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专业论文)关于完善我国财产税制的研究.pdf_第1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关于完善我国财产税制的研究.pdf_第2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关于完善我国财产税制的研究.pdf_第3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关于完善我国财产税制的研究.pdf_第4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关于完善我国财产税制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i 摘 要 财产税是一个古老的税种,主要包括对财产取得、持有和收入环节的课征。随着经 济的不断发展,其在整个税制结构中的地位也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但近年来,越来 越多的国家又重新认识到了财产税对经济调节的重要作用, 其自身特有的一些功能诸如 调节贫富差距、稳定房地产市场、为地方财政提供大力支持等是其它税种无法替代的。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财产税是其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为地方教育及公 共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从现阶段来看, 我国财产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较低, 在税制设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完善我国的财产税制 就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 状、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内容是财产税的相关理论及其实际效果分析; 第三章分析了我国财产税的演变历程和发展现状, 从中发现了当前我国财产税制存在以 下主要问题,即应税财产种类少且税基过窄,在财产保有、取得和收入环节的税负比例 不合理,在地方财政和地方税收中所占比例偏低,财产税制设计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经济 形势发展;在第四章着重介绍了美国、韩国和印尼这三个典型国家在财产税制建设和改 革方面的相关经验, 以便能从中获得启示; 文章最后根据国外经验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 提出了完善我国财产税的五条建议,即在公平的基础上以财产税收入最大化为改革目 标,采取循序渐进的改革策略,完善财产税收在各个环节的税负比例,健全财产登记制 度并加强财产税征管建设以及改革现行财产税制中的不合理成分, 希望这些对策建议能 对今后我国财产税的改革起到一些帮助作用,从而促使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财产税制 财产税 税制设计 abstract ii abstract property tax is an ancient tax. it mainly consists of taxation of property obtaining, holding and earni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ts role in the whole tax system has experienced process of rags,but in recelent years,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have payed attention to it, bacause it has some special features that other taxes could not take place. such as: regulating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stabilizing of real estate market, providing support to local finance and so on.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a few developing countries, property tax is the main source of local taxation. it provides powerful support to local education and public facilities. while in our country, property tax accounts for a low proportion in local taxes. it also shows some problems in the layout of the taxation. its function did not fully take effec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property tax. five parts are included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action, mainly elaborating the thesis background, research purpose, research status home and abroad, research methods and novel ideas.the sencond chapter elaborates theories about property tax, and lays analysis on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the property tax;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es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present mode, from which many a problems arise with our countries property tax system. they are exactly: tax items lacks and the tax base is slim; the tax bearing proportion is unreasonable in taxation of property obtaining, holding and