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doc_第1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doc_第2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doc_第3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doc_第4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1、老师,您好(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节。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帮助学生理解并体会教师事业的崇高、美好和教师工作的辛苦。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准备挂图 小黑板 教学过程自学感悟: 9 月 10 日是教师节,你从前是如何向老师表达心意,你是如何做的?(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 1、通读全文,圈画出生字词,为生字注音,难读的读音,多读几遍,难写的生字,多书空几遍。2、请注意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完成课后“描红”。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词语的意思。(二)展示交流: 1、并且相互交流学习的方法。 2、交流理解的词语,提交不理解的词语进行全班交流。设问导读:教学过程(一)合作探究1、这首诗分两小节,每一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情感? 相信只要你用心去读,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2、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其他同学听听,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3、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单概括地说给同学听一听。 (二)展示交流 1、组内交流自己读书收获。2、全班进行交流,相互学习提高。 巩固练习:本文主要讲述了_,表达了作者_ 思想感情。 拓展延伸:收集一首赞美老师的诗或歌曲,认真地读一读,细细品味。板书设计1、 老师,您好赞美老师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1、老师,您好(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学生自读自悟,领悟诗意,体会诗情,探究诗歌的表现特点。3、理解本诗的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尝试创作。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温故互查:上一节课的学习,让你对课文有哪些了解? 作者除了想表达心中深深的谢意,还想借这首诗诉说些什么呢自学感悟: 请同学们用心读第一小节,读得流利、有感情。1、再细细地读这一节,在你认为重要的词句下面作好标记。 2、读了这一节,你都读懂了些什么?与组内同学交流。 3、诗中 “浸透”、“蕴含”是什么意思? 你能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吗? 你能给这句话变换一种说法吗? 教学过程设问导读:用心读第二节,在有感触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写上批注。1、“理想的丝线”、“春蚕”“甘露”“茁壮的新苗”是什么意思? 2、作者用“春晖” “朝霞”来比喻什么?“鲜花” “幸福”地开放指什么?3、从“情不自禁”这一词语中可以看出什么?4、与组内同学交流你的想法,注意倾听别人的想法。5、全班交流,注意相互补充。 巩固练习: 以“老师,我想对您说”为题,要求仿照课文中的诗歌形式,跟亲爱的老师说说心灵的话语。拓展延伸:诗歌与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哪些不同,有些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1、老师,您好!传递知识 崇高推动时代 (感激、赞美)塑造人才 美好培育心灵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2、但愿人长久(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认识二类字“辙、慰” ,认识多音字“埋” 。理解课 教学目标 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清文章脉络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自学感悟:(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词,用笔画出你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 2、钢笔描红,交流难写的生字。 (二)展示交流 1、同桌互读生字。2、比一比,看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设问导读:(一)合作探究-细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自由朗读课文,用笔画出自然段序号,注意做到:不漏字,不添字, 字音正确,语句通顺。 2、默读全文,找出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语,思考苏轼的情感为什么有 这样的变化? 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语有哪些?苏轼的情感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教学过程(二)展示交流 1、小组交流分段情况。2、看课文插图,讲一讲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同桌交流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语。4、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巩固练习:1、默写课文生字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转(zhun zhun)念 各奔(bn bn)东西 眼睁睁(zhn zhng) 埋(mn mi)怨拓展延伸: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你还有哪些疑惑呢?把它记在你的笔记本上。板书设计2、但愿人长久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2、但愿人长久(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4-6 自然段。2、体会作者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3、帮助学生积累名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 含义教学难点体会苏轼心情的变化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温故互查:1了解水调歌头的创作经过。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自学感悟: 品味课文 1-3 自然段1、自由轻声朗读 1-3 自然段,思考:苏轼为什么会心绪不宁?2、他与弟弟感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3、展示交流 (1)、想象中秋月圆之夜,人们共度佳节的欢乐情景。 (2)、从“心绪不宁”“手足情深”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什么? (3)、有感情朗读课文1-3 自然段。 设问导读:品味课文 4-6 自然段。1、读第 4 节, 想想苏轼为什么要埋怨月亮?体会诗人当时的情绪。教学过程2、重点理解: “无情的月亮啊, 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这么亮?” 3、展示交流: (1)说一说省略号省去了什么? (2)用埋怨的语气读读句子。 4、读5、6自然段,思考是什么原因让苏轼的心情从“埋怨” 转为“宽慰”? 5、轻声朗读诗人月下所思的句段。你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6、展示交流: (1)用“”画出解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意思的语句。用“”画出解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的语 句。(2)同桌合作朗读词、文。 7、抓住关键词句背诵 4-6 自然段。 