度是被试间因素。实验 2 研究了在语义加工 条件下不同词表长度在错误记忆方面的差异,采用 2 2 3 三因素混合设计,自 变量为词表长度(长词表、短词表) ,语言一致性(语言内、语言间) ,项目类型 (学习项目、关键诱词、未学习项目) ,其中语言一致性和项目类型是被试内因 素,词表长度是被试间因素。实验 3 应用 jacoby 的加工分离范式采用 2 2 3 混 合实验设计研究了在不同语言条件下自动提取与意识提取所占比例大小。 自变量 为语言一致性(语言内、语言间) 、提取方式(意识提取、自动提取)和项目类 型(学习项目、关键诱词、未学习项目) ,其中提取方式和项目类型是被试内因 素,语言一致性是被试间因素。 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对于非熟练中-英双语者依然存在跨语言的错误记忆。 2、在字面加工条件下,无论是长词表或是短词表,语言内比语言间发生更多关 键诱词错误再认,字面表征起主要作用;在语义加工条件下,无论是长词表还是 短词表,语言间比语言内发生更多关键诱词错误再认,要点表征起主要作用。 3、在字面加工中,无论是在语言内条件下还是在语言间条件下,长词表比短词 表发生更多关键诱词错误再认;而在语义加工条件下,词表长度对于关键诱词的 错误再认没有影响,这说明不仅编码阶段的激活影响记忆加工的准确性,提取阶 段的监测同样起作用。 4、在跨语言错误记忆提取中更多的依赖于自动提取,而非意识提取。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关键词:关键词:错误记忆;drm 范式;语言一致性;词表长度;意识提取;自动提取 分类号:分类号:b84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effect of cross - language on false memory among less proficient chinese - english bilinguals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numerous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a striking memory illusion by drm paradigm. but few of these studies have involved bilingual participants and cross-language effects in false memory. we adopt drm paradigm under different list length to investigate false memories across languages of less proficient chinese - english bilinguals. in addition, we explore effect of conscious retrieval and automatic retrieval in false memories across languages. in this study, thre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experiment 1 studied differences of the false memory between long list length and short list length under verbatim processing, which adopted a 2 2 3 mixed factorial design, list type (studied words, critical lures, unrelated words)and language congruence (the same languages between study and test, different languages between study and test) were within subject design and list length (long list length, short list length) was a between subject design; experiment 2 studied differences of the false memory between long list length and short list length under semantic processing, which adopted a 2 2 3 mixed factorial design, list type (studied words, critical lures, unrelated words)and language congruence (the same languages between study and test, different languages between study and test) were within subject design and list length (long list length, short list length) was a between subject design; experiment 3 adopted the processing and dividing procedure (pop) of jacoby and was designed by blending three factors of 2 2 3 mixed factorial design, list type (studied words, critical lures, unrelated words)and retrieval method (conscious retrieval, automatic retrieval) were within subject design and language congruence (the same languages between study and test, different languages between study and test) was a between subject design. results of the three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1、false recognition could be replicated using less proficient chinese - english bilinguals. 2、 in verbatim processing condition, (false) recognition of critical lures was more frequent in the within-language than between-languages condition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list length is long or short. in semantic processing condition, (false) recognition of critical lures was more frequent in the between-languages than within-language condition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list length is long or short. 