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蔡元定(11351198) ,福建建阳人。他是南宋时期重要的理学家。作为理 学家,他以易学研究为其学术基础。蔡元定易学以河图洛书为中心,认为卦象、 阴阳奇偶之数皆出于河图洛书,力主河十洛九说,提出河图体现五行相生,洛书 体现五行相胜的顺序的新观念。他在调和河洛之数的过程中以天地之数、大衍之 数、河洛之数皆出于中五之数,进而说明两仪,四象,八卦出于河洛之数。蔡元 定将邵雍的加一倍法,始于太极之一,理解为六十四卦之理的总合;以邵雍的一 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为太极之理自身的展开。蔡元定还细致深入地研 究古筮法和忠实的阐发邵雍易学的先天图与经世图。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将蔡元定易学之河洛学和其对邵雍易学的 阐释结合起来,在太极即理的基础上谋求统一。对其河洛学侧重义理阐发,辅以 史料考据,注重纵向比较去发现蔡元定易学与北宋图书学派的不同之处,而对蔡 元定易学卦画和筮法的考察,则着重对其步骤进行入微的解读;对蔡元定阐发邵 雍易学的先天图与经世图作忠实的诠释。蔡元定易学的象数学目的在于阐发自然 之理,走的是理数相融的学术路子,本文对此作尝试性的探讨。可以说,蔡元定 易学是以河洛学为中心,其论卦画和筮法与其对邵雍易学的阐释就是蔡元定易学 的两翼,目的在于阐发自然之理,本文以此逻辑结构来论述其特色。 蔡元定易学为打破唐代周易正义以来只有以义理说易才是正统易学的传 统观念,丰富易学思维,建立此后数百年象数易学的地位作出了贡献,这是值得 肯定的。 关键词:蔡元定;易学;特色 ii abstract caiyuanding(11351198), was a famous neu-confucianist who was born in jianya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as a neu-confucianist, he focuses on hetu(river diagram)and luoshu(luo chart ),and he points out that images of trigrams and numbers referring to odd or even number of yin-yang deriving from hetu(river diagram)and luoshu(luo chart) ,and he also insists that “heshi-luojiu” enbodies growing of five-element in hetu and overcoming in luoshu. he considers that the fifth in the hetu and luoshu destines the heaven-earth number fifty-five; the divinatory number of fifty; the hetu(river diagram)and luoshu(luo chart),explains that two modes of yin and yang ,four images and eight trigrams deriving from hetu(river diagram)and luoshu(luo chart). caiyuanding comprehends shaoyongs doubled method as a total principle of the sixty-four hexagrams from the grand multimate, and treated shaoyongs idea of “one produces two ,two produces four, four produces eight” as principles of taiji(grand ultimate) ,he meticulously researches on ancient primitive divinatory techniques in yijing and honestly explains the primordial diagram and jingshi diagrams of shaoyongs yi-learning. this thesis tries to unify hetu(river diagram)and luoshu(luo chart ) and explanation of shaoyongs yi-learning at the principles of grand ultimate based on the former achievement. we find that caiyuandings yi-learn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number of yi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by analyzing his theory and compar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his research on the diagrams of gua and divination. we also find that his explanation of the primordial diagrams and jingshi diagrams of shaoyongs yi-learning is consistent