earning; property taxs share is in the lower side in local finance and local taxation system; some factors in designs of the property tax fall behind the chinas economic circumstance; the experiences of property tax establishment and reform of typical countries (america, south korea, and indonesia) are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in the fourth chapter to give some revelation; according to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e and combing our own countrys reality, the fifth chapter, to optimize property tax, offers five suggestions, which are: maximizing the property tax income as the reform aim, on the basis of fairness; adopting series reform strategies step by step; optimizing the tax bearing proportion in every segment of property taxation; improving the property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n abstract iii property taxation management; and innovating the unreasonable elements in the current property tax system. these five suggestions are expected to boost the reform of our countrys property tax system and help our countrys economy develop faster and better. key words property tax system property tax tax system design 第 1 章 引 言 1 第 1 章 引 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财产税是一个古老的税种,主要包括对财产取得、持有和收入环节的课征。学术界 一般都认为古埃及最先征收的土地税是最古老的财产税种, 但最早以书面形式对财产税 进行记载的典籍是罗马书 ,当时是按照每个公民申明的自己持有的财富来登记并征 收相应税额,不过土地仍是其主要的课税对象。从公元 12 世纪之后,欧洲一些国家就 开始征收现代意义上的财产税,后来又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 的财产税制。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无论是从税种的制订还是从具体的征管程序来说,财产税制在 发达国家都已相对完善,并成为其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一些社会矛 盾的出现,发达国家也都根据本国形势的变化对财产税制不断进行调整,以使其功能得 以有效发挥。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不论是从财产税制的完备程度还 是从财产税收入规模来看,和发达国家都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 入水平的逐步提升,发展中国家对财产税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对其进行完善,其中一些国家的财产税改革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 表大会所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这表 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除了薪酬收入之外,还有其 他正当合法的收入。这样一来,企业或个人的财产累积数量和种类也必然会越来越多, 但我国现行财产税制仍是 1994 年税制改革是确立的,已明显落后于经济形势的发展, 致使其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有关财产税制的构建和完善一度成为近年来我国学 术界的研究热点。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不断 扩大,虽然国家已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来进行调节,但效果并不明显,这就需要一套 更加完善的财产税制来与之相配合, 而且某些财产税种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还能发挥 所得税不能发挥的作用;其次,我国正在实施由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的政策,但由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此产生的地方财政赤字不可能完全靠国家财政补贴来解决, 因此发达国家地方政府通过 征收财产税并将其用于当地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做法可给予我们启示;最后,受本次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为避免我国经济的硬着陆,国家已开始实施新一轮的大规模投资 计划,这其中就包含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该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导致 我国增值税收增长有所放缓。 虽然当前我国的税收总量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已呈现 止跌回升的态势,但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当前较为乐观的经济数据很可能是 国家 4 万亿投资拉动的结果,今后税收总量仍有下降的可能。由于财产税主要是对存量 课征, 因此可以通过适度提高财产税的征收量来解决因税收总量降低导致的国家财政预 算困难。