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技术许可合同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pdf_第1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技术许可合同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pdf_第2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技术许可合同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pdf_第3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技术许可合同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pdf_第4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技术许可合同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技术许可合同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law the research for anti monopoly issues of technology licensing contract candidate : zhou qian major : civil 因此,该法实施条 36 dina kallay.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antitrus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2004,243 37 李国庆.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行为的表现形式、原因及对策分析.法制与经济.2007,10:14 33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例亦随之进行了修订。 修订后的实施条例第 43 条规定: “合营企业订立的技术转让协议,应当 报审批机构批准。技术转让协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技术使用费应当公平合理;即避免一方利用支配地位索取垄断价格。 (2) 除双方另有协议外, 技术输出方不得限制技术输入方出口其产品的地区、 数量和价格。 (3)技术转让协议的期限一般不超过 10 年。 (4)技术转让协议期满后,技术输入方有权继续使用该项技术;第 3、4 条 主要是对专利技术的适用,对专有技术不大有针对性,主要是强调对内资企业的 保护。 (5)订立技术转让协议双方,相互交换改进技术的条件应当对等。 (6)技术输入方有权按自己认为合适的来源购买需要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和 原材料;此条主要是禁止强制性的搭售。 (7)不得含有为中国的法律、法规所禁止的不合理的限制性条款。 4) 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 2002 年 1 月 1 日由国务院公布、 并于当日起施行。 第 29 条: 技术进口合同中, 不得含有下列限制性条款: (1)要求受让人接受并非技术进口必不可少的附带条件,包括购买非必需的 技术、原材料、产品、设备或者服务; (2)要求受让人为专利权有效期限届满或者专利权被宣布无效的技术支付使 用费或者承担相关义务; (3)限制受让人改进让与人提供的技术或者限制受让人使用所改进技术; (4)限制受让人从其他来源获得与让与人提供的技术类似的技术或与其竞争 的技术; (5)不合理地限制受让人购买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或者设备的渠道或来源; (6)不合理地限制受让人产品的生产数量、品种或者销售价格; 34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5)知识产权法的相关规定 (1) 专利法及实施细则 专利法于 2000 年 8 月 25 日通过,2001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第 6 章“专 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是一种特殊的反垄断规定。2001 年 6 月 15 日由国务院公布, 同年 7 月 1 日起施行的新专利法实施细则第 72 条第 1 款以及第 4 款,是新增 加的关于强制许可的规定。第 72 条第 1 款: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 3 年后,任 何单位均可以依照专利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给予强制 许可。第 72 条第 4 款: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 应当限定强制许可实施主要为供应国内市场的需要;如果强制许可涉及的发明创 造是半导体技术,则强制许可实施仅限于公共的非商业性使用,或者经司法程序 或者行政程序确定为反竞争行为而给予救济的使用。 ”38这两款说明对反竞争的行 为完全可以采取强制许可措施。 (2) 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 2003 年 6 月 13 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共 5 章 39 条,于 2003 年 7 月 15 日起施行。该办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第 4 条。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制度是维护国 家和公共利益、促进专利技术的推广利用、防止专利权人滥用权利的重要保障措 施,是专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特殊的反垄断规定。早在巴黎公约 中该制度就有了完整规定, 在 trips 协议中更有严格的实体和程序规定。 我国 198 年施行的专利法中就规定了强制许可制度,其后专利法经 1992 年和 2001 年两次 的修改之后与 trips 协议保持了完全一致。但由于具体办法一直没有出台,使该 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 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的出台旨在切实保障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专利强制许可请求的受理和审批程序, 为实施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程序, 使我国专利管理和执法工作向更加有序和透明的方向前进了一步,标志着我国专 利法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38 惠从冰.知识产权许可中的竞争法问题研究.