with shaoyongs annotation. caiyuandings yi-learning naturally explores image-numberology through unification of both number and principle. caiyuandings yi-learning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etu(river diagram)and luoshu(luo chart ) and takes images of the hexagrams and divination as two wings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principle of nature. it is valuable that caiyuandings yi-learning break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of the rectification of meanings of zhouyi with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since tong dynasty, enriches the yi-learning thinking, and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set up image-numberology for several centuries from then on. key words: caiyuanding; yi-learning; the features 湘潭大学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 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 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 引 言 引 言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根。以其包容性、开放性而富有的迷人魅力在中华文 明的土壤中, 周易不断充盈从而勃发无限生机,形成一个庞大的易学系统,成 为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汉代,易学繁荣。 汉志载为易作传的便有十三家,而扬雄、郑玄、虞翻等 易学大家尚不在其列。注释象数是汉易的特征。自孟喜、京房、焦赣而后,谶纬 神学成为汉易的主色调,数学、天文、历法、医学与谶纬交织,说易方式五花八 门,各以其独特的思维特征在有汉一代流传。而对象数的注释,至于郑玄、虞翻 亦愈演愈繁,汉易终因烦琐而走上末路。 魏,王弼扫象言理,开易学新风。其周易注东晋时被列于学官。而汉易 则全依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才得以保存。然王弼注终因玄学式微而衰落, 易 遂转入释道空门。东汉名道魏伯阳假易畅论养气还丹之术,著周易参同契 。 经唐钟离权,吕洞宾,至宋初陈抟, 周易在黄冠术士中影响很大,形成一系列 借易讲炉火的图表。浮屠也援易注佛经,唐代李通玄就以易注华 严 ,别开一番生面。 1 宋代,易学高度发达。范仲淹、李觏、欧阳修、王安石都提倡以易讲义理, 遂启宋代义理易之端绪;刘牧著易数钩隐图 ,则开图书易之先河。自是而后, 义理易与图书易形成两大流派,竞相争高。图书易至邵雍皇极经世书问世, 形成一个庞大的学科先天河洛学。程颐著伊川易传 ,成为义理易的一面旗 帜。张载将义理与象数结合起来。张载象数,非整齐划一的先天河洛学,而主阴 阳刚柔的升降消长。张载易学启迪于范仲淹,改造和发挥周敦颐太极图说与 通书 ,推进了辩证思维的发展。至于朱熹, “注遍群经,讲遍北宋诸家,又兼 其思想在明清时期不仅在学术上为政府所采纳,而且在实践上为政府所推行,成 为事实上占支配地位的思想体系,故而历来学者们认为朱子集理学之大成,为宋 明理学之正宗。 ” 2其在易学上则一反王弼、程颐以来通过易引申哲理的做法, 强调周易为占筮之书。其著周易本义 ,倡导邵雍先天河洛学,正文除考订 与注释词句外,专言象占,多戒占者之辞。作为朱熹的大弟子,蔡元定除受邵雍 数学的影响外,对刘牧以来的河图洛书学,颇有新的阐发。其象数之学可说是继 承和发展北宋以来的图书学,特别是由其起草和朱熹合著的易学启蒙中的河 洛之学,成为元明清以来易学家宣传象数之学的主要依据。 蔡元定(11351198) ,字季通,号西山,福建建阳人。他和朱熹都是所谓伪 1 萧汉明.船山易学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 2 陈代湘.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51. 2 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曾筑室西山之巅,忍饥啖荠,乐道不倦。 “谓西山先生者,文 公之所诔也 ” 。 3 蔡元定的学生翁易记述, “先生在娠,神与君设古今圣贤像,俾詹氏日夕观之, 以慕太任胎教, 故先生聪而颖悟, 异于常儿, 八岁能作诗文, 十岁日记数千言。 ” 4 (元 定父蔡发,字神与,号牧堂老人。 ) “牧堂老人以程氏语录 、邵氏经世 、张 氏正蒙授先生曰:此孔孟正脉也。先生深涵其义。 ” 5由此影响蔡元定的学术 道路走的是义理和象数学两者。这是和朱熹一致的。朱熹曾说: “向见季通,说甚 俊敏,更能勉力操修,以适家学为佳耳。 ” 6全祖望说: “其律吕、象数之学,盖得 之其家庭之传,惜乎翁季录之不存也。 ” 7蔡元定的象数之学是出于其家传。青年 时期, 8闻朱熹名,往投师,朱熹见其论学精深,说: “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 列。 ” 9对榻讲论诸经奥妙之处,视为讲友,对之极为推重。四方来学者,朱熹必 让他们先与元定讨论而后折衷之。太常卿尤袤、秘书监杨万里向朝廷举荐,元定 坚以疾辞。宁宗即位,右丞相赵汝愚和时在讲筵的朱熹相与向朝廷推荐元定,却 恰遇权臣韩侘胄排摈正学, 而元定和其师朱熹讲论不怠, 宁宗庆元二年 (公元 1196 年) ,伪学党禁,遭“相佐为妖”的罪名,以布衣编管湖南道州。元定赴道州时, 朱熹及从游者送别,尚与蔡元定共同讨论道教名著参同契 。蔡元定临行时态度 不异平时,而送行者座中有流涕者。朱熹说: “友朋相爱之情,季通不挫之志,可 谓两得之矣。 ” 10到道州后,蔡元定还与朱熹书信往还。特别是临终别文公书, “定 辱先生不弃四十余年,随遇未尝不在左右。数穷命薄,所教不终惟以不见先 生为恨,天下未必无人才,但师道不立为可忧矣。” 11敬师爱师立道之志可谓 死而不已。庆元四年(1198 年) ,因水土不服,染疾而殁。朱熹的祭文中说: “呜 呼季通,而至此耶。精诣之识,卓绝之才,不可屈之志,不可穷之辩,不可复得 而见矣。 ” 12朱熹对学生的最高要求,蔡元定是达到了。蔡元定坚持自己的学术见 解,不屈服于压力。宋末以降,一些思想家为“夷夏之防”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 3 清蔡重 辑.蔡氏九儒书九卷首一卷m.济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346-709. 4 清蔡重 辑.蔡氏九儒书九卷首一卷m.济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346-577. 5 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 宋元学案西山蔡氏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1979. 6 宋朱熹.朱熹集m.海口:传世藏书,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1536. 7 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 宋元学案西山蔡氏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1978. 8 束景南先生主要据“ 共学书院志卷中录蔡元定次晦翁韵诗,中有屈指抠衣十七年句,是诗作于淳熙 十年,由淳熙十年上推十七年,正在乾道二年。 ”(束景南 朱子年谱长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55)即一一六六年,为蔡元定始来问学之年,是年朱熹三十七岁,蔡元定三十二岁。此说难说就准确。因为他 们两人都有文章提及相处四十年左右,文证强于诗证。蔡元定来见朱熹,有关记载大多取乾道年间。即一一六 五至一一七三年。陈代湘教授在圣心苦雨-朱熹传里亦主此说。 “乾道五年,对于刚刚踏入不惑之年的朱 熹,是一个悲喜交加的年份。蔡元定是朱熹新近结识的得力助手和亲密道友。 ” (陈代湘 圣心苦雨- 朱熹传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212-214) 。 9 元托克托.宋史蔡元定传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88-110. 10 元托克托.宋史蔡元定传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88-110. 11 清蔡重 辑.蔡氏九儒书九卷首一卷m.济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346-691. 12 清蔡重 辑.蔡氏九儒书九卷首一卷m.济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346-707. 3 不能说不与这种 “不降其志, 不辱其身” 13的传统有关联。14宋文天祥谒西山祠有云: “天生朱子,正学大明;天生先生,羽翼厥成,绍程继朱,集注诸书,六经垂训, 万世作程,揭示迷途,启迪后人。 ” 15(先生即指蔡元定)称颂之后表明自己“躬 赴国难” 16的决心。朱熹说: “交游四十年,于学无所不讲,所赖以祛蒙蔽者为多。 不谓晚年乃以无状之迹,株连及祸,遂至于此。闻之痛怛,不涕泗之流落也。 ” 17 除了亲密无间的师徒感情以外,蔡元定对朱熹学术所起的辅助作用也不少。翁 易还记载: “晦菴(指朱熹)疏释四书 ,因先生(指蔡元定)论辩有所启发者非 一。六经、 语 、 孟 、 学 、 庸之书,先生与之讨论讲贯则并驰其功焉。 易学启蒙一书,先生研精覃思,屡年而后就,晦菴复删润之,始克成书。 ” 18又 说: “季通平生著述多谦让,寄寓于熹书集中,此见其有功于晦菴甚大。 ” 19可见朱 熹的四书集注和后代性理大全与性理精义中收入的易学启蒙 ,是 蔡元定参与草定的。蔡元定另有一部易学专著皇极经世指要 。此书今仅存于元 代黄瑞节所编的朱子成书中。因明永乐年间编成的性理大全采入此书, 所以明代以后邵雍之学能得以系统地流传,实赖此书。关于皇极经世指要 , 朱 子成书的编者黄瑞节说: “西山先生(即蔡元定)始终以易疏其说,于是微 显阐幽,其说大著。学者由蔡氏而知经世 ,由经世而知易 ,默而通之 可也。 ” 20清代著名易学家王植说: “蔡西山纂图指要 (指皇极经世指要的第 一部分)所疏最为醒畅,较邵伯子之说更优。故各图说一以西山为主。 ” 21纂图指 要是皇极经世指要的前半部,大都解释邵雍的各种图象。明初性理大全 的编者说: “西山蔡氏因其图而推衍之,著为经世指要书,足以尽了五十篇之 义。 (六十四篇中除观物内外篇共十四篇以外,为五十篇) 。而晦菴朱子谓其 于康节之书,推究缜密矣。故今不复具载康节全书,但取蔡氏指要诸图,列 于内外十四篇之首。 ” 22可见,蔡元定的皇极经世指要是一部对邵雍学术的全 面而又明晰的概括。他的学术方向是遵循朱熹的主张,不象二程那样置象数于不 顾。朱熹之所以要编易学启蒙一书,在于说明周易原为卜筮之书,要读 懂此书,必须了解其中的象数。他说: “此书(指周易 )本为卜筮而作,其言 皆依象数以断吉凶。今其法已不传,诸儒之言象数者,例皆穿凿,言义理者又太 13 春秋孔子 论语m.长沙:四书五经,岳麓书社,2002:57. 14 侯外庐 等 宋明理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18. 15 清蔡重 辑.蔡氏九儒书九卷首一卷m.济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346-713. 16 清蔡重 辑.蔡氏九儒书九卷首一卷m.济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346-713. 17 清蔡重 辑.蔡氏九儒书九卷首一卷m.济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346-705. 18 宋翁易.蔡氏诸儒行实m.济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577-578. 19 宋翁易.蔡氏诸儒行实m.济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578. 20 明胡广等.性理大全 卷十三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10-314. 21 清王植.皇极经世书解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805-249250. 22 明胡广等.性理大全 卷七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10-173. 4 汗漫,故其书为难读。此本义启蒙所以作也。 ” 23蔡元定通晓象数之学, 西山蔡氏 学案引唐氏语说: “孔孟教人,言理不言数。邵蔡二子欲诸子之所未发,而使理 与数灿然于天地之间,其功亦不细矣。 ” 24此是以蔡元定与邵雍为同一学派,都是 象数学派。蔡元定对所得的邵雍易学资料作比较忠实的诠释。所以在易学启蒙 中涉及象数时,邵雍易学就影响很大,可以这样说,不懂邵雍易学,便难以完全 读懂易学启蒙一书。魏了翁说: “盖不读邵易 ,则茫然不知启蒙 , 本义之所以作。 ” 25他的皇极经世指要及与朱熹合著的易学启蒙在易 学史上影响不少,为最终打破唐代周易正义以来只有以义理说易才是正统易 学的传统观念,建立此后几百年象数易学的地位作出了贡献。 蔡元定之逝世距今已有八百零九年周年。其著作, 大学说 、 易学启蒙 、 律吕本源 、 律吕新书 、 洪范解 、 皇极经世指要 、 潜虚指要 、 太玄指 要 、 大衍详说 、 燕乐原辩 、 八阵图说 、 家引经引义 , 26都是宝贵的文化 遗产。 宋史在“儒林传”中列有专传。 宋元学案辟西山蔡氏学案 。蔡元 定在象数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他的易学思想理应成为易学研究的重点对象。目前 研究的现状实难与这位易学大家相称。相关介绍散见于高令印福建朱子学 、侯 外庐宋明理学史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等著作。有关研究的论文实属罕见。 为了弥补学术上的这份缺撼,笔者在不惑之年走入易学领域,希图有点作为。 笔者花工夫用心地解读蔡元定这位先贤的文本:易学启蒙 、皇极经世指要( 纂 图指要 ) ,对易学专著及易经也花费了一些心血,把逻辑分析和历史考证结合起 来,对蔡元定易学思想进行详细、客观的研究。 23 宋朱熹.朱熹集m.海口:传世藏书,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888. 24 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 宋元学案西山蔡氏学案 m.北京:中华书局,1986:2000. 25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 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68. 26 清蔡重 辑.蔡氏九儒书九卷首一卷m.济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346-582. 5 第一章 河十洛九 1.1 河十洛九的依据 从汉到宋,易学象数学由汉朝的京房、焦延寿,到北宋,道士陈抟传至种放 而分传为三支:一传先天图,到邵雍;一传河图洛书,到刘牧;一传太极图到周 敦颐。至南宋,蔡元定继续阐发邵雍先天数学和刘牧河图洛书。清胡渭易图明 辨说: “朱文公嘱其友蔡季通如荆州,复入峡,始得三图焉秘不复出一 为先天太极图无疑矣,其二盖九宫图与五行生成图。 ” 27此语是元袁桷的说法: “朱 文公嘱其友蔡季通如荆州,复入峡,始得三图焉秘不复出” 28 袁桷说: “上饶 谢先生受易焉,后出其图” 29意指三图后为谢仲直所获。明赵撝谦说: “此图 世传蔡元定得于蜀之隐者,秘而不传,虽朱子亦莫之见。今得之陈伯敷氏,尝熟 玩之,有太极含阴阳,阴阳含八卦之妙。 ” 30蔡元定的象数之学,是以河图洛书为 中心而展开的。他认为卦象和阴阳奇偶之数皆出于河图洛书。北宋图书学派都持 此观点。但蔡元定对河洛的解释,不同于北宋刘牧说。刘牧以九宫图为河图,五 行生成图为洛书,即以河图之数为九,以洛书之数为十。而蔡元定却提出以河图 之数为十,洛书之数为九的说法。 蔡元定说: “古今传记,自孔安国、刘向父子、班固皆以河图授牺,洛书锡禹, 关子明、邵康节皆十为河图,九为洛书。盖大传既陈天地五十有五之数,洪范又 明言天乃锡禹洪范九畴,而九宫之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 足,正龟背之象也。惟刘牧臆见,以九为河图,十为洛书,托言出于希夷,既与 诸儒旧说不合,又引大传以为二者皆出于伏羲之世,其易置图书,并无明验。 ” 31刘 歆与伪孔传、皆未明言河图为十。蔡元定引邵雍语说: “圆者,星也,历纪之数, 其肇于此乎。方者,土也,画州井地之法,其仿于此乎。 ” 32“盖圆者河图之数, 方者洛书之文。故牺文因之而造易,禹箕叙之而作范也。 ” 33邵氏此说,以河图为 圆,洛书为方,圆数为三,方数为二,亦未以河图之数为十,洛书之数为九。此 点魏了翁亦指出: “朱子九图十书之说,引邵子以证之。但邵子第言图圆书方,不 27 清胡渭.易图明辨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4-698. 28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二十一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03-283. 29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二十一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03-282. 30 明赵撝谦.六书本义图考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28-296. 31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70471. 32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70. 33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70. 6 言九十,仆未敢以为证也。 ” 34蔡元定的主要依据,是关子明的易传说: “河图 之文,七前六后,八左九右,圣人观之以画卦。是故全七之三以为离,奇以为巽; 全八之三以为震,奇以为艮;全六之三以为坎,奇以为乾;全九之三以为兑,奇 以为坤。正者全其位,隅者尽其画。洛书之文,九前一后,三左七右,四前左, 二前右,八后左,六后右。 ” 35奇乃“归奇”之奇,谓余数。 “全七之三以为离,奇 以为巽” ,意思是说,七数之中三为离,余数四为巽,这是以河图之数配八卦为方 位。这与刘牧“大数七除三画为离,余四画布于已上成巽”是同一个说法。 “正者 全其位,隅者尽其画” ,即以坎离震兑居四正位,乾坤巽艮居四隅,这也与刘牧说 相同。其不同处在于关氏易传以十为河图,以九为洛书。据朱熹后来考证, 关朗易传是伪书,非北魏关朗所作: “关子明易,是阮逸作,陈无已集中说得 分明。 ” 36阮逸与刘牧同时,为对抗刘牧说,而易两图之名。关氏易传,虽为阮逸 所伪托,但朱熹并未怀疑蔡元定所提出的河十洛九说。以九宫为洛书文,唐代已 有之,并非阮逸创见;以河图之数为五十有五,陈抟龙图易亦有此意,亦非阮氏 创见。 由此看来,十河九洛说比九河十洛说要早,蔡元定取十河九洛说,就是这个 道理。但以邵雍的河洛说,为十河九洛,则是蔡元定的解释。这种解释,表明蔡 元定易学试图将邵雍易学纳入河洛之学的系统。蔡元定所定河洛图式之河图中宫 十、五排列的形式,与刘牧洛书图,稍有不同,即中宫十并列横放在五之上,除 此一点不同以外,其他皆同。自蔡元定提出河十洛九说后,易学界展开了长期的 辩论,直到清代的汉学家仍辩论不休。 37此种辩论,虽然不涉及图式的内容,属于 名辞之争,理论意义可能不大,但是,从易数学的角度来看,名正才能言顺至于 理通,尊河洛而不言洛河,是易家宗旨,或许这就是易家聚讼河洛十九还是九十 的关键。蔡元定所定的河洛图式,南宋以来易家多宗此说,影响深远。 1.2 卦象与河洛之数 1.2.1 天地之数与河图洛书 蔡元定河十洛九的说法,虽然来自关朗易传 ,但对河洛的解释,与阮逸说 法和刘牧说法不同。对于系辞文天地之数章“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 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 地数三十,几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 38蔡元定解释说, 34 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 宋元学案鹤山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2686. 35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70. 36 宋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宋 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1681. 37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433-435. 