巩固练习:理解填空: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什么?“婵娟”原指什么?在词里指什么?你还知道有关月亮的诗句? 拓展延伸:古诗词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写怀乡、思亲、送别的佳句,试着写两句。板书设计心绪不宁 埋怨通情达理2、但愿人长久 转念宽慰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3、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3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教学难点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准备课件 录音 教学过程自学感悟:1、从诗题来看,作者描述的是什么风景?2、“望”是什么意思?“洞庭”是什么地方?3、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4、学生尝试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5、播放磁带,让学生跟读,把握停顿,并且正音。思考:读了诗句,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情景?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6、组织交流。设问导读:1、 播放课件,引教学生观察:画面上由什么?是什么样的?看了画面,你理解了哪些诗句的意思?相机引导理解诗句含义。教学过程A、诗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B、“湖光秋月”为什么会“两相和”?C、课文中的“镜”、“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作者要这么比喻?D、交流诗句意思2、让我们闭上眼睛,听录音想像诗的意境。3、指导朗读:现在,谁愿意用自己的朗读把我们也带进那个美好的画面中去?巩固练习:1、用钢笔描红2、想象望洞庭一诗描绘的景色,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拓展延伸:我们都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这样的美景又引来了一位大诗人孟浩然,他由景感怀,写下了望洞庭赠张丞相,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学一下。板书设计望洞庭刘禹锡赞美月夜洞庭美景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3、古诗两首(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温故互查: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自学感悟: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设问导读:1、小组合作,交流诗句的意思,体教学过程会诗句的意境。2、小组派代表发表观点。3、交流汇报词义:半轮 影 流 夜发 向 思 君 下总结诗意 巩固练习:峨眉山月歌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诗人在( )(季节) ( )(时间)乘船远行,从( )出发,驶向( ),最后到达( ) 。 读了古诗,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 )等景物。拓展延伸 : 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板书设计峨眉山月歌李白思念故乡和友人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4、秋天(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2、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3、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教学准备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自学感悟:(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提问: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读准课文,不错、不添、不漏。同时,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3、出示生词卡片,指名领读齐读: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道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4、提问:这些生字中,有哪些容易写错的地方?我们怎样记住它们?5、尝试听写,并交流反馈。设问导读:1、再读全诗,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秋天?教学过程2、读了这一首诗,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3、交流反馈巩固练习:1、熟读诗歌,背诵全诗。2、听写生字词,描红习字。拓展延伸: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小节,根据内容画一幅秋天的画。板书设计秋风秋阳4、秋天 秋色秋实秋香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4、秋天(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教学准备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温故互查:1、听写,并反馈。2、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读来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好吗? 自学感悟: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1、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课文,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结合自己的画画谈谈自己的理解。2、其中,你喜欢什么呢?把描写这一景物的语句勾画下来,圈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批注上你的体会。3、组织交流,相机指导:(1)、把你的喜欢用读表达出来吗?教学过程(2)、汇报朗读,教师指导。(3)、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4)、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颜色呢? 设问导读:(二)、回归整体,感受诗的韵律美。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呢? 2、你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呢?(三)、再读全诗,试着背诵全诗。巩固练习:背诵秋天拓展延伸:收集写秋天的诗,古诗,现代诗都可以。板书设计秋风 活泼秋阳 耀眼4、秋天 秋色 明丽秋实 丰硕 秋香 醉人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习作一 设立节日教学目标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2、能把设立的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教学重点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教学难点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 教学过程设问导读:1、你知道哪些节日?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3、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活动,学生交流。4、这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合作探究:1、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2、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1)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确定一个节日的名称。(2)集体交流。(3)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呢?