鉴于此,通过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在财产税制改革和设计方面的经验来完善我 国的财产税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财产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历史且在不断完善, 因此国外大量学者从 不同角度对财产税进行了研究。 netzer(1966)在“economics of property tax”一书中以美国财产税为例,通过 引用大量数据,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 对美国不同州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财产税进行了研究, 他主要对财产税的征税对象, 征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及对财产税的评判和采取的不同 形式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了财产税归宿的传统观点,该观点认为,从局部均衡分析出 发,财产税的全部税收负担以提高住房价格的形式转嫁给了住房消费者,该观点主要强 调财产税对地区住房市场的影响 1。hamilton(1976)在“capitalization of intra jurisdictional differences in local tax prices”提出了财产税的“受益税观点” , 该观点认为:财产税是一种为换取地方公共服务而支付的用户收费,是一种非扭曲性的 税收,并且作为一种受益性的税种,对收入分配没有影响 2。mieszkowski(1972)提出了 “资本税观点” ,该观点认为:财产税是对地方使用资本课征的一种扭曲性税收,会导 致全国资本存量在不同地区间错误配置 3。sinha(1981)在“property taxation in a developing economy”中对诸如财产税的概念、种类、税负归宿等基本理论问题以及财 产税征管中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发展中国家的财产税体系进行了分析, 其中以印度为代表,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了其财产税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第 1 章 引 言 3 4。osullivan, sexton, sheffrin(1995)在“property taxes, mobility, and home ownership”中从财产税对住宅持有状况、人口流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他们发 现:财产税的获取降低了住宅持有的流动性,不频繁移动的人群选择购买住宅,而频繁 移动的人则选择租住,此外,财产税还会影响城市中的地理选择 5。mccluskey(1999) 在“property tax: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review”中对新加坡、巴西、南 非、中国香港等 22 个国家或地区的财产税体系做了透彻分析,并对其中一些国家的财 产税体系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6。guilfoyle(2000) “the effect of property taxes on home values”分析了财产税对房屋价值的影响,他认为较少的土地供给和较低的住宅 供给弹性会使税费更多的资本化 7。bird,slack(2002) “land and property taxation around the world”研究了财产税对于保证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及促进土地的高效利 用所产生的影响,他们分别对涵盖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的 25 个国家的财产税体系特征进 行具体分析,并对其中 5 个国家的财产税制改革进行评价,最后得出结论,针对不同的 环境,应该使用不同形式和水平的土地和财产税。 8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我国财产税的研究主要是分析国外在财产税制建设或改革方面的相关 经验或是对中外财产税制进行比较, 发现我们的不足之处, 最后提出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王裕康、董立红(1999)运用大量数据介绍了oecd国家的财产税概况和这些国家财 产税的计税依据,进而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9。戴诗友(2001) ,钟健、邓大悦(2003) 等介绍了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的一套多税种协调配合、 功能健全的财产课税制度以及财产 税目前所具有的新特点,然后指出了我国在税种设计、财产价值评估体系等方面需要改 进的建议,但是缺乏对我国财产税进行数据分析 10 11。熊波(2002)对加拿大的财产税 制从税率、税基、纳税人、以及各省的差异等方面对加拿大的财产税制进行了较为详尽 的阐述,并提出我国应建立在地方具有一定独立性、多环节综合财产课税的制度 12。王 坤、倪红日(2005)将中国和美国的财产税在总体规模、占地方政府收入的比重、构成 和征收管理方面进行了对比,得出我们全部处于劣势的结论,进而提出要在税收体系和 评估体系方面改进的措施 13。李波(2006)从理论上阐述了财产税的定位问题,并介绍 了国外财产税的发展经验,最后提出了我国财产税的改革方向:提高财产税在地方政府 收入中的比重,将财产税构建成地方的主体税种 14。郭驰(2006)介绍了英国地方在财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4 产税收征管中的相关经验,包括效率高、成本低、公开透明等,进而提出了我国在新一 轮税制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15。邵锋(2006)对智利和牙买加这两个国家的财产税改革 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智利的改革获得了成功,而牙买加的改革以失败而告终,进而总 结出我们从两国改革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16。关婷、苇莉妮(2006)将中国和东盟的财 产税制在课税体系、税制要素比较后得出我国在财产税制度方面存在的税种少、占地方 政府收入比重低等问题,并提出了中国和东盟财产税协调的内容和方式 17。安国鹏 (2007)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财产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很有完善的必要性,接着提 出了完善建议,包括将土地税种合并为一个独立税种、改革其它各财产税种并征收遗产 税等 18。