对外经贸大学博士论文,北京: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 2006:144-162 35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6) 对外贸易法相关规定 对外贸易法于 2004 年 4 月 6 日修订通过,同年 7 月 1 日起实施。其中第 五章中“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第 29 条规定: “国家依照有关知识产 权的法律、行政法规,保护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进口货物侵犯知识产权, 并危害对外贸易秩序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侵 权人生产、销售的有关货物进口等措施” 。第 50 条规定: “知识产权权利人有阻止 被许可人对许可合同中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进行强制性一揽子许可、 在许可合同中规定排他性返授条件等行为之一,并危害对外贸易公平竞争秩序的, 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危害” 。第 31 条规定: “其他国 家或者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未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 人国民待遇,或者不能对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物、技术或者服务提供充分 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对与 该国家或者该地区的贸易采取必要的措施” 。 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经过 10 多年的漫长历程, 反垄断法终于出台了。可以预见, 反垄断法 的出台将对国内部分行业的整合、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反垄断法共有八章 57 条。其中有五章的篇幅对垄断行为进行了界定和禁止,其中包括:经营者达成的 横向、纵向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公平竞争;具有或者可能具 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反垄断法的任务就是防止市场上出现垄断,并对合法的垄断企业进行监督, 防止它们滥用市场优势地位。 反垄断法当然也适用技术许可行为,它对技术许 可的规制主要有以下: 1)禁止垄断协议 垄断协议是指经营者达成或者采取的旨在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 其他协同行为。反垄断法禁止竞争者之间订立以下第 13 条禁止的横向许可协议: 36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固定价格; (2)限制数量; (3)分割市场; (4)限制购买新技术或者限制开 发新产品; (5)联合抵制。第一至第三类协议因为损害竞争的程度非常严重,各 国反垄断法一般将它们称为核心卡特尔或者恶性卡特尔,任何情况下都不给予豁 免。鉴于竞争者之间有些限制竞争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按照“原则上禁止,有 条件豁免”的原则,反垄断法第 15 条对许可协议中的某些限制竞争行为作出了豁 免规定。 (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 (3)为提高中小经营效 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 会公共利益的; (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 其他情形。 反垄断法第 13 条大致类似于美国谢尔曼法第 13 条,或欧共 体条约第 81 条(1) ,将对竞争产生限制的合同纳入反垄断法的考察范围。而第 十五条是借鉴了德国的立法,既规定一般的豁免标准,也重点强调一些特殊的合 同类型。这一条也类似于美国和欧盟法的规定。 2)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 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能力的市场地位。 根据反垄断法第 17 条,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 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 能力的市场地位。技术许可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主要包括: (1)没有正当 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2)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 其或者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这两条可以适用于技术许可合同中的单方拒 绝许可。 (3)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中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可 以适用于技术许可合同中的搭售。 (4)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 在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可以适用于技术许可合同中的价格歧视、地 域歧视等。 37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反垄断法第 18 条规定,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下列因 素: (1)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 (2)该经 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 (3)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 (4)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 (5)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 的难易程度; (6)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第 19 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1)一个经营者在相关 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 (2)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 到三分之二的; (3)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的。