38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70. 7 “此一节,夫子所以发明河图之数也。天地之间,一气而已。分而为二,则为阴 阳,而五行造化,万物始终,无不管于是焉,故河图之位,一与六共同而居乎北, 二与七为朋而居乎南,三与八同道而居乎东,四与九为友而居乎西,五与十相守 而居乎中。盖其所以为数者,不过一阴一阳,以两其五行而已。所谓天者,阳之 轻清而位乎上者也。所谓地者,阴之重浊而位乎下者也,阳数奇,故一三五七九 皆属乎天,所谓天数五也。阴数偶,故二四六八十皆属乎地,所谓地数五也。天 数地数,各以类相求,所谓五位之相得者然也。天以一生水,而地以六成之,地 以四生金,而以九成之,天以五生土,而地以十成之,此又其所谓各有合焉者也。 积五奇而为二十五,积五偶而为三十,合是二者而为五十有五,此河图之全数, 皆夫子之意,而诸儒之说也。至于洛书,则虽夫子之所未言,然其象其说,已具 于前,有以通之。 ” 39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古时图上方向与今时恰好相反:今时的北 即古时的南,今时的南即古时的北,其余皆仿此,古今形成反对。此说以天地之 数解释河图之数,与刘牧的洛书说相同。不同之处,刘牧推崇九宫图,以其为形 而上之道,以五行生成图为形而下之器,而朱熹、蔡元定则推崇五行生成图,因 为其与系辞文天地之数说同。朱熹给蔡元定的信说: “鄙意但觉九宫之图,意 义精约,故疑其先出今详所讼,亦是一说,更俟面论。然恐卒未有定论,不 若两存以俟后人之为愈也。 ” , 40朱熹推崇九宫图,大概是受了刘牧说的影响,蔡元 定的河洛辩说,不得而知,朱熹认为可以两存。按文意推测,蔡元定主五行生成 图,以其为河图。 蔡元定所以尊河图,是按邵雍的河图效法天圆之象的说法。后来朱熹解释说: “盖必以五十五数为体,而后四十五者之变可得而推。又况易传明有五十有五之 文,而洪范又有九位之数邪。 ” , 41这是推崇五行生成图,并以此图为河图,不赞成 刘牧说。朱熹后来又解释说: “如洪荒之世,天地之间,阴阳之气,虽各有象,然 初未尝有数也。至于河图之出,然后五十有五之数,奇偶生成,灿然可见。 ” , 42这 也是推崇五行生成图,即以其河图为周易象数之根源。蔡元定解释河洛的关 系说: “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其方,盖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 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 ” 43这是 以数之体用关系,解释河图与洛书。 “揭其全以示人” ,意思是说,河图之数为十 数至十而全,乃数之常体。 “主于阳以统阴” ,是说,洛书之数为九,数之变始于 一而终于九,为数之用。 “以五生数统五成数, ”意思指,河图之数以生数为主, 即以一二三四五,统率六七八九十,生数居于内,成数成于外, “中者为主,外者 39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71. 40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明刊本,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四:七四二. 41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明刊本,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七:六 0 五. 42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明刊本,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六 0 九. 43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71. 8 为客” 。就方位来说,一六居北方,二七居南方,三八居东方,四九居西方。这就 是“同处其方”的意思。如此相配的意思在于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 四九为金,中宫五与十为土。这是体现一年之中,阴阳五行之气相为终始的过程。 “以五系数统四偶数” ,这是说,洛书之九以奇数为主,居四正之位,而偶数则居 四维之位,受制于奇数,所谓“正者为君,侧者为臣” ,这是体现阳主阴辅之理。 蔡元定这种说法,与刘牧亦不同。刘牧以卦气说解释九宫图式, 易学启蒙则以 卦气说解释五行生成图式。蔡元定如此重视河图,是试图从此图式中直接引出八 卦之象,进而说明卦象来于天地之数。 44 1.2.2 河洛奇偶之数新说 关于河图洛书中奇偶之数排列的顺序,蔡元定提出一新的解释,认为河图体 现了五行相生的顺序,所谓“始东次南,次中,次西,次北,左旋一周而又始于 东也。 ” 45意思是说,三八为木居东,二七为火居南,中五与十为土,四九为金居 西,一六为水居北。由东到南为木生火,由南到中为火生土,由中到西为土生金, 由西到北为金生水。关于洛书,则认为体现五行相胜的顺序,所谓“水克火,火 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右旋一周,而土复克水也。 ” 46意思是说,一六为水居北, 二七为火居西,四九为金居南,三八为木居东,五十居中。从北到西为水克火; 从西到南为火克金;从南到东为金克木;从东到中为木克土;从中到北为木克水; 此即“右旋一周” 。这种说法也不同于刘牧说。刘牧以五行相生说解释九宫图,蔡 元定则以五行相胜说解释九宫图。在刘牧看来,河洛二图中五行所居的方位是一致 的。即皆为水北、木东、火南、金西、土中。