乔叶(2008)比较了中美两国的财产税制度,接着指出了我国财产税制存在的 缺陷,最后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包括明确财产税在地方的主体地位及其中的主体 税种,计税依据要更加科学等。 19 1.3 本文的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 1.3.1 框架结构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 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介绍了财产以及财产税的概念及种类,并 对财产税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财产税的演变 历程,然后对我国现行财产税制的现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和流转税、所得 税进行了比较,通过这些分析旨在发现当前我国财产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财 产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着重介绍了美国、韩国和印尼这三个典型国家在财产 税制改革和设计方面的相关经验;最后一部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国外启示,提出了完 善我国财产税制的对策建议。 1.3.2 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国外相关经验与国内实际情况 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论文在整体结构上采用了规范分析,以完善财产税制研究为主线,从我国财 产税的演变历程、现状和问题入手,通过借鉴典型国家在财产税制改革和设计方面的经 验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财产税制的对策建议; (2)文中应用了大量数据和图表,对我国近年的财产税收入状况、收入结构、占 第 1 章 引 言 5 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税收的比重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和流转税、所得税进行了比较,使论 证更具有说服力。 1.3.3 创新点 当前国外对中国财产税制的研究比较少,国内对财产税制的研究大都缺乏数据分 析。虽有一些文章也是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来完善我国的财产税制,但有些国家的经验并 不一定适合我国。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 本文在运用大量数据和图表证明了我国财产税收占地方财政和地方税收比重 低的基础上,发现应税财产种类少以及个别财产税种的税基过窄是其主要原因,并在文 章最后提出应逐步扩大财产税的征收范围, 构建以土地和房屋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财产税 体系。 第二,从财产的取得、持有和收入环节对财产税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三个环节的税 负比例不合理,并提出了完善财产税收在各个环节税负比例的对策建议,以使其功能得 以充分发挥。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6 第 2 章 财产税的相关理论分析 财产税的历史非常悠久,虽然其内涵比较容易理解,但不同的概念界定所包含的征 收范围并不相同。财产税也有多种分类方法,每种分类方法的依据都不一样,可以让人 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此外,财产税征收的实际效果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其可 为是否继续征收财产税或是否对其进行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因此,本章分别从这几个 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2.1 财产和财产税的概念及种类 财产和财产税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对财产税的概念及种类有清楚地认识,首先要对 财产的概念及种类有充分的了解。下面就分别对二者的概念及种类进行介绍。 2.1.1 财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说到财产,大家都不陌生,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一份财产。广义的财产包括 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财富。我们在本文中所讨论的财产,仅指作 为财产税课税对象的私人拥有或归自己支配的财产。其形成过程大致为:通过劳动取得 收入,减掉必要的生活开支后,将余额转化成储蓄,最后再由储蓄进一步转化为财产。 表 1 财产分类表表 1 财产分类表 不动产 动产 1土地 a.耕地 b.住宅地 c.农业用地 d.森林 2.建筑物 a.农业建筑物 b.住宅 c.商业用房 d.篱笆和人行道 1有形动产 a.农业机械 b.家具 c.营业设备 d.商品(存货) e.车辆船舶 2.无形动产 a.股票 b.债券 c.抵押权 d.银行存款 资料来源:石坚.财产税万花筒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第 12 页. 财产的分类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但基于征税的目的,学术界一般将其分为动产和不 动产两大类,而动产又分为有形动产和无形动产。 动产是指能自由移动而性质和形态都不发生改变的财产,如原材料、机器设备、车 辆、 金融资产等。 而不动产是指不能够移动, 或移动将导致财产的性质或形态发生改变, 第 2 章 财产税的相关理论分析 7 如土地、建筑物以及附属于土地和建筑物上的不可分离的物体。 关于财产的分类见表 1。通过对财产分类表可以看出,动产尤其是无形动产相较于 不动产来说不但能自由移动且较容易隐藏,因此其开征难度较大。 2.1.2 财产税的概念和类型 财产税,顾名思义,就是以财产为计征对象课征的税收。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对财产 税的定义都基本相同。陈少英(2005)在税法学教程中关于财产税的定义是:财产 税,是以财产为征税对象,并对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或收益的主体进行征收 20。从税收 的发展历程来看,历史上最早开征的税种就属于财产税。由于财产税历史悠久,因此关 于其分类方法也很多。