3、 in verbatim processing condition, (false) recognition of critical lures was more frequent in the long list length than the short list length, regardless of whether is the within-language or between-languages conditions. in semantic processing condition, the list length does not affect (false) frequent recognition of critical lures. the accuracy of memory is affected not only activation in the period of encoding, but also monitoring, which happened in the testing period 4、we depend on automatic retrieval more than conscious retrieval in false memories across languages of less proficient chinese - english bilingual. key words: false memory; drm paradigm; language congruence; list length; conscious retrieval; automatic retrieval category number: b84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一一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1 错误记忆概念及研究范式错误记忆概念及研究范式 1.1 错误记忆的概念错误记忆的概念 根据记忆提取的准确性,可以将其分为真实记忆(veridical memory) 与错误 记忆(false memory)。真实记忆就是指正确地报告出曾经呈现过的词或者发生过 的事情;而错误记忆是指人们会回忆或再认那些没有出现过的事件,使记忆中事 件与事实发生偏离,因为记忆不是一个机械的保存过程,而总是会倾向于扭曲和 发生错误。在人类长期的记忆研究历史中,最初总是关注记忆精确性的方面,而 很少对记忆错误进行研究。 其实错误记忆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人类记忆本质的重要 信息,对错误记忆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潜在的记忆过程。roediger(1996)曾经指 出,在记忆研究中,错误回忆或者错误再认往往被看作是方法上的赘物,而实际 上它们本身就是令人感兴趣的研究对象。 1.2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错误记忆研究范式 到目前为止,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考察的是人 们对事件的错误记忆,包括误导信息干扰范式、kk 范式以及信息缺省范式。而 另一类则考察的是人们对单词的错误记忆,包括集中联想研究范式(drm 范 式) 、集中联想范式的变式、类别联想范式以及无意识知觉范式。 deese-roediger-mcdermott 研究范式(简称 drm 范式)是目前研究者广为 采用的研究范式之一。drm 范式的创立源自 roediger 和 mcdermott(1995)对 deese(1959)研究的引申和扩展。deese(1959)进行了一项定量的实验研究, 发现人们在完成简单的学习测验任务时也会出现记忆错误,deese 称这一现象 为“词语介入” (verbal intrusion) 。后来 roediger 和 mcdermott(1995)在 deese 的基础上系统地扩展了这一研究方法,实验中,他们将 deese 的学习自由回忆 扩展为学习回忆再认, 首先他们向被试呈现由若干个单词组成的词表, 词表 中的所有项目均与关键诱词相关, 但这些关键诱词在学习阶段并不呈现。 在随后 进行的回忆和再认测验中发现, 被试在即时回忆测验中有百分之四十几的机率错 误报告这些关键诱词,并伴随着较高程度的自信;在再认测验中,同样发现了对 未学习关键诱词较高的虚报率, 它们几乎接近学过词汇的击中率, 被试甚至报告 说他们“记得”这些词曾经呈现过, 即声称能够回忆出这些关键诱词当初呈现时的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细节。 这就验证了呈现关联词表导致高错误回忆率的现象, 揭示了强大的错误记 忆效应。 drm 范式的经典实验过程包括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学习阶段是让被试学 习由若干个单词组成的词表,词表中的所有项目均与某个高关联词(后来被称为 关键诱词)有关,例如,由“医院、护士、治疗、生病”等词组成的词表,均与 “医生”存在高关联,医生就是该词表的关键诱词,但这些关键诱词在学习阶段 并不呈现。在学习阶段之后,让被试进行即时回忆测验和再认测验。结果发现关 键诱词错误回忆率或错误再认率很高。 由于词表中每个项目均与一个未呈现的关 键诱词产生联想,因此 drm 范式也被称为集中联想研究范式(converging associate paradigm) 。可以说,roediger 和 mcdermott 在 1995 年的工作使因联想 过程而导致的错误回忆和错误再认一跃成为错误记忆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主 题。 2 跨语言错误记忆研究跨语言错误记忆研究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用各种不同语言进行交流和 学习, 因此跨语言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而当前心理学家更多的从内在机 制的角度去探讨学习两种语言的个体如何加工第二语言的词汇联系以及两种语 言词汇与概念之间的转换,这成为了双语认知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2.1 跨语言研究概况跨语言研究概况 双语学习者拥有两种语言系统,这两种系统在字形、词汇概念和语音表征水 平都存在不同性质的联结(kroll j f,2005) 。两种语言之间通过应用这些不同的 联结进行转换, 关于双语通达的机制的看法存在选择性通达观和非选择性通达观 两种相分歧的观点。语言选择性通达观认为,双语者在目标语言加工中,只有目 标语言的相关词汇表征得到激活并被选择,而非目标语言的词汇没有被选择,即 没有被通达,从而不会对目标语造成影响(costa a,1999;rodriguez-fornells a, 2002) 。