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年公布的年报快报中都会有大量的上市公司变更会 计师事务所,其真正缘由很难通过这些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年报中获知,其中就可 能存在恶意变更以实现其非法目的上市公司。 本文选取了 2 0 0 3 2 0 0 6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并剔除了其中由 于政府强制性政策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主动辞聘导致的会计师事务所变更, 以剔除 这些样本后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首先通过对中外有关上市公 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文献进行回顾并对我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现 状和背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假设,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以 及逻辑回归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回归 模型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真正动机。 最终的回归结果显示上 市公司前一年度的审计意见类型、控股股东的变更、前一年会计师事务所的级差 以及通过非经营活动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统计意义 上具有显著影响的原因。而诸如审计费用、以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等因素虽然 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但是解释力较弱。 随后本文对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后的经济结果从短期和长期进行了 分析。 通过对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前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以 及相对数的对比分析后, 得出了前一年度被出具非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在 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后审计意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等短期性的经济后果, 并讨论了 由此导致的对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的不利的长期经济后果。 最后分别从上市公司、前后任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监管部门四个主体的角度, 对其四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以弥补目前我国在监管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 务所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 从而更好的应对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而带来的 问题。 本文的创新在于运用了 2 0 0 3 2 0 0 6年作为样本期间,在这四年中的会计政 策相对保持了稳定, 而且审计市场上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没有出现异常的政策性大 规模的合并和撤销,因此加强了结果的解释力。通过上市公司变更前后的对比分 析,论证了上市公司确实通过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来改善审计意见。最后从上市公 司,前后任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政府监管机构四个角度分别提出了应对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动因;审计意见;经济后果 ii abstract the express reported by chinese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every year says that a few public companies change their auditors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reasons are not so clear in the financial report disclosed by public companies. so there may be some unreasonable need to be met by changing the auditors. this essay selects the samples of all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who changed the auditors from 2003 to 2006, focusing on the causes of changing the auditors, the consequence and measures we should take. at first , this essay reviews the papers about the auditor chang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analyses the situation of auditors changing in china.then this essay hypothesizes that some factors may cause the listed companies to change the auditors.through common statistic descripti- on, coefficient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the author finds that audit opinion before auditor changes, the changes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the rank difference of auditors and so on were the factors caused the listed companies to change the auditors. other factors like audit fee perhaps also exert some influences, but they are not significant. secondly, this essay analyses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 caused by auditor chang es in the short run and in the long run .through the independent sample t - test to the factors caused to the auditors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auditor also find some consequence in the short run that listed companies who was issued modified audit opinion have improved the auditing opinion after changing the auditors , and the fact is harmful to accounting firms and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long run. at last, this paper gives some advice in the version of listed companies, acco- unting firms and govern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caused by auditor changes in listed companie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samples from 2003 to 2006 which are very reliable among 4 years. and new factors such as new rank difference are tested in logistic model. compared with the audit opinion and other characters before auditor changing, this paper discloses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 after auditor changing. key words:auditor changes;cause;audit opinion;economic consequence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 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 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各国的证券法普遍规定上市公司必须聘请注册会计师对所公布的财务报表 进行审计,以提高公开的财务信息的可信赖程度,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增强投 资者信心。