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依据课征方式和征收范围不同,分为一般财产税与个别财产税。一般财产税 又称为综合财产税,是对纳税人的所有财产进行综合课征的财产税,但在实际征收过程 中要考虑对基本生活用品免税,对一定价值下的财产免课,如果纳税人有负债,在征收 财产税前要予以扣除等;个别财产税也叫做特别财产税,是对纳税人的所有财产进行有 选择的征收,并分别计算税收额 20。随着经济发展和各国财产税制改革的进行,一般财 产税有逐渐向个别财产税演变的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真正意义上的一般财产税是不 存在的。 第二,按征收对象不同,可分为静态财产税和动态财产税。静态财产税,是对在一 定时期内权利未发生变动的财产,依其数量或价值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即对权利处于静 止状态的财产征收的财产税。动态财产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财产的转让、变动开征的 财产税。一些学者认为静态财产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产税,但动态财产税的课征对象 一般不发生交易,也并不以谋利为目的,因此其仍属财产税的范畴,而且动态财产税在 缩小贫富差距,抑制市场投机等方面的作用远大于静态财产税。 21 第三,按课征时序不同,分为经常财产税与临时财产税。经常财产税是指依照税法 规定,按规定时间征收的,具有经常性和稳定性的税收。临时财产税是指原来没有写入 税法,而是当国家发生战争、特大自然灾害等情况下,政府为筹集经费决定临时开征的 财产税,其具有税率高、无固定期限等特征。 21 第四,国际税收协定以及国际财政文献局相关资料所涉及的财产税分类。根据oecd 拟订的国际税收协定范本和联合国机构拟订的国际税收协定范本, 还有国际财政局相关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8 资料,将财产税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不动产收益课税,即在不动产所有权没有发 生改变的条件下,对让渡不动产用益权所取得的收入进行课税。第二类是对财产转移课 税,也称为财产增值税,是指当财产清理或转让时,对售出价超过买入价的部分进行课 税。最后一类是对财产价值课税,是指只要纳税人拥有财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不管其 是否取得收益,都要按照财产某一时点的价值课税。 21 由以上可以看出,财产税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对我国财 产税采用的分类方法为:按课税环节的不同,把财产税分为三类,即在财产持有或使用 环节征收的财产税,例如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车船税;在财产取得 环节课征的财产税,如契税、车辆购置税、遗产税和赠与税;在财产收入环节课征的财 产税,如土地增值税。而在分析其它国家的财产税制时,也用到了以上所介绍的其它财 产税分类方法。 2.2 财产税的实际效果分析 毫无疑问,财产税最初的功能是为国家筹集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产 税的其它功能诸如:调节居民贫富差距,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等也逐渐显现出来,但在实 际经济运行当中,财产税所具有的功能不一定都能充分发挥出来,下面就分别对其各个 功能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 2.2.1 财产税的财政收入效果未完全发挥但潜力巨大 历史上最早开征的税种就属于财产税类, 其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充当了国家的 主体税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税种逐渐增多,财产税在整个税制结构中的主体 地位已不复存在, 但其仍是当今社会的三大税种之一, 在财政收入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 由前文的分析已经知道, 财产税是以财产为课征对象, 而财产又分为动产和不动产。 从当前世界范围来看,征收财产净值税的国家非常少,大部分国家都是以不动产和一些 有形动产为计征对象(这也是受征管手段所限) 。在财产税的征收过程中,大部分发达 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都是以财产的现值为计征依据,但为了降低居民的实际负担,在 评估财产价值时会有意低估, 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是以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财产原 值作为计税依据,以上这些因素都造成了财产税财政收入效果的大幅下降。但由于经济 在不断发展,社会财富量也是越来越多,各国财产税收也都是呈逐年递增趋势。虽然今 后财产后税收已不再可能像以前那样在整个税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但其为国家筹集 第 2 章 财产税的相关理论分析 9 财政的潜力却很大,因为伴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税收征管水平的不断进 步,越来越多的财产可悲纳入财产税的征收范围,优惠政策可适度收窄,财产税的计税 依据也会更加科学,这些都会为财产税的大幅增长创造条件。财产税在各国一般都为地 方税种,在财产税制比较完备的国家,其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就是财产税。通过以上分 析可以看出,从目前来看,在各国财政中,除一些发达国家外,财产税的财政收入效果 还不是十分明显,但潜力巨大。 2.2.2 财产税调节贫富差距的效果较为明显 和所得课税一样,财产课税也具有调节居民贫富差距的作用,由于是对财富存量的 直接课征,其效果甚至更为明显。下面就对其调节贫富差距的效果进行分析。 由于财产税收可分为财产持有环节的税收、 财产取得环节的税收和财产收入环节的 税收,因此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对其调节贫富差距的效果进行分析。在财产持有环节的财 产税收种如房产税,大多数国家都是采取的比例税率,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累退性,对 低收入阶层往往是不利的,只会使这些人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降低,而对富人的影响要 小得多。如果在财产持有阶段征收财产税时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则其调节贫富差距的效 果要好得多。