有 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情形,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十分之一的,不 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 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通过以上对现行立法的列举,我国对于技术许可的反垄断控制问题的法律规 范存在着如下不足之处: 第一,从体系上看,相关法律规定极不系统、也不完整。目前对于技术许可 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虽有一些直接或间接的规范,但它们极为零散地散见于相 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之中。 第二,从规定的内容上看,有些立法尚不够明确,许多规定原则性有余但操 作性不足。它们仍需根据当前国际法通行做法,立足我国现实,继续加以修订和 完善。 第三,从调整范围上看,不够完整。它们主要规范的是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 的有关行为,而不是普遍适用于中国市场上的有关技术许可行为,因此其适用范 围极为有限。如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仅适用于境外向境内(即技术进口)和 境内向境外(即技术出口)转移技术的合同,而对于技术供方及受方皆在我境内 的技术合同则不能适用。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的相关规定的适用范围也只局 限于外贸领域的部分知识产权纠纷。 当然, 反垄断法实施后,上述法律对技术许可协议的规制是可以得到弥补 38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的。但中国经济转型的任务尚未彻底完成,再加上反垄断法还有需要进一步补充 立法,反垄断初期执法会遇到严重的挑战。 5.2 我国技术许可领域反垄断法规制的完善我国技术许可领域反垄断法规制的完善 5.2.1 完善技术许可领域反垄断规制应坚持的原则完善技术许可领域反垄断规制应坚持的原则 1)鼓励技术创新与促进知识传播和利用相统一原则 “保护知识产权的本来意义,在于在产品供应者之间建立一种竞争秩序,但 如果强调过头,就剥夺了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自由。而消费者不能选择商品,那么 生产商品的技术提高也就变得更难,其结果开发能力就更为降低。 ”39知识经济既 要求知识的大量生产,同时又要求知识的快速传播与广泛应用。而与知识产权有 关的反垄断控制,其目的在于实现知识产权人与其竞争者之间利益的平衡。因此, 在对技术许可合同进行反垄断规制的时候,我们应坚持鼓励创新与促进知识传播 和利用相统一的原则。 2)适用反垄断法的合理原则 合理原则是指确定某项行为是否合法,主要看其是促进竞争还是妨害竞争。 其界定往往必须同时考虑以下因素:行为人的目的;在行为发生前与发生后,相 关产业的变化;受影响产业本身的特殊状况;以及是否由其他原因也可以产生相 同的效果。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如果限制竞争行为在追求自身利益结果的同时造 成了对社会整体效果的侵害,则被认为是不合理的进而被认为非法;如果限制竞 争行为对社会整体利益带来的积极效果大于其行为的消极影响,则该行为是合理 的。40 在确定技术许可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时,适用合理原则有助于协调知识产 权权利人私人利益和竞争带来的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免造成“冤假错案”或 “放任自流”的现象。一个仅仅排斥非效率的竞争者的行为不会被视为支配地位 39 王先林.合理与适度:知识产权保护的另一面,中国民商法网,2007.10.23. 40 庞峰.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贵阳:贵州大学,2008. 39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的滥用。坚持此项原则主要是从知识产权对竞争的双重作用的角度来考虑,某一 技术许可行为是否对竞争造成实质限制并非一目了然,这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比 较,在对经济事实的比较中找出许可行为的合法因素。而合理原则的实质即是权 衡原则,所以在技术许可领域适用反垄断法时,充分利用此原则有利于知识产权 滥用行为的界定。 5.2.2 制定专门知识产权领域内规章或指南制定专门知识产权领域内规章或指南 在各国的司法实践中,各国都制定了专门的知识产权领域内反垄断直男或者 规章,而技术许可合同的反垄断问题始终要回归到知识产权领域内解决。如前所 述,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 、 欧盟委员会制定的欧共体技术转让协议集体豁免条例 ,还有日本公正交易委员 会制订的专利和技术秘密许可协议中的反垄断法指导方针都是这方面规范性 法律文件的代表。他们的相同点是由专门管理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的机构制订,并 且都在本国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此外,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的态度与不 同时期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因此反垄断执法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因此,我国应 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根据我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国情制定出知识产权领域内较完 善的反垄断规章或指南。 1)适用范围 我国反垄断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的垄断行为, 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 响的,适用本法。由此可知,我国反垄断法有域外效力。作为知识产权领域的反 垄断法指南或者规章,其适用范围应与反垄断法保持一致。 从目前各国立法经验可以看出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围绕许可协议涉及的行使知 识产权行为展开具体的立法规定。原因在于知识产权权利人直接享有其知识产权, 一般不与反垄断法发生联系,只有涉及到许可时,才可能发生限制竞争的后果。 所以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或规章适用于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 行政法规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其中以许可协议中涉及的行为为主。 