而语言非选择性通达观认为,双语者在目标语词汇加工中,非目标语的 相关词汇表征也被激活和通达,从而对目标语造成一定影响(hermans d,1998; dijkstra t,1999) 。对于双语词汇通达机制的不同看法,研究者从语言发展的角 度做出了整合性解释。costa 和 santesteban(2004)认为,非选择性和选择性通 达的不同观点可以看作是由于熟练程度的不同,语言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状态,结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果导致低熟练双语者非选择性通达与选择性通达之间的转折也受到认知控制的 影响,其中抑制模型(green,1998)被认为是认知控制的一种,抑制模型认为当 我们应用第一语言时,不需要压抑主导力弱的第二语言,因为我们假设第二语言 的基线低于第一语言。然而,当我们在说第二语言时,为了确保第二语言的选择 和输出,说话者必须控制第一语言系统。 为了了解不同熟练程度的双语者是如何控制他们的语言通达性的, 研究者采 用了语言转换测验范式来揭示这种认知控制机制抑制模型。在这种范式中, 应用图片命名的方法, 要求被试按照图框的不同颜色用不同的语言来对呈现的图 片进行命名,如“红色(实线) ”代表用第一语言命名,而“蓝色(虚线) ”代表 用第二语言命名,见图 1。测验分为非转换测验和转换测验两种条件:非转换测 验是指图片的命名和先前实验所用的语言相同; 而转换测验是指图片命名中与先 前实验所用语言不同,见图 1。而转换测验命名潜伏期与非转换测验命名潜伏期 之差则是转换代价。 转换代价的对称性表示在使用不同语言进行转换时所占用的 资源多少,以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转换为例,当转换代价对称时表示第一语言与 第二语言的相互转换所占用的资源大小与只用第一语言命名所占用资源大小相 同,而非对称性转换代价是指两者之间存在差异。costa 等人(2004)用这样的 图片命名法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探讨不同熟练水平双语者抑制模型和语言选择性 机制对语言转换的影响。 costa 和 santesteban(2004,2006)研究发现对于低熟练双语者来说,第一 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有不对称的转换代价, 即第一语言的转换代价比第二语言更 大; 对于高熟练双语者来说,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语言转换出现对称的转换代 价。抑制模型认为(green,1998) ,当双语者在说第一语言的时候,由于我们假 设第二语言的基线激活水平比第一语言要低, 所以第二语言对于第一语言的抑制 作用就很小。而在说第二语言的时,第一语言必须运用更多的心理资源才能被抑 制,进而才能输出第二语言,所以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转换代价不对称。但是 对于高熟练双语者来说,由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熟练程度基本一致,两者之 间转换时候所运用的心理资源也是类似的,所以就产生了相同的转换代价。 costa 等(2004,2006)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高熟练双语者来说,第一语言 和第三语言、第二语言和第三语言之间也有对称的转换代价。第三语言作为一个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相对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更弱的语言来说,按照抑制模型理论,第三语言与第 一(第二语言)之间应该有不对称的转换代价,但是结果却相反。语言选择性机 制认为在第一语言与第三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的时候, 由于在词汇选择过程中只针 对第三语言进行选择,所以这与第一语言进行选择的时候一致,所以就不会出现 不对称的转换代价。以此为假设,costa 又检验了高熟练双语者第三语言和第四 语言之间的转换代价,结果发现两者有不对称的转换代价。最后,costa 检验了 高熟练双语者第一语言与 “新语言” 之间的转换, 结果发现有不对称的转换代价。 这说明高熟练双语者首先用语言特异性选择机制进行选择, 然而在后期的选择中 应用抑制控制。也就是说,高熟练双语者在进行语言转换的时候,有时在具体语 言选择机制受到局限的时候,也要利用抑制机制进行词汇选择。 图 1 转换测验与非转换测验图例 图 2 修订阶层模型 在跨语言的研究中, 除了以上的图片命名的方法还采用了许多种不同的实验 材料。如一些实验者利用数字作为实验材料,duyck(2004)用 1-12 个数字作为 刺激材料(荷兰语、法语和阿拉伯语) ,同时控制了第二语言的熟练度去检验可 能的数字数量效应(number magnitude effect)的交互作用。所谓的数字数量效应 是指对于更大的数字单词的翻译比小的数量的翻译需要花费更多时间 (比如一些 词汇和 8 有关的比与 2 有关的用更长时间) 。 结果发现翻译过程在两个方向下 (正 向和负向翻译)都要有语义中介,即使第二语言熟练度比较低的时候也是如此。 另外,也有实验者应用情绪词作为实验材料,aye ay i e i(2004)在回忆和再认 测验中都观察到情绪词比中性词有更好的记忆,这表明甚至对于双语者来说(在 12 岁以后获得第二语言) ,在第二语言中的词汇中情绪性连接更好。回忆的词汇 受到情绪性的影响(rubin marmolejo, diliberto-macaluso sahlin,2005) ,我们预测出现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 是字面加工和语义加工的偏重造成的,这是我们实验中拟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 同时, 在跨语言错误记忆研究中,我们预测在语义激活条件下会发生更多的错误 记忆, 那么其中意识与无意识在跨语言错误记忆中分别起到多大的作用,通过对 其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并减少实际生活中跨语言错误记忆的产生。 从实验材料上来看,跨语言错误记忆的研究主要使用了 drm 范式,在词表 的使用上我们要注意语言的翻译情况。在这类研究中,我们对实验材料的主要要 求之一是要注意词表翻译的准确性,注意不能丢失他们之间的联系。比如,在英 语中一个相同的单词,可以作为名词、动词、也可以看做是形容词。而且翻译过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后词表内容和项目长度可能会发生变化, 一旦词汇的长度在回忆中发生显著的效 应(glanzer heit,brockdorff koutstaal,sehaeter heit, borckdorff perez-mata et al,2002;sahlin,2005;anastasi,rhodes, 2005;cabeza roediger seamon,1998)。