而在财产取得环节征收的财产税调节贫富差距的效果要更加显著。因为纳 税人取得的财产越多,表明其越富有,对其课以一定税赋,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其与其 他人的贫富差距。以遗产税和赠与税为例,由于其一般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在调节平复 差距方面的效果就比较显著,即便其采用的是比例税率,因为只是对巨额财富获得者征 收,在缩小居民贫富差距方面也同样有效。对于财产收入环节的财产税如土地增值税、 房地产增值税,其具有所得税的性质,一般也都是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因此在调节居民 贫富差距方面也具有一定效果。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在设计财产税制时运用超额累进税率,税收优惠政策也 不向大量财富拥有者倾斜,财产税在调节居民贫富差距方面的效果还是不叫明显的,但 如果在财产税征收过程中将其划分为太多的地区, 并将税收用于各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 及教育支出, 则会产生新的恶不平衡,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予以避免将税收权过度分散。 2.2.3 财产税的资源配置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和其它税种一样,财产课税也能够对资源配置发挥一定的效用,其在带来正面效应 的同时也同样会产生负面影响,下面就对财产税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由于财产课税主要是对没有投入生产领域的存量资本或资产计征, 这就会在一定程 度上促使这些闲置资源也进入生产领域并尽可能地用于高利润行业, 因为这样做才能抵 补财产税收导致的个人财产减少。这样一来就使部分闲置资源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运用,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恶发展。 对于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征收也会发挥这方面的作 用,因为纳税人为了少缴纳税款,会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多地进行消费活动和投资活动。 而财产课税对资源配置起最大作用的资源就是土地,因为在财产税的课征对象当中,只 有土地为不可再生资源,其数额是固定的,对土地尤其是闲置土地课征财产税就会促使 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对其进行更有效地规划和使用。 按照上面的分析,财产课税对资源配置有较好的效果,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从世 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多征收一般财产税,这就会另财产税的资源配置功能有所降低; 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征收的是个别财产税,虽然对土地征收财产税的国家不在少数,但 按土地等级进行计征有碍土地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若不对闲置土地课以重税,就会 助长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故意屯地行为,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的进一步低下。另外,如果财 产税的应税财产主要是以不动产和有形动产为主,而不包括无形财产,也会使财产税的 资源配置功能打一定的折扣,这正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财产税的资 源配置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 3 章 我国财产税的演变历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第 3 章 我国财产税的演变历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进行了几次税制改革,但财产税一直以辅助税的形式存在。 1994 年税制改革之后, 虽然财产税在整个税制结构中处于和流转税、 所得税并列的地位, 但其远没有后两个税种受重视,功能也未完全发挥出来。本章首先介绍了新中国成立至 今我国财产税的演变历程,接着从历年财产税收入、特定年份财产税收的结构以及财产 税占地方财政比重等几个方面对我国财产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最后根据我国财产税的 演变历程及现状分析,发现了当前我国财产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我国财产税的演变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财产税一直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进行着相应调整,大体 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下面就分别来看一下财产税在各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3.1.1 1950 年-1983 年我国财产税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于 1950 年 1 月颁布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中共包含契税、 房产税、地产税和遗产税 4 个财产税税种。1951 年 8 月 8 日,政务院又通过发布城市 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将房产税和地产税合并为了城市房地产税。1951 年 9 月 13 日政务 院公布了车船使用牌照税暂行条例,1952 年 9 月 29 日经政务院经济委员会批准, 海关总署发布了船舶吨位税暂行条例,从而将国内外船舶也纳入了财产税的征收范 围。 虽然 1953 年和 1958 年我国又进行了税制改革, 但基本上没有涉及到财产税类。 1973 年进行的税制改革时又规定, 原有的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只适用于个人和外 侨,原来缴纳这两种税的企业改为缴纳新合并的工商税。由此可以看出,该阶段的财产 税主要包括: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船舶吨税、契税和遗产税,但遗产税并 没有真正开征。 