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于 1 9 9 0 年 1 2 月,而 深圳证券交易所则成立于 1 9 9 1 年 6 月, 而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 1 9 9 8 年前都挂 靠在政府机关名下,一直到 1 9 9 8年才实行脱钩改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会计师 事务所作为独立第三方的社会审计功能。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我国上市公司 每年都要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近几年发布的年报审计情况快报, 笔者发现从2 0 0 3 年至 2 0 0 6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递增,而且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其中主动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分别为 82 家,104 家,142 家和 146 家,在这四年间我国的上市公司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增加,但是主动变更会 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占当年上市公司总数的比率分别为 6.97, 8.48, 10.74,11.01,由此可见我国每年上市公司主动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无 论是在绝对数上还是在占每年上市公司总数比率的相对数上,自 20032006 年 都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 在中国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频繁变更中,存在强制变更,如原来的事 务所被吊销相关证券从业资格,政府指定事务所作为某些上市公司的审计单位; 也存在自愿变更如事务所主动辞聘或者是上市公司主动解聘。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 上市公司主动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占了绝大部分。注册会计师、公司的管理 层、公司股东之间本应该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三角关系,然而在中国的证券市场 上,却形成了一种错位的审计关系。实际上公司的经营者掌握着决策权、管理权 和监督权,从而成为了审计委托人,注册会计师由公司的管理当局聘请,公司的 管理当局就有动机利用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请选择权来满足管理当局的某种利 益需求。而另一方面具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又很多,也就 赋予了上市公司充分的选择余地,一旦上市公司不满意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上市 公司就会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因为上市公司相信能寻找到愿意满足其不合理需求 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就 会受到损害,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中国证监会在 1 9 9 6年就已经发布通知,要求上市公司解聘或者不再续聘会 计师事务所时应当由股东大会做出决定,并在有关报刊上予以披露,必要时说明 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并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备案。而在主 动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所公布的年报中, 有的上市公司完全不披露变更 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而在有的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原因中,主要包括事务所的人 员安排紧张、业务繁忙导致不能满足被审单位的时间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 单位在审计费用上无法协商一致,地域变化(如上市公司变更经营地址以及该公 司业务的执行地发生变化)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提议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内部 结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等,显然通过分析比较这些托辞要么过于含糊不清,要么明 显不合理,无非都是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借口,并希望借以掩盖其变更 事务所的真实意图。因此在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过程中,上市公司始 终未能明确披露合理的变更理由。 因此针对上市公司频繁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而又没有充分合理的变更理由的 前提下,就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这一现状进行研究,并挖掘上 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背后隐藏的真正动机, 以及分析上市公司通过变更会计 师事务所而带来的经济后果。通过因果联系的分析,透过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 务的现象来洞悉其本质,从而为规范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相关依据。 因此通过因果链来研究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不但是对前文的总结, 也为后续研究 提供了研究的基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研究已经有了较长一段时间, 他们在这方面的 研究比较多,范围较为广泛。从己有的审计师变更文献的研究领域看,主要是有 关事务所变更的动因及其他相关性的探讨。 1.财务困境 schwartz 和 menon1(1985)的研究发现:濒临破产、财务状况恶化,即处 于财务困境中的公司更倾向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财务状况的恶化将导致客户的 需求与偏好发生相应的变化, 或者审计师需要调整收费以补偿其增加了的审计成 本,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动机取决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1转引自袁松清.我国 a 股市场审计师变更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4:2- 6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而 bryan、tiras 和 wheaktley(2001)的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与识别濒临破 产公司之间存在重大负相关关系, 即会计师事务所变更非常不利于审计师有效及 时地识别濒临破产的公司。他们认为对于财务困境公司,虽然上市公司解聘会计 师事务所并不一定能达到上市公司的预期目的,但通过阻碍审计程序,延缓向利 益相关者传递财务困境的消息, 有可能推迟提交破产申请并对相关方造成进一步 的利益侵害。 2.“不清洁”审计意见和意见购买 chow和 rice(1982) 、krishnan、krishnan和 stephens(1996)的研究发现, 收到“不清洁”审计意见的公司在随后的一个审计年度更加可能更换其会计师事 务所,即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与变更前最近会计年度的“不清洁”审计意见之间 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在 fried 和 sehiff(1981)以及 schwartz和 menon(1985) 的研究中并未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和审计意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而 johnson 和 lys(1990)也并未发现保留意见和意见分歧与事务所变更之间存在 显著的相关性。 