而蔡元定则认为九宫图中,火居西, 金居南。这种说法,符合于二七为火,四九为金的法则,比刘牧说前进一步。但就 其所处的方位说,生数二居西南,四居东南,不同于河图中二居南,四居东。 47蔡 元定解释说: “盖阳不可易,而阴可易,成数虽阳,固亦生之阴也。 ” 48这是说河洛 二图中生数一三五所处的方位皆同,这是“阳不可易” , 而二四所处的方位则不 同,这是“阴可易” ,因而其成数七九所处的方位亦不同,因为阴阳相互而生,此 即“成数虽阳,固亦生之阴也” 。在蔡元定看来,河图主常,洛书主变。 1.2.3 八卦之象源自河洛之数 蔡元定以河图主常、洛书主变的思想,进而解释了八卦之象来于河洛之数。 蔡元定说: “河图主全,故极于十,而奇偶之位均,论其积实,然后见其偶赢而奇 乏也。洛书主变,故极于九,而其位与实皆奇赢而偶乏也。必皆虚其中也,然后 44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436-437. 45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73. 46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74. 47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437. 48 清 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73. 9 阴阳之数均于二十而无偏耳。 ” 49这是说,河图中的十个数,其奇偶之数所居的方 位皆相等,即一六居北,三八居东,二七居南,四九居西,十五居中。但就奇偶 之总数说,偶数为三十,奇数为二十五,此即“偶赢而奇乏” 。洛书中的九个数, 奇数之位为五,偶数之位为四,奇数总为二十五,偶数总为二十,此即“皆奇赢 而偶乏” 。但如果以二图中宫之数为虚设,二图中的奇偶之总数,皆为二十。由此 导出结论说: “河图之虚五与十者,太极也。奇数二十,偶数二十者,两仪也。一 二三四而含九八七六者四象也。析四方之合,以为乾坤离坎;补四隅之空,以为 兑震巽艮者,八卦也。洛书虚其中,则亦太极也。奇偶各居二十,则亦两仪 也。一二三四而含九八七六者四象也,纵横十五而互为七八九六,则亦四象也。 四方之正以为乾坤离坎,四隅之偏以为兑震巽艮,则亦八卦也。 ” 50这是以二图中 宫之数为太极,以奇偶之总数为两仪。 “以一二三四为六七八九” ,意思是说,河 图中生数一二三四,各加以中五,则为六七八九,这就是四象即老阳,少阴,少 阳,老阴之数。 “一二三四而含九八七六” ,意思是说,洛书中一与九相对,二与 八相对,三与七相对,四与六相对,其合数则为十,所以一含九,二含八,三含 七,四含六,此是洛书四象之数。有了四象即生出八卦。就河图说,分北方一六 之数则为坤卦,分南方二七之数则为乾卦;分东方三八之数,则为离卦;分配西 方四九之数则为坎卦。这就是“析四方之合,以为乾坤离坎” 。其余数,各居四隅 之位,则为兑震巽艮四卦。 清李光地所编周易折中启蒙附论中的先天卦位配河图之象,表示河图 生八卦,艮卦之数由一六北方分出,兑卦之数由二七南方分出,巽卦之数由四九 西方分出,如此,乾坤离坎居四正之位,即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左方震离兑乾为 阳长阴消,右方巽坎艮坤为阴长阳消过程,这是清楚的。就洛书说,认为,四方 之奇数则生乾坤离坎四正卦,四隅之偶数则生兑震巽艮四卦。按启蒙附论中 的先天卦配洛书之数图,一配坤,九配乾,三配离,七配坎,四配兑,八配震, 六配艮。看来,洛书所生的八卦方位,是效法河图所生之八卦方位,因为其以河 图为体,洛书为用,用不离乎体。但是有一个问题,即河图中二七南为乾,而在 洛书中却是九配乾,在河图中一六北为坤,而在洛书中却是一配坤,如果从河图 中分出之卦来看,分出之卦是成数还是生数,蔡元定在易学启蒙中并未说明。 以河洛图式解释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刘牧已开其端。刘牧以其河图中的一 三和二四为两仪,六七八九为四象。这种说法为蔡元定所吸收。但配以八卦方位, 蔡元定则不同于刘牧的说法。刘牧取汉易中的坎离震兑四正卦说,解释其河图中 的八卦方法。而蔡元定则取邵雍易学中的乾坤坎离四正卦说,解释其河图中的八 卦方位,这是对河洛之学的新发展。刘牧企图将汉易中的卦气说和九宫说糅合在 49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73. 50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74. 10 一起,一方面以地二为离,另一方面又以天九为离,难以自圆其说。蔡元定则以 邵雍的先天八卦方位说解释五行生成图,即以乾卦居南,坤卦居北,说明一年之 中阴阳二气运行的过程,不取刘牧说。但就五行相生的顺序说,二七为火居南方, 一六为水居北方,配卦象,火何以为乾,水何以为坤?卦象和五行相配,仍存在 着矛盾,同样难以自圆其说。关于这,朱熹后来有所察觉,他说: “河图洛书于八 卦九章无相著,不知如何。 ” 51后来的图书学派又提出若干说法,企图解决这一矛 盾,都难以取得成功。 52这说明卦象与河洛之数之间本无必然的逻辑联系。 1.3 燮理河洛 蔡元定效仿刘牧易学,企图调和河图和洛书之数。蔡元定说: “其实天地之理 一而已矣。虽时有古今先后之不同,而其理则不容于有二也。故伏羲但据河图以 作易,则不必豫见洛书,而已逆与之合矣。大禹但据洛书以作范,则已不必追考 河图,而已暗与之符矣。其所以然者何哉!诚以此理之外,无复他理故也。 ” 53蔡 元定认为:易筮之策数,河洛之数,等等,都是“自然之理” 。