3.1.2 1984 年-1993 年我国财产税的演变 1984 年国家进行利改税时, 国务院又决定将城市房地产税划分为房产税和城镇土地 使用税,专门针对内资企业和个人征收,而对于外资企业和外籍个人,仍按照 1951 年 8 月 8 日颁布的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进行征收。1986 年 9 月 15 日,国务院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10 日后,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 房产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暂行规定。随着工商税制改革方案的逐步推行,国务院还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于 1986 年 9 月 15 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专门适用于我国 境内单位和个人,而外资企业、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等仍适用于政务院在 1951 年 9 月 13 日公布了车船使用牌照税暂行条例。1987 年 4 月 1 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次年 9 月 27 日国务院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1993 年 12 月 13 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决定于次年 1 月 1 日起开征土地增值税。在此阶段,国家逐步将 土地的使用权限及自然增值部分也纳入了财产税的征收范围, 但该阶段的财产税制有一 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内外税制不统一。 3.1.3 1994 年至今我国财产税的演变 1994 年的税制改革奠定了我国现行财产税制的基础,从当年的税制改革一直到现 在,我国财产税体系又经历了一些变化。 1994 年 1 月 1 日我国正式开征了土地增值税, 随后财政部于 1995 年 1 月 27 日又颁 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其进行了解释。目前世界上 征收土地增值税的国家并不多,而我国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1950 年颁布的契税暂行条例中出现了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 一些条款和规定。为此,国务院于 1997 年 7 月 7 日发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 暂行条例,并从当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新的契税暂行条例对土地使用权转移征税, 不再具有保障土地、房屋权属的作用;统一了各种经济成分的税收政策,对典当行为取 消了契税,缩小了减免税范围,下调了税率,修订了计税依据并对其优惠政策进行了调 整。新的契税暂行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的契税收入逐年增加。 车辆购置税是我国最年轻的一个财产税种,就是从 2000 年 10 月 22 日国务院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算起,也还不到十个年头,其是从 2001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执行的。2002 年 9 月 11 日国家税务总局又通过发布关于车辆购置税有 关问题的通知对该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解释。 2006 年和 2007 年,国家先后对以下三个财产税种进行了调整:2006 年 12 月 30 日 国务院第 163 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 行条例的决定 ,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原条例废止;2007 年 1 月 1 日起中华 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原来的车船使用牌照税暂行条例和中华 第 3 章 我国财产税的演变历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13 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这表明在我国境内除缴纳船舶吨位税的外 国船舶外,所有的车船都适用同一车船税。2007 年 12 月 1 日,国务院第 511 号令公布, 自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1987 年 4 月 1 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2008 年国务院颁布了第 546 号国务院令, 从而彻底结束了我国对内外资分设财产税 种的历史。该条令规定:1951 年 8 月 8 日政务院公布的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废止,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组织以及 外籍个人,同样依照 198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缴纳房产税。 1994 年税制改革时制定的财产税种还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遗产税和赠与 税,但后者至今仍没有开征,前者在 2000 年之后也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从该阶段我国财产税的演变可以看出,财产税的征收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家对原有 的几个财产税种进行了部分调整,其中内外财产税制不统一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某些 财产税种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 3.2 我国财产税的现状分析 3.2.1 当前我国财产税制简介 首先,从我国财产税的征收范围以及课征环节来看,征收对象包括城镇的经营和出 租性房屋、土地的非生产性使用权增值部分、车船的保有环节、车辆和房产的取得环节 等,因此,我国目前的财产税制为个别财产税制。