而在意见购买方面,chow和 rice(1982)的研究指出公司在变更后第一年 被出具的审计意见较变更前一年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krishnan (1994) 、 krishnan 和 stephens(1995)比较了发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公司和未发生变更的公司审 计意见的不同形成过程, 最后得出结论是发生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公司的前任 和后任会计师事务所在稳健程度上均显著高于未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 这些结论显然同监管部门的预期相反, 因此他们认为监管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变 更导致的审计意见购买缺乏足够的经验证据。但是,lennox (2000)提出了一种 检验审计意见购买动机是否实现的方法, 并通过英国的经验证据证实了上市公司 成功实现了审计意见的购买。 3.事务所级差 西方理论认为事务所级差即把不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视为存在级差 的产品。事务所声誉、行业专长或特殊技术、审计质量、对客户需求的回应质量 以及提供非审计服务的能力都是产生事务所级差的因素。 francis 和wilson (1988) 考察了公司代理成本和事务所级差需求之间的相关性。 事务所级差需求表现在变 更前后的规模变化和声誉变化上。 他们选取的代理成本指标包括管理当局持股比 例、是否存在以会计收益为激励基础的报酬契约、股权稀释度、资产负债率、是 否将发行新股(或新债) 、规模的成长性等。研究结果显示,在对客户规模和成 长性进行控制以后,代理成本各指标整体上与事务所声誉显著正相关(即代理成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本越高,变更方向越可能是“非八大”向“八大” ) ,但尚未发现与事务所规模之 间存在相关关系。此外,监控激励型报酬契约、抑制股权稀释、巩固股东在与债 权人利益冲突中的剩余索取权、 变更后公开发行证券等导致代理成本增加的指标 与高质量审计需求也呈现弱的正相关关系。 1971 年,aicpa 的“注册会计师更换委员会”通过向其大约 2400 家会员会 计师事务所寄送调查问卷,以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原因。研究结果都表明聘 用“全国性知名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是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因为聘请全 国性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他们能以较高价格发行股票的必要条件。 carpenter 和 strawser(1971)则向在 1969 年第四季度至 1970 年第一季度 期间首次发行股票的 379 家公司发出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这些首次发行 股票的上市公司中,地方性的和区域性的会计师事务所经常被更换。而其更换会 计师事务所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全国性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具有地方性和区域性 的会计师事务所所不具备的威望、声誉和从事股票上市的专门才能,因此聘请这 种类型的会计师事务所更容易首次发行股票的成功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他们的 研究结果倾向于支持 aicpa 的结论。 4.控股股东变更 burton 和 roberts(1967)首次研究了美国的大公司变更对其实施年报审计 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同时他们还研究了这些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是否会 通过利用其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经济关系来损害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 他们 的研究发现,公司变更主审会计师事务所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管理当局的成员, 特别是首席执行官(ceo)发生了变动。 5.审计费用 bedignfield 和 loeb(1974)的研究调查了在 1971 年 11 月至 1973 年 4 月这 一期间由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而填写 8- k 报告的 250 家公司, 其中 141 家公司回 复了他们的调查问卷。该研究调查发现,除了“非全国性的”会计师事务所变更 为“全国性的”事务所以外,高额的审计收费也是审计客户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 最经常的原因。 6.其他因素 其他动因主要包括被审计公司与审计师的地域差异、被审计公司资产规模、 以及审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的能力等。 从上述国外研究文献的回顾可以看出, 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的原因是多方面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的,其动机也十分复杂,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 1.2.2 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在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且主要集中在导致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因素方面的研究, 即哪些因素导致了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 务所,而在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后的经济结果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多。 耿建新和杨鹤(2001)以 1990- 1999 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作为研 究样本,对导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年被出具过 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比未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 司更容易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而被 st、pt的上市公司比非 st、pt类上市公司 更容易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李冬平、黄德华、王振林(2001)选择 1999、2000 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 34 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同时随机选取了 34 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公司的控 制样本,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前一年 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即上市公司会计 师事务所的变更与前一年度被出具的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变量成正相关关系。 该文章同时还发现盈余管理风险变量与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之间不具备 显著相关关系。 即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因为上市公司的过度盈余管理而主动解除 审计契约,规避潜在的审计风险。 熊建益(2001)以 1997- 1999 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 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 样本,对其审计意见、资产规模、财务困境等因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研究结果 表明盈利水平较低, 变更前一年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越容易变更会计师事务 所,而且资产总额、股本总额较小的上市公司由于变更成本较小,也更倾向于变 更会计师事务所,而变更后上市公司所获取的审计意见并未有明显改善。 