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课件.doc_第1页
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课件.doc_第2页
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课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教学设计方案江西省南城县第一中学 喻少娟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识目标: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和立宪派;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2、德育目标:a.皇族内阁的成立说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完全是一场骗局,它说明清政府顽固不化,已不可救药。b.以四川为中心的保路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收回利权斗争,它给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3、 能力目标:a.通过对“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实质的能力。b.通过对武昌起义成功后复杂形势的认识,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节教材地位分析20世纪初,为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专制统治,清政府继推出“新政”之后,又上演一部“预备立宪”的骗人闹剧,更加激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断反抗。在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的同时,收回利权的斗争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其中的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爆发,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开始。教学重点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重点突破方案关于“保路运动”:建议教师首先提问学生,20世纪初,面对帝国主义疯狂掠夺我国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的形势,资产阶级曾发起过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性质怎样? 取得了什么重要成果?学生回答后教师转入“清政府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收回已经准许商办的铁路干线”的内容的教学,在这里教师提问学生:清政府真的要实行“铁路国有”吗? 清政府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的实质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看教材,提醒学生“保路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要求学生从背景、领导者、手段(方式)、结果和影响等方面分析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关于“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掌握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的深刻的社会原因,并且让学生加以补充说明,然后教师放映电影资料剪辑武昌起义以便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电影资料剪辑武昌起义的内容,结合课本知识提出关于“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的相关问题,由学生回答。教学难点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实质难点分析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实质是难点。受理解能力的制约,学生难于认识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实质。教师应从“预备立宪”出笼的背景、目的和钦定宪法大纲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清“预备立宪”是一个欺骗国人的大骗局。难点突破方案关于“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实质”:建议教师首先重点讲授“预备立宪”的背景,然后通过“预备立宪”过程(下令考察宪政下诏“预备仿行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成立“皇族内阁”)的精彩讲述,突出其实施目的,最后由学生概括其实质。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教师在讲授“保路运动”时,提问学生如下问题:20世纪初,面对帝国主义疯狂掠夺我国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的形势,资产阶级曾发起过一场什么运动? 这场运动的性质怎样? 取得了什么重要成果?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相关内容,然后提问学生:清政府真的要实行“铁路国有”吗? 清政府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的实质是什么?最后让学生依据教材从背景、领导者、手段(方式)、结果和影响等方面整理“保路运动”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教具: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先播放一段视频)面对广大人民群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反清斗争,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而惶惶不可终日的清王朝将会如何应付这种统治危机?(加强专制统治、武力镇压、预备立宪等来遏制革命,维护封建统治。)讲述新课:一、“预备立宪”和立宪派1、 背景(1) 人民反帝反封斗争(2) 同盟会多次起义(3) 清统治风雨飘摇(4) 立宪派的要求2、 目的与实质(1) 目的:消灭革命,巩固统治(2) 实质:借“立宪”之名行加强封建专制统治之实,遏制革命。3、 过程(1) 出洋考察:1905年(2) 宣布预备:1906年(3) 钦定宪法大纲:皇权至上(4) 撤军机处,设责任内阁(皇族内阁):1911年 (5) 结果:自我揭穿骗局,陷于空前孤立。二、保路运动1 起因: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出卖路权)2 经过(1) 兴起:湖南、四川、湖北、广东(2) 高潮:四川保路运动(最大、最激烈)a 保路同志会:路存与存,路亡与亡;请愿b 成都血案c 同盟会起义:吴永珊、荣县独立;龙鸣剑、保路同志军3 性质:一场收回路权反对卖国的斗争4 意义:(1)震动全国 (2)给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三、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1 起义经过:1911.10.10夜-1911.10.12 工程营、熊秉坤、金兆龙;楚望台、 武昌、三镇光复2武昌起义成功原因(见课本85页第三段)(1)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革命党的骨干(2) 人民的反抗奠定了群众基础(3) 革命党人的长期准备,文学社、共进会在新军中的宣传、组织(4) 四川保路运动创造了条件2 湖北军政府的成立(1) 黎元洪任都督(2) 废宣统年号,改黄帝纪元(3) 定国号为“中华民国”3 武昌起义后的形势(1) 15省宣布独立,清统治瓦解(2) 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3) 帝国主义准备干涉巩固练习1、 辛亥革命前,保路运动规模最大的省是( )a湖北 b.四川 c.湖南 d.广东2、简述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的原因3、为什么说“预备立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