从全球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采用的 都是个别财产税制,有些国家虽名义上是综合财产税,但实质上也只是对居民和非居民 的财产进行有选择性地征收,只有极少数国家实行的是财产净值税。 其次,从我国财产税收的财政隶属关系来看,除船舶吨位税和车辆购置税属中央税 以外,其它几个财产税种都属于地方税种,这和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是相一致的。为了 更好地对税源进行监控并提高征收效率,大多数国家都把财产税划为地方税种。虽然财 产课税收入规模在许多国家税收收入总额中的比重普遍不是很高, 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 重也有下降的趋势,但其在地方税收收入中却一直占有较高的比例,为地方教育及公共 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大力支持。本世纪初,我国周边国家如日本、马来西亚、印尼、 菲律宾,韩国等国家,其财产税收入在地方税收中都占有较高的比重,某些发达国家如 美国、澳大利亚等这一比例还要更高一些。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第三,从税制模式以及管理权限来看,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分项财产税,因此对各课 征对象是分别计征的。在计税依据方面,房产税是在房产原值的基础上一次性扣除一定 金额以后再依照余值计算税额或是按房产的租金为依据进行计征, 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 地占用税是按照分为不同等级的土地面积来计征,此外,还有从量计征的财产税种。在 税率设置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权限方面,房产税的税率设置没有考虑地区差距,地方政府 也没有调整的权限。其它几个财产税种的税率都分为不同的幅度范围,且地方政府有权 在规定范围内确定适用于本地区的税率。当前世界上一些实行分税制的国家,其地方政 府在税率设置及调整方面有很大的权限。 最后,从整个税收体系来看,我国的财产税还处于边缘的地位,远没有流转税和所 得税受重视。这首先是从税收的绝对量上看出来的,由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相关数据整理 可得,2007 年,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的税收额分别为 3718.6 亿元、12659.91 亿元 和 31309.32 亿元。 此外, 财产税并没有与所得税很好地配合从而有效缩小居民贫富差距。 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中,大部分都是由工薪所的提供的,并没有真 正发挥出调节居民贫富差距的作用,2007 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为 3184.94 亿元,由工资 和薪金贡献的数额为 1750.77 亿元 22,比重高达 54.97%。而财产税收也很低,在调节贫 富差距方面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在财产税体系内部,早已写入税法的遗产税和赠与税 还迟迟没有开征,而在世界税收概览 1990所列举的 98 个国家和地区中,开征遗产 税和赠与税的国家或地区为 56 个,开征率超过一半,接近 60% 23。而且在大部分国家, 为配合遗产税的征收,赠与税也都是同时进行的。虽然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在讨论是 否要取消遗产税,但大多数国家仍在征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 反对停征这一税种。 3.2.2 财产税的收入、结构及其占地方财政比重分析 虽然当前财产税在我国的税制结构中还处于辅助地位, 税收额也无法同流转税和所 得税相比,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财产税收入也在高速增长,其税收总额、增 长速度、 各分税种所占比例及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到底为多少?可以通过下面的数据 和图表加以说明。 第 3 章 我国财产税的演变历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15 表 2表 2 历年财产税收入状况 历年财产税收入状况 单位:亿元 单位:亿元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土地增值税 20.5 37.3 75.1 140.02 231.32 403.10 城镇土地使用税 76.8 91.6 106.2 137.33 176.89 385.49 耕地占用税 57.34 39.9 120.09 141.85 171.12 185.04 车船税 28.9 32.2 35.6 38.89 49.96 68.16 船舶吨位税 8.45 9.38 11.54 13.81 15.74 18.20 契税 239.07 358.05 540.10 735.14 867.67 1206.25 房产税 282.4 323.9 366.3 435.9 515.18 575.46 车辆购置税 363.5 474.3 533.9 557.62 687.51 876.90 合计 1076.96 1366.63 1788.83 2200.56 2715.39 3718.6 注: 2007 年以前的车船税为车船使用牌照税和车船使用税之和, 表中所有年度的房产税 为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之和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和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数据整理而得 首先来看历年财产税收入情况。表 2 所列数据显示,2002 年,各项财产税收入总和 已突破 1000 亿元,到 2005 年又突破 2000 亿元,时隔一年之后,也就是 2007 年,更是 达到了 3718.6 亿元,增速可见一斑。此外,各单项财产税收也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 势。 为了能更清楚地看出历年财产税收总和的增长情况,可用图 1 来进行分析。由该图 可以看出,增长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且斜率逐渐增大。这说明财产税收不但是逐年增加, 而且增速越来越快。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年-2007年各年财产税收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