宇宙间阴阳五行及 其所化生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内在的数的规定性,这是沿着刘牧的“形由象生,象 由数设” 54和邵雍的“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 ”55的易数学的思想进路阐发出来 的理论。现实世界中具体事物的现象、关系的背后存在着产生与支配这些现象、 关系的规则,规律,即形而上的道(或理) 。学易不仅了解易经具体的卦爻象及辞 更应了解卦爻象所赖以产生的数,由数而上探具体事物的存在的根据。 “然不特此 尔,律吕有五专声十二律,而其相乘之数,究于六十,日名有十干,十二支,而 其相乘之数,亦究于六十,二者皆出于易之后,其起数又各不同,然与易 之阴阳策数多少自相配合,皆为六十者无不合者符契也。下至运气参同太乙之属 虽不足道,然亦无不相通,盖自然之理也。假令今世复有图书者出,其数亦不相 符,可谓伏羲有取于今日而作易乎?大传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 则之者,亦汛言圣人作易作范 ,其原皆出于天之意,如言以卜筮者尚 其占 ,与莫大乎蓍龟之类, 易之书岂有龟与卜之法乎?亦言其理无二而 已尔。 ” 56照蔡元定看来,河洛之来源虽不同,但其中讲的义理则一。因此,蔡元 定认为, 易传中的天地之数,大衍之数,参两之数,同河洛之数是一致的,都 是阐发一理。 关于参两之数同河洛之数的关系,蔡元定说: “凡数之始,一阴一阳而已矣。 51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70. 52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440-441. 53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70. 54 宋刘牧.易数钩隐图m.北京: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3201. 55 宋邵雍.皇极经世书卷十四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803-1075. 56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易学启蒙m.上海: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470471. 11 阳之象圆,圆者经一而围三;阴三象方,方者经一而围四。围三者以一为一,故 参其一阳而为三。围四者以二为一,故两其一阴而为二。是所谓有参天两地者也。 三二之合则为五矣。此河图洛书之数,所以皆以五为中也。 ” 57此是说, 说卦讲 的“参天两地” ,来于天圆地方之数。天数为三,地数为二,三二之合为五,此即 河洛二图中五之数。关于天地之数,大衍之数同河洛的关系,蔡元定又说: “河图 之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而五十有五者又九畴 之子目也。是则洛书固可以为易,而河图亦可以为范矣。且又安知图之不为书, 书之不为图也邪?且以河图而虚十,则洛书四十有五之数也;虚五则大衍五 十之数也;积五与十,则洛书纵横十五之数也。以五乘十,以十乘五,则又大衍 之数也。洛书之五,又自含五而得十,而通为大衍之数矣。积五与十,则得十五, 而通为河图之数矣。 ” 58意谓:河图之数即洛书之数,亦即大衍之数和天地之数。 其计算方法,与刘牧说同,值得注意的是,蔡元定此说,以参两之数为中心,将 天地之数,大衍之数和河洛之数联系起来,以河洛之数为参两之数自身的展开。 蔡元定在解释“大衍之数”说: “河图洛书之中数皆五,衍之而各极其数,以 至于十,则合为五十矣。 ” 59这是说,河洛中五之数,其自身展开,即五中的每一 个数都推衍为十,便为五十之数,就河图说,中五各加一二三四五,便得六七八 九十之数,总数则为五十有五。五十有五是因中五而得,五为基数,其自身无所 因,虚此中五之数,则为大衍之数五十。按照这个说法,天地之数,大衍之数, 河洛之数皆出于中五之数。中五之数也就是参两之数,中五未展开时,为五,中 五展开后就是五十,五和五十相互涵蕴。故又称此中五之数为太极。按照这个说 法,筮法中的象和数,皆是参两太极之数自身的展开。蔡元定以参两之数解释大 衍之数,本于邵雍和程颐说。邵雍在说明八卦的起源和六十四卦形成的次序这一 问题上,以大衍之数说和参天两地而倚数说,他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智能停车场行业盈利态势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老夫的少女心啊数学试卷
- 兰州中考计算题数学试卷
- 辽阳市高一教材数学试卷
- 2025年传媒产业项目提案报告
- 辽宁鞍山七下数学试卷
- 六下北师数学试卷
- 六年级冀教数学试卷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法律类)解析
- 2025年无损检测资格证考试磁记忆检测与评价试卷
- 美术实训室功能设计方案
- 护理优势专科汇报
- 放射科新技术介绍
- 银行职工反诈工作总结
- 设备安装管理培训课件
- 老年人转运照护-轮椅运转
- 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 7-聊城东制梁场80t龙门吊安拆安全专项方案-八局一-新建郑州至济南铁路(山东段)工程ZJTLSG-2标段
- 中兴 ZXNOE 9700 系统介绍
- GB/T 21475-2008造船指示灯颜色
-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3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