朱小斌(2001)的研究发现在熊市中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比在牛市中发行股 票的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概率更大。 而且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 在更换前财务状况普遍有恶化的趋势, 很多公司甚至处于已经处于财务困境中而 成为了 st、pt公司。 李爽,吴溪(2002)对我国 1997- 1999 年发生的 110 例事务所变更为样本进 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变更前一年度事务所的异地特征、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 见、控股股东与管理当局变更以及财务困境对事务所变更均存在显著影响。而在 对事务所变更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检验时, 发现市场总体上并未对事务所变更做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出反应, 也未区分变更公司的财务状况、 变更前后的事务所规模变化或变更性质。 沈红波,王布衣(2007)以 20032006 年全部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 司作为样本,采用 logistic 和 probit 回归模型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与审计意见、 地域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当控制了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和变更年 度的影响后,非标准审计意见是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根本原因,而且非标准审计 意见对审计师变更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正逐步减弱。 王芸,林君芬(2007)以 2003 年至 2005 年的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 为样本,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非标准审计意见、盈余管理、地域因素、审计委 员会等因素是上市公司是否发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显著影响因素, 其中非标准 审计意见、盈余管理、地域因素等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影响为正,而设立审计 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为负。 石绍炳(2008)选取 1995 年至 2005 年这 10 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 司作为样本来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同审计意见购买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 arma 模型的检验结果是受到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不是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 事务所的潜在原因,但在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后,审计意见虽然没有明显变化,但 若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上市公司将由于盈余管理程度有所加大而可能被出具更 为严厉的审计意见, 即上市公司通过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审计 意见的购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我国上市公司主动变更 会计师事务所这一现象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规范方法主要是分析上市 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形成的审计关系, 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类型以及其 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制度背景。 实证研究则通过独立样本 t 检验, 构建 l o g i s t i c 回归方程对上市公司主动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进行检验, 从而识别出导致上 市公司主动变更上市公司的真正动机。 并通过配对样本的 t 检验来验证上市公司 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前后审计意见等所发生的变化, 以此来说明上市公司变更会计 师事务所的经济后果。 规范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上市公司变更事务所这一现状的客 观描述,而实证研究则通过数据和模型来进行理性验证。 本文的第一章绪论中对选题的背景以及意义作了明确的阐述, 并确立了本文 的研究目的。 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以及第二章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理 论与背景制度分析对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这一问题做了全面阐述, 然后在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第三章中提出假设,设定变量,建立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来检验上市公司变更 会计师事务所的动因,并通过第四章从短期和长期分析了变更会计师经济后果。 最后在上述理论、制度背景、实证检验、经济后果分析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变 更会计师事务所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应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1.4 论文的创新点 1.4.1 新的研究思路 本文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分析事务所变更的前因后果, 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 变更的动机分析,从而检验上市公司事务所变更的动因,并将事务所变更后的实 际结果与上市公司先前的主观意愿进行对比。通过主观因素和客观结果进行对 比, 来验证上市公司处心积虑进行的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是否达到了上市公司预期 的目标, 并通过短期和长期的经济结果分析来洞悉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造 成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理论与背景制度分析 第三章 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动因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 变更会计事务所的经济后果分析 第五章 政策建议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1.4.2 新的研究区间 由于在 1 9 9 8 年、2 0 0 0 年、2 0 0 1 年以及 2 0 0 2 年我国的证券审计市场发生大 量的强制变更,其主要原因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脱钩改制、大量会计师事务所失去 了证券从业资格以及 2 0 0 0 年和 2 0 0 1 年大量的事务所进行合并重组, 从而导致了 上市公司对事务所的强制变更,为了剔除这些强制变更影响因素,并使相应的会 计政策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因此本文选取 20032006 年发生会计师事务 所变更的公司。而以往的研究样本大部分都集中在 1 9 9 8 2 0 0 2年,由于当时环 境所限,无法剔除相关的干扰因素。 1.4.3 新的研究样本 从 2 0 0 3 2 0 0 6年选取的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中剔除了会计师事务 所主动辞聘以及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列入统一委托审计试点单位 的上市公司,因为这种情形下发生的事务所变更并非上市公司自主选择的结果, 而是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行为所致。 