教学过程 A、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B、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C、节日设立的意义。 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1)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2)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3)指名说,集体评议。 (4)自己再次完善表述。进行习作:教师巡视,指导修改。指导修改: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并且出示讨论题:(1)这一篇习作与刚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2)这个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可以怎样解决?板书设计习作11、提出“新节日”的设想,题目自拟;2、搜集与这个设想有关的资料;3、记事要具体,特别要具体写出使你想到这个设想的地方;4、想像要合理。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一教学目标1、认识动物标牌,懂得“只要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2、学习修改日记片断教学重点指教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教学难点懂得生活处处皆语文。细心观察,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自学感悟:1、(贴出水獭图,没拼音)你们认识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2、你们犯过小芳这样的错误吗?有什么好建议让小芳避免再犯这样的错误呢?3、小芳明白了什么?4、现在都认识水獭了吧?谁来和它打个招呼? 设问导读:1、小芳跟着爸爸,又看到了许多的动物。出示六幅图片及标牌2、你们认识吗?自由拼读。指名读。去掉拼音,指名读。去掉图,只剩字,指名读。齐读。3、你了解这些动物朋友吗?向大家介绍介绍。4、今天我们跟着小芳来到了动物园,有哪些收获?教学过程5、再次揭示:生活处处有语文。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学到语文?6、 小芳在动物园处处留心,学习了语文,回到家还写下了一篇日记。7、出示片段这是其中的一段,你读读读看,觉得她写得怎么样?8、交流时引导从优点和缺点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9、如何修改这段文字呢?自己先试一试,在全班交流。10、自由读改后片段,谈感受。巩固练习:给下面这些动物注音。水獭( ) 狒狒( ) 扬子鳄( ) 犀牛( )麝( ) 獾( )貉( )拓展延伸:修改下面一段文字。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这些小朋友天真可爱,一天到晚都很开心,见到我总是“姐姐、姐姐”叫个不停。我非常喜欢这些小朋友,一有空就到幼儿园,给这些小朋友糖吃。这些小朋友吃完了又围上来,这些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真好吃,我还要吃。”板书设计练习一处处留心留心识字留心改错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5、我给江主席献花(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生字词的意思。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教学重点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准备香港资料 小黑板 教学过程自学感悟:1、“东方之珠”指哪儿?2、介绍香港的风景、历史、回归日。 3、读课题,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4、自读课文,扫清障碍,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出示自学要求 5、全班交流,各组发表意见,设问导读:1、课文讲了件什么事?2、按照“冒雨等待”、“激动献花”、“幸福忘不了”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3、全班交流,各组发表意见,4、学生自愿选择课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巩固练习: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步伐( )的胸怀( )地挥动( )的笑容 ( )的怀抱( )地等待拓展延伸: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板书设计5、我给江主席献花毯 频 董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5、我给江主席献花(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温故互查:Xng go ci li zh x jng rn ( ) ( ) rliyngkung mnminchnfng()()自学感悟:找出描写“我”和江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说说你从中能够读懂什么?设问导读:第一段(17小节):1、弄清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2、“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3、朗读“我”和董伯伯的对话。教学过程精读第二段(811小节):1、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谈体会。2.反复朗读,感受江主席对“我”的爱抚,及“我”对江主席的爱戴。3、指教学生理解“我就想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生活中有过这种感觉吗?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精读第三段(12小节):“我”为什么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巩固练习:造句秩序井然 爱抚拓展延伸:请你写一封信给江主席,表达你内心最想说的话。板书设计5、我给江主席献花爱戴 爱抚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6、天安门广场(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9个生字,读准字音,辨析字形,书写正确、工整。2、读懂每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意思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段教学重点认真阅读课文,赏析重点片段,并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教学难点了解天安门就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件 教学过程自学感悟:1、导入: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那个广场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呢?2、小组自学:(1)、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小组交流读书情况:组长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组员评议,打分。设问导读:(一)整体感知1、思考:天安门广场有什么特点?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天安门广场的?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段落?怎样分?教学过程3、汇报交流(二)学习第一段1、这段讲了什么?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两个词语是什么?为什么最重要?2、思考讨论3、汇报交流巩固练习:1、比一比,再组词。栋( )泽( )拔( )练( )择( )拨(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雕梁画栋(lin nin)花团锦簇(jn jng)矗立(ch sh)政府(zhn zhn)拓展练习:请以“宽广”、或者“壮观”为主题搜集资料,给大家介绍天安门广场板书设计广场上的景象6、天安门广场 广场的象征意义 升旗和节日的广场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6、天安门广场(二)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赏析重点片段。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段。