40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规制的方式 首先,以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类型为依据,将与知识产权滥用有关的限 制竞争行为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禁止垄断协议和禁止企业集中的角度进行相应 的规定。其次,在对具体各种行为进行操作时,规章可借鉴欧盟、日本“白色清 单” 、 “灰色清单”和“黑色清单”的划分,采用概括式和列举式相结合的方法, 将知识产权领域的垄断行为分为三类:第一类完全豁免的行为,即原则上不属于 垄断行为;第二类限制豁免的行为,即某些情况下属于限制竞争行为。在具体操 作中可以借鉴美国的“合理原则”进行个案分析,再决定是否予以豁免;第三类 完全不予豁免的行为,即无论何种情况,都为应收反垄断法规制的限制竞争行为。 当然,在具体条款设定时可依据我国国情扩大或缩小各种类型行为的范围。 3)明确并加重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责任 “与国外的反垄断法相比,我国反垄断法对于知识产权滥用的的法律责 任规定较轻,如美国谢尔曼法第一条规定,法人违法时处以一亿美元以下罚 款,个人违法时处以 100 万美元以下罚款或判处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以上两 项处罚并处。相比较而言,我国反垄断法第 46、47、48 条所规定的处罚力度 较轻,一般是按上年度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来进行处罚,并处以 50 万元以下的 罚款等。因此,在完善反垄断法的过程中,应在借鉴国外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先 进立法经验基础上,并根据行为情节、侵权程度及损害后果来加大处罚力度,以 此切实实现法律对社会行为的规范与约束作用。 5.2.3 若干程序问题的初步探析若干程序问题的初步探析 1) 、诉讼的主体资格问题 纵观世界各国, 针对技术许可合同中的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提起的诉讼的主体主 要有两种:一种是被控侵犯知识产权的一方。这主要是在普通民事诉讼中,被控 侵犯知识产权的一方可以以知识产权被滥用作为抗辩理由向法院提起反诉;另一 种是知识产权滥用的主管机关,知识产权滥用的主管机关作为诉讼主体具有职权 性、主动性的特点,他可以根据反垄断法和相关行政规章,以国家公平竞争秩序 41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维护者的身份向涉嫌进行垄断的市场主体提起反垄断诉讼,追究其经济责任乃至 刑事责任。 41二者相比较,我国在确立未来提起知识产权反垄断诉讼的主体资格方 面应以知识产权滥用的主管机关为主。因为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进行规制的 任务是维护有效竞争,而且反垄断法具有社会本位性、国家干预性的特点,他从 更广泛的领域考虑社会公共利益而并不特别关注竞争所受到的限制。反垄断法作 为经济法的宪章,有义务维护有效的竞争,以使得社会个体的知识产权行为不破 坏社会整体利益,实现实质公正和社会整体效率的平衡。 2)技术许可合同中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审查机构 我国的反垄断法第九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 调、指导反垄断工作。第十条规定,国务院规定的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责的机构。 依照本法规定负责有关反垄断执法工作。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根据工作需要, 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相应的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有关反垄 断执法工作。由此可知,我国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审查机构是国务院反垄断执 法机构。但是通过上述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审查机 构大多是反垄断委员会和法院,由此分为行政审查机制和司法审查机制。反垄断 委员会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依职权启动对知识产权垄断的行政审查,受损害的企业 或公民也可以向反垄断委员会或法院提起反垄断审查要求。 3)主动报告制度 实行主动报告制度的优点在于当事人主动向反垄断委员会报告技术许可合同 相关的知识产权行使情况,在日后可能发生的控告或诉讼中,这一报告可以成为 反垄断委员会、法院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理由。此处借鉴的是美国的不必要 报告制度。实行主动报告制度的情况是当事人可以在签订知识产权合同后,为了 向对方表明合同本身的效力,以降低因反垄断法的追究而归于无效的反垄断诉讼 成本。占有知识产权方主要向反垄断委员会主动提交合同文本并说明不会对相关 市场的竞争状况产生影响。反垄断执法机构在审查过程中可以听取合同双方的意 41 郑颖捷.论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9. 42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见,也可以调查相关产业的类似情况。在考察之后,可以与合同当事人协商修改 合同文本。主动报告制度的启动在于当事人的主动选择,这样可以防止合同生效 的拖延,增强了监管部门与当事人的互动,进而减少无效合同发生的概率。 43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结结 论论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技术要素在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 力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新技术在国际技术许可贸易领域中占的比重也越 来越大。技术许可是行使知识产权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技术所有人和被许可人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技术许可的过程中,技术所有人可能利用专利或专有技 术所带来的优势,在技术许可合同的谈判过程中从事限制竞争的行为,或者在技 术许可合同的条款中制订限制竞争的条款。因此,在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技术许 可的同时,如何规制技术许可行为,创造一个不损害竞争的技术许可环境,将会 越来越受到关注。 从美国、欧盟的有关法律规定来看,其对技术许可的规制都经历了从严厉到 逐渐宽松的过程。最初,理论上的主流观点是知识产权的行使会限制竞争。