对此,激活/监测理论认为,对未呈现过的关键诱词的激活 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有可能在词表呈现过程中被试 意识到了关键诱词并对其进行了复述,也可能虽然关键诱词被很强的激活了,但 却未能被意识所觉察。此外,我国周楚等人也有一些关于无意识激活的研究,其 中利用了色词辨别任务作为无意识状态,探讨了与记忆任务下的区别与联系,发 现至少关键诱词的激活过程是无意识的。 对跨语言错误记忆的激活过程鲜有研究,实验三中我们通过借用 jacoby (1991)的加工分离程序对于意识和无意识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无论是在语言内 还是在语言间条件下关键诱词和学习项目的提取都是以自动提取为主, 意识提取 为辅的过程。这与 seamon(1998)的结果一致,seamon(1998)发现即使在正 确再认成绩很差的情况下,对关键诱词的错误记忆仍然会发生,研究者认为这一 结果充分说明了,对学习项目的有意识加工并非是错误记忆产生的必要条件,而 对词的无意识加工也可能产生错误记忆,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错误记忆中无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5 意识的作用。后来其他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获得类似的 结果(mcdermott gallo & seamon,2004)。 具体来说, 在学习项目的 意识提取中,语言内的意识提取显著高于比语言间的意识提取,这表明虽然在整 体上自动提取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但是在语言内条件下比语言间条件下,意识提 取的作用更大;而在关键诱词的自动提取中,语言内的自动提取显著低于语言间 的自动提取。 通过信号检测分析表明语言内和语言间的 值都在 1 上下, 这说明被试的判 断标准总的来说不严格也不宽松。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语言间提高了被试的反 应标准,说明当被试进行语言间再认时,被试的判断标准会更加严格,反应会更 加趋于保守, 导致语言间的关键诱词错误再认率相比于语言内的关键诱词错误再 认率会因为判断标准的不同而略有降低。当被试进行包含测验时,我们发现了辨 别力指标(d)的明显下降。说明当被试在进行包含测验时,即两阶段学习过的词 汇都再认为学习过的词汇,对学过项目与关键诱词之间的区分变得不再敏感,即 表现为错误再认率显著上升,这可能是由于注意资源的有限性导致的。同时,由 于在排除测验中对词汇的阶段性的注意, 导致被试更加注意词汇之间的特异性信 息, 这势必会降低对关系信息的注意,所以在排除测验中对学过项目与关键诱词 之间的区分变得更加敏感,即表现为错误再认率显著下降。 联想激活模型(associative-activation model) (howe,2005,2006)认为跨语言 错误记忆的产生是由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自动化激活造成的, 而这种自动化的提 高是通过不断的使用来提高熟练度,以此产生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随着使 用的增多和熟练度的提高, 概念的自动化激活和他们之间相关的联系使得越来越 多的错误记忆产生,这是不需要意识参与或者努力的(howe,2005) 。而我们实 验中自动提取起主要作用正可以验证这种自动化的程度。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6 五五 本研究的意义与展望本研究的意义与展望 我们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对于非熟练中- 英双语者错误记忆的研究在国内还比较少, 没有系统的讨论过跨语言错误记忆的 出现及其特点, 本研究通过降低激活水平来探讨跨语言错误记忆水平发现对于非 熟练的双语者来说,也存在跨语言的错误记忆效应,而且当词表长度缩短,即激 活水平降低时可以影响字面加工条件下的跨语言错误记忆, 而对语义加工条件下 跨语言错误记忆没有影响。第二,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以往研究的结果存在 混合现象,我们推测可能是由于两个实验的设计要求不同导致的,最主要的原因 可能是指导语要求的不同,我们的实验控制其他无关变量,结果发现在字面加工 与语义加工条件下确实存在语言内与语言间关键诱词错误再认的反转, 表现在字 面加工条件下, 语言内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语言间关键诱词的错误再 认率, 而在语义加工条件下,语言间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语言内关键 诱词的错误再认率,进一步支持了 ftt 理论。第三,在错误记忆研究中,gallo 等人(1997)以及 roediger 和 mcdermott(1998)的实验发现,预先警告可以减少但 不能消除错误记忆效果, 这有力的证明了错误记忆产生过程中具有无意义激活的 过程, 所以我们认为在跨语言错误记忆研究中, 意识与无意识应该是共同作用的, 结果发现在跨语言错误记忆中以自动提取为主,意识提取为辅。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采用 drm 范式对跨语言错误记忆进行的研究比较少, 缺乏本土研究的相互对照,就本研究来说,也只是对其中的部分问题做了一些粗 浅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释与观点,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一,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更生态化的研究, 以便更接近跨语言错误记忆产生机制的本质;第二,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的都是 大学生被试,年龄在 20 岁左右,记忆状况比较好,那么对于年龄偏小或者偏大 的被试来说是否会出现相似的效应,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7 六六 结论结论 1、对非熟练中-英双语者依然存在跨语言的错误记忆。 2、在字面加工条件下,无论是长词表或者是短词表,语言内比语言间发生更多 关键诱词错误再认,字面表征起主要作用;在语义加工条件下,无论是长词表还 是短词表,语言间比语言内发生更多关键诱词错误再认,要点表征起主要作用。 3、在字面加工中,无论是在语言内条件下还是在语言间条件下,长词表比短词 表发生更多关键诱词错误再认,而在语义加工条件下,词表长度对于关键诱词的 错误再认没有影响,这说明不仅编码阶段的激活影响记忆加工的准确性,提取阶 段的监测同样起作用。 4、在跨语言错误记忆提取中更多的依赖于自动提取,而非意识提取。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8 参参 考考 文文 献献 1李宏英,隋光远. 