因此这种情况下的研究样本可以使得研 究结论更加可靠和合理。 1.4.4 新的建议方向 本文从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中的信息如审计费用,变更原因等方面出发,对 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信息提出了新的建议, 并分别要求变更 前后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书面说明报告, 即从不同主体处了解上市公司变更会计 师事务所的合理性。而对于监管机构,则主要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监管方面提 出了建立行业评价体系,建立声誉机制的要求。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第二章 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理论与制度背景分析 西方注册会计师已经存在和发展了 300 多年,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而我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仅实施了 30 多年,而且是在新兴加转轨 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的, 因此我国上市公司主动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就有着特 殊的制度背景。 2.1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理论分析 2.1.1 审计契约关系的形成 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意大利的合伙企业制度,形成于英国股份制企业制 度,发展和完善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起来的,并且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 行鉴证的独立审计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 出现和发展可以从不同的理论角度来进行解释。 1.代理论 科斯等人的企业契约理论中提及的经营者和所有者在契约财产权上的问题 成为代理理论的起源, 也就是由于管理层当局和所有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利 益冲突而产生的代理问题。该理论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企业的存在 是为了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取得、分配和交换。而代理人就是生产要素的提供 者。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共同投入并且共同产生效益,但是投入与产出难 以明确划分,从而使要素提供者产生搭便车的偷懒行为,即减少自己的付出。另 外,企业并非代理人所有,因此代理人会处于利己的动机来追求个人效用而非企 业整体效用的最大化,甚至不惜牺牲企业的效用和利益。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 导致了利益冲突,从而产生了代理问题,而企业的所有者必须采取必要的激励和 监督机制来解决这种利益冲突。 但是所有者只能通过管理当局提供的报告来考察 管理层对经管责任的履行情况,经营者则很可能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欺骗所有 者,因此从所有者角度出发,其需要独立于经营者的第三方来对经营者提供的财 务报告进行鉴证,以提高经营者所提供的财务报告的可信赖程度。另外,正是由 于所有者对管理层的监督和激励的依据都是来源于财务报告, 管理者希望自己的 努力和付出能够得到所有者的认可和奖励, 因此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独立 于所有者的第三方对财务报告进行鉴证,从而为管理层的工作业绩说句“公道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话” 。因此独立的第三方即注册会计师就可以成为双方利益冲突的协调者,本着 客观公正的立场对财务报告进行鉴证。 2.信息论 17 世纪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相互分离的股份有限 公司这种组织形式,公司由全体股东共同拥有,并且按照持股比例来分享盈利和 分担亏损。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管理由权力机关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负 责。董事会是股东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管理机构,向股东代表大会承担受托管理 公司经济责任。但是公司的日常管理事务由董事会聘请职业经理人担任。因此股 份有限公司的所有者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 但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当局通过一定载 体来向股东报告其承担经济责任的业绩,即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而这种媒 介就是公司的财务报表。 投资者可通过财务报表获取财务信息来决定企业的市场 价值,从而做出理性的决策。而由于公司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害冲突,股东会 怀疑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从而需要审查来证实其可靠性。但是由于能力、 空间和时间等相关因素对股东的限制,这些股东无法完全“读懂”财务报表并判 断其可靠性,因此就需要聘请其他具有专门技术的人员来检查,从而为注册会计 师的审计提供了机会。 注册会计师通过专业的技术和方法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审计,收集审计证据,向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 审计报告,以提高管理层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正如汤姆李所说: “没 有人会否认,在过去的 50 年里,审计在增进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方面的重要性正 得到迅速和稳步的提高,并使得投资人、债权人、证券分析师、政府部门和其他 人更加广泛地依赖财务报表。 审计在建立和维护资本市场的信心上起到了关键的 作用。没有这种信心,资本市场的整个基础将受到破坏。因而,审计继续发挥的 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 3.保险论 该理论认为审计是为了满足分担风险的需求而存在的, 审计把财务报表使用 者的信息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即审计服务的保险假说。该假说认 为财务报表最好经过注册会计师的“背书担保” ,一旦发生财务问题,进行诉讼 时,投资人、债权人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都能以其决策是由于依赖了注册会计 师的专业服务而将责任推给注册会计师,而注册会计师则成为了具有“深口袋” 的替罪羊。审计在该理论中被看作是一种保险行为,为防止经营者舞弊而发生灾 难性损失的发生, 股东以及利益相关者都希望通过支付一定的审计费用来聘请注 册会计师作为担保者,以降低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风险压力。而注册会计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师有义务提示公司经营失败的可能性,并且通过收取高额费用把成本转嫁给客 户。 2.1.2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殊聘任模式2 由于我国特殊国情与西方的经济发展存在重大差异, 因此我国的注册会计师 审计是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 1978 年改革开放政策 的提出,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被重新恢复。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大量外 资进入中国以及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的出现, 原来由政府统一对企业进行政府 审计的体制显然已经不能再适应我国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现状。 因此我国于1980 年 12 月 14 日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中提出由注册会计 师从事独立审计业务。而 1980 年 12 月 23 日财政部所颁布的关于成立会计顾 问处的暂行规定中则正式恢复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制度。其目的在于使外部的 注册会计师审计来代替政府对含有非国有成份的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监督。 