3、了解天安门就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认真阅读课文,赏析重点片段,并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教学难点了解天安门就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温故互查:天安门广场是一座什么样的广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天安门广场的?自学感悟:学习2、3自然段1、读课文,思考: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样的?2、介绍各个景点的位置。3、你从哪儿看出天安门的雄伟壮丽?4、自由朗读第3段,思考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的壮观?勾画有关语句。广场上有哪些建筑物,他们有什么特点?设问导读:教学过程学习课文第4段1、小组思考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2、抓住重点词指导理解。学习5、6自然段1、这两段分别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什么时候的情景?2、升旗仪式怎样进行的?3、理解 “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的。 4、小声读第6自然段,向大家介绍你的阅读感受。5、指导背诵第六自然段。巩固练习:填空入夜, , ,天安门广场一片 。来自 的人们 , 。 与 , 伴 ,天安门广场 起来了。拓展延伸:要求仿照课文第二小节的写法描述景象,注意方位的顺序。板书设计 广场上的景象6、天安门广场 广场的象征意义(宽广、壮观)升旗和节日的广场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7、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教学重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教学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教学准备小黑板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自学感悟:1、欣赏.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除了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外,特别注意下面多音字的读音:看重、重新、冲着 3、检查生字词。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重点检查下列词语: 嫉妒、礼貌、震惊、鞠躬、承认、有眼不识泰山 激怒、疲倦、临摹、优异、轰动画界 设问导读:1、朗读课文,理清段落 (1)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 教学过程(2)为实现这一志向,他是怎么做的? (3)结果怎样? 2、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立志?哪几个自然段写他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3、引教学生讨论由课题引发的问题:为什么用“励志”,不用“立志”? 4、交流收获。 巩固练习:一、加偏旁组字,再组词皮 ( )且 ( )二、在括号里画去不恰当的字再接再(厉励)礼貌(代待)人(奋愤)发努力日夜奔(池 驰)拓展延伸:利用课外阅读搜寻徐悲鸿的资料板书设计7、徐悲鸿励志学画奔马图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7、徐悲鸿励志学画(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3、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温故互查:1、默写本课词语2、交流课外搜集的资料。自学感悟: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设问导读:1、生自由朗读课文, 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2、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3、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教学过程4、全班交流汇报,评价。5、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6、“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体会“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7、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巩固练习:联系课文的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功夫不负有心人。 2、有眼不识泰山。拓展延伸:收集查阅其他爱国诗人或作家艺术家的爱国故事。 板书设计7、徐悲鸿励志学画外国学生 徐悲鸿很不礼貌冲着 被激怒 (立志)每逢就 潜心(努力)震惊 鞠躬 优异 轰动 (结果)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8、虎门销烟(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自学感悟:1、组内说说你所知道的林则徐。2、全班交流3、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做上记号。4、组内互读下列词语,说说带点的词语的意思。 历史 值得 虎门寨 盐巴 一担 卷进销毁 响彻 欺侮 收缴 锅 烟渣 咆哮 嚣张5、小组成员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错。6、展示质疑。设问导读:1、轻声读课文,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虎门销烟是怎样的事件。2、小组交流并讨论:哪些自然段写教学过程了虎门销烟的经过?试给课文分段3、展示质疑。巩固练习: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分外(fn fn)应(yng yng)邀身着(zhu zhe zho)朝(zho cho)服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难闻的( ) 伟大的( ) 沉重地( ) 嚣张的( ) 宽阔的( ) 迅速地( )拓展延伸: 成语积累。写出与“水泄不通”意思相近的成语。(风雨不透、密不透风)写出几个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板书设计8、虎门销烟讯 泄 侮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8、虎门销烟(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温故互查:1、听写生字2、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自学感悟:了解销烟经过。1、自由朗读课文第3节,画出描写销烟过程的语句。2、组内朗读相关语句,并找出这段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练习概括小标题。3、展示质疑。设问导读:感受场面壮观。1、默读第二至五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体现场面壮观的词句,把自己的体会简单写在旁边。2、思考:假如你就是当时在场的老教学过程百姓、官员、外国商人,你会怎么说?组内交流练说。3、展示质疑。拓展练说1、读读课文最后一节,看看咆哮的大海,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2、组内交流完善3、全班展示。巩固练习: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拓展延伸:向家人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板书设计8、虎门销烟(1939年6月3日)值得纪念震惊中外伟大壮举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习作二 自己的长处和本领教学目标1、能自选或自拟文题,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写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写时能做到语句通顺,表达清楚。2、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重点让学生用具体事例表现自己的长处或本领,内容真实,有感染力。教学难点让学生用具体事例表现自己的长处或本领,内容真实,有感染力。教学准备提前安排学生自我总结自己的长处或本领 教学过程作前指导:1、说说自己最得意、最具闪光点的地方。