错误记忆研究综述. 心理科学,2003,26(3) :512-518 2周楚,杨治良.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评介. 心理科学,2004,27(4):909-912 3周楚, 杨治良, 秦金亮. 错误记忆的产生是否依赖对词表的有意加工: 无意识激活的证据. 心理学报,2007,39(1) :43-49 4毛伟宾,杨治良. 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跨语言的错误记忆通道效应. 心理学报,2008,40 (3) :274-282 5郭 秀 艳,周 楚,周 梅花. 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应用心理学,2004,10(1) : 3-8 6albert costa, mikel santesteban. lexical access in bilingual speech production: evidence from language switching in highly profi cient bilinguals and l2 learner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4, 50: 491511 7albert costa, mikel santesteban, iva ivanova. how do highly proficient bilinguals control their lexicalization process? inhibitory and language-specific selection mechanisms are both func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06,32 (5) :10571074 8anastasi j s, rhodes m g., marquez s, velino m. the incidence of false memories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speaker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2003 9anooshian j l, hertel p t. emotionality in free recall: language specifi city in bilingual memory. cognition and emotion, 1994, 8:503-514. 10 aye ay i e i, catherine l harris. bilinguals recall and recognition of emotion words. cognition and emotion, 2004, 18(7): 977-987 11 brainerd c j, forrest t j, karibian d, reyna v f. development of the false-memory illus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6, 42: 962979. 12brooke h sanlin, matthew g harding, john g seamon. when do false memories cross language boundaries in englishspanish bilinguals? memory& cognition: 2005, 33(8):1414-1421 13cheung h, chen hc. lexical and conceptual processing in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s: further evidence for asymmetry. memory & cognition, 1998 sep, 26(5):1002-101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9 14chen hc, cheung h, lau s. examining and reexamining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memory. psychological research, 1997, 60(4):270-83 15chen h c, leung y s. pat terns of lexical processing in a nonnative langua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 cognition, 1989, 15: 316 325 16costa a, miozzo m, caramazza a. lexical selection in bilinguals: do words in the bilinguals two lexicons compete for selection?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99, 41(3): 365397 17dijkstra t, grainger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N120205008A 一种用于光伏一体化玻璃釉料的均匀混合搅拌装置
-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山东专用)原卷版
- 天津和平区某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诗词赏析15首(原卷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
- 人生之舟(第四单元)-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素养通关训练(解析版)
- 老师不做课件的原因
- 配眼镜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外墙外保温系统用建筑密封胶》编制说明
- 2025年度绿色建材砂石料采购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合同承诺书
- 项目部刻章申请书
- 版挖掘机租赁合同
- 语言学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JJF 1265-2022生物计量术语及定义
- GB/T 8118-2010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7421.7-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 电工技能测试
- 药事管理学全套课件
- 数字色彩课件
- 社区心理学课件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