因此 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在政府的行政干预中强制恢复的。 从 80 年代的中后期开始,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进入了一个强制发展 阶段,此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然而绝大多数的中国民营企 业中,经营权和所有权并未完全分离,所有者同时又是经营者,因此由于两权分 离而导致的代理问题并不明显, 因此当时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需求主要来源于税 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而对于外资企业,其中的小型企业实质上类似于 我国的民营企业,也不存在因两权分离而产生的对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需求。 而那些大型的国际跨国企业虽然因两权分离而需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 但是 大型外资企业的审计需求大多是通过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来满足的, 对国内所 的审计需求也是由于法律强制要求而形成的。 但在 90 年代后, 随着我国股份制改革的开展而出现了大量的股份有限公司, 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全面发展, 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得到了迅猛发 展。上市公司的审计需求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我国的上 市公司不同于西方的上市公司,由于其具有特殊的股权结构,历史背景和设立方 式,我国上市公司的发起人仍能参与控制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并通过对企业的 绝对控制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而其他的中小投资者由于无法影响企业的日 常经营活动,也就不会关注上市公司的长远利益,而仅仅停留在获取短期股票的 投机差异收益上。根据我国证券公司的相关规定,股份公司要通过上市来筹集资 金就必须满足政府监管部门的上市的强制性标准, 其中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提供经 2黄京菁.独立审计目标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0:37- 54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报表。 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需 求也并非自发形成的,而是我国政府在国际接轨过程中的产物。因此上市公司对 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业务的需求相对比较低。 所以西方用于解释注册会计师审计 产生的代理理论等未必能够解释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 而政府的强制要求 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更具有解释力。 这也为我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提 供了特殊的行业发展背景。 2.2 审计关系的终止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 2.2.1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含义 学术界通常把国外文献中的“auditor realignment” , “auditor changes” 以及 “autitor switches”译为审计师变更,即借用了国外的提法,但实际上是指变更 原审计师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 因此本文所称的审计师变更亦即上市公司会计师 事务所变更。李爽,吴溪3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客户之间关系的维系客观上 是基于客户需求与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的最低成本契约(minimum cost match)以及政府行为的效力。一旦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客户之间的最低成本契约 发生变化,只要有一方无法或不愿接受这一变化的契约,或者被迫接受政府对双 方的强制干预时, 审计客户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就再也不能再 持续下去而最终导致破裂,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也就顺理成章了。由于契约变化 的原因不同也就引发了后续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不同类型。 本文所述的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是指为上市公司提供年报审计的会计师事务 所的变更, 即当为上市公司当年提供财务报告审计工作的会计事务所与上年执行 年报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是同一家时, 即可认为上市公司进行了会计师事务所 的变更。例如某上市公司 2005 年委托的是 a 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年报审计,而 2006 年却改聘 b 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报审计, 那么 2006 年即为会计师事务所的 的变更年度,a 会计师事务所为前任会计师事务所,而 b 会计师事务所为后任 会计师事务所。 2.2.2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类型 如前所述, 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客户的关系通常是最低成本契约或者是政府 的法律强制行为维系的, 因此由于维系的动因不同也就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类 3 李爽,吴溪.审计师变更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45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型的区别。本文根据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主导者的不同,将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划 分为以下三类: 1.上市公司解聘会计师事务所 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中, 上市公司主动解聘原有的会计师事务所而改聘其 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报审计是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中的常态。 上市公司作为审计 服务市场的需求者主动提出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也称作自愿性会计师事务所变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公司法 规定, 中国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具有聘用、 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权力, 当上市公司认为其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特征无 法满足上市公司的需求和利益时,上市公司就可以解聘原来会计师事务所,导致 上市公司与原来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契约的终止,再改聘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即发 生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 2.会计师事务所主动辞聘 当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年报审计服务的供给方主动与上市公司解除年报审计 合同时而导致的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称为会计师事务所的辞聘。 会计师 事务所作为年报审计服务市场上的供给方通常不会解除业务约定而主动辞聘, 因 为失去客户就意味着失去收入。 主动辞聘的出现意味着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无法 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收益和成本不配比、会计师事务所的利益将会 受到损害等, 也从侧面反应出原来的上市公司存在令会计师事务所为难或者无法 接受的事项。