2、学习例文,明确写法3、怎样才能把自己的长处或本领介绍得更具说服力呢?设问导读:研读例文,探究写作方法1、请大家轻声读例文,看看文中的两位小作者有什么长处或本领?他们又是怎样介绍自己的长处或本领的?学生读例文,思考后交流。2、小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长处或本领介绍清楚的?细读例文思考,交流。3、读了这两篇例文,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教学过程要想把自己的长处或本领向别人介绍清楚,就得抓住自己最得意的一个方面,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介绍。4、自由表达,学习写作方法 (1)学生自由练说(2)集体交流评议下笔成文:1、先想想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或本领是什么,然后再想想要通过什么事情来表现,想好后把它写下来,要一气呵成,不会的字加上拼音。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习作二要求:1、题目可以自拟;2、搜集自己的突出特点,选择一个;3、事例要典型,要抓住细节(动作)描写;4、最好确定一个特点,围绕特点选材。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二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写线路,了解当地地名的由来。2、读背成语和名言。3、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字,注意它的变化。教学重点成语的熟记、理解。教学难点画出家庭住址示意图,说说附近地名的由来。教学准备图片 小黑板 教学过程处处留心:1、读小芳写的住址和走法。2、思考:小芳使用了哪些关键词儿来讲清楚走法?3、小结:地名、方位词、数量词。4、学生试写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介绍。5、评议:看是否写清楚明白。6、你家附近有哪些地名?选一个谈谈它得名的由来。读读背背:1、自读成语,小组互读正音2、抽读,正音。3、说说成语的含义教学过程4、背诵。5、读名言。6、介绍其时代背景和含义。7、背诵。写好钢笔字:1、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2、读小提示。3、书写。巩固练习:写四个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拓展延伸:设计一张家庭地址的“名片”,上面要有家庭地址,走法及示意图。板书设计练习二以身许国 碧血丹心 嫉恶如仇大义灭亲 敢怒敢言 忧国忧民横眉冷队 浩气长存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9、泉城(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白浪翻滚”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教学重点体会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教学准备1、生词卡片。2、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自学感悟:1、提问:谁知道泉城指什么地方?为什么人们称济南为“泉城”呢? 2、集体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泉城的资料。 3、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4、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5、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6、展示交流A、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B、重点理解下列词语。汇注 悬崖 昼夜 暄腾 晶莹剔透 秋雨潇潇设问导读:教学过程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 1 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告诉我们什么?2、默读第二句,看看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那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 3、展示交流A、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指导朗读第二句。B、指学生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巩固练习: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好像( ) 著名( ) 喧腾( )拓展延伸:观察学校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些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板书设计珍珠泉9、泉城 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9、泉城(二)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的特点。2、总结全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指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泉城的魅力。教学难点引教学生品析泉水流动的句子,使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温故互查:1、读第一自然段。2、济南72 泉,最著名的是哪些?自学感悟:学习第2、3、4、5自然段。看看这每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找出这四处泉水的名称由来、所在位置及特点,完成表格。名称 位置 特点 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教学过程设问导读:学生先读再讨论交流:同是写泉水的流动,为什么用的词语不同。加强朗读,读中品味巩固练习:1、在阳光的照射下,那珠串忽聚忽散,( ),( ),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2、泉池正中有三股比( )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 )。拓展延伸: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介绍学校的一处景物,先交代在什么地方,再具体地把它的特点写出来。板书设计9、泉城珍珠泉四大名泉 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10、九寨沟(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自学感悟:初读课文,质疑:“九寨沟”在什么地方?那儿什么样?1、 听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前面质疑的问题。 2、 自由读课文,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同时读顺句子。 3、 检查自读情况: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并概括出每段的意思。 5、读后讨论,逐步归纳6、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设问导读: 1、九寨沟在什么地方?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2、九寨沟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教学过程(1)如果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回答,你想用哪个词语?(2)如果用一句话回答,你又想用课文中的哪个句子?(3)如果要详细地说说九寨沟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准备用课文的哪几段来说? 3、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和三、四段的关系。巩固练习: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林深叶( )人间仙( )( )情画意异兽珍( )行动敏( )( )无其事白( )腾空银花四( )高低( )落色( )斑斓五彩缤( )清( )见底拓展延伸:摘抄描写有没景色的句子板书设计10、九寨沟自然风光异兽珍禽教学反思四年级语文(上)备课年 级四学科语文备课教师时间总课时教学内容10、九寨沟(二)教学目标1、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认识九寨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