在这 种观点的指导下,严格限制知识产权的行使就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随着理论上 技术创新也可以促进竞争的认识的出现,各国对技术许可的态度开始变得宽容。 美国、欧盟的有关指南中,明令禁止的限制性做法越来越少,对大多数做法开始 按照合理性原则进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其是否应当受到制止。并且,美国 反垄断指南中还规定了技术许可的“安全区” ,使某些情况下的技术许可行为不受 反垄断法的制约。美国、欧盟对知识产权许可的法律规定的改变,是这些国家和 地区在技术许可和竞争之间进行平衡和利益考量的结果。严厉的竞争法律制度可 以消除技术许可中给竞争带来的损害,但同时也会抑制技术所有人许可的动机, 增加技术许可的成本。对于技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而言,过于严厉的反垄断法律 制度会影响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行使知识产权。这也导致了这些国家和地区放弃 了对技术许可人过于严厉的反垄断法律制度。我国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对知 识产权行使行为特别是技术许可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随着世界经 济一体化的进展和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增加,如何规制技术许可行为, 必将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44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致致 谢谢 时光荏苒,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此时,我心中除了轻松,更多的 是惆怅,以及不尽的感谢!我会把在华中科技大学的这段学习生活,在心中永远 珍藏。 感谢我的导师王鉴非老师,恩师在我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中,以其谦逊的品 格、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学识时刻鞭策着我前进。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 恩师从论文开题起就不断提出修改意见,从论文题目、大纲、乃至于论文内容和 格式,他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以达到最合理。我愿借此机会向我的导师表达最衷 心的感谢! 感谢在我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中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众多老师,他们在学业 上给予了我无数的帮助与启迪,在生活上更是对我悉心照顾,给我营造了良好的 学习氛围,让我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感谢陪伴我一起走过的朋友和同学,感谢他们对我生活上的照顾和学术上的 启发,他们就像我的亲兄妹一样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予我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 的鼓励,使我能够坚持下来。这份珍贵的友情我将铭记于心。 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用悉心的照顾让我可以在校园安心的学习,在我的人生 求学旅途中陪我笑、陪我哭,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 感激之情,难以用言语表达。愿所有的老师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同时也将 祝福送给每一位帮助过我的师长、好友和家人! 45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岳贤平,顾顺英.技术许可经济学研究综述.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 2 张瑞萍.反垄断法如何对待知识产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3 王晓晔.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4 sheila f.anthony.antitrus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fromadversaries to partners,28 aipla quarterly journal.winter., 2010 5 王先林.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研究(第三版).北京:法 律出版社,2010 6 王源扩.试论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反竞争行为及其法律控制.政法论坛,2009(4) 7 孔祥俊.反垄断法原理(第三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8 张春玲.试析知识产权滥用的反竞争行为规制.商业研究,2008(1) 9 韦之.论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9(1) 10阮方民.欧盟竞争法(第二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11王源扩.美国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许可的控制.外国法译评,2007(3) 12robert m.buchanan.jr.the 1995 doj and ftc antitrust guidelines forthe licensing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alabama course of study , 2007 13伍静.知识产权垄断与反垄断立法分析.当代法学,2009(2) 14理查德a波斯纳.反托拉斯法.孙秋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15alden f.abbott.intellectual property licensing and antitrust policy:acomparative perspective.law and policy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summer,2007 16许光耀.欧共体竞争法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4) 17inge govaere.the use and ab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