在我国,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主动辞聘而导致的与上市公司契约关系 终止的事项很少发生,即使有也很少公开披露,而且其辞聘原因也相当隐晦。 3.政府强制性会计师事务所变更 政府强制性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是指当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主导者既不是上 市公司也不是会计师事务所, 而是由于政府的相关措施而导致上市公司和所聘用 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终止其契约关系。 政府强制性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主要由于 相关法律、 政策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重组或者取消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 审计资格等,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不得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我国的证券资本 市场起步晚,发展并不成熟,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更和完善中。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强制性变更(即由 政府要求的强制变更)。第一次出现在 1998 年,当时会计师事务所的脱钩改制, 以及几家会计师事务所遭到了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而停业, 原属于这几家会计师 事务所的客户不得不变更事务所而聘请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第二次出现在 2000 年,我国的证券审计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通过这次重组使得一些会计师事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务所失去了证券从业资格。 2.3 我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制度背景分析 在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时的信息披露方面:我国早在 1993 年就对上 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时的信息披露有明确要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 (1993 年 6 月)4中规定,如果 上市公司变更其委托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编制重大事件公告书向外界披 露。随后在 1996 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聘用、更换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要求上市公司解聘或者不再续 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由股东大会做出决定,并在有关的报刊上予以披 露,必要时说明更换原因,并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备案。公司解 聘或者不再续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 ,应当事先通知会计师事务所(审 计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有权向股东大会陈述意见。后任会计 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应向前任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和公司了解更换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的原因。 另外,在上市公司年报的信息披露方面,中国证监会也规定了上市公司变更 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事项。在 1998 年以前,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时只需 要在董事会报告中加以说明;而在 1998 年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 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1998 年修订稿)颁布以后, 上市公司如果聘任、改聘、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则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正 文的“重要事项”中对聘任、改聘、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情况及其披露内容 进行说明,在 2001 年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 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2001 年修订稿)中首次增加了要求上市公 司披露会计年度支付给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情况。 而在 2002 年 公 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2002 年修订稿)中又规定了当前会计师事务所已经为该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 务的连续年限(年限从审计机构与公司首次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日开始计算)的 要求。 在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方面:2002 年 6 月 25 日, 中注协制定了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指 导意见 , 于2002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以此来规范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行为。指 导意见 第七章对后任会计师事务所如何接任前任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做出 4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了明确规定,即在接受审计业务委托前,后任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向前任会计师事 务所询问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并关注前任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 司之间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可能存在的意见分歧。 指导意见改善了会 计师事务所变更中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缺乏沟通的状况, 但是当时的规范只停留在 职业道德方面,而实际上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效力。因此为了规范上市公 司年报审计中前后任会计师事务所的沟通,提高审计质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心态培训课件
- 倪莉莉公务礼仪课件
- 伸缩缝施工培训课件
- 智慧树知道网课《宠物手术(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土管所公务员面试题目及答案
- 企业班前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企业春运安全培训课件
- 罪犯记分考核管理办法
- 兰西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衡水金卷四省(四川云南)高三联考9月联考英语(含答案)
- 现代智力七巧板课件
- 采购急料追踪流程课件
- 幽门螺杆菌检测报告
- 2024年2024年202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 《红楼梦》中的家族兴衰与社会变革
- 综合能源管理平台方案设计说明书
- 工程材料、构配件或设备清单
- 小学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课件
- 小班-数学-爱跳的棉花糖(上下、前后、里外方位)-课件(互动版)
- 葡萄糖生产工艺原理、过程控制点及流程图
- CPK数据图表生成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